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姑娘評課稿精華(3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評課稿,評課有利于幫助和指導教師不斷總結教學經(jīng)驗,形成教學風格,提高教育教學水平。評課稿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棉花姑娘評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棉花姑娘評課稿1
《棉花姑娘》是一篇充滿童趣童真的童話故事,課文主要講了棉花姑娘病了,它請求燕子、啄木鳥等給自己治病,可它們心有余而力不足。正當蚜蟲們在吸食棉花姑娘的汁液時,七星瓢蟲把它們一掃而光。棉花姑娘又快樂地生長著,吐出了雪白的棉花。這篇課文寓生物常識于生動形象的故事之中,語言符合兒童特點,對學生了解科學知識有較強的啟發(fā)作用。根據(jù)本文的特點,譚老師把教學的重點放在識字寫字,指導朗讀,積累詞語上。讓學生自己體會課文角色的內心世界,讀好“盼望”的語氣。這一堂課上得非常成功,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點:
一、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和愛好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求知的前提,學習的動力。抓住小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欲強的特點,老師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圖片、動畫、多媒體課件等有效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情緒。在上課伊始,譚老師就準備了精美的圖片,再以自己生動的語言一下子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起學生學習的欲望,讓學生樂學。在學習課文時適時地利用精美的課件,形成生動、活潑、高效的課堂,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課堂上的學生個個興奮不已,完全沉浸在課堂的學習氣氛當中。
二、注重學生的語言積累。
譚教師通過各種形式的反復讀文,使學生積累了規(guī)范而又富文采的語言,又能幫助學生感悟語言。整堂課,教師利用多種形式對學生的朗讀進行指導。分別用了學生自由讀,在指導重點段落時又進行男女生對讀、分角色朗讀、到后來的表演讀等多種形式進行朗讀訓練。通過多種形式的練讀幫助學生體會請別人幫忙那種請求的語氣。表演棉花姑娘驚奇地問,以情導讀,以情促讀,讀中感悟、讀中理解,讓學生在課上很愿意朗讀,就逐漸對閱讀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引導學生觸摸文本,實現(xiàn)教師、學生、文本之間的對話。學生親歷讀書過程,在一遍遍的朗讀中感悟著語言的形象美、意境美、韻律美。
三、重識字教學,形式多樣
我們知道,識字教學是低段教學的“重頭戲”。譚老師在這堂課上重視識字教學,并且形式多樣。如:看圖識字,分別出示棉花圖、啄木鳥圖、七星瓢蟲圖、蚜蟲圖,學習了“棉花”、“啄木鳥”、“斑點”、“蚜蟲”,充分有效地利用這些圖片資源,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了學生的識字興趣。在學習“盼、治”兩個生字時, 先男女生讀,再讓學生開動腦筋,自己想辦法來記住這兩個字,還讓學生給它們找朋友,豐富了學生的識字量。在熟讀生字詞的基礎上還有一個鞏固環(huán)節(jié),就是“看字謎選字”,如“兩個大王學文化”,學生選出了“斑”, “目光不分開”學生想到了“盼”字。這些生動有趣的字謎,不僅學生愿意去猜,而且能讓學生巧妙識字,學生能“趣中學”、“樂中學”,符合一年級學生的識字規(guī)律。
課堂是學生的課堂,是開放而又充滿活力的課堂。學語文是快樂的,相信在譚老師的這一節(jié)課中,學生都感受到了這一點。
棉花姑娘評課稿2
一、可取之處
上完《棉花姑娘》這篇課文,本人靜下來做了一番思考,覺得以下幾點是做地比較好的:
1、三維目標設計得體,并且在教學中落到實處。
2、整節(jié)課以故事情節(jié)貫穿始終,每個環(huán)節(jié)都環(huán)環(huán)相扣,過渡自然。特別是一些過渡語,做了一次又一次的修改,直到滿意為止。如:在導入新課創(chuàng)設情境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的設計如下:棉花姑娘多漂亮,誰來夸一夸她?
生1:棉花姑娘長得白白的,真好看!
生2:棉花姑娘,你好漂亮,我能跟你交朋友嗎?
