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的作文【匯總15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chuàng)造性。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guī)范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節(jié)的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端午節(jié)的作文1
放學后,我背著沉沉的書包正往家走。當我走到步行街時,總感覺今天的步行街的氣氛很特別而且很熟悉。我邊走邊想:我走的還是平時走的路,街道上依舊是來來往往的行人。可是,我總覺得今日的街道變得好熱鬧,變得五顏六色的,與平時就是不一樣。我仔細一看,哦!原來是端午節(jié)快要到了,難怪街道上已經呈現出了節(jié)日快要來到的氣氛。
看著眼前的景象,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去年的端午節(jié),那是我10歲以來過得最有意義的一次端午節(jié)。眾所周知,在端午節(jié)的早上,人們就要上山去采青,這是最古老的端午節(jié)習俗之一。聽說每年的五月初五是龍?zhí)ь^噴灑龍須水的日子,人們要趕在太陽還沒出來之前,就要上山采沾了龍須水的草藥,如艾草等。你們知道為什么只有去年的端午節(jié)我過得最有樂趣嗎?哈哈,因為,那是我第一次早起,隨大人們一起體驗上山采青的日子,所以我的印象很深刻。我記得那天早上才4點多鐘,爸爸媽媽就早早地把我叫起來:“走,咱們爬山采青去!蔽乙宦牎芭郎讲汕唷彼膫字,一下子蹦了起來,以最快的速度穿好了衣服。太好了!全家總動員,Let’go!(我們出發(fā)。┪覀円患遗d高采烈地剛出門,一陣清新的空氣撲面而來,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新鮮的空氣,放眼一望,哦!我的天!大街上已是人山人海了,小攤上已擺上了花樣繁多的小香包,五彩線,紅燈籠……應有盡有,看得我眼花瞭亂,應接不暇,不知看哪兒是好,我買了一串漂亮的五彩線,據說系上五彩線后,身上的病害邪氣全都附在五彩線上了,待下雨時一定要取下五彩線扔進流水中,說病害邪氣就全都被沖走了!翱禳c走,一會兒太陽出來了!卑职謰寢屧诖呶夷?斓缴侥_了,“哇!”我被眼前的情景驚呆了,我看見人們從不同的道路涌在了一起,就好像好幾條小溪匯聚成了一條大河流,這條河流又像一條彩色的飄帶一樣伸向高高的北山,太美了!我也進入了這一股潮流,在人們歡樂的笑聲中走著走著,終于,我們來到了山上!澳弥!”看著爸爸采的.幾根草,我很奇怪,就這普通的草能干什么呀?爸爸說:“這就是艾草,它能驅蚊蟲,回去懸掛在門上還能驅邪避瘟呢!迸!原來這樣呀,我也找了好多根,我們滿載而歸。回到家,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動手把艾草懸掛在門上,散發(fā)出一股淡淡的清香……好開心的一次爬山采青!我至今還記憶猶新。我覺得上山采青這個習俗的真正含意應該是讓我們一早鍛煉身體吧。
還有幾天,今年的端午節(jié)就到了,不知道今年我會如何度過這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到時候我再告訴你們,你們也別忘了,記下你們過節(jié)的樂趣,然后告訴我們喲。
端午節(jié)的作文2
我喜歡端午節(jié),不僅僅因為在這一天,可以品嘗到美味的粽子,可以獲得短暫的假期,更在于它是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的間接縮影。
端午節(jié),作為中華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已經與國慶節(jié)、勞動節(jié)等具有了平等的地位,因為端午節(jié)的這一天,也成為了國假。每到這一天,學校會給予我們一天的假期。這表明了我國對于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視程度不斷加深,而慶祝民族節(jié)日,既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達。
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我國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因自己身處的國家——楚國被秦國所滅,他萬念俱灰,但不愿成為亡國之人,寧死也不辱節(jié)。就這樣,他以一死表明了自己的赤膽忠心——投汨羅江。當時的士大夫認為死是十分崇高的,以死方能明志。屈原投江之后,楚國人民十分焦急和悲傷,但心中仍留存著一絲希望,就坐船在汨羅江中不斷搜尋屈原?上б呀浱t了,屈原的靈魂就此要長眠于湍急的汨羅江水之中。人們擔心無知的魚兒會啃食這位悲情的士大夫的肉體,就在江中投下了很多米團,供魚兒們食用。這樣,頑皮的魚兒就會“嘴下留情”了。發(fā)展至今,屈原投江的那天被定為“端午節(jié)”,當年搜尋屈原的船演變成了“龍舟”,產生了“賽龍舟”這項運動。青色外皮的“粽子”也是基于當年米團的原型。
每到端午節(jié)這天,幾乎每家都要吃粽子。一般常見的粽子是三棱錐型的,碧青的蘆葉中包裹著的是雪白的糯米。糯米的口味大相徑庭,有肉餡的、蜜棗餡的,還有顆顆紅豆點綴的。在我小時候,最喜歡的是蜜棗餡的。因為我覺得帶糯性的食物如果和甜的味道相融合,就會很完美。如今長大了,但對于粽子依然很偏愛。至今,粽子似乎已經發(fā)展成了一種飲食文化,各種外形的粽子屢見不鮮,除了常見的三棱錐型的,別出心裁的四棱錐型、長方形的也進入了銷售市場。各種口味的一應俱全,包括水果系列的。迷你型的小粽子,最能吸引小孩子們的眼球了。由此觀之,粽子作為端午節(jié)這一節(jié)日的代表,其影響已經深入人心了。
對于我們而言,端午節(jié)最大的`特征非吃粽子莫屬。其實在很多地區(qū),賽龍舟也是一項必不可少的運動。比賽開始,兩舟在河面競渡。伴隨著船槳的有力舞動,河面激起了白色的浪花,那爭先恐后之勢,實在激動人心。雖然我未曾親眼目睹,但僅從熒幕上就可以一覽參賽者們的風采,便也無憾了。
有些地區(qū)在端午這天有喝雄黃酒的習俗。沈從文的《邊城》就有對這一情景的描繪。湘西人民在端陽這天喝雄黃酒,婦女孩子,還需蘸著雄黃酒在額頭上畫個“王”,目的是辟邪,保佑平安。
端午節(jié),是為了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而設立的,這一點我們永遠都不能忘記。無論是美味可口的粽子,振奮人心的賽龍舟大賽,還是辟邪的雄黃酒,都寄托著我們對于這一偉大愛國者的悼念。屈原的亡魂不會孤單,因為有我們這些活著的人為他祈福。我們更需要記住的,是他的愛國主義精神,這一點,我們應該具備。做到了這些,我們的紀念才會具有更深遠的意義啊!
