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超级碰碰碰久久久_精品成年人在线观看_精品国内女人视频免费观_福利一区二区久久

元宵節(jié)詩詞

時間:2024-03-20 16:38:16 元宵節(jié) 我要投稿

元宵節(jié)詩詞[優(yōu)秀]

元宵節(jié)詩詞1

  1、元宵佳節(jié),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

元宵節(jié)詩詞[優(yōu)秀]

  2、平原不似高陽傲。促席雍容陪語笑。

  3、曉寒料峭尚欺人,春態(tài)苗條先到柳。

  4、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5、錦里開芳宴,蘭紅艷早年。

  6、火冷燈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7、元宵似是歡游好。何況公庭民訟少。

  8、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

  9、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

  10、衣裳淡雅?闯w腰一把。

  11、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

  12、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地京。

  13、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14、燈市光相射。桂華流瓦。

  15、月色燈山滿帝都,香車寶蓋隘通衢。

  16、簫鼓喧,人影參差,滿路飄香麝。

  17、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18、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19、明月如霜,照見人如畫。

  20、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夜開;

  21、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22、如今憔悴,風鬟霜鬢,怕見夜間出去。

  23、百內人連袖舞,一時天上著詞聲。

  24、醉鄉(xiāng)深處少相知,只與東君偏故舊。

  25、清漏移,飛蓋歸來,從舞休歌罷。

  26、身閑不睹中興盛,羞逐鄉(xiāng)人賽紫姑。

  27、愁到曉雞聲絕后,又將憔悴見春風。

  28、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處。

  29、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

  30、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31、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32、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

  33、帳底吹笙香吐麝,更無一點塵隨馬。

元宵節(jié)詩詞2

  1、永遇樂·落日熔金

 。ㄋ危├钋逭

  落日熔金,暮云合壁,人在何處。

  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

  元宵佳節(jié),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

  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

  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

  鋪翠冠兒,捻金雪柳,簇帶爭濟楚。

  如今憔悴,風鬟霜鬢,怕見夜間出去。

  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

  2、臨江仙·都城元夕

 。ㄋ危┟

  聞道長安燈夜好,雕輪寶馬如云。

  蓬萊清淺對觚棱。

  玉皇開碧落,銀界失黃昏。

  誰見江南憔悴客,端憂懶步芳塵。

  小屏風畔冷香凝。

  酒濃春入夢,窗破月尋人。

  3、浣溪沙·春點疏梅雨后枝

  姜夔〔宋代〕

  己酉歲,客吳興,收燈夜闔戶無聊,俞商卿呼之共出,因記所見。

  春點疏梅雨后枝,翦燈心事峭寒時。市橋攜手步遲遲。

  蜜炬來時人更好,玉笙吹徹夜何其。東風落靨不成歸。

  4、折桂令元宵

  元·佚名

  愛元宵三五風光,月色嬋娟,燈火輝煌。

  月滿冰輪,燈燒陸海,人踏春陽。

  三美事方堪勝賞,四無情可恨難長。

  怕是燈暗光芒,人靜荒涼,角品南樓,月下西廂。

  5、青玉案·元夕

  宋·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蕭聲動,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火闌珊處。

  6、生查子·元夕戲陳敬叟

  劉克莊〔宋代〕

  繁燈奪霽華,戲鼓侵明發(fā)。

  物色舊時同,情味中年別。

  淺畫鏡中眉,深拜樓西月。

  人散市聲收,漸入愁時節(jié)。

  7、上元竹枝詞

  符曾〔清代〕

  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里賣元宵。

  8、元夕詩

 。ㄇ澹┦╅c章

  燕臺夜永鼓逢逢,獵炬金樽爛漫紅。

  列第侯王燈市里,九衢士女月明中。

  玉簫唱遍江南曲,火樹能焚塞北風。

  惟有清光無遠近,他鄉(xiāng)故國此宵同。

  9、觀燈樂行

  唐·李商隱

  月色燈山滿帝都,香車寶蓋隘通衢。

  身閑不睹中興盛,羞逐鄉(xiāng)人賽紫姑。

  10、正月十五夜燈

  唐·張祜

  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地京。

  三百內人連袖舞,一進天上著詞聲。

  11、正月十五夜

  唐·蘇道味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燈樹千光照,明月逐人來。

  游妓皆穠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12、十五夜觀燈

  唐·盧照鄰

  錦里開芳宴,蘭紅艷早年。

  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13、生查子·元夕

  宋·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14、元夕影永冰燈

  (清)唐順之

  正憐火樹千春妍,忽見清輝映月闌。

  出海鮫珠猶帶水,滿堂羅袖欲生寒。

  燭花不礙空中影,暈氣疑從月里看。

  為語東風暫相借,來宵還得盡余歡。

  15、鷓鴣天·建康上元作

  趙鼎〔宋代〕

  客路那知歲序移,忽驚春到小桃枝。

  天涯海角悲涼地,記得當年全盛時。

  花弄影,月流輝,水晶宮殿五云飛。

  分明一覺華胥夢,回首東風淚滿衣。

  16、元夜踏燈

  (清)董舜民

  百枝火樹千金屧,寶馬香塵不絕。

  飛瓊結伴試燈來,忍把檀郎輕別。

  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

  石橋路滑緗釣躡,向阿母低低說。

  妲娥此夜悔還無?怕入廣寒宮闕。

  不如歸去,難疇疇昔,總是團圓月。

  17、鷓鴣天·元宵后獨酌

  楊慎〔明代〕

  千點寒梅曉角中,一番春信畫樓東。

  收燈庭院遲遲月,落索秋千翦翦風。

  魚雁杳,水云重,異鄉(xiāng)節(jié)序恨匆匆。

  當歌幸有金陵子,翠斝清尊莫放空。

  18、鷓鴣天·月滿蓬壺燦爛燈

  佚名〔宋代〕

  月滿蓬壺燦爛燈,與郎攜手至端門。

  貪看鶴陣笙歌舉,不覺鴛鴦失卻群。

  天漸曉,感皇恩。傳宣賜酒飲杯巡。

  歸家恐被翁姑責,竊取金杯作照憑。

  19、京都元夕

  元·元好問

  袨服華妝著處逢,六街燈火鬧兒童。

  長衫我亦何為者,也在游人笑語中。

  20、汴京元夕

  明·李夢陽

  中山孺子倚新妝,鄭女燕姬獨擅場。

  齊唱憲王啊我府,金梁橋外月如霜。

  21、元宵

  明·唐寅

  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

  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

  滿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我賽社神。

  不展芳尊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22、長安正月十五日

  白居易〔唐代〕

  喧喧車騎帝王州,羈病無心逐勝游。

  明月春風三五夜,萬人行樂一人愁。

  23、思越人·紫府東風放夜時

  賀鑄〔宋代〕

  紫府東風放夜時。步蓮秾李伴人歸。

  五更鐘動笙歌散,十里月明燈火稀。

  香苒苒,夢依依。天涯寒盡減春衣。

  鳳凰城闕知何處,寥落星河一雁飛。

  24、木蘭花令·元宵似是歡游好

  蘇軾〔宋代〕

  元宵似是歡游好。何況公庭民訟少。

  萬家游賞上春臺,十里神仙迷海島。

  平原不似高陽傲。促席雍容陪語笑。

  坐中有客最多情,不惜玉山拚醉倒。

  25、蝶戀花·密州上元

  北宋·蘇軾

  燈火錢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見人如畫。

  帳底吹笙香吐麝,更無一點塵隨馬。

  寂寞山城人老也!擊鼓吹簫,卻入農桑社。

  火冷燈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26、人月圓·小桃枝上春風早

  李持正〔宋代〕

  小桃枝上春風早,初試薄羅衣。

  年年樂事,華燈競處,人月圓時。

  禁街簫鼓,寒輕夜永,纖手重攜。

  更闌人散,千門笑語,聲在簾幃。

  27、柳梢青·春感

  劉辰翁〔宋代〕

  鐵馬蒙氈,銀花灑淚,春入愁城。

  笛里番腔,街頭戲鼓,不是歌聲。

  那堪獨坐青燈。想故國、高臺月明。

  輦下風光,山中歲月,海上心情。

  28、詩曰·貴客鉤簾看御街

  宋·姜白石

  貴客鉤簾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時來,簾前花架無行路,不得金錢不肯回。

  29、詩曰

  宋·姜白石

  元宵爭看采蓮船,寶馬香車拾墜鈿;

