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集]英語評課稿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評課稿,評課是加強教學常規(guī)管理,開展教育科研活動,深化課堂教學改革,促進學生發(fā)展,推進教師專業(yè)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那么應當如何寫評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英語評課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英語評課稿1
莊老師的這堂課思路清晰,教師的基本功扎實,課前準備得也相當充分,教師的語音清晰、語調得,表情親切,教態(tài)良好,有親和力。
優(yōu)點:
1、對于音標的教學,能夠融會貫在詞匯的教學中,能夠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將書本后面的音標教學自然地融入在生詞中。
2、創(chuàng)設情境,對party情境的創(chuàng)設,由熟悉的學生入手,情境真實。
3、教授always等頻度副詞的導入非常自然,幫助學生更好地突破這個難點。
4、之后引向圣誕節(jié),是對相關知識的一種遷移,同時也檢驗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
5、教師課堂用語簡潔明了。
6、板書有層次。
在英語課中,活動的設計和開展還應該有利于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發(fā)展語言技能,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英語課堂的活動應該以語言運用為落腳點,本堂課上,莊老師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新課程理念。在這樣的一個學習過程中,學習者處于相對自然的態(tài)勢,不斷的在習得和使用語言,學和用每分每秒都和諧的交織在一起。
英語評課稿2
今天聽了吳老師的一節(jié)課,本節(jié)課是第三單元Our animal friends第三課時,主要內容有(Sound time, Culture time, Cartoon time)語音部分,文化部分和卡通時間,內容雖多,但是吳老師卻安排的結構緊湊,容量恰當,教學目標清晰明確,能夠圍繞重點、突破難點的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
吳老師教態(tài)親切、英語口語流利,給學生創(chuàng)造了良好說的氛圍,使學生能夠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感受英語語音。導入自然,本單元的內容是講動物朋友,吳老師就設計由動物歌曲引入本課的.教學內容,一下子就把學生的興趣調動了起來。本節(jié)課教學設計思路清晰,活動扎實有效,活動與活動之間都能做到過渡自然、環(huán)環(huán)相扣,每個版塊銜接絲毫不覺得生硬,值得我學習。
吳老師的教學活動設計的有層次性,從上課開始時學生運用“have、has”的句型來猜一猜、描述動物特征,到課程末時學生能用“have、has”句型去表演對話,再到深入思考發(fā)揮想象給短文加
上自己理想的結尾,挖掘學生創(chuàng)造使用語言的能力,從教師的語言輸入轉為學生的語言輸出,符合語言的習得規(guī)律。特別是設計小短文結尾這一環(huán)節(jié),不光學生覺得有興趣,愿意去說去思考,連我都覺得很有趣,吳老師達到了她設計目的、教學目的,讓學生享受卡通故事的樂趣,享受運用語言的樂趣。
總之,吳老師的這節(jié)課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潛能,極大程度上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體現(xiàn)出了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在學中用,用中學,達到了學以致用的教學效果,是一堂值得學習的優(yōu)秀課。
英語評課稿3
沈老師這節(jié)課上的是同題課1A《Unit10Whatcolour》。在這節(jié)課中,沈老師很好的利用了教學媒體,教學內容也得到了很好的呈現(xiàn)。在單詞教授鐘,沈老師利用PPT、捉迷藏游戲讓學生講單詞反復操練,以達到掌握、鞏固單詞的作用。
當然在本課中,值得商榷的幾點如下:
1,單詞都以類似的方法呈現(xiàn),學生很容易產生疲勞感,慢慢得,隨著課的進展,學生注意會易分散,教學效果可能達不到預期的目標。所以,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同樣的教學內容可以用不同的教學方式與手段進行,這樣或許學生會感興趣很多,從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2,由于對象是一年級的學生,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英語是一門生疏的.課文,對于英語各方面的接受需要一定的時間與過程。所以,在課堂上,應盡可能的設置多一點的時間,讓孩子進行操練、說英語。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
