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人物的故事 推薦度:
- 歷史人物的故事 推薦度:
- 歷史人物的故事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歷史人物的故事15篇【精品】
歷史人物的故事1
春秋時候,晉獻公聽信讒言,殺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異母兄長重耳。重耳聞訊,逃出了晉國,在外流亡十九年。
經(jīng)過千幸萬苦,重耳來到楚國。楚成王認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為,就以國君之禮相迎,待他如上賓。
一天,楚王設(shè)宴招待重耳,兩人飲酒敘話,氣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問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晉國當(dāng)上國君,該怎么報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說:“美女侍從、珍寶絲綢,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獸皮,更是楚地的盛產(chǎn),晉國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獻給大王呢?”楚王說:“公子過謙了,話雖然這么說,可總該對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國當(dāng)政的話,我愿與貴國友好。假如有一天,晉楚國之間發(fā)生戰(zhàn)爭,我一定命令軍隊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還不能得到您的原諒,我再與您交戰(zhàn)!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晉國當(dāng)了國君,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晉文公。晉國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強大。
公元前633年,楚國和晉國的軍隊在作戰(zhàn)時相遇。晉文公為了實現(xiàn)他許下的.諾言,下令軍隊后退九十里,駐扎在城濮。楚軍見晉軍后退,以為對方害怕了,馬上追擊。晉軍利用楚軍驕傲輕敵的弱點,集中兵力,大破楚軍,取得了城濮之戰(zhàn)的勝利。
故事出自《左傳·僖公二十二年》。成語“退避三舍”比喻不與人相爭或主動讓步。
歷史人物的故事2
1、東山再起(謝安)
典故:東晉政治家謝安出身士族,是個十分有才干的人。但他寧可隱居于東山,也不愿意做官。有人曾舉薦謝安做官,結(jié)果不到一個月他就不想干了。到了四十多歲的時候他才又出來做官,出任要職。
釋義:指退隱后再次出任要職。也比喻失勢之后又重新得勢。
2、紙上談兵(趙括)
典故:戰(zhàn)國時期趙國名將趙括,年輕時學(xué)兵法,談起兵事來父親也難不倒他。后來他接替廉頗為趙將,在長平之戰(zhàn)中,只會按照兵書上的理論制定作戰(zhàn)計劃,不懂得變通,結(jié)果被秦軍大敗。
釋義:比喻空談理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也比喻空談不能成為現(xiàn)實。
3、四面楚歌(項羽)
典故:漢高祖劉邦在攻打西楚霸王項羽時,將項羽的軍隊圍困于垓下。此時項羽的士兵已經(jīng)很少了,糧食也沒有了。夜里四周圍住項羽軍隊的漢兵唱起了楚國的民歌。項羽吃驚地說:“劉邦已經(jīng)到楚地了么?為何他軍隊中的楚國人這么多呢?”項羽打算突圍逃走,最終在烏江畔自刎。
釋義:比喻陷入四面受敵、孤立無援的境地。
4、投筆從戎(班超)
典故:東漢時期軍事家、史學(xué)家班超年少時常常替官府抄書,以此來養(yǎng)家。班超面對這樣的生活曾扔下筆感嘆:“我若沒有更好的志向,也應(yīng)該像傅介子、張騫立功封侯,怎能長期在筆硯間忙碌呢?”旁邊的人都嘲笑他。班超就對他們說:“小人物怎么能了解壯烈之士的志向呢?”后來他奉命出使西域,最終立下了功勞,封了侯。
釋義:扔掉筆去參軍,指文人從軍。
5、暗渡陳倉(韓信)
典故:漢高祖劉邦從漢中出兵要攻打項羽的時候,大將軍韓信故意明修棧道,迷惑對方,暗中繞道奔襲陳倉,取得勝利。
釋義:比喻用一種假象迷惑對方,實際上卻另有打算。
6、韋編三絕(孔子)
典故:孔子晚年喜歡《易經(jīng)》,他花了很大的精力,反反復(fù)復(fù)把《周易》讀了許多遍,又附注了許多內(nèi)容。這樣的讀來讀去,把串連竹簡的.牛皮帶子也給磨斷了幾次,不得不多次換上新的再使用。
釋義:編連竹簡的皮繩斷了三次。比喻讀書勤奮。
7、司空見慣(劉禹錫)
典故:唐代詩人劉禹錫在任蘇州刺使時,有一個曾任司空官職的人叫李紳,因仰慕劉禹錫,便邀請他一同喝酒,并請了幾個歌女作陪。席間,劉禹錫詩興大發(fā),賦詩一首:“高髻云鬢新樣妝,春風(fēng)一曲杜韋娘,司空見慣渾閑事,斷盡蘇州刺史腸!
釋義:指某事常見,不足為奇。
8、入木三分(王羲之)
典故:相傳王羲之在木板上寫字,木工刻時,發(fā)現(xiàn)字跡透入木板三分深。
釋義:形容書法極有筆力,F(xiàn)多比喻分析問題很深刻。
9、一飯千金(韓信)
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信釣于城下,諸漂母漂,有一母見信饑,飯信,竟漂數(shù)十日。”又:“信至國,如所從食漂母,賜千金!
典故:韓信出身貧困,父母早逝,沒有別人可以依靠,只好每天到河邊去釣魚,用魚來充饑。有一天,韓信碰到一個老婆婆。老婆婆見他餓得骨瘦如柴,面無血色,便把自己的飯分一些給他吃。一連幾天,這位老婆婆每天都給韓信飯吃,韓信十分感激,便對老婆婆說:“您這樣照顧我,將來我一定要好好報答您!表n信被封為楚王后特意回故鄉(xiāng)見老婆婆,向她再三道謝,并送給她一千兩黃金。
后指受人的恩惠,切莫忘記,雖然所受的恩惠很是微小,但在困難時,即使一點點幫助也是很可貴的;到有能力時,應(yīng)該重重地報答施惠的人才是合理。
10、接竿而起(陳勝)
出自漢·賈誼《過秦論》:“斬木為兵,揭竿為旗!