  風雨夜深人散盡,孤燈猶喚賣湯元。

  30、生查子·元夕戲陳敬叟

  劉克莊〔宋代〕

  繁燈奪霽華。戲鼓侵明發(fā)。

  物色舊時同,情味中年別。

  淺畫鏡中眉,深拜樓西月。

  人散市聲收,漸入愁時節(jié)。

  31、好事近·春雨細如塵

  朱敦儒〔宋代〕

  春雨細如塵,樓外柳絲黃濕。

  風約繡簾斜去,透窗紗寒碧。

  美人慵翦上元燈,彈淚倚瑤瑟。

  卻上紫姑香火,問遼東消息。

  32、元夕于通衢建燈夜升南樓

  隋·隋煬帝

  法輪天上轉,梵聲天上來;

  燈樹千光照,花焰七枝開。

  月影疑流水,春風含夜梅;

  燔的啊金地,鐘發(fā)琉璃臺。

元宵節(jié)詩詞3

  (一)元夜口占

  (明·申佳允)

  驚魂無夜不飛搖,才歇蘆笳便管簫。醉里凄然雙淚下,豈知今日有元宵。

  (二)人月圓·小桃枝上春風早

  李持正

  宋

  小桃枝上春風早,初試薄羅衣。年年樂事,華燈競處,人月圓時。

  禁街簫鼓,寒輕夜永,纖手重攜。更闌人散,千門笑語,聲在簾幃。

  (三)元夕無月

  丘逢甲

  清

  滿城燈市蕩春煙,寶月沉沉隔海天。

  看到六鰲仙有淚,神山淪沒已三年!

  三年此夕月無光,明月多應在故鄉(xiāng)。

  欲向海天尋月去,五更飛夢渡鯤洋。

  (四)上元夜效小庾體

  (唐·陳嘉言)

  今夜可憐春,河橋多麗人。寶馬金為絡,香車玉作輪。

  連手窺潘掾,分頭看洛神。重城自不掩,出向小平津。

  《古蟾宮·元宵》明代王磐

  聽元宵,往歲喧嘩,歌也千家,舞也千家。聽元宵,今歲嗟呀,愁也千家,怨也千家。那里有鬧紅塵香車寶馬?祗不過送黃昏古木寒鴉。詩也消乏,酒也消乏,冷落了春風,憔悴了梅花。

  《永遇樂·落日熔金》宋代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處。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元宵佳節(jié),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熔金一作:镕金)

  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鋪翠冠兒,捻金雪柳,簇帶爭濟楚。如今憔悴,風鬟霜鬢,怕見夜間出去。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

  《十五夜觀燈》唐代盧照鄰

  錦里開芳宴,蘭缸艷早年。

  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水龍吟·詠月》宋代晁端禮

  倦游京洛風塵,夜來病酒無人問。九衢雪小,千門月淡,元宵燈近。香散梅梢,凍消池面,一番春信。記南樓醉里,西城宴闋,都不管、人春困。

  屈指流年未幾,早人驚、潘郎雙鬢。當時體態(tài),如今情緒,多應瘦損。馬上墻頭,縱教瞥見,也難相認。憑欄干,但有盈盈淚眼,羅襟揾。

  《蝶戀花·密州上元》宋代蘇軾

  燈火錢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見人如畫。帳底吹笙香吐麝,更無一點塵隨馬。

  寂寞山城人老也!擊鼓吹簫,卻入農桑社;鹄錈粝∷断,昏昏雪意云垂野。

  《生查子·元夕》宋代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元夕于通衢建燈夜升南樓

 。ㄋ澹┧鍩

  法輪天上轉,梵聲天上來;

  燈樹千光照,花焰七枝開。

  月影疑流水,春風含夜梅;

  燔動黃金地,鐘發(fā)琉璃臺。

  正月十五夜

  (唐)蘇味道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游伎皆秾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上元夜

 。ㄌ疲┐抟

  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夜開;

  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十五夜觀燈

 。ㄌ疲┍R照鄰

  錦里開芳宴,蘭紅艷早年。

  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正月十五夜燈

 。ㄌ疲⿵堨

  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地京。

  三百內人連袖舞,一進天上著詞聲。

  詩曰

  (唐)李商隱

  月色燈山滿帝都,香車寶蓋隘通衢。

  身閑不睹中興盛,羞逐鄉(xiāng)人賽紫姑。

  詩曰

 。ㄋ危┙资

  元宵爭看采蓮船,寶馬香車拾墜鈿;

  風雨夜深人散盡,孤燈猶喚賣湯元。

  詩曰

  (宋)姜白石

  貴客鉤簾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時來,簾前花架無行路,不得金錢不肯回。

 。ㄗⅲ赫淦愤@里指元宵)

  青玉案元夕

 。ㄋ危┬翖壖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蕭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生查子元夕

 。ㄋ危W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ㄗⅲ阂徽f此詞為朱淑真所寫。)

  京都元夕

 。ㄔ┰脝

  袨服華妝著處逢,六街燈火鬧兒童。

  長衫我亦何為者,也在游人笑語中。

  折桂令元宵

 。ㄔ┦

  愛元宵三五風光,月色嬋娟,燈火輝煌。

  月滿冰輪,燈燒陸海,人踏春陽。

  三美事方堪勝賞,四無情可恨難長。

  怕的.是燈暗光芒,人靜荒涼,角品南樓,月下西廂。

  汴京元夕

 。鳎├顗絷

  中山孺子倚新妝,鄭女燕姬獨擅場。

  齊唱憲王春樂府,金梁橋外月如霜。

  元宵

 。鳎┨埔

  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

  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

  滿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賽社神。

  不展芳尊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元夜踏燈

 。ㄇ澹┒疵

  百枝火樹千金屧,寶馬香塵不絕。飛瓊結伴試燈來,忍把檀郎輕別。

  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

  石橋路滑緗釣躡,向阿母低低說。妲娥此夜悔還無?怕入廣寒宮闕。

  不如歸去,難疇疇昔,總是團圓月。

  上元竹枝詞

  (清)符曾

  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里賣元宵。

  元夕影永冰燈

 。ㄇ澹┨祈樦

  正憐火樹千春妍,忽見清輝映月闌。

  出海鮫珠猶帶水,滿堂羅袖欲生寒。

  燭花不礙空中影,暈氣疑從月里看。

  為語東風暫相借,來宵還得盡余歡。

  元夕無月

 。ㄇ澹┣鸱昙

  三年此夕無月光,明月多應在故鄉(xiāng)。

  欲向海天尋月去,五更飛夢渡鯤洋。

  元宵月正圓

  閩南歌謠

  鬧元宵,月正圓,閩臺同胞心相依,扶老攜幼返故里,了卻兩岸長相思。

  熱淚盈眶啥滋味?久別重逢分外喜!

  鬧元宵,煮湯圓,骨肉團聚滿心喜,男女老幼圍桌邊,一家同吃上元丸。

  搖籃血跡難割離,葉落歸根是正理。

  汴京元夕

  李夢陽

  中山孺子倚新妝,鄭女燕姬獨擅場。

  齊唱憲王春樂府,金梁橋外如霜。

  京都元夕

  元好問

  袨服華妝著處逢,六街燈火鬧兒童。

  長衫我亦何為者,也在游人笑語中。

  踏莎行 侯置

  元夕風光,中興時候。東風著意催梅柳。誰家銀字小笙簧,倚闌度曲黃昏後。撥雪張燈,解衣貰酒。觚棱金碧聞依舊。明年何處看升平,景龍門下燈如晝。

  柳梢青 張孝祥

  今年元夕。探盡江梅,都無消息。草市梢頭,柳莊深處,雪花如席。一尊鄰里相過,也隨分、移時換節(jié)。玉輦端門,紅旗夜市、憑君休說。

  元宵節(jié)的詩詞7

  《生查子》

  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觀燈樂行》

  【唐】 李商隱

  月色燈山滿帝都,香車寶蓋隘通衢。

  身閑不睹中興盛,羞逐鄉(xiāng)人賽紫姑。

  《元宵》

  唐寅

  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

  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

  滿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賽社神。

  不展芳尊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青玉案·元夕》

  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蕭聲動。

  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折桂令》

  佚名

  愛元宵三五風光,月色嬋娟,燈火輝煌。

  月滿冰輪,燈燒陸海,人踏春陽。

  三美事方堪勝賞,四無情可恨難長。

  怕的是燈暗光芒,人靜荒涼。

  角品南樓,月下西廂。

  《正月十五夜燈》

  張祜

  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地京。

  三百內人連袖舞,一進天上著詞聲。

  《正月十五夜》

  蘇味道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星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游妓皆秾李,行歌盡落梅。

