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加幾”教學設計大全(11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9加幾”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9加幾”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湊十法”,初步學會用“湊十法”來計算9加幾的進位加法。
2.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用“湊十法”計算9加幾的進位加法。
【教學難點】
理解“湊十法”的思考過程。
【教學準備】
教具:課件、擺件。
學具:小棒20根。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啟思
師:羊氏家族們今天要舉行“羊羊圣誕會”你們想?yún)⒓訂?那么首先要闖過“速算城堡”這三關,同學們,你們準備好了嗎?準備,出發(fā)!
1、復習(第一關)
2、復習(第二關)
3、復習(第三關)
師:同學們學得真不錯,闖關成功,請進入羊羊圣誕會。
二、自主參與,探索新知
1、觀察羊羊圣誕會圖。(教學9+3)
師:歡迎來到了羊羊圣誕會,有幾只羊羊參加?又來了幾只?
師:你知道一共有幾只羊嗎?
師:怎么列算式?(板書算式9+3=12、主題圖)
2、試著說說想法。
師:9+3真的等于12嗎?你有檢驗的方法嗎?拿出你們的小棒棒,擺一擺(小組合作后請學生說說想法)
可能出現(xiàn):方法一:數(shù)一數(shù)的.方法
方法二:把一只羊移到左邊湊成10。10加2等于12。
3、教學湊十法。
4、兩只羊羊圖(9+4)
師:我們剛剛學習了“湊十法”你能用同樣的方法來算一算一共有幾多小花嗎?你是怎么列算式?(指名回答)
師:羊羊們?yōu)榱肆私饽銈冞\用“湊十法”的情況,決定要考考你們,首先,我們要從小組開始檢查,同學們加油哦。
三、運用新知,解決問題。
1、9+2=11(喜洋洋組其中一員回答)
2、9+4=13(灰太狼組其中一員回答)
3、9+6=15(沸羊羊組其中一員回答)
4、9+7=16(懶洋洋組其中一員回答)
5、9+8=17(全班一起回答)
6、9+9=18(全班寫一寫,做一做)
小結:唱“羊羊湊十法歌”
小游戲:大轉盤
師:前面那么多關,那么多考驗,我們都一一闖過了,現(xiàn)在剩下了終極大闖關來爭奪羊羊圣誕大禮物,你們想得到這份大禮嗎?那就開始吧!
7、終極大闖關
1、第一關碰碰車(每一小組回答一次)
2、第二關吃水果(每小組其中一員回答)
3、第三關找位置(搶答)
五、全課總結
師:同學們,今天你們學習了什么知識?通過學習,你會計算9加幾了嗎?9加幾
“9加幾”教學設計2
教學資料:
教科書第86、87頁例題、“試一試”和“想想做做”
教學目標:
1。學習9加幾的進位加,掌握“湊十法”。
2。學習應用知識解決生活中相關的實際問題,體會數(shù)學的作用。
3。學生在觀察、操作活動中,探究、思考的意識和思維的靈活性得到成長。
教學重難點:
理解“湊十法”的思維過程。
教學準備:
每人準備20根小棒、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游戲導入
老師與小朋友做猜數(shù)游戲,考考誰最聰明。
老師左邊放了9個蘋果,猜右邊可能是幾個
生:我猜1
師:合起來是多少算式怎樣列
生:9+1(課件顯示)
生:我猜2
師:合起來是多少算式怎樣列
生:9+2(課件顯示)
最后學生列出下列算式
9+19+29+39+49+5
9+69+79+89+99+10
在這么多的算式里我們學過哪些
生:9+19+10(課件不顯示這兩道算式)
師:小朋友們得出的算式真多,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嗎(生:都是用9加一個數(shù))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齊學習9加幾(板書課題:9加幾)
二、操作探究、學習新知
1、教學例題,探討口算方法
師:小朋友們表現(xiàn)真好!老師給大家講給故事,(邊講課件邊演示小猴買桃)有一天,一只猴子帶著一個盒子上街買東西,看到又大又紅的桃子,趕緊買了9個,裝到盒子里,繼續(xù)往前走,看到另一個水果攤前的桃子更紅更大,忍不住又買了4個。豆角老師問我們“一共有多少個”會列式嗎
生:9+4(師板書:9+4)
2、怎樣算出9+4得多少呢課前已經(jīng)讓小朋友預習過了,此刻你能夠把你的想法和同桌的小朋友討論一下,看看能夠怎樣算
3、學生討論交流不同的算法。
(1)我是一個一個數(shù)的,9個,10個,11,12,13。
。2)先把9個桃子看成10,10加4等于14,再將多加的1個減去,等于13。
。3)從盒子里拿出6個桃子,和外邊的4個湊成10,10加3得13。
(4)我從盒子外邊拿一個放到盒子里,使盒子里的9個桃子湊成10個,這樣一眼就看出是13個桃子。
。5)多指幾名學生說說
4、師:誰能到前面用小棒操作一下。(指一名學生操作)要求學生一邊操作一邊說想的過程。(教師適當指導)
再指一名學生用小棒操作。(一邊說過程一邊操作)
師:小蘑菇也用了和小朋友一樣的分法,我們一齊看一看。
5、師:老師想把小朋友們剛才說的過程寫下來,誰來說一說
板書:9+4=13
13
10
小朋友們用這么多的方法算出了9+4=13,真了不起,請小朋友們想一想,剛才的幾種算法中比較喜歡哪一種算法為什么
生:反饋
6、學生一齊說想的過程。
7、師講述:這種方法叫做“湊十法”就是先把9湊成10后再計算,我們都明白10加幾得十幾,很好算,所以把9湊成10之后計算十分方便。
引:老師這還有兩道題目,有信心試一試嗎
三、教學“試一試”
(1)出示題中的花朵圖,問:圖中的花分成哪兩部分各有幾朵這些花朵就在我們書上第86頁,你能用你們手中的神筆圈一圈,讓大家一眼就看出是十幾嗎并把自己的思考過程填寫在圖右邊的式子里。
。2)展示學生作業(yè)師問:你能說說你是怎樣想的嗎你用的這叫什么方法呢
你為什么不把7分成3和4或2和5呢
生:因為9+1=10,師:9最喜歡誰呀(1)再用10加余下的幾就是十幾。
。3)此刻請小朋友們拿出你的預習紙,看看你做的對還是錯,如果有錯誤請訂正過來。
四、分層練習
小朋友們學得真好你們還想算9加幾嗎
1、做“想想做做”第1題
出示題目圖:
