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長》教學設(shè)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shè)計,借助教學設(shè)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設(shè)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尺有所短 寸有所長》教學設(shè)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長》教學設(shè)計1
一、學習目標
1、認讀8個生字,以及“冒昧、疏遠、采訪、寂寞、分析、飄飄然、行只影單、和睦相處、患難與共、受益匪淺、年少氣盛、年逾古稀”等詞語。
2、學習書信的格式和寫法。
3、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能正確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難點
學習書信的.格式和寫法。
三、課前準備
調(diào)查本班目前存在的普遍問題,根據(jù)實際問題搜集辯論資料。
四、教學過程
。ㄒ唬┙Y(jié)合生活,理解課題
1、教師舉出生活中的實例引出課題: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2、學生體會,模仿舉例,理解課題。
(二)自讀課文,學習字詞,感知內(nèi)容
1、學生輕聲試讀課文,不認識的字查查字典,讀不順的句子多讀幾遍。
2、讀生字詞:柯巖冒昧寂寞和睦分析患者告誡受益匪淺年逾古??
再讀課文,想想這篇課文用什么形式,主要介紹了什么事。
。ㄈ┥钭x課文,質(zhì)疑歸納
1、讀讀議議。
a、信中主要提出了什么問題?你對這些問題有什么看法和體會。
b、國強的問題還有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展開想象,合情推理。
2、讀讀悟悟。
a、朗讀課文。
b、感悟柯老師信中語氣的特點:真誠、耐心。
3、讀讀想想。
a、自己歸納書信的格式,發(fā)現(xiàn)去信與回信的異同。
b、合作交流,教師小結(jié)。
。ㄋ模┱n后延伸,拓展訓(xùn)練
辯論會:結(jié)合本班主要問題由師生共同商定論題,自由組成正反方,展開辯論。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長》教學設(shè)計2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能正確地看待自己和他人,懂得與人相處之道。
3.學習書信的格式和寫法。
教學重難點:
1.讀懂信的內(nèi)容,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實際體會“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
2.學習書信的格式、寫法。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dǎo)入,激發(fā)興趣
1.提問:同學們,平時你與別人都是用什么方式交流的?
2.小結(jié):是的,我們交流的方式有很多種,書信也是交流的一種方式。它可以幫助我們交流思想、傳遞快樂、傾訴煩惱。今天我們上的課文內(nèi)容就是兩封信,請大家打開課本。
二、初讀課文,觀察比較
1.師:先請同學們快速瀏覽一下課文。仔細觀察一下這兩封信,找找他們有什么共同之處、
2.反饋:同學們看大屏幕,說說這兩封信有什么共同之處?
指名說基本格式。(課件出示原文,并標明格式的名稱)
3.師: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請你們再仔細看看這兩封信,這些標出來的名稱它們有什么特點?
(1)稱呼。把對方的稱呼寫在第一行,頂格。后面加上冒號,表示下面有話要說。
(2)正文。就和我們平時寫得作文一樣,開頭空兩格。
(3)結(jié)尾。正文完了,結(jié)尾應(yīng)該寫上致敬或祝福的話。結(jié)尾的祝語分兩行寫,像“敬!薄ⅰ白D恪钡茸盅,應(yīng)緊接正文之后,或另起一行,空兩格寫;像“身體健康”、“健康快樂”等字眼應(yīng)另起一行頂格寫。
(4)署名、日期。信寫完了還得寫上署名和日期,署名和日期都寫在這封信的右下角。我們在寫的時候應(yīng)先寫署名,另起一行再寫日期。
師:剛才講的那幾點都是信的基本格式,我們以后寫信的時候一定要按照這樣的格式寫。
4、出示格式有誤的第二封信讓學生修改。
5、引導(dǎo)學生發(fā)現(xiàn):在內(nèi)容上,一封是信,另一封是回信。(板書:信回信)
6、同學們的眼睛真亮啊,能說出這么多相同點和不同點,真不錯!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細細地讀讀這兩封信的內(nèi)容。
三、說煩惱和原因
1.請同學們大聲讀讀第一封信,想想第一封信寫了什么?(多指幾名學生)
(張國強同學給柯巖老師寫了封信傾訴了自己的煩惱。)
2.師:你真會概括啊!請你們再細細地讀讀課文,用手中的筆把張國強的煩惱劃下來。
3.反饋:能在課文中找到張國強的煩惱嗎?(指名)(課件出示)
我在班里原來好朋友很多。最近,我的作文在全國征文比賽中得了獎,縣報、市報都有記者來采訪我!械倪不理我了。
可過去熱鬧慣了,現(xiàn)在進進出出……我感到寂寞。
師:是啊,一個人進進出出好寂寞啊。(卡片出示“寂寞”理解意思)
4.張國強在這封信中向柯巖老師傾訴了煩惱,還傾訴了原因,他認為疏遠的原因是什么?
(張國強同學認為同學因為他獲獎而嫉妒他。)
(1)師:對,你把這個詞語讀對了,你能再把這個詞語讀給大家聽聽嗎?誰還想再來試試?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個詞語。(你把這個詞語讀錯了,跟老師來讀讀這個詞語?誰還想來試試?我們一起來試試)
(2)你能幫它找個近義詞嗎?(找的真棒)
5.張國強的煩惱和原因我們都找到了,那我們來讀讀第一小節(jié),從這段話中你又讀懂了些什么?
(張國強是第一次給柯巖老師寫信)
理解“冒昧”。
師小結(jié):對啊,這是張國強第一次給柯巖老師寫信,所以他用上了“冒昧”這個詞語,那么我們再什么時候能用上冒昧這個詞語呢?(如果學生打不上來)比如說你第一次打電話,就可以可以用冒昧這個詞語。還有什么時候也可以用上冒昧這個詞語呢?
(第一次請別人幫忙,第一次問路……)
師:你已經(jīng)會用“冒昧”這個詞語了。
四、找原因,說道理
1.過渡:讀了張國強的信,我們知道了張國強是這樣想的,也是這么說的'。但是柯巖老師在回信中卻為張國強的心態(tài)而感到擔憂。請同學們細細品讀第二封信,找找柯巖老師是怎么解決張國強的煩惱的。你可以把找到的句子用筆劃一劃。
2.交流:(課件出示)
(1)“你說是因為同學嫉妒你。不排除個別人是這樣……咱們還是從自己找原因”(柯巖老師讓張國強先從自身找找原因。)
師“你還找到了那些句子?
(2)“一個人如果總是用自己的長處去比別人的短處,那么他不但會停止前進,還會形單影只,十分寂寞;如果他能不斷找出自己的短處,不斷發(fā)現(xiàn)與學習別人的長處,他就會飛快地進步,越來越奮發(fā)樂觀!
師:剛才同學們在形單影只這個地方讀的有點小疙瘩,這是個新的成語,跟老師把這個詞語讀讀。誰能來說說形單影只是什么意思呢?
理解“形單影只”的意思是孤獨,一個人的意思。
師:相信同學們認識這個新成語之后,這段話讀得更通順。一個人起……
師:你能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嗎?誰來說說這句話的意思嗎?