以上就是我對于本課1A《Unit10Whatcolour》的一點體會。
英語評課稿4
李老師的這堂課,清晰實在、扎實系統(tǒng)、動靜結合,何教師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充分考慮了學生年齡階段的特點,在教學中,注重根據(jù)學生的基礎,去挖掘他們原有的知識資源,能夠使學生在認知領域中掌握英語;在情感領域中激勵情意;在智育領域中發(fā)展智力,這是一堂成功精彩的英語課。
教學活動的設計豐富多彩,效果顯著。訓練方式多樣,有全班活動、師生互動、小組活動、雙人活動、個人活動等,在活動中突破難點,在活動中發(fā)展能力。教師為了鞏固本課的內容,精心設計了多個活動:有歌曲、謎語、游戲,內容非常豐富,不但使單詞、句型的操練面廣,練習次數(shù)多,而且還調動了每一個學生的參與熱情。將熱鬧的形式與有效的語言實踐有機結合。在英語課中,活動的設計和開展還應該有利于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發(fā)展語言技能,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英語課堂的'活動應該以語言運用為落腳點,本堂課上,何老師很好的貫徹了“在用中學,學中用,學用結合,學以致用”的原則。同時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新課程理念。在這樣的一個學習過程中,學習者處于相對自然的態(tài)勢,不斷的在學習和使用語言,學和用每分每秒都和諧的交織在一起。
唯一感覺不夠的在每個活動的開始學生的興趣總是呈慢慢下降的趨勢,這也是困擾我很久的問題。
英語評課稿5
林老師開設了 8A unit6的校本研究課,這是一節(jié)主題鮮明、脈絡清晰、活動豐富且又穩(wěn)扎穩(wěn)打的英語課,本節(jié)課的主要特色總結如下:
1、教學目標明確,扎實基礎,提高能力
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的制定源于教材,,但又高于教材,整個教學過程中重視通過對話來培養(yǎng)學生語言技能和語言運用能力。林老師個人素質較高,課堂駕馭能力強,口語流利,具有較好的親和力和感染力。同時能根據(jù)學生的知識現(xiàn)狀進行教學設計,由易到難,使得課堂教學更為有效。
最值得學習的環(huán)節(jié)為:先通過圖片教學來引入生詞,然后用挖詞填空的形式來描述學生們的班主任,讓學生的思維過度到句子,為學生的段落的輸出鋪設了一個緩坡,不僅為學生打下扎實的知識基礎,而且給予學生更多開口說的勇氣和信心,不斷提高他們的語言交際能力。
2、合理整合教材優(yōu)化教學效果
本節(jié)課以教材為基本,但又不拘泥與課本,教師也沒讓學生動筆做,而是通過簡單的板書演示,在無形中讓學生達成了這塊的教學目標。這足以看出潘老師在設計時的`巧妙用心,這樣合理的對教材進行調整充實與處理,使得源于教材的教學活動更具有魅力。
3、豐富活動形式強調體驗參與
“在用中學,學中用,學用結合,學以致用”的原則。能根據(jù)教學內容和目標設計問題,然后師生間進行各種形式的問答,仿佛是在與學生聊天,其實是通過學生已有知識來構建新知識,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感受知識,體驗知識,積極參與,勇于表達,為能順利地完成家庭作業(yè)做好了充分的鋪墊。
4、文本的學習,情感的升華
林老師的教學思想非常正確,課堂不僅要發(fā)揮教學的功能,也要發(fā)揮其教育的功能。在整堂課中潘老師始終面帶笑容,以自己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來感染學生,從開頭對朋友的重要性的描述,到不能以貌取人的擇友原則,到患難朋友才是真朋友的朋友真諦,以及最后有關朋友諺語的分享,雖只是只言片語,卻能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朋友觀。同時林老師對學生回答問題后的評價也是十分到位的,都能感受到老師對于學生心靈的熏陶。
當然這節(jié)課還有很多優(yōu)點,如林老師能很好地運用教育智慧解決突發(fā)狀況,詞匯教學方式多樣等,所以大家在聽評課中受益匪淺,同時為了錦上添花,各位評課老師也對一些環(huán)節(jié)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在這次評課交流中有些老師也提出了平時教學中比較困惑的問題:
1. 如何提高教師處理課堂突發(fā)事件的機智?
2. 如何激發(fā)后進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熱情?
3. 遇到大量詞匯時,如何處理詞匯與課文的教學?
