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電能計量課程的認識和感受
本學期選了電能計量技術這門課,在上這門課之前,我對電能計量技術知之甚少,甚至可以說是不了解。當初選這門課的時候,也不是抱著去了解學習的想法去選這門課的。而且,在剛開始上課的時候,我也沒有認真聽課,總認為它不重要,只是偶爾聽一下,現在說起來十分慚愧。但是,大概幾節(jié)課之后,我非常認真地聽了一次課,發(fā)現這門課其實還挺有意思的,自己對電能計量還是有一點感興趣的,想要更深入的去了解、學習電能計量技術,當時才發(fā)覺后悔之前沒有認真聽課。
隨著課程的不斷進行,我了解到電能計量技術是研究什么的,是如何實現的。電能計量的一般概念是什么,電能計量裝置的定義、組成和作用都有什么。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了解并掌握了電能表的結構和工作原理(包括感應式和電子式);電能表的誤差特性及誤差調整;測量用電壓互感器、電流互感器(結構、原理、校驗);電能計量方式,接線方式;電能計量裝置的接線檢查;電能計量裝置的綜合誤差;抄表技術。學習電能計量技術這門課,有很多收獲,了解了許多以前自己不了解的知識,對電能計量產生了興趣。
在這門課程中,我最感興趣的是電能表技術這一部分。電能的生產和其他產品的生產不同,其特點是發(fā)電廠發(fā)電、供電部門供電、用戶用電這三個部門是連成一個系統(tǒng),不間斷地同時完成,而且是相互緊密聯(lián)系缺一不可,而它們之間電量如何銷售,如何經濟計算,那就需要一個計量器具在三個部門之間進行測量計算出電能的數量,這個裝置就是電能計量裝置。沒有它,在發(fā)、供、用電三個方面就沒法進行銷售、買賣,所以電能計量裝置在發(fā)、供用電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
通過電能計量裝置測量發(fā)電廠的發(fā)電量、廠用電量和供電量,為制定生產計劃、供電計劃和搞好經濟核算合理計收電費等提供依據。工農業(yè)用電部門通過電能計量裝置來加強管理,考核單位產品耗電量,指定電力消耗額度,以利于開展節(jié)約用電,提高經濟效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居民用電量與日俱增,電能表已成為千家萬戶不可缺少的電器儀表。
我認為以后智能電能表在未來一定會普及使用,傳統(tǒng)的感應式電能表將會逐步被淘汰,智能電能表在計量管理中將會被大量應用。而且是現在正在構建的智能電網的一部分。我了解到智能電能表具有精度高、頻帶寬、過載能力強等特點。智能電網的目的是提高電網運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經濟性,降低用戶的電費支出,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實現節(jié)能減排。隨著智能電網的建設,智能電能表也將會廣泛應用。智能電能表采用了專用大規(guī)模集成電路,具有遠程通信功能,可以與電腦聯(lián)網采用軟件進行通信控制,在性能和操作上都有很大的優(yōu)勢。
我了解到目前國內常見的集中抄表有人工抄表、手持紅外抄表器抄表、遠程自動抄表、無線抄表。智能電表未來有廣闊應用前景,所以我在課下查了許多資料。智能電能表不僅實現電能計量管理,我認為還能實現電能控制,實行階梯電價,根據每天用電的峰、平、谷的實際情況,分時段地進行計量,以作為分時電價結算的依據。電能充足時可降低電價鼓勵用電,電力供應緊張時可以提高電價限制用電,以保證重點用戶的用電需求。還可以建立智能抄表系統(tǒng),把微機、通訊和計量技術結合起來,集電能計量、數據采集和處理于一體,實現對電能表的
遠程控制,從根本上減輕人員的繁雜勞動,提高工作效率,減少部門與客戶的糾紛,適應現代人們對繳費的需求。構建智能電網管理系統(tǒng),結合通訊網絡技術,建立遠程抄表和用電負荷控制系統(tǒng),實現電力供需平衡、保證電網安全有序供電。但是,我認為智能電表的成本和如何確保安全是未來智能電能表普及發(fā)展的問題,另外,如果電能表遇到人們之前未設定好的程序的問題,電能表就不知該如何處理了,還要解決這個問題,才能使智能電能表更加智能。
以上就是我學習電能計量技術這門課程的收獲和體會。
【電能計量課程的認識和感受】相關文章:
電能計量工個人工作總結06-25
電能和能量教學設計04-29
電能計量自動化系統(tǒng)在電力營銷的作用論文06-27
電能和能量教學設計4篇06-29
電力營銷中電能計量自動化系統(tǒng)應用的分析論文06-22
生物資產的分類和計量概述07-04
英國職業(yè)課程和預科課程學費參考06-28
認識實習/課程實習總結寫作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