師:是呀,柯巖老師就是要我們明白“尺有所長寸有所短”的道理,(板書課題),這樣才能取長補短,相得益彰。其實我們在座的每個同學也都應(yīng)該要明白這個道理。
(齊讀:一個人……)
6.過渡語:我們在與別人交往中,只要彼此交心,相互扶持,才能有很大的收獲。那柯巖老師小時候明白這些道理嗎?(不明白)你又是從哪里看出來的,能不能把它讀一讀。(還可以從哪里看出來呢?)
、偕x:“我小時候是個驕傲的孩子……也并未真正入耳!
、邶R讀。
師:是呀,直到后來柯巖老師她不斷碰釘子,摔跟頭……又在生活中看到許多比自己優(yōu)秀千百倍的人,這才慢慢理解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深意。于是她學著發(fā)現(xiàn)別人的長處,一點一滴改正自己的不足,慢慢的就擁有越來越多的朋友,彼此知心交心,患難與共。
7.同學們,兩種不同的心態(tài)導(dǎo)致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結(jié)果。你能用生活中的事例來說明“尺有所短,寸有所長”這個道理嗎?
學生舉例說說。
8.同學們,帶上你此時的體會,最后一起讀讀今天的課題吧!(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一、說教材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文由兩封信組成,一封是張國強同學寫給柯巖的信,他認為同學們嫉妒他獲獎,因而疏遠他,感到很寂寞,所以寫信向柯巖老師討教,希望得到柯巖老師的幫助。一封是柯巖的回信,她在信中通過合理的推斷,分析了張國強失去朋友的原因,并結(jié)合自己的經(jīng)歷告誡國強:只有善于發(fā)現(xiàn)別人的長處,一點一滴地改正自己的缺點,才能擁有越來越多的好朋友;彼此知心交心,患難與共,才能飛快地進步。張國強在信中提到的問題,是學生在生活中很有可能遇到的,因此這篇課文對學生思考自己的成長問題有較普遍的指導(dǎo)意義。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引導(dǎo)學生了解課文中提出的成長中存在的問題,提醒學生避免類似問題;二是學習用書信進行書面交際。
本課教學的重點是引導(dǎo)學生讀懂信的內(nèi)容,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實際體會“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并學習書信的格式、寫法。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學習本課7個生字,理解新詞。
(1)對句子的理解。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也作“尺短寸長”。尺比寸長,但和更長的東西相比就顯得短;寸比尺短,但和更短的東西相比就顯得長。比喻各有長處,也各有短處,彼此都有可取之處!冻o·卜居》云:“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數(shù)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2)對詞語的理解。
紅眼。涸谡n文里指看到國強取得好成績非常羨慕而忌妒。
碰釘子:比喻遭到拒絕或受到斥責。
摔跟頭:比喻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困難。
2、熟讀課文內(nèi)容,懂得課題的含義。
3、學習書信的格式和寫法。
二、說教法和學法
以新課程目標為指導(dǎo),以學生為主體。本課的教法以教師引導(dǎo)為主。學法是議論法、練習法。
本篇課文材貼近學生生活,學生容易理解,可以引導(dǎo)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實際體會“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
三、說教學過程
1、激趣導(dǎo)入課文,并出示課題。
2、質(zhì)疑、探究課文內(nèi)容。
(1)自學生字詞語。
(2)聽課文錄音磁帶,交流獲取的信息。
(3)教師引導(dǎo),學生探究課文。
3、學習書信的寫法
書信的格式
(1)稱呼。把對收信人的稱呼寫在第一行,頂格。后面加上冒號,表示下面有話要說。怎樣稱呼,要根據(jù)寫信人和收信人的關(guān)系而定,一般說,當面怎樣稱呼,信上就怎樣稱呼。有時可以在稱呼前面加“敬愛的”“親愛的”這樣的詞語。
(2)正文。這是信的主要部分。寫信人要說的話,都寫在這部分。正文的開頭空兩格,通常是先寫問候的話,如,“您好!”“你身體好嗎?”如果寫的是回信,可以寫“×月×日的來信已收到”等內(nèi)容。如果來信中提出一些問題或要求代辦的事,可以先把問題回答清楚,或者把代辦事情的結(jié)果告訴對方,然后再寫自己想說的話。如果說的事情多,就應(yīng)該分段寫,寫完一件,再寫一件。每段起行空兩格,轉(zhuǎn)行頂格。
(3)結(jié)尾。正文完了,結(jié)尾應(yīng)寫上致敬或祝福的話,如,“此致敬禮”“祝你健康”。結(jié)尾的寫法,根據(jù)對象而定。如果給長輩寫信,可以寫“敬祝近安”“敬祝健康”;如果給平輩寫信,可以寫“祝你健康”“祝你工作順利”;如果給晚輩寫信,可以寫“祝你進步”“望你努力學習”。其中,“此致”“祝你”等字眼,應(yīng)緊接正文之后,或單獨占一行,空兩格寫;“敬禮”“健康”“工作順利”等字眼,要另起一行頂格寫。
(4)署名。結(jié)尾寫完后,在信的右下方寫上寫信人的名字?梢詭,也可以不帶姓(熟悉的人可以不寫姓)。有時可以在名字前面加上稱謂,如“弟、兒、侄、妹”。如果加稱謂,一般不帶姓。如果是給單位或組織寫信,姓名要寫齊全。
(5)日期。日期可以寫在署名的后面,也可以另起一行寫。
如果在信里問候別人,一般在署名和日期之后,另起一行,寫上“請代向××問好!”“××并此問好!”
如果信已經(jīng)寫好,但是還有一些話沒有說完,可以寫在信的后面。先寫一個“附”字,后面加上冒號,寫完補充的話以后,再加上“又及”二字,“又及”后面加句號。
信封的格式
(1)在信封的第一行寫收信人的地址。字跡要工整,地名要詳細。寫地名要由省、市、縣,一直寫到區(qū)、街和門牌號碼。如果是給農(nóng)村寫信,還要寫上鄉(xiāng)名和村名。信封的左上角畫著六個方格,應(yīng)在里面填上收信人的郵政編碼。
(2)在信封的第二行中間寫收信人的姓名?梢愿鶕(jù)收信人的身份,在名字后面寫“同志收”或“先生(女士)收”等,此處應(yīng)避免寫稱謂,如,不宜寫“爺爺收”。
(3)在信封的第三行寫上寄信人的地址和姓名,在信封的右下角寫上寄信人的郵政編碼。信件萬一出現(xiàn)投遞困難的情況,郵局可以憑借這些信息,迅速地把信退還給寄信人。
(4)信封正面距右邊55毫米至160毫米、距底邊20毫米以下的區(qū)域是條碼打印區(qū),不要在這個區(qū)域里寫字或署名,以免影響投遞。
(5)信封上的字不能用鉛筆寫,以防模糊不清;更不能用紅筆寫,因為這是不禮貌的行為。
(6)托人轉(zhuǎn)交的信,在信封上要寫“面交”“煩交”等字樣,在信封第三行的后半行上,寫“×××托”或“×××拜托”就可以了。
4、總結(jié)課文。
5、課外拓展:課外練習寫一封書信,注意書信的寫作格式。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長》教學設(shè)計3
【教學目標】:
1、認識并理解本課需要掌握的七個生字詞。
2、通過小組合作探討的方式理解課文內(nèi)容,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能夠正確看待自己和他人。
3、通過課文學習書信的格式和書寫。
【教學重難點】:通過小組合作探討的方式理解課文內(nèi)容,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能夠正確看待自己和他人。
【教學難點】:通過課文學習書信的格式和書寫。
【教學準備】: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講故事導(dǎo)入
師:森林里,一群鳥兒正在爭論,爭論什么呢?麻雀說燕子是怕冷的懦夫;燕子說黃鸝徒有一身美麗的裝束;黃鸝說百靈聲音悅耳動機不純;百靈說最無原則的要算那鸚鵡;鸚鵡說喜鵲生就一副奴顏媚骨;喜鵲說蒼鷹好高騖遠;蒼鷹說麻雀鼠目寸光。同學們,聽了它們的爭論你有什么看法呢?
