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的作文七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怎么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制作的作文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制作的作文 篇1
今天是個天氣晴朗,陽光明媚的好日子,張老師、翁老師和周老師來到我們班,叫我們動手做蛋糕。
張老師告訴我們,做蛋糕的一道道工序,比如打雞蛋要分離蛋黃和蛋清,奶油要比蛋黃先放等等。我們從中學到了不少知識,翁老師將烘烤的面包、打好的一袋袋奶油和一個個“推推樂”發(fā)給我們。緊接著,我們就開始動手學做蛋糕。我小心翼翼地拿起一塊面包,攤在手掌心,再拿起一袋奶油,輕輕地擠到面包上,一不小心奶油擠多了!關鍵時候,我決定用“秘密武器”解決。那就是——嘴巴!我伸出舌頭,先舔了一小口,嗯,真是甜而不膩!我品嘗的時候,周老師還把我幸福的表情拍了下來。
在這次成功的.家校家園活動中,我學到了如何做蛋糕和打奶油的技巧。更重要的是,我懂得了“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道理,真是收獲滿滿啊!
制作的作文 篇2
進入臘月,很冷了。一天,我和媽媽想在家包包子。平時想吃包子都是去包子店購買,今天是我們第一次嘗試自己在家包包子。
第一步,我們要把面揉好。在媽媽的指導下,我取了兩斤面粉,和上水,再加上適量酵母,攪拌均勻。然后使勁揉,最后揉成一個面團。我的雙手,到處粘滿了面。
第二步,發(fā)面。聽人說,如果氣溫低,面就不容易發(fā)酵,得給它焐一焐,不然就是“死”面一團了。我們燒了一鍋水,把裝了面團的不銹鋼盆放進熱水鍋里焐。大約一小時后,打開一看,咦!面團奇跡般地長大了許多,這表示面發(fā)好了。用手摸上去,軟綿綿的,感覺Q彈。一拽,出現(xiàn)了拉絲狀。首次發(fā)面非常成功。
第三步,做包子皮。我們把發(fā)好的面放在砧板上繼續(xù)揉。發(fā)過的面黏手,需要一些干面才能擺脫困擾。我把面團揉呀揉,搓呀搓,搓成長條,然后,用刀切成一小段一小段,每段大約一個雞蛋大小。這下?lián){面杖派上用場了,一個個小面團被搟成了圓形。
第四步,包包子。把事先準備好的肉餡放在搟好的面皮上,托在左手心,用右手從周圍把面皮往中間捏,一邊捏一邊轉(zhuǎn)動面皮,直到肉餡全部裹進去了,圓鼓鼓的,看起來像一個個小燈籠,非常小巧可愛。
全部包好了,數(shù)一數(shù),不多不少,正好二十個。我們分幾次放入蒸籠,每一次蒸上二十分鐘,家里氤氳著包子的`香氣。取出蒸好的包子,又白又大。嘗一嘗,面皮松軟,肉餡很鮮美。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自己付出了勞動,感覺包子太好吃了!