  今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元夕詩》

  施閏章

  燕臺夜永鼓逢逢,獵炬金樽爛漫紅。

  列第侯王燈市里,九衢士女月明中。

  玉蕭唱遍江南曲,火樹能焚塞北風。

  惟有清光無遠近,他鄉(xiāng)故國此宵同。

  《元夕無月》

  丘逢甲

  三年此夕無月光,明月多應在故鄉(xiāng)。

  欲向海天尋月去,五更飛夢渡鯤洋。

  《汴京元夕》

  李夢陽

  中山孺子倚新妝,鄭女燕姬獨擅場。

  齊唱憲王春樂府,金梁橋外月如霜。

  元宵節(jié)的詩詞8

  正月十五夜

  蘇味道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游伎皆秾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十五夜觀燈

  盧照鄰

  錦里開芳宴,蘭缸艷早年。

  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生查子·元夕

  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觀燈樂行

  李商隱

  月色燈山滿帝都,香車寶蓋隘通衢。

  身閑不睹中興盛,羞逐鄉(xiāng)人賽紫姑。

  木蘭花令

  蘇軾

  元宵似是歡游好。何況公庭民訟少。

  萬家游賞上春臺,十里神仙迷海島。

  平原不似高陽傲。促席雍容陪語笑。

  坐中有客醉多情,不惜玉山拼醉倒。

  上元夜

  崔液

  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夜開,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元宵節(jié)的詩詞9

  (一)元夜踏燈

  董舜民

  清

  百枝火樹千金屧,寶馬香塵不絕。飛瓊結伴試燈來,忍把檀郎輕別。

  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

  石橋路滑緗釣躡,向阿母低低說。妲娥此夜悔還無?怕入廣寒宮闕。

  不如歸去,難疇疇昔,總是團圓月。

  (二)解語花·上元

  周邦彥

  宋

  風銷焰蠟,露浥烘爐,花市光相射。桂華流瓦。纖云散,耿耿素娥欲下。衣裳淡雅。看楚女、纖腰一把。簫鼓喧,人影參差,滿路飄香麝。

  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門如晝,嬉笑游冶。鈿車羅帕。相逢處,自有暗塵隨馬。年光是也。唯只見、舊情衰謝。清漏移,飛蓋歸來,從舞休歌罷。

  (三)繡鸞鳳花犯·賦水仙

  周密

  宋

  楚江湄,湘娥乍見,無言灑清淚。淡然春意?摘氁袞|風,芳思誰寄。凌波路冷秋無際。香云隨步起。謾記得,漢宮仙掌,亭亭明月底。

  冰弦寫怨更多情,騷人恨,枉賦芳蘭幽芷。春思遠,誰嘆賞、國香風味。相將共、歲寒伴侶。小窗凈、沈煙熏翠袂。幽夢覺,涓涓清露,一枝燈影里。

  (四)元宵飲陶總戎家二首

  趙時春

  明

  將壇醇酒冰漿細,元夜邀賓燈火新。

  直待清霄寒吐月,休教白發(fā)老侵人。

  香翻桂影燭光薄,紅沁榆階寶靨勻。

  群品欣欣增氣色,太平依舊獨閑身。

元宵節(jié)詩詞4

  吃元宵

  上元之夜吃元宵、湯圓,在我國是由來已久習俗。作為節(jié)日特色食品,它還有南北之分,正所謂北方“滾”元宵,南方“包”湯圓,都象征著闔家團圓,幸福美滿。

  賞花燈

  元宵節(jié)又稱“燈節(jié)”。元宵賞燈的習俗始于東漢時代。相傳,據說東漢明帝十分提倡佛法,為弘揚佛法,便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后來流傳到民間,逐漸演變?yōu)槊耖g盛大節(jié)日。

  猜燈謎

  據記載,在南宋,猜燈謎就已經成為元宵節(jié)的`一種游戲方式了。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稱為燈謎。由于燈謎既可以啟迪智慧又饒有趣味,千百年來一直深受人們喜愛,已形成一種獨特的民俗文化。

  耍龍燈

  “耍龍燈”也稱“舞龍”,也叫“龍燈舞”,在我國漢代民間就已相當普遍了。唐宋時期的“社火”“舞隊”表演中,“耍龍燈”已是常見的表演形式。在耍法上,各地風格不一,各具特色。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夜開。

  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十五夜觀燈

  唐·盧照鄰

  錦里開芳宴,蘭紅艷早年。

  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青玉案·元夕

  宋·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

  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

  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生查子·元夕

  宋·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京都元夕

  元·元好問

  袨服華妝著處逢,六街燈火鬧兒童。

  長衫我亦何為者,也在游人笑語中。

  元宵

  明·唐寅

  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

  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

  滿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賽社神。

  不展芳尊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元夕無月

  清·丘逢甲

  三年此夕無月光,明月多應在故鄉(xiāng)。

  欲向海天尋月去,五更飛夢渡鯤洋。

  金菊對芙蓉·上元

  清·納蘭性德

  金鴨消香,銀虬瀉水,誰家夜笛飛聲。

  正上林雪霽,鴛鴦晶瑩。

  魚龍舞罷香車杳,剩尊前、袖掩吳綾。

  狂游似夢,而今空記,密約燒燈。

  追念往事難憑。

  嘆火樹星橋,回首飄零。

  但九逵煙月,依舊籠明。

  楚天一帶驚烽火,問今宵、可照江城。

  小窗殘酒,闌珊燈灺,別自關情。

元宵節(jié)詩詞5

  青玉案·元夕

  (宋)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生查子 元夕

  宋·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元宵

  明·唐寅

  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

  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

  滿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賽社神。

  不展芳尊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正月十五夜燈 

  唐·張祜

  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帝京。

  三百內人連袖舞,一時天上著詞聲。

  上元夜憶長安 

  唐·顧況

  滄州老一年,老去憶秦川。

  處處逢珠翠,家家聽管弦。

  云車龍闕下,火樹鳳樓前。

  今夜滄州夜,滄州夜月圓。

  上元夜六首 

  唐·崔液

  一

  玉漏銀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明開。

  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二

  神燈佛火百輪張,刻像圖形七寶裝。

  影里如聞金口說,空中似散玉毫光。

  三

  今年春色勝常年,此夜風光最可憐。

  鳷鵲樓前新月滿,鳳凰臺上寶燈燃。

  四

  金勒銀鞍控紫騮,玉輪珠幰駕青牛。

  驂驔始散東城曲,倏忽還來南陌頭。

  五

  公子王孫意氣驕,不論相識也相邀。

  最憐長袖風前弱,更賞新弦暗里調。

  六

  星移漢轉月將微,露灑煙飄燈漸稀。

  猶惜路傍歌舞處,躊躕相顧不能歸。

  十五夜觀燈

  唐·盧照鄰

  錦里開芳宴,蘭紅艷早年。

  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正月十五夜 

  唐·蘇味道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游伎皆秾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觀燈