。ㄈ嘟涣鳎
師:(板書課題)誰來說一說一對這句成語的`理解?
過渡: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又講了一件什么事呢?趕快打開課本看一看吧!
二、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我會讀:指名認讀生字詞
3、我會填:指名填空;選詞造句
三、抓住主要問題理解課文
1、提出問題:小組合作學習,研究探討:
。1)課文主要提出了一個什么問題?
。2)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3)哪些話使你印象深刻?
(4)你還有哪些新的發(fā)現(xiàn)或問題?
2、思考問題:學生自主閱讀思考
3、解決問題:全班交流
4、提出新的問題:
這封信對你有幫助嗎?
你嫉妒過別人嗎?別人嫉妒過你嗎?
通過柯巖老師的回信,哪些句子使你受益匪淺?
你還有新的發(fā)現(xiàn)或問題嗎?
四、學習書信的格式和書寫
1、通過學習這兩封信,你在書信的格式及語言上有什么發(fā)現(xiàn)?再讀一讀課文,把你的發(fā)現(xiàn)圈出來。
2、學生自讀自畫并交流。
3、教師歸納:
。1)格式:
A、稱呼
B、正文
C、祝福語
D、署名和日期
。2)語言
用第二人稱,如同在與對方面對面交談,親切
4、小練筆:張國強收到并閱讀了柯巖老師的回信以后,對他會有什么啟發(fā)?他會打算怎么做?假如你就是張國強,圍繞上述問題仔細想一想,然后給柯巖老師寫封回信匯報一下,注意信的格式。
五、作業(yè)布置
繼續(xù)完成小練筆
六、板書設(shè)計
討教:作文獲獎──嫉妒、寂寞回復(fù):人上有人,天外有天
從自身找原因
書信格式:
。、稱呼
。病⒄
。场⒔Y(jié)尾
。、署名和日期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長》教學設(shè)計4
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能正確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3、學習書信的格式和寫法。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準備:
1、查找資料,了解書信的書寫格式。
2、了解柯巖其人。
教學過程:
一、導(dǎo)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平時交流中常用什么方式呢?(談話、電話、收發(fā)信息,還有書信。)是啊,書信也是一種很好的交流方式,它可以讓我們交流思想、傳遞快樂、傾訴煩惱。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就是以書信的形式進行交流的例文,一位名叫張國強的小學生遇到了一件麻煩事,就給著名的作家柯巖老師寫了一封信,希望得到幫助。想聽聽是怎樣的一封信嗎?那就讓我們走進《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二、初讀課文,了解文意
1、自由閱讀課文,借助工具書自學課文中的生字和新詞,再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了解課文寫了什么事?是采用什么形式來寫的?
2、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也作“尺短寸長”。尺比寸長,但和更長的東西相比就顯得短;寸比尺短,但和更短的東西相比就顯得長。比喻各有長處,也各有短處,彼此都有可取之處。
紅眼。涸谡n文里指看到張國強取得好成績非常羨慕而忌妒。
碰釘子:比喻遭到拒絕或受到斥責。
摔跟頭:比喻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困難。
3、了解課文寫了什么事?是采用什么形式來寫的?
4、指名介紹作者柯巖。
三、采用自學的方式學習兩份書信
自己小聲讀課文,用鉛筆劃出以下兩個問題:
1、讀張國強給柯巖的信,想想:張國強同學遇到什么麻煩了?
2、在回信中柯巖老師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
四、學習思考并討論
小組內(nèi)討論交流:
1、張國強的問題還有可能會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對此有何看法?
2、如果你收到了這封信,會想些什么?(鼓勵學生自由發(fā)言,暢談個人見解)
3、從柯巖老師的回信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五、學習書信格式
1、讀了這兩封書信,你有什么收獲?
引導(dǎo)從兩方面談:
理解“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后學會了與人交往的道理;了解了書信的'格式和寫法。
2、重點學習書信格式。
。1)結(jié)合文后的提示,說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指導(dǎo)書信的寫法)
稱呼:第一行,頂格,后面加冒號,表示下面有話要說。
正文:信的主要部分。開頭空兩格,先寫問候的話。
結(jié)尾:寫上致敬或祝福的話!按酥隆薄ⅰ白D恪钡仍,應(yīng)緊接正文之后,或另起一行空兩格寫,“敬禮”“健康”之類的話另起一行頂格寫。
署名:信的右下方寫上寫信人的名字。
日期:可寫在署名后,也可另起一行寫。
。2)出示放大的書信進行指導(dǎo)。
3、學習信封的格式。
六、作業(yè)布置
同學之間互通書信,可以交流彼此的看法,可以互相溝通、消除誤會等。請你給自己的朋友或同學寫一封信,增進彼此之間的友誼。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長》教學設(shè)計5
教學內(nèi)容: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第28課 (需1課時)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文由兩封信組成。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引導(dǎo)學生了解課文中提出的成長中存在的問題,提醒學生避免類似問題;二是學習用書信進行書面交際。
學情分析:
本課題材貼近學生生活,學生容易理解,可以引導(dǎo)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實際體會“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李慧燕
教學理念:
教學中應(yīng)盡可能引導(dǎo)學生自讀自悟,讓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見解。
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能正確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3、學習書信的格式和寫法。
教學過程
一、導(dǎo)入新課
·(出示一個信封)提問:你寫過信或是收到過信嗎?
談話:書信是交流思想、傳遞快樂、傾訴煩惱的`一種很好的方式。一位名叫張國強的小學生遇到了一件麻煩事,就給著名的作家柯巖老師寫了一封信,希望得到幫助。想聽聽是怎樣的一封信嗎?
二、指導(dǎo)閱讀
·讀張國強給柯巖的信,想想:張國強同學遇到什么麻煩了?
