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跨越山海,奔赴熱愛
“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
———題記
有這樣一個故事,在一個貧窮的小村莊里,住著一戶普通的人家,有一位小男孩,他是這個有六個孩子的家庭里的最小的一個。這個家庭雖然很貧窮,但是每個人相親相愛。爸爸媽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四個姐姐也幫忙一起打理著家務,共同照顧兩個弟弟。
小男孩從小就有一個偉大的夢想,成為一名藝術家。他沒有別的興趣,就愛在樹邊聽鳥兒唱歌,在溪邊聽溪水吟唱,在林間聽風兒奏樂,也喜歡去村長家聽他們的磁帶。
他這個夢想對那個年代來說特別昂貴。而對于這樣一個貧窮的家庭來說,更是難以承擔的。但是看著小兒子期待的眼神,父母難以說出拒絕的話,只是說,先考慮一下。日子一天天流逝,父母還遲遲未有答復。小男孩意識到了什么,他沒有哭泣,只是日漸變得沉默。望著他的沉默,父母難過極了。于是,在一天深夜,在火堆前,他們做出了選擇。他們賣了用攢了許久的錢買來的拖拉機,幾個姐姐也放棄了讀書,哥哥開始半工半讀,家里省吃儉用。幾天后,小男孩兒開始學習手風琴。夏天的田野邊,不僅有蟬鳴,蛙叫,機器運行的嗡嗡聲,還有悅耳的琴聲。小男孩每天都在吹,天空是他的觀眾,風兒是他的伙伴,他在大自然里演出。村里的每一個角落都被他的樂聲滲透。他不停地吹啊吹,似永遠都不會疲憊,也像一個從未停轉的音樂盒。
時光荏苒,小男孩兒長成了少年,他的努力也得到了回報。他手里緊抓著證書,一邊揮動,一邊大喊:“爸媽,我考上了,我考上了!”林間的風拂過他的臉龐,藍天下,他那么鮮艷,那么輕狂,比太陽還耀眼。他一路奔跑,順著灑滿陽光的林間大路奔向他的未來。上了大學,他依舊拼了命地練習,盡管他知道,并不會有什么結果,他還是不管不顧,只想不辜負過去的努力,家人的付出和根植于心底的喜愛。四年后,他成為一名音樂老師,他生活貧困且辛勞,但彈奏音樂時的他總是那么快樂,那么輕松,生活從未將他的夢想擊垮。他為夢想而努力的模樣感染了一位女老師,后來他們相愛了,然后結婚,兩個人的日子也過得非常的溫馨、幸福。后來,他們有了自己的孩子,為了家庭,他做出了和當年父母一樣的選擇——他放棄了音樂,從而去開了店,孩子很快出生了,一家三口的生活很幸福,但深埋在他心中的遺憾從未被抹去。
孩子五歲的時候,她被父親彈奏鋼琴時的快樂深深感染,她也有了一個成為藝術家的夢。父親帶她去了一家琴行,在進琴行之前,他猶豫了一會兒,緊接著緩慢而又莊重地推開了門。孩子上體驗課時,他就站在門外注視著,微涼的光落在他身上,昏暗中他像一座沉默的雕像。
孩子長大了,他在掙扎許久后,還是選擇隨心而行,開了一家琴行,一家屬于自己的琴行。他好像又回到了少年時代,每天都十分的忙,每天都十分歡快,每周六晚上他都與老伙伴們在臺上高歌,年輕的靈魂在那時候到了他們疲憊的身體里,帶著他們回到輕松的少年時代。
他常說:“我是個幸運的人。”我想說,我也是。因為在這生命的長河中,我們都有著愛與夢想編織而成的船,載著我們跨越了山與海,一路奔赴。歲月的長河流淌著,經年不絕,萬幸,在追逐夢想的路上,他堅定又執(zhí)著,從未停下腳步。
我相信這個夢想會一直伴隨著他和我一直走下去,而他就是我的父親,一位視藝術為生命的,浪漫的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