端午節(jié)的作文3
春天,踏著她那輕盈的慢慢的離去,轉眼間,世界被一股股的棕香所籠罩?粗恢恢槐叹G的小粽子,我不禁贊道:“真是,端午粽香飄萬里!”
說起端午節(jié),大家都會想到屈原吧!而粽子就是人們對屈原的緬懷。
這里有一段懷念的傳說。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汩羅江,為了不使蛟龍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而蛟龍呢,卻最害怕艾葉與五彩繩,所以人們就用這兩件寶物做成了它的外衣。以后,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一天,人們便用竹筒裝米,投江祭奠,這就是我國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來。 看來,這粽子雖小但意卻不小。這端午記憶將永遠銘記人心。粽子記憶 說完了端午的'粽子,再說說我心目中的粽子吧!
其實,粽子這個名字我并不陌生。記得小時候,每到端午時節(jié),我耳中或多或少都會有粽子這個詞。拉著哈哈哈手,漫步于大街。端午節(jié)的氣息中,無處都充滿著誘人的粽子香。看著超市里碧綠的粽子皮和花花綠綠的粽子的商標,無意間瞥見市場口賣粽子的老奶奶鍋中熱乎乎的香棕,觀察著家里姥姥慢悠悠地將米放入葉中,在將粽子葉卷起……可以說,我的童年記憶無不存在著“粽子”。而我每每望見那香噴噴的粽子,就會我的粽子我做主,
端午終于來了,F在輪到我大展身手了!嘻嘻,我的粽子我做主?粗依锏囊诲伣,我心里可真開心,要知道,我終于可以自己包粽子了。緊接著,我的工作滿條有序的開始了。拿著那長長地箬葉,將它折起來。這時,我覺得自己就像個神奇的魔法師,像變魔術似的將葉子攏來攏去,做成了個窩!叭藗冋媸鞘智,竟然能讓僅僅一張葉子圍攏成一個窩!”我不禁嘆道。呵呵,我對包粽子仿佛更加有興趣了!耙胱岕兆雍贸,就一定要把它的肚皮填飽!被匚吨芫靡郧袄牙褜ξ艺f的話,我的手放到了裝滿糯米的鍋里?磥,這個鍋的的確確是個聚寶盆,里面什么都有。糯米、大棗、花生、豇豆,我毫不猶豫的將手伸進了“聚寶盆”,捏出了兩顆最紅最大的大棗!敖裉,我自己包粽子,想吃什么都行。”我自豪的撇了撇嘴,心中是那樣的開心。這時,姥姥的聲音在我耳邊響起:“包粽子最重要的一步便是最后一步,看你怎么能包好!被蛟S,姥姥看見了我的滿臉愁云,悉心教起了我。我認真的聽著,不由發(fā)自內心的嘆道:“唉,原來粽子也有這么大的奧秘!”拿著葉子,我扭來扭去,可這粽子卻怎樣都不聽我的話!鞍!”我輕輕地嘆。眼前,本該是完美的四角粽子,我被整的歪三扭四。望著我皺皺巴巴,歪歪扭扭的粽子,我無奈地搖搖頭:“我的粽子我做主!”終于,我的“杰作”出爐了,清清的棕香不禁令我留下口水。
端午節(jié)的作文4
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是我們漢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在戰(zhàn)國時期,我國愛國詩人屈原聽說秦軍攻破楚國國都的消息后,悲憤交加,依然寫下絕筆作《懷沙》后,抱石投入汨羅江,以身殉國,百姓們紛紛親去打撈,沿水招魂,在沒有結果時,人們只有將粽子投入江中,以免蝦魚蠶食屈原尸首的方法表達對他的懷念,此日正是農歷五月初五,以后每年人們在這一天都要到江面去頭粽子表達緬懷之情,隨著時間的演變,人們將這一天俗稱為“端午節(jié)”,過節(jié)的形式也多養(yǎng)起來,如插楊柳、賽龍舟、吃粽子、燒高山等等。
我也特別喜歡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雖然沒有電視里看到的盛大賽龍舟、燒高山等習俗,但我獨愛綁花繩、戴荷包、插楊柳、包粽子、串親戚等風俗喜慶方式。
五月初四這天,我就嚷著老媽帶我去趕集,大人們忙著購買肉呀、菜呀、蛋之類的,我們孩子的焦點在于買花線、買畫布,挑三揀四,串了西家串東家,幾個商店、攤位轉下來,手里捧著一大把花線、畫布?筛吲d了,在回家的路上就迫不及待的搓起花繩來。回到家里,和鄰里幾個小朋友圍著姥姥開始編花繩、縫荷包。捻線搓繩、選布剪樣,穿針引線,直到開燈時分,每個小朋友都有了滿意的收獲,可把姥姥累壞了,我們便搶著用小拳頭敲打姥姥伸不直的`腰背,姥姥臉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興奮的我就是睡不著,偷偷起來把花繩和荷包比劃了好幾次,因為姥姥說了:“今天戴了就不靈了,只有在端午節(jié)這天戴上才會保佑我們一年平安!闭媸且粋難眠之夜呀!隱隱約約聽見老爸插楊柳的聲音,我一骨碌翻起身來,大聲喊著戴荷包啰……以最快、最簡單的方式洗刷完畢,在老媽的幫助下認真的綁上了花繩、戴上了荷包,看著手腕、腳腕花花綠綠的花繩,是弄著胸前各式各樣的荷包,我自豪極了,猶如成了最美的小公主。帶著無比幸福的心情,開始幫老媽炒雞蛋、包粽子。
說起包粽子,可是我拿手好戲,早在六歲那年,大媽就教會了我包粽子。我便一個指揮官的架勢喊來老爸,指揮著他和老媽抱起粽子來:首先按比例把昨天購買來的糯米、大棗、葡萄干、枸杞放入盆中掏干凈,然后再加進去一定量的白糖、蜂蜜和均勻,接著拿來竹葉卷成一個漏斗形,要注意,不能把葉子卷完,還要留一些等放進做好的餡子后封起來,老爸一直做得很好,就是最后的封包動作出了錯,被我狠狠批評了幾句:“老爸,你也不動腦想想,包扎的繩子要打成活結,不然證書后你連葉子一塊兒吃嗎……”在我成功的指揮下,你一個、他一個、我一個,不一會兒包了一大堆,最后就是開灶蒸煮了,這期間,我有顯擺著自己的花繩和荷包指揮老爸矯正了老爸楊柳插得不好看之處。
開始過節(jié)享受了,一家人圍著豐盛的節(jié)日餐,你爭我搶、談天說地、笑語盈盈,真是其樂融融。時逢中午,我們一家又拎著自己親手做好的禮物去大伯家串門子,一路上陽光和煦、鳥語花香,喜笑顏開,我真的被這欣欣向榮的日子陶醉了……
端午節(jié)的作文5
農歷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jié)”。端是“開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稱為端五。農歷以地支紀月,正月建寅,二月為卯,順次至五月為午,因此稱五月為午月,“五”與“午”通,“五”又為陽數,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陽、中天等。
有些小朋友會問:為什么端午節(jié)要吃粽子,賽龍舟呢?這個問題我來告訴你吧,相傳龍舟競賽都是為了撈救投汩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則是為了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還有一些小朋友想問:“端午中的“午”與數字“五”音多么的像呀,一定有一些關于“五”的風俗,可就不知道有哪些?的確有很多,如每家在端午節(jié)那天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南方過端午節(jié)還要吃“五黃”黃魚,黃瓜,咸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辈⑶疫@一天有許多孩子額頭上都有用雄黃酒寫的“王”字。有些孩子沒有寫,我想應該是爸媽認為只要有做人的品德就行了,不需要是第一,稱“大王”吧!
