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賣炭翁的教學(xué)實錄
對賣炭翁的刻畫,對 宮市使者的刻畫。 抓賣炭翁的人物形象:外貌,心情,遭遇,。教學(xué)實錄是對教學(xué)過程中所發(fā)生的事情的詳實記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賣炭翁的教學(xué)實錄吧!
賣炭翁的教學(xué)實錄 篇1
一、揭示課題,了解詩人
師:同學(xué)們,唐朝是古代詩歌的鼎盛時期,最負盛名的有詩仙李白、詩圣杜甫和詩王白居易。你對白居易有哪些了解?
生: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
生:白居易生活在唐朝由盛轉(zhuǎn)衰的過渡時期,那時勞動人民生活困苦不堪,所以,他的作品中反映人民疾苦的詩篇比較多。
師:你知道的可真多,告訴老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通過上網(wǎng)查資料知道的。
師:這真是一種不錯的學(xué)習(xí)方法。今天,我們就跟隨白居易來認識一個人——(指課題,生齊讀。)
生:《賣炭翁》。
師:通過讀課題,你知道了什么?
生:通過讀課題我知道這首詩歌寫的是一位以賣炭為生的老漢。
師:你怎么知道課文寫的是一位老漢呢?
生:從“翁”字看出來的,我查過字典,“翁”就是“老漢”的意思。
師:非常正確!以人物為題,引發(fā)了我們對人物命運的思考。讓我們一同隨著作者的視線跨越千年,走近賣炭翁,了解他的生活,思考他的命運。
二、初讀詩歌,整體感知
師:請大家打開課本,翻到67頁,自由朗讀《賣炭翁》這首詩歌,仔仔細細讀上4遍。讀前兩遍的時候注意詩當中的生字,爭取把它讀得字正腔圓。讀后兩遍的時候,爭取讀通順,注意詩句內(nèi)部的停頓。
。ㄉ杂勺x古詩。)
師:誰來讀一讀這首詩?其他同學(xué)注意聽這首詩中的3個生字,聽他有沒有讀準了。
。ㄉx古詩。)
師:誰再來讀一讀這首詩?(指名讀。)其他同學(xué)要特別注意聽,他在讀詩句時是怎么停頓的,是不是讀得有板有眼。
師:我們一起讀,每句詩的前4個字你們讀,后3個字我來讀,第一句的前半句也由你們讀。
。◣熒献髯x。)
師:我們連起來讀,我讀題目和作者,你們讀詩歌,注意詩的節(jié)奏和味道!
。◣熒俅魏献髯x。)
師:讀詩,不僅要讀出節(jié)奏,讀出味道,更要讀出感覺,讀出情緒來。如果請你用一個詞來形容此時此刻的賣炭翁,你想到的是哪個詞?
生: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此時此刻的賣炭翁,我想到的是艱辛!
生:我想到的詞是貧窮。
生:我想到的詞是悲慘。
生:我想到的詞是可憐。
生:我想到的詞是勞苦。
生:我想到的詞是艱辛。
。◣煾鶕(jù)生的回答板書:可憐、艱辛、貧窮、悲慘。)
師:把你認為合適的詞語寫在書中題目的后面。
評析:在引導(dǎo)學(xué)生整體感知詩情時,教師從大處著筆,用“如果請你用一個詞來形容此時此刻的賣炭翁,你想到的是哪個詞”這一問題引領(lǐng)學(xué)生從總體上把握本詩,體會詩中的情味。
三、潛心會文,感悟詩情
師:孩子們,讀了《賣炭翁》,有的同學(xué)讀出的是可憐,有的同學(xué)讀出的是悲慘,有的同學(xué)讀出的是艱辛。我相信,一定是詩中的詞句向你傳遞著這樣的感覺和情緒。請大家靜靜地默讀《賣炭翁》,看看注釋,看看插圖,再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體驗,想想詩中哪些詞句讓你有了這樣的感受。
。ㄉ杂勺x課文,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學(xué)習(xí)課文。)
師:我看大家都有了讀詩心得了。哪句詩讓你感受到了賣炭翁的艱辛、可憐?
