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經典方案
為了確定工作或事情順利開展,通常需要預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可以對一個行動明確一個大概的方向。寫方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設計經典方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設計經典方案1
設計思路:
一、看一段高三學生生活的漫畫,讓學生展開討論、
二、三位學生(一位成績好但心理壓力大,一位學習很被動,一位成績中等心理狀態(tài)良好)發(fā)表自己對高三的心態(tài)和計劃、
三、由心理老師講講有關的高三該注意的問題,同時回答同學的心中的疑慮、
四、全班同學舉行簽名印手印活動,希望從心里感受到團結就是力量,大家共同努力超越夢想、
活動時間:
xx、9、17班會課
活動地點:
教室
活動目的:
1、讓學生有很好的心態(tài)對待高三
2、使學生認識到集體的力量
活動主持:
顧迪
活動過程:
主持人:大家下午好
不知不覺我們已經走入了高三,還很清楚的記得高一的時候班主任老師和我們說高中三年過的很快,那時還覺得高三還很遙遠,如今高三已經在我們眼前,我們都做好準備了嗎?
聽很多師哥師姐講過很多高三的故事,有酸、甜、苦、辣,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暢談一下我們自己的夢想、首先我們一起來看看“小美的高三生活”(flash漫畫描述的是一個女同學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清華夢想從一個美女變成了滿臉長滿痘痘的胖妞)。
同學們各抒己見,講述自己的看法和想法、有同學認為這個很值得,有同學認為沒有必要,也有同學認為要勞逸結合,既要實現(xiàn)夢想又不能忽略了身體。
主持人: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都有自己實現(xiàn)夢想的計劃、在為實現(xiàn)夢想的道路上難免會有磕磕碰碰,很難保證一路順風,高三時間很短暫我們都希望能夠以的心情走過這一段重要的歷程,今天我們請來了心理老師,我們以熱烈的掌聲邀請屈老師來給我們講講高三要注意的問題,同學們心中的困惑也可以向屈老師傾訴、
屈老師向同學們講了一些高三階段常出現(xiàn)的問題以及同學們要注意的事項、同學們也積極的向屈老師請教,從;老師那得到正確的.指導。
主持人:謝謝屈老師的指導、相信我們高三八班的每一位同學都能以的心態(tài)走過高三階段、相信我們整個班級會攜手共進、大家在一起已經兩年,生活在一個五十二個人組成的大家庭中,我們深知集體的力量,班級環(huán)境對我們的影響,讓我們一起舉起雙手在這里寫上我們的名字簽上我們的手印,這是我們要努力實現(xiàn)夢想的見證、
放音樂《我的未來不是夢》,由兩位同學領唱,全班合唱。
活動效果:
活動氣氛熱烈、臺上臺下發(fā)言踴躍并妙趣橫生。通過討論,對一些問題達成了共識,一些不正確的負面的心理得到了正確的指引。班會課后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心態(tài)更加平穩(wěn),自習課的紀律變的更加良好,同學們也更加注意了在學習上互相幫助。
班會點評:
本次主題班會,在班干部策劃下,組織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想法,解決了學生心中的很多問題,讓同學們深刻的意識到高三的學習需要良好的心態(tài)離不開良好的集體環(huán)境,效果明顯、本次班會,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現(xiàn)身說法,讓學生在參與活動中體會到主題,共同進步。老師走到了幕后,這也充分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教育的理念:老師只是學生學習的一個“助手”,學生才是自己成長的主人。
設計經典方案2
活動目的:
1、認識圖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初步感知半圓形和圓形的轉換關系。
2、在活動中,讓幼兒能按教師的要求進行數(shù)學操作活動。
3、激發(fā)幼兒對數(shù)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小鴨子頭飾一個;用各種幾何圖形拼成的小路;五角星。
活動過程:
一、觀看情景表演
小鴨子走在回家的路上,一不小心摔了一跤。
師:小鴨子你為什么摔跤啊?
請小朋友們幫助它把路鋪好。
二、鋪小路
1、觀察小路中土坑的形狀。
師:土坑有那些形狀的?
