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詠雪的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詠雪》讀后感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總結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墒亲x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詠雪》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詠雪》讀后感1
本單元的幾篇課文都是圍繞親情這個主題進行寫人敘事的,現(xiàn)代文如此,古文也不例外。今天來說說我對《世說新語》的其中一則故事——《詠雪》的感悟與見解。
親情是人間一種美好而真摯的感情,親情與家庭密不可分,家庭自然和幸福密切相連。對于不同年齡階段的人來說,理解這種親情的快樂的.角度和含義也不相同。少年兒童理解可能會比較淺顯,或許認為只要自己開心快樂就好。中年人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代表群體,肩上的責任沉重,他們或許認為能養(yǎng)家糊口,父母孩子身體康健就是上天給予他們最大的恩賜。而老年人這個群體對親情的理解可能是最深刻的,老了,什么都不重要了,時間也在愈發(fā)減少,我認為他們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安享天倫之樂,自己的子女、孫子孫女過得幸?鞓罚徽煲蝗盒『⒆訃诶先松磉,他們最開心最幸福的事恐怕莫過于此吧。
而《詠雪》這篇小短文也是從一個家庭聚會中體現(xiàn)了和諧、美好、融洽的家庭環(huán)境。課下我了解到,謝太傅非常愛雪,這也正是他在家庭聚會時看到突然雪驟高興的原因。在一個寒冷的冬日,一家人坐在家里,團圓在一起,多么溫馨的場景,多么和諧的家庭!
眾所周知,謝太傅飽讀詩書,在一個下雪的日子里,往往人們都會在家里嘮嘮嗑,娛樂娛樂;而謝太傅一家卻不同于他人,這家人可謂學富五車,個個文采了得。這樣一個日子里,太傅借雪發(fā)揮,巧妙地讓子侄輩們來形容紛紛白雪。子侄輩們也都隨機應變得十分迅速,回答的各有千秋:“撒鹽”一喻好就好在鹽與雪的顏色、下落之態(tài)都十分相似,寫比喻句形似是一個基礎,把雪花比作鹽符合了這一點。而把雪花比作柳絮又是另一種感覺了,雪是白色,柳絮有些淺灰,在顏色和下落姿勢與雪花不太相同,但代表著有一層意思——柳絮在春天飛舞,在這里可以理解為是春天的象征,是春意盎然的萌芽,是勃勃生機的代表!
兩個比喻句有著各自的特色,也有不足之處。從文末一句再次介紹謝道韞身份,這是個暗喻,可以看出作者更傾向于把雪花比作柳絮,也很欽佩謝道韞這一才女。
這就是我讀《詠雪》的感受,懂得了生活中處處有語文,也學會了用分分妙妙來積累學習語文,更明白了一個家庭的和諧幸福是最重要的。
《詠雪》讀后感2
《詠雪》選自《世說新語·言語》,它言簡意賅地勾勒了疾風驟雪、紛紛揚揚的下雪天,謝家子女即景賦詩詠雪的情景,展示了古代家庭文化生活輕松和諧的畫面。文章通過神態(tài)描寫和身份補敘,贊賞謝道韞的文學才華。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蔽恼碌谝痪浣淮佈┑谋尘。短短的十五個字,涵蓋的內容相當多。東晉的謝氏家族是個赫赫有名的詩禮簪纓之家,為首的是謝太傅即謝安。在這樣的家族里,遇到雪天無法外出,才有“講論文義”的雅興。召集人兼主講人自然是謝安,聽眾是“兒女”們。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全都說到了。
接著寫主要事件詠雪。其實是主講人出題考聽眾。主講人何以有此雅興?原來是天氣發(fā)生了變化:“俄而雪驟”,早先也有雪,但不大,而此刻變成了紛紛揚揚的鵝毛大雪。這使主講人感到很高興,于是“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峙唬骸慈袅跻蝻L起!贝鸢缚赡懿簧伲髡咧讳浵铝藘蓚:一個是謝朗說的“撒鹽空中”;另一個是謝道韞說的`“柳絮因風起”。主講人對這兩個答案的優(yōu)劣未做評定,只是“大笑樂”而已,十分耐人尋味。作者也沒有表態(tài),卻在最后補充交代了謝道韞的身份,“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這是一個有力的暗示,表明他欣賞及贊揚謝道韞的才氣。并寫出了謝道韞是“詠絮才”。
這部小說中像這類“未若柳絮因風起”的典故,不僅使它保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佳言名句,更為全書增添了無限光彩。我認為其重要價值就在于它原生態(tài)地記錄了“魏晉風度”。魏晉是一個喜歡追求美的時代,欣賞形體、神態(tài)之美,追求名士風度成為那個特定歷史時期的社會風尚。魏晉時期對男性美的要求和追求超過任何一個時代 最令人景仰的是他們身上的那種詩性傲骨。他們縱酒放誕,蔑視禮法,張揚個性,狂放不羈,超然物外,笑對生死,蔑視富貴,不就官職……他們是那個時代身上的龍骨,讓我們在千年之后,仍然懷想起他們:名士本色,獨立特行,傲視萬物,瀟瀟灑灑。
【《詠雪》讀后感】相關文章:
詠雪翻譯07-03
詠雪譯文07-03
詠雪的詩歌07-07
詠雪的課堂實錄07-02
詠雪課堂實錄07-02
古代詩歌水仙子詠雪06-28
詠雪的精彩課堂實錄07-02
最美詠雪詩詞名句集錦07-04
關于詠雪的讀后感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