典故:公元前209年,陽城地方官派官差押送900多名壯丁去漁陽守邊,官差選陳勝、吳廣管理壯丁,走到大澤鄉(xiāng)遇到大雨,不能按期到達,按秦律規(guī)定這些人得全部處死,陳勝、吳廣迫不得已,只好舉起竹桿當(dāng)義旗,進行起義。
后指人民起義。
11、孺子可教(張良)
出自《史記·留侯世家》:“父去里所,復(fù)返,曰:‘孺子可教矣!
典故:戰(zhàn)國時期,韓國姬公子因為行刺秦始皇未遂,逃到下邳隱匿,改名張良。有一天他在圯水橋上散步,遇到一個老人的鞋掉到橋下,他主動拾起并替他穿上。老人家認為他是孺子可教,就送他《太公兵法》,他仔細鉆研后成為劉邦的謀士。
后指年輕人可培養(yǎng)。
12、暴殄天物(商王)
出自《尚書·武成》:“今商王受無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
典故:商朝末年,紂王帝辛對內(nèi)統(tǒng)治手段殘暴,對外連年征戰(zhàn)用兵,導(dǎo)致商朝政治腐敗。武王姬發(fā)在征討商紂前說:“我周王姬發(fā)將征伐商,因為今日的商君紂暴虐無道,任意蹧蹋鳥獸草木等自然界生物,又殘害苛虐百姓。不但使自己成為逃亡罪犯的頭領(lǐng),更使商朝城邑成了罪犯集中躲藏的巢窟。我獲得了志士仁人的協(xié)助,所以敢敬奉天意,前去遏制禍亂。”最后商周決戰(zhàn)于牧野,紂王慘敗,自焚而死,商朝滅亡。
《書經(jīng)》原文中的“暴殄天物”,原指紂王任意糟蹋自然界的生物,后來演變?yōu)槌烧Z,用來比喻糟蹋物力,不知珍惜。
13、暗渡陳倉(韓信)
出自元·無名氏《暗度陳倉》第二折:“著樊噲明修棧道,俺可暗度陳倉古道。這楚兵不知是智,必然排兵在棧道守把。俺往陳倉古道抄截,殺他個措手不及也!
典故:秦末項羽滅了秦以后,自封西楚霸王,背叛誰先攻入咸陽的人為王的約定,劉邦極為不滿,領(lǐng)兵進入四川,沿途燒了巴蜀的棧道,封為漢王,劉邦得到韓信的幫助,明里在修棧道,背地繞道輕取項羽的大將章邯,進而取得中原為王。
后比喻用一種假象迷惑對方,實際上卻另有打算。
14、四面楚歌(項羽)
出自《史記·項羽本紀(jì)》:“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dāng)?shù)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典故:楚漢相爭時期,項羽攻占秦都以后,燒殺擄掠,人民怨聲載道。漢王劉邦趁機出擊想衣錦還鄉(xiāng)的項羽,讓大軍把項羽圍在垓下,并設(shè)下“四面楚歌”之計,項羽以為漢軍已經(jīng)攻占楚地,以為要滅他,只好邊飲酒邊唱歌,悲壯自刎身亡。
后比喻陷入四面受敵、孤立無援的境地。
15、怒發(fā)沖冠(藺相如)
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發(fā)上沖冠!
典故:戰(zhàn)國時期,秦昭襄王為得到趙國的和氏璧,便允諾趙惠王以15座城池交換。迫于秦國勢力,趙王派藺相如帶和氏璧去交換,秦王閉口不談城池的事,藺相如用計奪回和氏璧,并怒發(fā)沖冠地說:“如果不以城池交換,我就與和氏璧同歸于盡!
指憤怒得頭發(fā)直豎,頂著帽子。形容極端憤怒。
歷史人物的故事3
高傲的淳于髡
淳于髡,是齊國人。他博聞強記,學(xué)業(yè)不局限于一家之言。他非常善于察顏觀色、揣摩人主的心意。有個賓客向梁惠王推薦了淳于髡,梁惠王單獨兩次接見他,可是他始終一言不發(fā)。梁惠王感到很奇怪,就責(zé)備那個賓客說:“你稱贊淳于先生,說連管仲、晏嬰都趕不上他,把他比作神仙一樣的人物,可我見了他,他根本不跟我說話,我連一點收獲也沒得到啊。難道是寡人不配跟他談話嗎?到底是什么緣故呢?”那個賓客把惠王的.話告訴了淳于髡。淳于髡說:“我前一次見大王時,大王的心思全用在相馬上;后一次再見大王,大王的心思卻用在了聲色上。我對此能說什么,只能沉默不語了。”那個賓客把淳于髡的話轉(zhuǎn)告了惠王,惠王大為驚訝,說:“哎呀,淳于先生真是個神仙圣人啊!前一次淳于先生來的時候,有人獻給寡人一匹好馬,寡人還沒來得及看一下,恰巧淳于先生來了。后一次來的時候,又有人獻來歌伎,寡人還是沒來得及欣賞,就遇到淳于先生來了。我接見淳于先生時雖然喝退了身邊侍從,可是心里卻想著馬和歌伎,確實是這么回事。”后來惠王再次接見淳于髡,兩人專注地進行交談,一連三天三夜都沒感覺到倦意;萃醮蛩惴饨o淳于髡高官爵位,淳于髡卻客氣地推辭不受。淳于髡離開時,梁惠王贈給他一輛由四匹馬駕的精致車子、五匹帛和璧玉以及百兩黃金。淳于髡終身都沒有出仕做官。
歷史人物的故事4
