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的作文大全(9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端午節(jié)的作文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1
世界上有幾個節(jié)日是要吃粽子的呢?
世界上有幾個節(jié)日是要喝雄黃酒的呢?
世界上有幾個節(jié)日是要在門口掛艾草,在身上涂藥酒的呢?
沒錯,只有端午節(jié)傳統(tǒng)而又神圣的節(jié)日人們才這樣做。說起端午節(jié),那可要從屈原開始講起了。在戰(zhàn)國時期,楚國上大夫屈原為國家提出了很多富國之計。但是他的君王沒有接受他的方法,后來楚國被滅,他的愛國之心被百姓所銘記。年年五月初五家家做米團和其他糧食用葉子包起來投進江里,好不讓魚吃掉屈原的尸體。流傳至今便有了吃粽子的習俗。五月初五這一天,滿街都有粽子的`香味,一走到街上,你就忍不住要多買幾個粽子吃。
如果你想自己包粽子,那可就難了!
1準備食材,糯米先清洗干凈,用涼水泡2小時備用。
2將粽葉清洗干凈用開水燙一下備用。
3準備好。豆沙、蜜棗、棉線等材料
4取一到兩片粽葉,根據(jù)粽葉大小來選折出一個三角,放一勺米,再放豆沙或蜜棗,然后再放一勺米用手壓實米,粽葉從上往下折疊,疊成三角形5用棉線綁結(jié)實,粽子就包好啦。我夾了一塊,放入口中。啊!香甜可口,甜而不膩,讓我忍不住要多吃兩個粽子!
端午節(jié)就是這么傳統(tǒng),就是這么熱鬧。端午給我的印象是抹不掉的,我又在默默里期待明年的端午了!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2
農(nóng)歷五月五日是我國民間傳統(tǒng)的端午節(jié),又叫重午節(jié)、端陽節(jié)。這個節(jié)日大約始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它與春節(jié)、中秋節(jié)一起,并稱中華三大節(jié)日。
關(guān)于端午節(jié)的起源,各地說法不一。影響最大的一說是為了紀念屈原。屈原,戰(zhàn)國時代楚國人,出生在湖北秭歸縣三閭樂平里。由于他學識淵博,明于治亂,嫻于辭令,便做了楚懷王的左徒;他主張對內(nèi)“舉賢授能、對外“聯(lián)齊抗秦,最后達到統(tǒng)一中國的目的`。然而,他的這一政治主張卻遭到楚國一班奸臣的反對,受到排擠和陷害,被放逐到湖南一帶,流落在洞庭湖畔。不久,又聽到楚國都城被秦國軍*攻破的消息,他難忍亡國之痛,于是在農(nóng)歷五月五日這天投汨羅江而死;人們?yōu)榱司人,競相劃船尋覓并向水中拋粽子?/p>
還有的認為過端午是為了驅(qū)邪避毒。《楚荊歲時記》說:“五月五日,士民并蹋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戲。采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風俗通》中說:“五月五日以彩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瘟。至今東北農(nóng)村還保留著端午節(jié)清晨到野外采摘艾蒿掛在門旁和在兒童的臂上系五彩線的習俗。
