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魯迅祝福的主題
《祝福》是魯迅先生的一篇著名文章,它講述了祥林嫂的悲慘命運,揭示了封建思想和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zhì),表現(xiàn)了魯迅先生反封建的精神。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魯迅祝福的主題,歡迎閱讀。
魯迅祝福的主題:
五四新文化運動落潮以后,魯迅要繼續(xù)將文學革命推向深入,但卻始終擺脫不掉獨戰(zhàn)的悲哀和孤獨彷徨狀態(tài)。因此,從存在主義角度看,我認為本文借祥林嫂這一人物形象,表現(xiàn)出魯迅先生對人的存在的深切關(guān)注和對人生之謎的困惑,也表現(xiàn)出一種孤獨絕望的無奈,甚至一種宿命論的色彩。
存在主義哲學大師薩特認為:世界是荒謬的,人生是痛苦的。在薩特看來,人的自由選擇是毫無支撐點的,我存在,別人也存在;面對著我的自由選擇,是他人的自由選擇,而每個人的自由選擇又總是指向?qū)ψ约河欣姆较颍谑撬思词堑鬲z,處處都有沖突和罪行,步步都有障礙和陷阱,每個人都成了在荒謬而冷酷的處境中的一個痛苦而孤獨的人!蹲8!分械南榱稚┚褪沁@樣一個典型。
她死了第一個丈夫后,便到魯鎮(zhèn)來,在魯四老爺家做傭人,付出了繁重的勞動代價,得到的卻很少,然而她卻口角邊漸漸的有了笑影,臉上也白胖了。這說明祥林嫂的人生追求,只不過是希望做穩(wěn)了奴隸,這一點本身就帶著令人沉痛的悲劇性質(zhì)?墒,就連這樣一點可憐的要求都不能永遠地保持下去,相反卻迫使她一步步走向滅亡。她根本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當時的世界不允許她存在。細加分析,造成祥林嫂悲劇的根本原因應(yīng)該有兩個方面:一是社會力量的迫害,二是自然力量的摧殘。一般人都將祥林嫂的悲劇根源歸結(jié)到以魯四老爺為代表的封建禮教的殘酷迫害上,這是不全面的,也是不公平的。社會力量的迫害大家已經(jīng)非常清楚:一是魯四老爺,二是祥林嫂的夫家,三是魯家以柳媽為首的女傭人以及魯鎮(zhèn)上的人們。但是自然力量的摧殘卻很少有人提及:首先是病災,祥林嫂的兩個丈夫都病死;其次是狼災,祥林嫂惟一的精神支柱──她的孩子阿毛被狼吃掉。上述這五條線索切斷任何一條,祥林嫂都有活下來的可能,所以不能簡單地把祥林嫂的死都歸結(jié)到以魯四老爺為代表的封建禮教的迫害上。實際上,魯迅先生就是在借祥林嫂這一人物形象的悲劇命運,來表達自己對人生的一種孤獨與絕望的意識,從而也可以看到魯迅小說中希望──絕望相交織的悖論主題和反抗──絕望的深層意蘊。
法國存在主義大師加繆在他的哲學隨筆《西緒弗斯的神話》中認為,西緒弗斯敢于承認自己命運的痛苦與無望,承認現(xiàn)實,由此而對折磨自己的力量產(chǎn)生深深的蔑視,這是一種反抗。它意味著人對光明和幸福的向往和追求。這種反抗是潛在的,是一種精神上的超越。但它既不能震動任何人,也無力改變?nèi)魏维F(xiàn)實。這種反抗的結(jié)果是荒誕的,這就是人類的悲劇。魯迅作為孤獨的個體承受著巨大的社會壓力,面對黑暗無邊的社會現(xiàn)實,常常陷入虛無與絕望之中,然而他并沒有停留于此,而是在虛無與絕望中實現(xiàn)著自己的價值,表現(xiàn)出絕望的抗戰(zhàn),這在祥林嫂身上也有所體現(xiàn):她希望有兒子,可是她的兒子已被奪去了,但她希望死后能看見兒子;她相信死后還要被鋸成兩半,但又希望沒有地獄,不被地獄支配,就去捐了門檻;最后死在魯鎮(zhèn)準備祝福大典之際,表示了她最大的反抗。但這種反抗的結(jié)果是荒誕的。
【拓展延伸】
魯迅《祝福》賞析
一、分析故事情節(jié),了解故事中的主要內(nèi)容
