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超级碰碰碰久久久_精品成年人在线观看_精品国内女人视频免费观_福利一区二区久久

霜降的歷史典故及文化傳承

時間:2024-07-28 08:08:35 歷史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霜降的歷史典故及文化傳承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沒少看到過典故吧,要準確理解有關典故的正確含義和使用方法,避免用錯,用偏,產(chǎn)生笑話,影響意思表達,你知道有哪些廣為流傳的典故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霜降的歷史典故及文化傳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霜降的歷史典故及文化傳承

霜降的歷史典故及文化傳承1

  天氣漸冷、初霜出現(xiàn),意味著冬天的開始。霜降,顧名思義,就是秋之末,冬之始,初霜開始降臨,天氣漸冷,草木枯黃,黃河以北,大地萬物開始變得荒漠蕭瑟;黃河以南,則是深秋之際,秋雨不絕,凄凄慘慘冷冷清清。

  霜降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天氣漸冷,開始有霜。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歷的10月23日,太陽到達黃經(jīng)210度時為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霜降。這個時候秋晚地面上散熱很多,溫度驟然下降到0度以下,空氣中的水蒸氣在地面或植物上直接凝結形成細微的冰針,有的成為六角形的霜花,色白且結構疏松。

  在古代,霜降分為三候:一候豺乃祭獸;二候草木黃落;三候蜇蟲咸俯。

  一候豺乃祭獸!安蚰思阔F”這個詞最早出現(xiàn)在《逸周書》中:“霜降之日,豺乃祭獸”。又曰:“豺不祭獸,爪牙不良”。意思是說此節(jié)氣中豺狼開始捕獲獵物,并以先獵之物祭獸,以獸而祭天報本也,方鋪而祭秋金之義。如同人間新谷的收獲,用以祭天,以示回報,并以此祈禱來年風調雨順。是獸之義,也是人之本也。

  二候草木黃落。秋盡百草枯,霜落蝶飛舞。秋天,西風漫卷,催落了葉,吹枯了草。逐漸寒冷的氣候,將大自然所有的生命力進行了一次次毀滅性的.摧殘。翠減紅消,雁影無蹤。而人的情感,也進入深沉的低谷。離愁別恨,凄風苦雨,盡皆展示深秋的悲苦,觸及人心。

  三候蜇蟲咸俯。蜇蟲也全在洞中不動不食,垂下頭來進入冬眠狀態(tài)中。此時的大自然,是一種寂靜的美。經(jīng)過了生機勃勃的春,熱鬧蓬勃的夏,收獲喜慶的秋,生命的輪回,又進入休眠的狀態(tài)。蜂蝶不見蹤跡,蜇蟲無聲,都為經(jīng)歷漫長的冬天而作準備。那是以修行的姿態(tài),期待來年的新生。

霜降的歷史典故及文化傳承2

  話說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起義之前,生活很不好,經(jīng)常風餐露宿,有了上頓沒下頓。有一次恰逢霜降,朱元璋饑寒交迫,不慎滾下一個山坡,幸好,被一顆柿子樹擋住了,才得以逃脫一死。朱元璋一看這柿子樹,滿樹的柿子,金燦燦、黃澄澄的,頓時不顧傷痛,飽餐了一頓。

  后來,朱元璋參加了義軍,很快便坐上了首領的位置?墒侵煸耙唤椴菝癯錾,不懂得管理軍隊,治軍無方,發(fā)展很慢。又是在霜降那天,朱元璋夜里做了一個夢,夢里一個老人站在一顆柿子樹下,笑吟吟的對著朱元璋說:“柿子救命,士子治國!”醒來后朱元璋左思右想不得其解,便漸漸忘了這個夢。直到攻下定遠,見到了定遠城中的名士李善長,便突然想起那個夢,于是便重用了此人。而李善長也沒有辜負朱元璋的期望,很快就將軍隊管理得井井有條,幫助朱元璋快速發(fā)展壯大。

  開國之后,朱元璋封賞功臣,欲封李善長為公爵,又恐其他武將不服,便心生一計想要試探一下。

  于是便帶著眾臣子來到了當年救過他的那顆老柿子樹下,并對臣子們說了自己的那次遭遇。最后講到動情處,便解下自己的披風,披在了老柿子樹上,并說:“柿子救命,士子治國,士子當封凌霜侯。”眾臣子聽完無不感動,對于封侯一事再無異議。

  第二天,朱元璋便頒布圣旨,封李善長、徐達、常茂、李文忠、馮勝、鄧愈六人為公爵,而李善長居首位。于是,“柿子救命”的'說法便漸漸流傳開來,人們到了霜降的時候都會吃柿子以期度過這個寒冷的節(jié)氣。

  我國古代將霜降分為三候:一候豺乃祭獸;二候草木黃落;三候蜇蟲咸俯。

  意思是在霜降這個節(jié)氣中,豺狼會將捕獲的獵物先陳列再食用;大地上的樹葉開始掉落;而蛇蟲鼠蟻開始進入冬眠時期。又有“濃霜猛太陽”一說,意思是霜只會在有太陽的時候才會形成。

  霜降的到來,標志著秋天就要過去,該準備厚衣服迎接寒冬了,此時此刻唯有吃一頓柿子大餐能滿足自己的口腹。

霜降的歷史典故及文化傳承3

  針對霜降這個節(jié)氣,我國傳統(tǒng)人民也有許多習俗,其中包括飲酒賞菊,因為此時正是菊花盛開的好時節(jié);有一種說法是,霜降這天要吃柿子,不然冬天的時候嘴唇會裂開;還有進補,民間有“補洞不如補霜降”,覺得“秋補”比“冬部”更重要,因此霜降時節(jié),民間有“煲羊肉”“煲羊頭”“煲兔肉”等食俗;除此之外還有登高遠眺、掃墓祭祖等習俗。

  廣西的居民在霜降這一天習慣吃牛肉,以祈求冬天里身體暖和強;在廣東地區(qū),霜降前還有“送芋鬼”的.習俗,先把瓦片堆砌成河內塔,放入干柴點燃,等瓦片燒紅后推倒,用燒紅的瓦片熱芋頭,最后將瓦片丟到村外,這就是“送芋鬼”,大家用這種方式來辟兇迎祥;福建地區(qū)喜歡吃鴨子,霜降這天要進補,閩南有句諺語叫“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而在北方的說法則是“貼秋膘”。

【霜降的歷史典故及文化傳承】相關文章:

茶文化的歷史典故07-18

關于茶文化的歷史典故03-29

[合集]茶文化的歷史典故07-18

傳承甘肅的歷史文化08-15

茶文化的歷史典故精選[5篇]07-18

關于酒文化的歷史典故大全05-02

經(jīng)典歷史典故精選08-26

經(jīng)典歷史典故02-19

經(jīng)典的歷史典故【精選】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