小學音樂教學設計15篇【精選】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那么大家知道規(guī)范的教學設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音樂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
1、 認真聆聽《回聲》,知道音樂中表現(xiàn)回聲的方法,感受音樂與大自然的關系,激發(fā)學生在音樂的感悟下去探索、發(fā)現(xiàn)大自然的奧秘。
2、 認識力度記號f,p,知道它們的含義,并能在實踐中正確運用。
。场⑼ㄟ^學唱《友誼的回聲》,鼓勵學生在人際交往中追求友誼并建立美好的友誼。
教學重點:力度記號在音樂中的實踐運用。
教學難點 :音樂中表現(xiàn)回聲的方法,后半拍起唱的演唱方法。
教學過程 :
一、 引入課題
。、談話:在自然界中有很多神奇的現(xiàn)象,老師和一位同學來合作一下,請同學們猜一猜這是什么現(xiàn)象?
。病⒛阒阑芈晢?(激發(fā)興趣,讓學生說一說)師小結:回聲是發(fā)生在山谷中的一種自然現(xiàn)象,回聲和我們發(fā)出的聲音(我們把它稱為原聲)相比,有什么相同又有什么不同?
二、欣賞《回聲》
。、引入:音樂家發(fā)現(xiàn)了這一奇妙的自然現(xiàn)象,有音樂家就想到用音樂來表現(xiàn)回聲。當然,這個作品中的回聲并不是對著山谷唱歌,而是兩個合唱隊模擬出來的,我們一起來聽一聽,你知道這兩個合唱隊是怎樣配合著表現(xiàn)回聲的嗎?
2、認識力度記號:像我們剛才不同力度的演唱在音樂中有專門的音樂記號,叫力度記號,剛才我們在演唱中用了兩種不同的力度,fP,(出示強弱)歌曲里表現(xiàn)原聲的用了哪種記號?表現(xiàn)回聲的呢?
3、再次聆聽回聲(出示歌譜)感受樂曲中強弱的對比
三、發(fā)聲練習 男女聲分組唱,隨老師的琴聲唱一唱歌曲,用自己的聲音表現(xiàn)一下回聲。處理:歌曲其他部分用中強的力度來演唱,表現(xiàn)敘述的語氣。
四、學唱歌曲引入:今天我們一起來學唱一首《友誼的回聲》,先聽一聽歌曲,想一想,為什么叫友誼的回聲?指名學生回答,師小結:面對山谷,我們發(fā)出怎么樣的喊聲,山谷就會傳給你怎么樣的聲音,這其實就像我們?nèi)伺c人之間,你對別人付出了怎么樣的真心,別人就會對你有怎么樣的友誼,這就是友誼的回聲。
1、欣賞歌曲,隨音樂輕輕唱一唱歌曲。
。病別指導
A 、出示:我喊一聲,喊一聲,噢,噢,噢。問:這個記號是什么?(PP----很弱)師生配合唱一唱,注意休止符
B、出示:回聲回聲…可愛的回聲。師獨自唱一唱,請學生為老師伴奏(拍手拍腿)述:這里有一個休止符,表示后半拍起唱,請同學們在為老師伴奏的時候注意一下,這里的休止符是怎么把握的(師再唱,生伴奏)我們一起來試一下(師彈琴,生邊拍手邊唱,逐步脫離拍手拍腿)
。、隨老師彈琴,生輕輕演唱歌曲第一段 “向著大森林”尾音指導。
。础W唱第二段,師彈琴,生輕輕唱一唱,個別地方糾正。
。、隨琴輕輕唱一唱歌曲。
6、歌曲處理友誼的回聲是人間最美的回聲,我們要用怎么樣的.聲音來表現(xiàn)這樣美妙的聲音呢?
7 、 讓我們帶者對友誼的情感來演唱這首歌曲(拍打節(jié)奏,輕聲來演唱)
8 、糾正歌曲中錯誤的地方,跟琴演唱,提示帶者什么樣的情緒演唱。
9、用強弱來打拍的形式,再次用情演唱
五、課堂小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感受了回聲,你現(xiàn)在知道音樂中是怎么表現(xiàn)回聲的嗎?對,運用了兩個力度記號,那就是強、弱。除了這兩個力度記號,音樂中還有一些記號也是表示力度的,也有表現(xiàn)力度的變化過程的,我們在以后的時間里再接著學習。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2
課型:綜合課
課時: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能用歡快活潑的情緒演唱歌曲《花喜鵲和小烏鴉》,同時初步認識下滑音和波音記號。
2、這是一首兒童寓言歌曲,通過歌曲的學習,引導學生對花喜鵲和小烏鴉的品格進行深思,并且教育學生在生活中要踏踏實實做人。
二、教學重點:
1、讓學生體會這首兒童寓言歌曲的情緒。
2、處理歌曲中的修飾符號,并有感情的表演唱。
三、教學難點:
1、讓學生初步了解裝飾音的唱法,能夠準確把握歌曲的情緒。
2、歌曲中音程跳躍大,要求同學用聽唱法完成歌曲。
四、教學準備:
電教平臺、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兩位新朋友,你們知道他們是誰嗎?(出示圖片:花喜鵲和小烏鴉),他們之間有一個寓言故事。大家想知道嗎?(學生回答:想。
師:現(xiàn)在請同學們認真聽。
旁白:在某一農(nóng)村里,一位農(nóng)民伯伯正在為秋天的收成而煩惱著。他在農(nóng)場里走來走去,嘴里不斷地說著:“今年的收成會是怎樣呢?”這時候一只花喜鵲飛來了,它說:“農(nóng)民伯伯,你可不用憂愁,現(xiàn)在的麥苗都已經(jīng)長得夠好了!你現(xiàn)在什么都不用做,就等著秋天的豐收吧!”農(nóng)民伯伯聽了后開心地笑著說:“哈哈,是嗎?是嗎?”就在這時,小烏鴉也飛過來了,他看了看麥苗說:“雖然現(xiàn)在的麥苗看上去是很好的,但是農(nóng)民伯伯你一定要在麥田上加上保護膜,要不臺風來了就損失慘重!”農(nóng)民伯伯有點懷疑的態(tài)度,說:“你說的話可信嗎?”
師:同學們,究竟花喜鵲和小烏鴉誰能正真幫到農(nóng)民解愁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這首《花喜鵲和小烏鴉》,答案就在歌曲里面了!
二、寓教于樂:
、偻暾雎,初步感受歌曲情緒。
師:聽一遍錄音,從歌曲中你感受到怎樣的'情緒和速度?(學生討論、回答)(情緒:活潑地,速度:稍快)
②看大歌譜,聆聽第二遍錄音。
師:同學們的感受能力非常好,F(xiàn)在我們聽第二遍,看看大家有沒有聽出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找一找有沒有咱們以前沒見過的標記。(學生舉手回答)
聽完第二遍后,
師:大家都找得非常仔細,那么為什么這個作曲家要把這兩個標記寫上去呢?它們到底會讓歌曲發(fā)生什么變化?大家請聽教師作一個示范!
師:就是有了它們兩個特別的朋友,歌曲馬上變得活潑、幽默、風趣,F(xiàn)在讓我來介紹一下他們的名字。(下滑音,波音)
師:它們名字分別叫下滑音和波音,都是用來修飾它所在的音符,我們一起來試一試唱這句。(師引導學生一同唱有下滑音和波音的這個樂句,這樣的演唱能更好的表現(xiàn)出花喜鵲和小烏鴉的形象。)
、勐牻處煼冻槐椋呀處煋Q氣的地方用筆標上換氣記號。
2、教師教唱
①教師分句教唱。
、趯W生練唱歌曲。(師生接龍唱、生生接龍唱)
、蹘熒俅窝莩,學生唱好下滑音和波音,把歌曲的情緒表現(xiàn)出來。
三、創(chuàng)造表現(xiàn):
師:這首歌曲里面兩個主人翁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性格,現(xiàn)在我們分男女同學進行比賽,“花喜鵲”由女同學演唱,“小烏鴉”則由男同學演唱。
比賽完之后,教師點評。并讓學生找出歌詞中最能表現(xiàn)花喜鵲和小烏鴉性格的句子。
四、完美結課
剛開始故事再續(xù)
師:但是突然一陣閃電從天邊劃下,狂風開始向這邊襲來。如果你是那位農(nóng)民伯伯的話,當初能接納小烏鴉的意見,那么現(xiàn)在的麥田會怎樣呢?(同學們各抒己見)
師:那么通過這首歌曲,你們得出了怎樣的道理呢?