在這天中,有的孩子還佩戴著五顏六色的香囊呢!
昨天我一起床奶奶就給我燒了兩只粽子,還在我的褲子上掛了香囊,我一邊吃著粽子一邊聽奶奶講端午節(jié)的由來。吃好早飯奶奶帶我去菜市場買了艾草,奶奶說:“掛在門上可以辟邪。”買好菜我們剛剛回到家,姑姑和姐姐來我們家過端午節(jié),我們一家人準備開開心心過一個快樂的端午節(jié)。
不過昨天真的很開心。每年端午節(jié)的時候,我都能有口福嘗到奶奶親手包的粽子,因為奶奶包的粽子有許多特別的講究,所以我最愛吃奶奶包的粽子。
要說奶奶包的`粽子為什么那么好吃,那是有秘訣的。因為奶奶退休前,是在國營的糧店里工作的,所以她對糯米的挑選有獨到的心得,所以基本上經過奶奶法眼挑選的都是顆粒圓潤的優(yōu)質糯米,然后再配上新鮮的粽葉和品種繁多的餡料,那自然是與眾不同啊。包粽子前,奶奶先要把粽子葉放在鍋里煮一會兒,據說煮后就能發(fā)出更濃郁的香味。然后再把葉子兩頭剪掉,把不好的挑出來……經過一道道的工序,最后,粽子可以放在大鍋里煮了,而這煮粽也是外婆的獨門一絕,因為越大的鍋子煮出的粽子越香,鍋內的粽子在蒸煮時香味會互相滲透哦。
奶奶包粽子用到的配料可多了,除了有傳統(tǒng)的豬肉,蛋黃、紅豆、紅棗,還有香菇、鮮嫩筍絲、蝦肉、金針黃花菜、新鮮魚肉等獨門配料……粽子比在外面賣的那種小一些,但卻好吃多了。一口咬下去,香味四溢,又香又糯。
現在,人們幾乎什么時候都能吃到粽子,在超市、街邊飲食店都可覓到它的蹤影,可那些粽子似乎都缺少一股特有的香氣,不是糯米不夠糯,就是餡料單一和太少,所以吃來吃去,還是外婆包的粽子味道最鮮美,因為她飽含了外婆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我們親情與關愛……
這個端午呀!我一定會過得很開心!
端午節(jié)的作文6
傍晚的涼風呼呼地吹著,樹葉兒“啪啪”互相拍打著。夕陽降至到半山腰。寂靜的黃昏,不禁流蕩起一絲離愁。
農歷五月初五,這是一個全國上下慶祝的日子。這不,幾天前外婆就準備好了糯米和粽葉!巴馄,外婆,我要吃粽子,要大蜜棗的餡的!蹦暧字赡鄣奈以缫哑炔患按厝轮贼兆恿!昂茫,回頭想吃多少咱就吃多少,呵呵!蓖馄糯认榈孛业念^說道。不經意間,我隱約地看到墻邊盆中的糯米和粽葉,鼓著飽滿的身子,舒展著那柔軟的葉子。像是在憧憬,期待什么。
充滿期待地等了數天,終于端午節(jié)的腳步終于停下了。村里炊煙裊裊,到處都彌漫著一股粽香。裹粽葉,放糯米放餡,捆線……外婆嫻熟的技術,讓我看的目瞪口呆。還以為外婆像哈利波特那樣有什么神奇的法術哩!小小的我,蹲踞在盆邊,全神貫注地盯著外婆的動作,半天后冒出了句:”外婆,你給它吃了啥藥?它咋那么聽你的話?”話音剛落,外婆“撲哧”忍不住笑了起來。雖然不懂她為什么笑,但還是撓撓頭,“嘿嘿”地笑起來。
看了外婆包粽子后,心里立馬把她當成了心中的偶像。于是吵鬧著要包粽子。起初,她不肯,嫌我太小?上В耘f抵不住我的“死皮賴臉”。外婆很有耐心地教我如何如何。當我差不多會了的時候,便獨立完成自己的杰作。同時,外婆還給我講了端午節(jié)的一些故事。自然,少不了那偉大人物——屈原。那種滿腔的愛國熱情使我心潮澎湃。心中第二偶像便誕生了。
煮粽子啦。外婆把好多的粽子放進大鍋里,然后一個人在灶臺前燒火。我趴在門檻上,急切地等待著香噴噴的粽子快出鍋,看著外婆在通紅火光下那蒼老的臉龐。豆大的汗珠從她臉上滑落,我的心不禁一顫。我趕忙拿毛巾給她擦汗,她又慈祥地笑了。我拿起柴火也幫著燒;璋档.火光下,兩個一大一小瘦弱的背影,被拉得很長很長....
“媽,不行了,快到時間了,等等趕不上車了!卑职滞蝗粡耐饷鏆獯跤醯嘏苓M來。他邊說邊去里屋那行李。外婆站了起來,拉著我的小手看著爸爸。我抬頭去看外婆,臉上沒有了慈祥,眉宇間展現的只是那種憂傷與不舍!熬筒荒芫従,今天端午,吃完粽子再走吧!”她定格了許久,終于開口說話試圖想要挽留!皨專娌恍辛,車快開了。對不起了!痹僖淮,她的希望破滅了。
這是我待在這個村最后一天了,接下來我要隨著爸爸出遠門了,和他們生活在一起。爸爸牽走了我的手,跟外婆說了幾句,就走了。轉身的剎那,我聽到了鍋內水滾的聲音,聞到了那淡淡的粽香。感覺到外婆的不舍,那深深地愛。
火車奔馳在田野間,車窗外農家煙囪飄動著縷縷炊煙,一直期待的粽子沒有品嘗到,就那么匆匆地離去了。拭去眼角的淚,默念:
外婆,沒事!來年等我回去,端午節(jié),我一定陪您好好過。不,什么節(jié)都陪您過!
