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社會實踐報告
篇一:
xxxx年8月1日,我起了一個大早,因為爸媽要帶我去永康市石柱鎮(zhèn)麻塘提子種殖基地參觀。汽車在高速公路上飛馳,我的心也象這汽車一樣,向著基地飛馳過去。
到了基地,我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非常雄偉的場景:許多巨大的白色提子棚,像一朵朵白色的浪花;而一望無邊的提子田就像一片大海,白色的“浪花”在海上翻騰……
鉆進提子棚,我驚奇的發(fā)現(xiàn),大片的提子葉像一張綠色的大網遮住了天空,在一條條藤下面竟然掛滿了一串串五顏六色的提子,活像一根根彩色的冰柱,從綠色的天空倒掛下來。一顆顆提子長得晶瑩剔透,活像一顆顆瑪瑙;有的彎彎的像辣椒,有的圓圓的,像珍珠;有的紅紅的,好像一位小姑娘羞紅了臉,有的綠綠的,像一顆顆綠寶石,有的顏色發(fā)青,應該是還沒成熟吧。
望著滿園的提子,我不知道該先剪哪一串,好像每一串都在向我招手,要我先摘它。突然我眼中閃出亮光,發(fā)現(xiàn)了遠處一串又大又紫的提子,我奔了過去,拿起剪刀,左手牢牢地托住它,小心翼翼地剪了下來。
終于到了享用勞動果實的時候了,我迫不及待地抓起一串提子品嘗起來,味道酸酸甜甜的,果肉軟軟滑滑的,可好吃了。品償著自己的勞動果實,心情就像這提子一樣甜甜的。
我們采摘好了幾大箱提子,準備把它運回杭州,瞧!這就是我們一天的收獲。要返程了,我遲遲不想上車,心想:這次走了,不知道要過多久才能再來呀!真希望下次能快點來到。
篇二:
一、課題的由來
2月22日,是寒假期間我校全體師生的回校日。這天下午,趁著還沒上課,老師未進課室,同學們在課室興奮地交流著,像在進行“假期見聞分享會”。也許因為這是六年級學生在小學階段的最后一個寒假,大家顯得特別興奮。六年級學生很快就要離開小學,開始中學生活,不知大家在這個假期有沒有作特殊安排,為了進一步了解本班學生的寒假生活,我想做一次調查。
二、實施過程
1、確立研究課題,完成研究方案。
2、設計調查問卷,針對我校六⑴班學生進行調查。
3、對獲取的調查問卷進行資料分析與處理。
4、寫成調查報告。
三、采用方法:問卷調查
四、調查時間、對象、內容:
調查時間:xxx年2月25日
調查對象:我校六⑴學生
調查內容:我校六年級學生寒假生活的安排以及在寒假中一些活動的時間安排。
五、調查結果分析
此次進行調查的同學共有52人。
1、寒假安排:
在寒假中,有安排的同學有49人,占總數(shù)的94.2%;沒有安排的同學有3人,占總數(shù)的5.8%。有安排的同學在上午8:00—11:00學習的33.3%,參加興趣班的占23.3%,看電視的40%,其它占3.4%;下午1:00—5:00,63.3%的同學在學習、睡午覺,36.7%出去玩、運動;晚上7:00—9:30有60%的同學在看電視,40%的同學在學習。看來,我班大多數(shù)同學在寒假中根據(jù)各人實際作了安排。
2、參加興趣班
在外參加興趣班的有7人,占總數(shù)的13.5%;不參加興趣班的有45人,占總數(shù)的86.5%。雖然是畢業(yè)班,但大多數(shù)家長都沒要求自己的孩子參加“語、數(shù)、英”的提高班,有參加興趣班的也只是參加少年宮組織的“特長班”的學習。
參加
7人
13.5%
不參加
45人
86.5%
3、看電視
每天看半小時的只有1人,占總數(shù)的1.9%;看一至兩小時的有18人,占總數(shù)的34.6%;看三至四小時的有33人,占總數(shù)的63.5%。
時間
半小時
一至二小時
三至四小時
人數(shù)
1
18
33
%
1.9
34.6
63.5
4、做作業(yè)
每天做半小時作業(yè)的同學有7人,占總數(shù)的13.5%;做一小時的有35人,占總數(shù)的67.3%;做兩小時以上的有10人,占總數(shù)的19.2%。因為這個假期適逢春節(jié),春節(jié)期間大家都暫無做作業(yè),同學們都在春節(jié)前兩個星期和春節(jié)后一個星期完成作業(yè),因此,不少同學一次做作業(yè)所用的時間較長。
時間
半小時
一小時
兩小時以上
人數(shù)
7
35
10
%
13.5
67.3
19.2
5、做家務
平時經常做家務的同學有25人,占總數(shù)的48%;有時做家務的有24人,占總數(shù)的46.2%;不做家務的有3人,占總數(shù)的5.8%。做家務的同學大多數(shù)是掃地、拖地、洗碗、擦桌子、洗衣服、倒垃圾。
經常做
25人
48%
有時做
24人
46.2%
不做
3人
5.8%
6、玩游戲
寒假期間,經常玩游戲機或上網玩游戲的同學有5人,占總數(shù)的9.6%;有時玩的有2人,占總數(shù)的3.8%;不玩的有45人,占總數(shù)的86.5%。
經常玩
5人
9.6%
有時玩
2人
3.8%
不玩
45人
86.5%
7、上網
