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兒童詩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借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那么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兒童詩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兒童詩教學設計1
【教學目的】:
1、學習《陽光》、《太陽》兩首童詩,體會詩歌語言特點,仿寫《太陽》一詩。
2、學習《夕陽》、《為天量身高》和《標點符號》三首童詩,體會詩人的奇思妙想,指導學生寫一首想象詩。
3、讓學生體會到:想成為小詩人要擁有一顆愛心,擁有一雙發(fā)現(xiàn)的眼睛,擁有一個富有想象力的腦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陽光》和《太陽》兩首詩,仿寫《太陽》一詩。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今天孫老師想成為魔術師,在課堂上把你們每個人變成小詩人,你們愿意嗎?怎么成為小詩人呢?我們先來看看人家詩人寫的'兒童詩。
二、學習林武憲的《陽光》
1、讀熟《陽光》
2、品味《陽光》
。1)、為什么說“爬著”、“笑著”、“流著”、“亮著”?
1(2)、“流著”能否改為更恰當?shù)脑~呢?
3、仿說《陽光》
。1)陽光在樹上,(2)陽光在路上,
三、學習梁上泉《太陽》
1、齊讀《太陽》
2、品味《太陽》:你認為什么地方寫得好?
3、仿寫《太陽》(1)、在山頂,
太陽是被;(2)、在學校,
太陽是被;
四、總結兩首詩的特點,練寫小詩。
1、這兩首詩有什么特點呢?
。1)、句子整齊(2)、語句簡潔(3)、想象合理
2、以《太陽》為題,仿照《陽光》或《太陽》寫一首小詩。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夕陽》、《為天量身高》和《標點符號》三首詩,練習寫想象詩。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兒童詩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有像《陽光》和《太陽》一樣句式特別整齊的詩,也有句子并不整齊,但想象特別奇特,充滿童心童趣的詩,請看——
二、學習管用和的《夕陽》
1、自讀全詩
2、欣賞全詩:你覺得這首詩哪里想象特別奇妙?
3、齊誦全詩
三、學習子魚的《為天量身高》
1、讀詩
2、賞詩:你覺得這首詩哪里想象奇妙呢?
3、誦詩
四、學習丁云的《標點符號》
1、讀詩
2、品詩
3、誦詩
五、總結練寫
1、怎么就能變成小詩人呢?要有“三個一”:(1)、擁有一顆愛心
。2)、擁有一雙發(fā)現(xiàn)的眼睛(3)、擁有一個奇思妙想的大腦
2、練習寫一首想象詩:
1、以“月亮”為題指導學生拓展想象。(像寶寶、媽媽、銀盤、宮殿、食品、水果等等)
2、提示:自然界風月雷電,花草樹木,雨點云朵,小動物以及我們身邊的課桌文具等一切皆可入詩。
兒童詩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想象詩歌描繪的意境,感受童年幸?鞓返纳詈兔篮玫脑竿
2、嘗試寫主持詞,寫一首或一節(jié)兒童詩。
學習重點
想象詩歌描繪的意境,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感情。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1、談話揭題:
今天我們學習《兒童詩兩首》這兩首分別是《我想》和《童年的水墨畫》(板書)。這是一篇略讀課文,主要是通過同學們的自學來學習的。課前同學們做了充分的預習。老師有個提議,今天我們想采用闖關的形式來學習,有興趣嗎?每一關都有得分,隨機加分看誰得分最多,一并計入語文感恩銀行。
2、創(chuàng)第一關 必答關學習第二首詩《童年的水墨畫》
。1)大聲朗讀第二首詩《童年的水墨畫》,想想這首詩描寫了童年的幾個怎樣的.畫面?用簡短的語言寫在小紙片上。
反饋學生的答案。(街頭看書、溪邊釣魚、江上戲水)隨機提問“你是從哪些詩句看出來的?”
。2)你最喜歡哪一個畫面?說說你的理由。隨機體會童年的快樂、情趣、可愛、頑皮,并進行朗讀指導。
。ㄟ^渡:童年的生活是多么有趣,多么快樂。除了童年的生活,同年還有什么?)
3、創(chuàng)第二關 搶答關 學習第一首詩《我想》 比較兩首詩
。1)《我想》這首詩中,寫了我童年的什么?
(2)寫了我?guī)讉愿望?哪一個愿望最令你神往?請你把它讀出來。朗讀指導
。3)課文中的哪些字或詞讓你讀起來感到特別的美?隨機感受韻律美
(4)快速瀏覽這兩首詩,請你說出這兩首兒童詩有什么不同?
(內容不一樣:一首詩表達愿望的,一首是表達真實生活學習場景的;形式不一樣:一首是一首詩,另一首是組詩;三是第一首比第二首的韻律感強;意境不同)。
4、創(chuàng)第三關挑戰(zhàn)關嘗試寫作
(1)寫主持詞。創(chuàng)設情景:表演詩朗誦節(jié)目。寫好后評價。(提示:可用上書上的語言,寫兩三句即可)。
(2)仿照課文中詩的寫法,用詩歌來寫寫自己童年的愿望和生活場景。提示:寫愿望和場景的可寫一個或幾個小節(jié),視自己情況而定。反饋交流。
兒童詩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借助拼音讀準本課出現(xiàn)的生字“丫”,讀讀背背“花苞、柔軟、柳絮、喧鬧、梳妝、虎牙、水墨畫”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朗讀課文,感受兒童豐富的想象力,體會童年生活的快樂。感悟兒童詩的特點。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獨立閱讀課文,體會兒童豐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樂,激發(fā)學生讀兒童詩的興趣。
課前準備
學生搜集喜歡的兒童詩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出示童年圖,孩子們回憶童年中的趣事,講給大家聽聽,一起分享快樂。
童年是一幅畫,畫里有我們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個夢,夢里有我們的想象和憧憬。今天我們就來學習9 兒童詩兩首 (板書)分享童年的快樂
二、初讀兒童詩,整體感知
1、自由讀詩,讀通順,讀流利。
2、找喜歡的伙伴讀詩、互評、互相正音。
3、再自由讀詩,把不理解的詞語勾畫出來。
。ㄈ┰僮x兒童詩,交流學習
1、再讀詩,把你印象最深的'地方勾出來
2、指名學生讀自己喜歡的詩
你最喜歡哪首詩?為什么?
《童年的水墨畫》使我感受到童年快樂
3、小組內讀詩,
4、全班齊讀此詩。
。ㄋ模┫胂螽嬅,體會情感
1、教師配樂朗讀,學生閉目想象。
2、把所想象到的畫面說給大家聽。
3、學生配樂朗讀,邊讀邊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4、體會到什么,迅速寫下來,與小組同學交流。
。ㄎ澹└星槔首x,背誦詩
1、自由讀詩,帶著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思想感情朗讀。
2、比賽讀詩,單個比,小組比,男女生比。
3、伴樂,全班一起誦讀全詩。
。┩卣寡由
1、交流課前搜集的兒童詩。
2、學寫兒童詩
3、辦兒童詩主題手抄報
兒童詩教學設計4
活動目標:
1.學習并理解詩歌的內容,感受詩歌的趣味性。
2.感知周圍事物的色彩變化,并能大膽地運用語言表述。
3.體驗詩歌所展現(xiàn)的大自然的美和歡快的情緒。
活動準備:
每位幼兒一副綠色眼鏡、綠色草地背景圖、小貓、甜糕、手套圖片、PPT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今天老師要給你們變一個神奇的魔術,你們想不想看一看。(幼兒回答)下面我要請出我的道具朋友,看看老師手里拿的是什么?(綠色的眼鏡)下面我要帶上我的魔術眼鏡,我的魔術開始了。
二、理解并學習兒歌內容
1.師:哇!帶上這個神奇的'眼鏡我發(fā)現(xiàn)我們的世界都變成了綠色!你變成了綠色、你也變成了綠色、你也變成了綠色。我把這個神奇的眼鏡借給你帶一帶,你看一看,我們的教室里的東西都變成了什么顏色的?(綠色的)
2.你們想不想都帶上這個神奇的眼鏡看一看呀?(想)好,那現(xiàn)在請小朋友們輕輕地拿出板凳下的眼鏡,我們一起帶上這副神奇的眼鏡去看一看。
3.帶上這個眼鏡,你發(fā)現(xiàn)我們周圍的東西都變成了什么顏色?(綠色)我們現(xiàn)在來到了綠色的世界。那我們現(xiàn)在走進這個綠色的世界去看一看吧。(幼兒充分講述,引導幼兒說“綠色的xx”)
我們看到了誰?(小貓圖片)小貓變成了一只什么樣的小貓?(綠色的小貓),出示甜糕圖片,甜糕變成了一塊什么樣的甜糕?(綠色的甜糕);出示手套圖片,手套變成了一雙什么樣的手套?(綠色的手套)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東西都變成了綠色?纯催@兒,(一片綠色),再看那兒,(一片綠色),到處都是綠綠綠。戴上這個神奇的眼鏡,我們看到的東西都變成了綠色。那現(xiàn)在請小朋友想一想,如果我把這個綠色的眼鏡拿到,會有什么變化呢?(請幼兒把眼鏡拿掉)
4.請小朋友想一想,剛剛我們帶著綠色的眼鏡在綠色的世界里看到了什么呢?(小貓、甜糕、手套)老師把你們看到的編成了一首詩歌,老師給詩歌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綠色的世界。下面請小朋友來聽一聽這首好聽的詩歌。在這首好聽得詩歌里有一只小動物,它是誰呀?(綠色的小貓)小貓邀請老師和所有的小朋友到綠色的世界去做客,你們想不想去啊?(想)小貓說了,這次去啊,有一個闖關任務,要和老師一起朗誦詩歌才能有機會進入綠色的世界,小朋友們你們準備好了嗎?(ppt)小貓說有幾個小朋友剛剛沒有闖關成功,
三、我們戴上綠色的眼鏡,看到教室里的東西都是綠色的,現(xiàn)在小貓要帶著我們到外面去看一看,我們到外面再去找一找還有哪些地方、哪些東西變成了綠色。戴上眼鏡去外面看一看,活動結束。
兒童詩教學設計5
一、游戲引入
出示“饑時嚼一點,渴時嚼一點”
猜一猜這是什么?