千古以來,諸葛亮深受人們的愛戴,身上有著無數(shù)美麗的光環(huán)。
“未出茅廬,已知天下三分。”毫無疑問,這是對諸葛亮才華的側(cè)面概括。集超人智慧與謀略于一身的諸葛亮,被善于招攬人才的劉備重用,蜀國在諸葛亮的全力以赴下,終成就了大業(yè)。
我喜歡諸葛亮遇事鎮(zhèn)定自若,深謀遠慮。在“空城計”中,智慧的他毫不畏懼司馬懿的逼迫,從容布置,從而使對方退兵,西城得以轉(zhuǎn)危為安。我喜歡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料事如神。在“草船借箭”中,妒賢嫉能的周瑜設(shè)計陷害諸葛亮,而諸葛亮將計就計,趁大霧天扎草人攻打曹營,從而借來十萬支箭,為赤壁之戰(zhàn)準(zhǔn)備了足夠的`箭支,也保全了自己
。我還喜歡諸葛亮的智勇超群與忠貞不渝。諸葛亮為了求得南方的長治久安,聽從馬謖的建議,采用“攻心為上”的計謀,在與孟獲的戰(zhàn)斗中七擒七縱,最后使孟獲心悅誠服地歸順了劉備,成為蜀漢南方的屏障……這些世人耳熟能詳?shù)墓适聼o不閃耀著諸葛亮知識與智慧的光芒。
我喜歡諸葛亮一生淡泊名利、志存高遠的品質(zhì)。他是一個“滴水之恩,必將涌泉相報”的人。他的一片丹心以求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因為受到劉備三顧茅廬之恩,諸葛亮只求安心生活,“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币驗槭艿絼淙櫭⿵]之恩,白帝城托孤之重任,為了漢室之興竭忠盡智,至死不渝,他是真正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他為了江山社稷,忠貞不二,嘔心瀝血,直到臨死之前,還念念不忘江山社稷大業(yè),為的就是報先帝的知遇之恩,實在可歌可泣!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這是后人對諸葛亮的評價,可以看出諸葛亮的鞠躬盡瘁。諸葛亮的性格品質(zhì)至今還廣為后人流傳!度龂萘x》同時也塑造了很多不同性格的英雄人物,它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了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讀物了。
訪先人之遺跡,發(fā)圣賢之古情。
千百年來,諸葛亮成為東方智慧的化身,也是忠誠、廉潔、正直的榜樣,很多歷史典故都出自諸葛亮,“三顧茅廬”,“舌戰(zhàn)群儒”,“火燒赤壁”,“三氣周瑜”、“六出祁山”,“白帝托孤”,“嘔心瀝血”、“七縱七擒”,“空城退雄兵,死諸葛嚇走活仲達”等等。不僅如此,后世留下了許多與諸葛亮有關(guān)的諺語、俗語或歇后語。如“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薄叭f事俱備,只欠東風(fēng)!薄凹壬,何生亮!”
“諸葛亮借箭——有去無還。”等等的這些諺語、俗語、歇后語不計其數(shù)。其傳奇般故事為世人千古傳誦,數(shù)不勝數(shù)。
諸葛亮,靈與肉雖然已經(jīng)化作清風(fēng)明月,但他的精神品質(zhì)卻在歷史的天幕上鑲嵌起耀眼的恒星,為世人永遠展現(xiàn)出他那圣潔的光輝!
歷史人物的故事5
諸葛亮奉劉備之命到達江東勸說孫權(quán)共同抗曹,魯肅帶他前去會見孫權(quán)。諸葛亮見孫權(quán)碧眼紫髯,一表人材,自知難以用言語說動,便打定主意要用言語激他。 寒喧之后,孫權(quán)問道:“曹兵共有多少?”諸葛亮答:“馬步水軍,共100余萬!睂O權(quán)不信。諸葛亮說:“曹操在兗州時,就有青州軍20萬;平定河北,又得 五六十萬;在中原招新兵三四十萬,現(xiàn)在又得荊州兵二三十萬:如此算來,曹兵不下150萬。我只說100萬,原因是怕驚嚇了江東之士!濒斆C聽后大驚失色, 一個勁向諸葛亮使眼色,諸葛亮卻裝看不見。孫權(quán)又問:“曹操部下戰(zhàn)將,能有多少?”諸葛亮說:“足智多謀之士,能征慣戰(zhàn)之將,不下一二千人!”孫權(quán)道: “曹操有吞并江東的意圖,戰(zhàn)與不戰(zhàn),請先生為我下決心!敝T葛亮說:“曹操取得了官渡之戰(zhàn)的勝利,又新破荊州,威震天下,現(xiàn)在即使有英雄豪杰要與他抗衡, 也沒有用武之地,所以劉豫州才逃到這里。希望將軍您量力而行:如果能以吳、越之眾與他抗衡,就不如早一點與其絕交;如果不能,為什么不依眾謀士的主張,向 他投降呢?”