請你把和土坑相同形狀的石頭填進去,然后檢查是否填平,大小正好。
2、教師指導幼兒進行操作活動,把圖形一一對應的填好,3、出示兩個半圓形討論該放在什么地方,歸納出兩個一樣的半圓合起來就是一個圓形,同時一個圓形可以分成兩個一樣的半圓形。
三、游戲:踩石頭
教師出示一個圖形,請幼兒迅速站到這種圖形的旁邊,看誰找得又對又快。
四、游戲結束
小朋友一起送小鴨子回家。
課后反思:
首先,漂亮的房子、坑坑洼洼的'小路以及主人公小兔的表演吸引了幼兒;其次,鋪路的游戲又使幼兒體驗到助人為樂的美好情感;最后,“踩石頭”的游戲又使幼兒興味盎然,把整個活動推向了高潮。
從活動材料的準備來講,我們用吹塑紙制成小路,并在上面挖出一些大小不一的幾何圖形作為坑,又以這些幾何圖形片作為鋪路的材料。這樣,既鞏固了幼兒對幾何圖形的認識,又便于幼兒發(fā)現(xiàn)并改正錯誤。
圖形轉換的內容選取了幾種圖形轉換中較為簡單的部分,以適合小班幼兒的理解水平。這一內容的練習是在完成“鋪路”任務遇到某些圖形的轉換關系,而且使他們在完成鋪路任務之后獲得成功感,提高自信心,這比單純的練習具有更大的教育價值。
設計經典方案3
一、教學理念
現(xiàn)在的孩子都生活在在溫暖、幸福的大家庭里,受到家人的關愛、呵護,得到親朋好友的關心,難以意識到有什么危險的事物存在于自己的身邊、而進入初中后,沒有了父母的接送,青少年學生的安全出行便成了老師和父母所要關心的話題、通過知識競賽和情景再現(xiàn),使學生主動積極參與,提高學生文明交通意識,規(guī)范交通行為。
二、教學目標
1、通過本次班會,使學生們了解生命的可貴,增強學生安全意識,引起同學們對交通安全的重視、
2、通過本次班會活動,使同學們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規(guī)則及交通標志,掌握有關的交通安全知識,并逐步形成自覺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良好行為習慣、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學生能關注交通安全,提高文明交通意識、
2、教學難點:對一些交通標志的'認識以及一些基本交通安全常識的認知,并踐行于日常生活、
四、教學對象:初中一年級
五、教學課時:1課時
六、活動準備
1、查找相關視頻、
2、分小組,各小組自行查閱有關交通安全的基本知識、
3、排演小品、
4、準備獲勝小禮品、
七、教學流程
第一部分:(播放視頻):交通安全公益廣告
。ㄖ鞒秩耍20xx年,全國共發(fā)生交通事故472、7萬起,其中涉及人員傷亡的道路交通事故20、4萬余起,造成59997人死亡、224327人受傷、其中有709名小學生和615名中學生因交通事故死亡,分別占全國交通事故死亡總人數(shù)的1、18%和1、03%;有3494名小學生和3451名中學生因交通事故受傷,分別占全國交通事故受傷人數(shù)的1、56%和1、54%、上述情況主要是由于上下學路上的交通事故和鄉(xiāng)村不規(guī)范校車事故造成的、因此,珍愛生命,注重交通安全對于我們中學生來說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之前各小組都已查閱了相關知識,那么,我們就直接進入主題,開始我們的交通安全知識大競賽吧。
第二部分:交通常識競賽(小組舉手搶答,答對1題得10分,答錯不扣分、)
。ㄒ唬┻x擇題:
1、交通肇事電話號碼:_____、(c)
a、110 b、120 c、122
2、中小學生放學在道路上列隊通行時,每橫列的同學不得超過_____名、(b)
a、1 b、2 c、3
3、《道路交通管理條例》第六條規(guī)定:駕駛車輛,趕、騎牲畜必須遵守靠_____通行的原則(c)
a、左邊b、中邊c、右邊
4、不滿_____歲的少年兒童不宜騎自行車、(a)
a、12 b、15 c、18
5、三輪車、人力車載物,高度從地面起不能超過_____米、(a)
a、2 b、3 c、4
6、紅燈、綠燈分別表示_____、(c)
a、警示、準許通行b、準許通行、警示c、禁止通行、準許通行
7、交通信號燈的黃燈表示什么、(c)
a、禁止通行b、準許通行c、警示
8、通過沒有人行橫道的街道時,在安全的情況下要直線通過,要_____,注意來往車輛、(a)
a、先看左,后看右b、先看右,后看左c、直接過
9、家離學校較近的同學,想要節(jié)約路上時間,可以使用_____作為道路交通工具、(b)
a、滑板、旱冰鞋b、自行車c、獨輪自行車
10、發(fā)現(xiàn)車輛發(fā)生交通事故后逃逸,你應當_____、(a)
a、盡量記住肇事車輛的號牌、車身顏色、車輛型號、車輛用途、逃逸方向等情況,并立即報警、
b、趕快離開現(xiàn)場以免不必要的麻煩
c、在無急救知識的情況下自行搶救受傷人員
。ǘ┡袛囝}
1、行人、非機動車可以進入高速公路、(錯)
2、駕駛自行車、電動自行車、三輪車橫過機動車道的,應當下車推行、(對)
3、汽車不是一剎車就能停止的、(對)
4、可以在機動車道騎自行車、(錯)
5、年齡不滿18歲的學生不準駕駛摩托車、(對)
6、騎自行車遇有黃燈亮時,已經越過停止線的可以繼續(xù)通行、(對)
7、在乘坐公共汽車時不得向外拋灑物品、(對)
8、在小區(qū)內步行時,要注意預防車門突然打開、(對)
9、在沒有人行道的道路上行走,無車輛通過時,可在道路中間行走、(錯)
1
0、行人在人行道上行走只允許靠道路右側通行、(錯)
。ㄈ┱J識交通圖標:
1、機動車車道
2、非機動車車道
3、禁止向左轉彎標志
4、禁止通行
5、表示禁止一切車輛和行人通行
6、禁止行人進入
7、限制速度
(四)各組組員當警察(小品表演):
主要講述一個肇事司機逃逸的事件(表演中故意設計一些錯誤,在小品結束后由學生搶答指出、)
(五)派發(fā)各組獲勝禮品
八、請學生主動發(fā)言談談這次班會課的感受
九、教師總結
通過這次班會,相信同學們對生命有了新的理解和認識,希望各位同學能積極遵守交通規(guī)則,做文明交通的小主人、生命就掌握在我們手中,“珍愛生命,文明出行”,愿大家能高高興興上學,也能平平安安回家!
