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語文《山市》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薄盐照n文線索,學習根據(jù)時間變化來描寫景物的特點。
。病㈠憻捀爬ㄕn文內(nèi)容的能力和對語言的理解的能力。
。、聯(lián)系上下文揣摩掌握重點詞義。
【重點難點】
概括課文內(nèi)容的能力和對語言的理解的能力。
【課時安排】
一課時。
【課前準備】
。、請教老師或查閱有關資料,對“山市”這一現(xiàn)象作出科學的解釋。
。、搜集有關蒲松齡和《聊齋志異》的資料。
【教學內(nèi)容】
活動一:讀──初步感知
一、導語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痹S多人都聽說過海市蜃樓,卻無緣目睹這種神奇、壯觀的幻景;“山市”蜃樓你可能更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這里,蒲松齡給我們描繪了這樣一幅奇異的圖畫……
二、介紹蒲松齡
蒲松齡,字留仙,世稱“聊齋先生”,清代文學家。他出身于沒落的地主家庭,早歲即有文名,多次參加省試,卻始終沒有考上舉人,到71歲才援例成為貢生。除中年一度在江蘇寶應做幕客外,都在家鄉(xiāng)當塾師,終身郁郁不得志。《聊齋志異》是他用幾十年的時間寫成的,他稱這是他的“孤憤之書”。
《聊齋志異》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說集,它以談狐說鬼的形式,揭露當時現(xiàn)實的黑暗和官吏的罪惡,對科舉制度和禮教也有所批判,并以同情的筆調(diào)描繪了青年男女相愛的故事。但書中也存在著一些宣傳忠孝節(jié)義的封建倫理觀念和迷信色彩。
三、讀課文,整體感知
。、個人自瀆:
、 要求:結合注釋,讀得準、讀得流暢、讀出停頓、讀出情感。
、 理解以下字詞:
孤塔聳起 高插青冥 碧瓦飛甍 歷歷在目
風定天清 一切烏有 直接霄漢 黯然縹緲
莽莽然 往來屑屑 或憑或立
2、小組競讀:
要求:分組合作,設計美讀方案,讀齊、讀響、讀出滋味。
活動二:譯──確認理解
一、個人自譯
要求:對照注釋,疏通文意,圈點疑難。
二、同桌對譯
要求:互評互補,解決疑難。
三、全班共譯
要求:提出疑難,互問互答。
活動三:演──對照轉換
一、分組創(chuàng)設
要求:發(fā)揮想象,群策群力,編演話劇。
二、佳作展示
要求:選出最佳編演小組登臺表演。
活動四:評──鑒賞延伸
要求:
一、自由品評最佳表演者
二、自由評說以下問題
。薄⒈疚氖且允裁礊榫索展開敘寫的?找出相應的詞語并作解釋。
明確:以時間為線索描寫山市的變化,詞語是:“無何”,不久,不一會兒。“未幾”,不久!昂觥、忽然!凹榷,不久!坝鈺r”,過了一段時間!百亢觥,突然。
。病⑽闹猩绞序拙暗淖兓煞譃閹讉階段,根據(jù)這幾個階段,用自己的話復述山市的變化過程。
明確:三個階段,即初起階段,孤塔高聳到宮殿出現(xiàn);發(fā)展階段:城郭的出現(xiàn);高潮階段:危樓的出現(xiàn)。復述內(nèi)容略。
。场⒐滤牡撞吭谑裁吹胤?周圍有哪些事物?城上有樓嗎?城中街道怎樣?危樓上有多少人?都在干什么!……根據(jù)上述提示,以課文的描寫為基礎,展開合理的想像,用白話文擴寫山市變化的任何一個階段。(只選一個)字數(shù)不少于300字。
4、為什么那時候的人把“山市”又稱為“鬼市”?
。ㄗ鳛閱栴}提出,是為了防止學生以訛傳訛,有正視聽之意,對所要描述的現(xiàn)象有一定的認識。答題核心:這是種因光反射,折射而形成的自然景象。)
。、請你對“山市”這一現(xiàn)象作出科學的解釋。
。、請講一則你所熟悉的《聊齋志異》中的故事。
活動五:練──知識鞏固
。薄⒏鶕(jù)拼音寫漢字或根據(jù)漢字寫拼音:
、 shèn( )景 ⑵ 縣邑( )
、 青冥( ) ⑷ 飛 méng( )
、 高垣( ) ⑹ 睥( )nì( )
、 禪( )院 ⑻ yú( )時
、 連 gèn( ) ⑽ 倏( )忽
。、下列已含通假字的句子是:
。、相顧驚疑,念近中無此禪院
。隆俏寮,窗扉皆洞開
。、數(shù)至八層,裁如星點
。、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見
。场⑾铝芯渥永首x節(jié)奏正確的一項是:
。、念/近中/無此禪院
B、然/數(shù)年恒/不一見
C、一行有五點/明處
。、則/黯然縹緲,不可計其/層次矣
4、解釋下列句中加粗的字詞:
、 碧瓦飛甍,始悟為山市 ( )( )
、 或憑或立,不一狀 ( )( )
、 層層指數(shù) ( )
⑷ 見山上人煙市肆,與世無別。 ( )( )
。怠⑻羁眨
、 《山市》一文選自________一書;作者________,字_______;別號________,________代________家。
、 《山市》一文主要敘寫了________的過程,是以________為序的。
【參考答案】
。、⑴ 蜃 ⑵ yì ⑶ méng ⑷ 甍 ⑸ yuán
、 bì 睨 ⑺ chán ⑻ 逾 ⑼ 亙 ⑽ shū
。病ⅲ茫ú猛ú牛
。、A
。、⑴ 飛檐 才 ⑵ 有人,形狀
、 指著數(shù)數(shù) ⑷ 集市 店鋪
5、⑴ 《聊齋志異》 蒲松齡 留仙 柳泉居士 清 小說
、 山市蜃景由生成到消失 時間
【結束語】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它所涉及的自然現(xiàn)象“山市”,與海市蜃樓一樣,是大氣層中的光線因折射而形成幻景的一種自然現(xiàn)象。它美麗而又奇特,難得一見。本文就是根據(jù)目擊者的敘述寫的。它以時間為序歷歷如畫地再現(xiàn)了“山市”的生成到消失的過程,即山市的初生階段:從孤塔高聳到宮殿出現(xiàn);山市的發(fā)展階段;城市的出現(xiàn);山市的高潮階段;危樓的出現(xiàn)。結尾照應開頭。整篇文章無論是大筆勾勒,還是工筆描摹,都曲盡甚妙,給人有身臨其境之感。
【小學語文《山市》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山市》教學設計05-14
《山市》教學設計15篇05-15
教學設計《在山的那邊》06-01
《在山的那邊》教學設計03-09
《在山那邊》教學設計05-11
《山行》教學設計04-28
山行教學設計12-23
小學語文的教學設計11-08
《夜宿山寺》教學設計04-30
夜宿山寺教學設計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