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元宵節(jié)作文600字精華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元宵節(jié)作文600字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元宵節(jié)作文600字 篇1
我的家鄉(xiāng)是大興安嶺的一個美麗小鎮(zhèn),清澈的多布庫爾河依山圍繞在小鎮(zhèn)的周邊。今天我先不說家鄉(xiāng)那隆重的春節(jié),而是描繪一下春節(jié)后的又一高潮——元宵節(jié)。
春節(jié)過后,正月十五在我們殷殷期盼中姍姍而至。從清晨睜開眼睛開始,我們便期待黑夜的降臨。終于團圓晚飯過后,“真正”的元宵節(jié)開始了……
家鄉(xiāng)的元宵節(jié)沒有賞花燈的習慣,但它特有的風俗卻是我們孩子歡樂的極致。晚飯過后,在大人的帶領下家家門前燃起一堆篝火,頃刻間一條欲騰的火龍就盤旋在鎮(zhèn)子中,大人的叫喊聲,孩子的歡呼聲一下子就充滿整個鎮(zhèn)子。待篝火快燃熄時一家一家的人們不約而同的就會向我們共同的目的地走去。
那是圍繞在鎮(zhèn)子周的多布庫爾河,嚴冬已將河面結實的封凍起來,厚厚的積雪棉被般的鋪在河面。興奮已經把深冬的寒冷趕走,雀躍間我們就來到了河面,插好手中的燈籠,幾個家庭結成一個個的.團隊圍成圈開始點燃煙花炮竹,寬廣的河面頓時就成了煙花世界。一朵朵綻放的禮花騰空而起“呯,呯”隨著響聲,升上去的煙花散開了,一朵接一朵交錯在天空中形成絢麗繽紛的畫面,孩子們興奮地歡叫著,跳躍著,夜空被五彩斑斕的煙花裝點的異常美麗,異常動人。待煙花綻放過后,大人孩子一起就會在河面上打起滾來,老人說,人有幾歲就要滾幾圈,這樣煩惱疾病就會被統統的趕走,在碰撞中所有的人在雪地歡滾起來,孩子們大聲數著圈數,大人們都有點氣喘噓噓,但歡樂感染著每一個人……開心的疲憊過后,我們回到家會圍在一起品嘗美味的湯圓,回憶著煙花的美麗,傾談著雪滾的暢快,桌子四周的親人們都會覺得生活如湯圓般的甜美。
帶著笑意我會安然入睡,但元宵節(jié)的歡樂卻會帶給我一年的回味……
元宵節(jié)作文600字 篇2
志向——對于奮發(fā)的人來說,是一種動力;對于迷惘的人來說,是一個指路標;對于失敗 的人來說是一種鞭策,對于整天無所事事的人來說,更是一種希望!而對于我來說,志向,就是一種執(zhí)著 的追求,一座導航的燈塔,一盞不滅的明燈!
志向,就是目標,就是方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志向,每個人都有色彩斑斕的志向。而我的志向——就是當一名老師 !
成為老師,是我近幾年來一直都想完成的一個夢想。它會是我畢生的職業(yè),也會是我終身的歸宿。因為,我找到了它非凡的意義。老師,不僅教授學生 以技能知識,讓他們能夠更好的生活 。老師還有另一層深刻的含義:人生的導師!不是有一句話這樣說嗎?“教師 ,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太陽 底下最光輝的職業(yè)!”所以,這更加堅定了我要當老師這個想法。
當然,這與我的親生經歷 也有莫大的關系。我的老師,是一個知識淵博又和藹可親的人,是她,在我那幼小的心田上,播下了這顆種子。讓我為這個夢想而不懈奮斗!
至今還清楚的記得,那次,老師對我說過的話!班,老師相信你!”這是一句多么>溫暖 的話語,這是一個多么親切的鼓勵。我知道,那不僅是老師對我的鼓勵,更是對我的肯定。我慶幸,在人生的道路上能遇到這么一個好老師。怎樣的老師就能教出怎樣學生,所以,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也會像我的老師一樣,當一個合格稱職的好老師。我也會在我的學生身上,播下這顆美麗 的種子。老師對學生的付出與關懷是永遠都不會有止境的??所以,老師——就是最平凡 的偉大!