學生做了多種猜測。
思考:文本的選擇和問題的切入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引發(fā)思考。
二、賞析童詩,梳理方法
1、出示兒童詩:
臨走的時候,把母親水靈靈的囑咐
掐一段,放在陽光下
曬干,裝機小小的旅行袋
饑時嚼一點,
渴時嚼一點
一小行曬干的話兒
嚼他
需要我一生的時間
2、齊讀兒童詩。
3、賞析兒童詩:我們平時多是嚼什么,囑咐可以嚼嗎?理解“囑咐”,體會“陌生化表達”的奇妙。
思考:兒童詩仿寫,除了要仿其形,仿其語,還要悟其道,這個道,就是童詩仿寫的基本方法。何老師根從猜測入手,出示文本,解釋答案“把生活中我們常見的事物囑咐、陽光等加以聯(lián)想,使之與常人人難以想象的旅行袋建立聯(lián)系,產(chǎn)生一種陌生的效果。,而帶來一種奇特的張力,就是陌生化!
給兒童的仿寫以一種思維和方法上的引導。這是我平時玩兒兒童詩沒有做到的。
4、找一找你覺得奇怪的,陌生化的詞語:掐一段、水靈靈的囑咐、曬干的話兒。
思考:學了方法之后,馬上在文本中去尋找,那些地方也有這樣的陌生化表達,是從認知層面到理解層面的具體操練。通過找一找、圈一圈等語文實踐活動落實操練。扎實有效。
5、自由讀兒童詩,體會作者表達深感情。
6、指名朗讀,點評。(學生讀得好)
思考:作為一首例文性的兒童詩,是不是可以讓孩子讀得充分一點,通過各種方式的讀,讓孩子對是個很有感覺之后,認識“陌生化”表達。再回到文中,去尋找陌生化表達的其他詞語,這個過程,專業(yè)的講解可不可以少一點,學生的活動還可以多一點。讓孩子在文文字中去感受文字,感受兒童詩的奇妙表達樂趣。
7、出示題目:
聲音的味道
你的聲音
從電話里傳來
有甜的`味道
有酸的味道
有冰淇淋的味道
有巧克力的味道
有果醬面包的味道
有蛋黃餅干的味道
嚼著嚼著
把日子嚼甜了
把生活嚼香了
把天上的小雨點
嚼成五顏六色的彩虹了
8、對比前一首兒童詩,體會陌生化的表達。
9、梳理:把聲音變成嘗得到的東西,你還可把他變成看得見的嗎?
10、梳理:可以把聲音變成看得見、摸得著、嘗得到的東西,這叫做“無中生有”!
思考:這里教了陌生化表達的又一個實用技術“無中生有”,這個方法的總結真的很適合孩子的口味。短短四個字,把學術的內容口語化、兒童化表達,孩子一聽就懂,佩服。
11、出示周杰倫《菊花臺歌詞》聽歌,找出無中生有的詞語
你的笑容已泛黃,心事靜靜淌、影子剪不斷等
思考:和上面一樣,從認知到理解,通過具體的操練得以實現(xiàn)。何老師的課,很實在。
三、嘗試仿寫
1、出示夢
夢是風鈴,叮當叮當
2、嘗試仿寫一句,用“看到+聽到”這樣的方式創(chuàng)編
思考:這一環(huán)節(jié)的練習,學生好像有些孩子打不開思路。是不是可以通過頭腦風暴的方式,詳細想一想,夢可以是哪些可以看到的東西,寫在黑板上,想一想夢的聲音可以是怎樣的,想出擬聲詞,再將事物和聲音進行搭配,這就解決的事物和聲音不匹配的問題。同時,在頭腦風暴中,更有利于激發(fā)孩子的想象力,擴寬想象的思路和角度。僅僅用“看到+聽到”的方式,可能會限制孩子的思維。
四、仿寫整首兒童詩,以“時間”為題。
1、出示要求:
把五官打開
可讓時間可看、可聽、可聞
思考:這里的要求就是支架。學生是否真的能夠做到,如果是我,在教學中遇到孩子依然打不開思路的情況,可以怎么調整呢?或許可以用孩子現(xiàn)場創(chuàng)作的例文,找一找,不同孩子調動的不同感官,分享給大家,幫助孩子打開思路。
2、分享、評價
結合學的方法,對照評價。
思考:何老師的教學評價是與前面的要求緊密相連的。真正做到了教學評一致。何老師也特別注重引導孩子對照要求一一評價,并強調評價之后的再次修改和反饋。凸顯一個“實”字。
五、以時間為例,作為結課的儀式。
滲透兒童詩的簡潔和節(jié)奏感。
思考:這是苗苗老師現(xiàn)場設計的一個互動,老師們分享自己寫的詩,和學生現(xiàn)場比拼,聽了那個穿藍色衣服的小男孩兒的詩以后,我大致可以猜出,現(xiàn)場沒有一個老師可以超越他了。老師們寫的也很好,也很有詩意,但,那不是兒童詩,更像散文詩。兒童詩,是真的屬于兒童的。
兒童詩教學設計6
一、設計理念:
《語文課標》的課程總目標中提出發(fā)展學生語言能力的同時,發(fā)展思維能力,激發(fā)想象和創(chuàng)造潛能。據(jù)此,我在教學完第一單元描寫春天景物的課文后,設計了以春雨為主線的兒童詩歌創(chuàng)作。教學中我將自己收集到的雨中景物做成動態(tài)畫面的課件,讓學生欣賞,引導學生產(chǎn)生創(chuàng)作詩歌的欲望,讓學生感覺詩歌的美,感受大自然的美,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親近大自然的感情,激發(fā)學生探索大自然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潛能。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能自主選題,發(fā)揮想象,正確使用語句,創(chuàng)作兒童詩。
2、過程與方法:體驗兒童詩的`創(chuàng)作過程,共同交流,培養(yǎng)豐富的想象力。
3、情感目標:對兒童詩具有濃厚的興趣和創(chuàng)作的信心,初步培養(yǎng)審美意識和對生活的熱愛,抒發(fā)真摯的情感。
三、教學重點:
(1)激發(fā)孩子對兒童詩的創(chuàng)作熱情和熱愛。
。2)通過想象力的訓練,開拓思路,發(fā)揮想象。
四、難點:
。1)建立學生創(chuàng)作的信心
。2)自主選擇,創(chuàng)作兒童詩
(3)詩歌想象豐富,語言具有美感,充滿情趣
五、教學過程:
。ㄒ唬、激趣入題,擴散思維。
同學們,平時你們喜歡做什么?
