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作文匯編[9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端午節(jié)作文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端午節(jié)作文 篇1
今天是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每年端午節(jié)外婆都要包粽子,給我和弟弟做香囊包,今天我也包粽子了,我覺得還挺好,挺有意義的!
外婆昨天,就把蘆葦葉、米、豆子泡好了,今天上午,包粽子開始了,外婆教我,先把葉子折成一個漏斗狀,把米和豆子,紅棗放進去填滿,然后把長的的葉子折過來,把米和豆子、棗包住,最后用線捆好,一個粽子就包好了,我和外婆比賽誰包的.又快又好,外婆包的很快,可我總是包不好,不是漏米就是破葉,再看外婆,一會兒就包好了十幾個,外婆看到我包粽子這么難,笑著說:“要吃上你包的粽子得猴年馬月!睕]想到小小的粽子是這么難包,不過我還是成功地包了兩個,不過也挺開心的,凡事只要用心去做,總會干好的。吃著自己包的粽子,看著電視上的龍舟比賽,這個端午節(jié)過的好開心。
端午節(jié)作文 篇2
端午節(jié)是紀念屈原的一個節(jié)日,在我們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很多風俗和外地一樣!
端午節(jié)是一年中風光最好的時候,南北各地都流行吃粽子,當然也不例外,我們江南這邊吃粽子擇多熱,吃少涼,北方地區(qū)的人無法理解,但在江南卻是別有風味的!
我們有些家鄉(xiāng)人喜歡一大早把小孩子叫起來到外面的`池塘河里或者湖里去洗澡,據說這樣可以洗去一年的晦氣,而且有辟邪的作用,為什么要用這樣的水洗呢?這是很多小孩子都有疑問的,據說端午節(jié)的前一天,月宮里的嫦娥會讓搗了一年藥的玉兔把藥撒向人間,讓人們洗去疾病和苦難,而且還有辟邪的作用!
小孩子們最喜歡的還是看劃龍舟賽龍舟,一般都是在家鄉(xiāng)的河里,信號劃過天空,賽龍舟開始了,各色各種的造型的蛟龍如戲,如箭離弦,順流而下,欲爭群龍之首。此時每個龍舟上都有一色服裝的十四名比賽者分別在兩邊,他們奮力沖刺,我們在橋上為他們加油,在要開始時我們激動萬分,在一隊要加速超過另一隊時,我們屏息凝神不敢發(fā)出任何一點聲音,只是瞪大眼睛望著前方。在我們等候一會,他們得龍舟漸漸拉近距離,在沖向終點時,我們激動的跳了起來,一剎那爆發(fā)出熱烈的掌聲直到分出勝負,圍觀者才同意離開這里。
端午節(jié)雖沒有春節(jié)舉行的那么隆重,但是也同樣熱鬧,我們一定都在想,在這新的一年里,我們可以越來越幸福,越來越健康了!
端午節(jié)作文 篇3
每次過端午節(jié),我的香包不是姥姥給的就是大人買的。這次是我第一次自己做了香包。
首先,老師給了我們做香包的材料。流蘇、香包布、針線,最后一個材料,也是最重要的材料艾草。
開始做香包了,我先香包布反著對折一下,再穿針引線,最后,將香包布縫上。我本以為很簡單,因為以前我看見姥姥縫香包,不一會兒就縫制了一個非常漂亮的。于是,我便縫了起來,果然很順利,直到快縫完,當我回頭檢查的.時候,發(fā)現有些地方都開了。于是我耐著性子,把開的地方補上了。直到最后,我還是沒縫好,這時,我想到了辛勤的姥姥,不禁有一陣心酸。
端午節(jié)作文 篇4
聽老師給我們講過端午節(jié)的由來,是紀念楚國愛國詩人屈原而定的節(jié)日,這一天大家都會包粽子來紀念屈原!
老師也給我們布置了一個包粽子的作業(yè),我特別興奮,是因為這是我第一次包粽子,我心想包粽子肯定會很簡單,就用粽葉把米包上,卷起來就行了,但是怎么也包不好,媽媽看到后,哈哈大笑起來說,“包粽子不是這樣的'!”
