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作文教學的有效策略
作文實際上就是寫在紙上發(fā)自內(nèi)心的話,一些學生常常把與寫文章對立起來,他們在平時說話從未感到困難,非常自如,可是一到作文課就不同了,總有一種心理障礙。那么,我們何不從說話訓練入手,調(diào)動學生語言表達的積極性,把說話訓練作為調(diào)動學生的作文積極性的突破口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作文教學的有效策略,希望對你有幫助。
作文教學的有效策略1
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在實踐中做了一些嘗試:從訓練說話入手,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運用啟發(fā),發(fā)揮學生聯(lián)想,激發(fā)創(chuàng)造力,充分利用多種手段,作文批改靈活多樣化,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
關鍵詞:
聯(lián)系生活 主觀能動性 寫作興趣
時常聽一些中學生說:“不要寫作文啦,沒有什么可寫,真沒意思!”一到作文課,學生那厭煩的表情立浮于面,能積極主動寫作的只有四五個人。據(jù)調(diào)查了解,其他班級情況也大致相同。要提高作文教學水平,首先要扭轉這種被動局面,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性,調(diào)動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愿意寫作文,真正的變“要我寫作文”為“我要寫作文”。
近年來,為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我在實踐中做了一些嘗試。
一、 從說話訓練入手
作文實際上就是寫在紙上發(fā)自內(nèi)心的話,一些學生常常把與寫文章對立起來,他們在平時說話從未感到困難,非常自如,可是一到作文課就不同了,總有一種心理障礙。那么,我們何不從說話訓練入手,調(diào)動學生語言表達的積極性,把說話訓練作為調(diào)動學生的作文積極性的突破口呢?
我在班級中設立了每兩周一次的說話訓練課,內(nèi)容先從“海闊天空”、“天南地北”式的大聊天開始:可以互相談各種奇談怪聞,可以講講世界之謎,可以互相說說新鮮事……我把學生的發(fā)言錄下來再放給學生聽,學生們發(fā)現(xiàn)“哎呀!我講的蠻不錯的嘛!”然后因勢利導,讓學生根據(jù)錄音整理自己的發(fā)言稿,一篇小文章就出爐了。這樣,學生認識到“我也有能力寫好作文”!
二、 密切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改變命題思路
“作文命題的優(yōu)劣,直接關系到作文的成功與否”,劉國正先生曾在《作文題庫》一文中談到“好的作文題目應是學生有話可說,有話想說,看了作文題目,就喜形于色,躍躍欲試,而不是擱筆、皺眉、冥思苦想無所得”、“要結合青少年的生活”……應作為語文教師的命題原則。我們處在農(nóng)村,作文教學應力求從農(nóng)村教學實際出發(fā),體現(xiàn)“農(nóng)味”,向?qū)W生心坎靠近,使學生有話可說,有話想說,有情可抒,從而防止學生套用例子。結合教學實踐,基本有三條命題思路:一是一課多題或一材多題。例如:介紹自己的媽媽,可用《我的媽媽》,或者用《向媽媽說說心里話》,盡量滿足不同學習層次、不同愛好的學生需要,使每個學生都能尋到寫作的動情點。二是自由命題,讓學生敞開心扉寫,只要言之有物,能寫出真情實感就行,不必過多的強調(diào)什么主題、技巧之類。當然,作文的一些常規(guī)還是必要的,如大綱要求“正確使用漢字,正確使用標點符號,格式規(guī)范,書寫認真”等。三是多些片段。由于基礎較差,對初中生來說,多組織片斷練習,多寫日記,容易使學生運用“本色腔調(diào)”,達到寫作得心應手,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寫作興趣,愿意寫作文。
三、 運用啟發(fā),發(fā)揮學生聯(lián)想,激發(fā)創(chuàng)造力
創(chuàng)造是永遠填不滿的空白,思維是射線,有起點,無終點。只有學生有一定聯(lián)想力,才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通過聯(lián)想訓練思維的發(fā)散性。例如,教師在黑板上畫一個圓,然后啟發(fā)學生根據(jù)這個圓充分展開想象的翅膀,啟發(fā)誘導學生根據(jù)這個圓想象成天空的太陽,然后以太陽為中心,再以云彩、雄鷹、彩虹及地上的垂柳、湖水、游人等作陪襯,構成一幅美麗的.圖畫,最后用文字描述出來。在老師的啟發(fā)誘導下,有的學生想象成人類的母親—地球;有的想象成一只足球;有的想象成圓月……這種類型題目的訓練,大大培養(yǎng)了學生想象力及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
四、 充分利用多種手段,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
為了充分調(diào)動調(diào)動學生說和寫的積極性,每次作文課,我都重視教學手段的新穎性與多樣化。為了讓學生寫好說明文《我喜愛的一種文具》,我讓學生邊聽著動聽的音樂,邊讓學生表演小品,代表文具的同學那風趣的表演,學生們熱情高漲,暢所欲言,知識性和趣味性有機結合起來。再如,為寫好《植樹造林的好處》讓學生聽著伴樂錄音進行的分析,觀看有關植樹造林這方面內(nèi)容的錄像帶,并聯(lián)系實際生活討論,學生深刻體會到植樹造林的益處,踴躍發(fā)言,并歸納為幾點,當堂完成寫作提綱,并進行寫作練習,學生既動腦、動口又動手,作文進行的非常順利。
五、 作文批改靈活多樣,充分發(fā)揮主動性
教師坐在辦公室里一本本精批細改,可是學生拿到作文,只關注得了什么等次,很少有學生關心教師的“評”。因此,教師在批改作文時不宜采用“統(tǒng)一標準”的方法。要以鼓勵為主,多肯定,少批評,教師可以采用舉例批改、自己批改、互批互改等多種批改方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調(diào)動寫作興趣。
六、課內(nèi)課外作文雙管齊下
課內(nèi)作文,要求具體,學生受到約束,有時往往處于被動,但它有必不可少。如果課內(nèi)作文可以看成作文教學的第一條腿,那么第二條腿應該是課外作文。只有兩條腿一齊走,學生才走得好而快。
課外作文主要是讓學生寫隨筆和作簡報評論。寫隨筆,給學生最大限度自由,自由選材、自由命題、自選文體,學生直觀選自己最想寫的事情,可把所見所聞或平鋪直敘,或抒發(fā)感情,或發(fā)表議論,亦可說明,隨心所欲,洋洋灑灑幾千字也可,點點滴滴幾百字也行;話多則長,話少則短,甚至可以寫一半,“且聽下回分解”,這樣的隨筆對于學生來說,無異于給他們“松了綁”,寫作興趣日益濃厚。作簡報評論,要求學生從報紙上選出自己認為好的文章,讀通文意,重點寫出評析,因為是自己選的,所以評論起來有興趣。這兩種課外作文都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寫作興趣,促進課內(nèi)作文教學。課內(nèi)外作文結合,互為補充,互為促進,使學生多方面受益。
作為語文教師,還必須隨時了解新事物,掌握新信息,熟悉新理念,學生對于新的一切最敏感、最感興趣,如果作文教學抓住了這一點,就不會太落后形勢,沒有時代感的作文教學,誰會產(chǎn)生興趣?