這是我第一次包包子,沒想到就成功了,我感到非常開心。有了這次經(jīng)驗,下次我會包得更好一點,更多一點,送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嘗嘗。
制作的作文 篇3
最近我學會了一個魔術,這個魔術應用的就是二進制原理;蛟S你還不了解“二進制”概念,那么在我開始介紹這個魔術之前,先舉個例子告訴你什么是“二進制”。
抗戰(zhàn)時期,一個敵占區(qū)的村莊總有鬼子來掃蕩,而緊鄰這個村子的一座城市里有我們的游擊隊員,他們可以幫助消滅掃蕩的日軍。但是,如何向城里的游擊隊員發(fā)送信號說明日軍規(guī)模人數(shù)成了一個難題。村民們左思右想就是想不出好辦法。這時,村里來了一位數(shù)學家,村長把他們遇到的`難題告訴了這位數(shù)學家。數(shù)學家想了想,讓村長為他準備幾個火把。村長疑惑不解地給了數(shù)學家十個火把。數(shù)學家將這些火把插在了一面離城最近的院墻上,并且告訴村民如何用這些火把向城里的游擊員傳遞信息。
“二進制”就是“逢二進一”,從右往左看上圖的6個火把。第一個火把表示數(shù)字“1”,第二個火把則表示“2”,第三個火把表示“4”,那“3”怎么表示呢?,第1個火把加第2個火把就表示“3”。村里的村民都沒有什么文化,聽不懂數(shù)學家說的“二進制”原理,但他們看到數(shù)學家畫的火把上的數(shù)字,發(fā)現(xiàn)后一個火把的數(shù)字恰好都是前一個火把的2倍,也就明白了數(shù)學家表示的意思。他們可以根據(jù)每個火把代表的數(shù)字,點燃相應的火把,把掃蕩的敵軍人數(shù)傳遞給城里的游擊隊員。村民們在數(shù)學家的幫助下,終于解決了如何向城里游擊隊員傳遞信息的難題。
你現(xiàn)在已經(jīng)明白“二進制”原理了吧,那么我可以正式介紹我學會的這個魔術了。我的手中有以下5張標有各種數(shù)字的不同顏色的卡片:
請你默默在心里從1~31這些數(shù)字里選擇一個數(shù),我會依次用紅色、橙色、黃色、綠色、藍色卡片問你,這張卡片是否含有你心中所選的那個數(shù)字。我只要根據(jù)你回答的“有”或者“沒有”即可準確猜出你心中所選的那個數(shù)字;蛟S你會覺得我有讀心術,但這個魔術的原理很簡單,就跟我前面所舉的火把的例子一樣。比如你心中選擇了“9”這個數(shù)字,紅色和綠色卡片都含有“9”,而橙色、黃色和藍色卡片都沒有,紅色卡片代表“1”,綠色卡片代表“8”,我就能根據(jù)1+8=9猜出“9”這個數(shù)字。
“二進制”是不是很神奇?你也來試試這個魔術吧!
制作的作文 篇4
今天下午,老師教我們制作紙帽子。我拿出一張報紙,先把報紙剪成了一個正方形,再把正方形對折成了一個長方形,然后在長方形的`兩端各折四分之一,再把兩端折成了兩個屋頂型的了,再翻個面,把兩個屋子分成兩半,最后把兩面下端向上折兩折。
這樣一頂帽子就做成了。
制作的作文 篇5
今天中午天氣非常熱,我閑得無事干,就把溫度計放在窗外,然后用放大鏡的焦點照著它。一會兒,只聽“啪”的一聲,溫度計就爆炸了。
我看到這情景,心想外邊一定很熱,,出去八成就得曬花了,我還是自己做冰棍吧。我先準備材料:一副冰棍模具、一個杯子、一袋奶粉、兩瓶冰紅茶,然后開始動手做。先把奶粉倒在杯子里,再對上冰紅茶攪拌,再將攪拌好后的溶液倒入模具中,最后就放入冰箱中。
我心里老惦記制作的冰棍,一會兒拉開冰箱門看一看,一會兒又拉開冰箱門看一看……咦,怎么沒變化呢?它怎么老不變成冰棍呢?反反復復、開開關關N次后,我的老媽沖我說:“你幾分鐘看一次,幾分鐘看一次,冷氣全放跑了,當然做不成冰棍了。你去坐到那邊去,一會兒成了我叫你,好吧?”我點點頭坐到了一邊。