設計經典方案4
教學目標 :
知識目標:
1、揣摩、欣賞精彩段落和語句
2、 體會作者強烈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 培養(yǎng)學生利用網絡獲取知識的能力
德育目標:培養(yǎng)學生對土地、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揣摩、欣賞精彩段落和語句
教學儀器與媒體:投影儀、計算機、錄音機等。
教學方法:整體感悟與體驗
教學過程 :
1、 情境導入
2、 導語 :教師播放歌曲《松花江上》,讓學生感受歌中的情感,說說自己的感受,創(chuàng)設情境。九一八事變之后,當日本侵略者的鐵蹄踐踏著祖國東北大地的時候,無數(shù)的東北同胞被迫背井離鄉(xiāng),遠離故土家園。試想,他們是懷著怎樣的家仇國恨與思念之情思?今天,我們就來感受一下東北同胞當時的心情。
3、 學生上網檢索有關背景和作者的資料
4、 整體感知
5、 范讀
6、 學生自讀
7、 品讀精彩語句
8、 學生朗讀并互相評價:學生交流各自的聽讀感受,整體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懷念、贊美、憂傷、憤怒等)
9、 教師拋出兩個問題,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欲望與熱情:
問題一:文中哪些句子或詞語最能表達作者的情感?深情地朗讀這些句子并談談你的理解和體會。
問題二:作者是運用了哪些手段把自己對故鄉(xiāng)的這種感情表達出來的`?請舉例說明。
10、 學生精讀課文,進行語言品味,自主學習,合作交流,明確:
問題一:我心里懷著熾痛的熱愛、我無時無刻不聽見。。。。。。我無時無刻不聽見它召喚我回去。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濫著一種熱情。在那田壟里埋葬過我的歡笑。
問題二:運用大量富于鮮明感情色彩的詞語,直接抒發(fā)感情。
運用排比、比喻修辭表達加強情感的沖擊力。(如:當我躺在土地上的時候,。。。。。。怪誕的狂風;當我想起故鄉(xiāng)的時候,噴涌著血液一樣;在春天,多么豐饒等句子。)
人稱的恰當運用。(先用第三人稱她而不用它,隱含將土地比作母親的意思;隨著情感的越趨激蕩,作者又將她改成第二人稱你,直接傾訴對故土的感情,顯得直接而迫切,產生了強烈的抒情效果。)
11、 揣摩特殊詞語的用法
。1)我有時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還是跳動的,我的心還在噴涌著熱血,因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濫著一種熱情。
。2)請再看這樣一個句子
在那田壟里埋葬過我的歡笑,在那稻顆上我捉過蚱蜢,在那沉重的鎬頭上留著我的手印。
作者為什么不用飄蕩著我的歡笑,回響著我的歡笑之類的詞語呢?
(3)學生討論后學法總結指導:這兩個詞語的運用都逾越了常規(guī)。對于這些特殊的用法,應從以下兩方面求解:
。2、 明確該詞的本意;
。3、 分析該詞所處的語境。
最后在本意和語境間可以發(fā)現(xiàn)詞語的具體確切含義。
四、擴展思考
同學們你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是怎樣表達對祖國的熱愛的呢?
五、布置作業(yè) (播放《松花江上》)
1、九一八真的成為歷史了嗎?以此為題寫一篇小作文。(可以網上檢索有關資料)
。5、 寫一首同名詩歌--------《土地的誓言》。抒發(fā)自己對土地的感情。
設計經典方案5
一、景觀飄窗
一般所謂270°景觀的圓弧形大飄窗,在建筑設計中就已經幫業(yè)主定位了。一般采用全落地設計,這種設計一般將飄窗正對園景或者江景,所以不用在室內設計中再做改動,只要在布置上下點工夫即可。如果室內設計是歐式的,在窗邊擺上一張短點的貴妃椅,再在貴妃椅旁擺上一張同風格的圓臺就足夠了。如果室內設計是簡約時尚型的,擺上同樣風格的一張小圓桌和兩把小椅子就可以。
二、夢幻風格
如果業(yè)主是一個女孩,恰好還是一個喜歡做夢的女孩,臥室的大飄窗外景觀又不怎么樣,就一定要改造一下。大女孩或者女人也可以如此改造,因為女人天生愛做夢,即使一些事業(yè)有成的女強人,在夜深人靜獨處時也經常想象甜蜜的愛情。飄窗一定要夠大,達到2米長,近1米寬,房間又比較小,就適合把飄窗設計成一張小小的單人床。把飄窗掛上粉色或者碎花棉布窗簾,保留原有的'大理石臺面鋪上床墊,再擺上幾個自己喜歡的碎花抱枕和卡通布絨玩具,就可以直接將飄窗改成了臥榻。
三、休閑茶室
休閑茶室型的飄窗使用范圍很廣,無論男女老少都使用這種風格。想布置成休閑的茶室,先按窗臺的尺寸購買一個薄薄的布藝坐墊,然后再購買一些相同色系的方枕作為靠背,最后在中間擺上一張日式小茶幾,一個小小的茶室就完成了。有朋自遠方來,兩人對坐品香茗,傾心相談,繁重的生活就顯得難得輕松。還可以放一個跑步機,或一把搖椅,旁邊擺上小茶桌,集鍛煉、休閑于一體,閑時可以和朋友一起喝茶、下棋、聊天。
四、功能實用
如果飄窗不大,窗臺離地又較高,則最適合改造成功能型的使用空間。如果飄窗高度剛好與床的高度相等,則可以把床緊挨著飄窗放置,飄窗就變成了床頭柜。如果想擴大收納空間,則可在飄窗下設計一排小柜子。不想把床靠近窗戶,則可把飄窗做成小儲藏柜或梳妝臺使用了。在飄窗臺面量體訂做出高20~40厘米的書桌臺面,這樣既"省"掉了桌子腳,又節(jié)約了用料,"偷"出了意想不到的空間。再把它格成幾個抽屜,能裝下不少零碎東西。
設計經典方案6
中班音樂活動設計:捉螃蟹(韻律活動)
活動目標:
1、能創(chuàng)編螃蟹“吹泡泡、橫走”等動作,并隨音樂節(jié)拍表現(xiàn)樂曲情感。
2、知道在音樂變化時,能作出與音樂相匹配的動作。
3、能在活動中控制自己的`行為,在模仿螃蟹橫走、躲藏時不影響同伴。
活動內容:韻律活動《捉螃蟹》
活動準備:
1、“捉螃蟹”音樂磁帶
2、螃蟹手