作文教學的有效策略2
一、把句子寫完整
怎樣的句子才算是完整的呢?讀讀下面的句子:
1.我們勞動。(誰,干什么)
2.小螞蟻運送食物。(什么,干什么)
3.哥哥是一名少先隊員。(誰,是什么)
不難看出:在一般情況下,句子是由兩部分組成的,前半部分交代“誰”或“什么”,后半部分交代“做什么”“怎么樣”或者“是什么”。前后兩部分說全了,句子才算是一句完整的話。
需要強調(diào)說明的是:讓孩子知道什么是完整句,怎樣的句子才算完整,這只是一個知識性的問題;落實在行動上,即孩子平日在說每一句話,在寫每一句話時,都要認真思考,反復斟酌,提高“完整”意識,不寫殘缺不全的句子,這才是最重要的。
二、把句子寫具體
句子要完整,這是首要的。但在許多時候,句子只做到“完整”是不能準確表達意思的,還要做到“具體”。怎樣的.句子才算是具體的呢?讀讀下面這幾組句子,體會一下:
第一組:
1、爸爸做工。
2.爸爸在工廠里做工。
分析:第二句寫清了爸爸在哪兒做工。
第二組:
1.小蜜蜂飛來。
2.夏日,一只金色的小蜜蜂從遠處嗡嗡地飛來。
分析:第二句寫清什么時候,有多少,什么樣,從哪兒,怎么樣。
由上面這兩組句子可以看出:在句子主要成分的前面或后面,寫清什么時候(時間)、有多少(數(shù)量)、在什么地方或從哪兒(地點)、什么樣(形狀或顏色)、怎么樣(態(tài)勢)、達到什么程度(情境)等,就寫清了事物外形特點、活動特點,就把自己要準確表達的意思寫出來了,這就叫做把句子寫具體。這樣的句子就算是完整、具體的句子。
學習把句子寫具體,這是一項極為重要的技能,需要孩子們抓住人物或事物的特點,準確運用詞語,進行持久練習。
三、把句子寫通順
句子通順,就是句意明白,讀得順口。具體來說,句子通順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用詞要準確,經(jīng)得起推敲。例如:我們把門口的泥土消除掉了。句中,“泥土”不能“消除”,只能“清除”掉。
2.句中詞語排列的順序要合理。例如:正在花上,有幾只漂亮的蝴蝶翩翩起舞。這句話改成“有幾只漂亮的蝴蝶,正在花上翩翩起舞”,句子就通順了。
3.詞語使用搭配要得當。例如:公園里生長著各種樹木和五顏六色的鮮花。句中“生長”和“鮮花”兩詞搭配不當,應改為“公園里生長著各種樹木,盛開著五顏六色的鮮花”。
4.句中各詞語的意思不能自相矛盾。例如:我斷定他大概是王小剛的哥哥。句中“斷定”與“大概”矛盾,應刪掉“大概”。
5.關聯(lián)詞語的使用恰到好處。例如:只有天下雨,地才會濕。“下雨”不是“地濕”的唯一條件,因此,第一句應改為:只要天下雨,地就會濕。
6.句意明白,合乎實際,符合情理。例如:博物館里展出了五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說“五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不合實際,應改為:博物館里展出了新出土的五千多年前的文物。
四、把句子寫連貫
連貫,即句子之間連接貫通。顯然,把句子寫連貫,這是指寫幾句話(又叫“句群”)來說的。翻開一些孩子的作文本,段落中上下句不連貫的現(xiàn)象比比皆是,主要表現(xiàn)在:句子之間無順序,承接不緊密,跨度大;上下句之間,被描述的對象(即“主語”)重復出現(xiàn),不會運用“他(她)”或者“它”這些人稱代詞。怎樣才能做到把句子寫連貫呢?
1.合理安排順序,使句子連貫。
有順序,這是寫幾句意思連貫的話的最基本的要求。這就要求孩子,在寫幾句話時,一定不能東一句、西一句,想到哪兒就寫到哪兒;要圍繞既定的中心意思,按照一定的順序,把相關的句子組織在一起,使句子前后連貫。
2.學會運用“他(她)”或“它”這些人稱代詞,使句子連貫。
讀讀下面這段話,想一想,有什么毛病,怎樣說才好:
媽媽的衣袖破了。媽媽趕忙從抽屜里拿出一個小布包。媽媽先從布包里拿出一根針,一根青線,用牙咬了咬線頭,把線頭穿過針眼。媽媽又從布包里找出一小塊布,貼在破了的地方,然后一針一線地縫起來。
讀后,你一定會發(fā)現(xiàn):這幾句話寫的對象是媽媽,主要寫的是媽媽縫補衣服時所作的準備工作,是按事情經(jīng)過的先后順序排列的。只是由于這四句話的開頭重復出現(xiàn)“媽媽”一詞,因此讀起來顯得很拗口。如果把后面三句開頭中的“媽媽”改成“她”字,這幾句話就連貫多了。所以,我們要告訴孩子:寫作文時,在幾個句子里,如果寫的是同一個人物(或事物),后面再指這個人物(或事物)時,就可以用“他(她)”或“它”來代替。
老師們,按照上面的方法訓練孩子寫句子吧。把寫句子這個基本功練好了,寫作文對于孩子來說就會變得容易!