媽媽給了我兩片粽葉,先讓我把葉子弄成一個漏斗的形狀,一開始我總是弄不好,媽媽耐心地告訴我怎么做。我試了幾次,最后終于弄好了,再往里放米,再放進一顆大棗兒,再找上面再放一點米,用手壓實,剩下的長葉子沿著漏斗的形狀纏好。我總是纏不好呢,米老是從角兒的另一邊露了出來。我都有些氣餒了,要放棄了!媽媽鼓勵我說“失敗是成功之母,要多多練習就會成功,凡事都不能輕而易舉的放棄!”我聽到媽媽的鼓勵后,一遍一遍的練習,最后終于包出一個完整的漂亮的粽子了!
我高興地大喊起來,我成功了,看我包的多好看。最后一步就是用線把粽子綁起來,防止開了,這樣一個完整的粽子就包好了,我迫不及待地讓媽媽趕快蒸給我吃,我想立馬吃上我包的粽子!
粽子蒸好了,我吃著我包的粽子,心里美滋滋的,還是自己動手做的東西好吃!明年的端午節(jié)我還和媽媽一起包粽子!
端午節(jié)作文 篇5
端午節(jié)又來了,相信大家對粽子最為熟悉不過。每逢端午節(jié)手里都會捧上熱氣騰騰的粽子,當剝開青綠色的粽葉,乳白色的糯米粽子就會散發(fā)出陣陣米香,令人垂涎三尺。端午節(jié)粽子因為出產的地方不同,包裹粽子的'葉子材料、形狀,以及粽子的內餡都不同。
每逢端午節(jié)各地的粽子又開始了“大作戰(zhàn)”,爭論甜粽子和肉粽子哪個更好吃。說到這里,你知道端午節(jié)的由來是什么嗎?端午節(jié)有什么寓意?除了吃粽子之外,端午節(jié)還有哪些習俗?讓我們一起走進端午節(jié)的背景林看看吧!
端午節(jié)的由來
屈原是楚國大夫、詩人。由于奸臣詆毀,昏庸的楚王不但沒有采納屈原聯齊抗秦的主張,反而放逐了他。屈原知道秦國很快會侵占楚國,愛國心切,不愿眼睜睜看著自己的祖國滅亡,悲痛欲絕的他投河自盡了。
楚國百姓很愛戴屈原,得知屈原投河自盡,紛紛向河里扔飯團等食物,好讓魚蝦吃飽了不去啄食屈原的尸體。后來,人們把這一天定為“端午節(jié)”,而吃粽子就成為了端午節(jié)的習俗。
端午節(jié)的習俗和寓意
端午節(jié)九大習俗,你知道幾個?賽龍舟、吃粽子,是大家熟知的端午節(jié)習俗,另外七種習俗大家知道嗎?
掛艾草與菖蒲,是為了辟邪驅鬼;給兒童栓五色絲線,是大人們希望孩子平安健康;戴香包,是人們想通過香包上圖案象征的意義完成自己的心愿; 飲雄黃酒、朱砂酒、蒲酒,是為了辟邪、避毒蟲、保安康;畫額,是為了讓孩子平安健康、卻病延年;跳鐘馗,是為了驅邪除害、去兇引福;佩長命縷,是為了避災除病、保佑安康、延年益壽。
由此可見,端午節(jié)是一個人們祈求健康幸福的美好節(jié)日。
文章的內容和條理都很清晰,而且開頭對端午節(jié)吃粽子的描寫十分有畫面感,繼續(xù)加油哦。
端午節(jié)作文 篇6
端午節(jié)于屈原的故事:愛國詩人屈原出了一個能夠富國強民的好主意,但是沒有被國王采納,他反而被逐出宮中。屈原氣得不得了,跳進了汨羅江。當地的漁夫得知后劃著小船把竹筒里的米撒向汨羅江給屈原。后來,大家把竹筒盛米改為粽子,把劃小船改為賽龍舟來紀念屈原。咱們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咱們家每年都過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的傳統(tǒng)習俗就是吃粽子。咱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粽子好手――我的媽媽。每年端午節(jié)的'時候,咱們全家都能吃到可口的粽子。媽媽常說:用蘆葦的葉子包的粽子最香。所以,每年端午節(jié)媽媽都用蘆葦的葉子來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準備工作:把蘆葦的葉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準備好的糯米和棗分別洗一洗。等蘆葦的葉子涼了以后,她就開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葉子,將這三片葉子卷成一個圓錐體,然后先放一個棗,接著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間再夾幾個棗,最后用線把葉子捆好,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她包的粽子又肥又大,活像一個個老佛爺在睡覺。等粽子包完后,媽媽把它們放在高壓鍋里蒸四十分鐘,再放三四個小時,使其入味,然后就可以吃了!媽媽包的粽子十分香,香得使我一見到粽子就會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所以,每當吃粽子時,我總是吃得很多!
