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創(chuàng)新教育方案設計
創(chuàng)新教育的開展是為了促進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下面就隨小編一起去閱讀創(chuàng)新教育方案設計,相信能帶給大家?guī)椭?/p>
一、精選活動內(nèi)容,緊扣教學目標
閱讀教學中,一篇文章可有多方面學習內(nèi)容,我們既要讓學生對文章有整體感知,又要針對文章的核心和有價值的內(nèi)容,設計新穎的活動形式,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
例如,教學魯迅的《孔乙己》,我讓學生為孔乙己填寫履歷表,學生興致盎然,又是翻書,又是討論,填完履歷表以后,學生立刻明白了其社會地位、個性特征和悲慘遭遇,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些活動可以活躍課堂氣氛,然而,活躍氣氛卻不是語文課堂活動開展的主要目的,我們不能只追求課堂表面的熱鬧。我們設計實施的每一個活動,都要符合語文學習的總目標,即培養(yǎng)學生的各種語文素養(yǎng)。只有能充分達成教學目標的活動,才是最好的活動。游離教學目標的活動,無論其多么新穎,都是失敗或多余的活動。
例如,蘇教版七(上)《七顆鉆石》結(jié)尾寫道:“從水罐中跳出了七顆巨大的鉆石,那七顆鉆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變成了七顆閃亮的星星,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大熊星座。”作者想借七顆鉆石升上天空,寓意希望可貴的愛心普照人間。然而,有位教者在教學最后環(huán)節(jié),設計安排如下活動:讓學生欣賞歌曲《我愛我家》,這個活動縮小了主題的外延和內(nèi)涵,會使學生曲解文章主題,這無疑是敗筆。
二、設計實施多樣化的活動形式
課堂活動是學生在老師指導下,全身心投入,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不僅指學生與教學客體之間的對象化過程,也包括學生在學習中與其他主體構(gòu)成的交往過程。包括學習語言感知、習得技巧、訓練思維、發(fā)展智能、陶冶情操等多方面。
設計實施的活動可以是聽、說、讀、寫、議、演、畫等有較明顯的行為動作表現(xiàn)的外顯活動,也可以是隱性的,比如,想象、聯(lián)想、比較、賞析、品味、思考探究、體驗、感悟等內(nèi)化活動。兩種類型的活動結(jié)合,可以讓課堂既“活”又“實”。教者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的特點和教學目標,設計實施多樣的活動。
例如,寫字教學可設計巧記生字詞競賽、小組互考等活動,閱讀教學中的可開展概括信息、評析美點、疑難探究、討論或辯論、美讀比賽、精彩情節(jié)表演、即時背誦等活動;口語交際中可開展情境對話、講述見聞、模擬采訪、新聞發(fā)布、時事評論等 ,作文教學可設計佳作欣賞、仿寫、想象寫作、口頭作文、活動寫作、合作評改等活動。即使同一種學習內(nèi)容,學習活動的形式也可有多種。
例如,在名著導讀課上,我們可以設計開展“講述精彩情節(jié)”、“評說書中主要人物”、“精彩語段賞讀”、“撰寫名著推薦語”、“讀書心得交流”等活動,激發(fā)學生讀書的興趣。
活動形式不但要力求多樣、新穎,還要注意可行;顒釉O計要考慮開展的條件、具體方法、學生現(xiàn)有的認知結(jié)構(gòu)水平和能力,能否自主或合作開展這樣的活動。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來,找到能讓自己提高的階梯。決不能將多數(shù)學生排除在外,把活動變成某幾個學生的表演,也不能叫后進生無所適從。要讓學生“動”有基礎,“動”有所得。
例如,在教學《展示華夏文化的魅力》一課的時候,為了讓學生了解建筑大師貝聿銘建筑設計的主要成就和體會其拳拳的愛國心,可設計活動“與大師零距離對話”;顒恿鞒蹋盒〗M確定采訪話題,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自主設計采訪問題――組內(nèi)進行角色分工――現(xiàn)場采訪練習――小組合作演示。這一活動,只要學生充分閱讀文本,就能抓住關鍵信息,了解口語交際的部分要求,自然能很順利地完成,而且興趣盎然。
如果不便操作,學生無法開展或開展難度大,活動的形式再新穎,也很難見效。比如,教學朱自清的《春》和梁衡的《夏》之類語言的畫面感強的文章,老師往往這樣設計,根據(jù)文中的語言描述,畫一幅相關的圖畫。這樣的活動看起來很好,但需要考慮的是班上有多少學生能繪畫。如果改成小組共同創(chuàng)作,完成活動的可能性就會大一些。
三、規(guī)劃和調(diào)控活動流程
一般來說,自主學習――合作探究――交流展示――自我完善,是語文活動實施的基本流程,但并非每個活動都一定要走這四步。我們完全可以根據(jù)學習內(nèi)容和學情,靈活處理。例如,教學《松鼠》一文,可以先讓學生整體了解文章的說明思路,因文章本身思路很清晰,這個活動難度不大,完成起來較容易,就不必進行合作探究。
完成語文活動的基本流程中的每個步驟亦可多樣化、創(chuàng)新化。像交流展示,可以出代表展示,也可小組成員配合完成,也可以采用各種形式的讀、寫、畫、表演或利用多媒體等,或?qū)追N形式結(jié)合起來展示交流。
新課改強調(diào)以人為本,著眼于學生的發(fā)展。活動方案創(chuàng)新設計和實施中,注意給學生以人文關懷,既有助于學生很好地開展學習活動,又能拉近學生與老師的距離,使學生更樂于學習。新課標建議教學中“培養(yǎng)成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引導學生掌握語文學習方法”,因而,教者在設計活動時,可從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等方面循序漸進地給學生以具體的指導,讓他們在此過程中學會學習。
特別是有些活動完成起來有難度或容易出錯,我們在設計和實施時活動方案時,適當插入一些“溫馨小提示”、“友情提醒”、“為你支招”、“知識鏈接”等內(nèi)容或環(huán)節(jié),一方面教給方法,降低難度,培養(yǎng)良好習慣。另一方面,通過一些體現(xiàn)人文關懷的細節(jié),把學生的學習引向更深、更廣的空間。例如,七年級的學生初次接觸文言文,讓學生翻譯課文時,可以以知識鏈接的方式,向?qū)W生介紹文言文翻譯的具體方法。教學魯迅的《雪》,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魯迅靈魂中柔軟而堅韌的一面,可“特別推薦”學生閱讀魯迅《朝花夕拾》中的某些篇章,以及魯迅的部分雜文。使學生通過拓展閱讀進一步走進作者的心靈世界。
【創(chuàng)新教育方案設計】相關文章:
創(chuàng)新方案設計的步驟07-03
創(chuàng)新垃圾桶方案設計07-02
教育方案設計格式07-03
小學教育方案設計07-03
教育學方案設計07-03
學校安全教育方案設計07-03
教育研究方案設計范文07-03
科技創(chuàng)新對教育的影響03-21
激勵教育的實踐創(chuàng)新04-30
“感恩墻”主題教育活動方案設計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