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課堂教學與主體教育的改革
小學語文作為基礎工具的學科,不僅是學習的工具,認識的工具,還是思維的工具,表情達意的工具;不僅具有很強的思想性,綜合性,而且還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因此,語文學科對發(fā)展學生的主體性具有多方面的價值,擔負著促進學生主體性發(fā)展的重任。****曾經(jīng)說過:迎接未來科學技術的挑戰(zhàn),最重要的是堅持創(chuàng)新,勇于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fā)達的不竭動力。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尊重主體,還要開發(fā)主體,發(fā)展主體,要讓學生主動開發(fā)自身的主體意識。這是我們當前著重研究的課題。
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求,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求特別強烈。"抓住這一強烈的需求,讓學生主動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誘發(fā)良好的思維情感,可以使學生的思維更積極,感知更敏銳,想象更豐富,記憶更牢固。主動參與是創(chuàng)新學習的前提和基礎,是學生自主學習的一種能力。學生是主體,是學習的主人,課堂是學生的天地。因此,在教學中應該設計讓全體學生都動起來,學起來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對每位學生來說,全動是全程的全動,教師要善于調(diào)動學生積極參與"明確目標,提出問題,小組討論,共同評析,完成板書,總結概括"的學習全過程。
例如:在學習《吃山頂上的草》這篇課文時,我首先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情感,然后明確目標,接著從課題入手,學生質(zhì)疑,山這么高,這么陡,小羊能吃到草嗎?小羊是怎樣吃到山頂上的草?根據(jù)學生提出的問題,自己初讀課文找答案,再分組討論,分工合作,共同評析,小羊是怎樣克服了一個又一個的困難,一次又一次堅定了決心。最后終于吃到了山頂上的草。同時參與板書,讓學生邊說邊演示羊是怎樣從山底下爬到山頂上去吃草的,使他們猶如身臨其境,在演示的過程中,充分發(fā)揮想象,盡情表演,使學習達到高潮,同時理解了文章的內(nèi)涵。最后,圍繞課文展開熱烈討論:小羊為什么能吃到山頂上的草?學了這篇課文你懂得了什么?學生在這種主動參與學習的全過程中,既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同時又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潛能,從而調(diào)動了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課堂教學與主體教育的改革】相關文章:
小學課堂教學改革反思07-03
課堂教學改革匯報材料01-27
課堂教學改革匯報材料04-28
課堂教學改革階段匯報材料08-18
課堂教學改革匯報材料(2篇)02-16
課堂教學改革心得體會08-06
高效課堂教學改革心得體會11-11
高中階段教育新改革-細則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