  【作者:朱純】

  春色滿侯家,金蓮夜吐花。

  香膏融絳液,細燼落金沙。

  閃閃明珠箔,熒熒映碧紗。

  煙凝微作暈,焰暖欲成霞。

  綰結流蘇重,繽紛寶帶斜。

  人看隘珠翠,月出讓光華。

  遍列雕闌護,高張繡幄遮。

  休言非敕送,吟對亦堪夸

  金陵元夕篇

  【作者:鄭之文】

  朱樓隱軫薄層霄,淥水縈堤蕩畫橋。

  十里香風吹紫陌,一年明月始今宵。

  今宵無處無蕭鼓,佳麗名都較得數。

  美酒留連拚十千,少年歡笑唯三五。

  三五年時二八游,個儂無賴逐風流。

  香輪寶勒紛填巷,翠燭紅燈擁上樓。

  樓前九陌連三市,中有侯家通戚里。

  千蝶春星舞袖翻,九枝夜閤歌鐘起。

  歌舞唯應此夕陳,魚龍百戲競爭新。

  銀花絳樹開千丈,佛火神燈照百輪。

  花燈在處如人好,半醉筵前看鮑老。

  何客燈前到肯遲,何人花下歸能早。

  花下燈前出畫裾,衣香一路暗氤氳。

  不知南陌人如月,且道東門女似云。

  云移月墮歡難歇,虬水丁冬霜漸咽。

  郎心尚逐紫騮嘶,妾意先憎烏柏舌。

  歸去燒燈總不眠,含情脈脈定相牽。

  余宵冷焰留紅燭,明日芳塵拾翠鈿。

  元夜有感

  【作者:楊宛】

  弦管千家沸此宵,花燈十里正迢迢。

  閑閨驀地停杯憶,如許春光伴寂寥。

  癸丑元日

  【作者:楊基】

  霏霏元日雪,脈脈人日雨。

  春來無日不輕陰,薄霧寒云滿南浦。

  常年有雨復新晴,淑氣韶光淡繞城。

  草色未逢金勒馬,柳條先映玉樓鶯。

  今年風雨兼冰雪,忘卻春幡慶春節(jié)。

  野杏緘愁待酒催,江梅索笑邀人折。

  誰與觀云卜大通,且須祈谷問年豐。

  相期十二樓前月,?椿羧f點紅。

  燈夕

  【作者:張镃】

  插花呼酒少年場,爛賞花燈十里香。

  璧月當天星續(xù)少,珠簾排戶樂聲長。

  非緣風景今殊昔,自是情懷老不狂。

  贏得安禪心似水,碧琉璃照佛龕旁。

  再入城,宿張氏莊,早起,進退格

  【作者:楊萬里】

  夢覺月如晝,誤驚天欲明。

  起吹松葉燼,自點臼花燈。

  山轎已十里,譙門才四更。

  腳根豈無火,須上也成冰。

  偈頌二十三首

  【作者:釋云岫】

  久渴逢甘雨,他鄉(xiāng)見故知。

  洞房花燈夜,金榜狀元歸。

  樂清道中二首

  【作者:葛紹體】

  雅淡風光近上元,迎神簫鼓自年年。

  客行不趁花燈市,月滿寒江水拍天。

  寒夜觀雪

  【作者:范成大】

  靜極孤鴻響,寒疑萬籟喑。

  眼花燈下字,髭斷雪中吟。

  頗似償前債,非關惜寸陰。

  可憐蝴蝶夢,翩作蠹書蟫。

  刨凍菜

  【作者:聶紺弩】

  白菜隆冬凍出奇,明鐺翠羽碧琉璃。

  故宮盆景嵌珠寶,元夜花燈下隴畦。

  千朵鋤刨飛玉屑,一兜手捧吻冰姿。

  方思寄與旁人賞,墮地驚成破碗瓷。

  望月婆羅門引 燕城元夕有感,且去歲汴梁行

  【作者:王惲】

  去年元夕,飄零書劍大梁城。

  春風九市花燈。

  尚憶東樓行樂,談笑故人情。

  對一尊芳酒,滿意歌聲。斷人行。

  梅花歸夢,正一笑、柴門稚子迎。

  庭樹鵲、何苦頻驚。

  冬夜吟

  【作者:陳陶】

  黑夜天寒愁散玉,東皇海上張仙燭。

  侯家歌舞按梨園,石氏賓寮醉金谷。

  魯家襜褕暗披水,雪花燈下甘垂翅。

  散帙高編折桂枝,披紗密甃青云地。

  霜白溪松轉斜蓋,銅龍喚曙咽聲細。

  八埏螻蟻厭寒棲,早晚青旗引春帝。

  展轉城烏啼紫天,曈曚千騎衙樓前。

  夜游宮

  【作者:吳文英】

  窗外捎溪雨響。映窗里、嚼花燈冷。渾似瀟湘系孤艇。見幽仙,步凌波,月邊影。香苦欺寒勁。牽夢繞、滄濤千頃。夢覺新愁舊風景。紺云敧,玉搔斜,酒初醒。

  滴滴金

  【作者:歐陽修】

  尊前一把橫波溜。彼此心兒有。曲屏深幌解香羅,花燈微透。偎人欲語眉先皺。紅玉困春酒。為問鴛衾這回後。幾時重又。

  蝶戀花

  【作者:歐陽修】

  面旋落花風蕩漾,柳重煙深,雪絮飛來往,雨后輕寒猶未放,春愁酒病成惆悵

  枕畔屏山圍碧浪,翠被花燈,夜夜空相向,寂寞起來褰繡幌,月明正在梨花上。

  憶秦娥

  【作者:張孝祥】

  元宵節(jié)。鳳樓相對鰲山結。鰲山結。香塵隨步,柳梢微月。多情又把珠簾揭。游人不放笙歌歇。笙歌歇。曉煙輕散,帝城宮闋。

  醉蓬萊

  【作者:趙磻老】

  聽都人歌詠,便啟金甌,再登元老。山色溪聲,與春風齊到。補袞工夫,望梅心緒,見丹青重好。鵲噪晴空,燈迎誕節(jié),槐堂歡笑。

  正是元宵,滿天和氣,璧月流光,雪消寒峭。今夜今年,表千年同照。萬象森羅,一奩清瑩,影山河多少。玉燭調新,彩眉常喜,寰瀛春曉。

  憶秦娥

  【作者:朱淑真】

  彎彎曲,新年新月鉤寒玉。鉤寒玉,鳳鞋兒小,翠眉兒蹙。

  鬧蛾雪柳添妝束,燭龍火樹爭馳逐。爭馳逐,元宵三五,不如初六。

  永遇樂

  【作者: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處?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元宵佳節(jié),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

  中州盛日,閨門多瑕,記得偏重三五,鋪翠冠兒,捻金雪柳,簇帶爭濟楚,如今憔悴,云鬟雪鬢,怕見夜間出去。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