總之,通過這次聽評課活動,使我們更深刻地領悟了新課程的理念,反思了目前存在的不足,找到了今后探究的方向,讓我們在行動中相互啟迪,不斷成長吧。
英語評課稿6
蔣老師一直給人以青春甜美.大方利落的印象,在文海之星這一全校性教學教研活動的開展下,我們有幸欣賞到蔣老師帶來的一節(jié)清新活潑,匠心獨運的一節(jié)課。蔣老師執(zhí)教的是七年級上冊第六單元Do you like bananas?的第一課時,本單元主要是圍繞食物的話題,讓學生談談自己的喜好。本課時的目標語言句型在第五單元已經(jīng)學過,因此學生對于句型沒有陌生感,也非常容易把握。因此,本課時重點在于目標詞匯中可數(shù)名詞與不可數(shù)名詞的區(qū)分與正確運用,以及讓學生能自如地表達自己喜歡的食物和不喜歡的食物。
在本節(jié)課中,蔣老師以班級學生的生日為主線,引出本單元的話題,以及本課時的重點詞匯,并注意引導學生進行可數(shù)名詞與不可數(shù)名詞的辨認,學生在情境中進行目標語言的操練,最后以讓學生探討中西方慶祝生日的不同收尾,設計匠心獨運,也體現(xiàn)了外語學習中文化的滲透,人文性與工具性的并行。
一.老師的教
1.引
蔣老師以一首歡快的英語歌作為引子,學生聽完后,蔣老師問道:“Do you like the song?”,學生愉悅地響應“Yes,I do .”巧妙地在第五單元重點句型“Do you have a..?”的基礎上引入本單元的重點句型“Do you like...?”.接著老師又問:“What can you hear?”學生接著說出剛剛從歌曲里聽到的cake等單詞,接著蔣老師告訴大家,班里的一名學生的生日快到了,讓大家猜猜是誰的生日,激發(fā)了學生的好奇心。然后蔣老師又問:“What can you do for John’s birthday?”引發(fā)學生頭腦風暴,自然地引出了食物這一話題,流暢自然。
2.助
在教學過程中,蔣老師也特別注意在每個教學細節(jié)對學生語言的產出障礙給予及時的幫助與指導。比如,在讓學生猜測老師的冰箱里的食物時,蔣老師給出了學生以前接觸過但不太會運用的句型:“Is there a/an...in the fridge?Are there any..in the fridge?”幫助學生完成交際。雖然學生對這個句型的運用效果沒達到熟練的程度,但卻是一個給學生提供支架,輔助學生完成猜測,拓展學生語言能力的很好的嘗試。
3.評
在課堂教學中,蔣老師注意對班級學生學習興致的掌控,對回答問題的學生給予的正面評價也很及時,在整節(jié)課中,學生興致很高,氛圍很活躍,尤其是蔣老師對于其中兩個同學的精彩發(fā)言給予的兩個印章的獎勵更是刺激了學生們的積極性,此時無聲勝有聲。
4.促
本節(jié)課的主題是談論對事物的喜好,話題接近生活,在蔣老師巧妙的課堂設計思路下,學生學習情緒很高,蔣老師設計的各個語言操練活動學生基本上都能完成。在句子表達的基礎上,蔣老師最后設計了一個個人秀活動,以語篇的形式讓學生在真實情境的交流體驗后輸出語言,對學生語言能力層次的提高是很好的促進與提拔。在本節(jié)課的尾聲,蔣老師布置了一個讓學生對比中國與西方慶祝生日在方式,食物和參與人員方面的不同,是對學生跨文化意識的滲透的培養(yǎng)。
二.學生的學
1.自學
本單元的部分單詞學生在小學階段接觸過,不認識的單詞課前學生也做了預習工作,句型在第五單元基礎上加以強化,因此整節(jié)課學生能夠在蔣老師的鋪墊下,獨立完成聽力練習和對話實踐。
2.組學
學生在老師的指令下,能夠積極響應并參與到小組對話學習中,并能有效地達到本課時的教學目標。這也得益于蔣老師平時的個人教學藝術與人格魅力,培養(yǎng)出學生良好的組學習慣。
3.展學
在本節(jié)課中,對于目標語言的展示,蔣老師設計了多樣的形式,有個人的回答展示,也有兩個人的小組對話,還有小組討論的中西方生日習俗對比,但因為前面的.任務占用時間有點多,所以最后的小組展示沒能看到。在學生的對話展示中,值得探討的是,在學生基本上掌握目標語言后,可否撤掉ppt中的提示語言,讓學生獨立思考,用自己的語言實現(xiàn)語言的交際功能。
4.固學
鞏固是英語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這個環(huán)節(jié)通過鞏固性操練,讓學生當堂鞏固新授知識。在本課時的教學中,蔣老師在學生對話的基礎上,讓學生以匯報的形式來鞏固強化本課時的目標語言。但稍有欠妥的是,本課時的不可數(shù)名詞作為重點.難點之一只是在詞匯部分加以強調,在句子的操練中似乎還少了點強化。
總之,蔣老師給大家?guī)淼氖且还?jié)構思新穎,充滿人文性的一節(jié)英語課堂,學生的活潑與精彩表現(xiàn)使得整節(jié)課閃耀著星星光芒。如果在教學中,能夠再突出學生的自學,比如,讓學生自己去將可數(shù)名詞與不可數(shù)名詞進行分類;在教學中,能夠在扶著學生走了一段路后,教師放手讓學生自己去獨立思維發(fā)揮,是不是能讓我們看到意外的驚喜?是不是也能領略到學生更多的“花言巧語”?
英語評課稿7
莫老師上的這節(jié)是單詞的新授課,采用多媒體進行教學。莫老師執(zhí)教的這一堂課是一堂清晰實在、扎實系統(tǒng)、動靜結合的小學英語課。