問:請小朋友仔細觀察圖,誰能說一說這幅圖是什么意思呢
師:小猴子也明白用“湊十法”好算,但它不會分析思考過程,小朋友們能幫忙把右邊的`式子填出來嗎
學生獨立完成。
展示一名學生的答案,并讓他說一說自己的想法。全班交流。
2、做“想想做做”第2題
。1)課前已經(jīng)讓小朋友們預習了,誰能把你的預習紙展示給大家看一看,(2)展示學生的作業(yè)紙。(你能把你的想法說給大家聽一聽嗎)
強調:余下了幾。
(3)全班交流,師分析:你為什么把這一根圈過來,(生:因為9和1湊成10),再用10加幾就得十幾。3被借走了1個,還余下幾,(生:余下2)
。4)師:此刻看看你們這道題做的對還是錯,如果錯了請訂正過來。
3、做“想想做做”第3題
提醒學生一組一組做。
學生獨立完成。比較上下兩組題,想一想發(fā)現(xiàn)了什么。透過計算、比較,讓學生認識“湊十法”就是用上面的連加來計算的。
師:學到此刻,有點累了吧,我們來做個小螞蟻推木塊的游戲(課件顯示小螞蟻推木塊),將9推到誰頭上,就說9加幾等于十幾。
4、做“想想做做”第4題
師生一齊完成,教師推木塊,學生計算。
5、游戲結束了,小朋友玩的開心嗎老師這還有一道題目,想試試嗎
做“想想做做”第5題
學生先獨立完成,讓學生觀察比較這9道算式有什么規(guī)律(同桌能夠討論討論)
學生的回答:
(1)加號前面都是9,加號后的數(shù)都是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的。
。2)加號前面都是9,加號后的數(shù)逐漸增大得數(shù)也逐漸增大。
(3)根據(jù)一道算式推出相鄰的兩道算式的得數(shù),前面一道算式的得數(shù)比它小1,后面一道算式的得數(shù)比它大1。
。4)得數(shù)各位上的數(shù)比加號后面的數(shù)小1。
師:對呀!少的這個1哪里去了想想看
。ㄉ俚哪莻1,給9湊成10去了)
師:哎呀!你真有眼光。說的太好了。ū頁P他)小朋友們這天表現(xiàn)的都不錯,此刻請小朋友們坐好。
五、全課總結
問:這天我們學到了哪些本領
實踐題:
如果先買了8個桃子,又買了4個桃子,一共買了幾個桃子(你能用這天的方法算嗎)
“9加幾”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現(xiàn)實的情境中,自主探索9加幾的計算方法,并在不同算法的交流中,初步理解“湊十法”的計算思路,能正確進行口算。
2、使學生經(jīng)歷計算方法的探索過程,獲得一些數(shù)學活動的經(jīng)驗,培養(yǎng)初步的觀察、操作、分析和比較潛力,逐步學會有條理地思考和表達。
3、使學生在參與數(shù)學活動的過程中,逐步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習慣,獲得一些成功的體驗,培養(yǎng)對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理解“湊十法”的計算思路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復習鋪墊
這天,老師給大家?guī)硪晃恍』锇椤P∨笥褌,你們愿意和貝貝一齊學習嗎?
我們看看貝貝遇到了什么難題?
貝貝想到果園里面摘桃子,在果園門口,碰到了看管果園的`大象先生。(課件出示:大象,“要想進去,就得先過我這幾關”)我們和貝貝一齊闖關,好嗎?
第一關:
對口令,合成10
第二關:
10+2=
10+5=
10+7=
10+8=
9+1+5=
第三關:果園里有這么多的桃子,你看看畫的這個大括線和問號,表示什么意思?請大家不說答案列算式。9+1又放了一個,怎樣列式?9+2……這些都是根據(jù)桃子圖列的算式,看著這些算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在這些算式中哪些是已經(jīng)學過了的?
這天這節(jié)課周老師和大家一齊來學習9加幾(揭示課題:9加幾)
二、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小貝貝在大家的幫忙下,來到了果園,他看到那么多桃子,可開心了,于是拿來了一個盒子,看看能放幾個桃子?
盒子里面有幾個桃子?盒子外面呢?你能提出一個與加法有關的數(shù)學問題嗎?要算一共有幾個桃,怎樣列式?(9+4)
三、自主嘗試,探究算法
9+4等于多少呢?
(1)你是怎樣算出來的?把你的方法跟同桌的小朋友說說。
。2)匯報交流,你是怎樣算的?
(生:我把9看成10,10+4等于14,多加了1,再減去1,14—1=13(板書)
生:盒子里還能再放一個桃子,就正好是10個,10再加外面的3,就是13
生:從4里面拿出1個給9,9加1是10,10再加剩下的3就是13(課件演示)
把4分成1和3,9和1合成10,10再加3就是13(生邊說,師同時板書)
為什么要把4分成1和3呢?)
把這種方法和你的同桌說說。(1和3是怎樣來的?4能夠分成2和2,為什么偏偏分成1和3呢?)因為9和1能夠湊成10,第二種方法我們能夠給他起個名字——湊十法
同學們,你們真聰明,想出了這么多的方法,你最喜歡哪種方法呢?
四、優(yōu)化算法
1、貝貝很高興采到了桃子,又去果園后面的小花園里采了一些花,紅花幾朵?黃花幾朵?你會提一個用加法計算的數(shù)學問題嗎?
怎樣列式呢?
先圈出10朵再計算,紅花向誰借變成10朵呢?7能夠分成1和幾,請你把這個分的、圈的、想的過程填到方框里。
。槭裁粗话7分成1和6,不分成2和5,3和4呢?)
看大數(shù)9,小數(shù)7,把7分成1和6,9和1合起來是幾?10加6又等于幾?
編寫兒歌讓孩子一齊說:看大數(shù),分小數(shù),湊成10來做,最后加上剩下的數(shù)。
2、貝貝拿著花、桃子,準備回去,門口有正方體擋住了路,貝貝也學會了湊十法,你會把心里的想法填到方框里嗎?
3、貝貝覺得湊十法很好玩,又拿來了小棒玩。左邊幾根,右邊幾根,先列式,然后請小朋友先圈出10根,再進行計算。
五、強化練習,鞏固提高
1、大象表揚貝貝聰明,送給他兩張門票,但是,貝貝要把門票背后兩道算式之間的小秘密找到,才能得到。我們一齊來看看,課件出示。(男女生分別報答案)
(想想做做第3題)
生:上面這道題就是我們做第二題時想的過程。
2、貝貝感謝大家?guī)兔α怂沁@時候小螞蟻也來湊熱鬧,準備出題考考貝貝,你們愿意繼續(xù)幫忙貝貝嗎?(開火車說)
3、先自己動手在書上寫寫答案,并看看這些算式有什么規(guī)律?
