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讀《行者無疆》感想
讀《行者無疆》感想1
喜歡余秋雨先生的書,他給我們的不僅是一本書,更是一種世界觀,價值觀的傳遞。他帶給了我們一場世界各國的文化盛宴。讓我們了解那段歷史,那段被風(fēng)沙掩埋的歷史。歷史是過去了,但歷史應(yīng)該也值得被我們銘記。不管那段歷史是屈辱還是輝煌,它都已過去,我們要做的就是吸取教訓(xùn),正確的大步向前。文化不是空洞的華麗的辭藻,不是富麗堂皇的建筑,是那種真正能觸動心靈的事物!缎姓邿o疆》這本書,每一篇游記篇幅不長,卻總能給人以回味,咀嚼的`空間。每一方異鄉(xiāng)土地似乎在作者筆下都包含著深邃的文化氣息,授人以探索的啟迪。這便是脫俗于一般游記散文的輕描淡寫,抑或走馬觀花式的長篇累牘。因而在回味中夾帶著思索,在思索中讓人明智。
捧起一本記敘了漫漫行程的游記,便仿佛打開了一扇引領(lǐng)我們通向新奇的大千世界的窗戶。世界之大,我們無法想象,尤其是文化的差異,更讓我們向往。因為之前從未企及因而渴望已久,不必為如何到達那遠在天南地北的目的地而發(fā)愁,只需面對充裕的文字,我們想象的翅膀已在不知不覺中伸展。
《行者無疆》這部書主要以歐洲各國的歷史文化為線索,穿去許多古建筑、古城堡、古文化遺址、杰出人物、藝術(shù)、飲食等實實在在的文華的載體,有令人震撼的龐貝古城,文藝復(fù)興時期以弗洛倫薩為中心的美第奇家族,以及以美第奇家族為中心的米開朗奇羅、達.芬奇、拉斐爾、伽利略等杰出人物,有法國的飲食,瑞士的鐘表,西班牙的斗牛場等等。然后,作者在贊嘆惋惜,羨慕哀傷過后,與我國的歷史文化暗暗地進行冷靜的比較,在比較中進行反思,反思我國現(xiàn)有的文化為什么與西方存在那么大的差距,我國文化為什么不被西方文化所容納、所理解。
有差異,就有根源,作者認為這種現(xiàn)象的根源,在于文華的隔膜。然而,這個隔膜,不在古典學(xué)理的譯文不同,不在陶瓷、絲綢的喜好不同,也不在社會數(shù)據(jù)的把握不同,在中國人的個人日常情感方式的不同。因為它既是中國文化的歷史積淀,又是中國文化的基座,既給中國文化帶來了血色,又帶來了恥辱和尊嚴。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書和思考的過程總是相輔相成的,在讀書的過程中體會人生,在行走的過程中感悟人生。《行者無疆》給我們打開了歐洲的文化之旅的窗口,讓我更是向往自己能親身去體驗一下,欣賞歐洲的一路風(fēng)景,體會歐洲的獨有文化風(fēng)情,感受文化帶來的心靈之旅。
讀《行者無疆》感想2
今天終于把余秋雨老師的《行者無疆》看完了,前后大概花了半個月時間,整本書是余秋雨老師游歷歐洲的所見所思,底蘊豐厚的大師寫出來的游記融入了很多歐洲的文化歷史,看完之后不禁感嘆原來人的腦儲量還可以這樣開發(fā),余秋雨老師猶如百科全書一樣解釋著那一座座古堡、一座座城市、一個個熠熠發(fā)光的名字,對比余老師的游歷,我們平日里的出游走馬觀花都配不上,只能算是曾經(jīng)足跡到了而已。
合上這本書,剛好好友發(fā)來微信,問我再做什么,我說正在做歐洲夢,想再去歐洲,尤其是北歐,那童話般的夢幻一直深藏在我心底,我小時候并沒有讀過多少童話,一千零一夜只是聽到的書名,小時候知道的童話只是語文課本中的那賣火柴的'小女孩,也許是小時候童話的缺失,現(xiàn)在竟然對那童話般的世界及童話的家鄉(xiāng)充滿著好奇與憧憬。
剛好對前兩年的歐洲之旅回憶還差英國尚未記錄,今天帶著這份尚未走出書本的心情給歐洲之行畫上一個頓號,希望以后有機會再繼續(xù)感受觸摸那片世界的文明與典雅,滄桑與苦痛。我們在英國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劍橋,徐志摩的一首《再別康橋》讓世人認識到了劍橋的美。
