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超级碰碰碰久久久_精品成年人在线观看_精品国内女人视频免费观_福利一区二区久久

端午節(jié)作文

時間:2024-07-08 16:36:55 端午節(jié) 我要投稿

端午節(jié)作文(精品)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節(jié)作文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端午節(jié)作文(精品)

端午節(jié)作文 篇1

  端午節(jié)是一個古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始于中國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

  端午節(jié)前一天,爸爸媽媽先到市場買了葦葉、糯米、紅棗、豆沙、肉塊等材料,媽媽說要包多種口味的粽子,我一聽,高興地拍起手來;氐郊遥瑡寢尠雅疵着萆,一切準備就緒,就等第二天包了。

  第二天一早,媽媽便在廚房里忙碌起來。我學著媽媽的樣子,先拿起葦葉,卷成漏斗形,往里面倒入糯米,放兩顆紅棗,然后把剩下的部分圍著漏斗左纏右繞,一個小“紳士”就出來了,要是給它系上“皮帶”就更帥氣了。我便拿來一根彩繩,繞著粽子纏起來,最后用力地系好,一個完美的“紳士”就站在我面前了。媽媽把粽子下鍋了。過了一會兒,一陣清香從廚房飄出來,把我的饞蟲都勾出來了,我急不可耐地拿起一個粽子,剝開葦葉,歡歡喜喜地吃了起來,呵!這個粽子甜滋滋的.,讓我回味無窮,不過,享用完以后,我的手也黏糊糊的了。

  端午節(jié)還有賽龍舟的習俗。電視上正在播放龍舟比賽,看,一排排龍舟如同離弦的箭一樣,你追我趕,江岸上,人山人海,人們不停地歡呼著,吶喊著,真是太精彩了!

  怎么樣,聽了我的介紹,你難道不喜歡端午節(jié)嗎?

端午節(jié)作文 篇2

  “端午偏逢風雨狂,村童仍著舊衣裳;相邀情重攜蓑笠,敢為泥深戀草堂;有客同心當骨肉,無錢買酒賣文章;當年此會魚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這個是老舍先生的《端午》。

  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據(jù)說當時端午節(jié)本是驅(qū)除瘟疫的。但是后屈原是在端午節(jié)投江的,所以端午節(jié)又成了紀念屈原的節(jié)日。

  端午節(jié)的前一天,大家都忙著包粽子,我們小孩子當然是幫不上忙了,所以我們結(jié)伴去玩。我們先是去玩過家家,再騎著車子圍繞村子轉(zhuǎn)兩圈。最后我們要去佩香囊,傳說香囊有避邪驅(qū)瘟之意,實際是用于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nèi)有朱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jié)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中午回家后,粽子差不多都包好了,粽子是用葦葉來綁的。葦葉葉片細長而窄,所以要用兩三片重疊起來使用。粽子的大小也差異甚巨,有達兩三斤的巨型兜粽,也有小巧玲瓏、長不及兩寸的`甜粽。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吃過簡單的午飯后,我就幫媽媽懸艾葉菖蒲。在端午節(jié),我們這里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nèi)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于門眉,懸于堂中。并買來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制成的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把他們制成花環(huán)佩飾,美麗芬芳。

  第二天起床后,我們小孩子都非常開心。系數(shù)穿戴好后,就等著媽媽把煮好的棗棕拿到飯桌上,因為聽說早上吃了沾了糖的棗棕,會早中狀元!

  吃過早飯,我們孩子又聚到了一起,有時還有家長,我們這是要去看賽龍舟的節(jié)奏。你瞧!那一條條龍正在起跑線上左右搖擺,都有著必勝的信心,龍上的人也一個個蓄勢待發(fā)。一聲口令剛下,龍便向前沖去,有紅龍、黃龍還有藍龍。后面有人敲鑼鼓助威,那場面真令人驚嘆。我們小孩兒打賭哪條龍會贏。當然少不了賭物了,我們的賭物基本上粽子。我打賭是黃龍贏。因為它也是金色,象征著吉祥、神通廣大的寓意,當然他的實力也是不容小覷。果然不出我所料,黃龍贏了!我便跟著伙伴兒們?nèi)ゼ依锬敏兆印?/p>