端午節(jié)的作文7
端午節(jié)前一天我忘記了明天是端午節(jié),不過是隨意的給媽媽打電話被告知的,她語氣里面有很關切的成分,我不以為然。
我小的時候不喜歡端午節(jié)的原因是到了這幾天的前后都是要吃粽子的,里面有黏黏的米飯和一個紅棗,可是我明明看到電視里面的粽子都是帶肉的或者火腿,我覺得這樣的才好吃,媽媽說那都是南方的粽子,我們的都放紅棗,或者多加一個。我心理想我有一天還是去可以吃到有肉粽的地方去生活好點。對了,上海這個南方城市里面的肉粽里面還有紅紅的蛋黃。很好吃。我想我的確是愛吃肉的吧,浙江有一種梅菜扣肉餅,我吃起來也好吃。
不過我還是想念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也許就是因為那樣一個四周環(huán)山的小城市太小了,也許就是太涼了,或者過節(jié)的人都集中在一條清清的河水邊,一起的用很涼的河水洗臉,還有好多的剛剛進入青春期的男女的打鬧,總之,太多的`場景時清晰時模糊的浮現,伴隨我過了端午節(jié)的一天。
上海已經很熱了,但是黑龍江的小興安嶺的河水還是申進去就軋骨的感覺,所以身在這里,卻可以清楚的判斷出家里的氣溫。幾乎年復一年的從出生到張大每年的端午都還是開心的,也許就是因為氣溫開始暖和了,還有就是端午過起來有點全民動員的意思。提前幾天就要折彩色的紙葫蘆,到了那天好掛在自己家的大門框上。前一天的晚上就有人騎車走出遠點采集楓樹葉,這做法很夸張的。無非就是自己家門前掛那么一個枝條,可是足足采回來一棵樹那么多的,都是一支支捭下來的。
現在想想,樹都會很疼的。
我會同學約好了端午這天起的早早的,叫人奇怪的是無論你起的多早,去往山邊河水邊的路上都是返回來的人群。這真真叫人奇怪,莫非昨天晚上就趕來了,現在又回去睡覺了嗎?路上是三三兩兩的,也有賣粽子的人推個小車子,也有賣葫蘆或者氣球的,應該還很多玩意兒,現在真想不起來了。這里的習俗是這樣的,一定要盡早來到河邊,用清清的涼水洗把臉,據說可以名目。水是真的清,這里沒有工廠也沒有居民往這里排水。而且水是流動的嘛,來自山上,洗臉應該不臟。就是真的不知道別的地方是不是也有這個規(guī)矩,還有就是這究竟是怎么在我們這個小城里形成的呢?
還有一個有意思的活動,多數是中初中孩子在鬧的游戲,就是用自己家煮好的雞蛋來互相比賽碰撞,看看究竟誰的蛋比較硬,這個也蠻有意思?赡懿恢负⒆觽冊谧鲞@個游戲呢。
太多的片段越來越模糊了。只是那種心境還挺清楚的。記憶里不段出現的是山,登山的路,還有河面不闊,淙淙的流水,還有樹葉,一些個朋友,或者期盼出現卻沒有在這里遇見的人的面孔,名字。涼涼的有味道的空氣,碰撞的雞鴨鵝蛋,還有一個沒睡飽的搖搖晃晃的自己。
嘿嘿,真的曾經快樂過的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的作文8
農歷五月初五,是家鄉(xiāng)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節(jié)。雖然端午節(jié)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jié)日,無論在中國南方還是北方,都有過端午節(jié)的習俗。我的家鄉(xiāng)地處河南南部的中原地區(qū),按說是過北方形式的端午節(jié),但由于我們這里是山水相間,有北國小江南之稱,也就有了獨特的端午習俗,既吃粽子、戴香包、插艾葉、喝雄黃酒,又有北方少見的轟轟烈烈,激情熱鬧的龍舟賽。
家鄉(xiāng)民俗認為,五月為惡日,懸掛艾葉如旗、昌蒲似劍,可驅邪除穢。每當五月五端午節(jié)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在清晨去采帶露水“五味草“。用“五味草”和“午時水”煮雞蛋或鴨蛋,剩下的水給小孩洗澡,喝雄黃酒。
“孩子,端午節(jié)了!起床咯!去洗洗臉吧!”“哦”我應答了一聲。剛洗完臉,就來到廚房找吃的'?傻姑沟氖牵粊淼綇N房就給媽媽拉著幫忙裹粽子了。一開始我還不愿意的,可是看著這些花花綠綠的材料,童心又起了!一會拿片裹粽子的竹葉,放點材料,一會拿著草繩綁呀綁,終于,在我的努力下,完成了我第一條粽子。吃完飯后,我換上新衣服看下午的劃龍舟。
于是,我便去河邊看賽龍舟。我拿著自己裹的粽子,一面吃一面走著去。端午節(jié)前幾天,他們就擺開了陣勢。龍泉湖兩岸,紅旗飄飄,彩旗獵獵。比賽那天,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來觀看,龍泉湖兩岸,人聲鼎沸,熱鬧非凡。江邊泊著兩條龍舟——一條黃龍,一條青龍,它們龍頭翹起,蓄勢待發(fā)。隨著一聲震天的鑼鼓響起,兩條龍舟幾乎在同一時間,同一秒鐘,向著同一的目標進發(fā)。船上鼓聲震天,船中坐著30名勇士,分列在船的兩側,每人手中緊握劃板,一鼓作氣。河岸上,觀戰(zhàn)的人群高聲吶喊起來:“黃龍加油!”“青龍加油!”劃船的勇士聽著這激情的吶喊聲,個個憋足了氣力,揮舞著劃板,身后激起的水花濺起一道道波瀾。寬闊的河面上,波濤滾滾,兩條龍舟劈江斬浪向著河對岸疾馳。一條百十米寬的河床,不到五六分鐘的時間就橫渡過江。一場比賽下來,雙方不分彼此。那種緊張激烈、扣人心弦的競渡場面,令人們嘆為觀止。比賽結束后,誰都不愿離開,大家站在岸邊回味著賽船的無窮樂趣……
龍舟競渡是一種具有濃郁的民俗文化色彩的群眾性娛樂活動,同時也是一種有利于增強人民體質,培養(yǎng)勇往直前、堅毅果敢精神的民間活動。我家鄉(xiāng)龍舟競渡據說也是為了紀念楚大夫屈原:“楚大夫屈原遭讒不用,是日投汨羅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陽競渡,乃遺俗也。”
故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喲,你給了我多少喜悅和歡樂!端午粽飄香,龍舟響當當,好事成雙雙!端午節(jié)流露出的是地道故鄉(xiāng)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tǒng),是對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一種欽佩,贊頌。吃著正宗的家鄉(xiāng)粽子,看著精彩的家鄉(xiāng)龍舟賽,心里頭別有一番滋味。
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我是不會忘記您的,我愛您!