(想想做做第5題)
六、全課總結
這天學習了什么?
“9加幾”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使學生會用學過的數(shù)學學問解決簡潔的實際問題,訓練學生用不同方法解決同一個問題,感受數(shù)學在日程生活中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根本口算練習
1、看卡片口算
8+67+56+58+36+67+68+47+48+87+7
2、聽算
8+39+69+57+58+2
9+48+76+410+87+3
二、自主探究
。1)教學例子
1、放合唱錄音
好聽嗎?這是我們學校的校歌,是合唱隊的小哥哥、小姐姐們在合唱,我們一起去看看。
2、報影出例如子,認真觀看?
你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告知全班同學。
(樂隊有5人,合唱的.有9人)
3、教師想知道一共有多少人?誰來幫教師解決這個問題呀?
(求一共有多少人,就是把樂隊5人和合唱的9人合起來,要用加法計算)
。ń處煱鍟9+5)
師:那究竟一共有幾個人呢?
學生想計算方法。
師:可以用喜愛的圓片擺擺看。
教師巡察
4、學生匯報想到的方法。
5、你認為哪種方法最簡潔?說一說
師:這兩種方法都好,先分一個數(shù),再用湊十法來計算,你們也是這樣計算的嗎?
三、穩(wěn)固拓展
1、完成做一做
2、報影出示“學生搬南瓜”圖
2、小組合作,要求
A、觀看圖,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記錄下來
B、要求什么?記錄下來。
C、怎樣列式?
D、怎樣計算?有幾種方法?
。2)計算競賽,完成練習十八第2、3題。
四、師生小結
通過今日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校書設計:
用數(shù)學
9+5=149+5=14
“9加幾”教學設計5
教學內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78—79頁,例題,“試一試”及“想一想”。
教材分析:
20以內進位加和退位減,是以后學習加、減計算的基礎。編排上加減法穿插進行,先教學9加幾,再教學十幾減9。這部分內容是本單元學習的關鍵,學生理解、掌握了9加幾和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就可以把他遷移到后面的進位加和退位減的計算里,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
9加幾,既是20以內進位加法的基礎,有時學生學習十幾減9的基礎。9加機幾的例題,教材讓學生聯(lián)系實際情景和生活經(jīng)驗自主探索算法,通過對不同算法的交流、體會和比較,提出可以用“湊十法”擺一擺,進一步理解9加幾的算法。教材通過“想想做做”日報法學生掌握9加幾期于幾個算式,進行多種形式的鞏固練習,結合實際問題的解決,發(fā)展學生的應用意識。
教學目標:
1、從實際情景里理解計算9加幾的方法,并能比較熟練地計算。
2、在觀察、操作中逐步培養(yǎng)探究、思考的意識和能力,鼓勵算法多樣化,樹立創(chuàng)新的有意識,追求思維的靈活性。
3、能應用知識解決生活里的相關實際問題,體會數(shù)學的'作用,初步樹立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
教學重點:
通過不同算法的交流、體會和比較,提出可以用“湊十法”計算,掌握“湊十法”的思維過程,能進行正確的計算。
教學難點:
通過觀察思考、歸納“9加幾”的計算規(guī)律
教學方法:
動手操作、交流
教學準備:
課件、學生準備小棒
教學活動: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1、小朋友們,你們喜歡動物嗎?那老師就來考考大家。
老師帶來了一些動物圖片,請大家仔細認一認,它是什么動物,并說說它最喜歡吃什么?(課件出示動物圖片)
長頸鹿狗貓啄木鳥熊貓猴子
今天猴媽媽出門了,給小猴子留下了一些桃,(出示圖片)這么多呀!可把小猴樂壞了。
2、小朋友們:盒子里有()個桃子,外面有()個桃子,你能提出一個數(shù)學問題嗎?
生:一共有多少個桃?生:盒子里的桃比盒子外面的多多少個?
二、動手操作,探索新知
1、今天我們先幫小猴算算一共有多少個桃子?
你會列式嗎?(指名回答,3人左右。)
9+4=13你是怎么算出來的,能用小棒擺一擺嗎?
2、同桌之間邊擺邊說。
3、指名實物展示(教師注意在邊上點撥)
注意:別的小朋友發(fā)言時,你要仔細聽,有問題等他說完后再提行嗎?
。1)數(shù)一數(shù)的方法:9,10,11,12,13
。2)把9看成10:10+4=14,所以9+4=13
。3)從4里面拿1給9,9成10,10+3=13。
師:9和幾湊成10?4被分成幾和幾?(板書9 + 4 = 13)
1 3
10
為什么把9湊成10?真是一種很不錯的方法,你真聰明,同桌把這種方法再說一遍好嗎。
(4)還有不同的方法嗎?
。ㄈ粲袕9里面拿6給4大方法出現(xiàn),一定要和從4里面拿1給9的方法進行比較,強調想的都不錯,但從4里面拿1給9的方法更簡單。)
4、那小猴是用什么方法算的呢?一起來看。
。曇簟赢嫞
哪些小朋友的方法和小猴的想法一樣?
小結:剛才通過小朋友動腦筋、擺小棒,想出了好幾種方法來算9+4,你最喜歡用那種方法呢,說給你的同桌聽聽。
二、試一試
1、下面我們就用剛才學習的方法來算一算,看那些小朋友學的最認真!
9+5= 9+7=
你喜歡那一題就用小棒擺那一題,再到書上填得數(shù)。
指名說一說你的想法。
生說時師板書:
9 + 5 = 14 9 + 7 = 16
1 4 1 6
10 10
這三道題目都是先想9和幾湊成10,我們就把這種方法叫“湊十法”(板書)
三、拓展練習
1、小朋友學的這么快,小蜻蜓和蜜蜂也來參加你們的游戲。
你能用圈一圈的方法來湊十,再算出結果嗎?
全班交流。
揭題:今天我們學習了9+4 9+5 9+7 9+2 9+9,它們都是(板書)9加幾。
2、小猴也給大家?guī)砹?組有趣的題目,如果能發(fā)現(xiàn)里面的小秘密。小猴就會帶大家去游樂園游玩,想去嗎?
出示第一組題,指名計算。
9+1+2=
9+3=
比較上下兩個題目,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呢?(答案一樣,3可以分成1和2)
。ㄔ趯W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小結:“湊十法”也可以用連加的方法進行計算。)
出示第二組題目
9+1+5=
9+()=
出示第三組題目
9+()+()=
9+()=
3、進入游樂園
首先我們來玩一玩碰碰車,不過碰碰車里也有一些有趣的數(shù)學題目,我們來看一看。
動畫:9和其他的數(shù)字碰撞,你能說出他們加起來等于幾嗎?
