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碧螺春》活動教學實錄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碧螺春》教學實錄
師:“綠樹映襯著俊美的身影,構(gòu)成一幅美麗動人的圖畫。”是個什么句?
生:是打比方的句子,把綠樹映襯著俊美的身影比作圖畫。
師:為什么這樣說呢?
生:綠樹很美,采茶姑娘的身影也很美,兩者結(jié)合,就更美了。
師:是呀,這叫情景交融,相得益彰。誰還愿意說說?
生:課文中說,茶樹叢翠綠欲滴,顯得充滿生機;采茶姑娘神采飛揚,動作敏捷,顯得充滿活力。這樣,綠樹映襯著俊美的身影,就構(gòu)成了一幅美麗動人的圖畫。
師:說得不錯,這就是課文描繪的情景,不是圖畫,卻美如圖畫。誰能給它起個合適的題目?
生:采茶。
生:我給它起的題目是《江南采茶圖》。碧螺春產(chǎn)于太湖,加上“江南”二字,點明了采茶的地點,還提醒人們不要忘了欣賞江南的酶景。
師:你的想法真獨特。讓我們再來欣賞江南的酶景,不要辜負了他的一番好意。(眾笑)
生:老師,《憧憬》這個題目行不行?
師:(頗感興趣)我想聽聽你的理由。
生:畫面上有個扎辮子、戴草帽的姑娘正出神地望著山村,那里桃紅柳綠,青瓦白墻。她心里一定在想:我要用雙手把家鄉(xiāng)建設得更美麗。所以,我起了《憧憬》這個題目。
師:山村很美,你的語言也很美,而且能深入到人物的內(nèi)心,老師真為你高興。不過,畫面上只有一個采茶姑娘望著遠方,似乎在想著什么,用《憧憬》行嗎?
。ㄉp聲討論)
生:老師,我覺得行。畫面上的 采茶姑娘動作不一,有的忙著采摘嫩葉,有兩個正談著什么,但他們心中都有一個共同的渴望,那就是通過勞動起創(chuàng)造幸福美好的生活。
師:(連連點頭)有道理!躲裤健,行!
[反思]
引導學生入情入境是語言教學藝術(shù)的一個特點。在這一片段教學中,我圍繞一張投影片,啟發(fā)學生認真觀察、展開想象,為畫面起名,就是要誘導學生進入作者所描述的“情境”之中,深入理解課文及思想感情,使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在閱讀教學中得到同步發(fā)展。所以,在課堂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碧螺春》教學實錄】相關(guān)文章:
《碧螺春》課堂實錄07-02
關(guān)于《碧螺春》課堂實錄07-02
《碧螺春》課堂教學反思07-03
假如教學實錄教學實錄07-01
白鵝教學實錄教學實錄案例反思07-03
經(jīng)典教學實錄07-01
作文的教學實錄07-02
《春聯(lián)》教學實錄07-03
《組歌》的教學實錄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