師:其實在很多農(nóng)村里,烏鴉被叫做“不詳之鳥”,因為人們都覺得他滿身烏黑,而且嘴大且直,所以人們都討厭他,相比之下人們比較喜愛喜鵲。喜鵲被人們稱為報喜鳥。但是他們的性格就和他們的樣子一樣嗎?并不是的,烏鴉從來都是堅持實事求是、仗義執(zhí)言、一是一、二是二,勇于報憂,相反喜鵲卻是自以為是,滿嘴謊言。那么你們喜歡誰呢?能用一句話總結出這寓言故事的道理嗎?(做人要踏踏實實,而不應該華而不實。)
師:同學們都非常聰明,都通過自己的想法把這個道理總結出來了,讓我們帶上感情再唱一遍歌曲。
教學反思:
從這節(jié)課教學中可以看得出現(xiàn)在的學生雖然年紀小,可思維敏捷,有獨到的見解,無論講任何內(nèi)容都要事先多方位備課,才能滿足學生的求知欲。他們善于動腦思考,已經(jīng)不是過去那種只知道聽講的“滿足一族”了。過去是老師講、學生聽、老師問、學生答,而現(xiàn)在是老師講、學生聽、學生講、老師聽、老師學生互相問答的“雙邊活動”了。所以老師必須要有更充分的準備,才不至于被學生問“倒”。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3
教材分析:
《小雨沙沙》是一首四個樂句組成的一段體歌曲,2/4拍。前兩句采用了重復和模進的手法,表現(xiàn)了“種子”和“小雨”對話生動的情景。第三句采用了緊縮的手法,第四句是前三句的總結在線,這兩句體現(xiàn)了種子生長的過程,表現(xiàn)了春天萬物復蘇的蓬勃生機。歌曲的前奏和結尾用相同的音型模仿了雨聲,更生動地描繪了春雨蒙蒙的自然景象,為歌曲增添了無限樂趣。歌詞的寫作擬人化,學生可以從生動的歌詞中懂得科學知識。
學情分析:
春天是學生所熱愛的一個季節(jié),也是在平常上課,描寫最多,學生最了解的季節(jié),F(xiàn)在正值初冬,學生對春天的概念已經(jīng)很是模糊。教師就要創(chuàng)設好春天的情景,出示美麗的春景圖,讓學生視覺上感受到春天,激發(fā)起濃厚的學習興趣。利用部分視屏的播放,再通過形象的畫面理解自然過渡到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這樣學生的積極性會更容易被調(diào)動。
一年級的學生識字能力還不強,教師在教學中要引領學生熟悉理解歌詞。并且在難點與重點的地方,進行適當?shù)狞c撥與強調(diào),幫助學生掌握歌曲。本首歌曲的旋律不難,主要在每段的第三第四句出現(xiàn)了一字兩音,教師要指點出來。歌曲中,還出現(xiàn)了模仿小雨的聲音,教師要引導學生以弱的聲音來進行模仿。
考慮到學生年齡的特點,教學時教師要用孩童化的語言和學生進行交流,創(chuàng)設合適的語言環(huán)境自然地過渡。
教學目標:
1、能夠感受歌曲《小雨沙沙》活潑天真的情緒,體會春天生機勃勃的情景。
2、通過視覺效果與舞蹈讓學生切身感受到春天美好的意境,并運用“聽唱法”熟悉歌曲的旋律,通過有節(jié)奏地模仿小雨沙沙的聲音,潛移默化進行節(jié)奏感練習。
3、學生能用活潑、親切的情緒演唱歌曲,并懂得種子發(fā)芽生長離不開雨露的科學道理。
教學重點,難點:
1、學生能用活潑的歌聲來演唱歌曲,注重歌曲中強弱的對比,以情帶聲的演唱。
2、根據(jù)學生的不同能力,創(chuàng)設歌曲的意境來演唱歌曲。
教學準備:
多媒體,鋼琴,頭飾,小樂器
教學過程:
一:常規(guī)教學
1、聽音入室
邊聽音樂邊作動作進音樂教室
2、師生問好
3、練聲
一年級的學生好奇心強,模仿能力較強,讓學生通過模仿公雞,火車發(fā)動時的聲音進行聲音練習。
二:新授歌曲《小雨沙沙》,并進行歌表演。
1、情景導入——感受春天(1)律動
師生采用舞蹈的形式,表演歌曲《嘀哩嘀哩》,感受春天與音樂的美好,培養(yǎng)學生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2)游戲——播種種子(a)問題引入
讓學生思考并回答,種子生根發(fā)芽所需要的條件,養(yǎng)分。
(b)出示課件
動態(tài)式游戲,讓學生從視覺上直觀地感受到種子所需的養(yǎng)分,以及種子發(fā)芽的過程。
2、學唱歌曲
。1)引導學生為歌曲取一個合適的名稱,從而引出今天的課題《小雨沙沙》。
(2)模仿雨聲,感受小雨沙沙的聲音,感受歌曲前面說白的節(jié)奏。
。3)初聽范唱,感受歌曲的`旋律。
(4)再次聽范唱《小雨沙沙》帶著問題去聽。回答問題。
(5)復習音的“強,弱”將“強,弱”帶進歌曲中,引領學生“有強有弱”地朗讀歌詞,加強“強弱”的意識。
(6)運用小樂器為歌曲《小雨沙沙》伴奏,用小樂器體驗歌曲的情緒與強弱。
(7)教師范唱,學生觀看歌詞,輕聲地在下面跟著老師學唱。
(8)學生隨琴用“!敝鹁浜叱枨男。
。9)學生隨琴完整地用“!焙叱枨男。
(10)填詞。師生合作學習,第一段,老師唱前一句,扮演小雨,學生唱后一句,扮演種子,唱錯或者難點的地方及時糾正。第二遍,學生唱前一句,師唱后一句,老師糾正難點與錯誤的地方。然后第一段完整地演唱。第二段方法同第一段一樣。
(11)學生完整地跟鋼琴伴奏演唱歌曲。
。12)帶著和種子一樣快樂的心情和表情跟著范唱完整地演唱歌曲,并注意哪小組表現(xiàn)最好。
(13)邀請表現(xiàn)好的小組單獨演唱,其他小組拍手伴奏。
(14)綜合表演,在會唱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戴上頭飾營造春天的意境,創(chuàng)編一些簡單動作,進行表演唱,以唱為主。
三:小結
師生總結歸納春天的美好,培養(yǎng)學生對春天的熱愛,讓學生把自己當作春天的種子,要不斷地吸收養(yǎng)分,更好地成長。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能夠準確表現(xiàn)弱起及力度變化,能準確地演唱音階旋律上下行。能發(fā)現(xiàn)音階旋律不同節(jié)奏的變化,并能說出其變化帶來的不同的音樂感受;
2、引導學生用不同的聲音表達不同的歌曲情緒,并積極主動地參與歌曲表現(xiàn);
3、能用歡快、喜悅的情緒,明亮而富有彈性的聲音學會演唱歌曲《甜甜的大家園》。
4、了解幅員遼闊、物產(chǎn)豐富的祖國,加深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難點:
1、運用創(chuàng)新手段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學習之中,并積極完成學習任務;
2、通過對歌曲的理解自然表現(xiàn)出歌曲的情緒和風格。
教學準備:
CAI課件、鋼琴、“音階山”教具等
教材分析:
這是一首曲調(diào)活潑、節(jié)奏明快、情緒熱烈并帶有濃郁民族韻味的歌曲,拍子,C大調(diào)。歌曲的旋律中多次出現(xiàn)音階旋律上下行。前八個小節(jié)以簡練上口的歌詞,稍有起伏變化的旋律,形象的`表現(xiàn)了祖國幅員遼闊、物產(chǎn)豐富的景象。9至12小節(jié),歌詞簡單,但旋律起伏較大,表現(xiàn)了作者對甜甜的大家園由衷的贊美。13至31小節(jié)是歌曲的高潮部分,旋律更為寬廣、舒展,加上主題旋律不斷反復穿插出現(xiàn),更為形象的表現(xiàn)了中華民族大團圓,共同過上幸福生活的情景。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孩子們,你們知道哪些風景特別美的地方?(……)
老師也知道很多美麗的地方。同學們跟老師一起欣賞一下吧。(播放名山大川圖片課件)
二、難點突破
師:這么美麗的地方,光是看看怎能盡興?不如我們一起爬山吧。(出示教具)
1、師:這樣的山怎么爬呢?誰來試一試?
學生演唱音階上下行。
2、師:哦,你是這樣爬的?衫蠋熛脒@樣爬。(播放課件)
1=C 1 1 2 3 4 5 6 7︱1 1 1 0︱2 1 7 6 5 4 3 2︱1 1 1 0‖
提問:你覺得哪一種更有意思些?為什么?
引導學生回答:第二種更有意思些。因為有節(jié)奏感、旋律感,并富有歌唱性。
3、既然這種更有意思些,我們一起來用這種形式爬山怎么樣?老師先爬上去,同學們用相同的節(jié)奏型下山。這次旋律有變化喲。聽好了:
1=C 1。1 2 3 4 5 6 7︱1 1 1 0︱2。1 7 6 5 4 3 2︱1 1 1 0‖
師:這次老師在旋律里加了什么?
生:加入了附點,使旋律性格更加活潑。
4、師:你們再仔細聽!
1=C 05︱1。1 2 3 4 5 6 7︱1 1 1 05︱2。1 7 6 5 4 3 2︱1 1 1 0‖
提問:這次旋律又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生:加入了弱起音,使旋律有了一定的推動性。
5、師:我們還可以讓這條旋律更豐富一些。我們給它加上力度記號,讓它更有生命力。
1=C 05︱1。1 2 3 4 5 6 7︱1 1 1 05︱2。1 7 6 5 4 3 2︱1 1 1 0‖
三、新歌學唱
師:真棒!我們今天不僅游覽了名山大川,還一起爬山。同學們可知道,這些美麗的地方都是哪個國家的?(中國)我們中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擁有許許多多美麗的地方。這些美麗的地方還盛產(chǎn)各式各樣甜美的瓜果,真是一個甜甜的大家園。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新歌(出示課題,播放歌曲錄音)
1、初聽歌曲,感受歌曲情緒
師:請同學們在聽的時候仔細體會一下,這首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
生:歡快、自豪、驕傲、喜悅、興奮、激動、高興……
2、分析重點樂句
師:那么,最能體現(xiàn)歡快情緒的是哪一樂句?