4、下面我們看到的是海洋生物——鯨魚(動畫:小朋友們好,想不想算算我身上的口算題呀。
(1)獨立計算
。2)把它們比一比,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什么?
。ㄗ寣W生大膽的說。)
5、這里還有一些小朋友呢?,他們在干什么呀!
你能說出這幅圖的意思嗎?能求什么問題?你們能解決這個問題嗎?誰來說?
四、全課小結
這節(jié)課,你和小動物們玩的開心嗎?你覺得今天自己的表現(xiàn)怎么樣?
“9加幾”教學設計6
設計理念:
《新課程標準》對于低年級的計算教學要求是引導學生聯(lián)系自己身邊具體、有趣的事物,通過觀察、操作、解決問題等豐富活動,感受數(shù)的意義,體會用數(shù)來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數(shù)感,提倡算法的多樣化,數(shù)學教案-[9加幾]教學設計。20以內的進位加法是20以內退位減法和多位數(shù)計算的基礎。9加幾這一教學內容是20以內進位加的第一課時,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因此根據(jù)《標準》的基本理念及學生已有的經(jīng)驗,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力爭體現(xiàn)以下幾點:
1、創(chuàng)設富有兒童情趣的活動情境,以激發(fā)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動機。
2、計算教學體現(xiàn)算法多樣化,允許學生采用自己認為合適的方法進行計算。
3、充分利用教材資源,注重親歷性,初步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習目標:
1、讓學生從自己熟悉的生活背景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進而解決問題,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9加幾的計算方法。
2、讓學生在發(fā)現(xiàn)多種計算方法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3、讓學生在互相交流解題思路的過程中,理解算理,初步學習轉化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同時培養(yǎng)學生認真傾聽、評價他人意見的習慣。
學習重難點:
理解算理、正確計算。
學習準備:
每位學生準備20根小棒;教學課件
學習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引入
1、調動積極情感、激發(fā)學習興趣
師:小朋友你們參加過運動會嗎?都參加過哪些項目的比賽?獲得過哪些好成績呀?
2、引導觀察課本插圖
師:勝利小學的小朋友也在開運動會,讓我們一起過去瞧瞧。ㄕn件展示課本第96~97頁的運動會場景圖)
師:從畫面上你看到了哪些運動項目?
二、合作學習探究新知
1、從情境中發(fā)現(xiàn)問題
師:運動會正在熱火朝天地進行著。學校里為了讓小朋友們增加能量,補充體力,讓后勤部給全校小朋友每人分發(fā)一瓶飲料。分了以后發(fā)現(xiàn)還多了一些。(引導學生觀察圖中左下角的飲料)小朋友你知道共多出了幾瓶?能用算式來表示嗎?(得出算式9+4=13)
2、探究進位加的算法
。1)分組操作明理
a:提出操作要求
師:9加4等于13,你們是怎么想的?請小朋友先自己用小棒擺一擺、說一說思考過程,然后小組里面交流一下。
b小組學習研究(教師巡視)
。2)組織全班交流
如:a 9 + 4 = 13 b 9 + 4 = 13
1 3 3 6
10 10
c 9+4=10+4—1=13
、、、、、、
3、把上述方法適當歸類、從中滲透數(shù)學思想。
如方法a是拆小數(shù)分大數(shù),而方法b是分大數(shù)拆小數(shù)它們都可滲透“湊十”的思想。
又如方法c則可滲透多加了要減的數(shù)學方法。
而方法a、b、c他們又都是把新學的知識轉化成舊知來計算的,可以滲透轉換的數(shù)學思想
4、尋找適合自己的算法
師:比較這些方法,你最喜歡哪一種,為什么?
5、試一試
師:那么9+3、9+7等于多少呢?同學們可以借助小棒用自己的好辦法去算一算。
學生通過操作活動,獨立完成練習。
7、小結、揭題
師:小朋友你發(fā)現(xiàn)了嗎,今天的這些加法算式跟我們以前學的有什么不同嗎?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進行概括:這些都是9加幾的加法,并且得數(shù)都超過了10,我們把它們叫做9加幾的進位加法(板書課題:9加幾)
三、鞏固應用發(fā)展思維
。薄⑼诰蛘n本資源提出新問題
。1)引導再次觀察畫面
師:剛才我們發(fā)現(xiàn)運動場上有跳繩、跳遠等很多比賽項目,那么參加這些項目的各有多少人呢?
。2)小組合作提出要解決的問題
師:在這些信息中,你能提出哪些9加幾的計算問題?小組討論一下!
。3)師整理并展示學生提出的問題。
如:“踢毽的和賽跑的一共有多少人?”“踢毽的和跳繩的一共有多少人?等。
。4)解決問題。
師逐題提問:算式是什么?計算時你是怎樣想的?
2、完成書中練習(做一做第二題)
師:激烈的比賽已進行很長一段時間,這時后勤部又及時地送來了點心,每人分發(fā)了一只雞蛋還有一塊小蛋糕。結果又多出了一部分,請小朋友看圖列出相應的算式,并算出它們分別多了多少?
3、、探索規(guī)律、發(fā)展思維。
師:在剛才的學習中我們已認識了幾道9加幾的進位加法?除了這些還有嗎?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教師出示做一做的第三題。
。梗担剑梗玻剑梗梗剑梗矗
。梗福剑梗叮剑梗罚剑梗常
(1)獨立填寫得數(shù)
。2)指幾名學生填寫結果,集體分析訂正。
。3)仔細觀察,讓學生說說發(fā)現(xiàn)了什么秘密。
學生可能會有多種發(fā)現(xiàn):如①都是9加幾。②9加上的數(shù)和得數(shù)都是按順序排列的。③得數(shù)都是十幾。④得數(shù)個位上的數(shù)總比加上的數(shù)少1。
這些發(fā)現(xiàn)都是對的,應給予肯定:接著第4種發(fā)現(xiàn)提問:你知道少的那個1到哪兒去了嗎?
四、課堂小結。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問題?
