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超级碰碰碰久久久_精品成年人在线观看_精品国内女人视频免费观_福利一区二区久久

方程意義教學設計

時間:2024-06-02 07:37:14 設計 我要投稿

方程意義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編寫教學設計是必不可少的,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運用系統(tǒng)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么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方程意義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方程意義教學設計

方程意義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理解方程的意義,會用方程表示簡單的等量關系。

  2、借助天平讓學生理解方程及等式的意義。

  3、感受方程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喚起學生保護珍稀動物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談話:同學們,你們喜歡小動物嗎?今天老師帶來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幾幅圖片。(課件出示)

  我們應該保護這些瀕臨滅絕的珍稀動物,今天這節(jié)課,就以三種動物為話題,來研究其中的數(shù)學問題。

  二、合作探究,獲取新知。

  (一)理解等式的意義。

  找出白鰭豚這組資料的`等量關系,用字母表示。

  1、師:我們先來看白鰭豚的這組資料,你從中發(fā)現(xiàn)了那些信息?

  1980年比20xx年多300只,這句話中有幾個數(shù)量?你能用一個式子表示出這三個數(shù)量之間的關系嗎?讓學生在練習本上寫一寫,進行板書。

  1980年只數(shù)—20xx年只數(shù)=300只

  1980年只數(shù)—300只=20xx年只數(shù)

  20xx年只數(shù)+300只=1980年只數(shù)

  2、請同學們根據(jù)這三個數(shù)量中的已知數(shù)和未知數(shù),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20xx年只數(shù)+300只=1980年只數(shù)這個數(shù)量關系,小組進行討論、交流。(教師進行巡視,參與討論。)

  3、分析a+300=400,等號左邊表示1980年只數(shù),等號右邊也是1980年的只數(shù),像這樣表示左右兩邊相等的式子,我們通常簡稱為等式。(板書:等式)

  4、借助天平來研究等式。

 。ǔ鍪咎炱剑┠銓μ炱搅私舛嗌?誰給大家介紹一下?

  師:你觀察的真仔細,天平是一種用來稱量物體質(zhì)量比較精密的儀器,當指針指在標尺的中央,天平就平衡了。

  師:如果左盤放10克砝碼,右盤放20克砝碼,天平會平衡嗎?怎樣用式子表示這種關系?(10<20)如何才能平衡呢?(左再放一個10克的砝碼)

  師:出示天平:左20克和x克,右50克,你能用一個等式表示天平左右兩邊的關系嗎?(20+x=50)

  師:我們知道一個等式可以表示出天平平衡時左右兩邊相等的關系,那在天平如何表示出x+300=400這個數(shù)量關系嗎?(出示天平)

  (二)理解方程的意義。

  1、找出大熊貓這組資料的等量關系,再寫出含有未知數(shù)x的等式。

  師:繼續(xù)看大熊貓的資料,你獲得了哪些信息?根據(jù)這些信息,小組討論以下三個問題:

 。1)找出人工養(yǎng)殖的只數(shù)與野生的只數(shù)的關系,用文字表示出來。

 。2)用含有字母的等式表示出這個關系。

  (3)在天平上表示出這個等式。

  小組合作探討,匯報交流,得出:人工養(yǎng)殖的只數(shù)x10=野生只數(shù)

  10x=1600,1600÷x=10或1600÷10=x天平左盤放10個x只,右盤放1600

  只。我們通過分析它們之間的等量關系得出了等式10x=1600。

  2、找出東北虎這組資料的等量關系,再寫出含有未知數(shù)x的等式。

  師:繼續(xù)看東北虎的資料,你獲得了哪些信息?根據(jù)這些信息,你能像剛才那樣提出數(shù)學問題嗎?小組討論解決,交流匯報。(1)20xx年只數(shù)×3+100=20xx年的只數(shù)。

 。2)3×+100=1000或1000-3×=100(3)天平左盤3x和100,右盤1000。

  我們通過分析它們之間的等量關系得出了等式3x+100=1000。

  3、揭示方程的意義

  師:剛才我們研究出這么多的等式,下面給它們分分類,怎么分呢?(含字母,不含字母)

  我們把含有字母的等式,叫方程。這就是方程的意義。(板書:方程的意義)

  師:同學想一想x+5是方程嗎?2+3=5是方程嗎?說明理由。

  師:判斷是不是方程,你覺得應符合什么條件?(含未知數(shù),還必須是等式)

  師:請同學們再思考:式子、等式、方程,它們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

  三、鞏固練習,加強應用。

  看來同學們已經(jīng)掌握了今天所學的知識,下面老師來考考你。

  課件出示課本自主練習1,2,3,4。

  四、回顧反思,總結提升。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方程意義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從生活情境到方程模型的建構過程。

  2、理解方程概念,感受方程思想。

  3、通過觀察、描述、分類、抽象、概括、應用的學習活動過程達到學習水平的提高。

  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chuàng)設,初建相等關系模型。

  1、師出示天平圖,認識嗎?

  師:天平可以稱出物體的質(zhì)量是多少。

  2、(媒體出示三幅圖)下面的三幅圖中,哪一幅能稱出兩只蘋果的質(zhì)量?

