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國歷史的教訓》讀書筆記
讀完一本書以后,大家一定都收獲不少,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書筆記了。但是讀書筆記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國歷史的教訓》讀書筆記,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國歷史的教訓》讀書筆記1
筆記記錄:科舉制度淘汰了陳規(guī)陋習,拓寬了發(fā)現(xiàn)人才的渠道,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人才質(zhì)量,對維護封建統(tǒng)治十分有利。錢穆先生看得最清楚,科舉取士使得“此1000年來,中國社會上再無固定之特殊階級出現(xiàn)”。唯有糊名公道在,孤寒宜向此中求。
閱讀感想:科舉制度存在了1300多年,真的.是使得平民都能有機會一展才華,我們需要的是公平。正如近代高考制度一樣,在選舉人才方面立下了汗馬功勞。人才才是國家的棟梁。
《中國歷史的教訓》讀書筆記2
一本由紀檢監(jiān)察干部、法學博士習驊寫就的《中國歷史的教訓》問世,初讀該書,給人一種讀故事的感覺,再讀,就有了震心的效果,這不就是一劑反腐肅貪教育活動的良藥嗎!
“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歷史是過去的,但也是現(xiàn)在的,更是未來的,歷史就是一把鑰匙,可以打開人們的心靈,讓其去思索,去漸悟,尋找到走下去的路,甚至可以讓其不再走彎路。
《中國歷史的教訓》這是第一本由紀檢監(jiān)察干部傾注心血、聯(lián)系反腐敗斗爭的實際而寫就的讀史感悟。以古道今,用“放大鏡”的手法,將古今中外不同類型的干部、公職人員形象匯聚在一起,來探究腐敗的根源,正反齊上,從而來反思當今中國的腐敗問題。
作者習驊在反腐第一線工作多年,全書收錄了他創(chuàng)作于20xx年—20xx年,并發(fā)表在《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上的24篇“說古道今”的文章,以輕松的筆調(diào)通過眾多令人嗟嘆與沉思的人物故事,來講述歷史風云變幻中的不變正道。
“說古”,眾人首先想到的便是像磚頭一樣厚實的、咬口的評說。但全書共兩個部分,24篇,不僅不長,還很有趣,好似連環(huán)畫,為我們畫出了千百年來中國官場吏治的千姿百態(tài),通俗易懂。作者習驊以特寫鏡頭、放大鏡來塑造形象。如:雍正、周秉德等人物,偉大得讓人拍案叫絕;而蔡孝乾、顧順章等人的卑劣,讓人唾棄,甚至有想沖上去打他們的沖動;慈禧、阿福、小王等的愚蠢,讓人頓足捶胸,又不得不讓我們重新整理思維,消除“腐敗非罪化”的錯誤價值觀。人物形象生動、活靈活現(xiàn),一次又一次地觸動心靈,洗禮心靈。
再從目錄“崇禎本可不上吊”、“皇帝的伙食費”、“慈禧收禮”等,就可以嗅到“腐”的味道,感受到作者犀利詼諧的筆鋒,化嚴肅為幽默,沒有說教,更沒有定“條例”,小故事大道理,讓人笑后就是思與悟,震撼心靈。
關鍵還在于《中國歷史的教訓》以史為鑒,立足中國,傳遞廉政正能量。習驊,在反腐第一線工作多年,現(xiàn)在中央紀委派駐機構工作,曾先后師從南京大學林仁棟教授、北京大學黃宗良教授,研究廉政立法和蘇共問題。正因為他工作的特殊性,全書對腐敗的剖析,既具全局性又不乏細致性,就是一個引路人——憶古思今。雖數(shù)隔千年,但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是割不斷的。忘記歷史,就沒有未來。
歷史是最好的老師,她忠實地記錄下每一個國家走過的足跡,也給每一個國家未來的發(fā)展提供啟示!皻v史的'教訓”就更具啟發(fā)性,教我們不要重蹈覆轍,不能在同一個坑里跌兩次。蘇共的消失,就是歷史給我們的最好教育。細細品讀《中國歷史的教訓》,想想那些“腐敗蛀蟲”的結局以及所導致的惡果,深思腐敗的“毒性”,匡正我們的價值觀,將那一幕幕由腐敗導致的“災難”牢記于心,筑牢拒腐防變之墻,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努力,掃干凈“蛀蟲”,營造一個風清氣正的社會環(huán)境,中國需要廉,需要干凈,就像人需要空氣一樣,萬物生長需要陽光一樣。只有鏟除腐敗滋生的土壤,才能實現(xiàn)“中國夢”。
《中國歷史的教訓》讀書筆記3
筆記記錄:作風問題最能反映一個人的本質(zhì),有什么樣的精神世界,就有什么樣的行為做派,內(nèi)心既然沒有了責任感和使命感的位置,人就是丟了靈魂的行尸走肉,除了奢侈享樂,消極腐敗,他會有別的人生樂趣嗎?他會與人民群眾同甘共苦嗎?讓這樣的干部掌握國家命運,不要說王朝末世,就算是在康乾盛世,結果也不會好?梢姡刹孔黠L問題折射出的深層問題,決定了一個政權的.前途和命運。
閱讀感想:行的正坐得直,這才是人應有的樣子。
【《中國歷史的教訓》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中國歷史》讀書筆記6篇07-09
教訓的意思及教訓造句11-02
中國歷史句子10-19
中國歷史故事12-16
中國歷史名句09-27
中國歷史作文02-29
中國歷史典故07-28
中國歷史典故08-04
中國歷史心得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