  好事近

  【作者:朱敦儒】

  春雨撓元宵,花綻柳眠無力。風峭畫堂簾幕,卷金泥紅濕。

  王孫開宴聚嬌饒,越山洗愁碧。休說鳳凰城里,少年時蹤跡。

  朝中措

  【作者:朱敦儒】

  元宵初過少吹彈。樓角彩燈殘。踏雪閑尋深院,攜壺試覓幽歡。

  麻姑暫語,文君未寢,五老雙鸞。要共梅花同曉,薄羅不奈春寒。

  江城子

  【作者:王庭珪】

  夜郎江上看元宵。斗回杓。雪初消。燈火銀花,何處是星橋。哄得滿城春不夜,三妓女,五溪徭。

  此時回首憶行朝。太平樓。倚層宵。紅蠟光中,買酒聽吹簫。且就天涯聊一醉,歌一曲,望京謠。

  鷓鴣天

  【作者:晁端禮】

  閬苑瑤臺路暗通。皇州佳氣正蔥蔥。半天樓殿朦朧月,午夜笙歌淡蕩風。

  車流水,馬游龍。萬家行樂醉醒中。何須更待元宵到,夜夜蓮燈十里紅。

  御街行

  【作者:晁端禮】

  柳條弄色梅飄粉。還是元宵近。小樓深巷月朧明,記得恁時風景。庭花影轉,珠簾人靜,依舊厭厭悶。

  如今對酒翻成恨。春瘦羅衣褪。王孫何處草萋萋,辜負小歡幽興。誰知此際,有人燈下,偷把歸期問。

  驀山溪

  【作者:張表臣】

  樓橫北固,盡日厭厭雨。欸乃數聲歌,但渺漠、江山煙樹。寂寥風物,三五過元宵,尋柳眼,覓花英,春色知何處。

  落梅嗚咽,吹徹江城暮。脈脈數飛鴻,杳歸期、東風凝佇。長安不見,烽起夕陽間,魂欲斷、酒初醒,獨下危梯去。

  祝英臺/祝英臺近

  【作者:呂渭老】

  寶蟾明,朱閣靜,新燕近簾語。還記元宵,燈火小橋路。逢迎春筍柔微,凌波纖穩(wěn),誚不顧、斗斜三鼓。

  甚無據。誰信一霎是春,驚聲留不祝柳色苔痕,風雨暗花圃。細看羅帶銀鉤,綃巾香淚,算不枉、那時分付。

  望海潮

  【作者:呂渭老】

  側寒斜雨,微燈薄霧,匆匆過了元宵。簾影護風,盆池見日,青青柳葉柔條。碧草皺裙腰。正晝長煙暖,蜂困鶯嬌。望處凄迷,半篙綠水浸斜橋。

  孫郎病酒無聊。記烏絲醉語,碧玉風標。新燕又雙,蘭心漸吐,嘉期趁取花朝。心事轉迢迢。但夢隨人遠,心與山遙。誤了芳音,小窗斜日對芭蕉。

  五福降中天

  【作者:江致和】

  喜元宵三五,縱馬御柳溝東。斜日映珠簾,瞥見芳容。秋水嬌橫俊眼,膩雪輕鋪素胸。愛把菱花,笑勻粉面露春蔥。

  徘徊步懶,奈一點、靈犀未通。悵望七香車去,慢輾春風。云情雨態(tài),愿暫入陽臺夢中。路隔煙霞,甚時還許到蓬宮。

  春日田園雜興

  【作者:陳希聲】

  田園與在早春時,眼纈生紅喜一眉。

  門巷日高人掃雪,池塘煙漲水流澌。

  杯柈新歲嘆同社,燈火元宵鬧古祠。

  野老告余春事及,夜來小雨過前坡。

  田居雜興

  【作者:白珽】

  脈脈吹香屋角梅,背風移燭小簾開。

  鳳城幾日元宵近,一片簫聲水上來。

  元夕

  【作者:萬俟紹之】

  小小茅居傍野橋,青燈一點度元宵。

  新詩多在景中得,宿酒都從睡里消。

  繞舍菜滋春后雨,過門船趁晚來潮。

  休嫌不住繁華境,最喜親朋近可邀。

  正月二十四夜,朱師古少卿招飲小樓看燈二首

  【作者:楊萬里】

  光射琉璃貫水精,玉虹垂地照天明。

  風流誰似朱夫子,解放元宵過後燈。

  夜過楊州二首

  【作者:楊萬里】

  新晴殘凍未全銷,月戀冰河雪戀橋。

  兩岸紅燈成白晝,楊州臘月看元宵。

  上元十三夜

  【作者:劉英】

  近喜元宵雪更晴,千門翠竹結高棚。

  珠簾半卷將團月,玉指初調未合笙。

  新放華燈連九陌,舊傳金鑰啟重城。

  少年結伴嬉游去,遮莫雞聲下五更。

  立春帖子·皇后閣

  【作者:周必大】

  新年佳節(jié)喜相重,屈指元宵五日中。

  雪柳巧裝金勝綠,燈球斜映玉釵紅。

  夔州元宵和曾端伯韻四首

  【作者:郭印】

  綺陌家家不下簾,花光世界總成蓮。

  村歌社舞歡乎處,都道今年勝去年。

  元宵詞二首

  【作者:黃彥輝】

  鰲頭移得山三島,月下傳來燈萬枝。

  香陌馬嘶紅萼錦,翠樓人倚綠楊眉。

  元宵詞二首

  【作者:黃彥輝】

  琥珀盞中云母鐘,琉璃光射水晶宮。

  風隨蘭麝香千里,人在蓮花影萬重。

  元宵

  【作者:胡仲弓】

  緩轡歸來看夜城,千門燈火照街明。

  自疑不是乘槎客,卻傍銀河星斗行。

  次卓仁夫元宵雪中三絕

  【作者:胡仲弓】

  風急梅花片片飛,游人星散市聲希

  翻思往日西樓約,不至天明不肯歸。

  次卓仁夫元宵雪中三絕

  【作者:胡仲弓】

  姑射神人雉扇開,三千玉女擁瑤臺。

  十分散布猶嫌少,萬斛明珠抖下來。

  元宵前三日侍老人游雙林

  【作者:洪咨夔】

  大徑山高寺山巔,小徑山深寺山趾。

  辛夷花開數點雨,艾納香空半泓水。

  新新故故自樓閣,下下高高各窗幾。

  二三各公詩一束,八十老衲畫幾紙。

  云岑滅沒野屋浮,草樹離列渡舟檥。

  露橫斷浦月已高,日落平沙風欲起。

  直疑著我江湖間,安得伴君巖壑裹。

  魚肥尚恨絲莼晚,酒酣苦愛葅筍美。

  參寥有句墮杳靄,更上迎暉亭徒倚。

  夔州元宵和曾端伯韻四首

  【作者:郭印】

  華燈下上照樓臺,無數銀花一夕開。

  月色多情能助興,游人去了卻重回。

  元宵

  【作者:王镃】

  柳院春歸雪未乾,試燈歌巷月痕寒。

  懶隨翠影紅香走,自買梅花插燭看。

  元宵漫興

  【作者:王磐】

  天風吹散赤城霞,散落人間作九華。

  夾路星球留去馬,燒空火樹亂歸鴉。

  笙歌醉月家家酒,簾幕窺春處處花。

  一派云《韶》天外迥,不知仙馭過誰家。

  元宵宴康礪峰太史宅次韻

  【作者:駱文盛】

  東風池館雪消遲,雪色燈光映酒時。

  夜半醉歸河上路,馬頭明月正相宜。

  元宵懷都城簡胡令俊民時胡連夕在告

  【作者:朱翌】

  天豁晴光合,檐收雪汗乾。

  燈期欣在候,火令不為難。

  方喜春風動,猶憐暮色寒。

  仙晨今夜樂,帝所舊年觀。

  郁郁卿云密,蔥蔥瑞氣盤。

  五門雙闕聳,三島十洲攢。

  風伯清黃道,鉤陳衛(wèi)赤鸞。

  聲流車水快,花影燭龍蟠。

  入望云裳舉,低迷雜佩珊。

  歌翻樓上下,人與月團欒。

  夜色清凝露,香風靜泛蘭。

  陸蓮搖艷質,湯鯉轉驚瀾。

  故國云天外,家風楚俗完。

  良時亦競作,游興頗相干。

  諸縣豐登際,元戎禮數寬。

  輟耕來野父,沽酒辦余歡。

  少問飛鳧客,遙知道室安。

  樵青能笑語,太白酌瀰漫。

  要是弦堂宓,何妨花縣潘。

  黃庭須默課,燈錄不重看。

  羨子閉門坐,嗟予腳力殫。

  醉歸哦五字,一一待公刊。

  元宵煮浮圓子前輩似未嘗賦此坐間成四韻

  【作者:周必大】

  今夕知何夕,團圓事事同。

  湯官尋舊味,灶婢詫新功。

  星燦烏云里,珠浮濁水中。

  歲時編雜詠,附此說家風。

元宵節(jié)詩詞6

  元宵節(jié)古詩詞1

  《元夕于通衢建燈夜升南樓》

  隋·隋煬帝

  法輪天上轉,梵聲天上來。

  燈樹千光照,花焰七枝開。

  月影疑流水,春風含夜梅;

  燔動黃金地,鐘發(fā)琉璃臺。

  元宵節(jié)古詩詞2

  《正月十五日夜》

  唐·蘇味道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游妓皆秾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元宵節(jié)古詩詞3

  《上元夜》

  唐·催液

  玉漏銀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明開。

  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元宵節(jié)古詩詞4

  《十五夜觀燈》

  唐·盧照鄰

  錦里 開芳宴,蘭紅艷早年。

  縟彩遙 分地,繁 光遠綴天。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別有 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元宵節(jié)古詩詞5

  《正月十五夜燈》

  唐·張祜

  千門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帝京。

  三百內人連袖舞,一時天上著詞聲。

  元宵節(jié)古詩詞6

  《正月十五聞京有燈恨不得觀》

  唐·李商隱

  月色燈光滿帝都,香車寶輦隘通衢。

  身閑不睹中興盛,羞逐鄉(xiāng)人賽紫姑。

  元宵節(jié)古詩詞7

  《京都元夕》

  元·元好問

  游人穿著華麗,妝容華貴,兒童看著燈火玩鬧嬉戲,

  我又是在干什么呢?我也在游人歡樂的笑語氣氛之中。

  元宵節(jié)古詩詞8

  《元夕影永冰燈》

  清·唐順之

  正憐火樹千春妍,忽見清輝映月闌。

  出海鮫珠猶帶水,滿堂羅袖欲生寒。

  燭花不礙空中影,暈氣疑從月里看。

  為語東風暫相借,來宵還得盡余歡。

  元宵節(jié)古詩詞9

  《辛亥元夕》

  (元)何中

  頑坐故貪黙,忽行時自言。

  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

  時序鬢發(fā)改,人家童稚喧。

  街頭試燈候,不到郭西門。

  元宵節(jié)古詩詞10

  《生查子·元夕戲陳敬叟》

  (宋)劉克莊

  繁燈奪霽華,戲鼓侵明發(fā)。物色舊時同,情味中年別。

  淺畫鏡中眉,深拜樓西月。人散市聲收,漸入愁時節(jié)。

元宵節(jié)詩詞7

  長安正月十五日

  白居易〔唐代〕

  喧喧車騎帝王州,羈病無心逐勝游。

  明月春風三五夜,萬人行樂一人愁。

  譯文

  喧鬧成隊的'車隊行過長安,羈旅生病,沒有心情去各方游玩。

  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的夜晚,眾人都在歡慶,只有我一人感到孤愁。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元宵節(jié)詩詞8