3、捉蟹網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初步感知樂曲情感
欣賞一遍音樂,知道樂曲名稱及旋律上的變化。
二、創(chuàng)編ABC段動作,表現(xiàn)樂曲情感
1、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A段動作
。1)表現(xiàn)小螃蟹的可愛
。2)表現(xiàn)螃蟹有八只腳
2、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B段動作
。1)表現(xiàn)螃蟹在河里吹泡泡
。2)表現(xiàn)螃蟹橫著走,創(chuàng)編動作
3、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C段動作
。1)從不同方位上表現(xiàn)螃蟹撓癢癢動作
。2)表現(xiàn)螃蟹洗澡動作
。3)洗完澡、愜意、舒服的動作表現(xiàn)
4、聽音樂用動作完整表現(xiàn)ABC三段樂曲情感
。1)教師動作夸張和幼兒一起跳“螃蟹舞”
5、傾聽“結尾”音樂,感受音樂與前ABC段的不同之處,并能用動作表現(xiàn)。
。1)引導幼兒傾聽“結尾”音樂。
。2)提醒幼兒在躲藏時,不碰撞別人。
。3)聽音樂表現(xiàn)“結尾”動作。
教師扮捉螃蟹人和幼兒一起玩“捉螃蟹”游戲。
6、聽音樂完整做動作(教師用有聲語言,體態(tài)語言提示動作轉換)
三、結束
幼兒聽音樂走螃蟹步出活動室
活動延伸:
根據螃蟹特征及生活習性,可以做一些美術作品,也可以根據“捉螃蟹”自編更豐富的“螃蟹舞”。
設計經典方案7
一、研究問題: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中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對學生綜合能力提高的作用
二、實驗處理:
比較性實驗:普通班與實驗班的比較
等組實驗:普通班與實驗班的比較
三、實驗變量
1、實驗自變量
X=中學信息技術課程中任務驅動教學法的使用
2、實驗因變量
Y1=獲取信息的本事
Y2=合作學習的本事
Y3=對信息評價的本事
Y4=反省認知的本事
Y5=自我評價的本事
3、干擾變量及其控制
干擾變量:
。1)學生信息技術素養(yǎng)和技術水平的不一樣
。2)任務驅動教學過程中任務的設計、使用的合理性與正確性。
。3)學生與他本事的變化發(fā)展對這五種本事的影響。
干擾變量的控制:
(1)為了確保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效果的提高是由于任務驅動教學方法的使用的作用而不是其它因素的作用,本實驗研究過程中采用等組比較實驗。
。2)為避免由于任務驅動教學中任務的設計不合理而對實驗效果產生影響,在進行實驗前應由教學設計專家、學科帶頭教師和學生對設計的任務的合理性進行論證,布爾什確保任務的合理性。
(3)為降低其它因素對教學效果的影響,先對學生的確基本學習本事、信息素養(yǎng)和計算機技術水平等因素進行調查分析,并對其它教學方法在教學中的應用所產生的效果作預測分析,最終對教學效果進行分析時加以研究并予以排除。
四、試驗程序設計
1、實驗假設
。1)任務驅動教學法對學生獲取信息的本事的提高有顯著的作用
。2)任務驅動教學法對學生合作學習的本事的提高有顯著的作用
。3)任務驅動教學法對對信息評價的本事的提高有顯著的作用
。4)任務驅動教學法對反省認知的本事的提高有顯著的作用
。5)任務驅動教學法對自我評價的本事的提高有顯著的作用
2、實驗對象
在附中信息技術教學中選取高二(3)、(4)班和第二中學
信息技術教學中選取高二(2)、(5)班為實驗對象;
附中高二(3)班和第二中學高二(2)為實驗組,教學中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
附中高二(4)班和第二中學高二(5)班為控制班,教學中不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實驗實施前對學生本事進行前測,確認兩班同學在這三個方面的本事相當,視為等組。
控制1=附中高二(4)班部分學生和二中高二(5)班
實驗1=附中高二(3)班部分學生和二中高二(2)班
。ㄗⅲ貉芯康角皽y時可能兩個學校的兩個班不必須全部能夠分為兩個等組,故從兩學校的兩班中分別選取部分同學構成兩個等組。為不影響實驗的正常、順利進行,對不納入實驗的同學也實施同樣的實驗手段,但不納入數(shù)據的統(tǒng)計分析中)
3、實驗過程
本實驗研究采用等組比較前測后測實驗研究。
。1)利用里克特量表對預期的.實驗對象進行前測,并分別從兩個自然班中選取部分學生組成實驗組和控制組:實驗組和控制組。
。2)利用調查問卷對實驗對象進行學習風格、本事結構等因素進行調查研究,了解學生的特點和已具備的本事狀況,為以后的效果分析掃清障礙。
。3)在兩個學校的兩個實驗班的教學中任務驅動教學方法(教學資料和任務驅動基本架構是由研究者和學科教師根據研究和教學的需要共同確定的)。在教學的過程中利用行為觀察記錄表、反思日志表、調查問卷、里克特量表等工具對學生的行為進行觀察和記錄。
(4)在研究進行兩個月左右時對學生這三種本事的發(fā)展進行構成性檢驗,發(fā)現(xiàn)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解決措施,進行補救。
(5)學期結束時,對學生這三種本事的發(fā)展進行終結性檢驗,驗證實驗假設是否成立,如成立,用實驗數(shù)據證明,如不成立,說明原因。
設計經典方案8
教學目標。
1、用點、線大膽組合成一張完整的畫面。
2、使用不同的點線,自由表達自己想象中的畫面。
3、引導學生把生活中常見的建筑、人物以及各種自然物體、用點、線、面概括成完整的畫面。
教學重、難點:能否用點、線、面組合成一張完整的畫面。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教師出示多種工具描繪出的`各種點、線、面。
A、你覺得這些點、線、面有趣嗎?
