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恩難忘》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fā)展。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師恩難忘》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學目標:
一、理解課后第2題中所填詞語的意思。
二、感悟田老師啟迪我文學興趣的高超的教學技藝。
三、體會作者對老師的感激和懷念之情。
教學重點:
1、體味作者細膩的描寫手法。學習作者先敘事后抒情的寫作方法。
2、學習作者借典型事例,融真情實感,字里行間流露出對田老師的敬愛之情的寫作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句子“談起往事,我深深感謝老師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學的種子!
教學過程:
一、談話熟悉,拉近距離
1、問好,自我介紹。
2、彼此略談第一印象,增加印象。
二、揭題導入,奠定基調。
1、讓我們舉起寫字的手,一起書寫課題!皫煛崩蠋煹摹皫煛,“恩”恩情的“恩”,(師邊說邊板書)齊讀“師恩”。
2、師接著板書“忘”,問:“難忘”能否改為“不忘”,為什么?板書“難”(讓我們一筆一劃,情真意切地寫下這個字“難”)
3、齊讀課題《師恩難忘》。
三、整體感知,敏化感悟
1、自由朗讀課文,讀后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
2、讀后交流,在交流中深入感悟課文。
。1)、針對第一自然段
簡述,時間、地點。
。2)、針對第二自然段
a:抓“只有”“才”,用擦除的方法體悟,對老師敬佩之情。
b:懷著敬佩的心情齊讀此段。
。3)、針對三至六自然段
a:知道老師為什么要這么問嗎?(這是一個整體、一個典型事例。提示把握全文結構層次和選取典型事例表達的方法)
b:接著學生的回答追問,田老師講課怎樣?哪個詞來形容?(板書:)
c:”娓娓動聽”什么意思?怎樣的娓娓動聽呢?
詩、文對照。抽生分角色朗讀。先讀文再配詩。邊讀邊品。
第一句有意思嗎?①想象成“一個小孩子”,符合兒童關望同伴的心理。②“牽著媽媽的衣襟兒”:膽小。③“一口氣”:好奇天真,想早點看到美麗世界的心情溢于言表。
第二句:一個小村子,四五戶人家,家家冒炊煙?尚『⒆硬火I,他顧不上這些,他很興奮。
第三句:走累了,歇歇腳,人之常情。
第四句:有問題嗎?
省略號多在句末,這省略號省略了什么?為什么放在句首?(為了與詩文吻合)
第五至第七句:為什么又加了三句?合理嗎?老師的意圖是什么?(前人在花后人欣賞,小學生從小要愛護花草。)
d:田老師講完了,評價評價。(不僅教書還在育人。不僅生動還很感人。)
e:所以“我聽得入了迷,恍如身臨其境”!吧砼R其境”什么意思?(板書:身臨其境)“入了迷”到了什么程度?齊讀第六自然段。
。4)針對第七自然段
1、只一次就能叫人難忘嗎?能培養(yǎng)出一個人的興趣愛好么?齊讀第七自然段,你還知道了什么?板書:引人入勝上千個故事
2、體會:“春雨點點,滋潤著我”
師;這上千個引人入勝的故事像“春雨點點,滋潤著我”(板書:“春雨點點,滋潤著我”)
談談體會。
什么叫滋潤?(因為懂得,因為學會,點點滋潤,潤物無聲)
情感導引:如果我們是春芽,老師就是園丁,那甘醇般的知識就是春雨;如果我們是花蕾,老師就是護花使者,那清冽的知識就是催花綻放的春雨。同學們,我們身邊就有如許多的老師,想說說他們么?
生稱贊自己心目中的老師
師評價(會學習,有感情,懂感情,有感恩之心)
。5)針對第八、九自然段
大作家劉紹棠就是個心思細密,懂得感恩的人。體會句子“談起往事,我深深感謝老師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學的種子!钡暮x。
“文學的種子”:
田老師所講故事中有許多暗示:生動的情節(jié),合理的想象,鮮活的形象,深刻的主題等等。
這樣的老師,令人敬佩;這樣的老師,使人難忘。
小練筆:教師節(jié)來臨,想與自己最敬愛的老師追憶點什么?想給老師寫點什么?請寫下來。這也許將成為你獻給老師的最好的節(jié)日禮物。
展示交流。
難忘恩師,師恩難忘。這樣的老師值得人敬佩,但幾十年后還能記起老師,還能恭恭敬敬地尊愛自己的老師的大作家,更令人敬佩。他尊愛的不僅僅是老師,他尊愛的是一種播撒精神食糧、無私奉獻的精神。
四、 總結下課,提升主旨
同學們,在我們的成長歷程中,有無數的平凡的老師傾其所有甚至全部,潤物無聲地教導著我們,啟迪著我們的思想,美化著我們的靈魂,豐富著我們的內心。十年二十年,當我們戰(zhàn)勝困難,獲得成功的時候,回憶往昔,我們就會有更深刻的發(fā)現。珍惜現在,留心觀察,細心發(fā)現,用心體味,真心感受,耐心記錄,你就會收獲滿滿。下課前老師送給大家兩句話:做懂得感恩的人。做讓他人印象深刻的人。
板書:師恩難忘
春雨點點滋潤著我
娓娓動聽身臨其境
上千個故事引人入勝
教學后記:
八點鐘拿到教材,十一點鐘講課。三個小時的時間,經過認真閱讀這篇課文,我便寫下了以上的教案。用紙整整八大張。之前我沒有用過蘇教版教材(我們用的是人教版),但我覺得文章所帶給我們的思考,傳遞給我的思想應該是相同的。我愿把我的感受與我陌生的學生交流。我想利用一節(jié)課,利用這篇看似平常但很感人的課文,與我的學生們做到心靈碰撞。課上完后,我覺得其實沒有好好完成,如果給我一個小時就夠了,就夠充分了。但我應該隨機應變?上]有。我還是在緊張。我還是意識到我在師講。我太在乎自己了,我有點忽視學生的潛能。交流中,我能感覺到他們的水平。我決定重新備這節(jié)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