一提起劍橋,很多人都會自然而然地想到劍橋大學(xué)這座蜚聲世界的頂尖名校,事實上劍橋是一座很古老的大學(xué)城,位于倫敦北部50分鐘車程的地方。自13世紀末創(chuàng)辦劍橋大學(xué)的第一所學(xué)院——彼得學(xué)院以來,劍橋一直作為一座大學(xué)城存在至今。導(dǎo)游告訴我們,在劍橋一不小心碰倒的人可能就是某一個領(lǐng)域的專家,這里才真是人才濟濟。知名學(xué)府、頂尖人才、古老小鎮(zhèn),優(yōu)雅安靜且有著濃郁的學(xué)術(shù)氛圍,真有不想走的感覺。
讀《行者無疆》感想3
我從來不曾如此抗拒一本書,或許是因為它的封面吧——在兩幢古色古香的歐式建筑間,清晨金色的陽光鋪滿了并不寬敞的石頭路。第一次看到時給我一種莫名的壓抑和我讀不懂的深沉。
當我終于鼓起勇氣讀完它的時候,我知道,那不是壓抑,而是一種思考。與其說作者余秋雨是帶著讀者走遍那九十六個城市,還不如說他是帶著讀者的.思緒飛遍了九十六個城市……無論他站在哪一座城市,他都并不止步于眼前的風(fēng)景,而是要思考,思考這座城市的歷史,思考這座城市的文化,思考后人對這座城市的評價。他讓我做了思者,行者無疆,思者亦無疆。我骨子里的懶散令我懶得長途跋涉,可我有一顆愛旅行的心,我向往著歐洲,卻被簽證和飛機票阻隔,于是我發(fā)現(xiàn)了行者無疆。
書中北極圈的旅程是艱難的,然而北極是我個人最向往的,冬天最冷的時候闖北極,艱難是理所當然的。也許因為看過太多北極圈的介紹,在所有對北極圈的描寫中,唯一讓我驚嘆的是,在圣誕夜的北極圈,他們竟然找到了一家中餐館,看來中國人是無處不在的,海外,尤其在北極圈這樣的地方,遇到同胞的感受,想必溫暖得可以抵御北極的寒風(fēng)吧。
合上書,卻沒有合攏我的思緒。作者走了幾萬里的路,當然不止是為了寫這本書,更不會是為了欣賞異國風(fēng)情,單純地了解他鄉(xiāng)文化。看完整本書,我腦中似乎留下了什么。中國的五千年歷史是所有中國人引以為榮的資本,但有時歐洲遲到的文明卻值得我們仰望。
古人說:“學(xué)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xué)則殆!笨戳诵姓邿o疆我覺得:“行而不思則惘,思而不行則殆!毙姓邿o疆,學(xué)者無疆,思者無疆!
讀《行者無疆》感想4
跟著《行者無疆》,跟著余秋雨的足跡,我走過了歐洲,走過了整個歐洲文明。
其中最讓我感動的,不是深沉的中部,燦爛的西部,神秘的北部,而是那具有廢墟的荒涼,人性的美麗的南歐。
喜歡南歐,是因為那種破落的荒涼,是因為有時甚至相信,只有破碎的殘缺的東西才是真實的美麗的。南歐,卻是繁華過,興盛過,可是經(jīng)過幾千年的歷史浪潮,他沒落了,甚至是,死亡了。這也許是時代帶走了它昔日的光輝,留下的,只是值得人們?nèi)ゼ毤汅w味的那一片廢墟,那一段文明。
南歐,走過繁華和荒涼,正是這才使得他更充實,才使得他在夕陽的余輝下更為滄桑,才使得它保存下文明,見證著歷史。
于是,我想,南歐的奪目不是因為他給了人們多么璀璨的景色,而是因為他讓人們看到了生命的歷程,看到了真實。
繁華和荒涼是兩個多么矛盾的詞啊,可是,南歐就將他們用文明連接了起來。這不得不讓我想到,走過繁華和荒涼,確實能鑄就一些永恒。
走過繁華和荒涼,沉淀一些心情。有些歷史遺跡,當你看到他的繁華,在腦海中描摹他先前的樣子時,會感到一絲辛酸,抑或,是一種莫名的感慨。在夕陽的照射下,余暉將斷壁殘墻的影子拉得很長很長,投射在一望無際的空曠的土地上,直到地平線埋藏在黑暗中。
就像圓明園,昔日的美麗,只因為八國聯(lián)軍的硝煙炮火,霎時之間,全成為一片廢墟,這一場毀滅,雖然只是一瞬,在中華文明史上,卻是一段無比黑暗的時間,因為,毀掉的,不僅僅是圓明園本身,而且,還有文明,一同毀掉了。所以,今天,當我站在圓明園的土地上,不是失落,而是深深的遺憾與憤慨。雖然,圓明園一直在修復(fù),可是,無論如何,都只是徒勞。但圓明園始終是美麗的`,因為曾經(jīng)繁華過,美麗過,而今的荒涼只是見證著當初的美麗。這種美麗,將被人們沉淀在心底,默默地,永遠永遠。