作文教學的有效策略3
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趣寫作
1. 貼近生活選題
平時的作文訓練選題要有度,要盡量貼近學生生活實際選題,讓學生有事可敘,有情可表,有理可說,這樣就能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比如寫以“愛”為話題的作文,可以先引導學生體會身邊的父愛、母愛、手足之情、友情、師生情等,同學們七嘴八舌講述自己的體驗,在講述中感受那份濃濃的愛。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寫以“愛”為話題的作文或者命題作文,學生就會有話可說、有文可寫。
2. 仿寫課文思路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紫藤蘿瀑布》的寫作思路是:景――情――理。作者通過描寫無意間看到的一樹盛開的紫藤蘿花,想到十多年的紫藤蘿的遭遇,再聯(lián)想到手足情、聯(lián)想到文革給人帶來的心靈創(chuàng)傷,最后面對充滿生機的紫藤蘿,寫出了自己的人生感悟!蹲咭徊皆僮咭徊健返膶懽鲃t思路是:事――情――理,作者先用記敘的方式敘述自己遇險脫險的經(jīng)歷,再用議論抒情的表達方式寫出自己的人生感悟。還有《蟬》《貝殼》,通過這些文章的學習,老師告訴學生要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身邊事事皆可入文,引導學生用心靈去觀察感受,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
3. 依據(jù)內(nèi)容拓展
在教學七年級上冊《在山的那邊》這一課的時候,可以讓學生根據(jù)該課的學習,以及對課文主旨的理解,以“我終于見到了大海”為題寫一段話。但是,農(nóng)村的孩子幾乎都沒見過大海,怎么辦?老師可以引導學生理解,除了自然中的大海,還有生活中的“大!保@樣少數(shù)學生寫自然中的大海,大部分學生寫的還是生活中的“大!保饕獙懽约涸媾R什么困難,心態(tài)如何,又是如何解決的。這樣,在課文內(nèi)容基礎上思維想象,既拓寬了寫作范圍,又使學生情趣盎然。
二、鐵杵磨成針――常規(guī)訓練
有了興趣熱情,自然就想寫,怎樣寫?不是學生唱獨角戲,而是應該由老師做適當?shù)狞c撥、指引。如何點撥呢?
1. 審題立意要準
有次期中考試的作文題是《難忘那個眼神》,寫跑題的學生占到班級人數(shù)的百分之二十。生活中我們會碰到各種各樣的眼神,這時候就要確立文章的中心,是寫這個眼神曾經(jīng)給你的鼓勵,讓你感受到的濃濃的愛,還是讓你感受到的自責或內(nèi)疚等等?吹竭@個作文題目,你首先想到的是誰的眼神,這個眼神為什么讓你難忘,對你產(chǎn)生怎樣的影響,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生活體驗去確立中心。所以在學生二次寫作的時候,我把這一點作為第一要點來指導。
2. 選材要抓關鍵
寫好作文的第二步就是抓住作文題目中的關鍵詞。以《難忘那個眼神》為例,關鍵詞就是“眼神”,在考試中有三分之一的同學沒有把握住“眼神”這一關鍵詞,所以在選材的'時候出現(xiàn)文不對題的情況。一部分同學寫自己第一次學騎自行車的時候或者考試失敗的時候,爸爸媽媽對自己說了哪些鼓勵的話,還有一部分同學寫自己生病的時候受到父母、同學、老師的關心,而這個“關心”只限于他們做了哪些事或說了哪些感動的話對我的影響,完全沒有提到“眼神”對我的影響,有的同學甚至整篇文章都沒有出現(xiàn)“眼神”這個詞,這類文章只能作為三類卷或四類卷來打分。所以,學生在寫作文時一定要抓住“關鍵詞”,這是作文的“題眼”。只要老師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反復訓練,一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組材構思要新
寫好作文的第三步就是指導學生將選擇的材料進行整合,文章的構思要有新意,做到結構嚴謹、首尾呼應等。比如我在進行以“童年”為話題的寫作教學時,在作文的構思方面主要讓學生去談,一學生說:“開頭用《童年》這首歌引入,接著寫童年往事,最后寫感悟。”另一學生說:“我想用書信的形式講述我的童年。”有的學生用題記式,有的學生用第三人稱敘述等等。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文章的主體部分要考慮詳略得當,寫真事抒真情,突出中心。文章的結尾部分一定要點題,做到首尾呼應。這樣,學生寫出來的文章不但角度新穎、思路清晰,而且結構完整。
4. 妙筆語生花
美的語言是考場作文成功的一半。寫好作文的第四步就是教會學生如何去潤色語言,使文章語言生動,意蘊深刻,句式靈活。初中學生寫作要求依然是以記敘文為主,所以在寫作的時候所用的表達方式主要應該是敘述,但是文章的生動感人離不開對景物、人物的細致描寫,尤其是細節(jié)描寫更能突出人物的形象特征。我曾看過這樣一篇文章,兒子大學畢業(yè)要在城市買一套房子,而在農(nóng)村的父親為了給兒子操辦首付款賣掉了維持生存的土地、房子,長途跋涉,徒步來到兒子工作的城市。當兒子看到父親的時候,有這樣一處描寫:“他一臉倦容似霜打一般,滿頭白發(fā)摻雜幾根草屑,肩上還扛著一個蛇皮口袋!蔽恼碌暮蟀氩糠謱懜赣H為了補貼家用,離家出走,當兒子在砂石場找到父親的時候,描寫到:“揚砂場上,爹沒看見我,他弓著腰,正一鏟一鏟掀著沙土。背上是被太陽光灼傷的斑斑傷痕和脫落的皮膚,花白頭發(fā)沾滿塵土!边沒看完,淚水就已模糊了我的雙眼。文章之所以感人,就是作者通過細節(jié)描寫,重現(xiàn)了鮮活的生活,塑造出血肉豐滿的人物形象。如果學生在作文的結尾段落恰當運用一些抒情議論句,定是畫龍點睛之筆。如果在文中巧用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定會文采飛揚,給讀者帶來美的享受。