孫權(quán)道:“就如您所說的,那么劉豫州為什么不投降曹操呢?”諸葛亮說:“當(dāng)年的田橫,不過是齊國的一名壯士罷了,尚能篤 守節(jié)義,不受侮辱,更何況身為王室之胄、英才蓋世、眾士仰慕的劉豫州。事業(yè)不成,這是天意,又豈能屈處人下?”孫權(quán)聽了,不禁勃然大怒,退入后堂。眾人都 笑諸葛亮不會說話,一哄而散。魯肅則一個勁埋怨諸葛亮,批評他藐視孫權(quán)。諸葛亮笑道:“我自有破曹良策,你不問我,我豈能說?”魯肅聽罷,趕緊跑到后堂告 訴孫權(quán)。孫權(quán)回嗔作喜,又出來與諸葛亮相見,并設(shè)酒宴款待。經(jīng)請葛亮一番實事求是地分析,孫權(quán)果然進一步堅定了抗曹決心。
周瑜系江東 主戰(zhàn)派的.核心。但是,他在與諸葛亮相見時,卻故意反說宜降不宜戰(zhàn)。魯肅不知是詐,與周瑜當(dāng)面爭辯起來。諸葛亮裝作主張投降的樣子,然后說:“我有一計,既 不必牽羊擔(dān)酒,納土獻印,也不必親自渡江;只要派一名使者,送兩個人到江北給曹操,百萬大軍就會卷旗卸甲而退。”周瑜問道:“用哪兩個人?”諸葛亮說: “我在隆中時,就聽說曹操在漳河新建了一座十分壯麗的樓臺,稱之為‘銅雀臺’,并且廣選天下美女置于其中。曹操原本就是個好色之徒,他很早就聽說江東喬公 有兩個女兒,長曰大喬,次曰小喬,都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曹操曾經(jīng)發(fā)誓說:‘我一愿掃平四海,以成帝業(yè);一愿得江東二喬,置之于銅雀臺,以樂晚 年。如此,雖死也沒有什么可恨的了!梢姡拾偃f雄兵,虎視江南,其實不過是為得到這兩個女子。將軍何不去找那喬公,用千金買下這兩個女子,派人送給 曹操。曹操得到她們之后,心滿意足,必然班師回朝。”周瑜道:“曹操想得到二喬,有什么證驗沒有?”諸葛亮說:“曹操的小兒子曹植,下筆成文。曹操曾經(jīng)命 他寫了一篇《銅雀臺賦》。賦中的意思,單道他家合為天子,誓娶二喬!敝荑さ溃骸跋壬能記得這篇賦嗎?”諸葛亮說:“我愛其文采華美,曾經(jīng)把它背了下 來!闭f完,當(dāng)即將《銅雀臺賦》背誦了一遍。其中“攬‘二喬’于東南今,樂朝夕與之共”一語,果然是想要得到江東二喬的意思。周瑜聽罷大怒,站起來指著北 方大罵道:“老賊欺人太甚!”諸葛亮連忙勸阻說:“當(dāng)年漢朝皇帝曾以公主和親,今天為了退敵,這民間的兩個女子有什么可惜的呢?”周瑜道:“先生有所不 知,大喬是孫伯符(即孫策,孫權(quán)之兄,其時已死)之婦,小喬乃周瑜之妻!敝T葛亮佯裝惶恐道:“我確實是不知此事,矢口亂說,死罪死罪!”周瑜道:“我與 老賊誓不兩立,希望先生助我一臂之力!庇谑,二人遂訂下聯(lián)合抗擊曹軍的大計。
激將法是人們熟悉的計謀形式,既可用于己,也可用于 友,還可用于敵。激將法用于己的時候,目的在于調(diào)動己方將士的殺敵激情。激將法用于盟友時,多半是由于盟友共同抗故的決心不夠堅定。諸葛亮對東吳用的便是 此計。激將法用于敵人時,目的在于激怒敵人,使之喪失理智,做出錯誤的舉措,以己方以可乘之機。激將法也就是古代兵書上所說的“激氣”、“勵氣”之法和 “怒而撓之”的戰(zhàn)法。前者是對己和對友,后者則是對敵。
歷史人物的故事6
風(fēng)光綺麗的江南水鄉(xiāng)——浙江山陰(今紹興),是清末愛國女杰秋瑾的故鄉(xiāng)。
秋瑾的家庭封建氣味很濃。她的爺爺、爸爸都做過官,張嘴閉嘴離不開封建禮教的陳詞濫調(diào)。
秋瑾長到十四五歲時,就已有志有才,很喜歡看有關(guān)梁紅玉、穆桂英等女英雄的故事書,決心像她們那樣為女性爭光。
有一天,秋瑾的表姐妹隨大人來玩,交談起來,姐妹們都恨自己是個女孩子,沒地位,沒自由,好像籠子里的小鳥。秋瑾越聽越覺不平,憤憤地說:“女性的.聰明才智不一定比男子差,只是因為女性沒有機會讀書,缺乏獨立謀生的本領(lǐng),依靠男人吃飯,才受欺侮。我們應(yīng)該立志圖強。”
這話不知怎的被秋瑾的父親知道了。他面帶慍色,把秋瑾叫到面前:“《女誡》看了沒有?記住了嗎?”
“不但看了《女誡》,還看了《史記》、《漢書》!鼻镨獜娜莼卮稹
“嗯,看這么多書?‘女性無才便是德!@句話你忘了么?”
“可寫《女誡》、編《漢書》的班昭就是女的啊!還有蔡文姬、謝道韞、李清照,都是才女。如果說‘女子無才便是德’,《漢書》就編不成了!
父親沒料到女兒竟敢當(dāng)面頂他,正要大發(fā)脾氣,一個女傭人進來說:“舅老爺來了!彼鹕硪凰π渥,就急忙迎客去了。
秋瑾看著父親的背影,不服氣地小聲嘀咕著:“不對就是不對,發(fā)脾氣能讓人服嗎?”
歷史人物的故事7
唐敬宗寶歷年間,亳州一帶傳說出產(chǎn)圣水,有病的人喝了以后立即痊愈。于是從洛陽到長江以北幾十個郡的人,爭相捐錢取水,亳州人獲利上千萬錢。消息不斷傳遞,就像真的一樣。當(dāng)時李德裕在浙西任職,他叫人在市集上用鍋盛上圣水,放五斤豬肉進去煮。宣言道:“如果真是圣水,豬肉就應(yīng)該沒有任何變化!辈痪弥螅庵笫炝。從此人心稍微安定一些,妖言也就在不久以后平息了。
謠言生事,在中國歷史上時常出現(xiàn),往往造成規(guī)模不小的震蕩。美國漢學(xué)家孔飛力寫過一本《叫魂》,就是取材于乾隆時期的真實歷史事件,此事牽動了整個國家機構(gòu),波及華北和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出現(xiàn)這類事件,與中國歷史的獨特架構(gòu)有關(guān),因為中國傳統(tǒng)上官民劃分很嚴(yán)格,百姓基本上處于自治之中,但是又極其缺乏教育資源,人格單一,比較容易受謠言的影響。遇到這種事件,最忌諱興師動眾,使用強權(quán)彈壓,《叫魂》中乾隆帝就是這樣主導(dǎo)了一幕鬧劇。李德裕很鎮(zhèn)定,認識到此類事件只是針對民眾的.心理層面,所以無須大動干戈,只要消除民眾心中的迷惑,用科學(xué)的方法來證偽,謠言就會不攻自破。