·討論:如果你收到了這封信,會想些什么?(鼓勵學生自由發(fā)言,暢談個人見解)
過渡:柯巖老師又是怎樣看待這些問題的呢?我們來讀讀柯巖老師的回信。
·自讀回信,思考: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你從兩封信中悟出了什么?
引導(dǎo)學生邊讀邊勾畫圈點作批注,學習一些讀書方法。
朗讀課文,感悟柯老師信中的語氣特點:真誠、耐心。
三、總結(jié)延伸
·自己歸納書信的格式,發(fā)現(xiàn)去信與回信的異同。
·合作交流,教師小結(jié)。
·辯論會:結(jié)合本班實際,自由組成正反方,展開辯論。
板書設(shè)計:
28、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長 ↑正視自己
善于溝通
相關(guān)作業(yè)
·給自己的親友寫一封信,注意書信格式。
·結(jié)合自身實際,寫一篇《尺有所短 寸有所長》讀后感。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長》教學設(shè)計6
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能正確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3.學習書信的格式和寫法。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準備:
準備一信封
教學過程:
一、導(dǎo)入新課
1.(出示一個信封)提問:同學們,你寫過信或是收到過信嗎?
談話:書信是交流思想、傳遞快樂、傾訴煩惱的一種很好的方式。一位名叫張國強的小學生遇到了一件麻煩事,就給著名的作家柯巖老師寫了一封信,希望得到幫助。想聽聽是怎樣的一封信嗎?那就趕緊打開書本去讀一讀吧。
2.請同學們自由的朗讀張國強給柯巖的信,邊讀邊想:
。1)同學們讀的很認真,老師來檢查一下,開火車讀生字。
冒昧 寂寞 和睦相處 分析 患者 受益匪淺 年愈古稀
。2)生字讀的真棒,老師相信你們的問題會回答的更棒,誰來說說張國強同學遇到什么麻煩了?
3.討論:如果你收到了這封信,會想些什么?(鼓勵學生自由發(fā)言,暢談個人見解)
過渡:柯巖老師又是怎樣看待這些問題的呢?我們來讀讀柯巖老師的回信。
二、指導(dǎo)閱讀
1.自讀回信,思考: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你從兩封信中悟出了什么?
引導(dǎo)學生邊讀邊勾畫圈點作批注,學習一些讀書方法。
2.交流:
柯巖老師建議怎樣解決這些問題?
你從中悟出了什么?(根據(jù)回答理解“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含義)
3.啟發(fā)討論:張國強的問題還有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對此有什么看法?
引導(dǎo)學生獨立思考,結(jié)合自身實際在小組內(nèi)討論。
三、學習書信格式
1.讀了這兩封書信,你有什么收獲?
引導(dǎo)從兩方面談:
理解“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后學會了與人交往的道理;了解了書信的`格式和寫法。
2.重點學習書信格式。
結(jié)合文后的提示,說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講解書信格式。
稱呼:第一行,頂格,后面加冒號,表示下面有話要說。
正文:信的主要部分。開頭空兩格,先寫問候的話。
結(jié)尾:寫上致敬或祝福的話!按酥隆、“祝你”等話,應(yīng)緊接正文之后,或另起一行空兩格寫,“敬禮”“健康”之類的話另起一行頂格寫。
署名:信的右下方寫上寫信人的名字。
日期:可寫在署名后,也可另起一行寫。
四、小練筆
看了柯巖老師的回信,張國強同學很感動,于是他決定給柯巖老師寫一封信,他會寫什么呢?請同學們想一想,然后結(jié)合老師講解的書信格式動筆寫一寫。
板書:
稱呼:
正文
此致敬禮
寫信人姓名
年/月/日
教學反思:《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是一篇閱讀課文,我在上這篇課文時緊緊抓住閱讀導(dǎo)語中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然后再圍繞課文內(nèi)容展開討論,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很多都是一掃而過,沒有深入探究,尤其是一些好詞好句抓的不夠?qū)崳@是我最遺憾的地方,還望各位老師針對我在教學中的不足多提寶貴意見。
評課:
陳列:我個人認為吳老師的語言很簡潔,這堂課的亮點是在導(dǎo)入方面。吳老師的導(dǎo)入非常簡潔不同于以往我聽到的,用一個信封就把課題給引出,然后直接切入,不錯,時間把握的很好。
胡玲芳:吳老師的教學流程很清晰,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相當不錯,我感覺這堂課讀的不多,希望在今后的教學中要加強朗讀訓(xùn)練。
熊燕:聽了胡老師的話,我也有同感,這堂課讀的很少,雖然時間很緊,但老師可以選擇重點句讓學生帶著體會讀一讀,這樣能幫助學生理解。
萬俐:剛才各位老師說的都有道理,我就不再重復(fù),再此我提幾點個人建議,這堂課的氛圍很好,我希望吳老師能有意訓(xùn)練學生邊讀邊記的讀書習慣,那樣會更好。
陶艷華:吳老師的這堂課條理清楚,吳老師的教態(tài)良好,我覺得文中的一些好詞好句,老師可能遺漏了,希望要引起注意。
萬誠亮:這堂課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小練筆,緊扣文章內(nèi)容,既鞏固了教學成果,又啟迪了學生思維,很好,當然,讀的不多是個遺憾,希望在今后的教學中要克服困難,再接再勵。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長》教學設(shè)計7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能正確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3.學習書信的格式和寫法。
教學過程:
一、提出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摘抄課文中你認為用得好的詞語。
2、思考“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所蘊含的道理。
3、說說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
4、說說書信的格式和寫法。
二、展示學習成果(20-30分鐘)
要求:1、小組內(nèi)按學困生——中等生——優(yōu)等生的順序進行展示。
2、別人展示時,其他同學要學會傾聽,并做好點評。
。ㄒ唬┗A(chǔ)知識展示(小組內(nèi))學生討論,交流感悟
①學生自己讀課文,可以適當作點批注。
②小組內(nèi)交流自己朗讀中所獲得的心得。
要求每一個同學都發(fā)言,并且推薦一名同學代表小組發(fā)言。
、廴嘟涣鳌
每一組派一名代表發(fā)言,其他組員可以補充。學生在交流過程中,教師應(yīng)相機請學生朗讀有關(guān)內(nèi)容。
。ǘ⿲W文悟情展示(小組內(nèi))
1、再次讀課文,說說從“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各小組可以根據(jù)自己喜歡的形式進行展示,如聯(lián)系自己的實際。)
2、各小組討論交流讀過課文后,你想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
3、匯報書信的格式和寫法(要求點出特別需要注意的地方,即同學常出現(xiàn)錯誤的`地方)
(三)創(chuàng)造性展示(以小組形式全班展示)
如果張國強同學的這封信是寫給你的,那么你會想些什么呢?你會怎樣看待這些問題呢?
三、激發(fā)知識沖突(適時進行)(5分鐘)
聯(lián)系生活實際或者聯(lián)系自己,是否也見過或自己存在過像張國強同學這樣的困擾呢?