B、你在什么地方見過他們呢?
2、揭示課題:彩線連彩點
師:你覺得彩線和彩點連在一起會是怎樣的呢?
二、欣賞作品
1、教師展示大師康定斯基的作品。
師:你從畫中看到了那些東西?他們是怎樣組合排列在一起的? 2、展示兒童相關于“彩線連彩點”的繪畫作品和手工作品。
三、造型和表現(xiàn)
1、請學生思考。
A、你想用點、線、面來表現(xiàn)畫面嗎?
B、想一想,你準備用他們來表現(xiàn)哪些東西?
2、分小組嘗試使用點、線、面來表現(xiàn)自己想表現(xiàn)的畫面。
采用單線、涂色及剪貼等各種形式來表現(xiàn)自己對事物的感受。進一步理解線的組細、
點的大小、色彩的變化、畫面的構圖……
3、組織小組之間相互學習,并對創(chuàng)作的難點重點“畫面要完整”實行進一步講解。
4、教師出示相關的作品協(xié)助學生理解。
四、練習和評價
1、提出本節(jié)課練習的要求。
學生練習,利用手中的工具和喜歡的形式表現(xiàn)彩線連彩點的形象。
2、組織學生實行自評、互評。
3、教師適當評價,對課堂表現(xiàn)好的同學實行表揚和鼓勵。
4、組織學生作好課堂結束的收拾和整
五、收拾整理
設計經典方案9
教學目標
1、結合操作活動使學生初步理解方程的意義。
2、會用含有未知數(shù)的等式表示等量關系。
3、感受方程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探索性
教學重點:結合具體情境理解方程的意義,能用方程表示簡單的等量關系。 教學難點:能用方程表示簡單的等量關系。
教學過程
活動一:
談話導入: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們國家的國寶是什么嗎?對,大熊貓是我國一級保護動物,更是我國外交活動中表示友好的形象大使。動物園的叔叔正在科學的喂養(yǎng)大熊貓呢!
出示信息窗一,引導學生觀察情境圖,閱讀文字信息。
學生觀察主題圖,認真閱讀信息。
活動二:借助天平理解等式。
分組實驗:①天平左盤放一個10克的砝碼,右盤放一個20克的砝碼,天平不平衡,可以用式子10<20表示;②在左盤再放上1個10克的砝碼,天平平衡了,用等式10克+10克=20克表示。
分組實驗:天平左盤放一個20克的砝碼和一個不知重量的方木塊,右盤放一個50克的.砝碼,一成天平平衡,用等式20+=50表示。
小結:等式表示相等的關系。
活動三:概括方程的意義。
師:觀察黑板上的三個式子:+20=70、2=150、3+10=100,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學生自由談想法??
小結:像+20=70、2=150、3+10=100這樣含有未知數(shù)的等式,叫做方程。
活動四:方程與等式的關系
想一想,等式和方程之間有什么關系?
小組討論
小結:方程的范圍比較小,等式的范圍比較大,方程只是等式的一部分。 活動七:自主練習
1、判斷哪些式子是方程。
師:你認為一個式子是方程必須具備哪些條件?
小結:同時具備“含有未知數(shù)”、“相等的式子”這兩個條件才是方程。 學生獨立完成自主練習第1題。(引導學生在判斷對錯的同時,說出判斷的依據。)
2、看圖列方程。完成自主練習第2題。要求學生先找出圖中數(shù)量間的相等關系,再獨立列出方程。(集體交流)
3、完成自主練習第3題。(讓學生獨立寫出等量關系式并列出方程,再進行交流。)
活動五:全課總結:
引導學生談談這節(jié)課有什么收獲?