教師要引導學生分析小說的故事情節(jié),讓學生能夠通過閱讀和思考了解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把握好小說的情節(jié)和發(fā)展脈絡(luò)。通過學生對于故事情節(jié)的分析,學生會了解到故事情節(jié)大體由開端、發(fā)展、高潮、結(jié)局,有的還有序幕和尾聲幾個部分構(gòu)成。在《祝!分校饕獙π≌f主人公祥林嫂的命運進行了敘述,通過祝福景象和魯四老爺作為小說的序幕,接著講訴了祥林嫂的悲慘死去作為故事的結(jié)局。在講述故事的過程中,首先向讀者介紹了祥林嫂初到魯鎮(zhèn),接著講述了祥林嫂被賣改嫁,而祥林嫂再到魯鎮(zhèn)則是故事的高潮,作者描寫的祝福景象與我的感受則是故事的尾聲。在分析故事情節(jié)中,魯迅先生描寫了祥林嫂的悲慘生活情境很多都是發(fā)生在春天,“春日之時,丈夫死亡”“孟春之時,被賣改嫁”“暮春之時,痛失愛子”。在分析故事情節(jié)時,學生要把握好小說的故事情節(jié)和關(guān)鍵時間點,讓學生能夠通過自主探究和合作討論的方式來進行分析,促進學生在探究中構(gòu)建出一個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讓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的閱讀和鑒賞來了解故事的情境,知道小說發(fā)展的過程和其中的事件,從而在探究中在大腦中構(gòu)建出一個清晰的故事情節(jié),了解祥林嫂的命運和生活。
二、探究人物形象,深刻理解人物性格
在《祝!分杏泻芏嗟娜宋铮榱稚┊斎皇亲顬殛P(guān)鍵的一個人物。其次還有魯四老爺、四嬸、祥林嫂的婆婆、柳媽等。每一個都有不同的形象和性格,從而使小說變得生動形象,表現(xiàn)了祥林嫂生活的環(huán)境,他們每一個人都對祥林嫂的命運有著直接影響。當描寫祥林嫂的肖像時,作者關(guān)注了祥林嫂的“眼睛”的刻畫,第一次到魯鎮(zhèn)時描寫祥林嫂時,魯迅寫到“順著眼”表明了祥林嫂的善良溫順。第二次到達魯鎮(zhèn)時寫到了祥林嫂“順著眼,眼角上帶些淚痕,眼光也沒有先前那樣精神了!钡搅伺R終前,她“只有那眼珠間或一輪,還可以表示她是一個活物!辈煌难凵袂逦乇磉_了祥林嫂從年輕善良到由于受到生活的影響而慢慢變得呆滯、沒有了生機和活力。不同的眼神表達了她不同的生活環(huán)境,展現(xiàn)出了她不同的生活狀態(tài),也反映出了她的精神狀態(tài)。
在分析人物語言時通過與我對話展現(xiàn)的是祥林嫂在封建迷信思想影響下的矛盾心理;在對四嬸講阿毛時的語言,表達的是祥林嫂內(nèi)心的痛苦和深深的自責,后悔自己沒有看好阿毛;在對大家講阿毛時,展現(xiàn)了祥林嫂的麻木和空虛;在與柳媽的對話時表達的是精神重壓和恐懼。與不同的人進行對話表達的是不同的精神狀態(tài)和心理,但從總體上表達的都是她的一種悲慘生活狀態(tài),一種痛苦的境遇。
三、了解寫作手法,提高學生寫作構(gòu)思能力
在寫《祝福》時,魯迅先生用到了倒序的寫作手法。小說一開頭就給讀者設(shè)置了一個懸念:祥林嫂是什么人?為什么會落到這個地步?為什么又會在死前提出那樣奇怪的問題呢?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了讀者的閱讀興趣和主動性,使讀者可以積極地進行探究,從而了解到封建社會中國農(nóng)村的真實精神面貌,了解封建社會中封建思想對勞動人民的影響和精神上的束縛。通過倒序的寫作手法給讀者形成了一個探究的動力和源泉,促進了小說故事的發(fā)展和順利進行,使文章的構(gòu)思和文章結(jié)構(gòu)在讀者腦海中留下了一個深刻的印象,幫助了讀者更好地理解小說,掌握小說反封建的主題和思想!蹲8!返膶懽魇址ぐl(fā)了學生閱讀小說的積極性,使學生能夠在探究中形成自己的認識和理解,促進了學生探究積極性的提高。
總之,《祝福》從不同角度表達出了封建社會對人們思想的約束和制約,導致了祥林嫂悲慘命運的出現(xiàn)。通過祥林嫂和富人們完全不同的生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用富人的生活熱鬧忙碌來烘托祥林嫂的悲慘和痛苦,突出了反封建的主題和思想。
【魯迅祝福的主題】相關(guān)文章:
魯迅《祝!04-02
《祝!肤斞08-04
魯迅的《祝!吩06-27
魯迅祝福原文06-27
魯迅祝福的含義08-12
魯迅《祝福》提問04-13
魯迅祝福的線索04-28
魯迅祝福經(jīng)典語句05-06
祝福魯迅全文06-27
魯迅祝福課文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