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十五元宵節(jié)作文(大全3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十五元宵節(jié)作文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十五元宵節(jié)作文 篇1
塔子山公園在我的記憶里幾乎快被遺忘了,可是今天它又重現(xiàn)在我的腦海中了。是什么原因讓塔子山公園又出現(xiàn)在我腦海中的?原來是第45屆熊貓燈會開幕了!
媽媽說第45屆燈會在塔子山公園舉辦,聽了這個消息后,我就死纏著媽媽要去看燈會。媽媽沒有辦法,只好帶我去。
一進門,眼前就出現(xiàn)一座用綢布做成的宮殿,一排米老鼠在宮殿門前立著。居然沒有燈亮!那些扎成了景物雖然十分好看,但是沒有燈光,仍然冷清。
一路上看見了很多的燈。由于天漸漸了,那些用綢布扎成的景物我越看就越覺得冷清,于是干脆不看了。我們來到一條巨大的龍前旁邊時,四處的燈唿地全亮了。那條龍全身也發(fā)出紅光。那條龍可真大。」恺堫^就有二十多米高。它的眼睛在動,嘴也在活動,那條龍活靈活現(xiàn)的,好像隨時要騰飛上天,吞云吐霧一般。
還有那機械燈展芝麻官,它展示出芝麻官在審理案件時候的樣子。只見他戴著一頂烏紗帽,手持一把扇子,在堂中來回踱步。兩邊的衙役揮舞著水火棍,一副隨時要拷打犯人的樣子。兩名老百姓一個跪在堂前,一個站在堂前。這些場景真是逼真極了。
《水漫金山》這個故事也被搬到了燈展上。白娘子和小青坐在船上,法海在寺廟里念經(jīng)。白娘子的身邊有許多的蝦兵蟹將,看來是來攻打寺廟的。法海的身邊有許多法師和拿著棍棒的和尚。本來白娘子已經(jīng)是善良的妖精了,但是法海卻堅信人妖不能共存。所以白娘子只好用武力來奪許仙。這燈景運用了許多燈光,一閃一閃的,讓那些人物看起來像真的.一樣。再加上水中的倒影和燈光交相輝映,十分好看。
我們還看了一組三國故事的燈和以世界著名景點為內(nèi)容的燈,都很好看。
這次賞燈讓我學到了許多的東西:它讓我了解了歷史上知識和一些美麗的傳說。我希望46屆燈展會辦得更好。
十五元宵節(jié)作文 篇2
農(nóng)歷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又稱為上元節(jié)、春燈節(jié),是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正月是農(nóng)歷元月,古人稱其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jié)。關于元宵節(jié)習俗在全國各地不盡相同,其中吃元宵、賞花燈、舞龍舞獅等是元宵節(jié)里幾項重要民間習俗。
在元宵節(jié)這一天,我們學校舉行猜燈謎活動。每班選10名同學參加,共分兩輪,我被選中。走進猜謎現(xiàn)場,已經(jīng)有好多人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我這瞅瞅那瞅瞅,嘿,還真讓我瞅到一個自己會。它謎面是“兩個胖子”(打一個城市名),那不就是“合肥”嘛!我心里美滋滋,急忙跑到領獎地方,可他們說這個謎語已經(jīng)被人猜過。唉,真是讓我白高興一場。
我繼續(xù)瞅,不一會兒又看到一個。這個謎面是“二小二小頭上長草”,我仔細想想,然后一拍腦袋,不就是“蒜”字嘛!我趕緊興高采烈地跑過去說出謎底,嘿嘿,這回我總算是第一個猜出來!
我又四處張望尋找,無意中看到一個謎面:《聊齋志異》。咦,這是啥意思?也沒個提示。我對這道謎語很感興趣,不覺冥思苦想很久。哈,突然我靈機一動,想到一個成語——鬼話連篇!這《聊齋志異》豈不就是全篇講鬼故事嘛!我過去一試,哈哈,居然又被我答對!
晚上回到家里,我和爸爸、媽媽、奶奶一起吃元宵,特別開心!吃完晚飯,我們在客廳里閑坐,等待電視里直播元宵焰火晚會。八點到,晚會準時開場。一會兒,放焰火,“嘣”,一條巨龍呈現(xiàn)在眼前;接著,鯉魚跳龍門;再來一個,水上跳芭蕾,看,跳得多歡樂……我興奮地說:“媽媽,我也想去放焰火。”媽媽說:“去玩吧,別傷著!
我和爸爸來到后院準備放焰火。爸爸點燃“變色龍”,紅、黃、藍……霎時間天空里五彩繽紛,真美啊!我們小孩子揮舞著煙花棒走來走去,小煙花像無數(shù)美麗螢火蟲在一閃一閃地跳舞。接著爸爸放“雨花”,金色“花雨”從天而落,就像仙女散花一樣。“小蜜蜂”也來湊熱鬧,“嗖”一聲高高飛上天……夜幕中,家家戶戶焰火好像在比美,一家比一家漂亮,一家比一家稀奇,真有趣!
放完焰火,四周漸漸安靜下來,我依然沉浸在元宵節(jié)熱鬧與歡樂之中,興奮得久久不能入睡。
十五元宵節(jié)作文 篇3
過年的鐘聲已經(jīng)敲響,轉眼就上學了,上學后幾天,我們迎來了一個特殊的節(jié)日:元宵節(jié)。
我最喜歡元宵節(jié)了了,因為元宵節(jié)可以吃到我最喜歡吃的湯圓,那又大又圓的湯圓,潤澤透明,那可口的甜湯,甜滋滋的,看得讓人雙陽發(fā)光,口水直流。我多么想體驗做湯圓的過程,這不,老師好像挺懂我的愿望,讓我們在學校里過一次元宵節(jié),同學們想著了似的,個個生龍活虎,精神飽滿,臉上掛著個大紅燈籠,肖一飛滿面紅光地拿出自己的材料炫耀說:“你們看我的材料,誰有我多,看!有紅糖、白糖、芝麻、米粉。為了給接下來的揉面工作做準備,同學們有的洗干凈手,有的則把塑料手套戴了起來,大家把米粉倒進盆中,一位有著揉面經(jīng)驗的阿姨,把滾燙的熱水倒入盆中,米粉漂浮在水面之上,只見阿姨在盆中快速攪拌。一會兒許多米粉都神奇的沉淀下去,剛開始,阿姨的手上沾滿了米粉,過了兩三分鐘,阿姨手上粘的米粉已去掉了一大半,面團也逐漸形成了,阿姨繼續(xù)用她嫻熟的動作一手拿面團,一手按面團,一步一步井井有條的`做著,七八分鐘以后,面團揉好了,拿著揉好了的面團,大家都興致勃勃地做起湯圓來,有的同學做成了有大有小的湯圓,陳心怡把巧克力放進湯圓,誰能吃到算誰幸運。有的小組覺得包小的太無聊,就抱起了大的來,在包的時候要么是因為陷太多皮破了,要么是因為皮太小,包不了,這些問題,使得很多小組失敗。湯圓包好了,同學們把湯圓集中了起來,開始煮湯圓了,大家盯著鍋,滿懷期待,老師一說:“湯圓煮好了!"同學們迫不及待地去盛湯圓,就像脫韁的野馬一樣,同學們吃的津津有味,享受著通過自己勞動獲得的食品。
就在這時,天上下起了雪,雪姑娘好像知道我們吃湯圓,想與我們一起過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