生:我從“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這句詩中讀出了賣炭翁生活艱辛。伐薪:砍伐當柴燒的樹木。課文中的意思是砍伐能燒炭的樹木。燒炭:是對木柴進行特殊的燒制,使它發(fā)生變化而成為燃料。我從這兩個詞語中看到,一個上了年紀的老人,要上山砍伐樹木,砍完樹還要搬運,截成段,最后還要燒成炭,這種勞動多么繁重?所以我覺得他可憐!
師:你能結(jié)合重點的詞語來體會,這是一種非常好的讀書方法。老師聽明白了,是賣炭翁艱苦的勞動讓你覺得他可憐。
師:同學(xué)們也許還不知道,燒炭的工序其實很復(fù)雜。要把截成段的木材周圍鋪上雜草,隔絕空氣點燃,燒到一定程度后封閉炭窯,只留一個排氣孔。干柴要連續(xù)燒四晝夜,濕柴要連續(xù)燒七晝夜。為了保持穩(wěn)定的火溫還得日夜不停地添火、巡視,一大堆柴也只能燒制成一點點木炭。而這些工作都是由一位已經(jīng)上了年紀的老人來完成。此時此刻,你想說什么?
生:賣炭翁,你真是一位可憐至極的老人!
師:你來讀,帶著你的感受讀出賣炭翁勞動的艱苦。
生:賣炭翁,你一個人能受得了嗎?能熬得住嗎?
師:你來讀,讀出賣炭翁的無奈!
師:賣炭翁的艱苦生活讓我們覺得他可憐,牽動著我們的心,我們齊讀這句詩,把這位讓人憐惜的老人的苦和累也一同展現(xiàn)出來。
。ㄉR讀這句詩。)
師:對這句詩,還有補充嗎?
生:南山:終南山,那里山高林密,荒蕪人煙,常有豺狼出沒,在這種環(huán)境中還要這么艱苦地勞動,我感覺他十分可憐!
師:秋風瑟瑟,樹葉落盡,你看,賣炭翁——
生:伐薪燒炭南山中。
師:日近黃昏,北風呼嘯,你看,賣炭翁——
生:伐薪燒炭南山中。
師:月黑風高,豺狼嚎叫,你看,賣炭翁——
生:伐薪燒炭南山中。
師:多么凄苦的'畫面,多么可憐的老人!還有哪一句也讓你讀出了賣炭翁的可憐?
生:我從“滿面塵灰煙火色”這句詩中讀出了賣炭翁的可憐。滿面塵灰的意思是由于燒炭的工作特別臟也特別累,所以賣炭翁看起來滿面灰塵。煙火色就是由于他長期受煙火熏烤所以皮膚變成了黑黃色。
師:是啊,你讓我們看到了蓬頭垢面的賣炭翁,臉上滿是貧窮的顏色,的確可憐。還有補充嗎?
生:我從“兩鬢蒼蒼十指黑”這句詩中看到賣炭翁簡直太可憐了。
師:知道“鬢”指的是哪兒嗎?
生:指的是耳朵前邊的頭發(fā)。
師:那兩鬢蒼蒼呢?
生:是指耳朵兩邊的頭發(fā)都已經(jīng)花白了。
生:老師我來補充。我還從“十指黑”中看到他十分可憐。十指黑的原因是由于他長時間燒炭把十指都染黑了。從他的頭發(fā)和手指的顏色我看出他年紀已經(jīng)很大了,還日夜不停地燒炭,所以我覺得他可憐。
師:體會得不錯,帶著你的感受讀一讀這句詩。
。ㄉx這句詩。)
師:(屏幕出示這句詩,師指著“煙火色”“蒼蒼”和“黑”這3個詞。)這是賣炭翁生命的顏色,這十個木炭一般烏黑的手指擔負著生命的全部希望,為了生存他已經(jīng)——
生: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師:如果說前面兩句的場面是遠景的話,那么這兩句詩為我們展現(xiàn)的則是一組以顏色為代表的賣炭翁肖像的特寫鏡頭。詩中雖然沒有從正面介紹賣炭翁的勞動場面,卻通過對人物肖像的刻畫使我們感受到了他每天伐薪燒炭的艱辛和歲月刻在臉上的痕跡。
師:其他詩句中還有哪些地方也向你述說著賣炭翁的可憐?