端午節(jié)的作文9
中國有很多傳統(tǒng)節(jié)日,如春節(jié)、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等。每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在每一個地方的慶祝方式各不相同。各具特色的節(jié)日,構成了我們中華民族大家庭多姿多彩的節(jié)日文化。
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人們往江里投放入雞、鴨、粽子等食物,還舉辦龍舟賽,用來紀念抱石投江的偉大愛國詩人屈原。其中,包涼棕和舉辦龍舟賽是我們扶綏最具地方特色的。
過幾天就是端午節(jié)了。我經常看到小區(qū)里有人在燒樹葉。瞧,一巷的李奶奶在燒牛甘果樹葉、艾葉和番桃樹葉,二巷的吳大伯在燒小榕樹葉、苦楝樹葉和玉米桿,三巷的劉姆姆在燒苦楝樹葉、牛甘果葉和雞皮果樹葉……回到家里,我問了奶奶,原來,他們是要用樹葉燒成的灰來泡水,然后用這些灰水泡過的糯米來包涼棕。于是,我和奶奶也去小區(qū)旁邊的小樹林摘樹葉,奶奶邊摘邊說:“要用有清涼解暑功能的樹葉,而且是比較老的、適合修剪的,才能做出好吃的涼棕哦。”我和奶奶一人摘了一大捆樹葉,抱回家門前。等這些樹葉在門前晾曬了一天,奶奶用文火把樹葉燜燒成灰,把灰放到水里泡了兩天,然后濾掉渣,再用灰水把糯米泡上一個晚上,用洗凈晾干的粽葉和棕繩把泡過的糯米包成三角狀或小圓柱狀的涼棕。煮上四五個小時,氣味清香、半綠半黃、油亮可愛的涼棕就做成了。解開棕繩和粽葉,沾上蜂蜜或白糖,咬上一口,甘、甜、香、軟、糯……真好吃。》鼋椀娜藗兛倫墼诙宋绻(jié)的前幾天就做好涼棕,不但等著用來祭祀屈原和河神,還作為珍貴的禮物送給親朋好友,互相表達祝福。因為用來燒成灰的樹葉不同,所以各家做的涼棕,口味還不一樣呢!
吃了涼棕,扶綏的`人們就愛在大街小巷里議論龍舟賽。有的人有空就往河邊跑,看水位水勢,看演練,看修扎龍船。我也津津有味地跟巷子里的小朋友們說起了去年的那場龍舟賽——那天,在左江龍頭村渡口,河岸上人頭攢動、彩旗飄揚,河里鑼鼓喧天、龍舟競渡。看!船上的鼓手們有節(jié)奏地打著鼓,船員們隨著鼓聲,整齊劃一地努力劃槳。先是二號船領先了!一號船不甘示弱,加快節(jié)奏趕上了二號船!快到終點了,比賽進行到了白熱化的階段,岸上的人們喊著口號,給自己喜歡的船隊加油;鼓手打鼓越來越快、船員們劃槳也越來越快!一號船后來居上,勝利了!兩隊的支持者們或是歡呼或是嘆息,有人高興地跳躍起來,有人懊惱地跺起腳來。哎呀,有人摔跤了,大家又“哄”的一下一起笑開了。賽龍舟真有趣啊!聽大人們說,我們扶綏的龍頭鄉(xiāng)女子龍舟隊可是蜚聲海內外的,曾經拿下了澳門國際龍舟錦標賽的金獎呢!
扶綏的端午節(jié)真有意思!我總是盼著過端午節(jié)。等我長大了,我希望我也會做可口的涼棕,還要做一名龍舟隊員,更希望能夠發(fā)揚屈原的愛國精神,為我們的國家多做貢獻。
端午節(jié)的作文10
年年端午,今又端午。
小時候對端午節(jié)的理解,僅僅停留于香噴噴的粽子。而本地的人們,似乎也不大了解端午節(jié)的來歷。尤其是我母親,既不懂得端午節(jié)的內涵,也不記起在門口插上菖蒲、艾枝避邪,倒從未忘記用一雙巧手為一家人包上幾個肉粽和涼粽。在母親的潛意識里,她是要用一份心意,撐起一片家人團圓其樂融融的天空。我們稚嫩的心,年年都為粽子的清香和家人團聚的溫馨而陶醉。
漸漸長大,我才知道,端午節(jié)其實是為了紀念二千多年前楚國三閭大夫屈原的。屈原出生于湖北秭歸,他自小就樹立了濟世救民的遠大理想。當他目睹民不聊生的社會景象后,決心救人民于危難之中。于是,他乘一葉扁舟,踏著西陵峽的滾滾波濤,走進了自己立志為國的那座圣潔殿堂。然而君主昏聵,佞臣當道,他實在回天乏力。雖然他知道要實現自己的理想“路漫漫其修遠兮”,雖然他也決心“吾將上下而求索”。然而在那樣的環(huán)境下,他難以力挽狂瀾。面對現實,他只能發(fā)出“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的嘆息。他只能將他的滿腔憂憤訴諸筆端,為后人留下《離騷》、《天問》等不朽詩篇后,抱恨投江,以身殉志,也許這就是千百年來中國知識分子命運的縮影吧。但他愛國憂民的胸懷情操,卻隨著端午的習俗千古傳承。他堅毅不屈的精神品格,照耀著湘楚大地的巍峨群山,照耀著楚江的.驚濤駭浪,也照耀著中華大地,成為后世典范。
如今,粽子的清香分明已沁入心脾,我對自己說,好好享受那一份祥和愜意吧!我在想,假若屈原大夫能夠穿越兩千年的時空,來到處處繁榮安定的神州大地,他定然不會懷才不遇,定然不會屢遭排擠屢遭陷害,他也斷不會以如此壯烈的方式飲恨楚江吧!