李德裕的手法中,值得我們推敲的是如何利用公共政策解決特殊問題。謠言生事屬于“私”的范疇,最好的方法是將問題擺到臺面上,用正常的方法解決。這樣處理,所耗費的人力和物力是比較合算的。相反,如果換一種手法,很可能會亂上添亂,耗費很大不說,收效也無法令人滿意。
統(tǒng)籌全局者忌諱自亂陣腳,處理緊急事務(wù)盡可能運用正常的手段。
歷史人物的故事8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這是他的詩句,他愛好游山玩水,給人們留下了一篇篇千古佳文,被人們稱之為“詩仙”,他就是李白。
李白在我的眼中,是個聰明絕頂,才華橫溢的人,然而唐玄宗只讓他侍詔翰林,做文字侍從之臣,當(dāng)時,皇帝沉溺楊玉環(huán)的美色之中,不管百姓之疾苦,國家之安康,都在李白的詩中流露出來了。
有才華卻不遇,壯志難酬的悲憤:“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笨沼幸簧聿湃A,卻遇不到懂“我”之人,不能才盡其用。
我眼中的李白,是個愛寫山水詩的人,“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這些都是用夸張手法寫的,因為這些詩句,他寫的詩成了浪漫派的'風(fēng)格,字里行間,處處灑脫。
李白剛奔花甲就與世長辭了,一顆古文學(xué)之星隕落了,但人雖已經(jīng)離世,但卻給人們留下了永傳不朽的詩句。
歷史人物的故事9
一、 教材解析
“講歷史人物故事”是四年級上冊第八單元口語交際的內(nèi)容,是在學(xué)生學(xué)習(xí)本單元歷史故事《王戎不取道旁李》《西門豹治鄴》《扁鵲治病》《紀(jì)昌學(xué)射》等文本的基礎(chǔ)上,結(jié)合單元語文要素“了解故事情節(jié),簡要復(fù)述課文”,對學(xué)生的閱讀進行有效的匯報和反饋,重在引導(dǎo)學(xué)生梳理重要信息,能夠較為完整、清晰地復(fù)述故事內(nèi)容,嘗試用上恰當(dāng)?shù)恼Z氣和肢體語言,讓講述更生動。不僅提升了學(xué)生的內(nèi)容把握能力,同時鍛煉了學(xué)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為學(xué)生的個性化表達提供展示的舞臺,也為本單元的的習(xí)作要求——寫清楚事情經(jīng)過和當(dāng)時感受奠定堅實的基礎(chǔ),有利于從口語表達向書面表達順暢過渡。在講述與評議的過程中,引導(dǎo)學(xué)生真誠對話,提升交際語言的運用能力。
二、 學(xué)情分析
四年級學(xué)生對于歷史故事和人物有一定的閱讀基礎(chǔ),尤其是本單元閱讀的文本,故事情節(jié)有趣,人物形象鮮明,學(xué)生都留有深刻的印象,同時有一定的個人閱讀積累,了解的歷史人物故事素材豐富。在近幾個單元的學(xué)習(xí)中,已經(jīng)學(xué)習(xí)并逐步掌握了抓住人物和情節(jié)把握故事內(nèi)容的方法,能夠比較完整地敘述故事。需要在關(guān)鍵信息提取、講述語言、表現(xiàn)形式等方面再作指導(dǎo),讓學(xué)生能夠把故事講完整、講清楚、講有趣。能夠在講述的基礎(chǔ)上進行交流評議,在對話中提升對講好故事的要求認知,真正提升口語表達的能力。
三、教學(xué)目標(biāo)
1.能夠抓住人物和情節(jié),制作信息卡片,借助關(guān)鍵信息將歷史故事講清楚,從中再次感受人物形象,受到智慧啟迪。
2.借助恰當(dāng)?shù)恼Z氣和肢體語言,把故事講述得更加生動。
3.結(jié)合歷史故事分享,感受文化的發(fā)展淵源,增強對歷史故事閱讀的興趣,對著名歷史人物的崇敬之情。
四、教學(xué)重點、難點
1.教學(xué)重點:引導(dǎo)學(xué)生借助關(guān)鍵的人物、情節(jié)信息,講清楚故事內(nèi)容,提升學(xué)生的口頭表達和交際能力。
2.教學(xué)難點:指導(dǎo)學(xué)生結(jié)合故事內(nèi)容選擇相應(yīng)的輔助形式,增強故事講述的表現(xiàn)力吸引力。
四、教學(xué)準(zhǔn)備
多媒體課件,信息卡片,學(xué)生搜集喜歡的歷史人物故事,星級評價表
五、教學(xué)過程
。ㄒ唬⿵(fù)習(xí)回顧,發(fā)現(xiàn)好故事
1.我們已經(jīng)閱讀了第八單元的好幾篇歷史故事,還記得嗎?說一說。
王戎不取道旁李、西門豹治鄴、扁鵲治病、紀(jì)昌學(xué)射
。ńY(jié)合學(xué)生所說的故事,再次回顧故事內(nèi)容及人物的特點,進而出示課件,引導(dǎo)學(xué)生對比發(fā)現(xiàn),題目多為“人物+情節(jié)”的方式,以最簡單的`語言概括故事內(nèi)容。)
2.大家也準(zhǔn)備了自己喜歡的歷史故事,試著用這樣簡介的方式說說:我喜歡讀的歷史故事是《 》。
。ńY(jié)合學(xué)生發(fā)言,再次引導(dǎo)關(guān)注人物和情節(jié),同時基于不同學(xué)生選擇的歷史故事了解學(xué)生的興趣點,及時進行閱讀內(nèi)容的點評,對學(xué)生進行閱讀方向點撥,引導(dǎo)學(xué)生閱讀經(jīng)典智慧故事。)
。ǘ┦崂硇畔ⅲ瓿伞疤嵩~器”
1.讀了這么多好故事,要與他人分享才更有意思,今天我們來開個故事會。ò鍟n題:歷史人物故事會)
2.要站在臺上給大家講出來,可不容易,你覺得怎么才能講得好?需要做些什么準(zhǔn)備?還有用上些有效的辦法?
。ńY(jié)合學(xué)生討論,明確講述的前提是對故事內(nèi)容非常了解,可以多讀幾遍;講述的重點是完整、清楚,要把主要人物和情節(jié)都講明白;講述的難點是生動、有趣,可以加動作、表情,或者變化語氣,尤其是有些“聽眾”不太懂的地方要說清楚。)
3.故事的內(nèi)容很豐富,為了讓大家講得順利,我們允許大家使用“提詞器”,知道怎么制作嗎?