生:我從“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這句中讀出了賣炭翁的可憐!昂嗡鶢I”的意思是干什么用?這句話的意思是賣炭得來的錢做什么用?是為了身上的衣服和吃的食物。他賣炭只是為了能穿上衣服,填飽肚子。所以我覺得他可憐。
師:這是個設(shè)問句,我們來讀好它。女生讀問句,男生讀答句。
。ㄉx。)
師:老人的生活是衣不蔽體,食不果腹。他凌霜冒雪,不分晝夜伐薪燒炭的目的原來如此簡單。
師:(高昂地)賣炭得錢何所營?
生:身上衣裳口中食。
師:這要求簡直低得可憐,只為了穿衣吃飯,僅此而已。
師:(低沉地)賣炭得錢何所營?
生:身上衣裳口中食。
師: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
師:這是一句千古傳誦的佳句。之所以成為佳句,是因為只要你讀起它,就會有一種別樣的滋味在心頭。讀一讀,是哪個詞語觸動著你的心弦?
生:“單”這個詞觸動著我的心弦。從這個單字中我能看到賣炭翁只穿著一層衣裳,在寒風中瑟瑟發(fā)抖。多可憐!
師:穿著單薄的衣裳,應(yīng)該盼望溫暖的天氣,可他忍受著刻骨的寒冷,祈盼的卻是更無情的寒流,更肆虐的風雪,為什么?
生:他擔心天氣如果暖和的話,炭就賣不上好價錢了。
生:他祈盼寒冷的天氣是因為這樣的天氣炭銷售得好。
師:所以他——
生:心憂炭賤愿天寒。
師:愿:是希望,盼望,奢望。他希望下雪,他盼望天再冷些,他奢望把炭都賣出去。這一憂一愿,飽含著賣炭翁多少辛酸與無奈。
課件出示句子,根據(jù)你的感悟,把句子補充完整:
賣炭翁擔心( ),他盼望( )。
生:賣炭翁擔心天氣如果太暖和,自己燒的炭就賣不出去了,他盼望天氣再冷些。
師:所以,他心憂——
生:炭賤愿天寒。
賣炭翁擔心( ),他盼望( )。
生:賣炭翁擔心自己年紀大了,再也干不動了,他盼望天氣再冷些,自己賣出的炭再多些。
師:正因為如此,他心憂——
生:炭賤愿天寒。
師:我們的心也和可憐的賣炭翁一樣備受煎熬。他曾經(jīng)在艱苦的環(huán)境里辛苦地勞動著,堅強地生活著,心中在不斷地祈禱著,所有的希望都在升騰著。讓我們一起來吟誦這首詩,記住這位在生存線上苦苦掙扎的賣炭翁吧!