假若他能來到天等,眼見天等政通人和,處處和諧,他一定會倍感欣慰,他也一定忍不住為天等的發(fā)展出謀劃策的。不,如果屈大夫目睹天等人才濟濟,能人雅士共同努力讓經濟社會發(fā)展保持健康穩(wěn)定,他也下決心不再從政,那么我們不妨尊重他的意愿。假如愿意,他可以在風景秀麗的龍角小天池邊筑屋而棲,于端午朗日,面對一池碧波,盡抒詩興。也或者,他來到巍巍四城嶺中結棚而居,于端午佳節(jié),手提一壺美酒,穿過幽靜的八角林,來到山腳下我的家中做客,用天等辣椒醬蘸著品嘗母親親手精做的肉粽,不時與我舉杯暢飲,那是多么溫馨的場景呀!
然而,很快的,我發(fā)現了自己的可笑:斯人已逝,忠魂渺渺,屈大夫是永遠也回不了繁華的今世了!
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盡量避免屈原悲劇再次上演,同時好好過端午佳節(jié),靜靜懷念屈大夫,細細品味生活的每一份美好!
端午節(jié)的作文11
又是一年粽飄香,又是一年端午到。老媽今年要按照東北的習俗來教我們折紙葫蘆,和柳枝、艾葉掛在一起來增加節(jié)日的氣氛。
“可以做手工?”我和老妹隨滿腹狐疑,但還是三下五除二地準備好彩紙、膠水,就等老媽一聲令下。真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首先,我們各自選了一張自己喜歡的彩紙。跟著老媽比葫蘆畫瓢般先將彩紙邊對邊折好,再把折好的一邊向相反的方向折,“注意要把兩邊折的大小有區(qū)別!崩蠇屵吺痉哆呏笇е
“這也是太簡單了吧!對我來說就是張飛吃豆芽——小菜一碟。”我心想。
老媽仿佛洞察到了我的心思似的;“千萬不要眼高手低哦!這可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的事兒啊!折疊的時候一定要壓平、壓平、再平!
我和老妹兒不厭其煩地用手腕兒一遍一遍地壓著,接著就像折扇子那樣正面折、壓,反面折、壓,每次都要把紙折好,壓的平平的,折得越平均壓得越緊,折出來的葫蘆就越精致、越好看。每折一次就會押一次,手捏不動了就用拳頭,拳頭壓不住了就用胳膊來按,就差用腳來踩了,等我們精疲力盡的時候,發(fā)現更難的好像還在后面等著呢!我和妹妹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一張大長方形的彩紙,折成一個像小彈簧一樣的`東西。接下來需要像剝雞蛋殼一樣,把褶皺全都從中間分開,分開時注意,要邊分邊捏。分完你會發(fā)現成了一個許多字母“v”一樣的圖形。我小心翼翼一點一點地撕開,生怕一不小心用力過猛就把葫蘆給撕壞了。妹妹哈哈大笑:“有這么小心的嗎?不就是個紙葫蘆嘛!壞還可以重新折呢!薄澳怯衷趺礃?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崩蠇尯芸炀痛驍嗔宋覀儌z的爭吵。接著把“v”倒過來,再撕另一邊,因為有了上次的經驗,撕不動可以一點一點的撕,捏著根部撕,既撕得好又不易爛,真好!
“別太高興,還沒好呢!”老媽不屑一顧地白我一眼。拿起個折好的側立起來向外一翻,就成了一個蓮花樣的葫蘆。再反過來一抻一合就成了一個葫蘆娃般的葫蘆!霸趺催@么真神奇?”妹妹兩眼放光的問。
“為什么要在端午節(jié)這天掛紙葫蘆呢?”“因為有一個民間傳說呀!”媽媽笑著回答!皳f天神要降災于這個小村莊,打算五月初五這天投毒藥?墒谴謇镉幸粋善良的小伙子,天神不愿讓他受牽連。就讓他在端午節(jié)這天,在門口掛上些紙葫蘆,就可以躲過這些災難。善良的小伙子不顧泄露天機的傷害,將此消息告訴了村民們。結果當天因為葫蘆形狀與太極陰陽極為貼近,嘴細肚大,易進不易出,有去毒的作用。所以當天那些紙葫蘆把毒粉吸的干干凈凈,村民得救了。泄露天機的青年卻變成了一尊石像,從此掛葫蘆就流傳了下來。好啦!咱們也來掛葫蘆吧!”我回過神來用線穿進葫蘆中間的小洞里,再用彩紙做葫蘆的穗子,在把另一端栓在柳枝或艾條上,掛在門口和窗戶上就大功告成了!媽媽還說;“葫蘆的肚子里塞滿艾葉和香料,也可以當做香囊使用,防治蚊蟲叮咬。”
一陣微風吹過,葫蘆隨風搖擺。我仿佛聞到了幾絲清香……
端午節(jié)的作文12
農歷五月初五,是家鄉(xiāng)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節(jié)。雖然端午節(jié)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jié)日,無論在中國南方還是北方,都有過端午節(jié)的風俗。但我感覺,南方的端午節(jié)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氣氛更濃郁,更能表現端午節(jié)特色。
端午節(jié)是為紀念偉大詩人屈原所定的節(jié)日。每到端午節(jié)這一天,咱們家家戶戶都會包一種“中山蘆兜棕:。圓棒形的粗如手臂,用新鮮的竹葉來縛棕,里面放有配料,分有咸粽子和甜粽子兩種口味。甜粽子有蓮蓉,豆沙,栗蓉,棗泥:咸的呢,就是咸肉啊,燒雞,蛋黃,干貝,冬菇,綠豆,叉燒等材料。包好的粽子放在一個鍋里煮,等粽子熟了以后,會聞到淡淡的竹葉香,清香四溢,彌漫整個廚房。
解開扎藤,剝開粽子葉,甜粽子里藏著紅紅的粽肉,咸粽子里白白的粽肉都升騰著蒸汽,散發(fā)著一種特有的蒸棕香。兩粽子用盤子放在一起,活塞兩顆亮晶晶的紅白寶石,糯米在燈光下晶瑩透亮散發(fā)著撩人撲鼻的濃郁糯米香,是幫極了!最最令愛吃甜食的我深愛的還是棗紅般的甜粽子。端午時節(jié),家里包了一大把粽子,總要送親戚朋友一大包,一大包的。其他人也用自家包的粽子作為謝意送給咱們。因此,在端午哪天,我們家總有從姨媽,外婆家?guī)淼某圆煌甑聂兆印?/p>