作文教學的有效策略4
每次談到習作,許多學生“談文色變”缺乏自信,沒有自信,更談不上興趣。有的迫于老師的壓力,勉強應付,寫人寫事平平淡淡,像記賬似的,猶如一鍋沒有加鹽和調(diào)料的稀粥,食之無味。大部分學生覺得無內(nèi)容可寫。因此,搜腸刮肚,像擠牙膏一樣最終也只能草草了事。即使有些學生有內(nèi)容可寫,但也不知如何下手,從何寫起。針對這些通病,在平時教學中,依托教材,引導學生大量閱讀,感悟?qū)懛ǎ瑢W以致用,反復實踐,從而把學生引上習作的大道。
一、廣讀,積累語言
習作的材料有兩大來源,首先是學生的生活,由于學生的獨特性,他們的生活情況因人而異,具有客觀性。其次是學生的閱讀,閱讀又分課內(nèi)閱讀和課外閱讀,這正是老師必須引導,努力的方向。在教學中,依托教材,開展有效課內(nèi)閱讀,積極拓展課外閱讀,不斷豐富語言積累,為學生的習作打好物質(zhì)基礎。
。1)精讀經(jīng)典課文。人教版語文教材中的課文,都是形神兼?zhèn)涞拿牢,有許多課文歷經(jīng)時代的洗禮,還熠熠生輝。這些課文都是無數(shù)語言學家,教育專家、學者從全世界優(yōu)秀文學作品中遴選出來的,其經(jīng)典性不容質(zhì)疑。其中好詞好句,名段名篇比比皆是。教學中注重引導學生品讀,熟讀成誦,不但能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還能有效規(guī)范學生的語言,為學生的習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2)依托教材,拓展閱讀。單從課文中積累語言是有限的,在教學中應以課文中好詞好句好段作為拓展點,有效輻射,由一個例子帶出一串這樣的字、詞、句、段、篇,豐富學生的閱讀。例如,教學“竭澤而漁”這個成語故事時,讓學生回顧以前學過的成語故事,課外收集成語故事。在教學丹麥童話作家安徒生的《賣火柴的小女孩》時,引導學生閱讀其童話作品。課本中還有我國四大名著的精彩節(jié)選,教學時注重調(diào)動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去讀讀原著。課本中還有閱讀鏈接、課外書屋、綜合性學習欄目,對學生的課外閱讀作了詳細而具體的指導,對拓展學生課外閱讀非常有效。冰心說:“要讀書,就要讀好書!币劳薪滩,拓展閱讀,使學生的`閱讀有針對性,又廣而不濫。
二、深悟,借鑒寫作技法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睂W生廣泛地閱讀,可謂獲得無數(shù)“大魚”,為習作廣積了“糧草”。然而,學會捕魚的技術更重要,那才是目的。課文的經(jīng)典性不容置疑,都出自名家之手,其在遣詞造句,謀篇布局及寫作方法上別具一格,手法純熟,特點鮮明。教學時注重引導學生感悟其表達。例如,教學人教版第十冊第七組課文時,引導學生領略作家筆下鮮活的人物形象,更要體會作家描寫人物的方法。教學《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片段時,感悟作者從動作來體現(xiàn)小嘎子的機靈。教學《“辣妹子”初見林黛玉》片段時,感悟作者用具體的語言描寫來刻畫“辣妹子”的巧舌如簧,見風使舵的特點。教學《臨死前的嚴監(jiān)生》時,感悟作者通過特定情境下的神態(tài)和動作描寫,雕琢出了聞名于世的吝嗇鬼形象。從而讓學生感悟人物描寫的方法不光有外貌描寫,還可以通過對人物語言、動作、神態(tài)、心理等的描寫來體現(xiàn)人物的特點。教材中在表達上特點鮮明的課文多如繁星,教學時不光引導學生知道寫了什么,還要引導學生明白怎樣寫,為什么這樣寫。從而讓學生初步習得一些遣詞造句,謀篇布局的方法,技巧。
三、多寫,提升寫作水平
“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學生有了廣泛的閱讀積累,又有了一定的表達技巧,就要引導學生多實踐,在實踐中不斷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教材中為我們提供了很多實踐的機會。《賣火柴的小女孩》課后第四題“讀了下面這首詩,你有什么感想?你愿意拿起筆來,也寫幾句話送給那位‘賣火柴的小女孩’嗎?”學生在了解文本和寫作背景的情況下,對大年夜被凍死的小女孩表達了深深的同情,都愿意盡自己的力量幫助小女孩,都愿意把自己的快樂與小女孩分享,可謂有感而發(fā),做到我筆寫我心。這樣的小練筆在許多課文后出現(xiàn),由于有極強的針對性,加上老師的點撥,訓練的效果特別好。一切的學習活動都是從模仿開始的。其實從三年級開始,每組課文都安排了習作,而且習作的內(nèi)容大部分都能緊扣單元主題,本組的五篇課文是這次習作的最好范例。例如,人教版第十冊第七組的習作便是寫人。而本組的幾篇課文都是寫人的,而且分別有側重點的從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心理描寫,側面描寫來體現(xiàn)人物特點。讓學生運用所學的方法來描寫人物,許多學生能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等描寫來體現(xiàn)人物特點,比平時寫人的文章有了很大的進步。
學生、教師、教材是教學活動的三大要件,課文是一個個精彩的例子。一線的老師只有緊緊依托教材,引導學生有效拓展,廣泛閱讀,為作文廣積“糧米”。扎根教材,感悟表達,為作文習得技巧和方法;钣媒滩,反復訓練,讓學生成“巧婦”。我想,在教材這片沃土上廣積了“糧米”,又培養(yǎng)出了“巧婦”,又何愁沒有“美味”呢?
