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如何調整到最佳考試狀態(tài)
1、考試不過是自己真實水平的展現(xiàn)
在一般同學心里,作業(yè)和考試的“比重”是不同的。做作業(yè)輕輕松松,沒有壓力,而考試時如臨大敵,感到緊張恐懼。實際上,作業(yè)和考試并沒有什么本質區(qū)別,都是為了檢查掌握知識的情況。所不同的是,作業(yè)時可以討論,沒有嚴格的時間限制,而考試要求在限定時問內獨立完成。如此所已。
我們可以暗示自己:“考試不過是對我真實水平的檢驗,如果我都掌握了,任他怎么考,又何懼之有?如果我沒有掌握,害怕又有什么用?”這樣一想,就能起到鎮(zhèn)定的作用。
2、對自己說: “我能行”
信心和勇氣有著令人驚異的魄力。同樣一個人,缺乏信心還是充滿信心,其表現(xiàn)和結果是大不相同的。
考前心理對考試的影響也與此相似。心理學研究表明,一旦人的腦海里充滿這種恐懼不安的陰影,頭腦的功能自然就會陷于混亂,無法對事物作出客觀的正確判斷。所以考試之前,要多想有把握考好的條件。讓好的成功的心像浮現(xiàn)在自己的腦海中,堅信我平時學得扎實,復習方法對頭,一定能考好。這樣就可以使大腦在考試中呈現(xiàn)良好的狀態(tài),有利于腦力的良好發(fā)揮。
3、考前養(yǎng)精蓄銳有助于心理穩(wěn)定
造成考生對考試緊張恐懼心理的原因除了心理因素外,還與參考者的體質有關,考試前過分緊張地復習,大量做題、背誦、熬夜,難免造成腦力和體力極度疲勞,引發(fā)各種病癥,如神經(jīng)衰弱、頭昏、失眠、疲倦、乏力、胃疼等,這些病癥都可以加劇對考試的緊張恐懼,削弱對考試的信心,導致拿到考卷之后,頭昏眼花、心跳加快、手足發(fā)顫、出冷汗甚至昏厥。要避免這種情況,一定要注意考試之前的養(yǎng)精蓄銳,臨考之前幾天中的復習不可過度疲勞,每天保證一個小時的體育活動,八個小時的睡眠,同時要加強營養(yǎng),使自己精力充沛、精神振奮地投入考試。
克服緊張恐懼心理,除了采用上述三種方法外,平時還可以進行一些調節(jié)大腦功能的訓練,靜坐放松,按摩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