我現在很平凡,在以后的日子里,我還是依舊那樣的平凡。但在平凡的周圍,卻蒙上一圈散發(fā)著的微弱的光環(huán)。因為我已身在這條永無止境的教育之路上,我擁有了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yè)——老師!
元宵節(jié)作文600字 篇3
中國有很多傳統節(jié)日,其中有一個節(jié)日是在每年的農歷正月十五,也就是我最喜歡的元宵節(jié)。
元宵節(jié)起于漢朝。相傳漢高祖劉邦死后,劉盈登基為漢惠帝。但劉盈生性懦弱,大權漸漸落于呂后手中。劉盈死后,呂后獨攬朝政,劉氏宗室懼怕呂后的殘暴,敢怒不敢言。呂后病死后,諸呂密謀奪取劉氏江山。齊王劉襄知道后,起兵討伐諸呂。平亂之后,劉恒登基,下令把平亂之日――正月十五,定為與民同樂日,此后,這一天就成為普天同慶的傳統節(jié)日。
元宵節(jié)這一天,各地都很熱鬧。有的`鬧花燈,有的耍龍燈,有的猜燈謎,有的舞獅子。我最喜歡猜燈謎。很多地方都有猜燈謎的活動,這里會掛著許多小燈籠,一個個小燈籠下掛著一張紅紙條,紙條上寫著謎面,如果猜到了謎底,就把謎面取下來,拿到兌獎臺去兌獎品。有一次我去猜燈謎,謎面是兩個胖子(打一城市名),我一下子就想到謎底是合肥,馬上就去兌獎了。你猜獎品是什么?就是一袋湯圓,而且還是我最喜歡的芝麻餡的。
我特別愛吃湯圓,嘿嘿,這也是我喜歡元宵節(jié)的原因之一。每到元宵節(jié),媽媽都會給我們煮湯圓吃。早上我一起床,就飛快地直奔廚房,急切地問:媽媽,湯圓好了嗎?媽媽說別急,再等一會兒就好了!過了一會兒,鍋里的湯圓都浮起來了,湯圓煮就好了。媽媽給我們一人盛一碗,端上餐桌,我們就都一起坐到桌旁,開心地吃起來。我迫不及待地舀起一個湯圓,張口放進嘴里,咬一口,芝麻餡就漏出來了,甜甜的,軟軟的,香香的,回味無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讀到這些詩句,我總能想到元宵節(jié)的熱鬧場景,并期盼著下一個元宵節(jié)快點到來。
元宵節(jié)作文600字 篇4
在河南信陽商城、光山、XX縣的部分地區(qū)有這么個送燈的習慣:
每年正月15晚上,每家都要給家里死去的新老先人的墳前送燈,表達對先人的紀念,讓先人在另一個世界沒有黑暗,不再孤獨。送燈就是去墳前點蠟燭,蠟燭外面用個簡易的燈罩罩好防風,送燈時候會放炮,放禮花,燒香燈。燈罩一般是自已做的,用各種顏色的彩紙做成。
送燈是很隆重的,我們家鄉(xiāng)有句話“十五大似年”,“三十的火,十五的燈”,可見送燈的隆重。十五這天,不管離家多遠,遠在外地的游子都要回到家鄉(xiāng),中午吃團圓飯,晚上送燈。如果哪家祖墳沒有人送燈,就說明這家人沒有后人了,這是每家人都忌諱的。