本課時的教學目的是要求學生能夠聽、說、認讀關于高矮、長短的單詞。莫老師通過呈現(xiàn)各種不同人物及物品的照片來創(chuàng)造真實的情境,拉近所學知識與學生間的距離,讓他們親身體驗,主動參與,真正達到語言的交際目的。
在課的開頭,莫老師將英語教學融于一定的情境中,這也是我校英語教學改革的特色。無論怎樣變革,英語教學都離不開一定的情境,這是英語學科的教學特點。謝老師以學生喜歡的動物開始到最后描述動物的外部特征,學生始終處于動物這一情境主題下,并且所訓練的內容能與學生本身已有的對動物的感受和生活經(jīng)歷結合起來,這也切合了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
《小學英語新課程標準》指出,英語課一定要根據(jù)兒童的身心特點來改革課堂教學模式,讓孩子在樂中學,在玩中學,通過表演,競賽等形式來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在這堂課中這種教學模式得到了充分體現(xiàn)。莫老師每教授完一個單詞就會用讀起來朗朗上口chant來加以鞏固,使學生進入愉快、興奮的狀態(tài),既鞏固了單詞,提高了課堂實效,又培養(yǎng)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回顧本節(jié)課,雖然有值得稱贊的地方,也存在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
1、在Let's環(huán)節(jié),建議讓全班學生站起來一起做動作,更能活躍課堂。
2、在玩Actandguess的環(huán)節(jié),建議讓學生進行小組間的比賽來增加樂趣。
英語評課稿8
王老師以《初中英語任務型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研究》課題為背景開的Unit4公開課,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整堂課以任務型教學方式展開,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從課堂預設到動態(tài)形成。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學生活動高潮迭起,教師引導巧而得法,獲得了聽課老師的一致好評。
一、課堂教學設計理念新
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根本,運用任務型教學方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在整個過程中實現(xiàn)師生,生生互動,活動內容豐富多彩,接近學生生活,在互動,交流,合作,探究中實施教學。整個過程中教師的角色起了深刻的變化,真正成了組織者,參與者,引導者,幫助者,關注學生學習策略,學習方法,學習態(tài)度,成為名副其實的"以學為本"的教學設計,以課題為背景,任務型教學Learning by doing的理念和思路清晣,課堂設計體現(xiàn)了一位優(yōu)秀教師的先進理念與素質。
二、體現(xiàn)了新課程"三維目標"
陸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處理好"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之間的關系。"①不是教書本,而是以書本教,以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經(jīng)驗導入,學生興趣濃,由學習課本的語言知識輸入到延伸過程中的語言知識輸出,通過教師引導使學生運用語言知識,學會交際,學會做事情。例:Say something about my nice bedroom……運用學到的語言知識學會做事,這就是能力。②從Warming——up→Pre——task→while task →post task整個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培養(yǎng),學習策略的滲透,情感的培養(yǎng),真正朝著"學生發(fā)展"方向努力。③重視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培養(yǎng)。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積極調動不同層次學生積極學習,自主學習,積極評價,激發(fā)持續(xù)的學習熱情,不斷使學生體驗成功,提高學生的自我價值,也注意了個性的培養(yǎng)。陸老師自己拍攝自家客廳的錄像用多媒體展示出來,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拉近了師生的距離,激發(fā)了學生熱情,活躍了課堂氣氛。
三、教學內容處理手法新