學生談收獲,并找出不懂的地方。
設計經典方案10
為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提高實踐能力和自身的科學素質,養(yǎng)成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習慣,我們根據《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的要求,并且結合我校少先隊工作特色,創(chuàng)建了xx市葵涌第二小學“六(4)班電池環(huán)保中隊”。
一、活動背景:
廢舊電池對環(huán)境的污染非常嚴重,現(xiàn)已成為全世界共同關注的問題。同時結合我校所在社區(qū)有很多著名的電池生產公司,例如:比亞迪、比克電池公司等等,部分學生的家長也在這類公司中任職,對電池的生產、利用、危害、回收等環(huán)節(jié)已經比較熟悉,我們結合這些實際,創(chuàng)新活動形式,積極組織、參與廢舊電池的回收宣傳活動,提高了每一個隊員的環(huán)保意識。
二、活動目的
1、通過調查訪問,了解人們處理廢舊電池的方法;知道廢舊電池給人們的生活環(huán)境帶來的害處。
2、了解當今世界對于廢舊電池的回收利用情況,根據我校社區(qū)的實際情況試圖找到解決的方法,使廢舊電池有個可去之處,為家鄉(xiāng)創(chuàng)最佳人居環(huán)境出一份力。
3、通過調查訪問等一系列的活動,訓練隊員的膽量,培養(yǎng)隊員交往、合作、發(fā)現(xiàn)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多種能力,參與環(huán)境保護,做環(huán)境小衛(wèi)士、社會小主人,培養(yǎng)學生善用資源的情操。
三、活動對象時間地點:
1、對象:六(4)班全體隊員。
2、時間XX年2月——XX年4月,活動具體時間為綜合實踐活動課時間,及上學、放學的`課余時間。
3、活動地點:教室、自然實驗室、比亞迪公司、街道社區(qū)等。
四、活動形式
(一)、創(chuàng)新活動的載體
如在校園內設立《電池回收箱》、設計《電池處理調查表》、評比“環(huán)保小衛(wèi)士”、開展“科技活動周”活動等形式提高隊員參加的積極性。
。ǘ(chuàng)新科技信息交流活動
引導學生通過實際拍攝、查閱書報雜志、上網瀏覽等方式,搜集關于環(huán)保電池的發(fā)展、種類、原理等知識。利用課間、班隊活動或晨會,開展各種形式的信息交流、展示活動:開展以“環(huán)保電池”為主題的圖片展覽會;以“環(huán)保電池”的為主題的中隊活動;出一期以環(huán)保電池為主題的黑板報;開展“環(huán)保電池”的小小分析會,舉辦中外科學家、發(fā)明家故事會,組織學生與電池科技工作者交流……
。ㄈ、走向社會,科技實踐活動“社會化”
開放性是科技教育的一個特點,社會實踐是校內科技教育必要的延伸和補充,為此我們十分重視社會科技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使學?萍冀逃c社會緊密結合起來。
1、科技實踐活動小組進社區(qū)宣傳電池環(huán)保知識
2、參觀電池公司,學習高科技知識,科技實踐活動小組與專家面對面交流
。ㄋ模⒓倚=Y合,科技實踐活動“家庭化”
1、加強家庭教育的指導
2、家長與學生一起編輯“電池環(huán)保科技小報”
設計經典方案11
一、教學目標
1.精讀課文,體會筍芽兒思想感情的變化,重點指導有感
2情地朗讀好第題中的句子。
2.使學生知道筍芽兒在春雨姐姐、雷公公、小草弟弟的鼓
勵下,勇于鍛煉,終于茁壯成長,初步培養(yǎng)學生自強自立的`意識。
二、教學過程
1.復習檢查。
(1) 2(2)《作業(yè)本》比一比,組詞。聽寫個別生字詞。 2.學習課文的第一段。
(1) 1(1),出示課后指名讀第一段,其余思考。(2)1(1),討論課后理解央求。
。3)想象表演:誰能來扮演筍芽兒,央求竹媽媽讓她到地To)
面上去?(指名一至兩位學生即可,只需理解央求就行(4)在這段中,春雨姑娘、筍芽兒、竹媽媽的話分別應該用怎樣的語氣來讀?(自由試讀)
①指名讀春雨姑娘的話,并說說應用怎樣的語氣來讀,為什么?
。厝帷㈥P心)(聲音要稍低些)然后齊讀。 ②指名讀筍芽兒的話,說說該用什么語氣?(撒嬌、畏縮)(聲音要尖嫩些)指導齊讀。 ③指名讀竹媽媽的話,說說該用什么語氣讀?(擔心、害怕)(聲音要粗些、快些)指導齊讀。
(5)齊讀第一段,并選好自己認為讀得好的對話部分站
起來讀。
3.學習課文第二段。
(1)想一想,我們剛才是怎樣學習第一段的。(2)小結:①圍繞課后思考題,理解內容。
②抓住對話部分體會,并感情朗讀。
(3)自學并反饋學習情況。
①筍芽兒聽了雷公公的呼喚,她怎樣做?(討論)②自愿扮演雷公公、筍芽兒和竹媽媽,朗讀他們所說的話。其余學生進行評議。
③師生共同討論本段中對話應采用的正確語氣。雷公公粗重(聲音低沉)
竹媽媽不放心(理解嘮叨)
筍芽兒堅決(音稍高、有力)
。4)齊讀一指名讀一分角色讀
4、學習課文第三段。
。1)自學第三段。(用一、二段的方法。)(2)討論,有感情朗讀。
小草:堅強、不屈不撓
筍芽兒:勇敢、自豪
春雨姐姐、太陽公公:關愛。
分角色讀,齊讀。
設計經典方案12
教學目標:
1、通過經歷觀察、猜測、推理、操作等活動,讓學生發(fā)現(xiàn)圖形和生活中一些事物的簡單的排列規(guī)律。
2、培養(yǎng)學生的初步觀察,推理等能力,提高學生合作交流與創(chuàng)新意識。
3、借助變一變、找一找等活動,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發(fā)現(xiàn)和欣賞數(shù)學的美。
教學重點: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圖形和事物的簡單排列規(guī)律。
教學難點:一組圖形或事物排列中有多個組合的。
教具準備:花邊、圖形(教具盒)、復印紙紙、小三角形、磁鐵
教學過程:
一、在游戲中感知規(guī)律
1、從里面分別逐一抽出有規(guī)律的三角旗,讓學生猜一猜接下去會是什么顏色的?(猜得真準呀)
2、從里面分別逐一抽出沒有規(guī)律的三角旗,讓學生猜一猜接下來是什么?
問:為什么第二次猜不準,而第一次猜的又快又準呢?這里到底有什么秘密呢?(生發(fā)表意見)
3、出示課題: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規(guī)律。(板書:規(guī)律)
4、你觀察兩條彩帶,哪條美一點?(師:嗯,看來規(guī)律可以你我們帶來美感。
二、在探究中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ㄒ唬╊伾灰粯拥幕ㄟ叄▋蓚一組)
1、猜一猜:出示花邊紅綠紅,猜一猜接下來是什么顏色的花?(隨學生的猜出示花)
師:你們真厲害,又猜對了,有什么發(fā)現(xiàn)嗎?(生說)
2、交流:說說你們的想法。(按紅綠紅綠紅綠這個規(guī)律排列的)
3、變長:按紅綠紅綠紅綠這個規(guī)律排列,你能把這花邊變長嗎?