我們每年正月十五吃過團圓飯,要燒紙拜祖先后才開始吃。飯后,就由家里的小孩或年輕人,削竹簽,粘燈罩。當然蠟燭是提前買好的`。如果祖墳比較遠的話,就得提前早早準備了。當竹簽,燈罩準備好后,就由大人領著小孩們成群結隊到祖墳上去送燈了。到祖墳后,先要在墳頭上壓墳頭紙,一般壓三疊,正中一疊,兩邊分別一疊。意思是,兒孫們來看望祖先了,也表明這座墳有后人,也就是后繼有人。來來往的人看到達墳頭紙后,就知道這墳還有后人。(當然這壓墳頭紙還有由來,下面再說。)然后,將墳前雜草拔掉或砍凈,插上一排竹簽,三至四支竹簽一組,圍成燈罩大小,在中間栽上一要蠟燭,罩上燈罩。待天快黑時,點著蠟燭。這個過程在我們老家叫“發(fā)亮”。接著燒紙,放鞭炮和禮花。然后,大人小孩們磕頭,說些**祖先我們來看你了或祈求保佑的話。
在正月十五的下午,在墳地或路上,你會看見到處是人,車水馬龍,熙熙攘攘,川流不息。等到天黑后,漫山遍野都是五顏六色的燈,一片片,一串串,象天上的星空。你會聽見到處都是炮聲,到處都是盛開的禮花,你真正才會感到什么是節(jié)日,什么是發(fā)至內心的喜悅,什么是心甘情愿的奔波。只有這一天,小孩一個人走在墳地也不會害怕,也只有這一天,老人小孩、姑娘、媳婦齊上陣,同姓家族共歡樂。
元宵節(jié)作文600字 篇5
今天是正月十五,中國的傳統節(jié)日——元宵節(jié)。元宵節(jié),少不了的就是吃元宵和觀花燈。經過咱們大家的商議后,決定:先觀燈展再吃湯圓。
就這樣,咱們便出門觀花燈了。一路上,咱們邊唱著奶奶教我和姐姐的歌謠:“正月十五月兒明---正月十五月兒明,家家戶戶鬧花燈,走馬燈,憑氣轉,轉出一片好風景。”邊欣賞著路旁色彩絢麗的花燈。這花燈一個比一個漂亮,一個比一個富有新意。我根據它們的形態(tài)、寓意,為花燈們取了屬于各自的名字:這是威武無比的“二龍戲珠”燈;這是乖巧可愛的“玉兔搗藥”燈;這是美麗迷人的“龍鳳呈祥”燈;這是逆流前進的“鯉魚跳龍門”燈;那是“五彩斑斕龍舟”燈……還有兩個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最富創(chuàng)意的“古代迎親”燈和“詩情畫意山水”燈。要說兩個花燈最富新意一點也不夸張,因為其它的燈做得再好,不過也就是些龍啊鳳啊之類的,沒有什么令人眼前一亮的創(chuàng)意,我剛剛所提到的兩個燈與其相比起來難道不彰顯新意嗎?況且,“古代迎親”燈和“詩情畫意山水”燈做工相當精致。先說前者,無論是樂隊還是新郎官都栩栩如生,透過花轎薄薄的.窗紗,還可以清晰的望見新娘蓋頭上漂亮的金色繡花。并且,嗩吶手“吹”響手中的嗩吶,嘹亮且美妙的聲音渲染了一種喜慶的氣氛。再看后者,“連綿不絕”的“山”上有許多小猴子、小綿羊在嬉戲玩耍。山下,有“一望無際”的草地與潺潺的流水,小狗在草地上打滾兒,幾只猩猩躺在地上,靜靜地欣賞迷人的月亮…在山頭的后面有一只老虎用貪婪、兇殘的眼神望著它們,好像在伺機向這些可愛的動物們發(fā)起進攻。怎么樣,這花燈是不是很漂亮?
觀完花燈,天色已晚,于是,咱們便回家了;氐郊抑,媽媽為咱們每個人都煮了一碗花生湯圓,邊吃湯圓邊回想起過世的奶奶教給我的另一個歌謠:“正月里來正月正,正月十五掛花燈,耍獅子舞大龍,圓圓的湯圓碗里盛,你一口我一口,甜美的生活好心情。”只覺得嘴里的湯圓更加香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