。ㄉR讀。)
評析:語文學(xué)習(xí)重在讀中感悟,朗讀是感悟的一種很好的方式,同時也是教學(xué)的基本任務(wù)。此環(huán)節(jié)中,教師緊緊抓住了“可憐”這一核心詩眼,設(shè)計了自由讀,指名讀,教師引讀,引領(lǐng)學(xué)生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感悟詩情,這才是學(xué)語文。
四、拓展延伸,升華情感
師:假如天隨人愿,真的大雪紛飛,天寒地凍,賣炭翁的木炭能賣上好價錢嗎?我們本節(jié)課學(xué)習(xí)的四句詩是節(jié)選的前半部分,(課件出示《賣炭翁》的全文)這是賣炭翁的全文,讀一讀,誰能告訴我賣炭翁的炭賣掉了嗎?(指名讀。)
生:沒有。他的炭被官吏搶走了,只換得了“半匹紅紗一丈綾”。
師:(配樂動情地描述。)是啊,賣炭翁終于盼來了一夜大雪,天還沒有亮,他就把這一冬天里所有燒好的炭裝進了牛車里,跋涉在風雪中向長安城奔去,幾十里的山路,他一口氣走完。可是,在集市南門外歇腳的時候,連牛帶車被兩個宮吏強行牽走了。這凝結(jié)著賣炭翁血汗的一車炭,足足有一千多斤重啊,只換取了皇宮里的半匹紅紗一丈綾,在圣旨面前,賣炭翁的辛苦勞動顯得多么卑微!這就是1 600多年前封建統(tǒng)治下的唐朝可憐的賣炭翁凄苦的人生。詩人的筆悄然而止,然而我們的心海卻波濤澎湃。我們仿佛看到了——生:風更猛了,雪更大了,賣炭翁衣衫襤褸,步伐蹣跚,一邊走一邊抹著眼淚。
師:應(yīng)該是步履蹣跚。
師:我們仿佛聽到了——
生:在狂風呼嘯聲中,賣炭翁凄厲而絕望的哀嚎,他哀嘆自己的命運,他哀嘆當時的統(tǒng)治階級的專橫跋扈。
師:這就是封建社會中無數(shù)勞動人民生活的真實寫照。因為同情勞動人民的疾苦,憤恨統(tǒng)治階級與不合理的社會制度,北宋詩人張俞這樣寫道:
。ù笃聊怀鍪荆鹤蛉杖氤鞘,歸來淚滿巾。)
師:北宋詩人范仲淹這樣寫道:
。ù笃聊怀鍪荆壕匆蝗~舟,出沒風波里。)
師:唐代詩人李紳這樣寫道:
。ù笃聊怀鍪荆核暮o閑田,農(nóng)夫猶餓死。)
師:孩子們,讓我們再來吟誦《賣炭翁》,寄托我們對賣炭翁的無限同情,緬懷敢為民而歌,詩為民而作的偉大詩人白居易!
。ㄉR讀古詩《賣炭翁》。)
評析:“始當求其入,終當求其出!苯虒W(xué)結(jié)尾處,教師出示了3首描寫勞動人民凄苦生活的詩句,學(xué)生齊讀。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讓學(xué)生進一步了解了在封建王朝不合理的制度下勞動人民的痛苦生活,觸發(fā)了學(xué)生心中的積蓄,形成了語言和精神同構(gòu)的心靈產(chǎn)物。
賣炭翁的教學(xué)實錄 篇2
一、激發(fā)閱讀期待,猜讀內(nèi)容,初識“賣炭翁”
師:根據(jù)題目,同學(xué)們猜猜看,這首詩會寫一個什么故事呢?
生:賣炭翁賣炭。
。◣煱鍟百u炭翁賣炭”。)
師:老師在這里打一個逗號,同學(xué)們再猜猜看,賣炭的過程中,會發(fā)生哪些故事呢?
生:炭賣不出去。
生:炭被人搶了。
……
師:看來,同學(xué)們都覺得在這個賣炭翁身上,將要發(fā)生一場悲劇。下面就請同學(xué)們讀全詩,看看在賣炭的過程中到底發(fā)生了什么。
二、基于課堂生成,細讀課文,漸知“買炭者”
。ㄉx課文。)
師:哪位同學(xué)來說一說?
生:黃衣使者買炭。
。ū娚。)
師:對得很好!“賣炭翁賣炭,黃衣使者買炭”,多和諧!哪里不對嗎?
生:應(yīng)該是“黃衣使者強買炭”。
師:你怎么看出來是“強買”的?
生:注釋里說“半匹紅紗一丈綾”遠遠低于一車炭的價值,黃衣使者就是用“半匹紅紗一丈綾”買的炭。
師:多好!你知道結(jié)合注釋來幫助自己理解!“半匹紅紗一丈綾”換“一車炭”“千余斤”,如果是你,你換嗎?
生:不換。
師:為什么?
