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幼小班教師課堂隨筆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隨筆吧?隨筆的創(chuàng)作非常隨意,不需要有任何的負擔,不需要華麗的辭藻,沒有嚴密的結(jié)構(gòu),隨心寫。你知道什么樣的隨筆才是被大家所稱贊的隨筆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小班教師課堂隨筆,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小班教師課堂隨筆1
青青是個很漂亮的女孩子,第一眼看到青青就特別喜歡她,大大的眼睛,小小的嘴巴,精致的小臉讓人看起來是那么的舒服,那么的討人喜歡。但是漂亮的青青卻有個改不掉的習慣,那就是要手指甲,緊張的時候會咬,怕羞的時候也會咬,每天如此,所以她的指甲總是“傷痕累累”的。而且青青總是很自卑,不管是什么時候她總是一副很畏懼的樣子,膽小不敢說話,總是自己躲到角落里,似乎怕別人知道她的存在似的,上課的時候回覆問題也不敢說話,和小朋友玩也不會高聲的笑出來,我不知道這么一個漂亮的孩子究竟是在想什么。
和青青相處了幾天之后我發(fā)現(xiàn),其實她基礎(chǔ)就不是一個內(nèi)向的孩子,相反的我覺得她照舊個特別生動的人,但是我不明白為什么她在幼兒園會是這樣子的體現(xiàn)?為了能讓青青打開心扉,和小朋友們每天愉快的沒有記掛的玩耍,每次只要一有時機我總是會找話題和青青拉近距離,久而久之,青青開始接受了老師對她的`親近,慢慢的和老師的話越來越多,到厥后甚至和老師成為了好朋友,總是會把她開心的事情講給老師聽,好比她有什么好朋友,他們在一起都做了些什么等等。知道青青喜歡聽故事,所以每次有時間我還會邀請青青給各人講故事,青青很喜歡被各人困繞贊賞的感受,慢慢的她喜歡上了這些,所以青青總是會帶許多的故事書來講給小同伴們聽。
經(jīng)過老師的努力,現(xiàn)在的青青進步真的很是的大,每次緊張的時候咬手指甲的習慣也淘汰了許多,險些是沒有了,而且現(xiàn)在的青青每天都開開心心的,見到老師會很開心的跑過來抱抱老師,甚至總是會抱著老師親,一親就“沒玩沒了”了,呵呵,看來青青是真的很喜煌V在的感受,媽媽也和老師說過許多次青青的大變化,總是會謝謝老師對她的用心,我想說,孩子交到老師的手里,老師就要對孩子賣力,老師也希望每個孩子在生長的歷程中每天都是健康健康、快快樂樂的!
幼小班教師課堂隨筆2
許多時候我們總會用許多的言語去強調(diào)孩子們不能這樣、不能那樣、應(yīng)該怎樣等,可在生活中我們卻經(jīng)常忽視給孩子們樹立起好的模范,他們也就會做不到我們老師所提出的要求。為此我們作為教師必須以自身行為來引導孩子的行為。
這時我們正在講故事,偶爾也會小聲攀談幾句,在我們說話時就聽到了從孩子們那里傳來了許多說悄悄話的聲音,我們沒有立即制止而是不發(fā)作聲音,沒想到一會兒孩子們也安平靜靜的把悄悄話收了起來,閉上了小嘴巴。從這簡樸的案例中我們都能領(lǐng)悟到:在要求孩子的同時,我們必須再三考慮一下孩子們是否能做到,并檢核一下自己的.行為是不是也會像孩子們那樣犯同樣的小錯誤!
作為老師我們應(yīng)該首先為孩子們樹立起好的模范,在他們的腦海中留有好老師的高峻形象,還要把孩子們當做自己的朋友、同伴來看待,讓孩子們在被尊重和關(guān)愛的情況下康健快樂的生長!
幼小班教師課堂隨筆3
玩具是孩子的最愛,每天區(qū)域活動時間總有10幾個孩子在建構(gòu)區(qū)玩的不亦樂乎,可是玩完玩具后總有孩子不把玩具收拾好就到另一個區(qū)域玩去了,老師不得不跟在后面收拾。怎么辦呢?怎樣糾正孩子不好的習慣呢?