  晚上,大家再大吃一頓,就早早的睡了。

  過后兩天,該上班的上班,該上學的上學了。學校里會傳來小孩子們炫耀自己端午節(jié)趣事的聲音,時不時還有一聲聲贊嘆。

端午節(jié)作文 篇3

  端午節(jié)有許多的習俗,如吃粽子、賽龍舟等。在我媽媽的故鄉(xiāng)——三明就有一種“插茱萸”的習俗。

  茱萸是一種草,它細細長長的,又是綠油油的。每到端午節(jié),當?shù)氐睦先藗兙蜁谧约业拿恳粋門的.兩旁都插上一捆茱萸。

  有一次端午節(jié),我們一家人回到了三明。那天,我第一次看到外公、外婆插茱萸。只見外公搬來一節(jié)長梯,在門的旁邊(門框前)架好,然后小心翼翼地拿出一?茱萸草,拜了拜天,口里念念有詞,然后慢慢地爬上梯子。最后,外公仔細找這門邊的裂縫,等到找到了裂縫之后,再把那一捆茱萸草插上去,然后下來。

  我們和外公在遠處得意洋洋望著大大小小的門上被我們用心插上的茱萸。微風徐徐吹過,門旁的茱萸在微風中輕輕搖擺著身體,好像笑這對我們說“放心吧!我一定回保佑大家平安的!”

  這就是我的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習俗之一—插茱萸。但是,隨這時代的進步,越來越少人會要想要插茱了。

  所以,我向大家提議:大家要保持這種習俗把古老又悠久的習俗一代又一代地傳下去。

  篇十一:端午節(jié)作文400字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泵肯肫疬@首歌,我就想起我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每到端午節(jié)大家就包粽子,賽龍舟,和雄黃酒,用各種方式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關于端午節(jié)的由來,說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紀念曹娥說;起于三代夏至節(jié)說;惡月惡日驅(qū)避說,吳月民族圖騰祭說等等。以上各說,各本其源。據(jù)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余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jié)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占據(jù)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把端午節(jié)的賽龍舟、吃粽子和和雄黃酒……都與紀念屈原聯(lián)系在一起。

  科技在發(fā)達,時光在飛逝,但端午節(jié)吃粽子習俗不會變。它將在神州大地上永遠流傳下去,越來越盛。

端午節(jié)作文 篇4

  每年的五月初五,家家戶戶都團聚在一起吃粽子、包粽子,看賽龍舟。

  今年的五月初五,我們一家也團聚在一起。我的奶奶和我在廚房里包粽子。老爸和姨夫們在一起打麻將、斗地主。而我的媽媽和姨媽們則在一起聊天,而只有我的奶奶和我在廚房里心得不亦樂乎。

  不過,我們在廚房里也心得挺開心。我和我的奶奶在比賽包粽子,比誰包的粽子又好又快,又精致,只有做到這三好,才算是真的好,才能算是真正的贏者。我們先一起將粽葉清洗干凈,洗過了粽葉,然后再將糯米清洗,洗干凈了以后,再往糯米中倒入一些醬油,和少許的糖和黃酒,這樣要等上二小時。

  等醬油、糖和黃酒完全融入糯米里時,再拿來粽葉,先折成一個小船似的樣子,一頭有邊,一頭無邊。用糯米在“小船”有邊的地方鋪上一層糯米,接著就是放肉了,我將一塊五花肉放在糯米上,然后再把糯米輔在肉上,最后再把“小船”無邊的地方蓋在上面,然后將多余的地方彎折一下用線扎緊。我和我的奶奶就這樣一個接著一個地包著愛心粽。

  終于,我們包完了,我數(shù)了數(shù)我的',又數(shù)了數(shù)我的奶奶的,發(fā)現(xiàn)我的奶奶比我少一個,我頓時高興的一蹦三尺高。這時我的奶奶走了過來,對我說:“孩子,比賽的輸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參加了,如果你贏了也不能驕傲,只有沉著冷靜的人,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勝利者!