(引導(dǎo)學(xué)生交流,明確“提詞器”要注意梳理重點信息。)
有個同學(xué)為了講清楚《西門豹治鄴》,給自己寫了這樣的提詞器:
田地荒蕪、人煙稀少 河伯娶媳婦 出錢 新娘
送新娘 投巫婆、官紳 求饒 騙錢害人
興修水利 安居樂業(yè)
你能看著這個“提詞器”講講故事嗎?
(指名講述故事內(nèi)容)
如果你要給自己提示故事的內(nèi)容,你會寫什么?
。ńY(jié)合學(xué)生討論,了解“提詞器”要抓住重點人物和情節(jié)。)
4.默讀自己選擇的歷史人物故事,趕快準(zhǔn)備“提詞器”。寫好之后,試著邊想邊講,可以借助“提詞器”。
。▽W(xué)生完成信息卡片,教師巡視指導(dǎo)。)
。ㄈ┙涣鞣窒,講述“大舞臺”
1.小組交流分享:組長組織,每位同學(xué)輪流講述自己喜歡的歷史人物故事,要求:說明題目,說清楚人物和情節(jié),聽眾有不太明白的地方,可以在同學(xué)講完之后提問或者補充,讓他把故事講得更清楚。最后,選出本組講得清楚、流暢、精彩的同學(xué)。
。ㄐ〗M交流,互相聽評。)
2.思考講述要求:既然大家都準(zhǔn)備的差不多了,我們就要進行全班分享了。有沒有想過:站在臺前講和坐在座位上講有什么不一樣?
(引導(dǎo)學(xué)生思考,臺前講故事的開場白和禮儀要求,注意聲音洪亮,有眼神交流,要加上適當(dāng)?shù)膭幼,或者借助道具吸引“聽眾”。?/p>
不同的故事在講的時候,除了內(nèi)容不一樣,還有什么不一樣?
(結(jié)合本單元的故事內(nèi)容,引導(dǎo)學(xué)生關(guān)注不同的故事氣氛,例如《西門豹治鄴》調(diào)查民情時的悲憤,了解原委以后的思索,懲治官紳時候的智慧,改善民生后的欣慰。借此理解要使用合適的語氣,有動作、表情的輔助才會更吸引人。)
3.組織全班交流
(1)指名上臺分享
請2-3位同學(xué)上臺講述,其他同學(xué)擔(dān)任聽評員,對他講故事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如果有任何沒聽明白的地方,可以現(xiàn)場提問。
(出示星級評價表,涵蓋內(nèi)容完整、語言流暢、聲音洪亮、輔助到位、表演禮儀等方面,學(xué)生進行聽評。)
。2) 組織評議交際
講故事的人有開場、有結(jié)尾,很注重展示的禮儀,還主動詢問大家的意見和建議。如果是評價或者提問的人該怎么說呢?
。ㄒ龑(dǎo)學(xué)生真正用“對話”的方式交流,有問有答,真誠表達,“如聊天一般自然”。)
。ㄋ模┗仡櫩偨Y(jié),走進“歷史書”
1.今天我們分享了這么多歷史故事,從大家的內(nèi)容就能感受帶很多。誰來分享一下?
(引導(dǎo)學(xué)生梳理故事人物,體會其流傳千古的經(jīng)典力量。)
2.其實歷史長河中有太多的經(jīng)典人物故事,總會以他們獨特的魅力吸引著我們。西門豹為官一方、造福百姓,王戎善于思考、推理有據(jù),扁鵲醫(yī)術(shù)精湛、觀察入微,紀(jì)昌堅持不懈、百步穿楊。你能送給自己喜歡的歷史人物一個什么樣的評價呢?
。ńM織學(xué)生交流對歷史人物的認知,進一步激發(fā)閱讀興趣,感受智慧魅力。)
。ㄎ澹├F(xiàn)在,回歸“真生活”
昨天的歷史回味無窮,今天的精彩等待記錄!同學(xué)們,睜大觀察的雙眼,也許你會發(fā)現(xiàn)身邊也有許多值得銘記的精彩故事,可敬人物,讓我們試著把事情清楚地記錄下來,也許你也會成為故事的主人公。
布置活動:回顧自己經(jīng)歷的難忘故事,注意回想當(dāng)時的感受。
附:板書設(shè)計
歷史人物故事會
人物+情節(jié)
語言+動作+語氣+道具
歷史人物的故事10
唐伯殼從小就喜歡文學(xué)和畫畫。九歲時,他拜當(dāng)時著名的畫家周臣為師,學(xué)習(xí)繪畫。兩年后,唐伯虎畫山水、人物、竹子和山石都已經(jīng)栩栩如生了。
但是唐伯虎不滿足自己的畫畫水平,又第二次拜師學(xué)習(xí),跟沈周老師學(xué)習(xí)繪畫。
唐伯虎的繪畫功底很深厚,加上刻苦勤奮地練習(xí),在一年的時間內(nèi)很快地提高了繪畫技藝,就連沈周老師也經(jīng)常稱贊他。
漸漸地,一向謙虛的唐伯虎有自滿的心理,這讓細心的沈周老師察覺到了。一天,他把唐伯虎叫來一起喝酒。在談話中,唐伯虎多次提到母親身體弱、身邊沒人照顧,希望老師能同意他回家。
沈周老師笑著說:今天高興,酒喝多了,身上有些熱,你去把窗子打開,通通風(fēng),好嗎?