現(xiàn)代學者聞一多先生認為端午節(jié)是龍的節(jié)日,即古代吳越人(一個龍圖騰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jié)日。
還有的認為端午節(jié)源于夏至,即源于夏商周時期的夏至節(jié)。范曄的《后漢書》就持此說。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3
端午節(jié)悄然走來,端午節(jié)早上,我們開始了包粽子,家中環(huán)繞著溫馨的味道,我與端午節(jié)的故事在歡聲笑語中拉開了帷幕。
我自信滿滿的笑著拿起粽子葉,學著媽媽折成的樣子,再放進一把糯米,封上口。眼見就要成功,可是在這個關(guān)鍵的時刻,突然粽子葉裂開了……糯米卻逃脫了粽子葉的束縛,紛紛滑回盆里,我還沒反應過來,粽子卻已經(jīng)只剩幾粒糯米了,我只好重新包。吸取了上次的教訓,我對挑選粽子葉也上了心。媽媽的粽子葉里,有去年用過的,比較軟和,也有今年新買的,很硬。我想:大概硬的比較容易裂開吧,于是就選用了去年的粽子葉?墒怯捎谔洠呀(jīng)沒有了韌勁,輕輕一碰便裂開了口子,我又一次失敗了。是我判斷失誤?我半信半疑的拿起了新粽子葉,可是因為太硬,使勁一折——斷了。面對眼前的事實,我無語了。這時,沉默半天的媽媽笑了,媽媽一句話令我茅塞頓開:“傻孩子,你不會兩樣搭配著用嗎?”我照媽媽的話去做,果然好了許多。
可誰曾想,“剛出狼穴,又入虎口”,在加糯米的`問題上,我又遇到了困難,粽子葉折成的筒下面有一個小洞,總是會漏出少許糯米。我正焦頭爛額,忽然瞥見媽媽總是先用一小點糯米嚴嚴實實堵住那個口,再添糯米,我也學著媽媽的樣子做,果然不再漏米了。
雖然主要的問題都解決了,但是還有一些小問題,我慢慢克服,終于弄出了粽子形狀的一個東西。接下來該捆繩了。我在捆的過程中,由于太用力,粽子葉又再次裂開了。我趕忙又貼了一張粽子葉,當“補丁”,然后重新捆上繩子。生怕它會漏米,于是給我的小粽子來了個“五花大綁”。
粽子入鍋了。懷著期待和忐忑的心情,過了一段時間,從廚房中是不時傳來粽葉與糯米的香甜味,環(huán)繞在家中,有說不出的溫馨感。說期待,是因為這是我第一次自己包粽子,說忐忑,就是害怕我的小粽子在幾個小時的過程中熬不住,變成一鍋粥。
在焦急的等待中,我似乎度“秒”如年的感覺等待著粽子的出鍋,迫不及待的我直勾勾的盯著鍋,白色的熱氣一直在鍋蓋上方竄起。突然一個聲音傳來:“好啦,可以出鍋啦!蔽冶闩d奮的站起來,打開鍋蓋,一團白色的熱氣涌出。香氣撲鼻而來,我要開始享受這頓美餐……
這就是我與端午節(jié)的故事,平凡而又美好,簡單卻又幸福。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4
傳說春秋時期,楚國大夫屈原因遭壞人陷害,他抱石自投汨羅江。當?shù)厝嗣袷謧,所以駕著龍舟去救他,人們又怕屈原的身體被江里的魚吃掉,所以做了粽子投入江中。每年農(nóng)歷五月初五端午節(jié)這天,人們以賽龍舟、吃粽子來紀念屈原。
按家鄉(xiāng)的習俗,五月初一要戴“花花繩”。爸爸和我找來家里不同顏色的線,把它們放在一塊,然后兩頭捻在一起,同時向相反的方向搓,一條五彩斑斕的“花花繩”就完工了。爸爸給我戴在手指上、手腕上、腳腕上?粗恋摹敖渲浮、“手鏈”和“腳鏈”,我真自豪!