師:我平時喜歡猜謎語,誰來出個謎語給我猜猜。
師:我也要出個謎語給你們猜猜:“千條線,萬條線,落在水里看不見!边@是什么?放下雨課件
。ㄔO計意圖:一上課,以猜謎語的方式,既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能接近學生與雨的距離,使學生融入雨的意境欣賞詩歌,培養(yǎng)語感。)
。ǘ、欣賞詩歌,模仿寫詩
1、雨還會落到哪里呢?
2、問:你們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春雨的聲音有哪些呢?
3、放課件文字:滴瀝、滴瀝、沙沙沙、丁零當啷、淅瀝瀝、滴答滴答。
4、你能把剛才仿佛看到的、聽到的和想到的連起來說說?
師評:你們已經(jīng)有點像小詩人了。
5、放課件詩歌:下雨啦
下雨啦
“滴滴答,”下雨啦,“淅瀝瀝,”下雨啦,
麥苗說:“下吧,下吧,桃樹樹說:“下吧,下吧,
我要長大!蔽乙_花!
下雨啦
“噼噼啪”下雨了,
小朋友說:“下吧,下吧,
我要說話!
分別有感情地誦讀詩歌,講述三首詩的寫法,
6、讓學生仿照三首詩的寫法,當當小詩人,完成下面的填空。放文字放課件:下雨啦
“滴答滴答,”
下雨啦!
說:“下吧,下吧,我要。”
。ㄍㄟ^讓學生說雨聲詞,聽老師有感情地朗誦詩歌,學生的思維越來越活躍,但如果就此結束,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還沒有真正挖掘出來。這時,我用填空的形式讓學生仿寫詩歌,讓學生從仿到創(chuàng),領悟寫兒童詩的方法,讓學生感覺到寫詩其實很簡單,為后面創(chuàng)作兒童詩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ㄈ﹪L試創(chuàng)作,抒發(fā)詩情
你們想不想展開想象的翅膀,自己自由作詩呢?
老師總結怎樣寫詩:寫詩就是把傳自己在大自然中看到的動物、植物或者是人物,展開想象,想象成會說話,有動作、有感情,再把自己想到的一行行、分行寫下來,然后加上題目和恰當?shù)臉它c符號,就是一首兒童詩了。當然,要寫好兒童詩,還要大量的閱讀優(yōu)秀的兒童詩,多觀察大自然,展開豐富的想象,這樣,寫起兒童詩來就得心應手了!
。ㄔO計意圖:通過總結寫詩的方法,讓學生明白其實寫詩是件很簡單的事情,從而激發(fā)了學生寫詩的興趣;然后再告訴學生要真正寫好兒童詩,還要多讀優(yōu)秀的詩歌,多留心觀察大自然,多展開豐富的想象。這也是寫好詩歌的秘訣,如果學生日后能真正這樣去做,就不愁寫不好詩歌了!而且將受益終生!)
兒童詩教學設計7
【學習目標】
。、能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想象詩歌描繪的意境,感受童年幸?鞓返纳詈兔篮玫脑竿。
。、認識本課生字,背誦喜歡的詩歌。如果有興趣,嘗試寫一首兒童詩。
【學習重點】
想象詩歌描繪的意境,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感情。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流程】
一、學習《我想》
。、導讀引入,激發(fā)興趣:
指名讀導讀部分的前三句。
師導:
今天我們要學習兩首兒童詩。剛才同學們讀的這幾句話實際也可以稱得上是一首贊美童年的詩,F(xiàn)在請同學們把課文讀一讀,看看它能帶給我們怎樣的感受。
。、誦讀詩歌,感悟想象:
⑴ 生自由讀詩。想想每個小節(jié)作者所表達的愿望。
、 指名分小節(jié)讀詩,想一想,每節(jié)寫什么?
、 指名說作者在每一個小節(jié)里所表達的美好心愿。
⑷ 說一說自己最喜歡哪一個小節(jié),為什么?
、 學生自由品讀詩句:
① “我”為什么想把眼睛裝在風箏上?
② “我”為什么想把自己種在春天的土地上?
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如,平日里看見陽光的感受、腳踩土地的感覺以及結合天空、白云的樣子和土地上草木蔥翠的情景,談感受。
、 生展示讀,并說說自己在讀的過程中似乎看到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 比較讀,看看誰能通過朗讀表現(xiàn)詩歌所表達的意境。
。、回歸全詩,感受意境:
、 師:讓我們把整首詩串起來完整地讀一讀,邊讀邊想,詩人是怎樣表達自己的美好心愿?這首詩在表達上有哪些值得我借鑒的地方?
、 生談自己的發(fā)現(xiàn)。教師引導學生小結:每一小結都以“我想……”作為開頭,表達自己的'夢想,每一小結里都有一個疊音詞如“悠呀,悠──”“長呀,──”這樣的語句。
、 生再次自由讀文,感受詩歌的韻律、節(jié)奏。
⑷ 全體齊讀。
二、學習《童年水墨畫》
。、自讀自悟,理解大意:
、 自讀全詩,要求基本理解詩歌大意,在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記號,并在每小節(jié)的標題后面加上一個表示動作的詞,概括主要內容。如“街頭閱讀、溪邊釣魚、江上戲水”等。
、 指名讀詩,交流預習所得,概括全詩大意。
、 學生質疑,釋疑。尤其是一些含義比較深刻的語句教師有必要加以解釋。如:“草地上蹦跳著魚兒和笑聲”,讓學生體會“笑聲”怎么會蹦跳?這說明什么?
2、賞讀詩句,學習借鑒:
、 畫出文中精彩的語句,反復誦讀,體會這樣表達的妙處。
、 欣賞交流佳句,如:
“陽光從腳尖悄悄爬上膝蓋”“忽然撲騰一聲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著魚兒和笑聲”“像剛下水的鴨群,扇動翅膀拍水戲!钡日Z句,體會詩句所包含的動感畫面,感受童年的瑰麗多彩。
。、比較鑒賞,模仿習作:
、 默讀兩首詩,想一想,兩首詩在表達方式上有什么區(qū)別?
⑵ 生探究、發(fā)現(xiàn)。
、 交流感悟。
、 師小結:
第一首,每小節(jié)的結構基本相同,并且都圍繞“夢想”這一主題,語言比較跳躍。第二首主要是通過捕捉鏡頭來記錄童年生活場景,有一種動態(tài)的美,還有一定的故事情節(jié)性。
⑸ 想一想自己童年生活是否也曾經(jīng)有過無數(shù)的夢想或者也曾經(jīng)有過許多有趣的童年往事,模仿這兩首詩中其中的一首,記錄下你的童年夢想與童年往事。
、 生動筆習作,教師巡視。
、 交流作品,師生互動點評。
4、總結談話,結束教學:
師:童年的生活是一幅連綿不斷的水墨畫,里面有許多值得我們記憶、收藏的場景,我們以往閱讀了許多描寫童年生活的文學作品,今天又學習了兩首兒童詩,再一次打開了通往兒童世界的大門,請大家課外閱讀其他兒童詩,豐富我們對童年生活的記憶。
兒童詩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借助拼音讀準生字“丫”“汲”,讀讀記記“花苞、柔軟、柳絮、喧鬧、梳妝、水墨畫”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想象詩歌描繪的意境,體會兒童豐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幸?鞓返纳詈兔篮玫脑竿。
3.背誦喜歡的詩歌,感悟兒童詩的特點,嘗試寫一首兒童詩。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獨立閱讀課文,想象詩歌描繪的意境,體會兒童豐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樂,激發(fā)學生讀兒童詩的興趣。
教學難點:比較兩首兒童詩表達方式上的區(qū)別,領悟兒童詩的寫法。
課前準備:找?guī)资變和娮x一讀。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音樂《童年》響起
一、導入新課
出示“童年是一幅畫,畫里有我們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首歌,歌里有我們的幸福和歡樂;童年是一個夢,夢里有我們的想象和憧憬。”(齊讀)
再改變?yōu)椋?/p>
童年
是一幅畫
畫里
有我們五彩的生活
童年
是一首歌
歌里
有我們的幸福
和歡樂
童年
是一個夢
夢里
有我們的想象
和憧憬
。ㄖ该x)
師:一段優(yōu)美的文字,轉眼間就是一首美妙的詩。夢從“我想……”開始,而五彩的生活則定格為《童年的水墨畫》(出示:我想 童年的水墨畫)
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兒童詩兩首》(揭題)
師:何謂“兒童詩”?(生略談)
二、整體感知
誦讀詩歌,說說兩首詩各寫了什么?