唐伯虎于是去開窗,可是他怎么也推不動那兩扇窗。勵志電影 忽然他發(fā)現(xiàn)那窗子竟是畫的',看起來就跟真的窗一樣。唐伯虎臉紅了,他走到了老師跟前,撲通一聲跑到在地,對老師說請您原諒弟子無知,我要留下繼續(xù)學(xué)習(xí)。
從此以后,唐伯虎再也不提回家的事了,他更加認真、努力地學(xué)畫,始終專心致志,一絲不茍,最后終于成了著名的大畫家。
歷史人物的故事11
齊地人劉庭式還沒中舉時,心想迎娶自己的同鄉(xiāng)的女兒,兩家已草成婚約然而還沒給女方送禮。到劉庭式中舉,自己的未婚女友因患病,兩眼都瞎了。女家是農(nóng)耕之家,很窮,不敢再提起婚事。有人規(guī)勸他迎娶那家小女,劉庭式笑著說:“我的.心已經(jīng)許配給她了。雖然她兩眼瞎了,怎能違背我當(dāng)初的本心呢!白詈笥⒘嗣づ,并和她共同生活到老。
原文:
齊人劉庭式未及第時,議娶其鄉(xiāng)人之女,既成約而未納幣也。庭式及第,其女以疾,兩目皆盲。女家躬耕,貧甚,不敢復(fù)言;騽窦{其幼女,庭式笑曰:“吾心已許之矣。雖盲,豈負吾初心哉!弊淙∶づc之偕老。
歷史人物的故事12
張衡是東漢中期渾天說代表人物之一,他指出月球本身并不發(fā)光,月光其實是日光反射,他還正確地解釋了月食成因。張衡得到了很多榮譽,被一些學(xué)者認為是通才。一些現(xiàn)代學(xué)者還將他工作和托勒密(86-161)相提并論。1802號小行星以他名字命名。下面我們來讀讀他故事!
少年張衡故事
少年時代對日月星辰觀察,激發(fā)了張衡努力探索天文奧秘決心。后來他兩度出任中央政府專管天文太史令,在這方面取得了輝煌成就。
據(jù)《辭!匪洠核状握_解釋月食是由月球進入地影而產(chǎn)生;觀測和記錄了中原地區(qū)能看到2500顆星星,并且繪制了我國第一幅較完備星圖;他創(chuàng)制了世界上第一臺候風(fēng)地動儀;創(chuàng)造了指南車、自動記里鼓車和能飛行數(shù)里木鳥。
渴求知識張衡總是感到自己知識不足,不滿17歲時,他辭別父母獨身一人到外地訪師求學(xué)。在古都長安,他游覽了當(dāng)?shù)孛麆俟袍E,考察了周圍山川形勢、物產(chǎn)風(fēng)俗和世態(tài)人情。在當(dāng)時京都洛陽,他結(jié)識了不少有學(xué)問朋友,其中有一個叫崔瑗,精通天文、數(shù)學(xué)、歷法,還是很有名氣書法家。張衡登門向他求教。
正是由于他這種虛心好學(xué)精神使得他在各方面獲益匪淺。除了在天文學(xué)方面有杰出成就外,在地震學(xué)研究上也是舉世矚目,他創(chuàng)制候風(fēng)地動儀比歐洲相類似儀器問世早1700多年。他還是東漢六大畫家之一,他寫《二京賦》“精思博會,十年乃成”,為人們所津津樂道。
關(guān)于張衡:
張衡家族世代為當(dāng)?shù)卮笮。他祖父張堪,自小志高力行,被人稱為圣童,曾把家傳余財數(shù)百萬讓給他侄子。光武帝劉秀登基后張堪被任命為蜀郡太守,隨大司馬吳漢討伐割據(jù)益州公孫述,立有大功。其后又領(lǐng)兵抗擊匈奴有功,被拜為漁陽太守。曾以數(shù)千騎兵擊破匈奴來犯一萬騎兵。此后在他任期內(nèi)匈奴再也沒有敢來侵擾。他又教人民耕種,開稻田八千頃,人民由此致富。所以,有民謠歌頌他說:"張君為政,樂不可支。"張堪為官清廉。伐蜀時他是首先攻入成都,但他對公孫述留下堆積如山珍寶毫無所取。蜀郡號稱天府,但張堪在奉調(diào)離蜀郡太守任時乘是一輛破車,攜帶只有一卷布被囊。
張衡像他祖父一樣,自小刻苦向?qū)W,少年時便會做文章。16歲以后曾離開家鄉(xiāng)到外地游學(xué)。他先到了當(dāng)時學(xué)術(shù)文化中心三輔(今陜西西安一帶)地區(qū)。這一地區(qū)壯麗山河和宏偉秦漢古都遺址給他提供了豐富文學(xué)創(chuàng)作素材。以后又到了東漢都城洛陽。在那兒,他進過當(dāng)時最高學(xué)府太學(xué),結(jié)識了后來著名學(xué)者崔瑗,與他結(jié)為摯友。張衡興趣廣泛,自學(xué)《五經(jīng)》,貫通了六藝道理,而且還喜歡研究算學(xué)、天文、地理和機械制造等。但在青年時期,他志趣大半還在詩歌、辭賦、散文上,盡管他才高于世,卻沒有驕傲之情。平常從容淡泊,不喜歡與俗人相交。
歷史人物的故事13
As a teenager working at part-time jobs in New York City in 1939, Stan Lee never expected to become a legendary talent behind some of the world' s most memorable super-heroes.
"I never looked that far ahead," says Lee. "In fact, I never thought I'd get into the comic book business. I applied for a job at a publishing company and I thought they published regular magazines, which they did also. But the one place they had an opening was in the comic book department, so that's where I went. I guess I've been there ever since, practically."
And what a tenure it was. Lee, whose given name is Stanley Lieber, was quickly promoted at Timely Comics, from office assistant to writer to editor. By the time the company became known as Marvel Comics, in the 1960s, he was art director and about to revolutionize comics.
Unlike the perfect, invincible comic book superheros of other companies, Lee made Marvel's new characters flawed, more human.
"And I tried to show that even though they had super power, everything wasn't perfect in their lives. They still had to worry about earning a living, about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other people, about their families and their health and so forth," Lee says. "And I tried to make them real people who happened to have super powers. And apparently that little shade of a difference was the main thing that made the characters as popular as they became."