生:不等價。
師:不僅不等價,注釋里還清清楚楚地寫著是“遠遠低于”,所以,這是一種“強買”,你這個詞用得多好啊!我們一起來把這個同學(xué)補充后的句子讀一讀——“賣炭翁賣炭,黃衣使者強買炭”。
。ㄉR讀。)
師:好,這里老師是打逗號,還是句號?
生(齊):句號。
師:我們再來讀讀這個句子,看看有沒有需要修改或者補充的?
。ㄉR讀。)
生:“黃衣使者”就是“宦官”。
師:你的意思是將“黃衣使者”改成“宦官”?
生:是的。
師:既然“黃衣使者”就是“宦官”,為什么詩中不直接點出買炭者是宦官?大家討論一下。
。ㄉ懻摚瑤熝惨。)
師:下面我們來交流一下討論的結(jié)果。
生:如果直接寫“宦官”的話,太直接了,可能會得罪他們。
師:當時白居易也是一個官,為什么會怕得罪他們呢?
生:說明宦官的.權(quán)力比官員大。
師:大到什么程度?
生: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師:其實,這一點我們也能從注釋1中窺得一二。“唐德宗貞元末,宮中派宦官到民間市場強行買物,名為‘宮市,實為掠奪!睆淖⑨屩写蠹矣袥]有發(fā)現(xiàn),宦官的權(quán)力大于一般官員?
生:買辦是肥差,一般都有專門的官員負責,現(xiàn)在這個肥差被宦官搶過來了。
師:對!他們把這個差事?lián)屵^來,不是要為百姓服務(wù)的,而是為了撈取自己的利益,可想而知他們會如何對待百姓了。
生:能壓榨多少就壓榨多少!
師:有一定道理,但是老師覺得怕得罪宦官不是主要原因。剛才大家討論的時候,我聽到有同學(xué)說“黃衣使者”強調(diào)的是“使者”,我們比較一下“黃衣使者”與“使者”的區(qū)別。
生:“黃衣使者”表明是皇帝的使者,代表皇權(quán)。
師:在古代,顏色是有等級的,黃色代表了皇權(quán)。他們穿著“黃衣”,說明他們的所作所為是皇帝允許的。其實,在歷史上還真發(fā)生過相似的事件。當時有一個賣柴翁的柴被宦官強買,那個賣柴翁可沒有這個賣炭翁好講話,就與宦官打起來了,把這個事情鬧到皇帝面前了;实墼趺刺幚砟?他懲罰了宦官,賞賜了一些東西給賣柴翁,這件事就這么過去了。大家想想,皇帝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生:做給別人看看的。
師:息事寧人,并沒有解決根本問題,對宦官的行為其實是一種縱容。由此,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怎樣的社會現(xiàn)實?
生:從上到下都在剝削、壓迫百姓。
師:不是所有的官員都在壓迫百姓,比如作者白居易就不是。但偏偏就是那些手中有權(quán)的統(tǒng)治者不好好對待百姓,特別是那些“黃衣使者”,讓老師想到了一些成語——
生:狐假虎威。
生:仗勢欺人。
師:很好。老師把“強買”這個詞補充到我們概括的句子中去。大家再看看,“白衫兒”是些什么人?
生:小兵。
生:爪牙。
師:好!“賣炭翁賣炭,宦官及其爪牙強買炭!蔽覀冊賮砜纯,這種“仗勢欺人”還可以從哪些詞句中看出來?
生:“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
師:具體地說說。
。ㄉ聊。)
師:大家想想,如果將這個“把”字改成“拿”字,有什么不一樣?能不能模仿一下“手把文書”的樣子?
。ㄉ7。)
師:請你解說一下為什么這樣拿文書?
生:“把”,感覺是要端著。
師:端著什么?
生:端著架子。
師:很好,狐假虎威的架勢出來了。你能不能再揣摩一下宦官此時的心理活動?
生:這可是皇帝的命令,誰敢違抗!
師:“口稱敕”和“叱”表現(xiàn)了什么?