以教材為基本,但又不拘泥于課本,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促使學生感悟和體驗教學內容與生活的內在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語言技能和語言運用能力。教學重點突出(there be),教學難點注意(with sb,be up,like to play …)學生在活動中運用知識學會做事,教學內容注意開放性。
如:there be句型應用貫穿全過程。 ①What′s in my purse ②What′s in the play house ③What′s in Miss Lu′s living-room ④Say something about your bedroom ⑤利用貼畫,設計房間擺設(含聽力訓練)。在這幾個環(huán)節(jié),陸老師把聽,說,讀,寫的訓練巧妙地穿插其中,尤其是把自家的客廳的錄像以多媒體展示出來;以貼畫的新穎活動形式,吸引學生參與房間設計,是教學設計的二大亮點,體現(xiàn)了陸老師的教學智慧。
四、學生發(fā)展與教師成長
課堂上,老師真正把學生當作了主體,在任務型形式多樣的活動中,學生參與度高,情緒飽滿,探究欲望強烈。把自主探究與合作學習融為一體,從一堂課可以看到陸老師平時的教學中訓練到位,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動手能力強。從而說明陸老師的專業(yè)素質是過硬的,對任務型教學由摸索到運用。老師的研究能力有了顯著提高,研究的熱情提升了教學設計能力和課堂應變能力。
五、課后反思
①在聽與做的活動任務中,是否只聽一遍,以培養(yǎng)學生專心聽的良好習慣。
、贛ake dialogues between Lucy and Lily.但上臺的卻是一男生與一女生進行對話。
可以改為Suppose you are under the tree,please make dialagues .那么男女生都可上臺進行對話。
總之,通過課后說課,評課,反思,使我們在這一過程中不斷領悟新課程的新理念,促使我們不斷成長。
英語評課稿9
xx老師執(zhí)教的這節(jié)課是6BUnit6的《PElessons》的第一課時。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用一般現(xiàn)在時表達同學們在體育課上喜歡的運動。她以新的課程理念為指導,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在設計課時,從一開始的新課導人到最后的鞏固都作了精心的設計,緊緊圍繞教學目標而展開。大多數(shù)學生在教師精心設計的一層進一層的教學活動中,以極大的熱情和興趣參與到整個教學活動中來,在活潑愉快的教學氛圍中感到了學習英語的快樂和獲取知識的滿足。xx老師在教學設計和組織上注重了以下幾個方面:
1、xx老師首先從Freetalk與學生交談學科,喜歡的學科及其原因方面的內容,與同學們一下子就拉近了距離,然后自然而然引入文本。
2、關注教學方法,體現(xiàn)了一個“用”字。xx老師的教學方法很靈活,新授課呈現(xiàn)過渡自然。應該說整堂課中,在引入新課時,都是比較自然的,而且具有生活化。她還注意利用圖片,肢體語言,表情動作等作為教學資源進行教學。整節(jié)課老師都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關注教學過程,盡可能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真實的去感受知識,體驗知識,積極參與,努力實踐,學會了用語言表達交流,體現(xiàn)了從不懂到懂,從不會到會,從不熟練到熟練的過程。
3、教學活動的設計豐富有效,訓練方式多樣,有全班活動,師生互動,小組活動,雙人活動,個人活動等,在活動中突破難點,在活動中發(fā)展能力。
xx老師的.課非常優(yōu)秀,但是我也有幾點不成熟的意見,與大家一起商討:
1、教師板書了重點句型后,能否用本節(jié)課的重點句型再進行操練為后面的寫話做個鋪墊。
2、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都是一些關于體育方面的內容,是否可以與體育學科相結合,做到學科之間的整合?梢詭峡谏,帶領學生們在操場上展開這節(jié)課。
英語評課稿10
本節(jié)課中,陳老師將apie,acake,ahamburger,ahotdog這幾個單詞和本節(jié)課的句型結合起來教授,以避免學生單一地學單詞或者單一地學句型。在教授單詞時,陳老師利用了類似chant這種簡單、但很有效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韻律中反復操練新知。課文的呈現(xiàn)也比較自然,不是太突兀。整節(jié)課中,學生學習環(huán)境比較輕松,師生間也很好地得到了互動。
一節(jié)課聽下來,感覺以下幾點值得反思:
1,二年級還屬于低年級階段,個人感覺老師的氣場很能感染學生。相信低年級的學生還是更偏向于情緒熱情飽滿的課堂;
2,低年級學生用英語進行思維的能力很弱,但不是沒有。所以,我們也許可以嘗試讓學生在體驗感受中理解、感悟,慢慢訓練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
以上,就是我對本節(jié)課的一點體會!
