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超级碰碰碰久久久_精品成年人在线观看_精品国内女人视频免费观_福利一区二区久久

管理會計基礎知識

時間:2023-02-25 02:29:15 管理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管理會計基礎知識

  以下就是小編整理的管理會計基礎知識,一起來看看吧!

管理會計基礎知識

  1.管理會計:管理會計是現代管理和會計技巧結合融為一體的一門新興的邊緣學科。它利用財務會計資料和其他資料,采用會計的、統(tǒng)計的和數學的方法,對未來的經營管理進行預測和決策,確定目標,編制計劃(預算),并在執(zhí)行過程中加以控制和考核,目的是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取得最佳的經濟效益。

  2.成本習性:指成本總發(fā)生額與業(yè)務量之間的依存關系。

  3.固定成本:指那些成本的總發(fā)生額與相關范圍內隨著業(yè)務量的變動而呈線性變動的成本項目。

  4.變動成本:指同時兼有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兩種性質的成本。

  5.高低點法:是根據歷史資料中最高業(yè)務量與最低業(yè)務量的相應混合成本,測算混合成本中的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各占多少的方法。

  6.散步圖法:利用歷史混合成本數據,在直角坐標圖中繪出若干個混合成本點稱散步點,在散步點之間畫一條近似反映混合成本變動趨勢的直線,據以確定混合成本中的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的方法。

  7.回歸直線法:是根據過去一定期間業(yè)務量(x)和混合成本(y)的歷史資料,運用最小平方法確定混合成本中的固定成本與變動成本的方法。

  8.變動成本法:又叫直接成本法,即將生產一定數量的產品所耗用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變動制造費用計入產品生產成本中的一種方法。

  9.完全成本法:是將一定期間內為生產一定數量的產品而耗用的所有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全部制造費用(包括固定制造費用和變動制造費用),都計入到產品生產成本中去的一種方法。又叫吸收成本法。

  10.貢獻毛益:是管理會計中常用的重要指標。貢獻毛益通常有兩種表現形式,單位貢獻毛益和貢獻毛益總額。其中單位貢獻毛益是指某產品在現有銷量的基礎上,再多銷一個單位產品所得到的追加的利潤。貢獻毛益總額是在現有銷量的基礎上,再多銷Q個產品所得到的追加利潤,也即銷售收入總額減去變動成本總額后的余額。

  11.貢獻毛益率:指單位貢獻毛益與銷售單價的比率,或貢獻毛益總額與銷售收入的比率。

  12.盈虧平衡點:企業(yè)貢獻毛益剛好等于固定成本,企業(yè)處于不盈不虧的狀態(tài)時的業(yè)務量。

  13.安全邊際:預計或實際的銷售量(額)與盈虧平衡點銷售量(額)之間的差額。

  14.安全邊際率:安全邊際與實際業(yè)務量的比率。

  15.經營杠桿:在某一固定成本比重下,銷售量變動對利潤產生的作用。

  16.經營杠桿系數:指利潤變動率相當于產銷量變動率的倍數。

  17.經濟預測:是人們實現對未來經濟活動可能產生的經濟效益及其發(fā)展趨勢提出的一種科學預見。

  18.銷售預測:銷售預測是根據歷史銷售資料,預測未來一定時期內有關產品銷售數量和銷售狀態(tài)及其變化趨勢的預測。

  19.利潤預測:指在銷售預測的基礎上,根據企業(yè)未來發(fā)展目標和其他相關資料,預計、推測或估算未來應當達到的和可望實現的利潤水平及其變動趨勢的過程,

  20.成本預測:根據企業(yè)未來發(fā)展目標和有關資料,運用專門方法推測預估算未來成本水平及發(fā)展趨勢的過程。

  21.敏感系數:敏感系數是目標值變動百分比與因素值變動百分比之比。通常采用敏感系數來預測變量的敏感程度。在因素值百分比相同的情況下,敏感系數越大,目標值變動百分比越大,反之,敏感系數越小,目標值的變動百分比也越小,對目標值的影響越小。

  22.特爾菲法:通過函詢方式向若干經濟專家分別征求意見,各專家在互不通氣的情況下,根據自己的觀點和方法進行預測,然后企業(yè)將各專家的判斷匯集在一起,并采用不記名方式反饋給各位專家,請他們參考別人意見修正本人原來的判斷,如此反復數次,最后集各家之長,對銷售的預測值作出綜合判斷。