我興高采烈的和爸爸去超市買粽子。一個個粽子被凍在冰柜里,它們個個宛如胖娃娃、金元寶。用青色的粽葉包裹著,白色線繩將粽葉一圈一圈的纏得牢牢的。我拿起粽子,又硬又涼,上面還有一層薄薄的冰沙。我們買了豆沙餡的、菠蘿餡的、八寶餡的……
回到家,我把粽子放在盤子里,大約過了兩小時,粽子已經(jīng)軟軟的了,我迫不及待地拆開線繩兒,小心翼翼地剝開粽葉。哇!還在拉絲呢,米粒都粘到粽葉上啦!我的手也是粘乎乎的,白白胖胖的粽子映入我的.眼簾,饞得我口水欲滴。我立馬蘸上蜂蜜,咬了一大口,嘴里粘粘的、甜甜的、嚼嚼,一股清涼、香甜的的滋味很快從舌尖直沁肺腑。
!端午節(jié)五顏六色的“花花繩”、甜美的粽子,讓我難以忘懷。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5
“濃濃粽香,悠悠我情”,今天是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在這一天,按照習俗大家都會在門前插艾葉,在胳膊上栓五彩繩,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品嘗粽子。
端午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相傳端午節(jié)的由來是為了紀念我國古代著名的愛國詩人屈原的。屈原是戰(zhàn)國時期的楚國人,他忠誠愛國,很有才干,提出了很多好的改革方案。楚王在他的輔佐下,國家漸漸強盛起來,百姓的生活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因此楚國的百姓也非常愛戴他。但是一些權(quán)貴卻對屈原的改革措施十分不滿,于是便在楚王面前陷害他,導致楚王逐漸疏遠了屈原,將他流放遠方。最后楚王中了秦國的圈套,導致了楚國首都被秦國攻占。屈原聽聞國家淪陷的.消息后,十分悲憤,進而怒跳汩羅江自盡,以示自己的愛國之心。楚國百姓知道消息后,一邊悲傷,一邊奮力尋找屈原的尸體,可是經(jīng)過了很長一段時間也沒有找到屈原的尸體,于是百姓們就突發(fā)奇想,往河里扔雞蛋,倒雄黃酒,扔菱角形的粽子,希望河里的蛟龍吃到這些東西后,就不要再傷害屈原的尸體了。從此,為了紀念屈原,人們便把屈原跳江的這一天,農(nóng)歷五月初五定為了端午節(jié),將煮雞蛋、喝雄黃酒、包粽子變成了一種習俗,延續(xù)至今。
端午節(jié)不僅僅是一個家人團聚,品嘗粽香的節(jié)日,我認為它更是一種愛國情懷的祭奠,是人們對幸福安康的企盼。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6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端午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它雖然沒有中秋的花好月圓,也沒有除夕的張燈結(jié)彩,但獨具一格——熱鬧溫馨。
在端午節(jié)這天,我便早早起床,幫媽媽和外婆包粽子。我先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粽葉,折成一個角,再往里面塞些糯米,然后再塞些配料,最后再蓋些糯米,再拿出幾片粽葉將它包起來。看著一個個包好的粽子,饞得我連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中午,我如愿以償?shù)爻缘紧兆。粽子香極了,還沒上桌,我便遠遠地聞到了竹香味。
下午,我們在電視上看賽龍舟。寬闊的湖面上,有三條龍舟,每條龍舟上有十三個人,一人打鼓喊口令,另外的人劃船。岸上有許多觀眾在觀看,他們都在為自己支持的`隊伍加油鼓勁!耙欢,一二三??”賽龍舟便在這整齊的口號聲中結(jié)束了。
晚上,媽媽端來一盤咸鴨蛋,我拿起一個,剝開蛋殼,輕輕地咬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7
五月初五是端午節(jié),也是中國最大的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
一大早,我一起床就聽到家家戶戶在放鞭炮,我還聽到奶奶在一樓拜神,有很多祭品,這一定少不了粽子。我還知道端午節(jié)大概的來歷:
古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自殺死后,楚國老百姓就把每年的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jié)........以后人們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來源]黃酒的風俗了。
然后媽媽叫我打開電視,我一打開電視就看到有紅,黃,橙,綠,藍各五種顏色的旗子的'龍船在比賽。龍船頭的人是打鼓的,為劃船的人加油。本來是黃色旗子的龍船贏的,然后紅色旗子的龍船趕上了黃色旗子的龍船,紅色旗子的龍船就贏了。
今天我真高興。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8
豆沙粽子!豆沙粽子!小朋友的最愛!歡迎品嘗!”
“香香的,甜甜的.,美味又可口的雙黃粽,新推出的哦!”
“不嘗不知道,一嘗嚇一跳的……”端午節(jié)真熱鬧!不過,早在這些人叫賣之前,我們就順著香味飄過來了。現(xiàn)在可熱鬧了,男女老少都來買粽子,我都被擠得喘不過氣來了!