學生自由讀詩。
根據(jù)反饋出示:《我想》寫了一個孩子一連串美好的幻想;《童年的水墨畫》以跳躍的鏡頭捕捉了童年生活中的典型場景。
三、學習《我想》
(一)指名讀詩歌
1.其他同學思考孩子的愿望是什么?
2.交流
3.填空完成:
1!拔摇毕氚咽职苍冢 )上,使它( )。
2!拔摇毕氚涯_接在( )上,使柳樹長得更( )。
3!拔摇毕氚蜒劬ρb在( )上,使它看到( )的東西。
4。“我”想把自己種在春天的( )上,使自己更( ),更( )。
。ǘ┚x詩歌,進入情境
1、那么多愿望中,哪一個最令你神往?請你誦讀最令你神往的愿望,說說理由。
2、齊讀1—4節(jié),領悟寫法
根據(jù)反饋出示:
★每一小節(jié)都以“我想……”作為開頭,表達自己的夢想。
★每一小節(jié)里都有一個疊音詞如“悠呀,悠──”“長呀,──”這樣的語句。
。ㄈ﹪L試仿寫一節(jié)詩。
師:了解了這個孩子一連串的夢想,是否激起你美好的遐想。
出示:發(fā)揮你的想象,你還想……
學生練筆:我想
交流。
師:心有多遠,我們的想象也有多遠,想象終歸是想象。
出示:不過,飛向遙遠的'地方,
要和爸爸媽媽商量商量……(齊讀)
師:我們走得太遠,爸爸媽媽會擔心。其實現(xiàn)實生活中的我們同樣精彩,同樣生活得有情趣。(出示:童年的水墨畫)
師:在“街頭”,在“溪邊”,在“江上”,我們的快樂無限。(依次出示:街頭 溪邊 江上)
三、學習《童年的水墨畫》
。ㄒ唬┳杂勺x詩
想想每節(jié)詩的主要內容,試著在每節(jié)的標題后加上動詞,概括詩的主要內容。
交流反饋出示:閱讀 釣魚 戲水
。ǘ┵p析詩句
師:如果說“街頭”是一幅畫,你在這畫中看到了什么?(指名說)
師:這是一幅怎樣的畫?(指名說,隨機解讀詩句)
用同樣的方式學習“溪邊”和“江上”這兩幅畫。(學生自由學)
交流
感情朗讀。
。ㄈ╄b賞寫法
1.體會這兩首詩在表達上有什么不同?
2.交流感悟。
3.師小結:
⑴ 《我想》是一首詩歌,《童年的水墨畫》是組詩:
引導學生注意其中的區(qū)別:組詩有小標題;每一節(jié)詩歌寫的是不同的內容……
、 《我想》是押韻的,《童年的水墨畫》不押韻:
引導學生朗讀這兩首詩,體會押韻和不押韻的區(qū)別,了解兒童詩可以押韻也可以不押韻。
、 《我想》描寫的是“我”的一些美好的愿望,語言比較跳躍!锻甑乃嫛分饕峭ㄟ^捕捉鏡頭來記錄童年生活場景,有一種動態(tài)的美,還有一定的故事情節(jié)性。
四、拓展延伸
欣賞兒童詩,包括:數(shù)學詩、圖像詩、童話詩、可以表演的詩、你也可以創(chuàng)作的詩
出示:
兒童詩的特點:
盎然的兒童情趣、豐富的兒童想象、天真而純粹的語言、童稚而優(yōu)美的意境。
五、總結
童年,有太多值得我們記憶、收藏的場景,有人說童年是人生的春天,那是最美的季節(jié),我們何不采擷其中的一些,寫下來。你也可以仿照課文寫法,記錄下自己童年的精彩片段,與大家分享。(出示:創(chuàng)作兒童詩)
課后反思:
根據(jù)《語文課程標準》落實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tài)度、過程與方法三維目標的要求,根據(jù)教材略讀課文教學“粗知文章大意”和“運用方法自己讀懂文章”兩大任務。我們的教學,重在引導學生自覺閱讀——自由閱讀——自能閱讀——自得收獲,即激發(fā)閱讀的興趣,自覺走進文章;以弄清詩歌主要內容為任務自由閱讀;以詳學一首,略學一組為教學安排;最后獲得知識、情感、能力方面的收獲。
在實施中,感覺有幾點做得還不錯。
一、變細碎的講解為學生的品析。如學習《我想》時,在了解了這個孩子一連串的夢想后,讓學生選自己最喜歡的一個來誦讀,并說說喜歡的理由。盡管在學生交流時,這個隨機還是有痕跡,但至少讓學生能有個性地來解讀文本。如學習《童年的水墨畫》時,選其中的一首重點講:“如果說街頭是一幅畫,你在這畫中看到了什么?這是一幅怎樣的畫?”不知不覺中走進了詩歌的意境。
二、從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上課一開始從一段話引出兩首詩,整體感知,接著學習兩首詩,最后把兩首詩放在一起來比較它們表達上的異同,從而領悟兒童詩的寫法。其次,課外詩歌的補充,也讓學生對兒童詩的特點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從課內自然引向課外。整體性、延續(xù)性都還不錯。
三、課中實現(xiàn)了兩次動筆。一次是概括幻想;一次是仿寫。前者是課文知識方面的積累,后者是能力方面的鍛煉。
綜觀整節(jié)課,學生的自能閱讀能力培養(yǎng)還不夠,表現(xiàn)為獨立閱讀的深度不夠。如果能在課外讓學生來創(chuàng)作一首兒童詩,或許更能檢測到本堂課學生的收獲有多少。
兒童詩教學設計9
教學內容:綜合性學習:輕叩詩歌的大門——學寫兒童詩執(zhí)教人:龔曉燕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感悟兒童詩的特點;能自主選題,發(fā)揮想象,正確使用語句創(chuàng)作兒童詩。
2.過程與方法:體驗兒童詩的創(chuàng)作過程,共同交流,培養(yǎng)豐富的想象力。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對兒童詩具有濃厚的興趣和創(chuàng)作的信心。初步培養(yǎng)審美意識,對生活的熱愛,抒發(fā)真摯的情感。教學重點:
本節(jié)課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欣賞體味,激活想象等形式感悟兒童詩的特點,體會怎樣創(chuàng)作兒童詩,力爭使每個學生的興趣點得以充分展示,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擁有施展才華的充分的空間。教學難點:
讓學生明白兒童詩的特點,再引導他們補充詩,并創(chuàng)造意境讓學生嘗試創(chuàng)作詩,使他們愿意用詩的表達方式來抒發(fā)自己內心的情感。教學課時:一課時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師:詩是生活中每一個動人的瞬間,詩是大自然每一次快樂的舞蹈,詩是心坎里每一分暖暖的深情,詩是思緒中每一次飛揚的暢想。詩歌是我國文學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而兒童詩則是詩歌王國中最為自由的一種體裁,是詩歌王國里的小精靈,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走進兒童詩的世界,去親近親近這個小精靈。
2、板書課題:學寫兒童詩
二、情景創(chuàng)設,激發(fā)興趣
師:著名女作家席慕蓉帶著女兒到公園去玩,席慕蓉到售票口去買票,女兒站在旁邊等著。忽然,一只蝴蝶飛來,直接飛進門里去了。她的女兒看見了,大聲喊道:“媽媽!媽媽!你快看,那只蝴蝶沒買票就飛進去了!”席慕蓉一聽,高興地對女兒說:“孩子,快把你說的話記下來,這就是詩。 庇谑呛⒆訉懴铝诉@樣的句子(多媒體展示)
1、你們覺得這首兒童詩怎么樣?
2、你喜歡兒童詩嗎?可以結合我們學過的《致老鼠》和《爸爸的鼾聲》來說一說你為什么喜歡。
3、你認為我們寫兒童詩可以從哪里尋找素材?可以找哪些素材呢?
4、看來我們大家都有一雙詩人的眼睛,都富有詩人的情感。我們今天就來寫一寫兒童詩吧。我們應該從哪里下筆呢?
三、技法指導
1、豐富的聯(lián)想、想象
。1)師談話啟發(fā)想象。
。2)寫好兒童詩最主要的是要有豐富而大膽的想象,現(xiàn)在老師要考考你們的想象力,先讓我們來做個熱身運動吧!