過端午節(jié)除了要吃粽子,還要賽龍舟喲!
我最喜歡看賽龍舟了,幾十個水手都拿著槳,奮力地劃著,擂鼓的水手士氣高昂,用力地敲著!凹佑停佑!”場外的拉拉隊激情洋溢,發(fā)出雷鳴般的吶喊聲、助威聲,水手們聽了不得不更加使勁劃船。整個賽龍舟的場面非常壯觀、熱烈。
端午節(jié)作文 篇7
端午節(jié)就要到了,每當這個節(jié)日來到,插艾蒿,點雄黃、包粽子、戴香包、賽龍舟等各種活動都會把我們的思緒帶回到那個令人惋惜的歷史事件中,再一次想起楚王國,想起汨羅江,想起在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留下名字的文學家和詩人屈原。
除了屈原,應該還有很多自己的親人在這一天被我們一同懷念。我在每年的端午節(jié),都會無比思念我長眠在商州地下的奶媽,我知道,她也一定會思念我的。
我們雖然沒有血緣關系,但是她對我的哺育和愛卻遠遠超出了血緣的范圍,在她精心呵護和愛護下,愉快考試吧的童年一直是我最美好的記憶,尤其是端午節(jié)的粽子和香包,更讓我無比懷念我的奶媽——那位漂亮健康寬容豁達的年輕女子。
是她在一個幼小的生命需要奶水的時候向我敞開了溫暖的懷抱,我在她的懷中貪婪地吸允著、索取著自己的`需要,在她的懷抱中一天天飽滿、長大、變美。
我長大了,要進幼兒園和上學,城里和鄉(xiāng)下的距離把我拉離了她的懷抱,但是我的心卻無法離開她,由于她把母愛的種子深深種在了我的心里。于是,周末就成了我每天的期盼,通往鄉(xiāng)下的小路和小橋,奶媽家的柴門小院也成了我心中最美的圖畫。
那時候每年的端午節(jié),我在睡夢中就能聞到粽子的清香和香包的花香,那是奶媽讓小舅挽著藍子天不亮就送來的煮了一夜,走完十幾里路還溫熱的粽子,里面的各種豆兒和棗兒把糯米染得紅紅的,吃起來軟軟的,甜甜的,香香的,我的小肚皮也被粽子撐得溜圓。
每年的這幾天,我的主食就是奶媽的粽子,我一直到現在都認為奶媽的粽子是最好吃的,誰都比不上。
裝粽子的藍子上還掛著奶媽親手做的香包,那香包好看極了,是用各種絲線纏繞的小粽子的模樣,小巧玲瓏,香氣芬芳,我掛在脖子上在學校向女同學炫耀著,高興著,美著……
那感覺讓我每次記憶都如同回到了童年時代,回到了奶媽身邊。
也有那么幾次趕上在奶媽家過節(jié),于是,包粽子就成了我最高興的事,盡管我不會包,但是還是像模像樣地挽起袖子,坐在大盆子邊上,拿著棕葉包著米和豆兒,拿著草捆扎,每到這時候,奶媽都會高興的一邊包著手里的,一邊教著我,還把我包的粽子也放入鍋里一起煮,結果可想而知,我的粽子不是找不著,就是里面成了稀飯,盡管這樣,她也從未責怪過我,還任我用手在盆里撈來撈去繼續(xù)搗亂。
親愛的母親,孩子現在仍然不會包粽子,不會纏香包,不是孩子不想學,而是孩子要把母親的粽子和香包永遠永遠留在記憶中,那是什么樣的粽子和香包都無法替代的美的記憶,美的味道,美的感受。
就要過節(jié)了,不知道天堂里有沒有粽子,有沒有香包?
