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個人,教育之基_高二議論文
在學習和工作中,大家都寫過論文吧,論文寫作的過程是人們獲得直接經驗的過程。還是對論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個人,教育之基_高二議論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家庭、學校和個人,這三者都是教育的重要影響因素?墒牵绻且恪叭锾粢弧,你又會如何選擇呢?
于我而言,個人才是教育的最重要影響因素。不可否認,家庭的確是我們一出生睜開眼睛就看見的地方。父母教會我們走路,教會我們講話,他們是我們人生中第一任老師。但是,他們教會我們的只是在社會中生存的基本方法。固然他們的行為舉止可能會對我們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但每個人心中都有著一把標尺,是否接受改變還是要看個人。在學校里,老師作為我們人生路上的引導者,指導我們前進。但畢竟,現學校的教育大多只是應試教育,根本不注重素質人格的培養(yǎng)。如果說學校教導出來的“應試人才”會是我們心中教育的目標,未免有些可笑。所以,個人才是影響教育最重要的因素。
曾經有這么一對出生在貧困家庭中的兄弟,他們都有著一個酒鬼爸爸。但是他們倆的命運卻截然不同。大兒子成為了一名企業(yè)家,而小兒子卻成為了一位像父親一樣的酒鬼毒販。當詢問他們原因時,結果卻是驚人的一致——誰讓我有這么一個酒鬼爸爸。他們有著同樣的家庭背景,卻有著不一樣的命運。誰能說,不是個人影響著教育,在其中起著作用?假使大兒子自甘墮落,不依靠自己充實、培養(yǎng)自己,又怎么會成功?又怎能脫離酒鬼家庭?假使小兒子能認識到個人對教育的重要性,而不單單被家庭所控制,又怎么變成這般模樣?家庭是借口,它只是個人不愿意正視自己對教育所發(fā)揮的重要性的自欺欺人罷了。
變形計曾一度爆紅中國。人們看到了城市孩子進入農村改造收斂了脾氣,也看到了農村孩子見證城市繁榮后擁有了自己的奮斗目標。可卻忘記,有這么一個淳樸善良的農村男孩,父母離世,與爺爺相依為命。卻在見證城市繁華后,抱怨起了自己的悲苦身世。他再也不上山砍柴照顧爺爺了,再也不吃咸菜和米飯了,他期待著城市父母能接她去享受榮華富貴。那么多個農村孩子,為什么只有他受到誘惑?為什么只有他走向墮落?答案顯而易見,是他個人心里的天平發(fā)生扭曲傾斜了。他把原本包裹在心中的利刃,將教育刺了個干瘡百孔。你不救自己,誰人救你?你不教育自己,又誰人可以幫你?
教育主要是靠自己。家庭、學校只是一股助推力,真正把你推過一條名為教育的江河的,只能是你自己,也只有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