從“0”你能想到些什么呢?(交流討論)
2、從仿寫開始
(1)師:我們有了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象,那怎樣把這些聯(lián)想和想象運用到詩歌當中去呢?讓什么從仿寫別人的詩開始。
(2)多媒體出示詩句,請生填寫完整。(師指導,生交流)
3、自由創(chuàng)作技巧
。1)師:寫普通作文需要真切描繪,越逼真事物的.“廬山真面目”越讓人覺得真實。但詩歌創(chuàng)作需要活靈活現(xiàn),超越本來形象,才能帶來新奇和喜悅。
。2)多媒體展示詩句,學習寫作方法
四、自己動手寫寫詩
1、其實寫兒童自己的詩歌有一定的方法,但無定法。只要有靈感、有興趣、有文采,只要掌握以上一些要點,你就會成為一名不錯的小詩人!拿起你手中的筆,寫出自己的詩歌,當一回真正的小詩人!
2、先請同學們在四人小組內交流,可以想象我們的生活,可以說說你讀過的課外書中的人物,也可以天馬行空,自由想象喲。
3、(播放旋律優(yōu)美的音樂)學生自由選擇創(chuàng)作,教師巡回指導。
4、展示詩作,交流評價。
師小結:你們真是一個個小詩人,從你們口中流出的,就是一個個美麗的詩句。
五、總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好玩的兒童詩,愿兒童詩這顆夢想的種子能夠播撒在你們的心田,希望同學們在童詩的天地里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自在地遨翔,最后成為一個個童詩高手,當然只有多看多想多寫,才是創(chuàng)作成功的秘決!
兒童詩教學設計10
學習目標
1、借助拼音讀準本課出現(xiàn)的生字"丫",讀讀記記"花苞、柔軟、柳絮、喧鬧、梳妝、虎牙、水墨畫"等詞語。
2、朗讀課文,讀出童年的幸福快樂。
3、通過朗讀課文,感受兒童豐富的想象力,感悟兒童詩的特點。
4、通過學習詩歌,會仿照《我想》前四小節(jié)寫詩句。
評價設計:
1、目標1通過課前預習,課上檢查的方式了解和指導,使全班100%的學生會讀生字"丫",認識"花苞、柔軟、柳絮、喧鬧、梳妝、虎牙、水墨畫"等詞語。
2、目標2通過多種方式的朗讀、課堂觀察、教師點評、讀悟結合的方式,使全班80%以上的學生會讀出童年的快樂。
3、目標3通過課堂觀察學生的表情,以及學生回答問題來檢查。
4、目標4通過課堂小練筆來檢測。
過程預設:
一、談話引入
童年是一幅畫,畫里有我們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個夢,夢里有我們的想象和憧憬。今天我們就來學習9 兒童詩兩首 (板書)分享童年的快樂。
二、教師范讀,激發(fā)情感。
三、初讀兒童詩,整體感知
1.自由讀詩,讀通順,讀流利。
2.找喜歡的伙伴讀詩、互評、互相正音。
3.再自由讀詩,把不理解的詞語勾畫出來。
四、品讀詩歌,深化情感。
1、再讀詩,把你印象最深的地方勾出來
2、指名學生讀自己喜歡的詩
你最喜歡哪首詩?為什么?
《童年的水墨畫》使我感受到童年快樂
3、小組內讀詩,
4、全班齊讀此詩。
五、想象畫面,體會情感
1、教師配樂朗讀,學生閉目想象。
2、把所想象到的.畫面說給大家聽。
3、學生配樂朗讀,邊讀邊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4、體會到什么,迅速寫下來,與小組同學交流。
六、再讀詩歌,升華情感,背誦詩歌。
1、自由讀詩,帶著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思想感情朗讀。
2、比賽讀詩,單個比,小組比,男女生比。
3、伴樂,全班一起誦讀全詩。
七、拓展延伸
1、交流課前搜集的兒童詩。
2、學寫兒童詩
板書設計: 兒童詩兩首
美好的愿望 街頭讀書
豐富的想象力 溪邊釣魚 快樂
兒童詩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借助拼音讀準本課出現(xiàn)的生字,讀讀記記“花苞”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朗讀課文,感受兒童豐富的想像力,體會童年生活的快樂。感悟兒童詩的`特點。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歌曲引入
1、聽《童年》,說說你想到了什么?
2、導語引入。
二、初讀
1、自由讀。
2、同桌合作讀。
3、指名讀。
4、默讀,說說你的感受。
三、學習《我想》
1、再讀小詩,勾畫自己最喜歡的小節(jié),說一說為什么?
2、四人小組交流。
3、匯報,全班交流。指導朗讀。
4、小結:
想像力的豐富,對美的追求和向往,動詞的準確使用。
5、續(xù)寫小詩。
四、學習《童年的水墨畫》
1、自由讀小詩:
說說你看到了怎樣的畫面?有何感受?
2、同桌交流。
3、指名匯報,其他人補充:
街頭:鮮明的對比(喧鬧與寧靜)。
溪邊:動靜結合,色彩艷麗。
江上:點面結合。
4、指導朗讀。
五、拓展
學完這課,你想說些什么?
兒童詩教學設計12
一、設計簡述
縱觀小學一到六年級的課文的文體,詩歌只占了極為少數(shù)的一部分,而在詩歌中古詩的學習又占了多數(shù)。兒童詩作為一種專門為兒童所創(chuàng)作或是兒童自己創(chuàng)作的詩歌,它對兒童語言、情感發(fā)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語文的學習絕不能只局限于文本,考慮到兒童詩的重要性,有必要引進課外的內容來豐富學生的語言體系。
所教的學生處于二年級的學習階段。學生到了二年級,隨著字詞的積累,閱讀量的增加,想象力的發(fā),、情感的豐富,學生有想通過書面方式來表達自己情感的欲望。兒童詩因其簡短、自由、充滿想象的特點,可以讓其成為兒童表達情感的一種方式。想要能夠運用,學生對其特點、寫法等方面的粗淺了解是必不可少的。
二、教學目標
。1)通過猜詩、實物感知、填補詩歌等方式,體會兒童詩中運用擬人修辭方法所帶來的樂趣。
。2)通過帶動作誦讀、使用電子白板交互功能等方式,感受兒童詩有趣的格式。
。3)通過微課學習、模仿、合作創(chuàng)作等方式,激發(fā)興趣,嘗試用兒童詩的形式表達自己的'情感和奇思妙想。
3.教學環(huán)節(jié)
。1)課前誦讀 引出主題;(2)汽水先生 領生入門;(3)玩轉童詩 趣味樂讀;(4)創(chuàng)意雨點 趣味分享;(5)小結詩趣 推薦閱讀
三、教學過程
。ㄒ唬┱n前誦讀 引出主題
1、課前誦讀古詩。
2、引出課堂主題。你們特別厲害,能夠背誦這么多古詩啦!其實,詩歌中除了古詩,還有一些專門為小朋友寫或者小朋友自己寫的詩呢!它叫——兒童詩。如果要你在兒童詩的前面加一個形容詞的話,你會用什么呢?瞧!傅老師覺得兒童詩是——好玩的。想不想我們一起去玩一玩?
【評析】在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利用電子白板的拖拽和及時書寫的效果,及時記錄學生的發(fā)言,增強課堂的互動性,體現(xiàn)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同時也拉近了學生與兒童詩的距離,為接下去的教學做好鋪墊。
。ǘ┢壬 領生入門
1、自讀猜測,反饋結果。出示兒童詩,學生自由朗讀,邊讀邊猜。全班交流時和大家說說自己的想法,并且說明是從哪里知道的。揭示謎底:原來,這位先生就是像雪碧、可樂之類的“汽水”呀,我們來和它打個招呼吧!
出示:
跟你握握手
你就冒氣
請你脫脫帽
你就生氣
干干脆脆
一口把你喝下去
看你還
神不神氣
2、感受事物,讀出好玩。
。1)冒氣。通過搖晃汽水,學生觀察變化,讀好詩歌一、二兩行。
。2)生氣。請學生仔細傾聽汽水經(jīng)過搖晃后打開蓋子所發(fā)出的聲音,理解汽水先生“生氣”的樣子。讀好詩歌三、四兩行。
。3)干干脆脆。呦,這汽水先生的火氣還挺大,不過我們的小作者才不怕它。你瞧,他是怎么做的?(指導朗讀:干干脆脆)
3、感受兒童詩的有趣。加上動作讀好整首兒童詩。教師總結:我們都讀得很開心,是呀,兒童詩就是這么好玩,可以寫一寫我們熟悉的東西,而且在寫的時候,你還可以像這位小朋友一樣把它當作人來寫呢!這就叫——擬人。
【評析】在此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利用電子白板的漸變功能,隱藏謎底——汽水。教師講到相應內容時,隨即點擊,增加神秘感,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學生在這種神秘感中感受到了兒童詩的趣味性,有效地實現(xiàn)了教學目標。
。ㄈ┩孓D童詩 趣味樂讀
1、自讀猜測,填充兒童詩。哎呦,這位淘氣的汽水先生,竟然一不小心把桌上的墨汁打翻了,好多都看不清了,我們只能來猜一猜了。當學生在猜測中遇到困難,可讓學生傾聽鼓聲。
出示:
怕打的小孩
是一個怕打的小孩,
當你輕輕地打他,
他就 地叫:
疼!疼!疼!