孩子在這里為母親送上一份節(jié)日禮物,愿與您在夢中相會,親手為您剝粽子,戴香包,親口祝您端午節(jié)愉快!
欣聞國家已經把端午節(jié)和春節(jié)、中秋節(jié)一起列為文化遺產進行保護,雖然還沒有規(guī)定為法定假日,但是重視傳統(tǒng)節(jié)日的步伐已經邁出,我想您聽到這個消息也一定會高興的,由于您愛這個節(jié)日。
端午節(jié)作文 篇8
早晨,天氣陰沉沉的。幾日來,家里發(fā)生了點事情,我一直也沒有走出陰影,時時想起來坐著發(fā)呆。走到了教室的門口,一個孩子看見我"嗖"地鉆進了教室。小家伙又想干什么我心里暗暗地嘀咕著。
走進教室,來了十幾個孩子,都是七手八腳放椅子。孩子似乎是看出我的變化,都懂事多了。放完椅子,孩子們該值日的'值日,該讀書的讀書。漸漸的,教室的人多了,書聲朗朗。那個早晨看見我鉆進教室的孩子時時用眼瞟著我,好像在偷偷地觀察著我。我裝著沒看見,時而傾聽著悅耳的讀書聲,時而想著自己的心事微微嘆氣。
"老師,老師——"一個聲音在耳邊響起,我一愣正是那個孩子。"老師,端午節(jié)快到了,這是我和媽媽昨晚親手包得粽子,給你捎了兩個嘗嘗。"孩子扒在我耳邊輕輕地說到。"啊,啊,謝謝,謝謝。"我恍然接過孩子手中的粽子,一陣濃濃的香味迎面撲來,心里頓時蕩起一股暖流……
是啊,快過端午節(jié)了,應該是讓每個人都感受到愛意濃濃的端午節(jié),我吸了一口氣,心里充滿了希翼。
端午節(jié)作文 篇9
大家知道端午節(jié)為什么要吃粽子嗎?關于吃粽子的由來還有一段傳說呢。
屈原是楚國大臣,秦國要攻打楚國,他主張聯合齊國一起抗擊秦國,可他卻被楚王罷了官,還被流放到很遠的地方。他抑郁不得志在農歷5月5日那天投進汨羅江自殺了。楚國人為了不讓魚蝦把屈原的尸體吃掉,于是往江里投了很多食物。
有一天,有位老人在夢里夢到了屈原,就問他:我們給您投去那么多食物,您吃到了嗎?屈原說:你們送的飯都被魚蝦吃了。老人問:怎樣才不會被魚蝦吃了呢?屈原說:你們用竹葉把飯包起來做成棱角狀,魚蝦以為是棱角就不會吃了。于是人們都把飯包成粽子的樣子投進汨羅江。后人為了紀念屈原,就在每年的農歷5月初5包粽子、吃粽子,這就是端午節(jié)吃粽子的.由來。
粽子的品種很多,有肉粽、蛋黃粽、紅豆粽等,每一樣都很美味。我最喜歡吃的是奶奶包的肉粽,剛出鍋的肉粽香氣撲鼻,吃上一口美味極了。下次家里有材料時,我也想和奶奶學學怎么包粽子,要是學會了,以后就不愁沒粽子吃了。
我想告訴大家的是,粽子雖然美味,可是不能多吃,吃多了不消化。
【端午節(jié)作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