我想了想,于是在班里開展了一個“玩具要回家”的游戲,我事先錄制好了表揚的語言和哭的聲音,游戲中能收拾好的.孩子就能得到玩具娃娃的表揚,并獎勵一個貼花,落下玩具的孩子媽媽就哭,孩子們在游戲中玩得不亦樂乎,在不知不覺中糾正了不良的壞習慣。
通過游戲孩子們明白了一個道理,玩具玩完后一定要送回家,不然他見不到媽媽會很傷心很難過的。
幼小班教師課堂隨筆4
我們該如何辦好教育呢?我想起前兩天看到的一個公益視頻,深刻而又通俗地表達了教育的一種重要形式,即任何一個維度的教育,它的極致體現(xiàn)是對人行為的影響。比如在飯店里,服務(wù)員上菜慢了點,有的大人感到不耐煩就會大聲嚷嚷;過紅綠燈時,看到?jīng)]車,就牽著孩子的手急匆匆地闖人行道上的紅燈。這些行為的改變是否也是教育前進的標志?也就是我一直在說的,“大手”的方向決定了“小手”的`行為。所有在孩子身上能產(chǎn)生教育作用的人與環(huán)境都要有自然的教育意識,這種意識就如吃飯穿衣一樣滲透于生活的各個細節(jié),不刻意,不強求,而是一種自然的素養(yǎng)。
作為一名基層校長,我也在思考:給學校、教師減負,學校應(yīng)該承擔什么?我想起一句話:雞蛋從外打破是食物,從內(nèi)突破是生命。各種繁雜的文件、評比、會議等就如同外界施予學校的壓力,讓學校、教師、學生都淪為單一的“食物”,學校如今需要追求的,是前行的主動性和從內(nèi)突破的視野與規(guī)劃。主動地思考與探索比起被動地應(yīng)付,會更有難度與挑戰(zhàn)。所以,校長要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與使命意識,真正把辦學與育人相結(jié)合。有些當下看不到成績但以后會有長遠發(fā)展的事,要耐得了寂寞去堅守;有些當下有顯著成績但今后會有發(fā)展隱患的事,要舍得了名利去摒棄。在我身邊,這樣的校長和教師也有不少。比如有一位老校長,退休前把他總結(jié)的關(guān)于學生習慣養(yǎng)成教育的內(nèi)容編成了兒歌,自已出錢打印成冊送給學校。他說自己一輩子育人,感覺到孩子的習慣養(yǎng)成太重要了。還有我身邊的一些教師,為學生策劃各種有意義的節(jié)日活動,十幾年如一日堅持寫教學日記,等等。
當然,社會也要為教育營造合適的氣候和土壤,教育主管部門要做好服務(wù)工作,不能總是“管”字當頭,各種與教育相關(guān)的責任部門不能相互推諉、指責。教育的純粹,首先是育人環(huán)境的純粹,當教育夾雜了太多偏離本質(zhì)的任務(wù)與聲音時,這種雜、鬧、煩、累會漸漸讓教育人疲憊乃至迷失方向。要過濾掉一些不必要的雜事、雜音,讓大家看到更清晰的現(xiàn)在與未來。
記得有位學者曾說過:如果把教育比作一顆眾手托起的鉆石,我們大家可以把它切成36個切面,切成幾百上千個切面。如果問怎樣才能辦好教育,那么也有36個甚至幾百上千個答案。而我在此呼吁,只是從教育的一個切面來回答怎樣辦好教育:讓教育回歸純粹,讓生命回歸本質(zhì)。
【幼小班教師課堂隨筆】相關(guān)文章:
幼小班教師教育隨筆02-25
[精品]幼小班教師教育隨筆01-15
幼小班老師教育隨筆02-25
幼小班的教學教育隨筆02-25
幼小班優(yōu)秀教育隨筆02-25
(熱)幼小班的教學教育隨筆01-16
教師的課堂隨筆12-06
幼小班老師教育隨筆(錦集3篇)01-15
【薦】教師課堂隨筆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