當你 地打他,
他就高聲喊:
2、填充詩歌。你能試著填一填這些臟的地方嗎?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及時書寫。師生合作朗讀完整的詩歌。
3、感受兒童詩樂趣。兒童詩就是這么自由,這么充滿想象力,我們想寫什么就可以寫什么。
4、感受兒童詩格式趣味。汽水先生帶著他的這位好朋友,要坐火車去旅行啦!
出示:
火 火 火 快 快 快 氣 氣 氣 到 到 下
嘟 嘟 嘟
車 車 車 跑 跑 跑 強 強 強 了 了 車
猜一猜:這首兒童詩應該怎么讀呢?自由讀。教師畫出火車頭的樣子,請學生畫完整。師生合作表演朗讀。兒童詩有趣嗎?總結:是呀,在創(chuàng)作的時候還可以用一些好玩的格式呢!
。ㄋ模﹦(chuàng)意雨點 趣味分享
1、聽音識物。汽水先生和他的朋友坐在火車上,忽然,他們聽到了一陣熟悉的聲音(播放雨聲)。你聽到了什么?閉上眼,傾聽教師配樂朗誦。
師配樂朗讀:
雨點
雨點落進池塘里
在池塘里睡覺
雨點落進小溪里
在小溪里散步
雨點落進江河里
在江河里奔跑
雨點落進海洋里
在海洋里跳躍
現(xiàn)在請你睜開眼睛,各位小雨點,你們剛才去了那么多地方,最喜歡的是哪兒呀?請說的小朋友帶讀,配樂齊讀。
2、回憶生活,想象雨點。你們觀察過嗎?小雨點還會落在哪些地方?他們又在這些地方干什么呢?我們試著說說
雨點落進_______________里,
在_________里___________。
3、小組合作,分享成果。播放微課,學習寫法。學生學習寫法后,自主創(chuàng)作。在展示環(huán)節(jié)分兩種情況:(1)請打上五角星的小朋友讀一讀自己的作品(學生評),教師總結:原來兒童詩還可以大家一起來創(chuàng)作呀。2)請個人完整創(chuàng)作一首詩歌的學生朗讀(配樂讀)交流好后,請你們將作品貼在你們小組的作品單上。你們小組如果完成了,你可以有禮貌地去看看別的小組的作品單(教師拍攝學生作品,導入白板)
。ㄎ澹┬〗Y詩趣 推薦閱讀
1、小結詩趣?粗@滿滿的作品單,你們感覺怎么樣?是呀,這兒童詩其實一點也不難,還特別好玩呢!
2、推薦閱讀。推薦詩集:《閣樓上的光》、《月亮唱的歌》、《一個孩子的詩園》
兒童詩教學設計13
教材簡析
本組綜合性學習《輕叩詩歌的大門》引導學生走進豐富多彩的詩歌世界,通過搜集和整理詩歌、欣賞詩歌、朗誦詩歌、寫作童詩等活動,進一步了解詩歌,感受詩歌的魅力。兒童詩作為詩歌的一部分,它飽含童趣,充滿想象,富有韻律等特點更適合于兒童品味、賞析和創(chuàng)作。兒童詩的表現(xiàn)手法是很多的,但是各種方法都離不開想象,豐富的想象既是詩歌的一大特點,也是詩歌最重要的一種表現(xiàn)手法。所以,這節(jié)課從兒童詩的內容入手,引導孩子發(fā)現(xiàn)詩歌的特點,去感受想象的快樂,感受詩歌創(chuàng)作的快樂。
學習目標
1.學會欣賞兒童詩,發(fā)現(xiàn)兒童詩的特點。
2.發(fā)現(xiàn)兒童詩的表現(xiàn)手法,并嘗試運用,學寫兒童詩。
3.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對兒童詩具有濃厚的興趣和創(chuàng)作的信心。
學習過程
課前談話
1.0和3賽跑,誰跑得快?
教師引導學生展開想象,說出自己的觀點,并說明白理由。
2.師引導:從形狀上看,0和3賽跑結果不同。那么,從不同的地方進行賽跑結果又會怎樣呢?
生發(fā)散思維,打開想象,觀點不同引發(fā)辯論的課堂場景。
【設計意圖:課前交流用“0和3賽跑,誰跑的快?”導入,啟發(fā)學生想象,發(fā)散了學生思維,自然而然的導入了此次教學的內容,為接下來寫兒童詩做鋪墊。】
一、欣賞童詩,發(fā)現(xiàn)童詩特點
1.播放兒歌《種太陽》
師:孩子們,你看,剛才的爭論,讓我們的課堂氣氛有些緊張,沒關系,下面咱們聽首歌放松一下。會唱的一起唱。(課件播放兒歌《種太陽》)
我有一個美麗的愿望長大以后能播種太陽播種一個就夠了會結出許多的太陽一個送給南極一個送給北冰洋一個掛在冬天一個掛在晚上
到那個時候世界每個角落都會變得都會變得溫暖又明亮師:孩子們,喜歡這首歌么?生:喜歡
師:老師把這首歌的歌詞放到了大屏幕上,其實呀,歌詞本身就是一首兒童詩呢!【說完再板書:兒童詩】
2.師生互動交流:你發(fā)現(xiàn)兒童詩的特點了嗎?(1)抓住一個“種”字體會兒童詩充滿童趣的特點。自己讀一讀。
師:通過讀,你發(fā)現(xiàn)兒童詩的特點了嗎?生:很有童趣
師:那趣在哪里?(讀讀句子)
生:我有一個美麗的愿望,長大以后能播種太陽,播種一個就夠了,會結出許多的太陽。
師:是呀,太陽都能種,可真夠有趣的!看來,富有童趣是兒童詩很顯著的特點。(板書:童趣)
。2)結合兒童詩中的相關句子,發(fā)現(xiàn)兒童詩充滿想象的特點。如:
一個送給南極,一個送給北冰洋,一個掛在冬天,一個掛在晚上。
自己讀一讀。師:還有嗎?
生:小作者想象力很豐富。師:從哪兒看出來的?
生1:一個送給南極,一個送給北冰洋,一個掛在冬天,一個掛在晚上師:真好!還有哪些想象豐富的句子?
生1:長大以后能播種太陽(或者生2:到那個時候,世界每個角落,都會變得溫暖又明亮)
師:看來呀,充滿想象也是兒童詩的特點。(板書:想象)
。3)發(fā)現(xiàn)兒童詩中“望、陽,洋,亮”等字,發(fā)現(xiàn)兒童詩讀來朗朗上口,富有韻律的特點。
師:老師這里,也有一個發(fā)現(xiàn)。大家看,(加紅“望、陽,洋,亮”)讀讀紅色的字,有什么發(fā)現(xiàn)嗎?
生:讀起來很押韻,讓人覺得朗朗上口
師:真好,你是個會讀詩的孩子,發(fā)現(xiàn)了兒童詩的節(jié)奏美和韻律美。【板書:韻律】(4)引導學生總結回顧兒童詩的特點:充滿想象飽含童趣富有韻律
一首《種太陽》讓我們發(fā)現(xiàn)了兒童詩的特點,他們是——【師指板書】充滿想象,飽含童趣,富有韻律。
二、多感齊動,發(fā)現(xiàn)表達方法。
要想真正走近兒童詩,僅僅會讀會賞還是遠遠不夠的!我們要是能走進字里行間,去尋找兒童詩的表達密碼就更好了。【補充板書:尋找的密碼】生齊讀課題《尋找兒童詩的密碼》。
1.讀兒童詩《風》,發(fā)現(xiàn)表達密碼——擬人。出示兒童詩《風》
風
風兒微笑在樹上蕩秋千在草原上賽跑
在院子里拿樹葉兒玩飛鏢游戲(1)風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回答交流:風很活潑,很愛玩,很調皮。
。2)師引導學生結合句子,發(fā)現(xiàn)表現(xiàn)手法——擬人(板書:擬人)
。3)引導學生想象:風,在樹上蕩秋千在草原上賽跑。想想看,風還會在哪?做什么?【找四個同學說】
生:在操場上,和同學們一起做游戲——多好玩兒呀生:在花園里,和花朵一起跳舞
生:在水面上,吹起一層層浪花。吹泡泡玩——真有趣
生:在天空中,和小鳥一起唱歌,和白云捉迷藏,和太陽公公聊天
師:你們看,大膽的想象一下子打開了同學們的思維。用上擬人的表達方法,我們看到了一位愛玩、會玩的風。和老師合作著來讀一讀,去感受這種快樂吧。ㄔ跇渖稀诓菰稀,在院子里——,課件加紅)借機體會運用“擬人”的表現(xiàn)手法來說句子。
2再讀兒童詩《風》,發(fā)現(xiàn)表達密碼——比喻。
風
風,你像一個敬業(yè)的理發(fā)師,把樹上凋零的樹葉給剪掉;風,你像一個頑皮的小孩,把行人的帽子給搶走;風,你又像一只發(fā)怒的猛虎,掀起海嘯,淹沒人類的家園;風,為什么你沒有了往日的笑容,每天都在生氣,是因為,我們嗎?