作文教學的有效策略5
一、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使他們樂寫、愛寫
為了調(diào)動學生作文的興趣,教師在訓練過程中,應始終注意通過多種方式,著力培養(yǎng)學生觀察生活、表達見聞感受的興趣和積極的情感,使他們樂于觀察,樂于寫作。
1、打開學生心靈的窗戶。小學生由于年齡特點,在接觸新鮮事物或自己感到有趣的事情時,總會情不自禁的想說出來。教師要利用孩子的這些特點因勢利導,有意識的組織他們在一起聊一聊。如:在進行完激烈的拔河比賽后,教師及時組織學生聊天,只要內(nèi)容與拔河有關便可。有的學生說出自己比賽時的心情,有的說出自己是怎樣拔的,有的學生分析了每局勝負的原因,還有的學生說出了比賽的緊張氣氛。他們無拘無束,各抒己見。教師再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出重點,給學生理清思路,為他們完成《拔河比賽》這篇作文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使學生能順利完成這篇作文。
2、運用“遷移”培養(yǎng)興趣。為了調(diào)動學生作文的興趣,教學中教師可不失時機的運用"遷移"規(guī)律,努力把學生的興趣遷移到觀察、寫作上來。如:在新學年初,每個學生都買了新的學習用品,課間也擠在一起談論自己的這些東西。教師靈活運用這件事,對學生進行引導:"新的學年開始了,同學們都買了新的學習用品,老師也想買一樣學習用品送給小妹妹,可又不知買什么樣的好,你們能幫幫老師嗎?"孩子們一下子來神兒了,有的推薦書包、有的推薦鉛筆盒,還有的推薦橡皮、尺子等。在此基礎上,教師進一步要求他們把向老師推薦的東西介紹得更詳細些。如,說出物品的形狀、顏色、圖案、用途等。機靈的孩子馬上認真的觀察起自己的學習用品,又滔滔不絕地說起來,并且說得很詳細,因為他們都希望老師能買和他們用的一樣的學習用品。在充分說的`基礎上,教師再引導學生把說的寫下來,一篇《我的學習用品》便完成了,而且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二、教會小學生學會收集素材
1、生活是寫作的源泉,讓寫作教學走進生活,豐富寫作素材。只有讓學生接觸周圍世界的各個局部,他們才能夠增長見識,開闊視野,積累各種日常生活常識,從而為他們的寫作打下基礎,如:在公園內(nèi)體驗到春天的桃紅柳綠、萬物的勃勃生機;在競賽場上感染比賽的精彩激烈、勝利的自豪喜悅;到家庭里,體味濃濃的親情、飼養(yǎng)魚鳥的悠悠情等。讓學生通過自己對生活點點滴滴的觀察和體會,寫出他們的所見、所聞、所感。
2、在教學時,教師可指導學生在一天中做過、看過、聽過、想到的事情里選印象最深,最有意思,最有趣,或者只要是自己最想記的內(nèi)容把它寫下來,長短不限。再在星期天對所記錄的材料進行篩選、優(yōu)化、歸類,挑其中兩三件自己認為最有意義或最感興趣的事,作一些回憶與聯(lián)想,加上“事情的經(jīng)過”、“人物言行”、“個人感受”等元素,把這些素材記得明白些、詳細些,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對眾多生活素材的合理取舍的水平,也培養(yǎng)了他們擴句成段的意識,鍛煉了他們初步的作文能力。一段時間下來,再對積累了一定數(shù)量的素材進行分類。只要持之以恒,日積月累,學生必然能建立起豐富的生活素材庫,為寫作提供源源不斷的鮮活內(nèi)容。
三、加強指導,教給寫作方法
大多學生作文時的所表現(xiàn)出的共性是“眼前閃爍著事物的形象,筆下卻形容不出來!彼栽趯嶋H教學中:
1、把作文教學貫穿整個語文閱讀教學的始終。每篇課文就是很好的范作,學生在反復閱讀的基礎上,提示學生注意人家是怎樣開頭、怎樣搜集和組織材料、怎樣譴詞造句,怎樣結尾的。
2、認真審題,搞清本篇習作的范圍和寫作重點,在作文教學中,通常接觸到的是記敘文體,所要學的內(nèi)容又以人物、事件、環(huán)境為主。但人物、事件、環(huán)境這三者往往是互相揉和和在一起的,又各有側重吧。所以必須讓學生搞清每篇習作的側重點,離題萬里或千篇一律。
3、使學生作文時吧有話可說,教師要進行充分備課,明確寫作目的、要求,注意獵取學生看得見,摸得著的人和事乃至周圍環(huán)境,切記作文題目往黑板上一寫,簡單幾句要求一說了事。
4、幫助學生編制寫作提綱。提綱是學生的作文的構思過程,因為學生作文時,要么無話可說,要么語無倫次,空話連篇,從早上眼睛一睜寫到晚上上床熄燈,一筆流水帳。這就需要有一個組織和整理材料過程,搞清哪些應詳寫,哪些應略寫,哪些先寫,哪些后寫,這樣才有條不紊,條理清楚。
作文教學的有效策略6
一、平面鏡,貴在寫實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每個孩子的生活都是多姿多彩的,他們的生活環(huán)境不同,有著大量的見聞、感受,有不同的內(nèi)心感受,一定要鼓勵孩子重視寫“實”,拒絕空話連篇,不能寫空話、套話、假話,要力戒目前習作存在的假情、矯情。有的學生面對作文題總陷入無材料寫的困局。以《我的媽媽》為例,談談怎樣更好地打開學生的寫作思路。一般孩子為了突出母愛的偉大,不是寫自己生病了,媽媽送我去醫(yī)院,就是冒著大雨給自己送傘之類的素材。我的做法是引導學生從不用的側面描寫自己的媽媽,比如寫媽媽的優(yōu)點或者是缺點,贊揚媽媽某一方面的優(yōu)秀品質(zhì),或者是寫媽媽的缺點,提醒媽媽要改正,既可以寫媽媽的工作、性格愛好、業(yè)余生活、與身邊人之間發(fā)生的事。這么多選材范圍,只要任選其中一個就可以了。在寫作前,我要求學生當回小記者采訪自己的媽媽,詢問有關事項,深入地了解媽媽,并把相應的談話內(nèi)容做好記錄。啟發(fā)學生從已獲得的寫作素材中選擇新穎典型的能夠反映媽媽的特點的題材寫,這樣媽媽的形象在學生的筆下就更真實和豐滿了,寫出來的文章有血有肉,更富有感染力。
二、顯微鏡,“小”中見“大”
