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秋之神韻閱讀答案
現(xiàn)如今,我們都要用到閱讀答案,閱讀答案是教師進行閱卷打分時的參考,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大家知道什么樣的閱讀答案才是好的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秋之神韻閱讀答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秋之神韻閱讀答案 1
秋之神韻
我愛秋,不只愛它令人贊美的碩果,不只愛它奉獻一生的落葉,我還愛它令人神往的神韻。
沒有春的纏綿、夏的狂熟、冬的冷漠,你如原野上時而奔跑跳躍,時而戛然而止的駿馬,猶如飽經(jīng)滄桑,豁達開朗的將軍,猶如從容飄逸、劃過夜空的流星……
秒天是清爽的。頭上是高闊的天空,藍藍的不雜一絲云彩;腳下是平坦的大地,處處有成熟的金黃,恬靜的小街道。風中飄灑黃葉的.颯颯聲,與清澈透底、歡愉跳躍的小溪輕聲伴和,一切都是那樣的清純與灑脫。
秋天是熱情的。因酷暑而委頓的人們,在微微的涼意里振作起來了。學生們又滿懷信心地開始了新的學年;年輕人也興高采烈地于重陽遠眺,一個個步履輕快,神彩飛揚,他們又有了新的期待。
秋天是真誠的。一陣秋風,吹散了平日的虛偽與私心,人們胸懷坦蕩,以誠相待,在這自自然然、爽爽快快的季節(jié)里,又怎么會容得下猜疑和做作呢?
清爽、熱情與真誠,不加雕琢的自然流露,行云流水般的抒發(fā)自如,透露出一種沁人心脾的新意,這就是秋的高潔與瀟灑的神韻。噢,秋之高潔,我欽佩你;秋之瀟灑,我欣賞你。
【閱讀題目一】
1.寫反義詞。
從容( ) 虛幻( )
2.讀第二自然段,回答問題。
(1)畫“——”的語句采用了( )的手法。
A.比較 B、對比 C、比喻
(2)畫“—— ”的語句同時采用了( )和( )的修辭方法。
3.秋天的特點是什么?(2分)
4、將“又怎么會容得下猜疑和做作呢?”改成陳述句。(2分)
5、秋的神韻是什么?(2分)
6、用“—— ”畫出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一句話。(2分)
【參考答案一】
1、慌張 真誠
2、(1)B (2)比喻、排比
3、清爽、熱情、真誠,有著高潔與瀟灑的神韻。
4、容不下猜疑和做作
5、高潔與瀟灑
6、秋之高潔,我欽佩你;秋之瀟灑,我欣賞你。
【閱讀題目一】
1、給下列加粗字注音。(5分)
戛然而止( ) 碩果( ) 伴和( ) 步履( ) 雕琢( )
2、把文中畫“_____”的句子改為陳述句。(2分)
3、在作者眼中,春天的特點是_____,夏天的特點是_____,冬天的特點是_____,秋天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3分)
4、文中,作者把秋天分別比喻成了_____,_____,_____。(3分)
5、“這就是秋的高潔與瀟灑的神韻。”一句里的“這”指的是什么?(2分)
6、你最喜歡文中的哪句(段)話,為什么?(3分)
【參考答案二】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5分)
戛然而止( jiá ) 碩果( shuò ) 伴和( hè ) 步履( lǚ ) 雕琢( zhuó )
2、把文中畫“_____”的句子改為陳述句。(2分)
在這爽爽快快的季節(jié)里,容不下猜疑和做作。
解析:把反問句改成陳述句,要在相應的地方進行刪改、調換詞語和標點。這道題是要求把反問句改成陳述句,就要把表示疑問的詞“怎么會”去掉,原句中的“容得下”改成“容不下”,去掉句尾的“呢”,最后把句末的問號改為句號。
3、在作者眼中,春天的特點是 纏綿 ,夏天的特點是 狂熱 ,冬天的特點是 冷漠 ,秋天的特點是 清爽 , 熱情 , 真誠。(3分)
4、文中,作者把秋天分別比喻成了駿馬 ,將軍, 流星 。(3分)
5、“這就是秋的高潔與瀟灑的神韻。”一句里的“這”指的是什么?(2分)
“這”是指秋天的清爽、熱情與真誠。