 。ㄗ笥覂A斜各一幅,平衡的一幅。圖略)

  學生會選擇圖3,老師順著學生的思路出示圖3天平平衡圖

  圖3為什么能稱出兩只蘋果的質(zhì)量?

  你能用一個式子表示出天平兩邊物體的質(zhì)量關系么?

  100+100=200

  圖1和圖2為什么不能稱出兩只蘋果的質(zhì)量呢?

  你也能用一個式子表示出天平兩邊物體的質(zhì)量關系嗎?

  100+100>100、100+100<500

  3、三個式子都是表示物體之間質(zhì)量的關系,數(shù)學上把這樣表示兩邊相等的關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你的小腦袋里有等式嗎?說一個試試。

  除了用加法表示的還有不一樣的嗎?(師板書學生說的其它的一些式子)

  師:沒想到,同學們對等式是這么的熟悉。

  二、借助基礎,拓展等式外延。

  1、下面的幾幅圖中,天平兩邊物體的質(zhì)量關系,哪些可以用等式表示?能表示的試著把它寫下來,不能的思考可以用一個什么樣的式子表示呢?

 。〞纤姆鶊D略)

  選一個等式說一說它表示什么意思?

  天平兩邊物體的質(zhì)量關系,一種是用語言表達,一種是用數(shù)學式子表示,你愿意選擇哪一種?說說你的理由。(突出簡潔、清楚)

  2、師:的確,這樣的'一些數(shù)學式子能清楚、簡潔地表示出天平左、右兩邊物體質(zhì)量之間的關系。

  3、比較:現(xiàn)在寫的這些等式與剛才我們說的那些等式有什么不同嗎?

  突出含有未知數(shù)的等式

  這些含有未知數(shù)的等式你見過嗎?

  生:沒見過;也可能見過,如:用字母表示數(shù)中、求未知數(shù)x等。

  三、進一步拓寬對等式的理解。

  1、順著學生的思路組織教學:李老師就為同學們準備了一些生活中同學們常見的一些現(xiàn)象,仔細看一看,這些生活中的現(xiàn)象之間的關系是不是也能用含有未知數(shù)的等式來表示呢?

 。◣煶鍪舅姆钋榫硤D)

  (1)鉛筆盒與筆記本共20元。

  (2)借出的書與剩下的書共150本。

  (3)3瓶相同的色拉油,每瓶x元,共8元。

  三、明確特征,歸納概念。

  其實呀,數(shù)學上給這樣一些含有未知數(shù)的等式起了個很特別的名字叫方程,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方程的意義。(板書)

  揭示數(shù)學上我們把含有未知數(shù)的等式叫做方程。

  四、深刻領悟,挖掘內(nèi)涵。

  1、黑板上的其它式子為什么不是方程?

  2、師:現(xiàn)在同學們知道什么是方程了嗎?下面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是等式的男生舉手,是方程的女生舉手)

  36-7=29、60+x>70、8+x

  6+x=14、7+15=22、5y=40

  活動結束了,但思考卻剛剛開始,就等式和方程的關系你現(xiàn)在有什么話想說的嗎?

 。ㄔ诨顒又欣斫獾仁脚c方程的關系)

  五、實踐應用,拓展外延。

  1、你能看圖列出方程嗎?

  圖1:天平(2x=500)

  圖2:四個物體16。8元

  圖3:兩杯水共有450毫升

  2、從文字表述中找出方程

  (1)小明從家到學校有500米,他每分鐘走50米,走了x分鐘。

 。2)張師傅每天做x個零件,用了6天做了780個零件。

 。3)王濤放學回家后,去商店買了3本精裝筆記本,每本y元。他付給售貨員阿姨20元,找回2元。

  3、李老師頭腦中有一幅圖,我把它用方程表示了出來,猜一猜,老師頭腦中可能會是一幅什么樣的圖?

  出示:5x=200(可提示:如天平圖等)

  個別交流的基礎上同桌互說。

  六、全課總結:學習到現(xiàn)在你有哪些收獲?

  從不能用方程表示到能用方程表示圖中的數(shù)量關系的一種演變。

  圖1:買4個小熊貓玩具,每個x元,120元不夠

  圖2:買3個,每個x元,120元還不夠

  圖3:買2個,每個x元,120元正好

  延伸:使兩只水杯一樣多你能有哪些辦法?用方程表示,你能嗎?

方程意義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結合操作活動使學生初步理解方程的意義。

  2、會用含有未知數(shù)的等式表示等量關系。

  3、感受方程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探索性

  教學重點:結合具體情境理解方程的意義,能用方程表示簡單的等量關系。教學難點:能用方程表示簡單的等量關系。

  教學過程

  活動一:

  談話導入: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們國家的國寶是什么嗎?對,大熊貓是我國一級保護動物,更是我國外交活動中表示友好的形象大使。動物園的叔叔正在科學的喂養(yǎng)大熊貓呢!