出示兒童詩《風》
。1)又讀了這首兒童詩,你又看到了一個怎樣的風?
生交流,師點紅課件中的“像理發(fā)師、像小孩、像猛虎”,直接明了的發(fā)現(xiàn)“比喻”的表現(xiàn)手法。(板書:比喻)
。2)師總結:同樣是寫風的兒童詩,用上不同的表現(xiàn)方法,就會有不一樣的表達效果!那,咱們再來體會著讀讀吧,這一次咱們開火車讀——(再讀《風》)
3.讀兒童詩《交通警察》,發(fā)現(xiàn)表達密碼——夸張。
。1)同學們,生活中的一切,只要你會觀察,愛想象,就會流淌成一首首生動有趣的兒童詩。我們來看,他,認識嗎?【出示:交通警察圖片】
生:交通警察。
。2)生活中,你們眼中的交通警察是什么樣的?生交流。
(3)小作者眼中的交通警察是什么樣子的?出示兒童詩《交通警察》
交通警察
世界上力氣最大的人
就是交通警察
因為他有“氣功”只要單手輕輕一推
幾十輛車子就一動也不動了
師引導學生抓住“力氣大”這個詞語,發(fā)現(xiàn)夸張的表現(xiàn)手法。師:對,夸張也是兒童詩創(chuàng)作的一把金鑰匙【板書:夸張】 4.總結表達方法
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破解了兒童詩的密碼,找到了兒童詩創(chuàng)作的方法,他們分別是——擬人比喻夸張(指課件)
其實呀,除了我們今天學習的這幾種方法以外,還有很多,像——(點擊課件)在以后的學習中都會慢慢了解到出示:排比、假設、對話
小結:剛才我們欣賞的'兒童詩中,無論是能播種的太陽,會玩飛鏢的風,還是力氣大的交通警察,小作者就是通過這些表達方法讓這一首首兒童詩充滿童趣,富有想象。
【設計意圖:通過三首兒童詩的賞讀,循循善誘,循序漸進的引導,讓學生自由】放膽類比、發(fā)現(xiàn)、聯(lián)想,發(fā)現(xiàn)兒童詩的三種基本表現(xiàn)手法,由物及物逐步發(fā)展到賦予物以活潑的生氣,整個課程結構嚴謹,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遞進,形成了一個學生心里與語言發(fā)展的鏈條。】
三、和諧互動,自由表達
1.引導學生想象,指導學習想象的方法。
提醒:還記得課前“0和3賽跑”的問題嗎?咱們就以它為話題,用上這節(jié)課我們學過的方法,繼續(xù)發(fā)揮你們的想象,把它變成一首有趣的兒童詩。好嗎?那怎么寫呢?
2.指導學生展開想象,層層推進,為下一步的創(chuàng)作做準備。(以“0和3賽跑”為例)
學生在老師引導下繼續(xù)想象創(chuàng)作師生交流,總結想象表達方法
第一層:把數(shù)字想象成人
大家看,0和3賽跑,當我們把這兩個數(shù)字想象成人的時候,我們的兒童詩創(chuàng)作就開始了第一層想象(課件出示:第一步一個箭頭,指向想象成“人”)。
第二層:想象比賽地點
還得接著往下想,既然是賽跑,他們會在哪兒比賽呢?老師覺得可能在草地上。你呢?
第三層:想象比賽畫面
不同的地方就會有不同的畫面,你看到的畫面里有什么?生:我看到了0挺著肚子,3掐著腰——兩位主人公不能少生:有太陽——太陽公公微微笑生:有小鳥
生:有花兒——花兒點頭笑生:有觀眾生:有彩旗
哎呀,老師仿佛看到了那熱鬧的比賽場景呢!同學們,你現(xiàn)在是不是也迫不及待的想一試身手啦?拿起你的筆,開始創(chuàng)作吧!
【設計意圖:從“0和3賽跑”開始,又回到“0和3賽跑”,只不過,第一次賽跑是訓練了孩子的想象,經(jīng)過多首兒童詩的學習,發(fā)現(xiàn)兒童詩特點之后,引導孩子再回到“0和3賽跑”。指導學生學會一層層的展開想象,使想象有了方法性的指導,更使想象有了畫面感,借助想象到的畫面進行兒童詩的創(chuàng)作!
四、自主創(chuàng)作,拓展創(chuàng)新
1.學生配樂進行兒童詩創(chuàng)作。
【師巡視,指導精品1到2篇,以備展示】 2.學生展示兒童詩,師生共同點評。學生作品一:自己讀,別人評價
誰來評價一下,你覺得這首兒童詩寫的怎樣?(側重表現(xiàn)手法)
看來,你真的學會了這種表達方法!這樣的表達讓這首小詩顯得更加靈動了!作品二:生讀。
這首詩中,你覺得哪兒寫的好?生評。 3.作品創(chuàng)作及交流的拓展指導:課下繼續(xù)創(chuàng)作,形成“0和3系列兒童詩”。看來呀,咱們班的同學都有小詩人的潛質。老師建議我們把這些兒童詩集結成冊。看,老師已經(jīng)給你們設計好了封面,0和3的系列兒童詩
。ㄒ唬。
拓展延伸:這節(jié)課,馬上就要結束了,但是我們的想象和創(chuàng)作的欲望還要繼續(xù)。想一想“0”和“3”除了比賽跑步,還會比什么?(比賽跳舞、唱歌、比美、比大。┥胂蠡卮,師點評表揚
4.課堂總結:課下,請同學們繼續(xù)展開想象的翅膀,巧妙的運用這些方法,就會創(chuàng)作出充滿想象,飽含情趣的兒童詩。【完善板書:畫出翅膀的圖案】
。ㄍ晟瓢鍟,畫成翅膀形狀。)
老師期待0和3的系列兒童詩會在咱們班誕生!這節(jié)課就上到這,下課!
五、板書設計
尋找兒童詩的密碼
想象擬人
童趣比喻
韻律夸張
兒童詩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借助拼音讀準本課出現(xiàn)的生字“丫”,讀讀記記“花苞、柔軟、柳絮、喧鬧、梳妝、虎牙、水墨畫”等詞語。
2、能力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情感目標
通過朗讀課文,感受兒童豐富的想象力,體會童年生活的快樂。感悟兒童詩的特點。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獨立閱讀課文,體會兒童豐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樂,激發(fā)學生讀兒童詩的興趣。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我想》和《童年的水墨畫》這兩首兒童詩,一首寫了兒童神奇的幻想,一首正如題目一樣,如水墨畫般勾勒了三個典型的兒童生活的剪影。什么樣的幻想?什么樣的剪影呢?我們一起來走進課文,走進作者的童年吧。ㄙ|疑導入,意在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二、學生自讀課文,小組討論交流,理解以下詞語:
對詞語的理解:
汲。何
喧鬧:喧嘩熱鬧。
水葫蘆: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葉直立,卵形或圓形,葉柄中部以下膨大,花呈漏斗狀,藍紫色。詩中的水葫蘆加上了引號,不是指真正的水葫蘆,而是指水性極好的孩子,與我們通常說的“旱鴨子”是相對的。(為理解課文引路開渠)
三、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老師引導學生共同理解有關句子:
對句子的理解。
1.不過,飛向遙遠的地方,要和爸爸媽媽商量商量……
這是《我想》詩中的最后一節(jié),從詩意上看,與第四節(jié)詩是緊密相關的。乍看起來,似乎有畫蛇添足之嫌,把孩子的想象一下子拉到了現(xiàn)實,與前面的詩句有些不和諧,甚至格格不入。實際上,正是這句話,形象地表現(xiàn)了“我”是怎樣地沉迷在想象之中,以至于把想象當成了現(xiàn)實,一想到要飛向遙遠的地方,自己是快樂了,爸爸媽媽是不是放心呢?所以得和他們商量商量。這更增加了詩的情趣。
2.書頁在膝蓋上輕輕地翻動,嘴角漾著絲絲抹不掉的笑。陽光從腳尖悄悄爬上膝蓋,也想著“黑旋風”水戰(zhàn)“浪里白條”。
前一句描寫了讀書的神態(tài),孩子是坐在街頭讀書,書就放在膝蓋上,他(她)似乎很懂得愛護書,翻頁時動作是輕輕的?隙ㄊ菚械墓适掠腥,所以他(她)情不自禁地微笑著。后一句點明了他看的是《水滸傳》,但主要說他看書看得入迷了,只想著“黑旋風”水戰(zhàn)“浪里白條”的事,對時間的悄然流逝一點也沒有注
意到。(意在加強學生對詩文的深入了解)
四、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師引導學生感悟詩歌的思想感情,并回答問題:
1.生有感情地自讀《我想》并回答:
。1)《我想》之中都有哪些想法?
