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新時達科學的學習態(tài)度總結(jié)
導語:良好的態(tài)度是成功的重要因子。不論做事也好,學習也好,失敗的根源往往是態(tài)度不端正。五點態(tài)度:專注、扎實、細致、沉得住氣、堅持。
1.專注:因為專注,所以高效;因為高效,所以高能;因為高能,所以高就……
專注的態(tài)度是最為重要的。全身心投入工作的人是最為值得贊美、也是最有可能成功的。專注就是一心一意、一時一事!耙恍囊灰狻笔侵缸鲆患聲r要專心,不可做一件事時,心卻想著吃喝玩樂;或者沉湎于對往事的回憶或?qū)ξ磥淼暮紒y想之中!耙粫r一事”是指在一個時間段內(nèi)只做一件事情,不要這件事做一點,那件事做一點。這樣的話看起來做的事很多,但沒有一件事會給你成就感。而專注地做好一件事情,不僅完成了任務(wù),還會帶來成就感,增強我們的信心。
2.扎實: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至于扎實,則是不浮躁,踏踏實實,認認真真做事情。扎實表現(xiàn)在如下六個方面:
第一,不偷懶,該做的事情一定要做。舉個例子,很多人做題就是在草稿子上算一遍就心滿意足了,甚至于做真題時也是如此。我認為這就是偷懶的行為。對于重要的題、真題,一定要認認真真、工工整整、有條有理地板書,因為這是考試所要求的。平時不訓練板書,考試時必然錯漏百出。又如,有些人覺得教材上這里也不可能考到,那里也不可能考到,于是不看那些部分。這也是不扎實的表現(xiàn)。除非考試大綱明確規(guī)定某個東西不考,否則,作為應考者,我們一定要把教材上的每一句話都理解得很明白,絕不可一知半解。
第二,不畏難,有困難的事只要是必須的,就要沉下心來做。我們經(jīng)常說當今社會有種浮躁風氣,這種浮躁一是急功近利,看重金錢名譽,不肯在過程上多費心血;二就是畏難,不敢挑戰(zhàn)高峰,不愿挑戰(zhàn)高峰,貪圖安逸,得過且過。扎扎實實做事情就要求不管困難有多大,都要沉住氣,一步一個腳印,一點一點攻克難關(guān),絕不拈輕怕重,畏難而退。
第三,重結(jié)果,更重過程。對結(jié)果的重視是很正常的,因為當今社會確實是一個以成敗論英雄的社會;但對于個人而言,結(jié)果固然重要,但過程更重要。為什么呢?如果過程扎實,即使失敗了,你也會收獲很多東西,你雖然沒有得到“1”,但得到了很多“0”。這些“0”在外人看來一文不值,但對我們自身仍然是寶貴的財富。扎實功夫越深,“0”的價值也就越大。
第四,看重“捷徑”,但不求捷徑。不少人總希望一步登天,渴望速成,寄希望于各種各樣的所謂“捷徑”,這方面最鮮明的例子是英語學習。中國人學英語的人數(shù)是世界上最多的,大概有兩三億。但真正學好英語的人卻占很少的一個比例。中國人中流傳的英語學習方法也是五花八門,不計其數(shù)。很多打著漂亮旗號的英語培訓機構(gòu)也不勝枚舉。其實學英語最笨、最簡單卻最有效的還是:扎實、勤看、勤練。扎實就是專注理解,認真記憶,勤看,勤練;勤看就是廣泛閱讀;勤練就是多聽多說多寫多譯。捷徑當然好,但并不是什么時候都能找到捷徑;從A點到B點,沿直線路徑走,也許走不了幾百米就會遇到一條大河或者一個深淵。
第五,勤于動腦動手。動腦就是要認真理解、積極思考、大膽想象;動手就是要勤寫東西,勤做題,勤于動筆總結(jié)歸納。不動腦、不動手就是偷懶,畏難的表現(xiàn),是不扎實的。
第六,重理論,更重實踐;或者說重思想,更重行動。就是不能只顧紙上談兵,不注重從實踐中檢驗真知,發(fā)現(xiàn)真知。也不能只說不做,只想不實行?照効谔柌桓蓪嵤碌娜司褪遣辉鷮、心浮氣躁的人?佳幸彩侨绱,有想法,就一定要去實踐。
3.細致:天下之事,必作于細!成功在于掌控細節(jié)!
至于細致,則是細心、周密。細心是習慣問題;周密是邏輯思維能力問題,也是態(tài)度問題。養(yǎng)成細心的習慣就是一步一步扎扎實實地做,每做一步都想想哪兒出錯了沒有,題做完了再反思核對一下。周密則是細心考慮做事要采取哪些步驟,要考慮到哪些因素。
細致表現(xiàn)在如下方面:
(1)看書不放過每一個字,理解力求全面。
(2)做題嚴格按要求工整板書,邊做邊核查,計算特別小心。題做完了再核查一下,看看有沒有沒考慮到的情況。
(3)記憶務(wù)求準確。記公式,記定理,學單詞時,很多人容易記錯,就是不細致的表現(xiàn)。記的東西一定要記明白、記準確。
(4)板書務(wù)求清晰整潔。有些人舍不得花時間改善一下自己的潦草、隨意書寫的習慣,導致字跡不清,這當然關(guān)系到考研的成敗。養(yǎng)成細致的習慣關(guān)鍵在于平時多注意,多訓練。
4.沉得住氣:寧靜才能致遠!
沉得住氣就是不急躁,有耐心;沉住氣就是要達到一種寧靜、淡然、不為外物所動的境界。到達沉得住氣的最高境界的人常見的表現(xiàn)是十幾個小時一動不動撲在工作上,為了工作常常忘了吃飯、休息。沉得住氣是說不能遇到一點困難就敗下陣來,一到吃飯的時間就心神不定。這樣對考試是不利的,因為考研每科都需要應試者沉下心來坐3個小時。如果你沉不住氣的話,必然會影響考研結(jié)果。
5.堅持:笑到最后才笑得最美!
堅持是長時期的沉得住氣,是做一件需要長時期才能完成的工作時所應持有的態(tài)度。做任何事情,往往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肯定會遇到不少挫折,遭遇不少痛苦。最終實現(xiàn)目標的考研人一般是一路專注、細致、扎實堅持下來的人。堅持不僅是學習的良好態(tài)度,而且是做事的良好態(tài)度。
態(tài)度往往與習慣相通。當一種態(tài)度成為了一種習慣,這種態(tài)度在我們內(nèi)心就扎了根,必將深深影響我們的行為。首先我們需要有良好的態(tài)度,其次把態(tài)度貫穿到我們的行動中去,久而久之,這種態(tài)度就深入骨髓,成為生命的一部分了。專注的習慣、細致的習慣、扎實、沉得住氣、堅持,這些習慣毫無疑問都是成功的要素。
【新時達科學的學習態(tài)度總結(jié)】相關(guān)文章:
期末考試時的學習態(tài)度07-02
新騏達改裝方案設(shè)計07-03
學習態(tài)度作文02-07
關(guān)于達內(nèi)生產(chǎn)的實習總結(jié)07-28
《欲速則不達》第一課時的教學實錄06-25
科學家事跡新推10-11
關(guān)于學習態(tài)度的成語07-03
學生學習態(tài)度評語精選匯編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