The characters that Lee and the Marvel artists created are so popular, more than two billion comic books based on their adventures have been published, in 75 countries and 25 languages. For fans interested in creating their own characters, Lee has published a book called "How to Draw Comics," which covers all the elements of the comics art form, including tools -like computers -which were unimaginable in the industry's early days.
Looking back over his 70 years in comics, Lee sees other changes, too. "When we did the comics years ago, we tried to make them so they were suitable for every age. They were sort of G-rated. We had a lot of action, but we didn't really have what we'd call violence," he says. "I tried to write them so they were intelligent enough for an older reader, but a young kid could also understand them and enjoy them. Today, sometimes they become a little more. gritty a little more dark than they had been."
While comic book artwork has become much more sophisticated, Lee -who is primarily a writer, not an artist -says that's not enough to hold an audience. Story is everything. You could have the greatest artwork in the world, but if the artwork is depicting a story about nobody's interested in, you 've got nothing.
Interest in stories about Marvel's superheroes is growing, especially in Hollywood. Next year, Captain America and The Mighty Thor will bring their adventures to the big screen, following in the super-footsteps of The X-Men, Ironman, the Fantastic Four and, of course, Spiderman.
Lee, when pressed, picks Spiderman as his favorite superhero, because he's become the most popular. But I really love the mall, I love lronman, I love the X-Men. I could go down the list. It's like asking a parent who his favorite child is.
Lee is no longer surprised at the popularity of the characters he helped create. "Now I expect it. In fact, if people talk about some of the great characters in the world today and they don't mention Marvel's characters, I get very upset"
As chairman emeritus of Marvel Entertainment, the 88-year-old keeps a loving eye on his classic characters, even as he continues to create new heroes and comic universes. He supports the not for profit Stan Lee Foundation, which promotes literacy, writing and the arts. And next year, he'll reach an entertainment pinnacle of sorts -his name will appear on one of those coveted brass and stone stars set into the sidewalk on the Hollywood Walk of Fame.
歷史人物的故事14
朱元璋,小名朱重八,明朝開國太祖,是個精力旺盛,忠于職守,懲治貪污的一代明君。他雖專治跋扈,“天下唯我獨尊”,但他是農(nóng)民出身,充分了解農(nóng)民生活的艱苦,對農(nóng)民疾苦十分關(guān)心。
這位重八太祖是個聰明絕頂?shù)娜。重八太祖在農(nóng)民起義的戰(zhàn)亂之中,首先并無行動,因為他想:萬一戰(zhàn)亂平息,造反可是要殺頭的'。后來,一個算命先生對重八太祖說:逃避可能有禍,但是造反必能成就大業(yè)。于是,重八太祖反了。重八太祖獲得了武裝之后,靜止不動,積極壯大了自己的力量。
后來,重八太祖運籌帷幄,與大敵陳友諒作斗爭,戰(zhàn)爭結(jié)束后,重八太祖一鼓作氣,推翻了元朝統(tǒng)治,成立大名帝國。
重八太祖不僅聰明,而且還很關(guān)心民眾。因為幼年時期,重八太祖受盡了貪污官吏的欺負,所以后來成為了皇帝之后,嚴(yán)懲了那些貪污的官吏,不論多少,一律斬首示眾。他還撥下幾十萬輛銀子,去救濟農(nóng)民,但他直到去世了,也仍未制止那些以身試法的貪污官員。
重八太祖為了國家的繁榮昌盛,他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真是一代明君啊!
歷史人物的故事15
秦朝末年,各地人民紛紛舉行起義,反抗秦朝的暴虐統(tǒng)治。農(nóng)民起義軍的領(lǐng)袖,最著名的是陳勝、吳廣,接著有項羽和劉邦。下面,講一個項羽破釜沉舟的故事。
有一年,秦國的三十萬人馬包圍了趙國(那不是原來的那個趙國)的巨鹿(今河北省平鄉(xiāng)縣),趙王連夜向楚懷王(不是原來那個楚國的國王)求救。楚懷王派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帶領(lǐng)二十萬人馬去救趙國。誰知宋義聽說秦軍勢力強大,走到半路就停了下來,不再前進。軍中沒有糧食,士兵用蔬菜和雜豆煮了當(dāng)飯吃,他也不管,只顧自己舉行宴會,大吃大喝的'。這一下可把項羽的肺氣炸啦。他殺了宋義,自己當(dāng)了“假上將軍”,帶著部隊去救趙國。
項羽先派出一支部隊,切斷了秦軍運糧的道路;他親自率領(lǐng)主力過漳河,解救巨鹿。
楚軍全部渡過漳河以后,項羽讓士兵們飽飽地吃了一頓飯,每人再帶三天干糧,然后傳下命令:把渡河的船(古代稱舟)鑿穿沉入河里,把做飯用的鍋(古代稱釜)砸個粉碎,把附近的房屋放把火統(tǒng)統(tǒng)燒毀。這就叫破釜沉舟。項羽用這辦法來表示他有進無退、一定要奪取勝利的決心。
楚軍士兵見主帥的決心這么大,就誰也不打算再活著回去。在項羽親自指揮下,他們以一當(dāng)十,以十當(dāng)百,拚死地向秦軍沖殺過去,經(jīng)過連續(xù)九次沖鋒,把秦軍打得大敗。秦軍的幾個主將,有的被殺,有的當(dāng)了俘虜,有的投了降。這一仗不但解了巨鹿之圍,而且把秦軍打得再也振作不起來,過兩年,秦朝就滅亡了。
以后,項羽當(dāng)上了真正的上將軍,其他許多支軍隊都歸他統(tǒng)帥和指揮,他的威名傳遍了天下。
破釜沉舟:比喻不留退路,非打勝仗不可,下決心不顧一切地干到底。釜:鍋。把飯鍋打破,把渡船鑿沉。
【歷史人物的故事】相關(guān)文章:
歷史人物的故事04-24
歷史人物的故事01-03
歷史人物的故事【精選】06-03
關(guān)于歷史人物的故事12-14
歷史人物故事03-10
歷史人物勵志故事07-03
歷史人物經(jīng)典德育故事06-28
歷史人物小故事06-23
關(guān)于歷史人物的故事04-20
歷史人物張衡的故事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