時間過得好慢呀,我已經(jīng)等了半個小時了,我現(xiàn)在明白什么叫“度日如年“了。可我還得等,半小時絕做不成冰棍。哎,我都要崩潰了!因為我得知我還要等“一年半”,還要煎熬90分鐘。
終于,媽媽宣布到時間了,我沖到冰箱前奏了一個“五步曲”。一步打開冰箱門;二步拿出冰棍;三步放入口中;四步大叫“好涼”;五步關上冰箱門。
哇塞,我居然忘了插冰棍的`“棍”了!我做的不是冰棍,是“冰磚”。
制作的作文 篇6
寒假的一天,我校生物小組的同學們聚到動物實驗室,將在毛老師、胡老師的帶領下制作山雞標本。
我和劉林、胡開在-個小組。在我們的實驗桌上平躺著一只死了的環(huán)頸雉,它那幾根亮麗的尾羽正無力地垂著。真不知我們“工程”完畢后這雉雞該怎樣翹著尾巴向人炫耀。
我們抑制住興奮的心情,仔細地想著老師講過的實驗步驟。先明確主要有兩部分工作:一是剝皮,二是填充。桌上擺著老師準備好的兩盤工具,我們一眼就認出了剝皮所需的那個盤子,因為里面有剪子、手術刀和石膏粉!拔襾韯!”劉林捋起袖子就要干!安恍!”剝皮最需要的是心細,稍不留神刀子就會割破皮毛,山雞就不會像現(xiàn)在這樣美麗了。于是我們一致推舉胡開“主刀”,我和劉林幫助遞工具。
胡開似乎已把制作步驟熟記在心。只見他把雉雞腹面朝上平放在桌上,用剪子在胸部開口,沿腹中線向前剪到龍骨突,停下來,把嗉囊里的臟東西掏干凈。一股惡臭撲鼻而來,而平時最愛干凈的胡開卻毫不嫌棄,一點點用手掏著。接著,他不是繼續(xù)往前剪開脖子上的皮,而是“咯嚓”一聲把頸骨剪斷,并把剛才剪開口的皮毛連同頭部向后一翻,緊覆著肌肉的無頭骨架便顯露出來,油亮的皮將羽毛遮在下面!敖o,石膏粉”。劉林將那一盤用來吸水的石膏粉擺到胡開面前。胡開將雙手蘸滿了石膏粉,盡力地把皮毛從這個無頭雞上往后扒。這時扒的是背部的皮了。他左手摁住已剝離的皮,不讓露出來,怕弄臟,右手用刀片輕輕劃開皮和肉之間粘連得很緊的膜,把它們分開難度很大。只見胡開不停地蘸著石膏粉,不停地劃著,那皮毛一點點卻又很快地被剝開!昂脴觾旱!”我們都松了口氣。由于填充的需要,只需保留尺骨、脛腓骨及頭的前半部,其它骨頭都要剪掉,以防止腐爛變質(zhì)。
半個小時后,一張完整的皮剝了下來。我們把皮毛翻轉(zhuǎn)了回來,羽毛依舊五彩斑瀾,只是身體癟了。胡開干得很成功
下一步是填充。“該我了!”劉林早就躍躍欲試。他拿來另一套用品:幾根鐵絲,一瓶由砒霜和肥皂按1:2比便混合而成的防腐劑和一堆棉花。由于這幾根鐵絲的粗細恰好足以支撐身體,他便不用再費心思了。他拿出一根,一頭放在喙處,另一頭在比爪多出10厘米處剪斷,這用來支腳,用來支尾的一根要再長出15厘米。兩根鐵絲在一端并齊,在中間胸部的位置交叉擰幾圈,形成一個平躺的十字架:前面稍短,支頭;后面稍長,支尾;兩邊向下窩,支腳。劉林按照腦中的構(gòu)圖,將這一切完成得精確、利落。我們這才發(fā)現(xiàn)原來生物小組的每個同學都是能手。
下面真正開始填充。他把腿骨、翅骨纏上棉花,用繩捆好,刷上防腐劑,退回到皮毛里,頭部刷上防腐劑,退回。用棉花填眼窩,將眼眶撐起,再安上兩個玻璃珠作眼球。該安支架了。支腳的'從腿部插入,從腳后跟穿出;支尾的從尾下穿出,托起長長的尾羽--由于鐵絲比尾短,不易看出;支頭的要穿過頭部,一直插到喙。在大面積填充前還要在全身內(nèi)部涂上防腐劑。然后,劉林用鑷子夾起廢棉花,一塊塊往里填。先填背部(鐵絲上面),再填背下。翅膀處壓上稻草,防止翅膀掉下。腿、尾巴處同樣。劉林細心地將棉花纏成圓柱形,去填充頸部,這樣從外面來看才會更逼真。然后,劉林這個大小伙子開始穿針引線,將剝皮時剪開的口縫合上一些,再接著填,直到身體撐得鼓鼓的,像活了一樣,才把開口全部縫上。