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fā)機。顰鼓動時雷凌凌,獸頭凌處雪微微。沖破突出人齊,躍浪爭先鳥退飛。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歸。這是唐朝盧肇寫的《競渡詩》。十分突出了龍舟賽的宏觀場面。然而,在我的家鄉(xiāng)廣州也有在端午節(jié)劃龍舟的風俗,俗稱“扒龍船”。在端午節(jié)這一天村里都會組織一次小型的“扒龍船”比賽。家家戶戶身強力壯的男人都要參加,女的靠一邊,只有觀看的份兒。五六條窄窄的,瘦長的舟子,前頭是一個大大的龍頭。十多個人坐在一起,奮力地劃槳前進,力爭第一個到達終點。盡管下著針兒般的雨點兒,船上的人淋得遍體濕透,分不清是汗還是雨,但是這點是不要緊的。再這關鍵時刻,贏了比賽才重要。劃完龍船的男人會在中午的時候聚集在村里的大祠堂內吃一頓豐盛的“龍船飯,然而咱們村里的'女人也是沒份參加的,所以,到底有什么菜式我也不清楚,因為,我是女孩子。
村里的“扒龍船”太小兒科啦!對我來說一點也不過癮。要看還是電視直播的,地地道道的龍舟賽。浩大的江面,二十多條“傳統(tǒng)龍”參加角逐。長長的龍船上坐滿了肌肉鼓鼓的大漢。中間是鼓手,前頭的人吶喊助威,聲勢震天,霸氣。威風,震撼。細雨霏霏,江水涌涌。在此,男兒盡顯勇敢,堅強本色,了不得!在北方,“扒龍船”的風俗是不常見的,因為北方的河流不如南方多,所以北方的端午節(jié)只吃粽子,不如南方的轟轟烈烈,激情熱鬧。這就是我們家故鄉(xiāng)端午節(jié)的獨特之處所在。
故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喲,你給了我多少喜悅和歡樂啊!端午粽飄香,龍舟響當當,好事成雙雙!端午節(jié)流露出的是地道故鄉(xiāng)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tǒng),是對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一種欽佩,贊頌。吃著正宗的家鄉(xiāng)粽子,看著精彩的家鄉(xiāng)龍舟賽,心里頭別有一番滋味。
端午節(jié)的作文13
昨天,爸爸的朋友邀請我們全家去草原旅游點,為我“接風洗塵”。媽媽和我接到消息后,匆忙趕回家,我呢,沒什么可以準備的,就在衣服上、頭發(fā)上、手指上噴了好多花露水。
走過了車水馬龍的海拉爾市、走出了那達慕大會的場地,兩輛汽車就這樣一直走呀走……就在我沒意思、要睡著的時候,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的視線里,四面都是草原。從上;貋,再看到美麗的草原,另一種感覺涌上心頭——都市的生活,塞車;草原的生活,馳騁;都市的生活,排隊;草原的生活,不羈……現在,沃土滋養(yǎng)著一望無垠的草原,使草原的草已經有沒腿高;現在,彎曲的河水哺育著兩岸的生命,使草原的深處總能聽到愉悅的森林交響曲!斑祝繈寢屇憧禳c看!”我望著車窗外的一位牧民阿媽驚奇不已——這位老阿媽,手上系著端午節(jié)的“五彩繩”,雖然不能下車去仔細看看,但是那鮮艷的顏色、有些粗糙的繩子,我可是一眼就能看出來——端午,已走進草原。
到了旅游點,蚊子真是更多了。它們不太懼怕我身上的氣味,反而還在身邊轉悠,還有一只不要命的蚊子,竟然鉆進了我的耳朵里!快跑。終于走進了草原景點的小木屋里。點了正宗的手扒羊肉、烤羊排、血腸等必不可少的美味。不大一會兒,一位可愛的蒙古姐姐就來上菜了,將食物放在桌子上,然后用很親切的語氣、略有些生硬的漢語對我們說:“明天是端午節(jié),?腿藗児(jié)日愉快、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倍潭痰膸拙湓,卻表達了草原人民的熱情好客、純樸善良——端午,已走進人心。
9點多,我們結束了晚宴。開始了回家的行程。將2家成員送走,爸爸的朋友帶著我們去了“成吉思汗”廣場。逛了一大圈兒,看到了許多美好的景象——河邊,人們在放“河燈”,小小的河燈,承載了太多太多對美好生活的憧憬;橋上,也有孩子在放“孔明燈”,看著一個個像燈籠的、閃耀光芒的`燈飛上天去,自己也在心里為它捏了一把汗:“千萬不要掉下來呀!飛,再飛高點……”你快看!那邊,賣端午節(jié)掛飾的小商販已經一字排開,吆喝自己的商品啦!離開廣場大概50米了,依然能聽到那沙啞的喊話、依然能看到那逐漸升上九霄云外的孔明燈還有河邊那如同星星一般的河燈——端午,已走進生活。
今天一大早上,就聽到了窗外的喧嘩。拉開窗簾,原來小區(qū)里的街坊鄰居要去登山。穿好衣服,疊好被子,一股濃郁的粽香飄進了我的房間:“媽,你包粽子啦?”“沒有啊,是隔壁的奶奶包了好多粽子。對了,一會兒我們還要去看望老人呢,到那兒就有粽子吃了,自家包的粽子,肯定會好吃!眿寢尩恼Z氣里還帶有一點兒“饞”,好想快點兒吃到粽子呀——端午,已走進城市。
在內蒙古海拉爾,沒有可以劃龍舟的地方。因為這里的河水,是彎曲狀的。雖然不能像南國水鄉(xiāng)城市一樣競賽龍舟,但草原也有草原的快樂。節(jié)日氣氛同樣濃厚,就像老舍先生說的:“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泵晒抛迮c漢族會共同慶祝——這一愉快的節(jié)日!
在這里,祝愿我親愛的博友們:節(jié)日快樂!