作文要“小”中見“大”。
“小”是指材料,“大”指的是思想、主題。習作不要介意材料“小”,同樣也能大做文章,引導學生用心留意生活中平常事、小細節(jié)都可以成為寫作素材。通過觀察、體驗,發(fā)現(xiàn)生活中不該被人忽略而恰恰容易被人忽略的習作素材,鼓勵學生在文中暢所欲言、直言不諱。
因此,我大力倡導學生寫生活札記。寫生活札記是實現(xiàn)學生個性表達的有效途徑,久而久之,學生對生活具有敏銳的感受力,讓孩子們懂得寫作素材就在我們的生活中,關鍵是要感受用筆描述。我采用了朱顏老師的做法:要求同學們在寫作文時,選擇的材料少一點,時間短一點,場面小一點,情節(jié)簡單一點,這樣寫就簡單一點,也容易一點。比如讓學生寫生活日記,就很適合寫日常的生活材料。只要用心,生活中隨處都有我們的寫作素材,處處都能“小”中見“大”。
三、墨鏡,巧賣關子
著名作家莊大偉告訴我們,寫作文要向“懸念大師”學習。古人云:文似看山不喜平。山的美在“橫看成嶺側成峰”。寫作文并不要求一定非要設置懸念不可,但巧設懸念的寫作技巧往往更能吊起讀者的'胃口。
我引用了這個例子來啟發(fā)學生:一文人墨客為老奶奶生日慶典獻聯(lián)。這個墨客揮筆就寫:這個婆娘不是人。字落紙上,引眾人嘩然,面面相覷。這個文人就是在賣關子,只見他緊接著大筆一揮:九天仙女下凡塵。哇,這是多高的贊譽呀!這樣的“懸念”制作效果真是讓人過目不忘。寫時不能太直白,把精彩的小細節(jié)以及想要表達的觀點先藏一下,用語言引領著讀者走入他設計好的“埋伏圈”里,不知道你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先拋出去的是假象,或者說是引你上鉤的釣餌,本來要順著他的思路走,卻突然來了個峰回路轉,讓你恍然大悟,這樣的寫作手法真是讓人拍手叫絕。
四、哈哈鏡,耳目一新
為了渲染氣氛,寫作有時也需要像哈哈鏡一樣利用凹凸不平的鏡面制作出不一樣的效果,所成的像有的被放大,有的被縮小,讓人對它有了非一般的感覺。文章也一樣,想要文筆靈動起來,必須巧用修飾。巧妙運用比喻、排比、擬人、夸張、設問、對偶等多種修辭手法可以讓習作錦上貼花,內(nèi)容會更具體。為了讓學生把文章寫具體,教師可以事先恰當?shù)匕岩恍┬揎椥曰蜿P鍵性詞語出示在PPT上,提供給學生,再由學生自己組織,這樣文章就顯得具體而不空洞。
總之,習作教學任重而道遠,要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做到。要讓兒童作文真正擺脫“苦作”與“硬作”的不自然狀態(tài)。變“習作”為“喜作”,關健還是在“巧”導,首先是老師能正確對待兒童作文,轉變自己的態(tài)度和“角色”意識!苯處熢诹曌鹘虒W中要注意開拓學生思路,“構”出新意,拒絕學生思維定勢,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要善用范文指導學生博眾家之長,為我所用;要啟動學生寫作“助力系統(tǒng)”,讓教師的“導”真正幫到點子上,讓學生學有所得。要建立長效的激勵機制,讓學生對作文由“厭”寫變“樂”寫、由被動變主動、由低效到高效。
作文教學的有效策略7
作文教學“高耗低效”,為什么會造成這種現(xiàn)象?中國小學語文教學研究會副會長、上海師范大學教授吳立崗認為,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是師生手頭缺乏新穎有趣的寫作素材,從而導致教師無從教起,學生無從學起的可悲現(xiàn)實。針對這一現(xiàn)狀,他認為語文教學需要構建新的小學作文教學體系。但這無疑需要較長的時間籌備,那么現(xiàn)階段的作文教學該何去何從呢?今年,筆者有幸參加了全國新思路作文教學研討會,于永正老師和賈志敏老師上的作文觀摩課讓人有醍醐灌頂之感。讓我們從兩位特級教師的課堂中一窺端倪吧。
。ㄒ唬┳魑慕虒W要教學生愛寫的內(nèi)容
藝術大師羅丹說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正如我們一直對學生說的,生活中不是缺少作文素材,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素材的眼睛。其實在我們的教學中也不是缺少作文教材,而是缺乏創(chuàng)造作文教材的心靈。
讓我們來看看這兩位特級教師是怎樣創(chuàng)造出了充滿吸引力的作文教材。于永正老師展現(xiàn)的是一堂有聲有色的作文指導課――《認識象聲詞運用象聲詞》。教學從兩篇短文入手,先是讓學生“發(fā)現(xiàn)規(guī)律”,通過一組象聲詞,體會文章的“有聲有色”,接著通過兩次播放同一組“公園畫面”,一組無聲,一組有聲,以直接的視覺沖擊讓學生“印證規(guī)律”,進一步體會“有聲有色”的重要性。繼而,于老師給學生提供了三組象聲詞,讓學生任選一組,用上它們寫一篇作文,這是“運用規(guī)律”――讓學生在實踐中進一步體會如何做到“有聲有色”,使自己的作文生動起來。
真沒想到聽覺也可以組成作文素材!我們姑且把它稱之為“聽覺想象習作”,由此筆者不禁想到同一層面上的視覺、嗅覺、味覺、觸覺,這些不是也可以開發(fā)成習作內(nèi)容嗎?每一種感覺都從不同的方面豐富著事物的表象,通過對不同感覺功能的開發(fā)和利用,既能提高學生對事物的認識能力,也訓練了學生各器官的敏感度。學生的習作內(nèi)容自然得以豐滿,寫作能力必然得以提高。于老師的課讓筆者發(fā)現(xiàn)了挖掘習作素材的一條道路,那便是利用感覺功能。