他松了口氣,以為大功告成了。其實還差一項最富藝術性并且對全局有著重要影響的工作--整理、固定。“這要由女孩子來做。”我說。我也憋股勁兒要露一手呢。我拿來一個鑿有兩個洞眼的特制的木臺兒,將穿出維雞腳后跟的那兩根鐵絲穿過木臺上的眼兒,用鉗子擰個圈,固定在背面,雉雞就雄糾糾地站起來了。怎樣設計它的造型呢?我撫著它的羽毛,思索著。讓它保持常態(tài)吧。我讓雉雞脖子昂起,頭微側(cè),翅膀用線捆住,緊貼身體,尾巴微展,形成小角度的扇面。這種感覺就像在設計一件精美的藝術品。最后整理一下羽毛,將被線壓住的羽毛抽出,蓋在線上面。
精心整理后的雉雞,羽毛光潔平整,神氣活現(xiàn)地站在那里,好奇地望著眾人,似乎比原來更快活呢!
我們?nèi)齻圍在它周圍,輕輕地撫摸著它,快活地談論著它,怎么也看不夠,全然忘了掛在額頭上的汗珠。是啊,有什么能比欣賞自己的勞動成果更令人欣慰呢?這時胡老師走過來了,看到我們的杰作,不住地贊嘆。別的組正做得熱火朝天呢。
這次標本制作,既鍛煉了我們的動手能力,又培養(yǎng)了我們大膽心細的科學作風,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將牢記這句話:成功的秘訣就是多做、多練。
制作的作文 篇7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你是否有靜心觀察過蘇式建筑。蘇式建筑有著獨特的魅力與文化,它不僅承載著古代人民智慧的結(jié)晶,如今還成為游客來蘇旅游的重要景點之一。精致的鏤空設計,斑駁的墻壁,整齊的瓦片,醒目的牌匾......都令人拍案叫絕。
我是學校航模社團的一員。那時,大家都專注的為比賽做準備,其中大多數(shù)模型都是來源于蘇州的名勝古跡。我制作的是一個庭院,看起來十分像古裝電視劇中大戶人家的房子。
開始制作了,我先用膠水粘好了底座,目前來看很不錯。接著就是難度很大的地方了——門的制作,我本以為就是把一個平面的長方形門豎起來用膠粘好就行了,沒想到這門還需要粘凹槽、放柱子、開門縫......很是復雜。在這期間因為凹槽零件太小導致常常弄壞,膠水粘的滿手都是,信心的火焰被撲滅了大半,好在最后在老師的指導幫助下也找到了技巧,完成了門的制作。
柱子的制作也是個攔路虎,首先要十分有耐心的把柱子切好打磨好,還要量好長度,多了少了都會影響美觀。制作了很久才到下一個工程,極細的`鏤空設計,需要用鑷子十分之小心的取下來,只要稍不小心就會一分為二。在幾天里,我也陸陸續(xù)續(xù)的完成了接下來的制作,頓時有了滿滿的成就感。
這次的制作讓我在比賽場上有了更多的經(jīng)驗,避免了許多環(huán)節(jié)的拖拉。這離不開老師和同學們熱情的幫助與指導,這次制作讓我感受到了蘇式建筑的魅力所在;讓我更加敬佩古人的智慧與才華;讓我感受到了動手制作的樂趣……
你也想親自動手感受蘇式建筑之沒來魅力所在嗎?
【制作的作文】相關文章:
小制作的制作作文08-06
制作小制作的作文04-12
熱門小制作的制作作文05-21
有關小制作的制作作文03-16
關于制作小制作的作文05-19
【精選】制作的作文09-12
[經(jīng)典]制作的作文08-14
(經(jīng)典)制作的作文09-18
制作的作文01-18
(精選)制作的作文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