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超级碰碰碰久久久_精品成年人在线观看_精品国内女人视频免费观_福利一区二区久久

小學科學與信息技術論文

時間:2022-06-24 02:42:55 信息技術 我要投稿

小學科學與信息技術論文

  一、掌握學生的特點,讓學生享受學習的樂趣

小學科學與信息技術論文

  實踐證明,運用信息技術呈現(xiàn)給學生的學習內(nèi)容,學生更容易吸收和消化。因為信息技術主要是以圖片、聲音、動畫、視頻等方式來體現(xiàn)給學生的,在展示的過程中,讓學生能夠最大程度地調動自身的各個感官來獲取所需要的信息。由于受學生的年齡特點的限制,動畫、色彩、生動的圖片、動聽的音樂等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例如,“電磁鐵”這一課的教學,我在課堂上引入了學生最喜歡的卡通人物藍貓和它的三千問《什么是電磁鐵》作為課堂教學的一部分,以此抓住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fā)學生繼續(xù)探索的動力。另外,在制作教學課件的時候,教師要考慮到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時間短的特點,設計的課件要色彩鮮明亮麗,動畫和圖片要多,文字要簡短,操作方便,多設置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玩耍和學習,做到寓教于樂。例如,在學習魚類有關知識的時候,我設置了一個小游戲,在課件界面上有好多卡通動物,然后讓學生判斷哪些屬于魚類,接著點擊屬于魚類的動物,這時候點擊的魚就會跳到水里,若點擊錯誤,課件會適時提示游戲結束。由于整個界面形象逼真,還有富于變化的背景音樂相輔,操作又簡單又方便,很受學生的喜愛。

  二、依據(jù)教學內(nèi)容,整合要找準切入點

  要實現(xiàn)小學科學與信息技術的有效整合,教師要依據(jù)相應的教學內(nèi)容,找準整合的切入點。首先,我們可以在教材重難點的地方與信息技術進行整合,在教學過程中突出重難點。例如,“鵝卵石是怎樣形成的”這一課的教學,其重難點在鵝卵石是如何形成的,由于其形成的過程比較漫長,學生不容易體會出來,所以我就設計了相關的動畫視頻演示,通過觀看這個視頻,學生對鵝卵石的形成過程就有了一個更加清晰的認識和更加深刻的理解。對抽象的、重點和難點的知識進行整合。例如“地震”“地球繞著太陽轉”等教學內(nèi)容,我們?nèi)暨\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來教學,很難讓學生理解其中較難的抽象的重要知識。但是,我們?nèi)绻堰@些重點知識運用教學課件的形式向學生展示地球的內(nèi)部結構、太陽與月亮、地球的運行軌跡,學生理解起來就容易多了,教材中的重點和難點也就得到了有效解決。其次,在獲得有效信息的地方與信息技術進行有效整合。小學新課程標準指出,小學科學以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為目標,提倡學生通過自身的經(jīng)歷與體驗來參與學習過程,教師要指導學生以科學的學習方法來主動獲取知識。所以,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在獲得有效信息的地方與信息技術進行有效整合,從而提高科學的學習效果。例如,我們在學到恐龍這一學習內(nèi)容時,我是這樣設計的:搜集大量的有關恐龍的信息,讓學生對恐龍有一個比較客觀而全面的認識。我把這一教學的內(nèi)容設計成一個主題的活動,讓學生動手搜索有關恐龍的內(nèi)容,看誰了解得多,知道得面廣。教師也可以以網(wǎng)站的形式體現(xiàn)這個主題活動,學生可以在里面學習和交流。然后在網(wǎng)上查找資源的學生與在教師的網(wǎng)站里學習的學生進行溝通和討論。如此學生就能夠比較全面地掌握有關恐龍的知識,也培養(yǎng)了學生自己動手操作獲取知識的能力。

  三、以實用性為目標,將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

  最大化小學科學與信息技術的有效整合必須考慮到是否具有實用性。信息技術的運用只是教師進行有效教學的教學手段,這個手段不是獨一無二的,也不是我們的最終目標。是否要整合,整合是否有效,取決于是否對我們的科學教學具有實用性。信息技術也有著不可避免的缺點,尤其在小學科學的課堂上,體現(xiàn)得尤為明顯,如信息技術不可能代替學生進行試驗操作,不可能讓學生體驗試驗的過程。例如,“清清的水”這一課的實驗教學,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學生用扇聞法的方法去區(qū)分三杯液體的不同氣味,以此得出水的性質:無色、無味、透明。而這一實驗過程是需要學生親自參與和體會的,這些信息的獲得是學生依據(jù)自己的實驗操作來得出的,這些是依靠信息技術而無法得到的。因此,在小學科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過程中,不能盲目地運用信息技術解決科學的問題,一定要考慮到教學內(nèi)容的實用性,要讓學生能夠獲得真實的體驗就不用虛擬的情景?偠灾,有效整合小學科學與信息技術,其根本目的就是優(yōu)化課堂教學,發(fā)揮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提高小學科學的課堂教學效率。所以,這個整合是各種教學因素的有機結合,以利于資源最大化的優(yōu)勢發(fā)揮。更為難能可貴的是,運用信息技術可以把教材中的重難點有效突破,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許多抽象的、難于理解的物理或者自然現(xiàn)象,基本上都能運用信息技術高效地解決。這樣來看,小學科學與信息技術的有效整合,是促進小學科學教學效率提高的一個有效的途徑。然而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尤其是實驗教學,教師不能盲目運用信息技術與小學科學相整合,要考慮它的實用性。只有發(fā)揮其優(yōu)勢,彌補不足的地方,才能保證小學科學與信息技術的有效整合。

【小學科學與信息技術論文】相關文章:

信息技術與小學科學教學有效融合的思考論文06-24

信息技術在小學科學課堂中的運用論文06-25

科學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作用論文06-25

淺析科學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作用論文06-25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發(fā)表論文07-02

信息技術論文12-13

小學數(shù)學教育與信息技術的整合論文06-25

農(nóng)村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探究論文06-24

科學哲學論文06-24

科學小論文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