6、(略)
秋之神韻閱讀答案 2
滿路車輛與行人,如同電影散場,或要舉行大規(guī)模代表會。只好改道萬安山,去尋秋意。山麓有一片黃櫨,不甚茂密。法海寺廢墟前石階兩旁,有兩片暗紅,也很寥落,廢墟上有順治年間的殘碑,鐫有不得砍伐,不得放牧的字樣。亂草叢中,斷石橫臥,枯樹枝頭,露出灰藍的天和不甚明亮的太陽。這似乎很有秋天的蕭索氣象了。然而,這不是我要尋找的秋的韻致。
有人說,該到圓明園去了,西洋樓西北的一片樹林,這時大概正染著紅、黃兩種富麗的顏色。可對我來說,不斷的尋秋是太奢侈了,不能支出這時間,且待來年罷。家人說:“來年人更多,你騎車的本領更差,也還是無由尋到的。那就待來生罷,我說,大家一笑。
其實,我是注意今世的。清晨照例的散步,便是為了尋健康,沒有什么浪漫色彩。這一天,秋已深了,披著斜風細雨,照例走到臨湖軒下湖旁,忽然覺得景色這般奇妙,似乎我從未到過這里。小湖南面有一座小山,山與湖之間是一排高大的銀杏樹。幾天不見,竟變成一座金黃屏障,遮住了山,映進了水。扇形葉子落了一地,鋪滿了繞湖的小徑。似乎這金黃屏障向四周滲透,無限地擴大了,循路走去,湖東側一片鮮紅跳進眼簾。這樣耀眼的紅葉!不是黃櫨,黃櫨的紅較暗;不是楓樹,楓葉的紅較深。這紅葉著了雨,遠看鮮亮極了,近看時,是對稱的長形葉子,地下也有不少,成了薄薄一層紅氈。在小片鮮紅和高大的金屏障之間,還有深淺不同的綠,深淺不同的褐、棕等豐富的顏色環(huán)抱著澄明的秋水。冷冷的幾滴秋雨,更給整個景色添了幾分朦朧,似乎除了眼前一切,還有別的蘊藏。
這是我要尋的秋的韻致么?秋天是有成績的人生,絢爛多彩而肅穆莊嚴,似朦朧而實清明,充滿了大徹大悟的味道。
秋去冬來之時,意外地收到一份訃告,是父親的一位哲學友人故去了。訃告上除生卒年月外,只有一首遺詩。譯出來是這等模樣:不要推卻友愛不要延遲歡樂現(xiàn)在不悟便永迷惑在這里一切都有了著落
我要尋找的秋韻,原來便在現(xiàn)在,在這里,在心頭。
1、(1)作者是怎樣寫“秋天的蕭索氣象”的?(概括不超過50個字)
(2)作者說“這不是我要尋找的秋的韻致”,她要尋找的韻致是什么?(不超過10個字)
2、聯(lián)系全文思考,作者寫“其實,我是注意今世的”,她要注意今世的什么?(不超過15個字)
3、(1)作者把小湖周圍景色描繪得充滿詩情畫意,除湖以外,還寫了哪些物象?
(2)寫紅葉,說既不是黃櫨,又不是楓樹,但又一直未點明是什么樣的葉子,為什么?
(3)“似乎除了眼前的一切,還有別的蘊藏”說的意思是什么?(不超過40個字)。
4、下面對這篇散文的賞析,正確的三項是( )
A、文中多次出現(xiàn)“尋”或“尋找”等詞語,為的是啟發(fā)讀者領悟本文主題思想。
B、作者寫秋的蕭索,是為說明不喜歡自然界的蕭索的秋,以反襯對人生秋韻的興趣。
C、第四自然段對秋的工筆描繪,正是作者要尋找的秋的韻致。
D、文末“原來便在現(xiàn)在”與第三段中句子“我是注意今世的”相照應。
E、遺詩中的`“在這里,一切都有了著落”是說秋韻找到了。
F、作者要尋找的秋韻就是一個人晚年對人生積極的大徹大悟。
《秋韻》答案:
1、(1)黃櫨不甚茂密,石階兩旁有兩片寥落的暗紅,廢墟殘碑,斷石橫臥,灰藍的天和不甚明亮的太陽。
。2)人生的某種大徹大悟。
2、今生今世的積極的人生感悟。
3、(1)小山,銀杏樹,銀杏樹葉,紅葉,綠,褐,棕色,秋雨。
。2)有意設置懸念,引起讀者美的遐想。
。3)不僅眼前的秋景是朦朧美麗的,還蘊藏著像美的秋景一樣的美麗人生。
4、A、D、F、(B文中未見“不喜歡自然界的蕭索的秋”的意思。C不是作者要尋找的秋的韻致。E這兩句是對前詩的總結,是說只要友好,曠達,就是理想的人生。)
【秋之神韻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唐多令·秋暮有感閱讀答案09-21
《建筑的閱讀》閱讀及答案02-02
秋之美作文04-10
秋之晨作文02-12
秋之韻作文02-17
秋之果園作文10-31
秋之菊作文02-16
秋之懷想作文02-02
秋之曲作文02-03
秋之魂作文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