(2)《我想》到“變成”意寓何在?
2.生有感情地自讀《童年的水墨畫》并回答:
(1)孩子在《街頭》干什么?
(2)孩子在《溪邊》干什么?
(3)孩子在《江上》干什么?
。ㄒ陨蟽深},學生自主回答后,師引導學生交流作答,意在加深學生對詩文的理解)
3.教學片段(師生互動):
師:讀了《童年的水墨畫》,你有什么感覺?
生:我感覺作者寫的真是一幅幅畫,是童年生活的一個個鏡頭。
師:如果溪邊是一幅畫的話,不知你在畫上都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澄澈的碧綠的小溪,小溪中映出溪邊的垂柳,映出了釣魚孩子的影子。
生:我看見了孩子釣竿上的.紅蜻蜓。
生:我看見了當魚釣上來時,那溪里的漣漪和碎了的人影、樹影,以及在草地上蹦跳的魚和手忙腳亂的孩子。
師:對,就這樣邊讀邊想象,你才能真正地走進詩境。如果溪邊是一幅畫的話,不知這幅畫給你怎樣的感覺?
生:這是一幅有靜有動的畫。小溪、垂柳、人影、釣竿、蜻蜓都是靜止不動的,因為它們都在等待水里魚兒上鉤;當魚兒上
鉤后,這種靜被魚的掙扎、人的歡笑打破了,溪邊熱鬧起來了。
生:這是一幅色彩艷麗的畫。這里有綠色的柳樹,有綠色的溪水,連人影都被這溪水染綠了,并且有紅色的蜻蜓點綴,真是“萬綠叢中一點紅”,多美的畫面啊!
生:這是一幅充滿快樂的畫。柳樹是快樂的,它快樂地照著溪水這面鏡子,山溪是快樂的,因為它美得像綠色的玉帶,蜻蜓是快樂的,因為它覺得釣竿真是有趣的地方,更快樂的是孩子,因為他釣上了活蹦亂跳的魚。
師:你們真的是用心去讀書,用心去體會了,把這樣的體會,融入我們的朗讀中,一定會讀得很美很美。(引領理解,梳理歸納)
五、課業(yè):
鼓勵學生在熟讀的基礎上,把自己喜歡的內容背誦下來;還可以模仿《我想》,讓學生也動手寫一寫自己美妙的想象。(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寫一首小詩《我想》。(意在豐富學生想象力,提高寫作能力)。
兒童詩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讀讀記記本課中出現(xiàn)的生字、新詞“花苞、梳妝、水墨畫”等。
。2)根據(jù)自己的學習方法,讀懂兩首兒童詩,體會作者情感覺,并能嘗試自由創(chuàng)作詩歌。
2、過程與方法
(1)借助拼音讀準本課出現(xiàn)的生字“丫”。借助各種工具書以及聯(lián)系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理解課文中詞語的意思。
。2)通過本課的學習,掌握一些詩歌的寫法,并根據(jù)自己的所得進行詩歌創(chuàng)作。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通過朗讀、理解詩歌,感受兒童豐富想像力,體會童年生活的快樂,感悟兒童詩的特點。激發(fā)學生熱愛生活,感受童年生活無限快樂!
重難點。關鍵
1、引導學生獨立閱讀課文,體會兒童豐富的想像力,體會童年生活的快樂,激發(fā)學生讀詩的`興趣。
2、學習初步創(chuàng)作詩歌。
課時劃分
一課時
教學準備
學生收集喜歡的兒童詩,多媒體課件展示圖片
教學過程
一、引導想像,導入新課
1、師:春天,是個美麗的季節(jié),草長鶯飛、遍地春光;春天,是個想象的季節(jié),神游四野,上天入地。在春天里,你會想象些什么?
2、展示書中插圖,想想這個小女孩想著什么呢?你想知道嗎?讓我們跟著著名作家高洪波一起了解她都想了些什么?
3、揭示課題《我想》。
二、初讀,感知詩歌
1、出示詩歌
2、自由讀詩,讀的時候不但要讀通、讀順還要用心去感受,想想你從詩中感受到了什么?
3、聽課文錄音,注意朗讀的讀音、節(jié)奏和感情。
4、全班齊讀課文。
三,理解文中字新詞
1,讓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課文中的詞語。
2,出示文中重要的詞語。理解字義。
四、再讀課文,體驗情趣。
1,引導學生一節(jié)一節(jié)朗讀課文,采用單人讀、雙人讀、小組讀、齊讀等方式朗讀課文。
2、引導學生一節(jié)一節(jié)地體會:在美好的春天里,“我”把自己想象成什么?
3、引導學生在朗讀中體味。老師引讀課文,用語言描述調動學生的情感, 把學生引入想象世界。
四、鑒賞表達特點
1、引導學生朗讀文中最后一節(jié)“不過,飛向遙遠的地方,要和爸爸媽媽商量商量?”。多人比較朗讀。直觀體現(xiàn)朗讀效果。
2、這遙遠的地方的是哪呢?大膽的想一想?說一說?
3、說一說你覺的作者想法美在哪里?引導學生結合現(xiàn)實與想像的來感悟作者的情感。
4、師: 只要找到竅門,我們也可以當小詩人。作者的小竅門是什么?大家看看每一節(jié)詩,寫的是哪個季節(jié)的想象,自己身體哪個部位?有什么變化?
五、 學習創(chuàng)編,合作交流
1、請同學們選擇一個事物作為想象的憑借,然后展開想象,并把它寫成一首小詩。如何抓住事物的特點展開想象,是學習創(chuàng)編的難點。
2、這是老師寫的兩節(jié)詩,請同學們評一評,詩以什么為憑借,抓住了事物的什么特點,描述了怎樣的情境?
我想把身體
化作肥沃的土地,
讓西北部的不毛之地,
也有小麥的芳香。
3、學生獨立思考、模仿創(chuàng)編,然后小組交流,最后班上交流。
六、遷移課外,拓展閱讀
。ㄒ唬╅喿x課外兒童詩《山村孩子的畫》
1,有感情朗讀課文這首詩。
2、想想山村孩子的畫上有什么?你能想像出是一種怎么樣的畫呢?
3山村孩子的畫怎么樣?美在哪兒?
。ǘ┯猛瑯拥膶W習方法課后自學《童年的水墨畫》
七、課堂總結
童年生活是無憂無慮的,是繽紛多彩的,也是讓人難以忘懷。有太多值得我們回憶,收藏的場景。請大家課外多閱讀兒童詩,豐富我們的童年生活。
八、布置作業(yè)
1、讀一讀,寫一寫。
花苞柔軟柳絮喧鬧
梳妝虎牙水墨畫 澄澈
2,自學《童年的水墨畫》
3,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兒童詩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誠信的兒童詩歌06-24
兒童詩集名稱及內容03-24
中秋節(jié)的兒童詩歌12-29
中秋節(jié)兒童詩歌12-29
中秋節(jié)兒童詩歌12-05
《杯子的設計》教學設計03-14
an教學設計11-23
課程設計教學設計12-24
《我設計的服裝》教學設計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