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難忘的潑水節(jié)評課稿優(yōu)秀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評課稿,評課是加強教學常規(guī)管理,開展教育科研活動,深化課堂教學改革,促進學生發(fā)展,推進教師專業(yè)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優(yōu)秀的評課稿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難忘的潑水節(jié)評課稿優(yōu)秀,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難忘的潑水節(jié)評課稿優(yōu)秀1
聽了何xx老師一節(jié)《難忘的潑水節(jié)》,我真是收獲良多,這是一節(jié)比較扎實的課,何老師的課讓我感覺是眼前一亮,在此我就說說自己在這節(jié)課里的收獲吧:
一、真實、有效、扎實:
何老師上課不搞花架子,摒棄了以往公開課的虛假,還原真實的課堂,踏踏實實教學。
二、以“情”為契機,利用情緒的感染性特征,讓學生在“情感”中學習。
老師一句句充滿激情的話語,煽情的過渡語,每每把學生讀書的熱情調(diào)動起來。讀的形式很多,有個人讀、小組讀、男女賽讀、齊讀等等。
三、重視了引導讀忽視指導讀。
雖然老師一句句充滿激情的話語,煽情的過渡語,激發(fā)學生讀書但指導不夠。課文從總理的穿著,神情和動作著筆。一身傣家人民的打扮“身穿對襟白褂”,“咖啡色長褲”,“水紅色頭巾”;慈祥和藹的神情“笑容滿面”;快樂的動作“接過”“敲著”“踩著”。所有的這些描寫都體現(xiàn)總理的可親,老師沒有利用這些詞語讓學生發(fā)現(xiàn)總理的可親,而是老師告訴學生總理是可親來引導朗讀.
建議:
一、忘記了詞語句式的`訓練,也就是雙基的訓練。如“一條”跟“一條條”的比較,“一手······一手······”的理解,跟“一邊······一邊······”的比較,等等。
二、課堂應變能力不夠,沒有很好把握課堂生成。
難忘的潑水節(jié)評課稿優(yōu)秀2
今天下午有幸聽了段老師執(zhí)教的《難忘的潑水節(jié)》一課,深受啟發(fā)。本篇課文記述了1961年周恩來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快樂地度過了一個難忘的潑水節(jié)的溫情故事。作者用熱情洋溢的筆調(diào)抒發(fā)了興奮和喜悅,表達了激動和幸福。加上段老師慷慨激昂地執(zhí)教,真可謂相得益彰,令人印象深刻。我將本節(jié)課的收獲概括為以下三點:
一、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工匠精神
今天是我初次接觸段老師,雖未說上只言片語但深刻感受到這位小語前輩的工匠精神。首先,段老師在上課之前,反復檢查課件是否能夠正常播放,將上課所需道具提前準備妥當,早早地站在講臺上期待孩子們的到來。看起來十分重視與孩子們的這次相會,想要把自己這節(jié)課精彩的呈現(xiàn)給大家。其次,段老師對于運用多媒體技術教學也比較熟練,從精心準備的課件和道具可以看出他對比賽的重視,對這一次思想與思想碰撞的尊重。這種敬業(yè)、精益、專注的職業(yè)操守是十分令人敬佩的。在這里我向所有和段老師一樣的小語前輩表示感謝,正是像您這樣的躬耕者才有了供我們年輕教師乘涼的大樹。
二、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上課伊始,段老師用葫蘆絲吹出一曲動人的《月光下的鳳尾竹》作為導入,創(chuàng)設情趣,學生們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為更好地學習文章作出了鋪墊。
在指導學生學習生字詞時,段老師設計和組織了符合學生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并且喜聞樂見的識字活動,讓學生讀兩遍再組詞,開火車讀等等方式。段老師在學生讀字詞的過程中滲透漢字的特點及規(guī)律,讓學生能夠在玩中學習,主動探索,調(diào)動學生主動識字讀詞的積極性,使學習識字成為學生真正意義上的內(nèi)在需要和追求。
段老師在閱讀教學中也十分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讓人印象最為深刻的是第三自然段傣族人民為歡迎周總理做了那些準備的教學片段。段老師精心設計了一系列動作,例如把桌子當成象腳鼓拍打出歡快的節(jié)奏、模仿龍船奮力劃過江面的動作、模擬花炮升空的聲音。并作出了示范,引導學生互相配合,大膽表現(xiàn)。這樣做不僅幫助學生不斷加深閱讀中的感受和體驗,還培養(yǎng)了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chuàng)造性閱讀的能力。