五:課堂作業(yè)。
適當選用課堂作業(yè)本及書中練習的部分內容。
“9加幾”教學設計7
【教學資料】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一年級上冊)》第96~98頁。
【教學目標】
1、讓學生明白用“湊十法”來計算9加幾比較簡便,學會用“湊十法”來計算9加幾的進位加法,能正確計算9加幾的進位加法。
2、在探索9加幾的進位加法的過程中初步滲透轉化為10加幾的轉化思想,培養(yǎng)動手操作潛力,初步的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潛力。
3、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仔細觀察的習慣。
【教學重點】
滲透轉化思想,應用“湊十法”,正確計算9加幾的進位加法。
【教學難點】
“湊十法”的思考過程。
【教學關鍵】
把9加幾轉化成10加幾。
【教學準備】
教具:課件、小棒、游戲用品。
學具:小棒20根、圓片20個。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啟思
師:這天,錢老師想帶一(1)班的小朋友去參觀運動會,在出發(fā)之前讓我先來考考你們。
1.對口令。
復習2、4、5、8等數(shù)的組成。
2。10加幾的加法。
10+110+210+310+410+5
10+610+710+810+9
師:這些都是幾加幾的算式?
師:小朋友們學得真不錯,咱們出發(fā)吧!
二、自主參與,探索新知
1.觀察主題圖。
師:我們來到運動會場的一角,你看到了哪些運動項目,分別有多少人參加?先小聲說給自己聽,再舉手匯報。(指名回答)
小結:運動會場里有運動員和裁判員,賽跑組有6名運動員,跳繩組有3名運動員,踢毽組有9名運動員,跳遠組有7名運動員。
2.試著說說想法。
師:服務隊的小朋友為運動員買了一些盒裝飲料,紙箱里裝了幾盒?散的有幾盒?你明白共有幾盒飲料嗎?(指名回答,板書算式)
師:你是怎樣算一共有幾盒的?(指幾名學生發(fā)表看法)
學生中有可能出現(xiàn)的幾種狀況:
。1)1、2、3……12、13依次數(shù)。
。2)從9數(shù)到13。
。3)9和4合起來是13。
。4)13能夠分成9和4。
。5)先撿一盒放進箱子里,再想“10+3=13”
3.得出最佳方法。
師:小朋友,你們可真會動腦筋,想了這么多的.好加法,那你覺得哪一種方法最好呢?為什么?
師:幾種方法都很好,但是依次數(shù)比較麻煩,9和4合起來是多少一下子很難想出來,先看紙箱本來能夠裝幾盒,這時還是要先把它變成10盒再來想,10加幾比較簡單。(演示湊+過程)為什么要拿1個放進紙箱里呢?
我們能夠把這種想法用思維圖表示出來,把4分解成1和3,1和9合起來是10,再想10+3=13”。
。ò鍟海
我們的想法在思維圖上一目了然。
4.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師:小朋友往運動場上看一看,你能提幾個用加法計算的問題呢?先問問同桌,比一比誰提得多,老師有獎品。
。ㄖ该釂栴},并發(fā)給獎品)
師:剛才小朋友提的問題真棒,我們來共同解決它。
(單獨出示踢毽組和賽跑組)問:踢毽組和賽跑組共多少人?
(指名列式,說怎樣想的,板書“9+6=”)
(展示湊十過程)畫思維圖:
。ㄕ故咎唠M和跳繩組)問:踢毽組和跳繩組一共多少人?
。ㄖ该惺,說怎樣想的,板書“9+3=”)
。ㄕ故緶愂^程)畫思維圖,(展示踢毽組和跳遠組)問:踢毽組和跳遠組一共多少人?
。ㄖ该惺剑f怎樣想的,板書算式9+7=16)
5.歸納算法特點。
齊讀算式。問:算式有什么特點?第一個加數(shù)是幾?我們叫它9加幾。
師:我們是怎樣算9加幾的呢?都是把9加幾變成10加幾來算的。(用箭頭將算式和10加幾連起來)
邊畫邊說順口溜:看大數(shù),分小數(shù),湊成+,算得數(shù)。學生齊說后同桌拍手說順口溜。
6.動手操作。
(1)擺小棒,“左邊擺9根紅色的,右邊擺3根黃色的,怎樣列式計算一共有幾根小棒?”(實物展示臺出示)
。ㄖ该惺剑⿴煟赫f說怎樣想的?(學生說后,展示移小棒,圈小棒)
(2)擺圖片,“左邊擺9個紅色的圓片,右邊擺7個黃的圓片,怎樣算一共有幾個圓片?”(指名列式)“說說怎樣想的?”
師:把你想的過程在書上填思維圖。(指名報答案)
三、鞏固新知,尋找規(guī)律
游戲:摘蘋果。
引導學生觀察得數(shù)的特點:(先小聲說給同桌聽)
9+1=109+2=119+3=12
9+4=139+5=149+6=15
9+7=169+8=179+9=18
小結:(1)結果都十幾。(2)得數(shù)十幾中的幾比第二個加數(shù)少1。
問:這個“1”哪兒去了?掌握這個特點,我們就能又準又快地計算9加幾的加法了。
四、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師:老師有幾個問題要請小朋友幫忙解決。
1.數(shù)菠蘿。
。ù笃琳故9個再添5個)問:怎樣列式計算一共有幾個菠蘿?說說怎樣想的。(圈住其中10個)
2.數(shù)蘋果。
。ù笃琳故15個蘋果)問:一共有幾個蘋果?說說怎樣想的(圈住其中10個)
3.數(shù)雞蛋。
。ù笃琳故倦u蛋圖)指導觀察:一個雞蛋箱能夠裝幾個雞蛋?此刻已裝有幾個了?問:一共有多少個雞蛋?怎樣又快又準地算?(展示移入一個雞蛋的過程)
4.數(shù)蛋糕。
。ù笃琳故镜案鈭D)師:一個箱能夠裝幾個蛋糕?箱子里有幾個蛋糕?外面呢?怎樣算?(指名列式)(演示湊十過程)
五、全課小結,完善新知
師:這天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
解答這些題比較簡便的方法該怎樣想?(學生能說多少說多少)
師:對于這些題目,先想到9+1=10,再把第二個加數(shù)分成1和幾,9加1湊成10,10再加剩下的數(shù),這種方法叫“湊十法”!皽愂ā笔种匾,在以后的學習中還要經(jīng)常用到。
【設計說明】
“9加幾的進位加法”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一年級上冊)》第96~98頁的資料,它是學生掌握了11~20各數(shù)的認識及10加幾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也是進一步學習其他20以內進位加法的基礎,根據(jù)教學大綱要求,我確立了如前所述的教學目標。
由于一年級兒童認知結構里具體思維是主要特點,他們只有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湊十法”計算9加幾的進位加法,印象才深刻,才能運用自如,遷移到8加幾、7加幾、6加幾等20以內的進位加法。所以,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滲透轉化思想,應用“湊十法”,正確計算9加幾的進位加法,教學關鍵在于啟發(fā)學生將9加幾轉化為10加幾,“湊十法”的思考過程(即為什么用“湊十法”和如何用“湊十法”)是本節(jié)課的難點。
用什么教學方法才能突破教學難點,把握教學重點,又能讓學生多方面得到發(fā)展呢?
