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動化實驗報告 推薦度:
- 自動化實驗報告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自動化實驗報告3篇(精華)
隨著個人的素質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事務都會使用到報告,報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應該是準確無誤的。一聽到寫報告馬上頭昏腦漲?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自動化實驗報告,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自動化實驗報告1
轉瞬間,模電實驗課就離我們遠去。
為數(shù)不多的幾節(jié)模電實驗課,在最后一個實驗串聯(lián)穩(wěn)壓電路做完后就宣告結束了。不,應該說這僅僅只是模電實驗課程的結束,我們對電子行業(yè)的探索和未來的不懈追求并沒有結束,而恰恰是一個開端。
大二的我們剛剛接觸模電,模電理論知識就已經(jīng)使我們夠費心費力的了,現(xiàn)在增加的一門模電實驗更使我憂心忡忡,我能不能很好的完成它呢?這是心中一直存在的疑問,但疑問馬上就在見到李國彪老師的第一面后就解決了。
作為學委,李國彪老師在實驗前就給我和班長開了個會,在這個小會上,李老師對我們提出了一些要求,比較基礎的就是課前預習,完成實驗,重要的也就是端正態(tài)度,以科學嚴謹?shù)膽B(tài)度對待實驗,看待實驗現(xiàn)象,有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來大家探討……小會開完,心里就覺得在這樣一個對學問嚴肅且對人和藹的老師帶領下,模電實驗肯定能順順利利的'開展下去。
做了那么多實驗,印象比較深刻的就是共射―共集放大電路吧。首先,李老師給我們把實驗要求和實驗原理給我們過了一遍,李老師在講的過程中并沒有深入細微,我想老師是用心良苦的,是為了讓我們在自己做實驗過程中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然后提出疑問,進而解決疑問,這樣做實驗才能使我們單純的照套老師所講的東西,對實驗有一個深層次的了解,也開拓了我們的探索精神。然后,我們就開始做實驗了,在做測量第一級和第二級放大電路的各個靜態(tài)工作點時,是分別單獨接入輸入信號測量靜態(tài)工作點,還是輸入第一個信號同時測量靜態(tài)工作點?問了幾個實驗小組,發(fā)現(xiàn)兩組方法都有人采取,并且是各有各的理由,似乎都很正確,自己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然后便找來了李老師,把我們碰到的問題和他商量了一下,李老師聽后,做出了正確的解釋,并親手做了操作,驗證了解釋的合理性,使我們對知識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也使我們對模電實驗更有興趣……
就像李老師說的,實驗過程中碰到了問題并不可怕,大家可以共同商量,探討,一起解決嘛,這句話一直牢牢地記在心中,相信會一直指導我以后的學習,使我受益匪淺。模電實驗雖然結束了,但我們不能停下我們前進的步伐,我們要向科學的最高峰不斷前進。
自動化實驗報告2
一、實驗目的
了解全橋測量電路的原理及優(yōu)點。
二、基本原理
全橋測量電路中,將受力性質相同的兩個應變片接入電橋對邊,當應變片初始阻值:R1=R2=R3=R4,其變化值ΔR1=ΔR2=ΔR3=ΔR4時,其橋路輸出電壓U03=KE。其輸出靈敏度比半橋又提高了一倍,非線性誤差和溫度誤差均得到明顯改善。
三、需用器件和單元
傳感器實驗箱(一)中應變式傳感器實驗單元,傳感器調理電路掛件、砝碼、智能直流電壓表(或虛擬直流電壓表)、±15V電源、±5V電源。
四、實驗內容與步驟
1、根據(jù)圖3—1接線,實驗方法與實驗二相同。將實驗結果填入表3—1;進行靈敏度和非線性誤差計算。
2、全橋時傳感器的特性曲線。
3、圖3—1應變式傳感器全橋實驗接線圖。
五、實驗注意事項
1、不要在砝碼盤上放置超過1kg的物體,否則容易損壞傳感器。
2、電橋的電壓為±5V,絕不可錯接成±15V。
六、思考題
1、全橋測量中,當兩組對邊(R1、R3為對邊)值R相同時,即R1=R3,R2=R4,而R1≠R2時,是否可以組成全橋:(1)可以(2)不可以。
圖3—2應變式傳感器受拉時傳感器周面展開圖
答:不可以。
2、某工程技術人員在進行材料拉力測試時在棒材上貼了兩組應變片,如何利用這四片電阻應變片組成電橋,是否需要外加電阻。
答:將這兩組應變片分別按照兩個不同的方向貼在棒材上面就可以了,然侯利用不同的兩組測量值就可以組成一個全橋電路,進而獲得測量結果,無需再引入外界電阻。
3、計算系統(tǒng)靈敏度:ΔV=(25—13)+(37—25)++(124—112)/9=12.33mV
ΔW=20g
S=ΔV/ΔW=0.616mV/g
4、計算非線性誤差:
Δm =(13+25+37+50+62+75+87+100+112+124)/10=68.5mV yFS=120mV
δf =Δm / yFS×100%=5.71%
七、誤差分析
1、激勵電壓幅值與頻率的影響。
2、溫度變化的'影響。
3、零點殘余電壓的影響。
零點殘余電壓產生原因:
。1)基波分量。
。2)高次諧波。
消除零點殘余電壓方法:
。1)從和工藝上保證結構對稱性。補償線路。
。2)選用合適的測量線路。
自動化實驗報告3
一、實驗目的
通過模擬立體倉庫這一實驗,了解企業(yè)倉庫的具體運作,關注其中的注意事
項,并掌握立體倉庫控制系統(tǒng)的操作方法。
二、實驗環(huán)境
模擬立體倉庫、立體倉庫控制軟件、物料盒等其他設備
三、實驗內容與步驟(寫出每步實驗大致步驟以及結果)
1.制作條形碼
打開軟件→修改數(shù)據(jù)源→保存→將條形碼調到合適的位置→打印四份
2.立體倉庫
。1)入庫
將打印好的條形碼貼到物料盒的四個面上并放在倉庫入口處等待掃描入庫→打開立體倉庫控
制軟件→核對堆垛機當前位置→設置入庫作業(yè)→輸入條形碼→添加入庫請求并選入貨臺→生成入貨單→返回主頁面并導入入庫作業(yè)→物料盒成功入庫
(2)出庫
在入庫成功的'前提下設置出庫作業(yè)→添加出庫請求→根據(jù)倉位出庫并選擇出口→導入出庫作業(yè)單→導入出庫作業(yè)→完成
四、實驗心得
通過本次實驗,我們親身體驗了企業(yè)立體倉庫的運作,對立體倉庫有了具體的認識,獲得的印象也比理論教學更為深刻,為將來到物流企業(yè)工作打下基礎。
【自動化實驗報告】相關文章:
自動化實驗報告11-04
(優(yōu)選)自動化實驗報告12-29
實驗報告10-13
生物實驗報告冊答案生物實驗報告01-08
電焊實驗報告04-03
焊接實驗報告11-15
審計實驗報告12-04
示波器實驗報告12-04
物理實驗報告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