四、知識拓展延伸(2分鐘)
給你最想要傾訴的人寫一封信,要求格式要正確,還要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長》教學設(shè)計8
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能正確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3、學習書信的格式。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能正確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難點:書信格式的掌握。
教學準備:課件及信件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dǎo)入
1、同學們,前一段時間,我們收到了江陰包老師和五(6)班同學寄給我們的短信。大家由此感到,寫信是一種很不錯的交流方式。
2、一位名叫張國強的小學生遇到了一件麻煩事,所以他寫了一封信給著名作家柯巖。沒想到,柯巖阿姨給他回了親筆信。你們想知道這兩封信的具體內(nèi)容嗎?
二、指導(dǎo)自學
1、學生自主閱讀張國強給柯巖的信,思考:張國強同學遇到了什么麻煩?
2、討論:如果你收到了這封信,會想些什么?(鼓勵學生自由發(fā)言,暢談個人見解)
過渡:柯巖阿姨又是怎樣看待這些問題的呢?我們來讀讀她給張國強的回信。
3、學生默讀,適當批注:柯巖阿姨建議怎樣解決這些問題?
4、指名匯報,指導(dǎo)朗讀。
5、結(jié)合“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本意和引申義的理解,重點感悟最后一個自然段。
6、拓展延伸:張國強的問題還有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對此有什么看法?
三、學習書信格式
1、以兩封信為例,歸納書信的格式。
2、投影真實信件,強調(diào)注意事項,板書關(guān)鍵詞:
稱呼
正文
結(jié)尾
署名
日期
四、布置作業(yè)
閱讀園地七的寫信內(nèi)容,看看王虹遇到了什么問題,思考該怎樣給她寫回信。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長》教學設(shè)計9
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能正確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3.學習書信的格式和寫法。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準備:
1.放大的書信(便于講解格式)。
2.了解柯巖其人。
教學過程:
一、導(dǎo)入新課
1.(出示一個信封)提問:你寫過信或是收到過信嗎?
談話:書信是交流思想、傳遞快樂、傾訴煩惱的一種很好的方式。一位名叫張國強的小學生遇到了一件麻煩事,就給著名的作家柯巖老師寫了一封信,希望得到幫助。想聽聽是怎樣的一封信嗎?
2.讀張國強給柯巖的信,想想:張國強同學遇到什么麻煩了?
3.討論:如果你收到了這封信,會想些什么?(鼓勵學生自由發(fā)言,暢談個人見解)
過渡:柯巖老師又是怎樣看待這些問題的呢?我們來讀讀柯巖老師的回信。
二、指導(dǎo)閱讀
1.自讀回信,思考: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你從兩封信中悟出了什么?
引導(dǎo)學生邊讀邊勾畫圈點作批注,學習一些讀書方法。
2.交流:
柯巖老師建議怎樣解決這些問題?
29、《呼風喚雨的世紀》教學設(shè)計
一、解題釋題導(dǎo)入新課
1.說說生活中有哪些高科技?
2.引入課題;正如大家所找的這些資料所說明的,我們已經(jīng)到了一個能運用高科技來呼風喚雨的世紀.
板書課題:呼風喚雨的世紀
3.解題釋題:
什么叫世紀?(一百年為一個世紀,xxxx年屬于2l世紀)
什么叫呼風喚雨?(原指神仙道土運用法力喚來風雨,這里是比喻人們能夠比較自由地控制自然、支配自然)
4.過渡引入:讓我們一起學習看看人們怎么利用科學來控制、支配自然吧.
二、指導(dǎo)學習生字新詞
1.自讀課文,找出含有生字新詞的句子多讀幾遍.
2.出示生字卡片輪讀生字.
(1)糾正不良讀音
(2)強調(diào)讀音;后鼻韻——“程”“耕”“幻”“控”;翹舌音——“程”·哲”:第二聲“潛”.
、賲R報預(yù)習:哪些字容易寫錯?“鞍”右邊不是反文.“幻”不能多一擻.
、谧衷~意思質(zhì)疑——通過預(yù)習,哪些宇詞你不理解?
3.引導(dǎo)解疑—全班討論解答,教師相機點撥。
A.難點詞釋義:奇跡、出乎意料、依賴、千里眼、順風耳、騰云駕霧、寄托、洞察,歸根到底,回顧,改善.
B.易混詞區(qū)別:發(fā)明——發(fā)現(xiàn).(“發(fā)現(xiàn)”是本來存在的但我們不了解的.事物或規(guī)律,“發(fā)明”是指本來不存在的,是新創(chuàng)造.如電腦電視是人類的發(fā)明,而恐龍曾生活在地球上是后人的發(fā)現(xiàn).)
三、初讀課文感悟大意
1.指名分節(jié)讀課文,比一比誰讀得最正確最流利。
2.說說讀后給你留下的印象.
生A:科技發(fā)展太迅猛,
生B;人類原先生活的環(huán)境太差,沒有電燈沒有電視……
生C,人類能登上月球、能潛入探海、能洞察百億光年外的天體、探索原子核的奧秘等是科學創(chuàng)造的奇跡。
四、課堂小結(jié)
今天學習了本課生字.理解了難解字詞,知道了20世紀是一個科技迅猛發(fā)展的世紀.
五、布置作業(yè)
1.寫生字.
2.熟讀課文。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長》教學設(shè)計10
【設(shè)計理念】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有別于其他傳統(tǒng)課文,它由小學生張國強和大作家柯巖的信構(gòu)成,形式新穎活潑,對學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由于這篇課文屬于略讀課文,因此本人在設(shè)計和對學生實施指導(dǎo)時,充分地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而且自讀和指導(dǎo)的重點放在了柯巖老師的回信中。在學生自讀理解的同時,引導(dǎo)、提示學生掌握書信的基本格式。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自讀課文。通過自讀,知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意思并明白其中的道理。
2、學會正確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3、掌握書信的格式。
4、認識課文中的7個生字。
【課前準備】
師生共同收集有關(guān)柯巖的資料(包括多媒體的圖片材料),收集其他名人志士給少年兒童的書信。查字、詞典并結(jié)合課文說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意思。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流程與設(shè)計意圖】
一、導(dǎo)入和簡介柯巖。
1、導(dǎo)入。
師:同學們,你們寫過信嗎?給誰寫信?為什么寫(寫了什么內(nèi)容)?
學生進行廣泛的討論、交流。沒寫過信的同學,可讓其說說“你或者父母收到過別人的信嗎?信中都說了些什么?”