在實施素質教育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創(chuàng)新性尤其重要,一年級學生思維缺乏獨立性,容易被教師牽著鼻子走,所以我很注意讓一切教學活動都有利于學生盡快地構成探索性學習模式,課堂中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的陳述,都就應理解課堂中其他人的提問、反詰和推敲,讓我們的學生具有較強的自學潛力和創(chuàng)新潛力。
運用主題圖培養(yǎng)學生提出并解決實際問題的潛力是教學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年級上學期讓學生提問題有必須的難度,因此教師需進行引導,運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學生在開放性的討論中架起已知和未知的橋梁,去獲取新的知識和潛力,讓學生在自提問題,解決問題和探索方法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不同于常規(guī)的思維方法和途徑,發(fā)現(xiàn)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真正把學生的主體性放在突出的地位。
基于以上所述,我著眼于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放手讓學生探索學習,將教學過程進行了如下的設計。
首先,在帶著學生走向新知之前,再現(xiàn)與新知有關的原認知,復習數(shù)的分解和10加幾的知識,為將9加幾轉化為10加幾作鋪墊。
其次,仔細觀察,用心探索。
教學中改變教師講,學生聽,教師舉例,學生模仿的消極被動狀況。以學生群眾的自主觀察討論為主旋律,由學生在主題圖中發(fā)現(xiàn)數(shù)學問題,獨立思考與群眾討論,有針對性地組織學生報告自己或小組研究的結果,表達自己的見解,促進數(shù)學交流。
大屏幕顯示主題圖,讓學生觀察,說說自己觀察到運動場上有哪些比賽小組,他們各有幾位運動員。小組討論能夠提幾個用加法計算的問題,緊之后小組討論,匯報本小組解決問題的方法,自己列出9加幾的算式,再在一齊探索9加幾的計算方法,運用動畫操作,啟發(fā)學生找到最簡便的方法──“湊十法”計算。這樣就抓住教學重點,學生自己找要解決的問題并探索解決途徑,教師只起引導作用。
兒童的思維離不開動作,操作是智力的源泉,智力的起點,在引導學生歸結算理時,我先讓學生擺小棒和圓片,再填寫思維圖。然后學生小結算法,齊讀算式,發(fā)現(xiàn)共同點,教學順口溜:看大數(shù),分小數(shù),湊成十,算得數(shù)。
再次,鞏固新知,尋找規(guī)律。
一年級學生注意不持久,在突破重難點之后,用一個摘蘋果游戲,調節(jié)學生注意方式,鞏固9加幾的知識,按規(guī)律整理算式,排列算式,觀察得數(shù)特點,找尋又快又對的計算竅門。
最后,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觀察菠蘿、蘋果圖,培養(yǎng)學生看圖列加法算式的潛力;數(shù)雞蛋、蛋糕是運用“湊十法”于實際生活中,進一步體現(xiàn)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體驗數(shù)學知識的用途。
本節(jié)課的板書設計主要揭示出9加幾的算理,融入轉化的學習方法,既突出了重點、難點,又布局合理美觀。
總之,這節(jié)課透過觀察、討論和操作,用心探索,學習氣氛活躍,充分體現(xiàn)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調動了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
“9加幾”教學設計8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一年級上冊101頁的例3,102頁“做一做”及練習十八。
教學目標:
1、學生能夠看懂圖意,并根據(jù)圖意正確列式。
2、在計算時,學生能夠用多種方法因題選擇算法。
3、能運用9加幾的數(shù)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能運用9加幾的數(shù)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在計算時,能夠用多種方法“因題選擇算法”。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提出學習目標。
1.口算練習:出示卡片,學生口算。
9+2
9+5
9+4
9+9
9+7
9+6
9+8
9+3
2.拍手游戲
教師拍的次數(shù)與學生拍的'合起來是10。
教師拍9下、1下、5下等。
3、提出學習目標。
。1)自學課本第101頁的內容,能根據(jù)圖意列式。
。2)計算時,能用多種方法因題選擇算法。
(3)能運用9加幾的數(shù)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二、展示學習成果
1、小組內個人展示
。1)學生獨立自學、完成例題和“做一做”,完成后在小組內按學困生—中等生—優(yōu)生的順序進行展示,小組內互相交流、質疑。
2、全班展示
。1)例題展示
生1:9+5=可以把5分成1和4,9和1湊成10,再算10加4等于14。
生2:9+5=可以把9分成4和5,5和5湊成10,再算10加4等于14。
生3:我認為9+5=把9湊成10的方法比較簡便。
(2)“做一做”展示
生1:通過觀察圖,我看到了地上有9個南瓜,同學們又抱來了6個。
生2:我知道要求一共有多少個南瓜要用加法計算。
生3:可以用9+6=15(個)
生4:也可以用6+9=15(個)
3、小結:在計算9加幾時,可以把9湊成10,也可以分9把另一個加數(shù)湊成10。我們要根據(jù)題目的特點,靈活選擇湊十的方法,使計算更為簡便。
三、拓展延伸。
。、練習十八第1—3題。
。、思考題。
同學們排成一排,我的前面有9人,后面有5人。一共有多少人?
“9加幾”教學設計9
一、教學目標
。ㄒ唬┲R與技能
運用“9加幾”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解決問題,并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進一步熟練進位加法的算法;鞏固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步驟,會選擇有用信息來分析數(shù)量關系,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積累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經(jīng)驗。
。ǘ┻^程與方法
在不同形式的練習內容中運用“9加幾”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和技巧,并在原有基礎上靈活運用計算解題問題,提升思維水平。
。ㄈ┣楦袘B(tài)度和價值觀
體會計算學習的價值和用途,體驗數(shù)學學習的樂趣。
學生在掌握了用“湊十法”計算“9加幾”的進位加法的方法后,通過本課的學習,進一步運用所掌握的計算技能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行信息的整理,數(shù)據(jù)的分析,初步的推理,充分感受計算學習的價值和用途。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運用“9加幾”的計算方法解決實際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熟練運算技能。
教學難點:在解決問題中,能夠巧妙地利用推理等方法靈活解題。
三、教學準備
課件等。
四、教學過程
(一)口算練習,復習舊知
課件出示一組口算題目,學生進行搶答,個別題目請學生敘述算法。
【設計意圖】設計口算的練習題目,幫助學生復習已經(jīng)學習過的計算內容,激活學生已有的認知經(jīng)驗,為后面的學習進行鋪墊。
。ǘ﹦(chuàng)設情境,解決問題1.動態(tài)情境,激發(fā)已有經(jīng)驗。
。1)課件以動態(tài)的形式呈現(xiàn)問題情境。兔姐姐已經(jīng)拔了9根蘿卜,兔弟弟又送來了2根蘿卜,問一共有多少根蘿卜?