學生自由回答,教師展示代表樂句。
1=C 4。4 4 4 4 。6︱3 3 3 05︱2。1 7 6 5 4 3 2︱1 1 1 0‖
哎呀呀呀呀甜甜甜,哎呀呀呀呀呀呀呀甜甜甜。
師隨伴奏范唱后,學生隨伴奏學唱這一樂句。
師:最能體現(xiàn)自豪情緒的是哪一樂句?
學生自由回答,教師展示代表樂句。
1=C 1。5 1 5 4 3︱1。5 1 5 4 3︱2。6 7 6 5 5︱2。6 7 6 5 5︱
熱土遍地飛花,從沒這樣燦爛。樹上萬紫千紅,心上這樣喜歡。
2 6 5 4︱3。 2 1 5 ‖
東西南北,日月同甜。
樂譜分析:一、二小節(jié)完全相同;三、四小節(jié)完全相同;第一句和第二句節(jié)奏型相同,旋律級進。
師隨伴奏范唱后,學生隨伴奏學唱這一樂句。
3、復聽歌曲,熟悉歌曲演唱順序
師:接下來老師為同學們演唱一遍這首歌曲,請你們評價一下老師的演唱如何,并把歌曲的演唱順序梳理一下。
、挪シ虐樽噤浺,教師范唱。
⑵教師提示‖::‖ D。C。
、菐熒餐崂砀枨莩樞。
4、跟琴學唱
師:請同學們按照這個演唱順序,跟著老師的琴聲將這首歌曲演唱一遍。
學生跟琴模唱,教師適時對學生的演唱進行指導。
5、歌曲接龍
師生接龍,對學生演唱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解決。
四、歌曲處理
師:同學們,這么美麗富饒的祖國,我們都深深地熱愛!可是,怎樣才能更好地用歌聲來表達自己對祖國的情感呢?
1:第一、二句,我們應該用怎樣的聲音和情緒來演唱?
輕巧、歡快。
2、“熱土遍地飛花……”這一段我們又應該用怎樣的聲音和情緒來演唱呢?
驕傲、自豪。
3、“哎呀……甜甜甜”同樣一句話,前后能唱的完全一樣嗎?(不能)那應該怎樣唱?
①力度上,前者較之后者稍弱;
、谇榫w上,前者有自我陶醉的感覺,而后者則有些得意的意味。
師:讓我們一起準確地唱出對祖國的熱愛。úシ鸥枨樽啵
完整演唱歌曲,教師指揮,學生看指揮。
五、歌曲伴奏
師:“熱土遍地飛花……”這一段驕傲自豪的情緒總覺得表現(xiàn)得還不夠。怎樣才能突顯出這種情緒呢?我們把這一段加上鼓點。為了增強氣勢,我們還可以在結尾處也加上鼓點。
1、敲擊節(jié)奏× × × 0 ‖
左右拍手握拳
⑴教師示范并講解動作要領
第一拍:左手拍桌子;
第二拍:右手拍桌子;
第三拍:擊掌;
第四拍:休止。
、茖W生按照老師的手勢,每四小節(jié)為一組,進行練習。
2、學生邊唱邊擊節(jié)奏型為歌曲伴奏。
六、拓展
師:大家唱得這么高興,你們知道歌詞中豐富的物產(chǎn)都在哪些地區(qū)嗎?(教師簡單介紹)我們國家真是物產(chǎn)豐富,東西南北都有自己的特產(chǎn)。我們潛江市也有很多自己的特產(chǎn),誰來說一說自己熟悉的?
1、學生自由發(fā)言說詞,并由教師引導唱詞。
師:我們可以把歌詞改一改,唱一唱我們潛江嘛。
2、教師歸納,并取名。把歌詞展示在大屏幕上。
3、集體演唱歌曲,第一段唱家鄉(xiāng),第二段唱祖國。
七:課堂小結
我們潛江市就有這么多土特產(chǎn),更別說全中國了。我們的祖國真是一個甜甜的大家園!同學們,讓我們?yōu)榭蓯鄣臐摻,為甜美的祖國,努力吧?/p>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5
年級:三年級
課題:《共同擁有一個家》
課時:一課時
一、教學內(nèi)容:
本課選自蘇教版小學音樂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悄悄話中的歌唱曲目《共同擁有一個家》,教學內(nèi)容有:學唱《共同擁有一個家》,了解SOS兒童村,學習手語。
二、歌曲分析:
《共同擁有一個家》是電視劇《只要你過得比我好》的主題曲。歌詞敘述了孩子關愛被丟棄的“布娃娃”的生動故事。歌曲為四四拍,旋律委婉。全曲分三個段落,均由兩個樂句構成。第一樂段的羽調(diào)式敘述性較強,旋律圍繞主音“6”展開,第二樂段則惟妙惟肖地表達了歌曲主人公對不娃娃的惻隱之心,第三樂段返回羽調(diào)式,以附點四分音符與切分節(jié)奏強化肯定語氣的旋律呈現(xiàn)。結束句的長音更是擴大了“家”的含義,突出了人與人之間的無限關懷與溫暖。
三、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通過學唱《共同擁有一個家》,體現(xiàn)孩子們對弱勢成員的關愛,體驗動人心弦的“共同擁有一個家”這一主題。
2、知識目標:能夠以自然的聲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了解SOS兒童村。
3、技能目標:能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歌表演,以動作表達對布娃娃的關懷和惻隱之心;能夠?qū)W會表露真情的手語。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會歌曲并能夠以自然的聲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進行歌表演。
難點:較好地掌握歌曲中的附點四分音符的時值,唱準切分節(jié)奏。
五、教具準備:
錄音機、磁帶、多媒體、鋼琴、歌譜。
六、教學過程:
、褰M織教學
師生問好
、嫘赂杞虒W
1、配樂故事:《哭泣的布娃娃》導入
。ū尘耙魳罚骸豆餐瑩碛幸粋家》)“在一個十分寒冷的夜晚,鵝毛般的大學紛紛揚揚地下著,大家都待在溫暖的家里,路上沒有一個行人(停頓)。突然。路邊傳來了一個布娃娃的哭聲,她哭得那么傷心,她為什么不回家?是不是她沒有家?也沒有爸爸媽媽?(停頓)如果你們遇到了哭泣的布娃娃,會怎么做呢?”
2、學生說一說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3、“那歌曲中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呢?”出示歌詞,學生有感請地朗誦歌詞,以《共同擁有一個家》為配樂,體驗歌詞的情境。朗誦要求:故事中的主人公看到了布娃娃的遭遇,是怎么做的呢?(學生回答:把它帶回家,借給它一半媽媽。)
4、“歌曲中的主人公特別有愛心,她同情布娃娃的遭遇,并且給了她幫助,那么,歌曲中的‘我’唱出了自己什么樣的心聲呢?你體會到歌曲什么樣的情緒?”老師范唱,邊唱邊做動作,真情流露,觸動學生“愛”的心弦。
5、師:“同學們,你們跟著老師把自己的心聲用無聲的動作表示出來,好嗎?”配樂,聽錄音范奏,老師歌唱,并請大家跟著音樂的'主題律動,輕聲哼唱歌曲。
6、請學生討論:“你認為哪里最令你感動?”從而引申到附點四分音符的節(jié)奏,跟著鋼琴練習;
7、認識切分節(jié)奏,提示大家歌唱訣竅:將歌詞創(chuàng)編為“借 給ei 你”,突出強拍的特點,然后再將切分節(jié)奏連貫、自然地表現(xiàn)出來。
8、師:“在歌唱中,還有什么困難嗎?”(學生提出,并在老師的指導下逐一解決)
9、完整地歌唱歌曲,注重歌曲情緒的體現(xiàn)。
10、進行歌表演:①跟老師模仿扮演單個的主人翁“我”的情感,主要是以獨唱的形式表演;②進行情境創(chuàng)編,將“布娃娃”和“我”(學生扮演)角色扮演。
11、分小組與搭檔進行歌表演,鼓勵創(chuàng)新與形式多樣化:一人自演自唱;一人歌唱另一人表演;一人歌唱二人表演;二人歌唱同時表演;等等。
12、討論:你認為哪小組比較創(chuàng)新?哪一小組最值得你學習?哪一小組還有待改進?(學生評價并將改進的方案表演出來。)
㈡拓展知識
1、(背景音樂《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同學們,布娃娃有生命嗎?她真的會哭泣嗎?(學生回答)但是,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跟布娃娃一樣遭遇的小朋友,她們從小就缺少父母的疼愛,他們生活在一個叫SOS兒童村的地方!