英語評課稿11
龔老師為我們展示的研討課是人教版第一冊Unit3的復習課。聽了這堂課,參與教研的老師們共同探討,達成共識,現(xiàn)將老師們的觀點小結如下:
一、讀教學設計,欣賞教師素質。
龔老師的教學設計始終圍繞教學目標。從課之伊始的動畫導入,讓學生聽人體的器官的英漢對照,到學習詞匯、活動操練、游戲設計,無一不突出教學目標,讓聽者感受到由淺入深、從易到難的層次。各種活動以三年級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又內涵教學重點,凸顯教學難點,讓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中習得,體現(xiàn)出教師較高的業(yè)務水平與較強的工作責任心。
二、觀教學過程,感悟能力培養(yǎng)。
我們說學生學習的過程,也是能力培養(yǎng)的過程。龔老師在教學過程既能充分注重學生聽、說、讀、認能力的培養(yǎng),又能注重學生注意力、觀察力、思維力和想象力的培養(yǎng)。在教學單詞的過程中,能讓學生用不同的語調朗讀,并努力做到詞不離句,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每個單詞的呈現(xiàn)都能加以拼讀,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認讀單詞能力;讓學生聽錄音跟讀單詞,以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能力;讓學生通過競爭與合作學習以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與競爭意識。可以說,龔老師能在教學過程中同時培養(yǎng)學生能力,為我們縣小學英語課的教學起了榜樣的作用。
三、學教學互動,贊嘆師生情感。
教學過程不單是教師教的.過程,更是學生學的過程。英語作為一種語言,重要是它的工具性,學習的最終目的是為交際服務。從周老師這堂課,我們看到多種的互動形式,有“我拿卡片你來猜”、“互聽互指”、“同桌游戲”、“聽音畫畫”“看屏幕猜一猜”等,師生間的互動,生生間的合作式和競爭型互動,學生通過輸入與輸出,知識的接受與內化,都在寬松的氛圍中進行,更難能可貴的是互動雖形式多樣卻始終不偏離目標。每次的教學互動既是學生運用語言的過程,也是師生、生生之間情感交流的過程,小學英語課堂正確使用教學互動,使課堂生動、活潑、高效。從這堂課的互動中,我們感受到了師生、生生之間融洽的情感。
四、看教學資源,享受多元信息。
龔老師充分挖掘教學資源,讓多種教學資源服務于教學活動。多媒體課件制作,動漫英語的使用,工整規(guī)范的板書,漂亮直觀的簡筆畫等,讓學生在美的熏陶下直觀學習,調動聽覺與視覺多種器官參與學習,更重要的是周老師還能重視生活資源,從學生身邊和自身的資源入手,信手拈來的head/eyes/ears/nose/mouth/neck等詞匯直接聯(lián)系到生活實際,讓學生感受到學以致用的樂趣,又促進學生良好學習和思維習慣的養(yǎng)成。
五、聽教學評價,了解學習效率。
過程性的評價對課堂教學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梢哉f,龔老師這堂課沒有吝嗇表揚學生的語言,每次學生回答完問題,周老師豎起大拇指對學生加以肯定并投以欣賞的目光,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提高了學習的興趣;另外,周老師把學生分成四個小組,每次活動或學習比賽贏的一組獲得一個笑臉,最后再把這些笑臉與本課時的教學內容緊密聯(lián)系。對三年級學生實行分組比賽并適當獎勵有效地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能從評價中了解學生學習的效率。
總之,通過這堂課給我們的信息是:小學英語課從開設初期的師資不足、資源不夠、支持率低,到現(xiàn)在有一批年紀輕、學歷高的新生力量充實小學英語教師隊伍,讓我們看到了希望,充滿了信心,相信小學英語的明天會更好。
英語評課稿12
這一堂課是一堂清晰實在,扎實系統(tǒng),動靜結合的英語課。陳文老師以新的課程理念為指導,充分考慮了學生這一年齡階段的特點,在本課的教學設計和組織上注重了以下幾個方面。