  出示信息窗一,引導學生觀察情境圖,閱讀文字信息。

  學生觀察主題圖,認真閱讀信息。

  活動二:借助天平理解等式。

  分組實驗:

 、偬炱阶蟊P放一個10克的砝碼,右盤放一個20克的砝碼,天平不平衡,可以用式子10<20表示;

 、谠谧蟊P再放上1個10克的砝碼,天平平衡了,用等式10克+10克=20克表示。

  分組實驗:天平左盤放一個20克的砝碼和一個不知重量的方木塊,右盤放一個50克的.砝碼,一成天平平衡,用等式20+=50表示。

  小結:等式表示相等的關系。

  活動三:概括方程的意義。

  師:觀察黑板上的三個式子:+20=70、2=150、3+10=100,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學生自由談想法??

  小結:像+20=70、2=150、3+10=100這樣含有未知數(shù)的等式,叫做方程。

  活動四:方程與等式的關系

  想一想,等式和方程之間有什么關系?

  小組討論

  小結:方程的范圍比較小,等式的范圍比較大,方程只是等式的一部分。活動七:自主練習

  1、判斷哪些式子是方程。

  師:你認為一個式子是方程必須具備哪些條件?

  小結:同時具備“含有未知數(shù)”、“相等的式子”這兩個條件才是方程。學生獨立完成自主練習第1題。(引導學生在判斷對錯的同時,說出判斷的依據(jù)。)

  2、看圖列方程。完成自主練習第2題。要求學生先找出圖中數(shù)量間的相等關系,再獨立列出方程。(集體交流)

  3、完成自主練習第3題。(讓學生獨立寫出等量關系式并列出方程,再進行交流。)

  活動五:全課總結:

  引導學生談談這節(jié)課有什么收獲?

  學生談收獲,并找出不懂的地方。

方程意義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初步理解方程的意義,會判斷一個式子是否是方程。

  會按要求用方程表示出數(shù)量關系。

  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分析概括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會用方程的意義去判斷一個式子是否是方程。

  教具準備:

  天平、空水杯、水(可根據(jù)實際變換為其它實物)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上課要用到一種重要的稱量工具,它是什么呢?對,它是天平。同學們對天平有哪些了解呢?天平由天平稱與砝碼組成,當放在兩端托盤的物體的質(zhì)量相等時,天平就會平衡,根據(jù)這個原理,從而稱出物體的質(zhì)量。

  新知學習

  實物演示,引出方程。

  操作天平:第一步,稱出一只空杯子重100克,板書:1只空杯子=100克;

  第二步,往往空杯子里倒入約150毫升水(可在水中滴幾滴紅墨水),問:發(fā)現(xiàn)了什么?天平出現(xiàn)了傾斜,因為杯子和水的質(zhì)量加起來比100克重,現(xiàn)在還需要增加砝碼的質(zhì)量。

  第三步,增加100克砝碼,發(fā)現(xiàn)了什么?杯子和水比200克重,F(xiàn)在,水有多重,知道嗎?如果將水設為x克,那么用一個式子該怎么表示杯子和水比200克重這個關系呢?100+x>200。

  第四步,再增加100克砝碼,天平往砝碼這邊傾斜。問:哪邊重些?怎樣用式子表示?讓學生得出:100+x<300。

  第五步,把一個100克的砝碼換成50克,天平出現(xiàn)平衡,F(xiàn)在兩邊的質(zhì)量怎樣?用式子怎樣表示?讓學生得出:100+x=250。

  像這樣含有求知數(shù)的等式,人們給它起了個名字,你們知道叫什么嗎?對,叫方程。請大家試著寫出一個方程。

  寫方程,加深對方程的認識。

  學生試著寫出各種各樣的方程,再在全班展示,當然也有可能會出現(xiàn)一些不是方程的式子,教師應引導學生說出它不是方程的`原因。

  看書第54頁,看書上列出的一些方程,讓學生讀一讀。然后小結:一個式子要是方程需要具備哪些條件?兩個條件,一要是等式,二要含有求知數(shù)(即字母),這也是判斷一個式子是不是方程的依據(jù)。

  反饋練習。

  完成做一做,在是方程的式子后面打上“√”。對于不是方程的幾個式子要說明其理由。

  小結。

  這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怎么判斷一個式子是不是方程?

  提問:方程是不是等式?等式一定是方程嗎?

  看“課外閱讀”,了解有關方程產(chǎn)生的數(shù)學史。

  練習

  完成練習十一第2題,先讓學生說出圖意,再根據(jù)圖意再列出相應的方程。

  獨立完成第3題,評講時,介紹什么叫數(shù)量關系要,然后讓學生先說出各幅圖中的數(shù)量關系,再說出相應的方程,同一幅圖由于數(shù)量關系有不同的形式,因此方程形式也可能不同。

  作業(yè)

  練習十一第1題。

【方程意義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方程意義》教學設計04-05

方程的意義教學設計04-18

解方程教學設計06-01

式與方程教學設計05-31

比的意義教學設計02-20

《比的意義》教學設計03-29

《分式方程》教學設計05-29

分式方程的教學設計07-25

《實際問題與方程》教學設計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