2、板書課題。
師:今天,我們來學習兩封書信,一封問一封回(教師邊說邊板書課題)
28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3、簡介柯巖(如果是多媒體或圖片資料,教師應(yīng)進行播放)。
師:課前老師布置同學們收集了相關(guān)的資料,大家拿出來看看(學生出示資料)。
柯巖,當代著名詩人,作家,已出版專著50余部,最著名的詩歌有《周總理,您在哪里》(根據(jù)學生收集的資料,可以說得更豐富一些)。
4、說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意思。
尺和寸放在一起,尺比寸長(老師或者學生出示它們各自的長度),但尺和更長的東西相比就顯得短了(出示比尺長的物體)。寸雖然很短,但寸和比它小的東西相比,它又顯得長了(學生或老師出示比寸短的東西)。
[設(shè)計意圖]從學生日常生活中的書信導(dǎo)入,能使學生對課文產(chǎn)生一種親近感。通過展示課前準備的資料,既是對辛勤勞動了的同學的一個肯定和對大多數(shù)學生的激發(fā),又幫助學生認識了柯巖,為深入自學作了一些鋪墊。
二、自讀自悟
1、出示導(dǎo)讀提示。
師:同學們,這是由兩封書信組成的略讀課文,老師相信大家一定能讀懂這篇課文,并有所收獲。自讀的時候,下列問題或要求也許對同學們會有所幫助:
。1)張國強同學為什么要給柯巖老師寫信?信中他敘述了哪些苦惱?
(2)柯巖老師是怎樣幫助張國強分析原因的?柯巖老師在回信中還敘述了一些自己親身經(jīng)歷的事,這有什么作用?
(3)你明白了為什么用“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來作題目的原因了嗎?
。4)你還有哪些新的發(fā)現(xiàn)或者問題(請簡要地寫在書中的空白處)。
2、學生進行自主閱讀。
學生自讀的'時候要給足時間,同時老師要參與其中并提示一些方法。
[設(shè)計意圖]:這篇略讀課文,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重點在于讓學生讀懂信的內(nèi)容。但作為四年級的學生,問題的引導(dǎo)是不可少的,因此老師與同學一道設(shè)計了一些引導(dǎo)題,而且有些引導(dǎo)題還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如問題⑷),這樣,有利于滿足不同的學生。
三、交流討論。
可先以小組為單位交流,再全班進行。交流中,老師要作一些精辟的概述和引導(dǎo)。
1、交流上面提到的幾個問題。
交流時,要讀(讀有關(guān)的原文)和說(說自己的理解)結(jié)合,問題⑷是最能體現(xiàn)學生個性化閱讀的,所以要作必要的啟迪和挖掘,但又要區(qū)別對待。
2、這封信對你有幫助嗎?你妒嫉過別人嗎?別人妒嫉過你嗎?通過學習柯巖老師的回信你有什么想法?
有代表性的讓學生交流,要盡可能的說得具體一點。
3、通過學習這兩封信,看看書信在格式和語言上有什么要求?(學生討論后,教師可作適當歸納)
。1)格式:
a、稱呼(頂格寫,后面加冒號,怎樣稱呼,依人而定,稱呼下面加問候語)。
b、正文(將要敘述的事情和說的話寫清楚,格式按常規(guī)的行為格式)。
c、結(jié)語(單獨一行并空兩格寫上祝語,內(nèi)容因人而定)。
d、寫信人姓名和日期(信的正文的右下角,分兩行寫)。
。2)語言方面:相當于與收信人進行面對面的說話,一般用你或者“您”,寫給很多人的要用“你們”或“您們”。語言親切與否,根據(jù)收信人和要敘述的事情決定。
[設(shè)計意圖]這個環(huán)節(jié)中“交流討論”的內(nèi)容很多,但又很有必要,重點是交流對柯巖老師的回信的理解與收獲。通過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訓(xùn)練,有利于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深入了解,幫助學生認識書信的格式。
四、質(zhì)疑拓展。
1、質(zhì)疑解惑。
通過學習這篇課文,你還有哪些不理解或者感到疑惑的地方。
2、拓展延伸。
。1)出示冰心的《寄小讀者》或《再寄小讀者》,魯迅的《給顏黎民的信》(具體的內(nèi)容略)。讓學生讀一讀內(nèi)容,看一看格式。
(2)練筆。
張國強收到并閱讀了柯巖老師的回信以后,對他會有什么啟發(fā)?他會打算怎么做?假如你就是張國強,圍繞上述問題仔細想一想,然后給柯巖老師寫封回信匯報一下,注意信的格式。
[設(shè)計意圖]語文學習的疑惑在不同的學生中是永遠存在的,因此,我們有必要安排這樣一個環(huán)節(jié)。通過質(zhì)疑不僅能幫助“疑”者,而且還能使大多數(shù)學生得到啟迪。給柯巖老師再寫封回信,既能促使學生再深入地讀原文,又有益于學生實踐書信的格式。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長》教學設(shè)計11
一、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文章。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能正確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3.學習書信的格式和寫法。
二、教學時間
1課時。
三、教學準備
1.放大的書信(便于講解格式)。
2.了解柯巖其人。
四、教學過程
(一)、導(dǎo)入新課
1.([出示]一個信封)提問:你寫過信或是收到過信嗎?
談話:書信是交流思想、傳遞快樂、傾訴煩惱的一種很好的方式。一位名叫張國強的小學生遇到了一件麻煩事,就給著名的作家柯巖老師寫了一封信,希望得到幫助。想聽聽是怎樣的一封信嗎?(課件出示張國強的信)
2.師范讀張國強給柯巖的信,生邊聽邊想:張國強同學遇到什么煩心事了?(課件出示)
3.討論:如果你收到了這封信,會想些什么?(鼓勵生自由發(fā)言,暢談個人見解)
過渡:柯巖老師又是怎樣看待這些問題的.呢?我們來讀讀柯巖老師的回信。
。ǘ、指導(dǎo)閱讀
1、自學感悟:(課件出示)
用喜歡的方式自讀柯巖老師的回信,思考:
。1)、柯巖老師幫張國強分析出了什么?
(2)、你從回信中悟出了什么?
引導(dǎo)生邊讀邊勾畫圈點作批注,學習一些讀書法。
2.匯報交流:(課件出示)
我從中悟出了什么?