生:這些人很囂張,橫行霸道。
師:描寫宦官的句子還有一句“翩翩兩騎來是誰”,但是,在我們的印象中,“翩翩”一般都是形容——
生:公子。
師:是啊,多美啊,“翩翩公子”,詩人怎么會用這個詞來形容這些令人痛恨的宦官呢?老師此時想到了一個成語。
生:人模狗樣。
(眾生笑。)
師:很形象。下面就委屈大家模仿一下宦官人模狗樣、仗勢欺人、囂張跋扈的神態(tài)和語氣讀一讀這兩句。
。ㄉ杂赡7吕首x,師請一生讀,簡單點評。)
三、基于思維建構(gòu),回讀課文,讀懂“賣炭翁”
師:下面我們再來讀一讀概括的句子——“賣炭翁賣炭,宦官及其爪牙仗勢欺人強買炭”。
。ㄉR讀。)
師:大家能不能根據(jù)這節(jié)課學(xué)到的分析方法,將“賣炭翁賣炭”的內(nèi)容補充得更具體一些?
生:“市南門外泥中歇”,說明他是在泥中賣炭,賣炭環(huán)境艱苦。
生:“歇”,說明他很累。
生:“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边@是對賣炭翁外貌的描寫。“蒼蒼”,說明他年紀大了;“十指黑”,是被煙火熏的,說明燒炭也很辛苦。
生:注釋里說“南山”指終南山,在長安城南。賣炭翁燒了炭再拉到城里賣,“曉駕炭車”“日已高”,說明他早上駕車出去,中午才能到,路途遙遠。
生:“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說明賣炭翁要靠這車炭生活。
生:我覺得“賣炭翁賣炭”最苦的是心里苦!翱蓱z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碧煲呀(jīng)很冷了,可他還是希望天再冷一些,這樣炭可以賣個好價錢。這是多么矛盾的心理啊,內(nèi)心該有多苦!
師:同學(xué)們說得非常好。我們用一個成語“含辛茹苦”來形容賣炭翁,把它加到我們的概括句中去——“賣炭翁含辛茹苦賣炭,宦官及其爪牙仗勢欺人強買炭” 。還有一個問題請大家考慮一下,白居易為什么要把這個賣炭翁寫得這么苦呢?剛才老師說了,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一個“賣柴翁”,他為什么不直接寫“賣柴翁”?
生:“賣柴翁”還沒有“賣炭翁”苦,不能寫出作者想要寫的東西。
師:作者想要寫什么?
生:作者想要表現(xiàn)當時宦官專權(quán)、仗勢欺人,統(tǒng)治者剝削、壓迫百姓的社會現(xiàn)實。
師:作者對他們是一種什么態(tài)度?
生:批判、諷刺。
師:對百姓呢?
生:同情。
師:我們再來把概括句讀一讀——“賣炭翁含辛茹苦賣炭,宦官及其爪牙仗勢欺人強買炭”。這個概括好在哪里?
生:前后形成對比,能夠突出作者想要表達的意圖。
師:所以學(xué)習(xí)本課后,大家應(yīng)該懂得,在概括故事的時候,不能簡單地概括什么人做什么事,以及結(jié)果怎樣,還要用準確的詞語體現(xiàn)作者的寫作意圖。這節(jié)課我們主要學(xué)習(xí)怎樣通過揣摩關(guān)鍵語詞,來領(lǐng)會作者蘊藏在其中的深層意蘊。希望大家課后進一步好好思考,真正讀懂《賣炭翁》,讀懂白居易。
【賣炭翁的教學(xué)實錄】相關(guān)文章:
絕品教學(xué)實錄01-27
斑紋教學(xué)實錄01-27
理想教學(xué)實錄01-27
杞人憂天教學(xué)實錄08-04
風箏教學(xué)實錄01-27
《畫風》教學(xué)實錄01-28
趙州橋教學(xué)實錄08-11
《頤和園》的教學(xué)實錄01-27
賣炭翁的譯文08-01
《呼風喚雨的世紀》教學(xué)實錄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