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嗟來之食的故事
導語:嗟來之食:原指憫人饑餓,呼其來食。后多指侮辱性的施舍和用不正當?shù)氖侄潍@得的財富。嗟,不禮貌的招呼聲,相當于現(xiàn)代漢語中的“喂”或“哎”。
齊國出現(xiàn)了嚴重的饑荒,到處都是逃荒要飯的人。富人黔敖好心賑濟災民,在路邊準備好飯食,以供路過饑餓的人來吃。有個饑餓的人用衣袖蒙著臉,腳步拖拉,兩眼昏昏無神地走來。
黔敖左手端著食物,右手端著湯,說道:“喂!來吃吧!”那個饑民抬起頭看著他,說:“我正因為不吃被輕蔑所給予得來的食物,才落得這個地步!”后來,雖然黔敖賠了禮道了歉,可那人直至餓死也沒有吃黔敖施舍的飯食。
曾子聽到這件事后說:“恐怕不用這樣吧!黔敖無禮呼喚時,當然可以拒絕,但他道歉之后,仍然可以去吃!
【說明】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對人要有禮貌,也要寬宏大量,別人做錯了,但勇于承認錯誤,也要原諒別人。
語法:偏正式
近義詞:嗟來之食 -殘羹冷炙、殘羹剩飯、殘羹剩汁
辨音:“嗟”讀“jiē”,不讀“cu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