……
師:是啊!棉花姑娘長得白白嫩嫩的,穿著綠裙子,多像一位翩翩起舞的小姑娘呀!我們一起來親切地叫她的名字。
生一齊親切地喊出“棉花姑娘”。
學生在一種無意識當中老師就把他們帶進了學習的課題中,改變以往陳舊的呈現(xiàn)方式,學生學得輕松、自在,筑起了學生學習的心理安全感。
3、學生思維活躍,上課能即使提出有價值的意見和問題,使課堂生成更生動、形象。
課堂預設是教師的個人行為,而課堂生成卻是師生共同創(chuàng)造的財富。上課中一學生提出:“老師,為什么說七個斑點,就想七顆星星,但是星星是黑色的呀?”我沒有一下子就回答她,而另一位學生馬上接著他的話題,“課文里只是說好像,又不是真的!笔茄,多好的解釋,讓我從一時無從解答的困境中走出來。其中這學生提的問題并無多少價值,但是解答的這位同學能一針見血,把他的思路及時拉回,而不把課堂時間浪費在無意義的`爭論上。
4、四人小組合作學習點設計到位,初見成效。
這篇課文四人小組合作學習放在哪個環(huán)節(jié)好,我想了好久,最后終于選在了課文的第3、4自然段,因為這兩段與第2自然段是并列的,這時教師可以給他們一些學習指導方法,讓學生通過四人小組合作學習,合作完成該兩段的自學,不必按部就班地一段一段學,我們在上課的過程中應該多讓學生通過自學,有了自己的學習方法,養(yǎng)成一定的閱讀習慣,從而培養(yǎng)課外閱讀的興趣。
二、有待改進之處。
每上完一節(jié)課,我想不會很圓滿地完成各項任務,或多或少地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如下所述:
1、上課拖堂。這是上課中出現(xiàn)最普遍的一種現(xiàn)象,教師生怕學生不懂,苦口婆心,結果自己說多了,把時間占久了,自然而然時間就不夠用了,而且這又是一節(jié)自己精心準備的課,一定要展現(xiàn)給孩子們看,要不實在是太可惜了。
2、課堂調控能力不夠。教師是課堂教學中起著主導作用,但是這節(jié)課卻沒有充分發(fā)揮出來,在課堂中過分地關注是否教學民主、平等,學生有問題舉手就讓他說,這是對的,但是太多的學生舉手,都讓他們說勢必會顯得有點課堂凌亂,整體感不夠清晰。
3、合作學習點落實了,也讓他們合作了,給學生展示合作成果的平臺太窄了。這節(jié)課由于時間關系,只請了一組上來展示,這個面就太窄了,其實合作學習完之后,后續(xù)工作是非常關鍵的,讓他們盡情地展示以后,會養(yǎng)成一種合作的欲望,而不僅僅是一種形式。
棉花姑娘評課稿3
今天,我和周老師一同上《棉花姑娘》這一課,我上第一課時,教學目標主要是:掃清字音障礙,認識生字,書寫生字、讀通課文。
1、在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是這樣設計的:
首先我出示棉花圖讓學生看圖說說這是怎樣的棉花?棉花可以做什么?
當學生回答完,我說:是!棉花不僅用處大還很漂亮,真像一個翩翩起舞的小姑娘!我們一起來親切地叫叫她的名字。學生一齊親切地喊出“棉花姑娘”。學生在一種無意識當中老師就把他們帶進了學習的課題中,改變以往陳舊的呈現(xiàn)方式,學生學得輕松、自在,筑起了學生學習的心理安全感。
2、識字教學。本課要求認讀的生字不多,我采取了集中識字的方法來進行教學。在課題導入時,就出示“姑娘”兩個生字,先讓學生知道這兩個字分開與合在一起有不同讀法,再讓學生比較這兩個字,通過舉例明白姑娘是對女孩子的稱呼,所以都是女字旁!懊藁ü媚铩笔潜疚牡闹魅斯,輕聲“花、娘”是本課朗讀中的一個難點,一開始學生就能注意到拼音中有兩個是要念輕聲的,雖然有些學生可能念不好,但有了這么一個第一印象后,就方便了對輕聲的指導朗讀。后來,在學生初讀課文之后,我組織學生學習了其他生字詞。其中,我抓住了“啄”字,利用圖片,引導學生明白偏旁和字義的關系。另外,我還利用班級的“班”來識記斑點的“斑”,組織學生有重點地掌握生字的音、形、意。
3、先通過聽錄音范讀,利用學生的閱讀期待,使學生產生樂意閱讀的欲望,再反復誦讀能加深學生學文印象,養(yǎng)成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
4、寫生字環(huán)節(jié)中,我首先讓學生觀察生字,看清字形,然后范寫,最后讓學生自己練習,老師行間指導。學習形式不斷變化,學生樂于接受,學習效果較好。
在本節(jié)課上,還存在一些問題,有待我在以后的工作中繼續(xù)努力,如教師的課堂駕馭能力,學生的說話引導等,在以后的教學中,還要在教學形式上下功夫,用多種有效的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習的積極性。請各位領導、老師多多指教。
【棉花姑娘評課稿】相關文章:
(經(jīng)典)棉花姑娘評課稿10-10
【精選】《棉花姑娘》評課稿08-11
棉花姑娘評課稿03-14
《棉花姑娘》評課稿06-26
棉花姑娘評課稿04-24
棉花姑娘評課稿精華10-03
棉花姑娘評課稿[熱門]10-10
(精選)《棉花姑娘》語文評課稿10-21
【熱門】《棉花姑娘》評課稿10-02
(推薦)棉花姑娘評課稿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