  我的奶奶的這番話語,深深地藏在了我的心底里,令我受益匪淺。

端午節(jié)作文 篇5

  端午節(jié)——這個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能讓忙碌的人們放假休閑、和家人團聚、吃上香噴噴的粽子,真是一個令人幸福的習俗和傳統(tǒng)。我好喜歡!

  端午節(jié)提得最多的自然是粽子。早在一周前,姥姥姥爺就把寬窄整齊的.粽葉泡在水中,然后把準備的小棗、蜜棗、豆沙、葡萄干、肥瘦豬肉等用小盆分開,把肉切成小方形浸漬成醬油色,米也拌勻了。一桶粽葉、一鍋米、一盆肉、一堆麻線,幾盆餡、姥姥姥爺就坐在小板凳上包粽子啦:拿兩張粽葉并排整齊,折成漏斗狀,舀一勺米,夾一大塊精肉和一小點肥的,用米蓋上,手指捋平,粽葉翻來覆去包緊,再扯根線一頭咬在齒間,一頭繞幾圈扎緊,扣個活結(jié)就成了,干凈利落。包出的三角粽、枕頭粽都邊是邊、角是角,絕不會散開。小棗粽、蜜棗粽和小豆沙粽更是連麻線都省了,直接把粽葉的末梢插入葉邊就結(jié)實了。一大家子的人都在一起,姥姥姥爺要忙活好久才夠大家嘗鮮。姥姥姥爺包的肉粽是我最愛吃的,煮熟之后肥肉都化開了不會感覺油膩,粽子則咸淡適中,糯而不爛,還有最解饞的肉。

  傳統(tǒng)會隨著歲月的流逝和我一起成長,越來越清晰的種在我幼小的心靈中,和家人團圓吃粽子的情景永遠不會淡忘,端午節(jié)已經(jīng)成為一種深刻的文化走進我的生活,凝聚我的情感,我不僅懂得了國定假日,我更珍惜一家人的感覺。今天這端午的味道,就是明天對童年的回憶。相信從小家升起的愛必將會打動全世界!

端午節(jié)作文 篇6

  再過二十來天,端午節(jié)就要到了。

  說起我家過這個端午節(jié)呀,我還真是感慨萬分!實屬讓人哭笑不得!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边@首民謠生動地表達了端午節(jié)的主要習俗。

  我的家鄉(xiāng)沒有江河湖水來劃龍舟,不過每逢端午,還是可以看到人家門前插著一束艾草或菖蒲,更可以聞到從各家各戶傳來的陣陣粽子的香味。

  按理說,我家過端午也沒啥區(qū),別可就是有些與眾不同。眾位看官欲知到底有何不同,且耐心往下看

  其實也無太大區(qū)別。還不就是過個端午節(jié)!只是我家的氣氛不對頭。

  人家過端午,都歡歡喜喜,熱熱鬧鬧的;可我家卻是硝煙彌漫,分成兩派,年年都要斗上兩回合,才肯罷休。

  第一回合:吃粽子

  傳說在屈原投江時,人們因為撈不上屈原的尸體,所以用棟葉、蘆葉和五彩絲包裹的粽子投入汨羅江以祭祀屈原,不讓江里的蛟龍吃掉屈原的尸體。從這以后,端午節(jié)包粽子的習俗就流傳了下來。

  如今的粽子在講究飲食文化的中國人巧手經(jīng)營下,不論是造型還是原料上,都有了很大的變化。而我家的分歧之一就在這粽子餡兒上。

  爸媽喜歡吃糯米粽、蠶豆粽;而我和弟弟則喜歡吃豆沙粽和肉粽?蓩寢屧诎兆拥臅r候總是以種種理由來反對包豆沙粽和肉粽。于是就有了第一回合的較量。

  “媽,這次有包豆沙粽和肉粽嗎?”

  “包那兩種粽子多麻煩!包豆沙粽又要洗、又要磨的你想累死你媽我哇!肉粽又油膩膩的,多吃對身體健康無益。還是糯米粽和蠶豆粽比較好!”