  1、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歐陽修《生查子·元夕》

  2、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歐陽修《生查子·元夕》

  3、誰教歲歲紅蓮夜,兩處沉吟各自知。姜夔《鷓鴣天·元夕有所夢》

  4、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地京。張祜《正月十五夜燈》

  5、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蘇味道《正月十五夜》

  6、不是暗塵明月,那時元夜。蔣捷《女冠子·元夕》

  7、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蘇味道《正月十五夜》

  8、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歐陽修《生查子·元夕》

  9、美人慵翦上元燈,彈淚倚瑤瑟。朱敦儒《好事近·春雨細如塵》

  10、五更鐘動笙歌散,十里月明燈火稀。賀鑄《思越人·紫府東風放夜時》

  11、聽元宵,今歲嗟呀,愁也千家,怨也千家。王磐《古蟾宮·元宵》

  12、錦里開芳宴,蘭缸艷早年。盧照鄰《十五夜觀燈》

  13、聽元宵,往歲喧嘩,歌也千家,舞也千家。王磐《古蟾宮·元宵》

  14、帳底吹笙香吐麝,更無一點塵隨馬。蘇軾《蝶戀花·密州上元》

  15、簫鼓喧,人影參差,滿路飄香麝。周邦彥《解語花·上元》袨服華妝著處逢,六街燈火鬧兒童。元好問《京都元夕》

  16、宣和舊日,臨安南渡,芳景猶自如故。劉辰翁《永遇樂·璧月初晴》

  17、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盧照鄰《十五夜觀燈》

  18、望千門如晝,嬉笑游冶。周邦彥《解語花·上元》

  19、元宵佳節(jié),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李清照《永遇樂·落日熔金》

  20、玉漏銀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明開。崔液《上元夜六首·其一》

  21、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里賣元宵。符曾《上元竹枝詞》

  22、靄芳陰未解,乍天氣、過元宵。周端臣《木蘭花慢·送人之官九華》

  23、九衢雪小,千門月淡,元宵燈近。晁端禮《水龍吟·詠月》

  24、月色燈山滿帝都,香車寶蓋隘通衢。李商隱《觀燈樂行》

  25、將壇醇酒冰漿細,元夜邀賓燈火新。趙時春《元宵飲陶總戎家二首》

  26、故園今夕是元宵,獨向蠻村坐寂寥。王守仁《元夕二首》

元宵節(jié)詩詞9

  1、《正月十五夜燈》

  玉漏銀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明開。

  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2、《十五夜觀燈》

  元宵爭看采蓮船,寶馬香車拾墜鈿;

  風雨夜深人散盡,孤燈猶喚賣湯元。

  3、《元宵》

  愛元宵三五風光,月色嬋娟,燈火輝煌。

  月滿冰輪,燈燒陸海,人踏春陽。

  三美事方堪勝賞,四無情可恨難長。

  怕的是燈暗光芒,人靜荒涼,角品南樓,月下西廂。

  4、《永遇樂·落日熔金》

  袨服華妝著處逢,六街燈火鬧兒童。

  長衫我亦何為者,也在游人笑語中。

  5、《京都元夕》

  故園今夕是元宵,獨向蠻村坐寂寥。

  賴有遺經堪作伴,喜無車馬過相邀。

  春還草閣梅先動,月滿虛庭雪未消。

  堂上花燈諸第集,重闈應念一身遙。

  去年今日臥燕臺,銅鼓中宵隱地雷。

  月傍苑樓燈影暗,風傳閣道馬蹄回。

  炎荒萬里頻回首,羌笛三更謾自哀。

  尚憶先朝多樂事,孝皇曾為兩宮開。

  6、元夜踏燈

  百枝火樹千金屧,寶馬香塵不絕。

  飛瓊結伴試燈來,忍把檀郎輕別。

  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

  石橋路滑緗釣躡,向阿母低低說。

  妲娥此夜悔還無?怕入廣寒宮闕。

  不如歸去,難疇疇昔,總是團圓月。

  7、正月十五夜燈

  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地京。

  三百內人連袖舞,一進天上著詞聲。

  8、《青玉案·元夕》

  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

  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

  滿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賽社神。

  不展芳尊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9、《元宵》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10、《生查子·元夕》

  月色燈山滿帝都,香車寶蓋隘通衢。

  身閑不睹中興盛,羞逐鄉(xiāng)人賽紫姑。

  11、《正月十五聞京有燈恨不得觀》

  燈火錢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見人如畫。

  帳底吹笙香吐麝,更無一點塵隨馬。

  寂寞山城人老也。擊鼓吹簫,乍入農桑社。

  火冷燈稀霜露下;杌柩┮庠拼挂。

  12、《正月十五夜》

  聞道長安燈夜好,雕輪寶馬如云。

  蓬萊清淺對觚棱。玉皇開碧落,銀界失黃昏。

  誰見江南憔悴客,端憂懶步芳塵。小屏風畔冷香凝。

  酒濃春入夢,窗破月尋人。

  13、《永遇樂·落日熔金》

  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帝京。

  三百內人連袖舞,一時天上著詞聲。

  14、十五夜觀燈

  錦里開芳宴,蘭缸艷早年。

  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15、上元竹枝詞

  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里賣元宵。

  16、辛亥元夕

  頑坐故貪黙,忽行時自言。

  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

  時序鬢發(fā)改,人家童稚喧。

  街頭試燈候,不到郭西門。

  18、《汴京元夕》 (明)李夢陽

  中山孺子倚新妝,鄭女燕姬獨擅場。

  齊唱憲王春樂府,金梁橋外月如霜。

元宵節(jié)詩詞10

  1.玉漏銀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明開!抟骸渡显沽住び衤┿y壺且莫催》

  2.建元看別上元燈,處處回廊斗火層!马佟渡显菇ㄔ掠^燈呈智通上人》

  3.聞道長安燈夜好,雕輪寶馬如云!琛杜R江仙·都城元夕》

  4.聽元宵,今歲嗟呀,愁也千家,怨也千家。——王磐《古蟾宮·元宵》

  5.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地京!獜堨铩墩率逡篃簟

  6.金鞍馳騁屬兒曹,夜半喧闐意氣豪。明月滿街流水遠,華燈入望眾星高。風吹玉漏穿花急,人近朱闌送目勞。自笑低心逐年少,只尋前事撚霜毛!枴渡显

  7.子夜封章扣紫清,五霞深里佩環(huán)聲。驛傳風火龍鸞舞,步入煙霄孔翠迎。瑤簡重,羽衣輕,金童雙引到通明。三湘五管同民樂,萬歲千秋與帝齡。——張孝祥《鷓鴣天·上元啟醮》

  8.近喜元宵雪更晴,千門翠竹結高棚。珠簾半卷將團月,玉指初調未合笙。新放華燈連九陌,舊傳金鑰啟重城。少年結伴嬉游去,遮莫雞聲下五更!獎⒂ⅰ渡显埂

  9.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帝京。三百內人連袖舞,一時天上著詞聲!獜堨铩墩率逡篃簟

  10.繡衣玉節(jié)駐江城,放得元宵兩夜晴。陸地金蓮方滟滟,一天明月故盈盈。邏兵酣臥忘鐘韻,游子歡呼趁鼓聲。兒女看燈歸較晚,老夫自剔讀書檠!疬h《元夕放夜》

  11.甲子乾飛雨,元宵濕隕星。風柔行陣陣,月淡下亭亭。木筆侵凌碧,來牟掩映青。東皇收拾急,暖漲赴滄溟!樽少纭洞貉

  12.九陌連燈影,千門度月華。傾城出寶騎,匝路轉香車。爛熳惟愁曉,周游不問家。更逢清管發(fā),處處落梅花!罹安渡显

  13.半勺蘭膏暖焰生,恍疑赤壁夜鏖兵。騎乘猛燎奔馳疾,人運長鎗轉戰(zhàn)輕。旗影靜移云母帳,劍铓微掣水晶營。何人幻此圓機妙,獨向元宵策美名!獏菨摗蹲唏R燈賡張樞副韻》

  14.過了元宵到曉鐘,一年樂事又成空。杯行不用深辭醉,明日君西我亦東。——吳芾《元夕即席呈郭次張》

  15.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抟骸渡显沽住

元宵節(jié)詩詞11

  《元夕于通衢建燈夜升南樓》

  (隋) 隋煬帝

  法輪天上轉,梵聲天上來;

  燈樹千光照,花焰七枝開。

  月影疑流水,春風含夜梅;

  燔動黃金地,鐘發(fā)琉璃臺。

  《正月十五夜》

  (唐) 蘇道味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燈樹千光照。明月逐人來。

  游妓皆穠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夜開;

  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十五夜觀燈》

  (唐)盧照鄰

  錦里開芳宴,蘭紅艷早年。

  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正月十五夜燈

  (唐)張祜

  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地京。

  三百內人連袖舞 ,一進天上著詞聲。

  詩曰

  (唐)李商隱

  月色燈山滿帝都,香車寶蓋隘通衢。

  身閑不睹中興盛, 羞逐鄉(xiāng)人賽紫姑。

  詩曰

  (宋)姜白石

  元宵爭看采蓮船,寶馬香車拾墜鈿;

  風雨夜深人散盡,孤燈猶喚賣湯元。

  詩曰

  (宋)姜白石

  貴客鉤簾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時來,

  簾前花架無行路,不得金錢不肯回。

  (注:珍品這里指元宵)

  《青玉案 元夕》

  (宋)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蕭聲動,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火闌珊處。