2、簡介SOS兒童村,多媒體出示SOS國際兒童村的圖片資料,觸動學生心靈。
、缤卣箤W習
手語學習:“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保ū尘耙魳罚骸稅鄣姆瞰I》)
、枵n堂小結
1、學生討論:
在本堂課中,最令你感動的是什么?在未來的日子里,你能為身邊需要關愛的人做些什么?
2、聆聽《共同擁有一個家》,學生在美妙的音樂體驗中離開教室。
點評:本單元的設計意圖是讓孩子們獲得情感生活的體驗,并思索:自己能夠為他們做些什么?用怎樣的行動來回報家人、朋友和社會?借“悄悄話”這一親密的人際互動,表達人與人間的關愛,學習手語,學習與社會上的殘疾兒童說“悄悄話”,更是對愛的主題的升華。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能夠初步體驗音的長短、音的強弱力度等表現(xiàn)要素常隨情感的變化而變化。
我所接觸的孩子中有一些為求學背井離鄉(xiāng),遠離家鄉(xiāng)、遠離親人。在這么一個體驗關愛,尋找真情的氛圍中,學生不由得更加珍惜現(xiàn)在的集體,珍惜眼前相聚的機會,我從學生的真情實感出發(fā),鼓勵大家從身邊做起,關愛每一個需要關愛的人。從而達到真正的“愛”的教育。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6
一、教學目標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欣賞歌曲《校園里的小白楊》,感受歌曲純真、美好的特點,進一步了解校園民歌,抒發(fā)對少先隊以及校園生活的真摯情感。
【過程與方法】
學習過程中運用聆聽、表現(xiàn)、合作等方法,學生能夠欣賞歌曲并能提升鑒賞音樂的能力。
【知識與技能】
能夠了解二聲部合唱的演唱形式,能夠體會歌曲中所表達的情感,自主發(fā)現(xiàn)歌曲前后部分速度的變化與不同。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提高欣賞歌曲的能力,引起情感上的共鳴。
【難點】
能夠了解二聲部合唱的演唱形式,自主發(fā)現(xiàn)歌曲前后部分速度的變化與不同。
三、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教師創(chuàng)設談話,與學生探討在校園生活中,是否真正了解熟悉我們朝夕相處的校園,有哪些場景和景物是你所影響深刻或戀戀不忘的。
學生自由發(fā)言。
教師總結:剛剛老師聽到學生說,有的同學對圖書館里書本最為流連忘返,這些書本讓他的知識更加淵博,有的同學對校園里的那只小貓咪最為珍惜,因為小貓咪和大家一起在課間嬉戲玩耍,度過了美好的時光。那我們一起走入今天的歌曲,看看歌曲中的主人公最為珍惜什么吧。
引入課題《校園里的小白楊》。
(二)初步感知
1.初聽歌曲
初聽歌曲,并提問問題:“在聆聽的過程中歌曲的速度是怎樣的?歌曲表現(xiàn)了怎樣的情緒?”
學生自由發(fā)言。
教師總結:歌曲旋律活潑生動,表現(xiàn)出親切,深情的情緒。
2.復聽歌曲
并設問:“通過聆聽,歌曲中描繪了怎樣的一個故事呢?”
學生自由發(fā)言。
教師總結:這首歌曲是一首校園歌曲,描述的是歌曲中的小伙伴們進入少先隊后和校園里的小白楊一起成長,轉(zhuǎn)眼間就到畢業(yè)季,互相不舍與留戀的的故事。
(三)分段賞析
1.分段欣賞A段和B段,學生進行小組討論A段和B段兩段上速度和演唱形式上各有什么不同,教師巡回指導;
2.學生回答問題,教師總結出速度的變化,引出齊唱和二聲部合唱;
3.教師彈奏鋼琴,加深學生對AB段的速度變化的體會;
4.教師講解二聲部合唱的相關知識;
5.教師彈奏鋼琴,分別彈奏B段高低兩個聲部的旋律;
6.引導學生進行重點樂句的二聲部演唱,親身體會二聲部合唱;
7.進行分組練習演唱,小組討論歌曲的情感表達。
(四)鞏固提高
學生分小組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歌曲的情景劇創(chuàng)編,來表現(xiàn)歌曲的內(nèi)容和主旨,來表現(xiàn)校園生活的'點點滴滴,來體現(xiàn)對校園的不舍與留戀之情;
創(chuàng)編完成后請各組進行表演,并互相評價推選出最受歡迎的那一小組。
(五)小結作業(yè)
今天我們欣賞了歌曲《校園里的小白楊》,領略了校園民歌的風格特點,領略到了二聲部合唱的魅力,體會到了歌曲中對校園生活的不舍與留戀之情。希望同學們在畢業(yè)前的能夠珍惜大家在一起的時光,珍惜我們美好的校園生活。下課后大家可以搜集其他描寫校園生活的歌曲,下節(jié)課一起與大家分享。
四、板書設計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了解《茉莉花》的民歌風格,了解音樂的不同表現(xiàn)形式。
(2)、通過比較不同地方的民歌《茉莉花》了解各民族的地方音樂特色
(3)、通過學習《茉莉花》使學生了解和喜愛我國的民族音樂文化
。4)、能用純真甜美的聲音有表情演唱《茉莉花》
。5)、能自主創(chuàng)造,
用演奏、演唱、朗誦等形式表現(xiàn)《茉莉花》
教學要求
要求學生以演唱、演奏、舞蹈、朗誦等不同的形式自由發(fā)揮。
教學重點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
能用純真甜美的聲音有表情演唱《茉莉花》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1、學生欣賞范唱《茉莉花》
師提問:這首樂曲在哪聽過,(學生暢所欲言在什么地方聽過)
生:電視上、2008奧運會上。
師:是啊,茉莉花代表純潔,代表純潔的中國的人民。
二、學唱歌曲《茉莉花》
1、創(chuàng)設情境
師:同學們,你們見過茉莉花嗎?聞過茉莉花香嗎?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粋驚喜,你們看:(CAI展示江南風景及茉莉花圖片,背景音樂為民樂合奏的《茉莉花》。
師:同學們,聽完這首曲子你想到了什么?(生暢談置身茉莉花叢的感受)
2、學生練習呼吸及歌唱
引導學生深吸氣,用哼鳴隨琴哼唱歌曲旋律。
3、演唱歌曲及歌曲處理
、僦笇W生用柔美的聲音模唱歌詞。
、诮處熂皶r糾正錯誤。
、鄹樽嗄3。
、芙鉀Q歌唱難點
師:美麗的茉莉花實在是迷人啊﹗你們有什么感想呢?
生:談感受(引導學生體會自己聞到茉莉花香,想摘花但又舍不得摘的心情。帶著愛惜茉莉花的感情唱第五樂句)
、菀龑W生用贊美的情緒唱,第一樂句和第二樂句,第一樂句、第二樂句的力度加強,更加深情的贊美。)
、揠S范唱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音樂欣賞
1、欣賞不同風格的《茉莉花》。
聆聽江蘇、河北兩首《茉莉花》的不同演唱風格。
師生總結:江蘇的《茉莉花》委婉、秀美
河北的《茉莉花》豪放、歡快
師:是!一方水土養(yǎng)育一方人,一方人孕育了不同的'音樂文化。我們偉大的祖國民族眾多,各民族的音樂都有著自己獨特的魅力,我們以后要多學習,把我們民族音樂繼續(xù)發(fā)揚下去。
2、欣賞不同表現(xiàn)形式的茉莉花,開闊學生的音樂視野。
師:欣賞宋祖英在維也納金色大廳演唱的《茉莉花》。
、僬f說宋祖英的演唱和自己演唱在情緒、節(jié)奏上有什么不同。
②聽一聽用法文演唱的茉莉花,學生談感受。
③聽賞和感受由“女子十二坊”演奏的樂曲——《茉莉花》;
師:除了歌曲以外,很多演奏家也很喜歡這首《茉莉花》,這么多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哪一種表現(xiàn)的茉莉花更能打動你的心呢?