。2)請學生根據(jù)教師敘述,重復問題情境,并找到情境中已知的兩個條件(已經(jīng)拔了9根蘿卜和又送來了2根蘿卜)以及要解決的一個問題(一共有多少根蘿卜)。
(3)引導學生分析兩個已知條件和問題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通過交流得出已經(jīng)拔了的9根蘿卜是一個部分,又送來的2根蘿卜是另一個部分,求它們的整體,需要把兩個部分合起來。
。4)請學生解決問題,列出算式:9+2=11(根)。
2.靜態(tài)情境,觀察整理信息。
。1)課件出示情境圖。
。2)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找到從圖中知道了些什么?
。3)學生共同交流,找到兩個條件(小熊已經(jīng)摘了9個桔子,還要再摘6個)以及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小熊一共摘了幾個桔子)。
。4)引導學生分析兩個已知條件和問題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通過交流得出已經(jīng)摘的9個桔子是一個部分,還要摘的6個桔子是另一個部分,要求的是它們的整體,用加法來解決。
。5)請學生解決問題,列出算式:9+6=15(個)。
“9加幾”教學設計10
教學內容:
人教版教材P96、98頁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對問題情境的探索,使學生在已有的經(jīng)驗的基礎上自己得出計算9加幾的各種方法;通過比較,使學生體驗比較簡便的計算方法;使學生初步理解“湊十法”,初步掌握9加幾的進位加法的思維過程,并能正確計算9加幾的口算。
2、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比較、抽象、概括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
3、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和用數(shù)學的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湊十法”的思維過程。
教具準備:
教學課件、小棒20根。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復習鋪墊
1、談話引入:同學們,我們學校正在開運動會,你們想去參加嗎?要想?yún)⒓,就得先過兩關,下面就讓我們闖關吧。(采用闖關的形式復習1和幾組成幾與10與幾等于十幾的習題)
2、師:我們順利地闖過了兩關,趕快到運動場去吧,那里的運動會已經(jīng)開始了。ǔ鍪拘@運動會的場景圖)
二、自主嘗試,探究算法
1、創(chuàng)設情報境,教學例1
。1)師:運動場上的比賽熱鬧極了,請仔細看一看,同學們都參加了哪些比賽項目?
生:有踢毽子的、跳繩的、跑步的、跳遠的。
。2)你最喜歡哪個比賽項目,數(shù)一數(shù)每個項目有多少人?生:我最喜歡跳繩的,有3人參加?
。3)師:同學們觀察的可真仔細,這些運動員參加這些比賽很辛苦,于是學校服務隊的小朋友的小朋友給運動員準備了許多好喝的飲料(出示數(shù)飲料畫面),送走了了一些,請仔細看一看,還有多少盒沒送?
生:還有13盒沒送。
。4)師:你是怎么知道的?先說給同桌聽一聽。
生討論、匯報。
(小組內同學交流,然后各級匯報。學生們有的用點數(shù)法,有的用接著數(shù)的方法,也有的用湊十法等多種計算方法)
。5)師總結:同學們可真會動腦筋,想出了這么多的方法。這三種方法中你最喜歡哪一種?
2、學生回答后,教師指出:剛才有的同學用數(shù)的方法知道了還有多少盒飲料,也有的同學是通過計算的方法得到的。下面我們一起看一看這些同學是怎樣計算的?
提問:要算有多少盒怎樣列式?(板書:9+4)
師:今天我們來研究9加幾。(板書課題:9加幾)
師:9加幾怎樣計算呢?請同學們用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盒飲料,右邊擺4根代表盒子外邊的4盒飲料。
請一名學生操作,教師引導語言:盒子里的9盒再加上幾盒式就湊成了10盒?這個1盒是從哪來的?外邊的4盒飲料拿走1盒后還剩多少盒?10盒和剩下的3盒合起來是多少盒?所以9+4等于多少?
根據(jù)學生回答教師板書如下:
師:誰能結合板書完整地說一說,剛才我們是怎樣計算9+4的?
3、利用課本右邊的資源提出用加法計算的數(shù)學問題。
如:運動會上有9個踢毽子的.,還有6個跳遠的,要求踢毽子的和跳遠的一共有多少人,應該怎樣列式?
列式算式后,學生自己用小棒擺一擺。
學生匯報后,教師啟發(fā):你還可以提出什么問題?
學生每提1個問題,教師就讓學生說一說一共有多少人。對于9加幾的問題,還要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三、練習鞏固提高。
1、圈一圈,算一算。(“做一做”第1題)
學生獨立看圖說圖意,并動手圈一圈,再看圖寫出得數(shù)。
2、看圖列式。(“做一做”第2題)
學生獨立看圖填寫,訂正時可以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3、教師提問: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會計算9加幾的算式嗎?請說出幾個9加幾的算式并說說怎樣計算的。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的是什么?(9加幾)同學們想到了許多的方法。其中的“湊十法”能讓我們計算得更快。
板書設計:
9加幾
9 + 5 = 14 9 + 7 = 16
1416
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教師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學會數(shù)學地思維,是當前小學數(shù)學教學實踐的一個重點。低年級的數(shù)學教學,要注重逐步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能主動深入地用數(shù)學眼光觀察生活,用數(shù)學的頭腦思考問題,通過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去解決問題,從而實現(xiàn)數(shù)學課堂的生活化、社會化和實用化。這些,在以上教學片斷中得到了較好地體現(xiàn),學生學得積極主動,時時閃爍著創(chuàng)新思維的火花。反思這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我認為數(shù)學的課堂教學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情感的體驗,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營造平等、開放、操作、交流的學習氛圍,讓數(shù)學教學成為數(shù)學思維活動的教學,才能更好地體現(xiàn)新課程的教育理念。
“9加幾”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在實際情境里自主探究“9加幾”的計算方法,并在不同算法的交流中,初步理解“湊十法”的計算思路,能正確進行口算。
2、在觀察操作中逐步培養(yǎng)探究、思考的意識和能力,發(fā)展創(chuàng)新意識;實現(xiàn)算法多樣化,培養(yǎng)思維的靈活性。
3、能應用知識解決生活里相關的實際問題,體會數(shù)學的作用,確立初步的數(shù)學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
初步掌握9加幾進位加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9加幾的口算。
教學難點:
理解并初步掌握“湊十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一、復習導入
1、師:小朋友們,之前我們學習了10加幾,老師這里有幾道題目考考大家,你們準備好了嗎?(課件出示題目)
一題一題出示。
請學生逐一計算。
師:你們真棒,算得又快又對。同學們,我們知道10加幾就是?