平時經常上網的同學有5人,占總數(shù)的9.6%;有時上網的有7人,占總數(shù)的13.5%;不上的有40人,占總數(shù)的76.9%。上網的同學大都是看新聞、找資料、了解知識、偶爾玩游戲。不上網的同學是因家里的電腦沒有上互聯(lián)網。
經常上網
5人
9.6%
有時上網
7人
13.5%
不上網
40人
76.9%
8、參加活動
寒假中有參加社會活動的有16人,占總數(shù)的30.8%;沒有參加的有36人,占總數(shù)的69.2%。同學們所參加的活動的組織單位,都是父母的單位,且都是游園活動,活動類型單一。
參加活動
16人
30.8%
沒參加活動
36人
69.2%
9、社會調查
在假期里,進行社會調查的同學有49人,占總數(shù)的94.2%;沒有進行社會調查的有3人,占總數(shù)的5.8%。進行社會調查的有23.1%是調查環(huán)保問題,有38.5%是調查“壓歲錢”的利用,還有38.5%是調查其它問題。由此可看出,同學們不但關注身邊的事物,還關注我們的生存環(huán)境,有一定的社會責任感,且注重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
10、旅游
在假期里參加國內游的有13人,占總數(shù)的25%;參加國外游的有2人,占總數(shù)的3.8%;沒外出旅游的有37人,占總數(shù)的71.2%。我們還發(fā)現(xiàn)參加旅游的同學,在出發(fā)前都會查閱書籍或上網了解相關景點的知識,看來,同學們做事還是比較有計劃性。
11、看課外書
在假期里,看一本課外書的有9人,占總數(shù)的17.3%;看兩本以上的有43人,占總數(shù)的82.7%?磥,全班同學都會利用假期時間多閱讀課外書,增長知識,有的看書多達10本,全班共看154本,人均看書達3本,其中學科類、勵志類有72本,童話、幻想、偵探類有59本,世界名著、武俠小說有23本。從看書內容,我們了解到同學們是好學、上進的,是充滿幻想、好奇的21世紀小主人。
12、壓歲錢
同學們在春節(jié)期間收到不少壓歲錢,且都利用得比較好。調查結果如下圖:
從統(tǒng)計圖可以看出,大多數(shù)同學把壓歲錢用于購買學習用品、圖書,說明同學們愛學習,求進步;其次是把錢儲存在銀行,留作以后上大學之用;再就是把錢捐給希望工程,獻愛心。
13、看電影
去年,電影《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風靡全球,寒假期間,同學們也不想錯失良機,觀看了這部電影的有45人,占總數(shù)的86.5%,沒有看的有7人,占總數(shù)的13.5%,看來充滿神奇色彩,青少年主演的電影很受我們的歡迎。
六、建議
經過這次調查,我發(fā)現(xiàn)同學們在寒假過得還較充實、愉快,可也發(fā)現(xiàn)存在的問題:
1、我們居住的小區(qū)文化場所太少,學;蛐^(qū)組織的活動幾乎沒有,因而我們大多數(shù)同學除了做作業(yè)、看書外,就是看電視,不少同學看電視一次長達4小時。電視看多了,會影響我們的視力,還會影響學習。我們當中所參加的社會活動,類型單一,不豐富,且都是父母單位組織的。我們希望社會各界能關注我們青少年的成長,為我們提供健康的文化、娛樂場所,豐富我們的生活,也建議同學們少看電視,能合理地安排生活。
2、我們還發(fā)現(xiàn)很多家庭的電腦還沒連接上互聯(lián)網,原因是家長不放心讓我們上網,怕我們上不健康網站。我們都知道家長是為我們著想,可家長有沒想到,現(xiàn)在是信息社會,知識瞬息萬變,老師經常讓我們搜集資料,網上能為我們提供大量詳實的知識,幫助我們更好地學習。我希望學校能向我們的家長宣傳上網的好處,向家長宣傳我們都在“爭做網絡文明小使者”,向家長宣傳在家用電腦裝上過濾網。從統(tǒng)計結果可得知,我們的同學上網都是搜索信息,偶爾玩玩游戲而已,家長請您放心,我們能管好自己的。
3、電影《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的上映,引起轟動,不要說我們小學生喜歡看,就是大人們都爭取去看。適合我們看的電影、電視實在太少了,希望文藝界的叔叔、阿姨們多拍攝一些像《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的影視。
4、最后,我們希望同學們下個假期能更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使假期生活過得更加充實、有意義。
[小學生社會實踐報告]相關文章:
【小學生社會實踐報告】相關文章:
小學生社會實踐報告04-07
2017年小學生社會實踐報告07-08
小學生社會實踐調查報告07-19
2017年小學生寒假社會實踐報告范文06-27
小學生寒假社會實踐調查報告12-09
社會實踐報告05-17
社會實踐報告06-15
工商管理社會實踐報告社會實踐報告07-05
社會實踐報告 服裝廠社會實踐報告范文09-30
社會實踐報告與實習報告的不同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