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合集)《坐井觀天》評課稿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評課稿,通過評課,可以把教學活動的有關信息及時提供給師生,以便調節(jié)教學活動,使之始終目的明確、方向正確、方法得當、行之有效。那么寫評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坐井觀天》評課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坐井觀天》是一篇寓言故事,講的是青蛙和小鳥論天的大小這一件事,告訴我們像青蛙這樣目光狹小,所見有限,還自以為是,是不對的。這篇課文主要由小鳥和青蛙的三組對話構成,對話的朗讀是本課的重點,寓意的理解是本課的難點。聽了瞿老師的《坐井觀天》一課,我認為這節(jié)課從整體上看,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一、教師課前準備充分,設計的教學課件十分生動有趣,以動畫片的形式展現(xiàn)課文內容,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利用計算機形象、直觀的特點,突破了教學重難點。
二、老師問題引讀,學生思后釋疑
如:上課伊始,導入新課后老師提出的疑問“故事中青蛙和小鳥為什么爭論”,因為學生都有很強的好奇心,他們迫不及待地想得到答案。教師把握這一契機,讓學生帶著問題,從自己的角度,有重點、有難點、有目的地去讀課文。在讀的過程中,教師可采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釋疑,點燃思維火花,促使學生“多思”“苦思”。通過直觀、形象的圖畫理解“井沿”即井口的邊,并讓學生張貼小鳥和青蛙各在井的什么位置;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理解“大話”就是“吹!薄安粚嵲诘脑挕保宦(lián)系句子和上下文,通過讀,找小鳥說的話:“飛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來找點水喝。”理解“無邊無際”就是“非常大,大得沒有邊際”,并擴展思維,除了天無邊無際,哪些事物也能說無邊無際學生就會說出很多答案:藍天、草原、大!處熢僖騽堇麑В笇W生有感情地讀出小鳥贊嘆天很“大”的語氣。學生通過質疑引讀,在思考后自己解開了心中的疑問,思維得到了較好的鍛煉。
三、多種形式朗讀,明白文中道理
這篇課文的教學目標是否真正達到,關鍵在于寓意是學生自己感悟出來,還是老師硬塞給學生。所以,明白道理就成了本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在完成這一目標時,瞿老師著重抓住以下幾個方面很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
1.抓青蛙說的“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頭就看見天,我不會弄錯的”這句話中的關鍵詞“天天”“一抬頭”,同時讓同學們透過窗戶看窗外景色范圍,再想想在室外看到的景色范圍,使學生明白青蛙會把天有多大弄錯的原因之一是:目光狹小,所見有限。
2.抓青蛙的神態(tài)和表情。一個“笑”字引出了青蛙很自大,一點也聽不進小鳥的話,還自以為正確。通過對“笑”字的揣摩,學生知道了不學不問,不聽勸告,還自以為正確也是導致青蛙弄錯的原因之二是不聽別人勸告。
3.通過對小鳥和青蛙正確、錯誤原因的分析,學生自己悟出了此篇課文要告訴我們的道理,使“坐井觀天”這個寓言本來比較抽象,不易理解的寓意很自然地被孩子接受了。
總之,我認為這節(jié)課的教學體現(xiàn)了《課標》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的新理念,學生的“知識拓展,能力提高,情感提升”貫穿于教學全過程之中,是一節(jié)十分成功的課。當然,任何一堂課總會有缺憾的地方,最后讓孩子在書上練習寫本節(jié)課學習的四個生字時,有的孩子不明白寫哪幾個,如果老師在指導學生識記時及時板書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我想也許就不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