端午節(jié)的作文14
關于端午節(jié)作文:端午節(jié)習俗
幾千年前,見逐而作《離騷》的屈原先生,懷著一腔愛國熱情,懷抱對祖國沉淪的悲痛,跳進了滾滾江水之中。人們?yōu)榧o念這位為人敬仰的愛國志士,每年的農歷5月初5(屈原跳江的日子)都會向江中投擲粽子(葉包飯,飯夾棗)。久而久之,這便成為一個習俗,而這天也被命名為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不僅是寶貴的文化遺產,也是激發(fā)人們愛國熱情的契機,每每打開粽子,眼前就會情不自禁地浮現一份流傳千古的愛國忠魂……
然而,時過境遷,如今的端午節(jié)已不再屬于中國,在不久前的聯合國科教文組織頒布的新一批文化遺產中,端午節(jié)堂而皇之地成為韓國的文化遺產,不禁讓眾多華夏子孫大跌眼鏡。我們在得知這條消息之后該做些什么呢?抱怨聯合國相關機構處事的不嚴謹?批判韓國對歷史的歪曲?或是為“粽子”的專利移交而感到惋惜?我想都不是,應該反思……
中國是一個擁有5000年歷史的泱泱大國,在這期間,有許多值得沿襲的傳統(tǒng)和文化。當然,我們的思維不能一成不變,要進行適當的篩選,適當的改進。但將它們統(tǒng)統(tǒng)淡忘是萬萬不可的,有人會說:我們每年也都在過端午節(jié),不能算淡忘。這話聽起來不錯,可是仔細想想,我們除了在“過”端午節(jié)之外我們還做了些什么,還因為節(jié)日有過什么樣的心靈觸動嗎?節(jié)日總歸是要過去:庸庸碌碌,平平常常和往日一樣消磨一天的時間,只是食譜變換,增加了一道“粽子”,還要被挑三揀四。這就是中國的端午節(jié),也許人人都會在那天想起屈原的投江,但不知能有多少人真正為他投入江水時飛濺的愛國情緒所震動?我們正在腐化歷史的`精髓,壓縮古人的情操,折斷傳統(tǒng)的翅膀。
反觀韓國,不論端午節(jié)的起源是非,先看看他們對傳統(tǒng)的尊敬:孔子所宣揚的禮儀在很久之前傳入韓國之后再也沒有中斷過,韓國人對禮儀的遵循超過了世界上的任何一個角落,他們對孔子的崇敬也超過了中國人,我們只會死記硬背那論語,而韓國人早就將論語付諸于行動。在10年動亂期間,中國人批判孔子精神的年代,他們卻對者這為禮儀之父頂禮膜拜,也真正將孔子的精髓拜入信仰之中。我們辨證多年之后,才發(fā)現孔子精神需要取舍地保留,而黃海彼岸的國度卻將其日益完善。近年來韓流之風刮得國產電視劇站不住腳,從他們的電視劇中,很多中國人驚嘆那里的禮儀,要去學習,效仿,但那其實是我們的祖先創(chuàng)設的傳統(tǒng)啊!那我們還有什么理由批判端午節(jié)的歸屬呢?自己不珍惜傳統(tǒng),把傳統(tǒng)的歸宿交給尊重崇敬它的民族真是理所應當。
引用一句論語:“知錯能改,善莫大焉!蔽以陬}目中寫下“我家鄉(xiāng)的…”就是想讓大家明白,傳統(tǒng)不能丟,不能全盤否定。因為,端午節(jié)永遠是我們家鄉(xiāng)的節(jié)日,是每個中國人懂得節(jié)日!
端午節(jié)的作文15
麥粒成熟、梔子花開,粽葉散發(fā)著淡淡的清香,母親一大清早就把搓好的五絲系在我的手腕,就這樣,我又迎來了一個清香、甜蜜的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是國內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自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它起源于春秋戰(zhàn)國,最早是為了祭奠含恨死在汨羅江中的屈原。經歷多少春夏秋冬,風吹雨打,端午節(jié)在許多古節(jié)日中保留了下來。它流傳的不僅僅是一個節(jié)日,更是華夏民族的一種精神。
每到這個時候,最熱鬧的就是包粽子,各種各樣的粽子。我最喜愛看母親包粽子了,母親先把綠油油的粽子葉洗得干清潔凈,左手鋪滿粽葉,右手舀起糯米往里放,還可以加些蜜棗葡萄干等,包起來的粽子像個小枕頭。放在鍋里,煮出來粽子的味道飄滿整個房間,粽子鍋里再煮上幾個雞蛋,味道就更濃香四溢了。
端午節(jié)在每一個地方的風俗都不太一樣,有的地方要劃龍舟比賽,那年我和父親去看龍舟比賽好激動呀,江邊人山人海,大家好不簡單才擠進這擁擠的人群中?唇嫔掀甙藯l龍舟抬著高昂的頭一字排開蓄勢待發(fā),船頭是鼓手,船尾一個掌舵的,中間十幾個人拿著船槳仿佛給龍舟帶上了翅膀。當裁判員一聲令下,所有的隊伍一起沖出,向離弦的箭。船上的、岸上的,鑼鼓震天,槳手們伴隨鼓點的步伐奮力的劃著......
聽說有的地方端午節(jié)這天大家要佩戴香囊,喝雄黃酒,大家這里是孩子佩戴五絲,門口插艾蒿,仿佛是可以降妖辟邪之類的吧。呵呵,總之每一個節(jié)日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和一個值得大家去繼承的傳統(tǒng)吧。
關于端午節(jié)的.小學四年級作文
“五月五,是端陽”小巷傳來了孩子們開心的歌聲,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又來了。
說起端午節(jié),還有一個感人的故事呢。從前,楚國有位大臣,名叫屈原,當時楚國危機重重,由于屈原一向受楚國的信賴,所以他每天晚上都為楚王出謀劃策。有一天,一群小人在楚王面前告了屈原一狀,楚王信以為真,把屈原趕出了楚國。后來,楚國滅亡了,屈原傷心欲絕,跳汨羅江自盡。大伙得知這個消息后,紛紛捕撈屈原的尸體,可是一無所獲,大家怕魚兒吃掉屈原的尸體,就往河里扔粽子,從此便有了端午節(jié)吃粽子的風俗。
每年端午節(jié),大街小巷都飄著粽子的清香。那粽子不是方的,也不是圓的,而是菱形的。粽子的形狀不一樣,品種也不一樣,有紅棗餡的,有肉餡的……我最愛吃的要屬紅棗餡的,剝開粽葉,雪白的糯米中夾著幾片薄薄的棗子,咬一口,甜而不膩,讓人回味無窮。
端午節(jié)最開心的要屬大家小朋友了。來到大街上,大家胸口的有個香噴噴的掛件搖來晃去,它叫香袋,是用花布織成的,用五顏六色的線繡上了各種祝福的話。香袋形狀各異,有心形的,有星星形的……個個香氣迷人。
端午節(jié)真是個有趣的節(jié)日!
【端午節(jié)的作文】相關文章:
端午節(jié)過端午節(jié)的作文04-20
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作文4篇08-12
[精選]端午節(jié)作文07-09
端午節(jié)作文(精選)07-10
(精選)端午節(jié)的作文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