生:10加幾就是十幾。
2、師:那不是10加幾你會算嗎?有信心的小朋友坐端正認真看。
。ㄕn件出示題目)
9+1+2=()
9+1+5=()
9+1+3=()
9+1+7=()
。ㄖ该麑W生回答)
師;你能說說你是怎么算的嗎?
師:看來,不是10加幾,我們也可以把它變成10加幾。
那今天我們就一起進入今天的學習。
二、自主探究,學習新知
。ㄒ唬⿲W習例題,探索算法
1、整理條件
師:請小朋友仔細觀察這幅圖(出示例題圖),你從圖中知道了什么?
生:有9個紅蘋果,有4個青蘋果。(板書條件)
師:你看的可真仔細。
2、提出問題
師:誰能來提一個數(shù)學小問題?
生:一共有多少個蘋果?(板書問題)
師:你可真會思考。我們一起來把條件和問題響亮地讀一讀,預備起!
學生集體讀。
師:同學們真有精神。
3、列出算式
師:你會列一個算式來解決這個問題嗎?
請一位學生列式。(板書:9+4=)
追問:為什么用加法來計算?
4、計算得數(shù)
師:9+4等于多少呢?和你的同桌談論一下,有困難的小朋友也可以用小棒擺一擺,我看看哪一隊同桌最有智慧,開始。
學生展開討論。
師:好,時間到。請小朋友們坐端正。誰已經(jīng)想到辦法了?
學生可能回答:
、1、2、3、4……12、13,一共有13個。
、诤凶永镉9個,然后接著數(shù)10、11、12、13,一共13個。
、郯岩粋青蘋果放到盒子里面。
剛剛我看到有一個小朋友用小棒擺了一擺。
貼小棒,圈出10根。
剛剛有一個小朋友說,把1個青蘋果放到盒子里,F(xiàn)在盒子里有幾個?盒子外有幾個?你知道一共有幾個蘋果了嗎?
5、書寫計算過程:
師:我們一起在算式上看一看:
師:先把4分成了?先算?再算?
生:把4分成1和3,先算9+1=10,再算10+3=13。師:你們聽明白了嗎?聽明白的同學坐好。
師:誰能像他這樣再說一說?
請一位同學起來說一說。
全班說。
追問:為什么把4分成1和3。
。ǘ﹪L試計算,優(yōu)化算法
。1)(出示花朵圖)
師:聽說你們學會了湊十法,小猴可高興啦,為大家準備了許多美麗的.鮮花。
左邊有幾朵花?(9朵)右邊有幾朵花?(7朵)老師想讓你們求一共有多少朵花?應該怎樣列算式?(指名說,根據(jù)回答板書:9+7=)
。2)師:9+7等于多少呢?你會用圈一圈的方法,先圈出10朵,再計算嗎?在學習單上圈一圈,再填一填。(教師巡視,及時加以指導)
。3)投影學習單,請一位學生說一說怎么算的。
生:先把7分成了1和6,9+1=10,10+6=16。
師:你真勇敢,我們?yōu)樗墓恼。和他算的一樣的小朋友舉手。
師:你們也能像他這樣說一說嗎?先把7分成了預備起!
師:為什么把7分成1和6?
生:因為9和1合起來是10。
小結:
師:其實呀,這個方法還有一個名字呢!它的名字叫———湊十法。
。ò鍟鴾愂ǎ┦裁匆馑寄兀
生:把9湊成10,就是把9變成10。
師:同學們,你學會湊十法了嗎?
你們能用湊十法來計算下面的題目?
2、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1)談話:小猴像大家一樣不但愛學習,還愛勞動,看,小猴在干什么?(課件演示:搬磚)
。2)請小朋友仔細觀察圖,來說一說圖意。
。3)指名學生說:小猴子搬磚,原來左邊有9塊磚,右邊有6塊磚,一共有幾塊磚?學生列式。
。4)師:聰明的小猴還說了一句話:“再放一塊,就是10塊!蹦阒佬『锸窃趺聪氲膯?
生:因為小猴搬了一塊到左邊,9和1湊成10。
師:嗯,看來同學們和小猴一樣聰明,那么9+6等于幾,你會算了嗎?請小朋友們在導學單上填一填。
請一位同學來說一說怎么算的:把6分成1和5,9+1=10,10+5=15。
師:你們同意嗎?我們一起為他送上掌聲。誰也能像他這樣,響亮地來說一說怎么算的?
全班說。
(5)師:再看,老師為大家?guī)砹艘恍┭浪,同桌互相說一說三句話?
師:你會用湊十法來算一算嗎?
學生自主嘗試。
請學生交流。全班說。
三、鞏固深化,應用拓展
1、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1)師:這幾道題目呀,都是把過程寫出來,讓同學們計算的。如果不寫過程,你還會算嗎?
。2)師:我們先一起讀一下題目要求,先圈出10根,在計算。
先要干嘛?(圈出10根)
然后再計算。
。3)完成填空,請學生交流答案。
。4)師:同學們真棒,不寫過程,都能計算。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
師:我們來看第三題,這里有兩組題目,先看左邊,邊算邊想,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秘密?
指名交流答案。
指名學生說:
、俚脭(shù)一樣
、谏厦婺穷}是下面那題的計算過程,做9加幾時想上面的連加算式。
請你想著這個規(guī)律完成右邊的題目。
計算9+7,試著寫一寫連加算式。
小結:在計算9加幾時,我們可以想這樣的連加算式。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
小螞蟻在推木塊,用9分別加下面的數(shù),請你說算式,算得數(shù)。
指名回答。
4、9加幾和得數(shù)的聯(lián)系
。1)得數(shù)都是十幾。
。2)得數(shù)個位上的數(shù)總比第二個加數(shù)少1。(數(shù)字變色)
少的那個1去哪兒了?(生:給9湊成10了)
四、全課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9加幾)
在計算9加幾時,可以用什么方法來算?(湊十法)
【“9加幾”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9加幾”教學設計01-18
9加幾教學設計01-11
《9加幾》教學設計02-16
9加幾的教學設計03-05
9加幾教學設計04-14
9加幾教學設計(精選15篇)02-01
9加幾教學設計15篇01-11
9加幾教學設計(15篇)01-11
9加幾的教學設計15篇04-12
9加幾教學設計精選15篇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