1、視頻導入,充分調動起學生興趣。良好的開頭對一堂課的成功與否,起著關鍵的作用。本堂課一開始,教師就用一段關于上海的介紹視頻導入新課,生動形象,使學生的注意力在最短的時間里被激活。
2、關注教學方法,體現(xiàn)了一個活字。陳老師的教學方法靈活,句型的呈現(xiàn)形式多樣。陳老師還注意利用實物,圖片,卡片,身體語言,表情動作等作為教學資源,創(chuàng)設講解,操練和運用英語的情景。陳老師能貫徹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關注教學過程,盡可能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真實的去感受知識,體驗知識,積極參與,努力實踐,在活動中學會用語言表達交流,較好的體現(xiàn)了從不懂到懂,從不會到會,從不熟練到熟練的過程。本堂課的主要任務就是學會介紹一座城市的一些句型,陳老師利用不同層次的任務來使學生不斷熟悉并操練句型,最后用情景表演的'形式使知識活學活用,很好地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并豐富了課堂活動。
3、教學活動的設計豐富多彩,有效。訓練方式多樣,有全班活動,師生互動,小組活動,雙人活動,個人活動等,在活動中突破難點,在活動中發(fā)展能力。教師為了鞏固本課的內容,精心設計了多個活動,內容非常豐富不但使單詞、句型的操練面廣,練習次數(shù)多,而且還調動了每一個學生的參與熱情。將熱鬧的形式與有效的語言實踐有機結合。在英語課中,活動的設計和開展還應該有利于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發(fā)展語言技能,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英語課堂的活動應該以語言運用為落腳點,本堂課上,陳老師很好的貫徹了在用中學,學中用,學用結合,學以致用的原則。同時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新課程理念。
本課中值得探討的地方:
1、本堂課的任務設計有些不合理,在任務的難易度上應該是層層深入,一個比一個遞進的,幾個課堂活動可以適當調整順序。
2、小組活動中,四個同學的任務分配不合理,有的同學任務很多,有的同學只有一兩句話幾乎沒有任務。
3、最后的作業(yè)布置上可以有一些知識的遷移,如參照介紹上海的句型和要點來介紹另一座你所熟悉的城市。
英語評課稿13
。ㄒ唬哼@堂課很有意義,聽后很受啟發(fā)?偟恼f來,師生的精神面貌、學習氛圍、課堂流程、目標落實、雙基訓練、德育滲透都做得比較好。下面簡要談談我的聽課感受,有褒有貶,說得不對之處請指正。
。ǘ褐R性、思想性、藝術性完美結合的'導入,必然撥動學生的心弦,為整節(jié)課的順利進行定下完美的基調。這節(jié)課的導入就很新穎,有趣味性、啟發(fā)性,學生的學習欲望一下子被調動起來了。
(三):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fā)點和歸宿,它的正確制訂和達成,是衡量一節(jié)課好壞的主要尺度。遺憾的是,這節(jié)課沒有明確目標(或目標制訂得不合理,形同虛設)。
。ㄋ模盒碌恼n程觀認為,學生是課堂教學的最大資源。各小組能科學合理地進行分工合作,組員樂于傾聽別人的意見,能夠自由表達自己的觀點,遇到困難共同解決。這些都做得很好,只是評價沒有跟進,也沒有兌現(xiàn)積分獎勵。
英語評課稿14
成功之處:
1.結構步驟。本堂課課堂設計結構嚴謹,新穎獨特,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遞近,創(chuàng)意不斷,符合英語教學的基本步驟與要求。給聽課老師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導入部分用猜老師的家庭信息及女兒的生日來引入本單元話題。因為貼近生活所以調動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2.組織活動。在本堂課的教學活動中,指令明確充分,活動組織有效有序,練習面廣,能夠以學生為主體,把時間還給學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在進行“group work”和“pair work”活動時分工明確并考慮到學生思維活動的層次,逐步進行課堂教學活動,而且都能有效地展開且收到較好效果,著實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并且在互動的過程中能夠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師生密切聯(lián)系、相互配合、相互影響。