。1)、我學著發(fā)現(xiàn)人家的長處,一點一滴地改正自己的不足,我擁有了越來越多的好朋友,彼此知心交心,患難與共。
。2)、一個人如果總是用自己的長處比別人的短處,那么他不但會停止前進,還會形單影只,十分寂寞;如果他能不斷找出自己的短處,不斷發(fā)現(xiàn)與學習別人的長處,他就會飛快地進步,越來越奮發(fā)樂觀。
。ㄈW習書信格式
。ㄕn件出示)
1、學習書信格式。
結(jié)合文后的提示,說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出示]放大的書信進行指導(dǎo))
2、怎樣寫信:(課件出示)
師結(jié)合幻燈,總結(jié)寫法。
稱呼:第一行,頂格,后面加冒號,表示下面有話要說。
正文:信的主要部分。開頭空兩格,先寫問候的話。
結(jié)尾:寫上致敬或祝福的話!按酥隆薄ⅰ白D恪钡仍挘瑧(yīng)緊接正文之后,或另起一行空兩格寫,“敬禮”“健康”之類的話另起一行頂格寫。
署名:信的右下方寫上寫信人的名字。
日期:可寫在署名后,也可另起一行寫。
(四)、拓展活動
給遠在外地的父母、親戚、朋友寫一封信,匯報自己的學習、生活情況。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長》教學設(shè)計12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文章由兩封信組成。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引導(dǎo)學生了解課文中提出的成長中存在的問題,提醒學生避免類似問題;二是學習用書信進行書面交際。
【設(shè)計理念】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長》有別于其他傳統(tǒng)課文,它由小學生張國強和大作家柯巖的信構(gòu)成,形式新穎活潑,對學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由于這篇課文屬于略讀課文,因此本人在設(shè)計和對學生實施指導(dǎo)時,充分地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而且自讀和指導(dǎo)的重點放在了柯巖老師的回信中。在學生自讀理解的同時,引導(dǎo)、提示學生掌握書信的基本格式。
【學情分析】
本篇課文材貼近學生生活,學生容易理解,可以引導(dǎo)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實際體會“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能正確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3、學習書信的格式、寫法。
【教學重、難點】
引導(dǎo)學生讀懂信的內(nèi)容,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實際體會“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并學習書信的格式、寫法。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一尺和一寸的實物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dǎo)入
。ǔ鍪緦嵨铮┻@是一尺,這是一寸,一尺和一寸比較一下,我們都看到一尺是—(長的),一寸是—(短的),但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課題卻是《尺有所短 寸有所長》,老師弄不明白為什么會這樣說的,你明白嗎?原來同學們也和老師一樣是不明白的,那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課文,看誰最快解決這個疑問。
【設(shè)計意圖:創(chuàng)設(shè)懸念,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學生懷著極強的學習期待投入到課文的學習中。】
二、理解課文內(nèi)容
1、我們先一起來讀讀課題。
2、請同學們翻開語文書134頁,小聲讀讀課文,一要把字音讀準確,把課文讀流利, 二要看看今天學習的課文與以往學習的課文相比,有什么特別之處呢?
【設(shè)計意圖:要在讀通讀順課文的基礎(chǔ)上理解課文,所以這個環(huán)節(jié),要給學生充足的時間,真正地做到讓學生把課文讀通讀順!
3、這兩封信中有些詞語要求同學認識的,你認識嗎?(出示詞語,指名讀,齊讀。)
4、張國強同學遇到了煩惱,所以寫了一封信向柯巖老師討教,你知道他遇到了什么煩惱嗎?
過渡:柯巖老師又是怎樣看待這些問題的呢?我們來讀讀柯巖老師的回信。
5、柯巖老師在信中提到“尺有所短 ,寸有所長”這句名言,這名言是什么意思,課文又是怎樣寫的,請同學讀讀回信中的第六、七自然段,把你認為能給你有啟發(fā)的句子劃下來,多讀一讀,同桌互相交流交流。
。1)學生讀課文,畫句子。
。2)全班交流劃下的句子。
。3)現(xiàn)在你明白“尺有所短 寸有所長”是什么意思嗎?
。4)我們生活中有這樣的事例嗎?
【設(shè)計意圖: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重點在于讓學生讀懂信的內(nèi)容,但作為四年級的學生,問題的引導(dǎo)是不可少的。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訓(xùn)練有利于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深入了解!
過渡:書信是交流思想、傳遞快樂、傾訴煩惱的.一種很好的方式。你想不想學習寫書信?
三、學習書信的格式和寫法
1、要想學習寫書信,我們必須要懂得書信的格式。請同學們用你的火眼金睛去觀察課文里的兩封信,你發(fā)現(xiàn)書信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
2、同學的眼睛真厲害,請同學用你這厲害的眼睛再去觀察,在寫稱呼、正文、結(jié)尾、署名和日期的時候要注意什么的?
3、老師前幾天收到了一個同學的一封信,但是這個同學把一些格式寫錯了,你能幫幫她,幫她改正嗎?(課件出示要改的信)
4、交流改正的信,并總結(jié)寫書信時要注意的事項。
【設(shè)計意圖:在這環(huán)節(jié)中,實現(xiàn)導(dǎo)讀與自學相結(jié)合,讀與思相結(jié)合,讓學生同桌交流,讓學生在寬松的氛圍里觀察發(fā)現(xiàn),認識書信的格式!
四、總結(jié)
這節(jié)課學到現(xiàn)在,你有什么收獲?
板書:
。玻福哂兴 寸有所長
書信格式:
稱呼
正文
結(jié)尾(祝語)
署名和日期
附:
梁老師:
您好!我有個難題想請教您。
我有個好朋友,我們親如姐妹。可是,最近我們因為一點小事分手了。我知道這回鬧別扭是我的錯,也知道應(yīng)該向她道歉?墒,我就是沒有勇氣面對她。不跟她道歉和好,我們都感到很別扭,特別是我,心里總是很難受,有愧于人的感覺真不是滋味。幾次想對她開口,又欲言又止,怕說得不是時候不是地方,怕……您說我該怎么辦?
敬祝
身體健康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長》教學設(shè)計13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能正確地看待自己和他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優(yōu)秀教案教學設(shè)計
3、學習書信的格式和寫法。
教學重點:
引導(dǎo)學生讀懂信的內(nèi)容,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實際體會“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學習書信的格式和寫法。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引發(fā)思考
書信是交流思想、傳遞快樂、傾訴煩惱的一種很好的方式,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兩封信——齊讀課題《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看著這個課題,你有什么想說的?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讀閱讀提示,帶著問題讀課文,把課文讀通讀順。
2、說說這兩封信的有什么不同之處。
3、讀第一封信,說說張國強同學碰到了什么煩惱的事?他認為引發(fā)這個問題的原因是什么?
3、讀第二封信,說說柯巖的回信中哪幾段話對國強幫助最大。
4、指名朗讀6、7兩段話,說說柯巖是怎樣幫國強找到朋友與他疏遠的原因的。劃出能幫助國強解決煩惱的句子。
5、讀句子,談感受。
“班主任曾找我談過話,給我講過‘人上有人,天外有天’的故事,也說過‘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話!
“我學著發(fā)現(xiàn)人家的長處,一點一滴地改正自己的不足,我擁有了越來越多的好朋友,彼此知心交心,患難與共!
“一個人如果總是用自己的長處去比別人的短處,那么他不但會停止前進,還會形單影只,十分寂寞;如果他能不斷找出自己的短處,不斷發(fā)現(xiàn)與學習別人的長處,他就會飛快地進步,越來越奮發(fā)樂觀!
6、討論:當自己取得些榮譽,朋友和你疏遠時,該如何處理?
7、將柯巖的回信中對你有幫助的句子背下來,或?qū)懴聛碜鰹槊銊钭约旱脑挕?/p>
三、聯(lián)系實際,明白道理
1、讀了這兩封信,從國強的事與柯巖小時候的.經(jīng)歷中,你又有什么收獲?
2、出示句子:
《楚辭。卜居》云:“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數(shù)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齊讀,談?wù)勛约旱睦斫狻?/p>
3、你還從哪些故事或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中感受到“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嗎?
四、了解信的格式,學習寫回信。
1、讀課后的泡泡,說說有什么發(fā)現(xiàn)。
2、自己去讀信,再去尋找寫信在格式上還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做上記號。
3、全班交流,并歸納出信的一般格式。說說回信在寫法上要注意什么?