  23.算數平均法:又稱簡單平均法,是根據過去若干時期的銷售量或銷售額的算術平均數作為計劃期的銷售預測數的一種方法。

  24.指數平滑法:是利用過去第t期實際銷售數和第t期預測數計算的加權平均數,作為下期預測數的方法。

  25.差量成本:也成差異成本或差別成本,它是指可供選擇的不同方案之間在成本上的差異。

  26.機會成本:指已放棄機會可計量的潛在利益價值。

  27.邊際成本:指成本對產量無限小變化的變動部分,其數學含義是成本對產量的一階導數。

  28.重置成本:指按目前市價購買某項資產所需支付的成本。

  29.付現成本:指要實際動用現金進行支付的成本。

  30.沉落成本:又稱沉沒成本,沉入成本,它是指已經支出,不能收回,不是目前決策所能改變的成本。

  31.最優(yōu)生產批量:又稱經濟批量,就是指這兩種成本之和最低時的批量。

  32.最優(yōu)售價:既不是水平最高的價格也不是水平最低的價格,而是能夠使企業(yè)獲得最大利潤的價格。

  33.價格彈性:又稱需求的價格彈性,它是反映需求量對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的。

  34.風險型決策:是在每個備選方案面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自然狀態(tài),決策者只不能肯定將來出現何種狀態(tài),但能計算或估計出自然狀態(tài)概率及相應損益值的條件下所選進行的決策。

  35.不確定型決策:是在研究環(huán)境不確定,可能出現不同自然狀態(tài)且每種自然狀態(tài)出現的概率也無法估計的條件所進行的決策。

  簡答

  一混合成本分解的方法有哪些?

  1合同確認法 2技術測定法 3數學分析法

  二變動成本法有什么優(yōu)缺點?

  優(yōu)點:變動成本法揭示了企業(yè)成本.業(yè)務量.利潤三者之間的數量關系.能為企業(yè)優(yōu)化管理提供重要信息 2變動成本法符合會計公認的配比原則 3實現了利潤與銷售的同方向變化.引導企業(yè)重視銷售 4變動成本法提供的信息便于成本控制與業(yè)績評價 5變動成本法省去了固定性制造費用的分攤工作.減少了工作量

  缺點: 1變動成本法要求把混合成本進行分解.實際工作中這種分解有一定的假定性,有時候很難分清它是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 2按變動成本法編制利潤表.當期存貨增加時會使企業(yè)的稅前利潤減少.直接影響各方面的經濟利益 3變動成本法所提供的信息只能用于企業(yè)短期決策,不能用于長期絕策 4變動成本法的計算不符合傳統(tǒng)成本概念

  三完全成本法有什么優(yōu)缺點?

  優(yōu)點:完全成本法符合人們對產品成本的傳統(tǒng)看法,按完全成本法計算產品成本,其中的固定性制造費用在相關范圍內是一個定數,只要增加產量,單位產品分攤的固定性制造費用必然減少,從而使單位產品成本降低

  缺點: 1完全成本法計算的產品單位生產成本,不能全面正確反映企業(yè)的工作實績 2用完全成本法編制的利潤表所得的稅前利潤,有時會出現令人不可思議的結果 3按完全成本法必然有固定制造費用的分攤工作,這一工作量大且分攤時有主觀隨意性4完全成本法所提供的信息不能滿足企業(yè)預測.決策的需要,不利于企業(yè)優(yōu)化管理,它體現不出企業(yè)成本、業(yè)務量、利潤之間的數量關系

  四.本量利三者之間有什么規(guī)律與聯系?

  1盈虧平衡點不變,業(yè)務量越大,實現的利潤也越少或虧損越多 2業(yè)務量不變,盈虧平衡點越高,能實現的利潤越少,盈虧平衡點越低,實現的利潤也越多3在銷售收入確定的情況下,盈虧平衡點的高低受單位產品售價的影響

  五.什么是敏感性分析試分析各因素對利潤的敏感程度1敏感性分析所要研究的是當各因素值發(fā)生變動時對目標值產生的影響及影響程度的大小2在同樣的經營水平上,因素變動百分比不同,其敏感系數的變化。企業(yè)的經營水平發(fā)生變化,各因素敏感系數的變化

  六.影響銷售預測的因素有哪些?

  外部因素: 1當前市場環(huán)境2企業(yè)的市場占有率3經濟發(fā)現趨勢4競爭對手情況等

  內部因素: 1產品的價格 2產品的功能和質量 3企業(yè)提供的配套服務 4企業(yè)的生產能力 5各種廣告手段的應用 6推銷的方式等

【管理會計基礎知識】相關文章:

旅游管理綜合基礎知識01-21

農村會計基礎知識08-04

會計基礎知識重點10-18

會計與財務基礎知識06-13

印刷基礎知識06-08

汽車基礎知識07-28

證券基礎知識05-17

生物基因的基礎知識05-25

插花藝術基礎知識12-12

網頁制作基礎知識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