。ㄉf師貼:先往左貼,在往右貼)
。ǘ╊伾粯,形狀有規(guī)律的(二個一組)
1、找一找:仔細觀察有什么規(guī)律?
2、全班交流:有什么發(fā)現(xiàn)?誰來說說。(蘋果都是1個,梨子一次比一次多1個。)
3、變長:根據這樣的規(guī)律,如果繼續(xù)延長,應怎樣擺?(讓學生報)
。ㄈ╊伾蚍较、大小都有規(guī)律的(三個一組)
1、找一找:生找一找有沒有規(guī)律?
2、同桌交流:有沒有規(guī)律,如果有那么有怎樣的.規(guī)律?把找出的規(guī)律說給同桌的小朋友聽一聽?(找規(guī)律)
3、全班交流:指名說一說
。ㄋ模┎乱徊拢w驗一條規(guī)律中一組圖形一般要重復出現(xiàn)三次)
(1)※○ ◎○ □+ ×¥
。2)○◎ ○◎ ※ ○◎ ○◎ ※ ○◎ ○◎ ※
(3)#※ ! ! ! ! !
小結:依次不斷地重復出現(xiàn)(至少三次)。
三、鞏固練習
1、圈一圈:(書上第88頁例1)
2、我會畫:(書上第89頁)
。1)顏色規(guī)律
(2)顏色、方向的規(guī)律
。3)顏色、形狀規(guī)律
3、節(jié)秦中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1)師拍: ……
。2) 生接著拍、說說規(guī)律。
問:為什么這么快跟上節(jié)奏?(有規(guī)律的)
。3)你能根據這個節(jié)奏編一段動作嗎?(動作中也可以有規(guī)律)
。4)自己編一段有規(guī)律的節(jié)奏或動作讓桌猜。
如:伸伸手、拍拍肩、伸伸手、拍拍肩。。。。。。
4、 找一找:生活中還有哪些事情也是有規(guī)律?
小結:剛才小朋友們發(fā)現(xiàn)了很多規(guī)律,有的規(guī)律是大自然本身就存在的,如:斑馬身上的條紋、一年四季、白天黑夜等等,有的規(guī)律是人們創(chuàng)造出來的,如衣服上的花紋,項鏈等等)這些規(guī)律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5、小小設計師(創(chuàng)造規(guī)律)
。1)創(chuàng)造規(guī)律:形狀、顏色上有規(guī)律或別的
。2)展示作品
。3)評價作品
6、機動:欣賞有規(guī)律的圖片(再一次感受規(guī)律美)
四、課堂總結:這些有規(guī)律的事物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美麗,希望你們能做一個善于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的有心人!
設計經典方案13
一、活動背景
1、“知榮辱,樹新風,我行動”道德實踐活動的開展,讓學生牢記歷史,珍惜現(xiàn)在,懂得感恩。
2、培養(yǎng)學生愛國守法,明禮誠信,遵守公德,尊敬師長,刻苦學習,勤儉自強,團結友愛,助人為樂,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二、活動目的
活動以學生和諧發(fā)展為培養(yǎng)目標,遵循學生的身心特點和成長規(guī)律,弘揚社會主義榮辱觀,積極參與多種形式的道德實踐活動,從身邊的事情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增強道德意識,養(yǎng)成良好習慣,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三、活動形式
以學生主持,讓學生收集素材,通過歌曲,朗誦,講故事,討論等一系列以學生為主體的活動形式,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主持人宣布活動開始
第一版塊是“道德小故事”,同學們聲請并茂的講述使大家感動萬分,講誠信,拾金不昧,樂于助人,尊老愛幼。聽了這些感人的故事,同學們頗有體會,紛紛舉手談了自己的感覺。
第二版塊是“道德名言”,很多同學都把自己搜集的'名言讀得大家聽,有些同學還制作成一張張書簽。
第三版塊是“學習抗震救災英雄,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大家收集了大量抗震救災的生動事跡和圖片,制作了圖文并茂的課件欣賞。
第四版塊“奉獻愛心,眾志成城”學生齊唱“為了誰”,“愛的奉獻”歌曲。
主持人帶領全班同學宣誓,我承諾: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在家庭,孝敬父母,在學校,尊敬師長,在社會,奉獻愛心。
主持人宣布活動結束!
設計經典方案14
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2.了解信客的職業(yè)及其品質。
3.學會抓住具體事例分析概括人物的方法。
4.從單元整體感知人間真性情。
教學重點:
從人物研究的角度把握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理解作者寫作意圖,感受信客的品格和精神。
教學方法:
1.自讀點撥。
2.誦讀品味。
3.感悟法。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由“信”字入手,信,書信,誠信。會意字,人言為信。
二、作者簡介、字詞
三、整體感知
1、信客是一種什么職業(yè)?
用簡潔語言概括
2、信客的職業(yè)道德是什么?
突出重點
3、與現(xiàn)代交通相比,過去的信客存在哪些困難?
四、聯(lián)系課文內容具體分析人物
我認為信客是一個的人,從文章————可以看出來,我想對大家說(或我想起了)。
從上面的句子練習中我們學到了什么呢?
