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超级碰碰碰久久久_精品成年人在线观看_精品国内女人视频免费观_福利一区二区久久

元宵節(jié)的起源與習俗簡介

時間:2022-06-23 07:09:01 元宵節(jié)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元宵節(jié)的起源與習俗簡介

  一年一度光陰轉(zhuǎn),今天又是元宵節(jié)。元宵節(jié)起源于漢朝,相傳漢武帝時宮中有一位宮女名叫“元宵”,長年幽于宮中思念父母,終日以淚洗面。東方朔決心幫助她,于是對漢武帝謊稱火神奉玉帝之命于正月十五要火燒長安,逃過劫難的唯一辦法,是讓“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這天做很多火神愛吃的湯圓,并由全體臣民張燈供奉。武帝準湊,“元宵姑娘”終于見到家人。此后,便有了元宵節(jié)。久而久之,正月十五吃“元宵”也成為家鄉(xiāng)的習俗。

元宵節(jié)的起源與習俗簡介

  元宵又叫“湯圓”,因為它煮熟后漂在水面,煞是好看,讓人聯(lián)想到一輪明月掛在云空。天上明月,碗里湯圓,家家戶戶團團圓圓,象征著團圓吉利。因此,吃元宵表達的是人們喜愛闔家團圓的美意。

  通常,元宵是用糯米粉做成的圓形食品,從種類上分,可分實心和帶餡兩種。帶餡的又有甜、咸之分。甜餡一般有豬油豆沙、白糖芝麻、桂花什錦、棗泥、果仁、麻蓉、杏仁、白果、山楂等;咸餡一般有鮮肉丁、火腿丁、蝦米等。用芥、蔥、蒜、韭、姜組成的菜餡元宵,稱“五味元宵”,意寓勤勞、長久、向上。今天,元宵的做法就更加豐富了,不少人開始了中西結(jié)合,比如巧克力已成為元宵餡之一。

  元宵的制作方法很多,南北方也有很大差異。家鄉(xiāng)做元宵時,是先把餡兒捏成均勻的球,放在鋪有干糯米粉的籮筐里不斷搖晃,不時加入清水使餡沾上越來越多的糯米粉,直至大小適中。元宵的吃法亦很多,可水煮、炒、油炸、蒸等。實心的小元宵若加酒釀、白糖、桂花煮食,風味獨特,宜于茲補。

  按民間傳統(tǒng),在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合家團聚、同慶佳節(jié),其樂融融。

  說起元宵,還有一則流傳于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政治笑話。據(jù)說,當時美國總統(tǒng)肯尼迪得到一盒北京元宵,煮而食之,驚詫不止:雪白滾圓的元宵外表沒有絲毫痕跡,那餡兒是怎么進去的呢?于是召集科學家進行專項研究,歷時半年才得出結(jié)論,原來這元宵餡兒是中國人搖進去的。

  這則政治笑話說明了閉關(guān)鎖國時代中國人民的反帝情緒,以北京湯圓為載體,漫畫式弘揚了極富特色的民族自尊精神。我們面對美帝國主義的原子彈,一顆元宵竟然如此強烈地表達了貧窮中國的自豪感。

  馬三立的相聲《吃元宵》嘲諷孔夫子,可謂家喻戶曉。那時候,孔夫子一定還沒有成為圣人,否則他老人家也不會一連喝下十幾碗元宵湯以充饑。好在古代元宵是水煮的,因此孔夫子有湯可喝。如果到了今日,湯圓不但水煮,還可以油炸,那么孔圣人就連湯也沒得喝。

【元宵節(jié)的起源與習俗簡介】相關(guān)文章:

元宵節(jié)的起源與習俗作文07-02

版畫的歷史起源簡介04-04

元宵燈節(jié)的歷史起源簡介06-26

寒食節(jié)日的起源簡介03-31

中秋節(jié)的起源簡介及傳說06-26

中秋節(jié)起源及習俗06-26

漢族習俗:廟會的歷史起源06-24

清明節(jié)的起源與習俗04-30

心理學的科學起源簡介06-27

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的來歷和習俗簡介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