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古詩《游山西村》優(yōu)秀教學反思
我執(zhí)教了古詩《游山西村》。上課之前,我查閱了許多資料,備課做了一番精心的準備,按照要求在書上作了許多圈點,課件也“拿”來了,瀏覽了幾遍,感覺很好。課上,我采用古詩教學“三步走”即解詩題,知詩人——抓字眼,明詩意——多誦讀,悟詩情的策略,最后布置課堂練習,期望達成教學目標。
中午,部分語文教學名師、精英對我的這節(jié)“推門課”進行了點評,真正印證了“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這句話。綜合老師們的指點,這節(jié)課值得我反思的地方不少。
一、認識有失偏頗。我以為古詩教學比較容易,因為它短小精煉,讀起來朗朗上口,記起來很快。其實不然,縱觀這堂課,學生沒有讀出古詩的韻味,對于詩句的理解仍是一團迷霧。
二、備課缺乏整合。盡管課前查閱了許多資料,但是沒有認真考慮舍取,課上總想著一一兼顧,致使我有些心慌意亂,難以把持。
三、課件必須實用。很多專家告誡過,課件要慎用。一切從實際出發(fā)是我們工作的指南,我想也包括教學。這節(jié)課的課件沒有從本班學生出發(fā),所以沒收到實效。例如,“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所以流傳千百年,是因為這不是詩人單純地描繪景物,而是表達了作者對人生境遇的獨到體會,是面對困難、迷茫時的另類人生體驗。對此,所有老師都懂,九歲、十歲的孩子懂嗎?肯定不懂。如何突破這個難點呢?列舉學生身邊的事例,(課件:一天晚上,小明在做數學題,突然有一道題難住了他,想了好久都做不出來,這時,他爸爸走了過來,分析指點了一下,頓時小明就明白怎么做了,這真是——,——。)學生都會回答出詩句來,比起說教省事多了。
吾日三省吾身。我的課堂我懂得,值得反思的還有,比如問答式的教學方式,照搬無用的板書等,必須改進。言辭切切,警醒自我,向實效的課堂挺進。
胡座平的點評:以前,對張勇老師的書法很是羨慕。今天拜讀了他的教學反思,他的文采讓我大開眼界,他謙虛好學的胸襟令我自嘆不如,他鐵心鐵意的決心讓我信心倍增。
有人這樣指責老師:老師是最難改變觀念的人群。捫心自問,這話也不無道理。我認為:一個有思想的教師,決不會落伍。
【古詩《游山西村》優(yōu)秀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游山西村古詩閱讀07-03
關于古詩游山西村的教學教案設計07-03
游山西村教學設計07-04
游山西村教學后記07-03
《游山西村》教學實錄06-25
《游山西村》的教學設計06-27
《游山西村》教學設計01-05
游山西村教學設計04-09
游山西村的教學設計11-24
《游山西村》教學設計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