。ㄉ涣鳌⒂懻摚
四、創(chuàng)造性表現(xiàn)
師:我知道同學們都有很多藝術才華,今天我們就請大家盡情施展自己的藝術本領,把《茉莉花》用你們自己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
。▽W生自由組合,用舞蹈、器樂、歌唱、朗誦等形式表現(xiàn)茉莉花)
五、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歌曲《茉莉花》并且還聆聽了不同形式的演唱風格,茉莉花不僅是中國的藝術瑰寶,更是世界的藝術瑰寶,讓我們把茉莉花唱響全世界。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8
教材分析:這是一首贊頌我國傳統(tǒng)戲曲的音樂,特點是又說、有唱,有對戲曲的模仿,富有動感和青春活力,但有吸取音樂韻味和通俗歌曲的風格。在結構上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歌曲模仿戲曲音樂與打擊樂器的前奏。第二部分,數(shù)板式的唱詞。第三部分,回到歌唱部分,曲調(diào)吸取了京劇音樂的素材,與通俗音樂相結合。
學情分析:五年級學生對戲曲音樂有初步了解,對戲曲充滿好奇,以熟悉的歌曲導入,輕松地帶學生進入戲曲音樂。
教學目標:
1.欣賞《前面情思大碗茶》片段,了解戲歌特點。
2.能用詼諧、活潑的情緒演唱歌曲《梨園英秀》。
3.能模仿鑼鼓經(jīng)和數(shù)板部分。
教學重點:了解戲歌的特點。
教學難點:能念對數(shù)板部分的切分節(jié)奏。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歌曲
聽一聽,這首歌曲和我們平時聽過的歌曲有什么不同?(播放《前面情思大碗茶》片段)
有京劇的味道,又有歌曲的特點
比較歌曲的不同,抓住京劇的韻味
這種在作品中滲透戲曲特點的歌曲我們稱它為戲歌。
二、 導入歌曲
像這樣既有戲曲韻味,又不失時代流行特色的戲歌受到了大家的喜愛,老師還給大家?guī)砹艘皇赘枨凶觥独鎴@英秀》(播放介紹)
說到梨園不得不說一說一段故事:在唐朝時,唐玄宗幼年就喜歡歌舞,他繼位后選定了宮廷的一片梨園作為排練場所,每逢戲班排練劇目,他就會親掌鼓板,歷史的戲曲藝人都把他尊為祖師,這就是梨園的來歷。
對歌曲名稱的了解
出示歌譜,看著歌譜聽聽這首歌曲分為幾部分?(播放《梨園英秀》)
完整聽
為學唱歌曲做鋪墊
是的,第一部分是鑼鼓經(jīng),第二部分是京劇中的數(shù)板也就是按節(jié)奏說白,第三部分是歌唱部分
三、學唱歌曲
學說:
1.出示歌曲的鑼鼓經(jīng)和數(shù)板部分,在這首歌曲中(鑼鼓經(jīng)部分)就像其他歌曲的前奏一樣,只是這里用鑼鼓經(jīng)代替。再來聽一聽,哪部分是樂隊表演的,哪部分是你們演唱的?(播放數(shù)板部分)
2.老師讀括號中的,同學們讀后面的(念得不好再說:我們該用怎么的語氣來念這段數(shù)板?)
3.老師用琴聲代替鑼鼓經(jīng),同學們來接后面的詞
括號中是樂隊表演的,其余部分是我們演唱的
練習鑼鼓經(jīng)部分
跟琴聲接唱
為念出數(shù)板的情緒做鋪墊
1.跟老師按節(jié)奏念數(shù)板,(強調(diào)切分節(jié)奏的練習,用雙響筒打拍子,生拍腿)
2.師用雙響筒打節(jié)奏,生自己按節(jié)奏念
3.對于這部分有幾種說法是平時沒有聽過的,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4.我們把鑼鼓經(jīng)部分和數(shù)板連起來讀一讀(注意接口處)
難點解決:先用慢速模唱的方式練習切分節(jié)奏,如果生念起來有困難就用拍節(jié)奏的方式練習
跟讀數(shù)板部分
生念數(shù)板部分
南方的昆曲,北方的弋陽腔,東部地區(qū)的柳子戲,西部地區(qū)的梆子腔
棒功:唱念做打,五法:口手眼身步
鑼鼓經(jīng)與數(shù)板連起來讀
用跟讀的方式先解決難點
對一些詞作適當?shù)牧私?/p>
使生在兩部分的'接口處能準確唱出來
學唱:
剛才同學們用說的方式贊美了中國戲曲,下面就讓我們來聽聽唱的部分采用了哪些演唱形式?(播放演唱部分)
獨唱、合唱
為后面的表現(xiàn)歌曲做鋪墊
四、表現(xiàn)歌曲
1.模唱歌譜,一小節(jié)為一句
2.模唱歌詞(注意切分節(jié)奏)
3.接口唱,生唱“說一說、唱一唱、看一看、想一想”師接下面部分
4.我們把這兩行連起來唱一唱
5.最后兩行,老師彈一個樂句,同學們唱一個樂句
6.跟琴唱最后兩行
7.我們把歌唱部分連起來唱一唱
8.聽好老師前奏的速度演唱這一部分
9.我們完整地聽一聽歌曲,同學們在心里唱
10.同學們也來唱一唱吧,老師為你們伴奏
11.請同學們聽好老師前奏的速度來演唱歌曲(稍慢)
12.鑼鼓經(jīng)部分男生讀,數(shù)板一起讀,先領唱,再齊唱(中速)
13.還是一樣的演唱形式(稍快)
模唱歌譜
模唱歌詞
接口唱
連起來唱這兩行
聽唱最后兩行歌詞
跟琴唱最后兩行
歌唱部分連起來唱
加快速度演唱歌唱部分
完整聽,默唱
跟琴聲完整演唱
用稍慢的速度完整演唱
用中速領唱齊唱
稍快的速度領唱齊唱
用模唱、接口唱的方法教唱使歌曲唱的更好
使學生對歌曲的完整性有所熟悉
用領唱齊唱的跟好的表現(xiàn)歌曲
五、知識分享
請同學們把收集到的京劇中(唱念做打)的視頻或音樂跟大家一起分享
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在課上你了解了哪些京劇文化?
分享知識
各抒己見
讓生更直觀的了解京劇的表現(xiàn)手段
生總結對京劇的了解
小結:戲曲中要學習的內(nèi)容還有很多,例如眼神、身段、唱功等等,希望通過今天的學習,同學們能更喜歡我們中國的魁寶。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9
教材簡析:
笛子獨奏曲《牧羊姑娘》系根據(jù)同名歌曲的曲調(diào)改編而成。歌曲敘述了舊時一個窮苦的牧羊女的凄涼生活。樂曲的第一部分,獨奏樂器雙簧管奏出充滿辛酸、哀怨的主題,雙簧管的音色帶有憂郁的色彩,這四句曲調(diào)又都是由高向低進行,使音樂更顯得蒼涼而悲傷,令人為牧羊女的不幸而一掬同情之淚。第二部分音樂是在主題旋律的基礎上加以變化和發(fā)展的,這一部分音樂在旋律上略有上揚,節(jié)奏也較活潑,音樂的色彩略顯明亮。也許是牧羊女對往日曾有過的美好時光的回憶?也許是對未來幸福生活的憧憬?可是這都是瞬間即逝的景象。末尾句下行的旋律使幻想破滅,回到了悲慘的現(xiàn)實——荒山枯草,涼風颼颼。在雙簧管獨奏的華彩段之后,悲涼的主題旋律重現(xiàn),由樂隊和雙簧管分別演奏前、后半段旋律,將孤獨的牧羊姑娘和饑餓的羊兒留在那暮色降臨的山坡上。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器樂曲及歌曲《牧羊姑娘》,使學生感受樂曲的悲傷情緒
2、通過對比欣賞使學生感到生活的快樂,從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3、使學生了解下行旋律對音樂情緒的'表現(xiàn)作用
教學重點:
1、感受《牧羊姑娘》的悲傷情緒突出(突破)方法
2、利用多種感官(聽、唱、看)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3、通過對比欣賞,提高對音樂的感受能力。
教學難點:
能體會稍慢的速度、疏松的節(jié)奏、旋律下行對表現(xiàn)悲傷情緒所起的作用
教、學具準備:自制教學掛圖、曲譜若干、自制教學CD盤、白紙
教學過程:
導入:談話
師:歡迎同學們和康老師一起走進今天的音樂40分,我們今天的音樂旅程是--欣賞。請大家欣賞六段音樂,你們仔細聽,哪一段音樂表現(xiàn)了悲傷的情緒?把答案序號記在紙上,也可以記在心里。
一、聽六段錄音;
師:放六段音樂錄音生:靜聽
討論:哪段表現(xiàn)了悲傷的情緒?生:可以拿出準備好的白紙記下序號,生:聽辨哪段表現(xiàn)了悲傷的情緒,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答
答案:第一段、第三段、第五段
二、復聽:
師:那下面咱們再來聽聽這三段的音樂,你們仔細聽他們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地方有區(qū)別?
師生問好,生:完整地聽三段錄音, 注:學生聽不出來沒關系,可以再聽 導入用學生喜歡的語言,能激起學習欲望
學生自己聽辨,對學生聽音樂的能力是一個鍛煉,同時也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性。
小結:區(qū)別就是表現(xiàn)音樂的形式不一樣,前兩首是器樂曲,后一首是女聲獨唱。
相同點就是三段音樂的旋律是一樣的,都表現(xiàn)了悲傷的情緒。
三、演唱主旋律:
師:既然同學們都說這三段音樂是悲傷的,那么咱們就來唱一唱主旋律,看看它是怎樣表現(xiàn)悲傷的情緒的。生:可以討論也可以獨立回答(不要求學生的語言多精確,貼近意思就可以了)
。ń處煶鍪局餍桑
師:用口琴示范演奏,生:可以邊聽邊輕聲唱 師:無伴奏和學生一起唱,生:無伴奏和老師一起唱 師:口琴伴奏,生:演唱
四、分析主旋律的音樂表現(xiàn)手法:
師:現(xiàn)在咱們就來分析一下這段音樂怎樣表現(xiàn)悲傷情緒的?生:按自己的理解分析
板書演示分析結果: 速度:緩慢的 節(jié)奏:疏松的 旋律行進方向:下行
五、擴展:
1、歌曲欣賞:
師:剛才同學們說了,這三首樂曲主旋律是一樣的,其實前兩首器樂曲是根據(jù)后面的歌曲改編的,那現(xiàn)在咱們現(xiàn)在完整地聽聽這首歌曲表現(xiàn)了怎樣的音樂形象?生:完整地聽歌曲體會音樂所表現(xiàn)的音樂形象
。ǔ鍪靖柙~)
小結——悲傷的牧羊姑娘形象
2、給歌曲取名字:
師:咱們聽了器樂曲也唱了歌曲,你能給它取個名字嗎?
