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班藝術領域活動流程設計方案
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順利、圓滿進行,預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的內(nèi)容多是上級對下級或涉及面比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帶“文件頭”形式下發(fā)。那么方案應該怎么制定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班藝術領域活動流程設計方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大班藝術領域活動流程設計方案1
活動目標
認知目標熟悉旋律學唱歌曲技能目標鼓勵幼兒在感受樂曲旋律的基礎上大膽創(chuàng)編動作情感目標在活動中與同伴共舞,交流情感
活動重點熟悉旋律學唱歌曲活動難點鼓勵幼兒在感受樂曲旋律的基礎上大膽創(chuàng)編動作
物質(zhì)準備錄音磁帶,錄音機,課件
活動過程導入:
一、啟發(fā)式談話,導入課題。
1、出示用小豆子制作的小兔,引起幼兒的興趣。
2、教師:你們知道這只小兔是用什么東西制作的.嗎?(我們自己種的小豆子),引導幼兒來認識小豆子。
二、學習歌曲《我是小豆子》
1、教師引導幼兒觀看課件:在一片種植園里,小豆子發(fā)芽、長葉、開花,以及小豆莢成熟了裂開后,小豆子自己跳出來的情景
2、教師請幼兒說出他們看到了什么?小豆子是怎么從豆莢里出來的?引導幼兒熟悉歌詞。
3、教師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4、教唱歌曲。、幼兒隨音樂伴奏完整跟唱
大班藝術領域活動流程設計方案2
【活動目標】
1、在畫紙上隨意用各種線條進行交叉,用分割出來的不規(guī)則的圖像進行想象繪畫。
2、大膽借助圖形的特征,從不同角度進行組合、添畫成有趣的造型,感受想象畫的有趣。
3、體驗合作繪畫的成功感。
【活動準備】
教師范畫、幼兒繪畫紙、黑彩筆、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出示范畫,探討畫法,引起幼兒繪畫興趣
1、(神秘口吻)今天管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幅奇怪的畫,里面呀藏著許多東西,一起看一看!(出示范畫)里面都藏著什么呀?看誰都能找出來。
2、原來這幅畫里藏著那么多好玩的東西,那你知道這幅畫是怎樣畫出來的嗎?(教師總結:先畫幾條不同的線條,最后在圖形上添畫。)
3、一起看一看,老師都用了哪些線條?(引導幼兒說出線條的方向,線條像什么形。)
二、教師和幼兒一起合作范畫
1、我們一起試著畫一幅吧!誰想讓你的小彩筆在大紙上旅行一下?(引導幼兒想好小彩筆走什么路線?從哪出發(fā)?到哪結束?)
2、仔細看一看,每塊圖形像什么?你覺得添畫上什么就更像了?(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可以請個別幼兒上來添畫。)
3、我們的作品完成了!如果涂上好看的`顏色就更漂亮了。
三、幼兒合作繪畫,教師巡回指導
1、小朋友想不想和小伙伴一起完成這樣一幅畫呢。那每個桌就是一個合作小組,我們要在一張紙上共同完成一幅畫。怎樣合作又快又好的完成作品呢?(引導幼兒定規(guī)則:先輪流畫線條,然后集體添畫。)
2、教師提出要求:第一,畫好線條后仔細觀察,看看添畫什么更像,想好后再下筆。第二,一起畫畫會遇到難題,大家要要互相商量、一起解決。
四、師幼欣賞、評價
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看看神奇的畫里面都藏著什么東西?
結束語:有的小朋友在畫畫時,不小心畫錯就會把紙扔掉,其實我們肯動腦子,許多沒用的線條和圖形都可以變成漂亮的畫,下一次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時候,你就試試好嗎!
大班藝術領域活動流程設計方案3
活動目標:
1.初步掌握用自然物正確測量長度的方法,并記錄測量結果。
2.培養(yǎng)幼兒運用工具實踐操作的能力。
3.感知測量工具的長短與測量結果的關系,體驗測量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探索材料:吸管、小棒、筷子等。
2.記錄材料:幼兒人手一份記錄紙、筆。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出示一塊桌布,引導幼兒猜想桌布的長短。
教師:“這是什么?是什么形狀的?我還需要再來裁幾塊這樣正方形的桌布,但我還不知道這塊桌布的邊到底有多長,所以今天就請小鋪來幫我量一量這桌布的邊有多長?”
2.引導幼兒討論用吸管測量桌布的正確方法
教師:“你想到用哪些工具來量這塊桌布呢?(幼兒自由討論)
教師:“其實量桌布可以用很多的工具,今天我給小朋友每人準備了一根一樣長短的筷子,請你來量一下這塊桌布的邊有多長?”
教師:“請你們想一想,試一試,只有一根筷子的時候應該怎么樣來量?并且把你量的次數(shù)的結果記錄在桌上的紙上!