3.角色的轉變。在本堂課中教師的地位逐漸由傳授者向同伴角色轉變,由傳授者變?yōu)榇龠M者,由管理者變?yōu)橐龑д撸屨n堂成為學生充分展現(xiàn)自己的舞臺,從而凸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這樣學生能夠張揚個性,營造民主、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使本堂課的教學成為一種動態(tài)的、師生富有個性化的創(chuàng)造過程。
不足之處:
1.對學生的評價。對學生的回答及課堂表現(xiàn)應有客觀的`評價而不是一味的表揚。
2.課堂語言及口令。課堂上給予的口令和課堂用語解釋過多,應把這部分時間轉化為學生的知識訓練?梢杂酶嗟闹w語言幫助同學們理解教師的意圖。這樣會更加的直觀形象。
英語評課稿15
1、小學課堂中,學生知識的獲得是通過自己思考和領悟獲取的,而不是老師給予的。
上課過程中,我用英語發(fā)出一句指令后,學生看起來一臉迷茫,這時我沒有進一步引導,以幫助學生理解,相反是直接用中文解釋指令,而且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我在進行游戲、互動環(huán)節(jié)時直接使用中文解釋游戲規(guī)則。這樣上課,學生看起來很容易理解教師的用意,但是學得英語的`方式是直接獲得的,是滿堂灌式的,而不是通過自己思考和領悟獲得的。這樣學習很容易遺忘知識,而且難以真正理解,所以是不可取的。
2、教師在課堂上應該是組織者、把控者,學生在課堂上發(fā)散思維是好事,但教師應該及時把學生拉回課堂。
這節(jié)課上,因為學生的活躍,我?guī)状纬霈F(xiàn)被學生牽著走的情況,場面有些不受控,使得課堂紀律過于松散。課后英語科組評課時給我提了許多建議,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例如采取加分制,或者表揚某一名守紀律守規(guī)則的學生以使其他學生向其看齊,或者說“one,two,three,eyesonme”等指令語讓學生安靜下來等,這些方法都可以控制場面,讓學生繼續(xù)跟著自己的步子走。
3、學生只有在輸入足夠多的知識后,才能有所輸出。
這次上課,我設置的練習環(huán)節(jié)較少,且因為時間關系,最后Practice環(huán)節(jié)的時間很短,且參與其中的并不是全班學生,造成學生練習少,句型不能鞏固,在輸出環(huán)節(jié)不能流利讀出句子。實際上,練習是在輸入的基礎上進行的,如果輸入得不夠多,就無所謂練習。
4、教學目標一定要完成,但實際課堂不一定要完全吻合教案。
在這節(jié)課的猜動物環(huán)節(jié),學生沒有作出我預想的答案,所以我開始有些不自信。但其實這時完全可以自信地用婉轉的方式繞回課堂正軌中,并不需要因為課堂流程沒有符合教案設想而慌張。只要教學目標能達成,課堂總是靈活的。
第一次試課,盡管不理想,但是讓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也學習了許多方法,我會更加謙虛學習,向大家討教。
最后,謝謝大家對我的幫助。
【英語評課稿】相關文章:
英語評課稿 英語評課稿07-13
英語的評課稿07-19
英語評課稿經(jīng)典11-18
(經(jīng)典)英語評課稿08-31
英語評課稿【經(jīng)典】10-04
英語評課稿(精選)12-12
英語評課稿01-16
【精選】英語評課稿07-18
英語評課稿12-26
[經(jīng)典]英語評課稿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