4、拓展閱讀
5、嘗試著給李萍寫回信
教學反思
推薦上完了這篇課文后之后,我覺得在以下幾個方面還可以有所改善:
1、在教學時,建議在學生自讀自悟的基礎(chǔ)上,引導(dǎo)學生圍繞“課文主要提出了一個什么問題”“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從中悟出些什么”展開討論,讓學生各抒己見。同時,引導(dǎo)學生體會柯巖在回信勸告國強時是非常真誠、耐心的,這樣才可能令國強信服。然后拓展延伸,鼓勵學生推想:國強的問題還有可能會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對此有何看法?引導(dǎo)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經(jīng)歷暢所欲言,還要注意傾聽,相機指導(dǎo),形成互動。
還應(yīng)根據(jù)文后的提示,引導(dǎo)學生共同討論從課文中發(fā)現(xiàn)的書信的格式、寫法。
2、對要求認讀的詞語,應(yīng)讓學生多讀幾遍,并結(jié)合上下文理解大意。
3、本文的課題富有哲理,教師可以讓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實際,用舉例的方法說說自己的理解。
4、課后,可以建議學生之間互通書信,內(nèi)容可以是互相溝通、消除誤解,也可以是交流彼此對成長中遇到問題的一些看法,在實踐中學習用書信進行書面交際。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長》教學設(shè)計14
【教學內(nèi)容】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第28課(需1課時)。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文由兩封信組成。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引導(dǎo)學生了解課文中提出的成長中存在的問題,提醒學生避免類似問題;二是學習用書信進行書面交際。
【學情分析】
本課題材貼近學生生活,學生容易理解,可以引導(dǎo)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實際體會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
【教學理念】
教學中應(yīng)盡可能引導(dǎo)學生自讀自悟,讓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見解。
【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能正確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3、學習書信的格式和寫法。
【教學過程】
一、導(dǎo)入新課
。ǔ鍪疽粋信封。)
。薄⑻釂枺
你寫過信或是收到過信嗎?
。、談話:
書信是交流思想、傳遞快樂、傾訴煩惱的一種很好的方式。一位名叫張國強的小學生遇到了一件麻煩事,就給著名的作家柯巖老師寫了一封信,希望得到幫助。想聽聽是怎樣的一封信嗎?
二、指導(dǎo)閱讀
。薄⒆x張國強給柯巖的信,想想:
張國強同學遇到什么麻煩了?
。、討論:
如果你收到了這封信,會想些什么?
。ü膭顚W生自由發(fā)言,暢談個人見解。)
過渡:柯巖老師又是怎樣看待這些問題的呢?我們來讀讀柯巖老師的回信。
。场⒆宰x回信,思考: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你從兩封信中悟出了什么?
引導(dǎo)學生邊讀邊勾畫圈點作批注,學習一些讀書方法。
朗讀課文,感悟柯老師信中的語氣特點:真誠、耐心。
三、總結(jié)延伸
1、自己歸納書信的格式,發(fā)現(xiàn)去信與回信的異同。
2、合作交流,教師小結(jié)。
。、辯論會:
結(jié)合本班實際,自由組成正反方,展開辯論。
【板書設(shè)計】
。玻浮⒊哂兴 寸有所長
↑正視自己
善于溝通
【相關(guān)作業(yè)】
。薄⒔o自己的親友寫一封信,注意書信格式。
。、結(jié)合自身實際,寫一篇《尺有所短 寸有所長》讀后感。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長》教學設(shè)計15
預(yù)設(shè)過程:
一、談話導(dǎo)入,揭示課題
1、同學們,如果你想和家人、親戚、朋友或同學溝通想法、分享快樂、傾訴煩惱,你會用哪些方式?(面談、通電話、發(fā)電子郵件、書信……)
2、從古至今,書信都是人們之間一種重要的溝通方式,書信的內(nèi)容包羅萬丈,除了分享快樂、傾訴煩惱,還有請求幫助的、匯報情況的等等。
3、今天我們要學習的28課《尺有所短寸有所長》里就有兩封信,請大家看看這兩封信主要寫了什么內(nèi)容?
二、自由閱讀,感知課文內(nèi)容
1、自由閱讀課文,看兩封信主要講了什么。
2、學生簡單概括書信內(nèi)容。
三、深入思考,探究文中道理
1、師:對于張國強提出的問題,你有什么看法?你曾經(jīng)有過這種感覺嗎?你是怎樣做的?
2、柯巖老師提到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你覺得有道理嗎?請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情況說一說。
。1)小組交流
。2)全班交流
四、討論交流,了解書信好處
1、猜一猜:這么多可以和柯巖老師傾訴煩惱的方式,張國強為什么選擇寫信而不選擇打電話或其他方式呢?
2、交流:寫信好友那些好處呢?
。1)學生交流
。2)教師小結(jié):
。、有的地區(qū)還沒有先進的通訊設(shè)備,可以用書信與外溝通。
b、不好意思說出來的話,可以用書信表達。
。恪⒂袝r候見字如見人,書信讓人有溫暖的感覺。
。、……
五、觀察發(fā)現(xiàn),認識書信格式
1、自由觀察兩封信的格式,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
2、教師小結(jié)邊在黑板上按信的.格式板書:
。1)稱呼。(把對說信任的稱呼寫在第一行,頂格。后面加上冒號,表示下面有話要說。)
。2)正文。(正文的開頭空兩格,通常是先寫問候的話。如果說的事多,就應(yīng)該分段些,寫完一件再寫一件。每段起行空兩格,轉(zhuǎn)行頂格。)
。3)結(jié)尾。(正文完了,結(jié)尾應(yīng)該寫上致敬或祝福的話。其中,“此致”“祝你”等字眼,應(yīng)該緊接正文之后,或單獨占一行,空兩格寫;“敬禮”“健康”“工作順利”等字眼,要另起一行頂格寫。)
。4)署名。(結(jié)尾寫完后,在信的右下方寫上寫信人的名字。)
。5)日期。(日期可以寫在署名的后面,也可以另起一行寫。)
六、鞏固練習,緊記書信格式
1、出示練習,讓學生根據(jù)內(nèi)容改成書信的格式。
練習內(nèi)容:今天,小明寫信通知哥哥爸爸得了急病,請哥哥收到信后馬上回家。
2、學生練習,老師巡視指導(dǎo)。
3、指名在黑板寫,全班校正。
七、作業(yè):寫信
溫馨提示:
1、先確定要寫給誰。
2、考慮清楚要說些什么內(nèi)容。
3、注意書信的格式。
預(yù)設(shè)目標:
1、認識7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能正確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3、學習書信的格式和寫法。
預(yù)設(shè)重難點:
1、讀懂信的內(nèi)容,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實際體會“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
2、學習書信的格式、寫法。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長》教學設(shè)計】相關(guān)文章: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作文10-13
寸有所長尺有所短作文12-26
讀《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有感600字12-16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讀后感500字07-03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讀后感600字07-03
教學設(shè)計09-05
an教學設(shè)計06-13
教學論與教學設(shè)計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