3.幼兒進行第一次操作,并總結正確的測量方法。
(1)幼兒講解自己測量的方法。
教師小結:從頭開始量,量一下在末尾做一個記號,然后再從這個記號接著量,中間不能留縫隙,這樣才不會重復,也不會漏掉。量一次數(shù)一次,量了多少次就代表桌布有多長。
(2)教師:那我們來看看,我們用一樣長短的筷子測量了桌布,次數(shù)是多少?你從這張表里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教師小結:同樣長短的'同一工具在測量相同長度的東西的時候,它測量的結果是一樣的。
(二)探索、測量。
請幼兒觀察各種測量工具,引導幼兒比較各種測量工具的長短。
(1)教師:“等一會我們還要來量,還是這塊桌布,但請你們要換工具了?換什么樣的工具呢?換了工具后測量的結果會怎樣呢?在測量前我們先看一下記錄表。”
(2)教師介紹記錄表。
(3)幼兒第二次操作。幼兒選擇兩種長短不同的工具進行測量。教師重點指導測量有困難的幼兒。
(三)分享、交流。
1.引導幼兒展示記錄單,請幼兒交流自己的測量過程和結果。
教師:“你剛才用的是哪種工具來測量的?短的測出來時多少?長的測出來時多少?”
2.教師與幼兒共同觀察記錄單,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測量工具的長短與測量結果之間的關系。
教師:“看看你的記錄表,再看看黑板上大的記錄表,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教師小結:測量相同長度的東西,用的工具越長,測量的次數(shù)越少。用的工具越短,測量的次數(shù)越少。
(四)游戲:量一量
教師:現(xiàn)在請你們想一想,如果量黑板,你想量的次數(shù)多一點該用什么工具?想要節(jié)省時間,快一點的話測量的次數(shù)少一點,該用什么樣的工具?
教師總結:今天我們測量了好多次,我們不但學會了正確的測量方法,還發(fā)現(xiàn)了測量的規(guī)律,當我們用同一長短的工具測量同一長度的東西時,測量的結果是一樣。當我們用不同長短的工具測量同一場長度的東西時,工具越長,次數(shù)就越少。工具越短,次數(shù)就越多。
教師:回家后,你再去試試,我們用相同長度的工具去測量不同長度的東西時,又會有什么變化呢?
活動延伸:
1.豐富區(qū)域材料,為幼兒提供豐富充足的物品,讓幼兒操作探索,發(fā)現(xiàn)學習。
2.請幼兒運用所學方法,量一量家中物品的長度和家庭成員的身高。
大班藝術領域活動流程設計方案4
活動目標:
1、使幼兒感受到物體移動與力的關系,獲取有關物體移動需要力的具體經(jīng)驗。
2、通過操作活動,培養(yǎng)幼兒的分析判斷能力。
3、激發(fā)幼兒主動探索科學知識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各種形狀、輕重不同的羽毛、紙團、皮球、積木、汽車、沙包、鐵塊若干。
2、室外準備器械:滑板車、大型積木、塑料圈等。
活動過程:
一、第一次操作活動,引出問題。
指導語:今天,老師準備了一些東西,你們想玩嗎?在玩之前老師要提一個小小的要求,怎樣讓這些不動的東西動起來呢?有什么好辦法呢?讓我們先來試一試好嗎?
二、幼兒操作、探索
1、幼兒嘗試操作、觀察,教師指導,重點啟發(fā)幼兒想辦法讓桌子上的物體動起來。
2、提問:請你們說一說用什么好辦法讓這些動起來?(幼兒用動作講述表演)
3、教師小結:
原來,要讓這些物體動起來,可以用手推、拉、扔,可以用腳踢,還可以用嘴吹。
三、幼兒第二次操作活動,進一步探索力與物體運動的關系
1、教師提出新問題,讓幼兒試著用不同的力移動物體。
2、教師小結:用力大,這些東西移動得就快,而且遠;反過來,用力小,這些東西移動得就慢、近。
四、第三次提問,操作嘗試,鞏固教學內(nèi)容
1、指導語:剛剛我們是讓桌子上的東西動了起來,現(xiàn)在請你們想辦法讓周圍的東西動起來,看看輕的東西用力怎么樣?重的'東西用力怎么樣?
2、今天,我們用了各種各樣的辦法,讓東西移動起來,我們知道輕的東西用力小,重的東西用力大;反過來,用力大,東西動得又快又遠,用力小,東西動得又慢又近。
五、延伸活動:
幼兒到室外操作鞏固和感受物體移動的秘密。
【大班藝術領域活動流程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大班語言領域活動設計方案09-15
大班藝術領域活動方案4篇09-17
大班藝術領域活動方案(精選6篇)10-20
大班藝術領域活動方案5篇11-16
大班藝術領域活動方案(5篇)10-03
大班藝術領域活動方案(4篇)11-04
大班藝術領域活動方案6篇07-01
大班藝術領域活動方案(6篇)06-26
大班藝術領域教案01-07
大班藝術領域教案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