如果早上聽到“咚咚嗆,咚咚嗆”的聲音,那么前面將是一場精彩的龍舟賽!賽龍舟的人身披毛巾,穿著短衣短褲,乘上龍舟,奮力地劃著?纯茨菤鈩荩喼笔遣悔A不罷休!這時候,一個龍舟迷發(fā)現(xiàn)自己支持的那一隊快輸了,也不顧嘴巴里還吃著面條,大聲喊叫:“加油,快劃!快!”結(jié)果差一點兒把自己弄嗆了。
哦,端午節(jié)真是一個快樂的日子!我真希望天天都是端午節(jié),那該多好呀!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9
“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桃,初五插艾……”每當念起這些兒時的歌謠,我就會想起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來。
五味草
家鄉(xiāng)壺公山下。山上的草木青翠,瓜果飄香;山下綠水環(huán)繞,田野肥沃。一片郁郁蔥蔥的枇杷樹邊,有著整齊的紅磚綠瓦。一派安靜和諧的鄉(xiāng)野村落,這就是我的家鄉(xiāng),也是明代狀元柯潛的故鄉(xiāng)。每年端午節(jié)來臨,我們便會挎上籃子和姐姐一起上山去采艾草,并配上石榴葉、梔子花等合為“五味草”。初五這一天,家家戶戶門上都會插上艾草,據(jù)說艾草會鎮(zhèn)邪辟災。當然我們看來,只要聞一離那清新又奇異的艾草的.清香,對我們來說就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所以每年我們都爭著到山上來,采下大片的艾草,也采下大片的快樂。
當然媽媽會用“五味草”給我們煮上好多的鴨蛋,據(jù)說小孩吃了還不咳嗽呢?而對我們小孩來說我們總是拿著心靈手巧的姐姐用五彩的毛線編的袋子,裝滿鴨蛋到處炫耀。吃過午飯,媽媽又會用“五味草”煮鴨蛋的水給我們洗澡,真是又香又舒服,整個夏天都不長痱子呢……
粽子和賽龍舟
我們的記憶中,端午給人的印象除了玩就是吃。端午節(jié)期間,我們除了可以吃上香噴噴的鴨蛋,還有讓人記憶深刻的粽子呢?
包粽子也是端午的保留節(jié)目之一。媽媽和阿姨總會買了好多的粽葉,用水少泡著,洗干凈碼好。粽子的餡一般是糯米,配上綠豆、紅棗等,煮熟。然后媽媽和阿姨的一陣靈巧的忙碌之后,我們小孩便饞貓般圍著蒸籠轉(zhuǎn),等待粽子出籠的時刻的到來……
長大了念書才知道,包粽子的習俗和我國歷史上的愛國詩人屈原有關(guān)呢?據(jù)說屈原跳入汨羅江后,群眾為了不讓水里的魚咬著詩人的身體便做了好多的粽子,扔到水里。這樣魚兒有的吃就不會傷害到詩人了。于是,為了保護并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后來有了更為熱鬧的“賽龍舟”。
我們村里沒有賽龍舟,但黃石每年都會有這樣的熱鬧非凡的場面出現(xiàn):
木蘭溪畔,人們早早地圍岸邊,鑼鼓震天鞭炮齊鳴。水面,數(shù)支整齊的龍舟隊伍,衣裳鮮艷隨風飄揚,小伙子們激情澎湃躍躍欲試。隨著一聲鑼響,各支隊伍爭相競發(fā),大家齊心協(xié)力,奮力爭先。這一刻,鼓聲、鞭炮聲人們的吶喊聲……湊成一片熱鬧非凡的畫面。
【端午節(jié)的作文】相關(guān)文章:
端午節(jié)過端午節(jié)的作文04-20
端午節(jié)作文03-02
端午節(jié)作文03-03
端午節(jié)作文03-05
端午節(jié)的作文【精選】10-28
端午節(jié)的作文(精選)10-31
端午節(jié)作文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