  “青菜蘿卜,各有所好。我們兩姐弟就是喜歡吃這兩樣嘛!難道您連這一小小的要求都不肯答應嗎?”

  “那好啊,你們有本事就自己包去,現(xiàn)在我沒空!”

  “包就包,誰怕誰!”

  正所謂“民以食為天”,怎么著也不能虧了自己的肚子!很快我們就湊齊了所需的原料。接下來我們倆淘米的淘米、切肉的切肉,干的是熱火朝天!

  忙了大半天,總算把粽子包好、煮好了。可我們還是和爸媽堵著氣呢。干脆就把吃的挪到了客廳,邊看電視邊吃粽子,好不愜意!

  第一回合:我方勝利!第二回合:懸艾草

  艾草和菖蒲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可以驅(qū)蚊殺蟲;懸艾草又是端午節(jié)的習俗,是用來驅(qū)鬼避邪的。所以我方一致認為門前應該掛一束艾草。

  可是敵方卻認為在門前掛艾草只會招來蚊蟲蛇蟻,就堅持不去采摘艾草。第二回合的較量爆發(fā)。

  一陣唇槍舌戰(zhàn)之后,我方漸漸處于下風。雖然很想在門前掛上一束艾草,可由于我方?jīng)]有人愿意上山去采,也沒有地方可以得到艾草。于是終以戰(zhàn)敗而告終。

  第二回合:敵方勝利!

  就這樣,每年較量情況都是一成不變:打和?蛇@端午節(jié)過的是真不是滋味。唉,真是“偷雞不成反被蝕了把米”!

  再過二十來天后的端午節(jié),我家又免不了一場較量了。唉,我家的端午節(jié)就是如此讓人哭笑不得!

  端午節(jié)的習俗作文450字:難忘的端午節(jié)

  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汩羅江邊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兩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大家包粽子、劃龍舟、煮雞蛋,用各種方式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我愛吃香噴噴的`粽子,也看過別人包粽子,卻從未自己動手包過。直到今天,我才算是大開眼界了。

  開始動手,我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粽葉,學著外婆的樣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塊豬肉,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得意了,比想象中還順利地完成了一大半。當我再把粽葉蓋好時,糯米卻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跳出來。我急得滿頭大汗。幸好外婆替我“解了圍”割掉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氣。

  我手忙腳亂的折騰了一會兒,終于到了最后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扎粽繩。外婆說,粽子要包扎嚴實才好吃。我接過棕繩,先把粽子五花大綁捆了一圈,還自作主張地打了一個蝴蝶結(jié),自認為包得不錯?墒钱斘夷闷痿兆訙蕚浞湃胪胫,不小心拉了一下棕繩,只聽得“嘩啦”一聲,粽葉散開了,糯米們像飛珠滾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滾落下來。

  我不甘心,又試了一次,這次順利多了,我一連包了好幾個粽子。包好的粽子放進鍋里用猛火煮,大約1小時后,改小火煮30分鐘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過程中,我總是急不可耐地要揭蓋子察看情況。等待的時間總是特別的漫長,看到熱氣騰騰的粽子終于從鍋里“解放”出來的時候,我高興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剝開,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黃松軟的“粽肉”了。

  品嘗著自己的勞動成果,我不禁想,明年端午節(jié),我還要包粽子。

端午節(jié)作文 篇7

  在傳統(tǒng)節(jié)日中,我最喜歡的要數(shù)端午節(jié)了。端午節(jié)又叫“端陽節(jié)”、“重五節(jié)”等,是農(nóng)歷的五月初五,俗稱“端午”!岸恕笔恰伴_端”、“初”的意思。端午節(jié)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家家戶戶都要吃粽子、插艾草、喝雄黃酒,南方各地舉行龍舟大賽,場面十分壯觀,都與悼念屈原有關。