1、怎樣分析人物。
記住一定要聯(lián)系具體事例。
2、學到了一些寫人物的方法吧。
3、積累了作文素材。
五、回顧、感悟
同學們,人是世間萬物的主體,人類主宰著這個世界,不同的'人造就了不同的人生,我們在這個世界上行走著書寫著我們的人生,也用心感受著生活。從第二單元一路走來,阿長讓我們感受到了善良,《背影》和《臺階》中的兩位父親讓我們感受到了拳拳的父輩之愛和父輩的辛酸,老王讓我們體會到了做人要有道德良心,而信客告訴我們的是沉甸甸的誠信二字。
六、做個好人
設計經典方案15
這是一篇說明文,介紹了讀報常識和讀報方法。希望養(yǎng)成讀報的好習慣。這篇文章很有實用性,從讀報的好處和讀報的方法兩方面進行了敘述。在教學時不僅要讓他們了解讀書的必要性,還讓學生結合讀書小組,制定讀書計劃,進行讀書競賽,寫好讀書心得,切實落實讀書活動。還要求學生養(yǎng)成讀報的習慣。這篇課文,主要是指點讀書方法,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這樣的課文無須老師講解,只要略加指點,放手讓學生自己閱讀就可以了。
我的教學設計是這樣的:自學課文――整體感知――小組交流――指導解惑。下面展示的是這篇課文的教學簡單過程。
一、自學課文。
。、通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二、整體感知
1、了解結構。
第一段(1——3自然段):每天讀報的好處。
第二段(4——5自然段):怎樣讀報〉
第三段(6——7自然段):讀報的收益。
2、理解重點句子:
。保┰瓉碜x報讀得著迷了,把鍋里煮的佳肴忘到九霄云外,雞鴨魚肉變成了一堆黑炭。
寫出了讀報入迷的程度,也說明報紙作為人的一種精神需求,有時會超出人對物質的需求。
。玻┻@樣,報紙就天天有新內容,每天都會給你新的感受,新的啟示。
這里連用了三個“新”字,第一個“新”表示報紙的時效快,緊跟時代和社會,后兩個“新”說明人們不斷地通過報紙了解社會,跟上時代發(fā)展的步伐。
三、小組交流
。薄⒋蠹医涣髯x報的好處以及收益。
2、了解課文的寫作特色
。保⑷挠昧瞬簧賳柧,比如:“報紙竟有這么大的魔力嗎?”“報紙上有什么東西這樣令人著迷?”等,這些放在自然段的開頭的問句,揭示了這一自然段的主要內容,也提醒了讀者對這一問題的注意。
。玻、篇末點題。
。场⒆詈笠粋自然段總結全文,發(fā)出號召,點明寫作本文的用意。
四、指導解惑。
教學過后,我感覺到,像這樣的閱讀教材,傳統(tǒng)的教學,是學生被動、單一、接受的學習過程,是教師向學生灌輸和填充的教學過程,把學生當做一個個可以裝許多知識的瓶子,通過反復操練即可掌握技巧的人,而完全忽視和抹煞了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主觀能動性。學生無法形成健康的個性,更不要說形成末來社會所必需的各種能力。而現(xiàn)代閱讀教學應積極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應組織、指導學生學會合作學習。在這篇課文的.教學中,我采用的就是這樣一種合作探究的方式,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
附:閱讀材料
一、報題閱讀法
報紙的文章標題,等于報紙的眼睛。閱讀報紙的題目,往往能較快地了解作者、編輯的意圖,明確文章要表達的內容。瀏覽標題后,要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有選擇地讀一部分。讀報先讀題,是一種節(jié)省時間的方法,值得提倡。
二、粗讀、細讀結合法
粗讀,即瀏覽,主要是擴大知識面,捕捉需要精讀的文章。細讀,就是精讀,對一些重要的閱讀材料,應該逐字逐句琢磨,逐段逐節(jié)咀嚼,仔細地了解它的內容、思路等。這樣點面結合,即省時且效果好。
三、剪貼法
剪報的范圍可根據自己學習、生活的需要和個人興趣而定。剪下后,要注明報紙的名稱和日期。貼報有幾種方式。如剪后放在紙盒內。到一定階段,再分門別類地貼在舊練習本或舊雜志上。也可邊剪邊貼,手邊準備一些十六開的白紙,剪下就貼在紙上,每張紙貼一篇,日后分門別類裝訂,另編目錄。報紙剪貼后,要常常翻閱整理。
四、資料摘錄法
有些文章的片斷、精彩語句、出色的標題,一些有用的事實、數(shù)據等,因其比較短小,不一定剪下,可抄在筆記本或卡片上。摘錄時要注明出處,以便日后查對。
五、讀寫結合法
讀報后,寫些讀后感,對報紙寫點書面意見,模仿報上的文章練習寫作,給報社投稿,都是讀報寫作相結合的有效形式。讀報時,注意積累詞匯,學習寫作,研究他人文章思路,學會思考問題的方法。這也是讀寫結合的有效途徑。
六、小組讀報法
可以找三五個志同道合的同學,組成讀報小組。活動形式有幾種:(1)定期交流心理,討論報上提出的問題。各抒己見,集思廣益,以討論促讀報;(2)開展讀報知識小測驗。輪流出題,大家回答,在回答中促進讀報;(3)交流剪報或摘報資料,互通有無,相互補充;開展評報活動,討論哪些文章好,哪些不好,哪些版面編得活潑,哪些地方有差錯,還可以寫成意見稿,寄給報社。
【設計經典方案】相關文章:
設計的方案12-20
設計的方案01-05
[經典]設計方案09-16
(經典)設計方案09-01
(精選)設計方案09-10
設計方案03-16
設計方案03-17
設計方案03-18
設計方案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