而賈老師的作文課從出示作文題目“感動一瞬間”,讓學生說說自己覺得感動的事,并從學習范文到根據(jù)范文寫文章,從交流講評到教學修改,向我們展示了作文教學的全過程。最令人佩服的是他那自創(chuàng)作文教材的出人意料。他向孩子們提供的范文是安徽穎上民工子弟小學五年級學生李小翠的文章――《誠實比金子更珍貴》。文章講述了李小翠的母親,一位靠收廢品養(yǎng)活家人的農(nóng)民工,無意中從廢舊的練習本中發(fā)現(xiàn)了100元錢后,設法歸還失主的事情。后來我們才知道,是賈老師向?qū)W生提供了上海小學生作文大賽的冠軍常欣的文章《一件事的啟示》,然后讓孩子們換一個角度來寫,于是就有了這篇范文。而這次他讓學生根據(jù)這篇范文展開想象,站在常欣的角度來寫。最后又讓孩子們和常欣的文章進行比較。這是多么巧妙的設計呀!也許我們可以稱它為“文本想象作文”。想想我們平時會接觸到那么多的好文章,其中不乏適合孩子閱讀、符合他們興趣的內(nèi)容,如果我們都能動動腦筋,變通一下,或換一個角度寫,或換一種人稱寫,或?qū)憣懬皞,或(qū)憣懞罄m(xù),還愁沒有好的寫作題材嗎?
(二)作文教學要教學生寫作的方法
有了好玩的、有趣的內(nèi)容,就一定能寫好文章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更多的情況是組織了一次有趣的活動,學生玩得不亦樂乎,所寫的文章卻索然無味;有了新穎的題材,學生說時興趣盎然,寫出的作品卻缺乏個性;給足了想象的空間,學生幻想得眉飛色舞,習作卻味同嚼蠟,粗糙無比。究其原因就是缺少方法――寫作的方法。所以,在擴展學生閱讀量的同時,作文教學還應教給學生寫作的方法。
于永正老師的作文課本身就是一堂寫作方法的指導課。學生在老師“讓你的作文有聲有色”、“你的作文就能讓讀的人如聞其聲,如見其人”、“缺少聲音,我們就會覺得生活缺少了一部分”等的感召下,體會到象聲詞的運用對作文所產(chǎn)生的重要意義。最值得借鑒的'是,于老師通過一系列的假設“如果你來到了……”讓學生產(chǎn)生了無邊的想象。讓學生的耳朵去聽,老師做到了,當然這不是純粹意義地聽聲音,而是教師在課堂上以片段引路、以錄像區(qū)分、以語言點撥,在渲染中、在強調(diào)中、在想象中、聲音被逐漸地“放大”、“凸現(xiàn)”,并深深地烙刻在心中,直至學生樂意在自己的文章中去運用。那么,我們是否可以得到這樣的啟發(fā):作文中需要聲音,難道不需要顏色嗎?需要顏色,難道不需要動作嗎?如何寫好顏色,如何寫好動作,如何寫好語言、心理,如何運用襯托、對比,如何利用倒敘、插敘,如何把握修辭、說明,這些不都可以上成一堂堂精彩的寫作方法指導課嗎?
而賈老師為學生提供的《誠實比金子更珍貴》一文,既是本次作文的材料,又是賈老師用來幫助學生學習寫作方法的例文。通過分析,學生從中感受如何抓住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語言和心理活動,來把文章寫具體的方法。賈老師還在提出寫作要求之后,通過談話,讓學生明確本次習作“從哪里開始寫”,哪些內(nèi)容“詳寫”、“寫多少”,哪些內(nèi)容“略作交待”等。這仿佛為學生即將開始的旅行備好了行囊,對學生來說是最實用的幫助。
在為學生的習作進行評改時,賈老師更為我們演繹了精彩的一幕――生:我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師:這位同學用了歇后語,作文中恰當運用歇后語,可以使文章生動,但不要多用。生:身后跟著一位小女孩……師:如果他們在行進中,可以用“跟”,現(xiàn)在他們停住了,要用什么?生:要用“站”。生:我的臉微微泛紅……師:你拿著鏡子嗎?看到自己臉紅了嗎?應該怎么改?生:我的臉上火辣辣的。師:對,“火辣辣”是自己感覺到的,“臉紅”是別人看到的。在賈老師的作文評改課上,這樣精彩的修改比比皆是,每次修改都是那么及時,使人聽了心悅誠服。
作文教學的有效策略8
作文作為語文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是衡量學生語文水平能力的重要標準與手段,同時也體現(xiàn)著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與綜合能力,但是,作文也是教師與學生共同苦惱的一部分。學生就像害怕數(shù)學一樣害怕寫作文,似乎這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所以也就導致老師對于作文教學也是有心無力。學生處于心理生理的成長階段,而老師往往與他們有著很大的年齡差,教師與學生關注的點不一樣,使得學生對于作文產(chǎn)生了恐懼的心理。長期以來,語文作文教學一直是一板一眼、中規(guī)中矩的,帶給學生的樂趣不夠多,而且教師多以自身的專業(yè)來評判作文的優(yōu)劣,使得很多學生喪失了對于寫作文的信心,因此,當前小學語文教師的當務之急就是轉變自身的教學方式,尊重學生的自身情況,切實考慮學生的實際利益,以此作為教學設計的基礎。
一、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現(xiàn)狀
。ㄒ唬┙虒W缺乏新意,作文內(nèi)容空洞
就老師而言,作文教學存在著很大的漏洞,也就是教師根本沒有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只是一味的采用自己以為很正確的教學方式來教授作文寫作,學生當然不會買賬。同時關于作文課學校一般會安排一上午或者一下午的時間進行整體的教學,通常老師會講一節(jié)課,就將要寫的作文進行分析,從立意、結構、題材等方面帶領學生模擬寫作,之后則會將后兩節(jié)課的時間交給學生自己寫作,這樣的教學可以將學生集中起來,促使學生集中精神進行寫作,不至于半途而廢,但是這樣的教學往往使學生產(chǎn)生恐懼心理,害怕寫作課的到來。就學生而言,學生的寫作內(nèi)容往往不盡如人意,情感不夠真摯,內(nèi)容空洞,存在假大空的現(xiàn)象,沒有生活實際的加入,使得學生的作文像是在空中樓閣,搖搖欲墜,不夠穩(wěn),同時學生也會投機取巧,往往抄襲作文書上別人的內(nèi)容來與自己的作文嫁接,使得自己的文章四不像。
。ǘ┙處熍淖魑牟粔颉耙巳雱佟