  端午節(jié)那天,我剛睜開朦朧的雙眼,就看見媽媽正忙著什么,起來一看,原來媽媽正忙著包粽子。只見媽媽麻利地取來三片葉子,把兩片葉子正著放,一片反著放,夾在中間,然后把這三片葉子卷成一個空心的圓雉形。接著,媽媽在空心圓錐形里的粽葉里插上一根筷子,拿調(diào)味勺舀了一些糯米放在里面,又放入兩枚蜜棗,幾粒葡萄干,然后均勻地搖動筷子,直到把它們包得緊緊的。最后,媽媽兩手握緊粽葉,用繩子在粽子尖角附近往返纏了兩圈,結(jié)上繩頭,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把它們放在高壓鍋里蒸15分鐘。香噴噴的粽子味飄過來,我一聞就流口水了,媽媽說我是個“小饞貓”。

  晚上,我們到爺爺家一起過節(jié)。要吃晚飯了,爺爺從柜子里拿出一瓶像藥酒一樣的'東西,還讓我們每人喝一口。我問爺爺:“這是什么呀?”爺爺笑著說:“這是雄黃酒,喝了可以避邪。”我端過酒杯,喝了一小口,感覺辣辣的。但為了避邪,辣算什么!

  瞧,這就是我們家的端午節(jié)。我喜歡!

端午節(jié)作文 篇8

  說起端午節(jié),想起了小時候在家過的端午節(jié)來!

  在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中,有很多習俗,在離開家鄉(xiāng)的這些年里,不經(jīng)意的深深回憶起來,總覺得有種塵封的感覺!掐指一算,有近10年沒有過個正宗的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了!

  在家鄉(xiāng),端午節(jié)的前個晚上,各家都要備一盆水,水里面泡上艾葉,然后放在外面,在端午節(jié)的早上,全家洗臉的水,都要從這一盆水里面取,人多的家庭可要節(jié)省著用了,免得有人沒的水洗臉。有小孩子的人家,一大早要早早把小孩子叫起來,到外面的池塘,河里,或者湖邊去洗澡,據(jù)說這樣能洗去一年的晦氣,而且還有避邪的作用。

  在吃早飯時,這些雞蛋、蒜和粽子,都要擺上飯桌了,同時在飯桌上,還要擺一樣,那就是酒壺,而酒壺里面的酒,被泡成了雄黃的顏色,喝了這樣的雄黃酒,也是為了避邪!有小孩子的人家,還要把喝盛的雄黃酒,擦在小孩子的耳朵上面,因此,吃過飯出去玩耍時,能看到到處都是耳朵被抹了雄黃的小孩子,這不能不說也是一種特色吧!假如細看的話,還會發(fā)現(xiàn)這些小孩子的.身上,都會戴了一個香囊,手、腳、脖子、手指頭都會纏了五色線的,這樣的香囊里面裝的香料同樣也是艾葉。五色線,顧名思義,就是用五種顏色的繡花線拈成的,這樣的說法是為了避免蛇蟲來咬。

  在端午節(jié)這天早上,各家還要把艾葉插在門的兩天,有點象清明節(jié)時插柳枝一樣,這樣的說法也是為了驅(qū)病避邪。走在村子里,裊繞的炊煙中,伴著縷縷的艾葉的清香,和著露珠的清新氣息,給這樣一個早晨增添了濃濃的特有的節(jié)日氣氛。許多年過去了,每當這天,總是能隔著時空聞到記憶里遠遠的家鄉(xiāng),在這天早晨漂來的濃濃香味。

  今天正值端午節(jié),祝所有的好朋友們節(jié)日快樂!祝家鄉(xiāng)的父母家人節(jié)日快樂!祝同我一樣遠在他鄉(xiāng)的哥嫂節(jié)日快樂!

【端午節(jié)作文】相關文章:

端午節(jié)過端午節(jié)的作文04-20

悠悠端午節(jié)_端午節(jié)作文03-25

【精選】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作文3篇08-01

【精選】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作文三篇08-01

精選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作文六篇08-11

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作文4篇08-12

【精選】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作文四篇08-09

[精選]端午節(jié)作文07-09

端午節(jié)作文(精選)07-10

(精選)端午節(jié)的作文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