  《生查子 元夕 》

  (宋)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關于元宵節(jié)的詩詞大全

  《元夕于通衢建燈夜升南樓》

 。ㄋ澹 隋煬帝

  法輪天上轉,梵聲天上來;

  燈樹千光照,花焰七枝開。

  月影疑流水,春風含夜梅;

  燔動黃金地,鐘發(fā)琉璃臺。

  《正月十五夜》

  (唐) 蘇道味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燈樹千光照。明月逐人來。

  游妓皆穠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夜開;

  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十五夜觀燈》

  (唐)盧照鄰

  錦里開芳宴,蘭紅艷早年。

  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正月十五夜燈

  (唐)張祜

  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地京。

  三百內人連袖舞 ,一進天上著詞聲。

  詩曰

 。ㄌ疲├钌屉[

  月色燈山滿帝都,香車寶蓋隘通衢。

  身閑不睹中興盛, 羞逐鄉(xiāng)人賽紫姑。

  詩曰

 。ㄋ危┙资

  元宵爭看采蓮船,寶馬香車拾墜鈿;

  風雨夜深人散盡,孤燈猶喚賣湯元。

  詩曰

 。ㄋ危┙资

  貴客鉤簾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時來,

  簾前花架無行路,不得金錢不肯回。

 。ㄗⅲ赫淦愤@里指元宵)

  《青玉案 元夕》

  (宋)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蕭聲動,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火闌珊處。

  《生查子 元夕 》

  (宋)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京都元夕》

 。ㄔ┰脝

  袨服華妝著處逢 ,六街燈火鬧兒童 。

  長衫我亦何為者 ,也在游人笑語中 。

  折桂令 元宵

 。ㄔ┦

  愛元宵三五風光,月色嬋娟,燈火輝煌。

  月滿冰輪,燈燒陸海,人踏春陽。

  三美事方堪勝賞,四無情可恨難長。

  怕的`是燈暗光芒,人靜荒涼,角品南樓,月下西廂。

  《汴京元夕》

  (明)李夢陽

  中山孺子倚新妝,鄭女燕姬獨擅場。

  齊唱憲王春樂府, 金梁橋外月如霜。

  《元 宵》

 。鳎 唐寅

  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

  春到人間人似玉, 燈燒月下月如銀。

  滿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賽社神。

  不展芳尊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元夜踏燈》

 。ㄇ澹┒疵

  百枝火樹千金屧,寶馬香塵不絕。飛瓊結伴試燈來,忍把檀郎輕別。

  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

  石橋路滑緗釣躡,向阿母低低說。妲娥此夜悔還無?怕入廣寒宮闕。

  不如歸去,難疇疇昔,總是團圓月。

  《上元竹枝詞》

 。ㄇ澹┓

  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里賣元宵。

  《元夕影永冰燈》

 。ㄇ澹┨祈樦

  正憐火樹千春妍,忽見清輝映月闌。

  出海鮫珠猶帶水,滿堂羅袖欲生寒。

  燭花不礙空中影,暈氣疑從月里看。

  為語東風暫相借,來宵還得盡余歡。

  《元夕無月》

 。ㄇ澹┣鸱昙

  三年此夕無月光,明月多應在故鄉(xiāng)。

  欲向海天尋月去,五更飛夢渡鯤洋。

  《元宵月正圓》

  閩南歌謠

  鬧元宵,月正圓,閩臺同胞心相依,

  扶老攜幼返故里,了卻兩岸長相思。

  熱淚盈眶啥滋味?久別重逢分外喜!

  鬧元宵,煮湯圓,骨肉團聚滿心喜,

  男女老幼圍桌邊,一家同吃上元丸。

  搖籃血跡難割離,葉落歸根是正理!

  元宵節(jié)的詩詞莫過于如下兩首最為著名廣為傳唱

  《青玉案·元夕》(宋)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蕭聲動,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火闌珊處。

  《生查子·元夕》(宋)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元宵節(jié)詩詞12

  生查子·元夕戲陳敬叟

  作者:劉克莊

  朝代:清朝

  生查子·元夕戲陳敬叟原文:

  繁燈奪霽華。戲鼓侵明發(fā)。物色舊時同,情味中年別。

  淺畫鏡中眉,深拜樓西月。人散市聲收,漸入愁時節(jié)。

  相關翻譯

  譯文元宵節(jié)的繁燈麗彩奪去了明月的光華,喧鬧的戲鼓聲一直響至天亮。習俗風情與以前沒什么兩樣,只是人到中年,情味有些凄涼。像漢朝的張敞,對著明鏡為佳人描眉,一起在樓中賞月,祈求天長地久。歡樂的人們漸漸散去,街上如往常般寂靜,而我的心情卻漸漸感到有些憂傷。

  注釋①陳敬叟:字以莊,號月溪,建安人。②霽(jì)華:月光皎潔。③明發(fā):黎明陽光散開。《詩·小雅·宛》:“明發(fā)不寐,有懷二人。”④淺畫鏡中眉:用張敞畫眉事,表現夫妻恩愛。

  相關賞析

  這是一首元宵觀燈戲友感懷之佳作,突出中年情懷與往昔的不同,抒寫自己中年氣衰、嘆世事滄桑,和對友人和美夫妻生活的`羨慕及自己生活的愁苦。上片寫元宵夜晚燈火通明、鑼鼓聲不決的繁盛景象,景象不改,而自己則已入中年,情味自別,雖曠達如陳敬叟者亦不可免,襯托了作者自己的孤獨。“繁燈”兩句概說元夕燈光賽過明月,概括了元夕的繁盛,第一句寫燈光之多與明亮,第二句寫人們徹夜狂歡。形聲兼?zhèn),概括力極強。三、四句寫“物色”依舊,而人近中年,不覺感慨系之,頗有悲涼之感。

  下片換頭轉寫閨情,懸想陳敬叟之妻在家畫眉拜月,盼夫早歸,而陳敬叟卻留滯臨安,當夜闌人靜之時,亦不免愁腸漸生。題中云“戲”,便是指調侃友人夫妻恩愛,反襯自己的寂寞,暗寓著羨慕之情。結尾兩句與開頭兩句相呼應,強化了主題,點出主旨:歡樂時,人們可暫時忘卻憂傷,但當歡樂過后,孤寂之感便會重新縈繞心頭,突出自己憂愁的心緒,昭示出盛筵必散的哲理,有感傷之味。一個“漸”字,慢慢道出作者委曲幽怨之情。全詞層次分明,有真實的人生體驗,含蓄有余味。

  作者介紹

  劉克莊(1187—1269)初名灼,字潛夫,號后村,莆田(今屬福建)人。嘉定二年(1209)以郊恩補將仕郎,次年調靖安主簿。先后為江淮制置使李玨、廣西經略安撫使胡槻辟置幕府。寶慶元年(1225)知建陽縣。以言官箋克莊《落梅詩》,激怒史彌遠,卷入江湖詩案,經鄭清之力辯得釋。端平初,真德秀帥閩,辟為帥司參議官。次年,遷樞密院編修官兼權侍右郎官。嘉熙間,歷知袁州、廣東提舉,升轉運使兼提舉市舶使。淳祐六年(1246),入對,首論右相史嵩之奸,賜同進士出身,除秘書少監(jiān)兼國史院編修官兼實錄院檢討官。遷御史兼崇政殿說書,暫兼中書舍人。因拒為史嵩之除觀文殿大學士致仕草制,被劾罷。十一年春,入朝為起居舍人兼侍講,僅半年又被罷。景定元年(1260),再入朝,歷除秘書監(jiān),起居郎兼權中書舍人,權工部尚書兼侍讀,出知建寧府。五年,以煥章閣學士致仕。咸淳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林希逸為撰行狀,洪天錫為撰墓志銘?饲f一生四立朝,敷奏剴切,有直聲。詩學晚唐,為江湖派大家,有《后村先生大全集》二百卷,內長短句五卷,別出單行者有汲古閣本《后村別調》一卷,《彊村叢書》本《后村長短句》五卷。楊慎《詞品》卷五:「《后村別調》一卷,大抵直致近俗,效稼軒而不及也!龟愅㈧獭对粕丶u》:「潛夫感激豪宕,其詞與安國相伯仲,去稼軒雖遠,正不必讓劉(過)、蔣(捷)。世人多好推劉、蔣,直以為稼軒后勁,何也·」劉熙載《藝概》卷四:「劉后村詞,旨正有語有致。其《賀新郎·席上聞歌有感》云:『粗識國風關睢亂,羞學流鶯百囀?偛簧骈|情春怨。』又云:『我有平生離鸞操,頗哀而不慍微而婉!灰獯⑵湓~品耶!柜T煦《蒿庵論詞》:「后村詞與放翁、稼軒,猶鼎三足。其生于南渡,拳拳君國,似放翁。志在有為,不欲以詞人自域,似稼軒。」劉克莊是南宋后期重要的辛派詞人。詞集名《后村長短句》。劉克莊以獨具一格的創(chuàng)作,雄踞南宋詞壇!逗蟠逶~》表現了作家愛國主義的思想感情。他在詞中表現對國家、民族命運的關心,對北方故土的懷念,以及個人理想抱負不能實現的感慨。如《玉樓春》中「男兒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橋畔淚」等名句,寫得愛國情深,蒼涼沉郁。《賀新郎·送陳真州子華》一詞譴責南宋統治者不聯合北方義軍進行抗金斗爭,只知茍且偷安。而自己卻壯志難酬。明人楊慎《詞品》中稱其「壯語亦可起懦」。還有一些詞表現出關心民生疾苦,并為民請命。《后村詞》不屑于刻紅剪翠,但也不乏清切婉麗之作。有的詞作思想較為消極頹喪。劉克莊和劉過、劉辰翁并稱辛派「三劉」。他繼承了辛詞愛國主義的傳統和豪放雄渾的藝術風格,在「三劉」中成就!逗蟠逶~》學習辛棄疾,說理敘事,運用自如,但有時議論過多。著述宏富,今存有《后村先生大全集》,其中有詩5000多首,詞200多首,《詩話》4集及許多散文。作品體裁豐富,題材廣泛。他長期閑賦鄉(xiāng)居,對莆田的社會生活、民俗風情有細膩的觀察、較深的了解,并將之反映于作品中。它的不少詩詞形象生動地描繪了南宋莆田地區(qū)的雜劇、百戲,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史料價值。