我們經(jīng)?吹接械膶W生對于老師的批改不屑一顧,拿到作文之后略微的掃一眼,就合上本子去看其他,更別提學生會在課余時間找老師交流作文。這說明學生根本不在乎作文的分數(shù),一方面是老師作文教學的問題,不夠給學生足夠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是教師在作文批改的形式上出現(xiàn)了問題,只專注自己的批改而忽略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小學作文作為簡單的作文形式,不需要極強的語言組織能力與語言功底,有的只是簡單的事件敘述和真摯的情感表達,但教師往往會忽略,此時的作文最能體現(xiàn)純天然的獨特作文風格與擅長領域,如果我們只是千篇一律的用同一種作文標準去要求不同文風的作文,這樣學生也就不會有長足的發(fā)展,對于這樣的批改方式教師必須改變,“因材施教”才是教師在小學作文批改中最應該采取的方式。
二、改革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策略的影響
首先是提高語文學習成績,這是最為直接的影響,同時是學生進行表達溝通的一種方式,更對學生的性格培養(yǎng)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加強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可以增強學生的自我表達能力,增強今后在與人交流過程中的表達技巧。作文是運用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學生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chuàng)在性表達的過程,寫作源于生活,通過對于生活的描寫,可以讓我們發(fā)現(xiàn)生活的樂趣,從而使學生愛上寫作,愛上生活。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加強學生在作文教學方面的培養(yǎng),從而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
三、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策略的創(chuàng)新
。ㄒ唬┕膭顚W生的獨特性
文字是內(nèi)心情感流露與表達的載體,優(yōu)秀的作文一定是學生內(nèi)心最為真摯的反應,有些學生喜歡用樸素的文字來展示自己的世界與生活,而有些學生則喜歡那些華麗文字帶來的絢麗感與沖擊間感;有些學生喜歡簡單的時間排列,而有些學生則喜歡時空的交錯;有些學生喜歡情感的直接宣泄與強烈迸發(fā),而有些學生則喜歡含蓄內(nèi)斂的情感流露。因此我們應該鼓勵些有著不同風格的“作家”們,幫助他們更好的發(fā)揮自己的風格,成為自己的.文字標志,有著自己應有的文字自信與文字創(chuàng)作。
(二)觀察生活,走進自然
學生的作文之所以缺乏生活,遠離實際,就是因為現(xiàn)在的學生不夠熟悉生活。當下的孩子已經(jīng)沒有了童趣,也就是沒有了童年生活,一個沒有多姿童年生活的孩子,又如何能夠創(chuàng)作出有生活味道的文章?因此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的時候,除了在課堂上進行必要的理論教學之外,可以有條件的、選擇性的進行生活教學。比如我們可以利用一節(jié)課的時間做一次游戲,要求學生以此作為寫作內(nèi)容,或者可以帶領學生進行一次春游或者尋秋之類的與自然親近的活動,這樣學生才能夠逐漸的認識到生活作文的樂趣,同時體驗到記錄生活作文化的美好。好的素材是學生寫出好作文的前提條件,只有素材選好了,才能寫出好的作文,因此教師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一定要教會學生如何去發(fā)現(xiàn)生活的美好,積累自己需要的作文素材。
。ㄈ┮龑脚
學生由于自己對知識的理解不夠深入,對于自己的作文沒有足夠的認識與把握,那么教師就可以專門設置一堂作文批改課,引導學生批改自己的作文。引導的作用是授之以漁,而不是授之以魚,教師可以根據(jù)作文題目進行文體的定位,分列幾種問題進行主要的講解,比如記敘文的記敘順序、人物性格的刻畫、語言風格,或者是抒情文的情感是否真摯與誠懇等等。學生根據(jù)教師不同文體的針對性講解,對應自己的文章,找出自己作文的不足之處再做修改。同時我們也可以采用學生相互批改的方式,存進學生之間的思想的碰撞,從而提高整體的寫作水平。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是培養(yǎng)學生作文能力的啟蒙階段,我們必須加以足夠的重視,作為新時代的語文教師應該不斷與時俱進,改進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從學生的需求出發(fā),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切實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同時也能夠激發(fā)學生對于寫作的樂趣與無限的遐想,培養(yǎng)學生對于寫作的熱愛,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
【作文教學的有效策略】相關文章:
微作文教學的有效策略03-03
小學作文的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03-04
《課堂教學中有效提問的策略研究》結題報告03-03
中小學高效課堂與有效教學策略有感02-16
幼兒園教師與幼兒有效互動策略03-03
《購物策略》數(shù)學教學反思01-01
有效教學讀書筆記02-14
購物策略教學設計(3篇)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