師:對了咱們今天欣賞的就是由的《牧羊姑娘》 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取名字 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回答
六、思想教育:
師:大家看黑板,咱們今天欣賞的樂曲都和放牧和牧童有關,那么同樣都是牧童,可為什么他們的生活卻完全不同呢?
師:就是因為生活在舊社會,牧羊姑娘挨冷受凍,還受欺負。而咱們同學穿著整齊的校服、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學習應該怎樣做呢?
生:再演唱一遍歌曲,結束今天的音樂旅程。
七、結束:
師:咱們欣賞了一首動人的《牧羊姑娘》最后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再來演唱一遍歌曲,結束今天的音樂旅程。
通過欣賞音樂能使學生的心靈受到感染,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和學習機會,熱愛學習。
教 學 反 思:
本節(jié)課我從音樂本位出發(fā),深度挖掘教材的潛在文化要素,并通過多種形式深入淺出的引導學生欣賞音樂作品,取得了較理想的教學效果!
需要改進的地方也有很多:課件準備不夠充分、教學時間把握不夠充分、豎笛演奏音效不夠理想等,這些不足之處我會及時總結,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盡量避免。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學會唱《時間像小馬車》的第一段歌詞,并能從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
2.欣賞《在鐘表店里》,感受樂曲的速度、情緒。能積極參與《在鐘表店里》的表現(xiàn)和創(chuàng)編活動,并從中體驗到與他人合作的'快樂。
教學重點:
1.學唱歌曲《時間像小馬車》。
2.聆聽樂曲《在鐘表店里》的第一樂段。
教學難點:感受《在鐘表店里》音樂中各種鐘表走動的不同節(jié)奏,并用身體動作、打擊樂器表現(xiàn)。
教具學具:鋼琴、錄音機、課件
教學過程:
1.學習歌詞
師:我們一起來讀讀這首好聽的兒歌吧!
(多媒體出示兒歌:時間像小馬車,時間像小馬車,
答答答答答答答答向前跑。
大家各自做什么?大家各自做什么?
答答答答答答答答那就不同了。)
2.學習旋律
(1)教師邊用手劃出旋律線的走向邊教唱旋律。(兩次)
(2)學生隨著多媒體畫面一起唱旋律。
3.學唱歌詞
(1)學生分句接唱。
(2)自由交換小馬車,再唱一唱。
(3)學生分句接唱。
(4)集體演唱。
4.歌表演
師:老師要帶你們?nèi)ヒ粋美妙的地方,咱們乘上時間的小馬車出發(fā)吧,記住帶上你的歌聲哦!
老師帶領全班學生,隨著伴奏音樂,一邊唱歌一邊做騎馬揚鞭的動作,在教室里繞圈表演。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11
教學目 標:
學習課文二、三、四段,了解揚科怎樣愛音樂,理解句子的含義,了解在剝削制度下,窮人孩子的悲慘命運,感受作者對剝削制度的憎恨。有感情朗讀課文。
設計理 念:
以學法引路 ,多讀多悟,通過多元互動,讓學生在聽、說、讀、看、想的過程中,切身體會楊科對音樂的喜愛和當時現(xiàn)實的殘酷。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明確課堂學習任務。
1、檢查對文章大概意思和第一段內(nèi)容的了解。
2、強調(diào)單元訓練目標——理解句子的含義,出示課堂學習任務。
二、深入學習第二段,著重指導理解句子含義的方法。
1、個別朗讀,找出這一段的總起句:揚科無論走到哪里,總能聽到樂聲;圈出揚科聽到的樂聲。
2、為什么揚科把這些聽到的響聲說成是樂聲呢?出示“凡是鄉(xiāng)村里能聽到的一切響聲,他都注意聽著,他覺得都是音樂!
、僦笇W習:“凡是”提出條件,“都”表示結果。
、诼(lián)系課文,說說揚科是怎樣“注意聽著”的。
3、理解“田野里,小蟲為他演奏;果園里,麻雀為他歌唱。”說說這句話的表面意思,
①根據(jù)對“注意聽著”的'理解說說這句話包含著的意思。
、谥笇Ц星槔首x,體現(xiàn)揚科“沉浸在美妙的音響中”。
③回歸學習提示進一步領會理解句子的方法,完成作業(yè)題四(1)。
4、集體朗讀這一段填空:凡是揚科有空的時候,他都——。
5、小結:對揚科來說自然界的響聲都是美妙的音樂,揚科愛音樂真是如癡如醉。
三、學習第三段,嘗試運用理解句子含義的方法獨立操作。
1、自由朗讀思考:揚科愛聽樂聲,當他聽到真正的音樂和歌聲,又有怎樣的感受呢?劃出揚科感受的語句。
①反饋出示:揚科覺得旅店里的每一根柱子都在顫動,都在歌唱,都在演奏。用“凡是……教……”改寫這句話,說出表面意思。
、诓シ盘崆俸献嗲,范讀。學生體會揚科的感受,說說這句話的含義。
、壑笇Ц星槔首x,比較“興奮”和“陶醉”的不同讀法。
2、找出最能看出揚科愛音樂的語句讀一讀。自由討論并反饋。說出“要是有一把小提琴,揚科真愿意用自己的一切去交換”的含義。
3、配樂朗讀出示幻燈(揚科拉提琴)想象畫面及揚科的感受。
4、小結:這段主要寫了揚科聽音樂愛提琴,通過句子含義的理解,可以看出揚科愛音樂愛提琴已到了不顧一切的程度,他愿意為音樂獻出一切甚至于生命。
四、獨立學習第四段,運用方法,理解句子的含義。
1、自學、提出要求:
a默讀第四段,說說這一段主要寫了什么?
b運用“理解句子的含義”的方法,完成作業(yè)四。
c想想揚科是怎樣愛音樂的,尋找疑難問題。
2、檢查自學情況:
(1)說說從第四段中你學懂了什么?
。2)出示“……但是有一股無法抗拒的力量在推著他往前走,推著他那柔弱的瘦小的身子慢慢地向著移動!闭f含義:從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揚科“愛音樂”而“不顧一切”?“無法抗拒的力量”又是什么力量?
(3)指導朗讀:學生自由練讀、評議、指名讀、集體讀。
3、質(zhì)疑問難。學生自由討論還有什么不懂?教師點撥。
4、結合這一段的內(nèi)容,用“凡是……都……”談談感受,說一句話。
五、圍繞課堂學習任務總結。
六、作業(yè)六:用“凡是……都……”造句。
附板書: 11、小音樂家揚科
愛樂聲 沉浸
愛樂器 陶醉
摸小提琴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12
一、教材分析:
《牧羊女》是蘇教版第五第六單元《牧笛聲聲》中的一首歌曲,它是一首活潑、愉快的捷克民歌,3/4拍。歌曲以舒展的節(jié)奏、流暢的旋律描繪大自然的美景和牧羊女的愉快心情。本首樂曲由四個樂句組成是A+A+B+A格式。第一、二、四樂句很相似,第三樂句以歡快跳躍的節(jié)奏與其他樂句形成對比,描繪出羊兒叫聲、歌聲、流水聲,使全曲更生動活潑,感人而又簡練。
二、教學思路:
本課我以“聽、唱、感”為主,以“律動、欣賞、想象”為輔的手段來進行教學。讓學生在參與各項音樂活動中感受牧歌和草原民歌的基本特點,使學生以音樂的情感為紐帶,學會關注大自然、關注身邊的美好事物。激發(fā)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命,熱愛勞動的人文情感。在演唱與欣賞中外不同節(jié)奏不同情緒的牧歌中,進一步拓寬學生的藝術視野,讓學生體驗、感悟音樂文化的多樣與溝通。
三、教學目標:
1、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能自主參與到各項音樂活動中,感受牧歌和草原民歌的基本特點,使學生以音樂的情感為紐帶,學會關注大自然、關注身邊的美好事物。 (2)能用柔美連貫的聲音演唱歌曲《牧羊女》,初步感受三拍子歌曲的音樂特點,并從中感受生活的美好、勞動的快樂。
(3)欣賞、辨別歌曲的演唱形式:獨唱與齊唱。能自主地處理歌曲《牧羊女》,能用舒展的歌聲、肢體動作來表達內(nèi)心的感受。
2、知識與技能:
(1)學習音樂力度記號F與p,了解它們在音樂中所起的作用,在歌曲中加以運用,增強歌曲的感染力。
(2)比較相似樂句的異同,學習分析AABA曲式結構。
四、教學重點:
1)用連貫的氣息、強弱的對比,清晰的吐字,在美好的氣氛中感受三拍子的韻律及創(chuàng)編出歌曲意境
2)通過觀察與比較,能利用已有的認知,發(fā)現(xiàn)歌曲結構的特點
五、教學難點:
1)能對歌曲進行力度表現(xiàn)的處理2)能用柔美連貫的聲音表達歌曲意境。
六、教學過程:
活動一導語:
今天這節(jié)音樂課,我們又要乘著音樂的翅膀去旅行了,歌聲會帶我們?nèi)ツ睦锬?視頻《牧童之歌》第一遍生聽、第二遍生唱、第三遍邊唱邊律動
設計意圖:
賞、唱、演《牧童之歌》引導學生進入音樂課堂氛圍。愛動是孩子的天性,簡單的律動不需要什么技巧訓練即可讓每個孩子參與其中,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節(jié)奏感,又為后面的'學習做了鋪墊。同時鍛煉了學生聆聽音樂,感知音樂,表現(xiàn)音樂的能力
活動二導語:
1、看美麗的大草原就在我們的眼前,聽草原深處傳來了歌聲(律動聽歌)。
2、我們都知道好聽的歌兒是有一個個小音樂組成的,我們來認識一下它們吧。
3、生唱曲譜拍三拍子節(jié)奏。
4、看看老師拍的和你有什么不同?有變化的三個樂句是一個怎樣的關系呢?