走過繁華和荒涼,追溯一段歷史。每一朝,每一代,都有它的繁華,也同樣,會有它的荒涼。這是時代進步的自然規(guī)律,只有經(jīng)歷這每一個時期,無論輝煌,無論頹廢,都是完整的歷史。因為在這里,地理的遺跡已經(jīng)成為歷史的遺跡了。因為在這里,你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個民族的振興和毀滅。
羅馬帝國的輝煌,人盡皆知。這座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帝國,這座擁有地中海旖旎風(fēng)光的帝國,不得不讓人向往。無論是他的建筑中透出的熊熊霸氣,還是這座城市本身的偉大,都令人們嘆為觀止。羅馬角斗場,那個無數(shù)人撒盡鮮血的地方,那個當時作為貴族人娛樂場所的地方。曾經(jīng),他用噴涌的鮮血向世人展示它的威猛,他用人與野獸的較量向世人展示抗爭與搏斗,他用被血染紅的天空向世人展示生命的脆弱。然而,這樣一個興盛的帝國,也有滅亡的一天。羅馬帝國終于滅亡了,帶著他的風(fēng)光,帶著他的角斗場,也帶著他的文明,滅亡了。太陽依然升起、下落,天空的那頭卻不再如此鮮紅。他見證者羅馬的興盛與衰亡。如今,再看羅馬角斗場,只有斷殘的石柱在夕陽下站立。永遠永遠。
走過繁華和荒涼,注釋古與今的完美。有時我認為,荒涼的存在也許是為了證實先前的繁華。然而,當完美的建筑被完好的埋葬起來,不為世人所見,與世隔絕,那么,當人們發(fā)現(xiàn)這般奇跡的時候,古代與現(xiàn)代就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這才發(fā)現(xiàn),古代與現(xiàn)代原來是可以融會貫通的。
龐貝古城是多么雄偉。人們安逸和諧地生活著,沒有煩惱,沒有憂愁,一片安然。然而,毀滅只需要一瞬間;鹕交业亩逊e將他永久的埋葬了起來,城市,街道,劇院,一切都被封鎖了起來。于是,一座古城開始了永遠的安睡,安詳而不受打擾。如今,龐貝古城被發(fā)現(xiàn)了,完好無損,于是,古今便有了鮮明的對比。古城,滄桑,暗沉。現(xiàn)代的城市,繁華,超前。這讓人甚至覺得,古城的荒涼中反而能看出繁華,而繁華中又透著隱隱的荒涼。這種捉摸不定,讓人永遠銘記。
繁華與荒涼,是一個城市,一段歷史所必須經(jīng)過的歷程,這段歷程是文明的起源與終結(jié)。這才明白,繁華和荒涼是兩個不相矛盾的詞,而是兩個互相補充的詞。因為只有看見繁華才能體會荒涼,只有看到荒涼才能想到繁華,而維系于這兩者之間的就是文明。
讀《行者無疆》感想5
一個百無聊賴的下午,坐在圖書館的角落里,手捧一本書,靜思生活事。這種令人向往的生活,我曾經(jīng)歷過一次。手捧《行者無疆》,感受旅途之美。余秋雨的《行者無疆》無疑是一個成功的作品。它記錄了余秋雨在歐洲一些國家城市旅程中的全部感受,算是一部考察西方的隨筆集。余秋雨曾在書中感慨“歐洲文明確實優(yōu)秀而成熟,能把古典傳統(tǒng)文化和現(xiàn)代文明、個人自由和社會公德融會貫通!边@是作為一個學(xué)者對于文化的由衷的評價,更是余秋雨值得人稱贊的地方。
一本書,最成功之處無疑是引起讀者思考,并讓讀者產(chǎn)生共鳴。毋庸置疑的,余秋雨做到了。令我最佩服的便是,余秋雨在描繪一座城市風(fēng)光時,不僅僅是在寫景,更多的`是個人的思考。正是他深入地思考與剖析,才成就了《行者無疆》這一傳世珍寶,我很慶幸我有讀過這本書,也很慶幸可以通過余秋雨的視角去領(lǐng)略歐洲國家的風(fēng)土人情。
【讀《行者無疆》感想】相關(guān)文章:
《行者無疆》閱讀感想06-12
行者無疆作文04-10
行者無疆作文3篇06-06
天書無垠行者無疆國旗下演講12-14
《行者無疆》讀書筆記(通用3篇)12-11
《行者無疆》讀后感03-04
行者無疆讀后感08-07
母愛無疆作文02-15
大愛無疆作文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