在寫字教學中,段老師安排了給“包”換偏旁和積累“心”字底的字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寸積銖累中拓寬了自己的識字面,并培養(yǎng)了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
三、倡導快樂學習的教育理念
在整堂課中,聽段老師一直掛在嘴邊的就是“我們要快樂地學習”“高興地學習”“沒事,勇敢地讀出來”等等話語。可想而知,段老師在平時的'教學生活中,也是倡導快樂學習的理念。我想這一點也是我需要多加學習的,當學生有積極向上快樂的情緒狀態(tài),能心情開朗,輕松穩(wěn)定,精力充沛時,自然而然的會對學習生活充滿熱情與信心。
當然,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在本節(jié)課中我想和段老師商榷的一點是:在第三自然段的教學中,學生做起動作時,如果把帶領孩子們唱歌曲換成朗讀課文相關片段,是否更扎實有效。
以上就是我對段老師執(zhí)教的《難忘的潑水節(jié)》一課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如有不當之處,還請大家多提寶貴意見。
難忘的潑水節(jié)評課稿優(yōu)秀3
孫老師是一位熱情陽光、教態(tài)親切、語言簡潔富有童趣、很具親和力的年青老師。她以輕松明快、活潑的風格讓學生在愉悅的情境中學語文,用語文,愛語文。孫老師還善于引導學生,注意傾聽學生的發(fā)言,及時進行針對性評價,語言豐富,符合低年級的心理特征。較好地處理了工具性與人文性結(jié)合,是一堂自然清新,本色的語文課。課堂上時時迸發(fā)出驚喜,讓人為之眼前一亮。我準備擷取以下三點與大家共勉:
一、創(chuàng)設情境,打造輕松有活力的課堂
課文中洋溢著的熱情,就像火紅的鳳凰花,撒滿字里行間。孫老師正是創(chuàng)設了這樣一個熱情洋溢的場面,在歡樂的表演中,在一段段令人歡欣鼓舞的文字中,孩子們學習的興趣被激發(fā)了,他們參與到傣族人民的潑水節(jié)中,和他們一起歡度這美好的日子,課文中的生字,也變成了一個個動人的音符,在這個潑水節(jié)上跳躍著。比如,在教學"祝福"這兩個字時,出示了"祝福"歷史演變。重點講解了"礻"和"祝"字的含義,孩子們聽的認真入迷,不僅讓孩子們感受到了中國語言文化的博大精深,輕松的記住了"祝福",更記住了周恩來和傣族人民彼此美好的祝福。
二、寓教于樂,鑄就兒童快樂學習夢想
在集中識字這一過程中,教師采用了多種活潑生動的方式,讓孩子們自己讀一讀生字,給了他們最大的自主權(quán),拔蘿卜游戲識字游戲,提高了孩子們的注意力;摘蘋果識字游戲,激起了孩子們的興趣,圖文并茂,緊抓學生的目光。在教學課文中把生字放在了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便于學生記憶,在做游戲的同時讓孩子們掌握了知識難點,這真是一舉數(shù)得。
"笑容滿面"詞語的教學更是課堂中的一個亮點,孫老師先出示周總理的圖片,然后然讓學生觀察圖片并把看到的說出來,當孩子們說到表情的時候,孫老師抓住機會說:"像周總理這樣開心的笑著就是笑容滿面的",引導孩子們理解"笑容滿面"的意思,不知不覺中又掌握了一個詞語,避開了以往生搬硬套的教學方法。孫老師正是創(chuàng)造了這樣一個讓學生喜歡的輕松的環(huán)境,采用了各種各樣不同的'教學方法,讓課堂充滿樂趣與生機,讓孩子們喜歡學習生字,認識詞語,給我們帶來了一場精彩的視聽盛宴。
三、風格獨特,展現(xiàn)扎實有效的教學基本功
孫老師的課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她活潑幽默的課堂語言。孫老師毫不吝嗇表揚的語言,在善意的表揚和鼓勵的教學語言中,我看到了一位親和溫柔的孫老師,看到了一位盡可能的把每一位小朋友都帶到課堂情境中的孫老師,這樣的老師怎能不讓孩子們喜歡親近呢?
孫老師還拋棄了灌輸式的說教,而是大量的采用了"讀"的方法幫助學生學習課文,由讀到悟到理解,潤物細無聲,短短四十分鐘的課堂,就采用了默讀、齊度、指名讀、自由讀等多種朗讀的形式。不斷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孩子們反復讀,有感情的讀,在讀中明理,在讀中悟情。例如,在教學"人們?yōu)榱藲g迎周總理做了哪些準備?"這塊內(nèi)容時,孫老師先讓孩子們自己說一說,讀一讀。再出示相應的圖片,讓同學們邊看邊讀。最后又用肢體動作來演示,孩子們不自覺的跟著老師一邊做動作,一邊讀課文。層層推進,不斷引導,使得孩子們在反復的朗讀中,體會到了傣族人民高興,愉快的心情,感受到了潑水節(jié)熱鬧的氣氛和場景。
孫老師的這節(jié)課秉承了新課改的理念,秀出了獨特的風格。值得學習、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