5、唱第三樂句感受節(jié)奏的緊湊帶來的活潑跳躍的感覺。
7、在唱曲譜過程中化解難點。
8、在第三樂句再做一個強弱的對比,增強歌曲的感染力。
9、即興表演唱
設計意圖:
感——以草原遠景圖為背景聆聽歌曲旋律,并通過身體律動感受歌曲韻律特色;唱——視唱旋律了解歌曲結構特點。在演唱歌曲體會牧羊女的愉快心情及力度對比對歌曲意境的渲染。
活動三導語:
草原牛羊多,草原歌兒也多。熱情的小主人又唱起來了。聽《欣賞《草原贊歌》《牧場上的家》進一步拓寬學生的藝術視野,讓學生體驗、感悟音樂文化的多樣與溝通!恫菰澑琛芬愿柙~的形式呈現(xiàn)給學生,《牧場上的家》先景后詞的形式展示給學生,用變化的形式來吸引學生積極聆聽、主動感受。
設計意圖:
欣賞《草原贊歌》《牧場上的家》進一步拓寬學生的藝術視野,讓學生體驗、感悟音樂文化的多樣與溝通!恫菰澑琛芬愿柙~的形式呈現(xiàn)給學生,《牧場上的家》先景后詞的形式展示給學生,用變化的形式來吸引學生積極聆聽、主動感受。
活動四導語:
我們唱了《牧童之歌》《牧羊女》聽了《草原贊歌》《牧場上的家》有活潑歡快的也有優(yōu)美流暢的,你感受到了嗎?能把相同情緒的歌曲找出來嗎?
設計意圖:
《找朋友》活動是對本單元教學內(nèi)容的一次梳理。讓學生學會運用音樂要素找到歌曲的共性。草原之旅我們一起唱了《牧童之歌》,又學會《牧羊女》還欣賞了《草原贊歌》《牧場上的家》根據(jù)節(jié)奏情緒等給它們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吧!
結束語:今天我們欣賞了草原美景,唱了聽了草原歌曲,我們的草原之旅也要結束,讓我們唱著《牧羊女》這首歌和牧羊女和大草原再見吧!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通過節(jié)奏、視唱、聽唱等學習方法感受樂曲的旋律,體驗樂曲學習的過程,并通過對樂曲的欣賞、舞蹈動作扮演感受軍隊樂曲的風格。
2、通過對重點樂句的分析,感受樂曲中的重復與變化重復,并通過樂曲分析了解作曲方法,并引導同學運用1 2 3三個音嘗試作曲。
教學重難點:
1、感受體驗旋律。
2、分析樂曲,嘗試作曲。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光盤、電腦、投影。設計發(fā)聲練習。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跳音練習
51 11︱51 11︱54 32︱1 — ‖
li lo
引導同學對氣息的感受。
2、認識節(jié)奏
6 6 5 3 5︱6 — ‖
X x x x x︱x — ‖
尋找樂曲中的節(jié)奏。
節(jié)奏的.演變過程的感受。
旋律視唱,學習找音的方法。
二、教學過程
1、聽旋律,找重復樂句
教師示范演唱樂曲歌譜,請同學根據(jù)耳朵找出重復樂句。
找出重復樂句,聽唱1 2遍。
2、哼唱
師生合作,生唱重復樂句,師唱其他旋律
用拉哼唱旋律,同時可用li lu等鞏固音高。
3、樂曲分析
問:幾次重復,有何規(guī)律?
師生合作,看譜演唱。
分析:完全重復變化重復
劃分樂句,找出樂句相同點、不同點。從節(jié)奏、旋律上分析。
4、填詞演唱
三、結尾
1、運用1 2 3三個音作曲
嘗試用重復與變化重復的方法創(chuàng)作旋律,找出核心樂句,然后從這基礎上進行變化重復。結束在1上。
2、拓展
演唱自身的效果,修改后可填詞演唱。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14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聽:《美麗的夢神》唱:《夏夜》動:用色彩表現(xiàn)音樂
教學目標:
1、能用優(yōu)美富有表現(xiàn)力的聲音通過合唱的形式表現(xiàn)輕盈、可愛的螢火蟲形象。并能背唱這首歌曲。
2、通過音樂與生活的緊密結合、與美術的有機整合,使學生在歌曲演唱和欣賞互動中能展開豐富的想象,并能用色彩和線條自信地表達對音樂的感受。
教學重難點:
1、聯(lián)系學生生活經(jīng)驗,引導學生對歌曲中富有特色的節(jié)奏及音高進行感知與體驗;并能用連貫、優(yōu)美的聲音有控制,有表情地歌唱。
2、調(diào)動學生參與音樂體驗的積極性,充分展示個性,不斷提高對音樂的感悟能力。
3、提高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等人文素養(yǎng)。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五彩顏料、畫筆、紙、鋼琴
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境,謎語導入。(多媒體畫面:迷人的夏夜,輕柔的小夜曲,時時還有清脆的蛙鳴聲,蛐蛐聲……)
師:同學們,在迷人的夏夜里,誰在婉轉(zhuǎn)歌唱?
生:青蛙、蟋蟀、……
師:有一種小昆蟲在夏夜里形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你們想知道他們是誰嗎?(多媒體展示)謎語:
夏夜里,誰提來一盞一盞小燈籠?
小燈籠,像星星,一閃一閃亮晶晶。
那不是燈,也不是星,那它是什么?
生:熒火蟲(多媒體畫面:一只只螢火蟲,閃閃爍爍在畫面飛過)
二體驗情感,歌曲教學。
師:有一個鐘維國叔叔把這首謎語改編成歌曲,我們一起來聽聽是怎么唱的?(播放歌曲)
1、視聽吟唱,走近歌曲
師:這些小朋友的歌聲真是太美妙了,他們是以怎樣的形式來演唱的?
生:有兩個聲部演唱,是合唱
2、聯(lián)系生活,學習歌曲
師:同學們,螢火蟲怎樣發(fā)光?
生:一閃一閃,時亮時暗
師:那你能把歌曲中表現(xiàn)螢火蟲一閃一閃的節(jié)奏找出來嗎?(多媒體出示大歌譜:八分節(jié)奏,八分休止符處閃爍幾次)
生:像螢火蟲在閃爍
師:哪些地方是表現(xiàn)螢火蟲提著小燈籠漫天飛舞的情景?
生:①引導學生分聲部按節(jié)奏朗讀歌詞(教師提示:高低兩聲部接唱處的八分休止符,四分休止符要處理準確)②聽音樂用“l(fā)a”經(jīng)聲模唱旋律,感知音高(播放伴奏音樂,教師同時用音樂棒在電子五線譜板上指出旋律的進程,幫助學生準確感受音高)③
學習演唱歌詞
。、體驗情感,表現(xiàn)歌曲。
師:同學們,這是一首謎語歌曲,在謎底沒有揭示前,要用怎樣的表情怎樣的音量來演唱?
生:神秘,疑惑的表情,音量不要太高,二聲部接唱的旋律要用奇怪的口吻,更輕的音量來演唱,才能唱出趣味。
師:揭示謎底時又要用怎樣的情緒,音量來演唱呢?
生:用肯定的語氣,音量要比以前高一些。
、賹W生完整,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趲熒餐u價:
師:同學們美妙的歌聲把老師帶到了涼風輕拂,星空滿天的夏夜,你們就像一只只可愛的螢火蟲一閃一閃,漫天飛舞。
③靈光閃現(xiàn),歌曲命名
師:同學們,你們覺得可以為這首歌曲提哪些歌名呢?
生:螢火蟲生:夏夜生:……
三、音畫結合,大膽表現(xiàn)。
師:夜慢慢地深了,螢火蟲也提著小燈籠回家去了,小朋友們也慢慢地進入了夢鄉(xiāng)(播放《美麗的夢神》)
2、引導學生雙手合攏放在耳邊閉上眼睛欣賞樂曲。
師:剛才我們一起欣賞的樂曲感覺怎么樣?
生:很優(yōu)美……
師:這里有一個七彩的畫盒,如果老師讓你選擇一種顏色來表示優(yōu)美的旋律,你會選哪種顏色?
生:藍色
師:那如果是歡快,熱烈的,你會選哪種?