元宵節(jié)詩詞13

  汴京元夕

  作者:李夢陽

  朝代:魏晉

  汴京元夕原文:

  中山孺子倚新妝,鄭女燕姬獨擅場。

  齊唱憲王春樂府,金梁橋外月如霜。

  相關翻譯

 、巽昃杭唇窈幽祥_封,五代梁、晉、漢、周及北宋的都城。②中山:本為春秋戰(zhàn)國時國名,漢以后為郡、府,治所在今河北定縣。③鄭、燕:春秋戰(zhàn)國時國名,鄭國境在今河南,燕國境在今河北、遼寧。④憲王:指周憲王朱有燉(1379-1439),明太祖朱元璋之孫,精通音律,是的戲曲家。⑤金梁橋:汴梁橋名。

  相關賞析

  前二句,寫來自各地的伶人粉墨登場,表演周憲王朱有燉的雜劇。中山少男、鄭燕少女都善演戲曲,說明當時雜劇傳布的盛況。詩中“倚新妝”、“獨擅場”應是互文見義。朱有燉的雜劇在體制上基本打破了元雜劇四折一本加一人主唱的成法,經常出現合唱、輪唱,甚至旦唱南曲、末唱北曲或二人對唱等形式,并且他的劇作曲詞流暢,音律和諧,著重歌舞,便于演出,所以盡管他的戲內容上無甚可取,卻能廣為傳唱。少年男女爭扮周憲王劇中人物,使我們對當時劇界的風氣頗有所領會。而汴京作為古時都會,在歷受金元劫難之后,經明初的休養(yǎng)生息而恢復生機,重現繁華,其民俗風情,也通過這兩句表露出來。

  第三句是前二句的拓展。實際上本文前面說到的表演朱有燉的雜劇,至此才正式點出。春樂府,是指朱氏雜劇中點綴太平盛世的“慶賀劇”或宣揚女子守貞的“節(jié)義劇”。自宋元以來,樂府常作為詞曲的別名,朱有燉的雜劇、散曲集便稱《誠齋樂府》。“齊唱”二字,刻意渲染出元宵歡慶,萬民同樂的情景,給人的感覺是舞臺上伶人的.演唱與舞臺下觀眾的和唱一起進行,場面肯定是熱鬧之極。最后一句筆鋒一宕,寫起了戲曲表演場地旁金梁橋外的夜景。“月如霜”之清冷幽靜,與前面所描繪的歡慶熱鬧情景似乎不相吻合,然而這一句實際上卻是詩人的神來之筆,以淡墨襯濃彩,余韻宛轉,余味曲包,深得唐人竹枝詞之妙!霸氯缢绷钊讼肫鹛K東坡《蝶戀花·密州上元》詞“燈火錢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見人如畫”數語,二者都寫元宵,李詩、蘇詞中“明月如霜”的意象實有相通處。我們不妨認為:正月十五的團K明月是喜慶的象征!懊髟氯缢钡囊庀,正體現了“但原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期望人世美好事物永存的普遍心理。

  作者介紹

  李夢陽(1473~1530)中國明代文學家。字獻吉,號空同子。慶陽(今屬甘肅)人。出身寒微。弘治七年(1494)進士,歷任戶部主事、江西提學副使等職。他嫉惡如仇,曾因草疏奏章彈劾宦官劉瑾而入獄。李夢陽鑒于臺閣體詩文千篇一律的弊端,決心倡導復古以改變不良文風。他是前七子的領袖,主張古詩學魏晉,近體學盛唐,在當時影響頗大。但他過于強調格調、法式,未能很好地從復古中尋求創(chuàng)新。在他與何景明的辯論中,意氣用事,論點偏激,導致他泥古不化,甚至走上了抄襲的道路,扼殺了詩歌創(chuàng)作的生機。晚年有所悔悟。他創(chuàng)作的樂府和古詩較多,其中有些作品寄寓了作者力求有所改革的政治理想,較有現實意義,如《朝飲馬送陳子出塞》等詩。他的樂府、歌行在藝術上有一定成就,但時露雕鑿之痕。其七律專宗杜甫,多氣象闊大之辭。著有《空同集》66卷。

元宵節(jié)詩詞14

  《青玉案 元夕》

  作者:辛棄疾 【宋】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蕭聲動,

  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火闌珊處。

  《生查子·元夕》

  作者:歐陽修 【宋代】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永遇樂·落日熔金》

  作者:李清照 【宋代】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處。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元宵佳節(jié),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

  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鋪翠冠兒,捻金雪柳,簇帶爭濟楚。如今憔悴,風鬟霜鬢,怕見夜間出去。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

  《蝶戀花·密州上元》

  作者:蘇軾 【宋代】

  燈火錢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見人如畫。帳底吹笙香吐麝。此般風味應無價。

  寂寞山城人老也。擊鼓吹簫,乍入農桑社。火冷燈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京都元夕》

  作者:元好問 【宋代】

  袨服華妝著處逢,六街燈火鬧兒童。

  長衫我亦何為者,也在游人笑語中。

  《上元夜六首·一作夜游詩》

  作者:崔液 【唐代】

  玉漏銀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明開。

  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神燈佛火百輪張,刻像圖形七寶裝。

  影里如聞金口說,空中似散玉毫光。

  《元 宵》

  作者:唐寅 【明】

  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

  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

  滿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賽社神。

  不展芳尊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元宵節(jié)詩詞15

  1.何事又作南來,看重陽藥市,元夕燈山?花時萬人樂處,欹帽垂鞭!懹巍稘h宮春·初自南鄭來成都作》

  2.紫府東風放夜時!R鑄《思越人·紫府東風放夜時》

  3.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獨W陽修《生查子·元夕》

  4.月色燈山滿帝都,香車寶蓋隘通衢!钌屉[《觀燈樂行》

  5.不是暗塵明月,那時元夜!Y捷《女冠子·元夕》

  6.玉漏銀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明開!抟骸渡显沽住て湟弧

  7.簫鼓喧,人影參差,滿路飄香麝!馨顝督庹Z花·上元》

  8.望千門如晝,嬉笑游冶。——周邦彥《解語花·上元》

  9.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里賣元宵!渡显裰υ~》

  10.不是暗塵明月,那時元夜!Y捷《女冠子·元夕》

  11.望千門如晝,嬉笑游冶。——周邦彥《解語花·上元》

  12.將壇醇酒冰漿細,元夜邀賓燈火新!w時春《元宵飲陶總戎家二首》

  13.九衢雪小,千門月淡,元宵燈近。——晁端禮《水龍吟·詠月》

  14.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R照鄰《十五夜觀燈》

  15.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蘇味道《正月十五夜》

【元宵節(jié)詩詞】相關文章:

元宵節(jié)詩詞精選06-23

元宵節(jié)經典詩詞06-23

元宵節(jié)的詩詞06-23

元宵節(jié)經典詩詞01-04

元宵節(jié)詩詞10-27

元宵節(jié)詩詞08-11

元宵節(jié)的詩詞01-26

元宵節(jié)詩詞01-26

元宵節(jié)的詩詞佳句07-14

元宵節(jié)祝福詩詞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