生:紅色(多媒體展示)
樂曲情緒色彩線條
抒情優(yōu)美藍色
憂傷灰色
熱烈紅色
恐懼黑色
2、學生練習。師;你認為《夏夜》該用怎樣的顏色與線條來表現(xiàn)呢?(學生發(fā)言)
3、再聽《美麗的夢神》
師:伴隨著優(yōu)美的樂曲,你夢見了什么?快樂嗎?請你選擇色彩把它表現(xiàn)出來。 4、學生練習
5、交流:生:我的夢是粉紅色的,在夢里,我變成了小鳥飛到了月亮上和玉兔、嫦蛾玩耍。
四、小結:
同學們,老師知道你們心中有很多美好的理想,渴望著去探索神奇的星空、去破解大自然的奧秘。但登上月球、飛向宇宙已不再是夢想,在科技發(fā)展的今天,其實已有很多科學家、宇航員實現(xiàn)了他們的理想。同學們,你的理想也能實現(xiàn),努力吧!
第二課時月亮鉤鉤
教學內(nèi)容:唱:月亮鉤鉤、動:采集與分享、聽唱:摘星星
教學目標:1、能熟練、有感情的演唱《月亮鉤鉤》,從中初步感受輪唱型合唱的效果,能嘗試用肢體語言表現(xiàn)歌曲中休止符的理解。
2、通過采集與分享的活動,學生能主動了解有關天文的知識。
3、通過聽唱《摘星星》,使學生對將來的成長、發(fā)展,有更高、更遠的目標。
教學重、難點:
1、重點: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音樂情境中感受宇宙的美麗、奇妙,引導學生唱出《月亮鉤鉤》雙聲部歌曲的和聲美。
2、難點:有秩序地讓學生展示作品并評價,能把《月亮鉤鉤》歌曲中的音準、節(jié)奏、和聲的美準確地唱出。
教學用具準備:多媒體課件、鋼琴、學生收集有關天文的資料
教學過程:
。薄⒅i語導入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謎語,“小小的船兒兩頭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你能猜出它是什么嗎?
生:月亮
師:(答正確后播放《月亮鉤鉤》的音樂)非常好,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與月亮有關的歌曲《月亮鉤鉤》。(大屏幕出示題目)
2、欣賞歌曲
師:請同學們邊聽歌曲邊思考,這首歌可分為幾段?每一段有何不同?(可分為兩段,第二段增添了雙聲部的合唱)
師講解,欣賞歌曲(有條件的可做一個Flash動畫或相關圖片)
3、唱歌曲
學唱領唱部分(用聽唱法教該部分)
學唱第二段雙聲部
師:在剛才的欣賞中,你能聽出這是哪種類型的合唱嗎?
。ㄝ喅⿴熀喗檩喅暮x。
由生學唱第一聲部,師接唱第二聲部
由師唱第一聲部,生接唱第二聲部
分組由生唱雙聲部的合唱
拎難點處
由生找出,師進行指導、糾正。
。ǎ矗┯懈星榈匮莩g快)
。ǎ担﹦(chuàng)編動作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歌譜中出現(xiàn)了哪些你最感興趣的記號,你能找出嗎?(有色塊的四分休止符)
師:請每位同學根據(jù)歌曲的內(nèi)容,在有色塊處和著音樂做動作,欣賞一下誰的動作最吸引人。(如:舅舅打魚、舅舅背魚簍等動作)
(6)分角色演唱、表演(師生評價)
。、采集與分享
。ǎ保⿲
師:剛才大家表演得真棒!《月亮鉤鉤》這首歌曲是由月亮展開描寫的歌曲,月亮對我們在座的每位同學都有著獨特的神秘感,然而中國有一位叔叔則親自登上了月球,他是――楊利偉
。ǎ玻┬蕾p圖片并講解
A、中國首次登月
B、我國航天基地
。谩⒂钪骘w船升空
。ǎ常┕蚕斫涣
師:相信現(xiàn)在大家對宇宙已不那么陌生,請把你自己收集的.有關天文的圖片、故事及相關的歌曲與同桌交流一下。
師:選出優(yōu)秀的資料進行集體展示并給予一定的獎勵。(播放摘星星的伴奏音樂)
。、聽唱:摘星星
(1)欣賞
師:雖然宇宙充滿著奧秘,但聰明的人類正在不斷的了解神秘的太空。請聽程逸汝詞、汪玲曲的摘星星。
。ǎ玻┹p聲跟唱
。、總結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駕著飛船遨游太空,并摘了一次星星,大家開心嗎?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中會出現(xiàn)許許多多科學家,有更多的“神州”號載著同學和老師一起去遨游太空。今天這節(jié)課就上到這兒(播放歌曲《月亮鉤鉤》)。
第三課時
教學內(nèi)容:星光音樂會、我的創(chuàng)造、露一手、精彩回放
教學目標:⒈通過聆聽、體驗,更深入的理解本冊音樂作品的情緒和意境。
、餐ㄟ^“露一手”的自我表演活動,進一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提高學生的自我表現(xiàn)能力。
⒊能積極地參與歌表演、音樂游戲、音樂創(chuàng)造等生動活潑的音樂學習活動,體驗到與他人合作的樂趣,音樂創(chuàng)造力和合作能力有所提高。
教學重難點:
1。能在聆聽,體驗的基礎上更進一步的理解音樂作品帶來的不同情緒和意境。
2。音樂的創(chuàng)造力和合作能力得到提高。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鋼琴,動物頭飾
教學過程:(教師扮演主持人)
主持人:浩瀚靜謐的夜空總是那樣的神奇,令人
向往。你們看:
。ǘ嗝襟w展示:夏天的夜里,天空晴朗。偶爾能夠聽見草叢里昆蟲的叫聲,天上飄著淡淡的云絲,小星星眨著閃亮的眼睛在太空里漫游。)
主持人:多么美麗的星夜!今天我要帶大家一起去參加星光音樂會。首先讓我們一起來活動一下。
(集體舞,背景音樂《摘星星》)
主持人:今天的星光音樂會我們還邀請了一些音樂朋友來參加
你們看:現(xiàn)在我們要把他們請出來。不過,他們的出場方式很特別哦,我們大家要用優(yōu)美的歌聲邀請他們出場。
主持人:真棒!現(xiàn)在音樂朋友們都到齊了,同學們,你們準備給音樂朋友帶來什么樣的節(jié)目呢?
學生:
A:我唱歌……
B:我?guī)退槲琛?/p>
C:我表演豎笛……
主持人:好,我宣布星光音樂會的第一單元“露一手”現(xiàn)在開始,請表演的同學到前面作好準備,并且我們將給表演最好的同學,頒發(fā)最佳表演獎。
。▽W生表演,音樂朋友及其他學生給以評價,為表演好的同學頒獎)
主持人:接下來,我們的音樂朋友想和大家一起做個小游戲,來考考大家。你們看:他們帶來了一首詩《小小的船》,四副圖畫以及四段大家比較熟悉的音樂。請看:
這里有四段音樂,請大家仔細聆聽,然后把曲名寫在相對應的圖畫下面!
主持人:請大家一起看一下這首詩:
主持人:還有一個要求,請大家根據(jù)剛剛欣賞的四段音樂為這首詩選擇一個背景音樂!
主持人:今天的星光音樂會真是熱鬧非常,我們大家一起唱,一起跳,一起做游戲,玩的開心嗎?
現(xiàn)在我宣布:星光音樂會到此結束,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謝謝音樂朋友的參加!同時也謝謝同學們精心準備的節(jié)目!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在音樂活動中,能對大自然產(chǎn)生濃厚興趣,感受自然與生活的美好。
2、在演唱歌曲《郊游》、《云》、《旅行之歌》時能較準確地表現(xiàn)出二四拍、三四拍、四四拍等節(jié)拍的特點。能背唱歌曲《云》,能較流利地用唱名分句模唱該曲的歌譜。
一、組織教學
二、師生問好
三、導入新課:講一講《櫻桃小丸子》中郊游的故事
四、新授歌曲
1、聽錄音范唱,跟節(jié)奏饒教室一圈
2、聽錄音范唱,啟發(fā)學生講述外出旅游、踏青的見聞
3、聽錄音范唱,傾聽歌曲中那些部分是相同的,并用彩色筆標出來
4、輕聲哼唱歌曲
5、聽老師唱,體會歌曲中不同段落的'情緒(第一、三段用非連音唱法,繪景的第二段則用連音唱法)
6、分組表演唱
7、用打擊樂器伴奏
五、欣賞歌曲《秋蟲音樂會》
1、整體欣賞,講講音樂會中都有哪些昆蟲參加
2、跟音樂動一動
六、我的創(chuàng)造:秋蟲音樂會
1、聽音樂:莫扎特的《G大調(diào)弦樂小夜曲》,要求:聽到樂曲中不同的主題重復時做不同的動作;聽到強弱變化時用不同的動作表示
2、想象自己是個“小小指揮家”,邊聽音樂邊做指揮動作(在音樂的力度、速度發(fā)生變化時,指揮動作也要做相應改變)
3、說一說夏末初秋能聽到哪些昆蟲的叫聲,并模仿
七、小結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08-08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07-17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11-14
【薦】小學音樂教學設計02-01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精】02-01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熱】02-01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熱門】02-02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模板07-21
【熱門】小學音樂教學設計02-18
【精】小學音樂教學設計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