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端午節(jié)作文精華7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yǎng)人們的觀察力、聯(lián)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端午節(jié)作文8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端午節(jié)作文 篇1
“節(jié)分難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靶Τ彰烀,不能洗得直臣冤!边@首詩是為紀念屈原而寫下的。端午節(jié)也是因為屈原而流傳于世的。包粽子、賽龍舟等端午節(jié)特有的習俗為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相傳,賽龍舟是因為當時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屈原所傳承下來的。
而到二十一世紀的今天,賽龍舟不再只是單純?yōu)榧o念屈原而舉行的。它演變成一項最富激情、充分體現(xiàn)中華民族努力奮爭,拼搏向上的精神的運動。賽龍舟這項具有紀念意義的運動,不僅突破時間、地域的界限,還成為國際性的賽事,得到新的發(fā)展。
包粽子也是為紀念屈原,同樣具有不可替代的紀念意義。粽子本身是用江米或糯米做成的,再用蘆葦葉在外圍包上一圈,就算完成。當然,粽子也有各種各樣的,不同的地區(qū),就會包出不同的粽子。雖然形狀各異,但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都非常的香甜可口,雖然風味大不相同,但都寄托著老百姓對屈原這位偉人的思念。
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jié)又到?墒牵闹袇s有一種淡淡的失落感。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端午節(jié)的節(jié)日氣氛也在逐漸減弱。端午節(jié)和眾多的中國傳統(tǒng)佳節(jié)一樣,都有著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是我們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chǎn)。
關(guān)于端午節(jié)的由來之說不只是為紀念屈原這一個,但卻是最有說服力的一個。關(guān)于端午節(jié)由來的傳說,雖是眾說紛紜,卻也為它增添不少神秘與魅力。從中我們不難看出中國人民的想象力,也折射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精神。端午節(jié)在我國已延續(xù)二千多年的歷史,二千多年的'歷史長河的積淀,從而賦予它深厚的人文內(nèi)涵。
其次,端午節(jié)還浸透民族美好的情感,端午節(jié)的每一種延續(xù)下來的紀念活動,無不是寄托古代人民美好的情感與心愿。如果說端午節(jié)是因為傳說而顯得更加動人,那浸透在端午節(jié)中美好的民族情感則讓它散發(fā)出永恒的魅力。傳說可以動人,而情更加感人!
節(jié)日豐富的人文內(nèi)涵,在于挖掘和弘揚,有時我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所以被某些人所冷漠,是因社會對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視不夠。我們的社會,應該增強對民族文化的自覺保護意識,傳統(tǒng)文化絕不是“封建”、“落后”的代名詞,而應該成為新時代我們引以為豪、為傲的民族瑰寶。
端午節(jié)作文 篇2
我愛春節(jié)、中秋節(jié)、重陽節(jié),但我最愛的是端午節(jié),因為在這一天里可以吃上香甜可口的粽子。
在端午節(jié)的這天,一大早大街小巷,家家戶戶全都開始包粽子了,你看我們家也忙開了,只見媽媽和二姑在做包粽子的開始準備。她們把一把把的已經(jīng)曬干的荷葉浸到放好水的鍋里煮,然后媽媽去洗紅豆、糯米,而二姑拌肉餡……這時荷葉煮熟了,放到了一大盆冷水之中。經(jīng)過一番忙碌后,幾小盆糯米、紅豆、肉餡……和幾個小凳依次排開。
開始包粽子了,媽媽選了三片寬寬的荷葉,依次排開,卷成一個圓錐體,放幾勺糯米,用筷子夾了幾塊肉,又放了幾勺糯米,再用指頭敲了敲粽子的肚子,只見粽子里的糯米一個勁地下陷,再用荷葉的.尾巴把口封起來,又再繞了幾圈,用繩子把它捆了起來。這樣,一個個漂亮的粽子就“誕生”了,放到鍋里煮好后,吃了讓人還想吃。
真想每天都這樣。對了我還知道過端午節(jié),不僅是為了吃粽子,還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懷念他那“喜笑悲歌氣傲然,九萬里風鵬正舉”大義凜然的英勇氣概。
端午節(jié)作文 篇3
端午節(jié),人的三大節(jié)日之一。連續(xù)假日開始,媽媽便急忙開車載我們回瑞穗過節(jié),因為按照慣例,一到節(jié)日,我們便要開始「不停拜」!
一大早迷迷糊糊便被爸媽從床上叫起來,先去拜土地公,再回家拜神明,接著便是拜祖先。一邊燒香,我家爸爸開始大會考,我和哥哥當然事先準備好了!我大聲回答:「端午節(jié)是要紀念戰(zhàn)國時代的愛國詩人屈原來的!」哥哥接著說:「因為屈原投江,大家怕魚蝦吃他,便將米飯丟進江里,這就是包粽子的由來!埂竿郏∧銈兘裉煺姘,那今天我們要好好感謝屈原先生!埂笧槭裁?」我和哥哥百思不解、異口同聲的問。媽媽便笑著說:「因為當初若不是他心情不好投汨羅江自殺,就不會有這個假日,就不能有假放,也不會有好吃的粽子,所以我們理所當然要好好的`感謝屈原先生!
爸爸笑著要媽媽別亂教我們,接著爸爸便告訴我們另一個傳統(tǒng)—到山上躲黃巾賊。因為東漢末年的黃巾賊作亂,村民為了躲避屠殺,便家家戶戶掛起艾草,演變成現(xiàn)在端午節(jié)掛艾草來驅(qū)兇避邪,爸爸還說很久以前他的阿祖真的有到山上躲起來呢!
燒完紙錢,吃完香噴噴的粽子,爸爸便載著我們到鶴岡山上轉(zhuǎn)轉(zhuǎn)—「躲黃巾賊」?吹綕M山剛結(jié)果的柚子樹,望著一顆顆小小的柚子,我在心中便默默祈禱「親愛的的屈原先生,在這屬于您的節(jié)日,請保佑我家柚子能順利豐收!
端午節(jié)作文 篇4
‘端午“到了,”端午“到了,我最喜歡在端午的時候吃食餅筒了。今天,媽媽答應我和我一起包食餅筒,我和媽媽先到菜市場買我最喜歡吃的土豆、雞蛋、還有蝦仁,再去買面和蔬菜。我們回到了家以后,我看見了姑姑、叔叔和表姐他們都來我家了,我媽媽把菜都炒好了。我先拿一張皮來包,再夾一些炒面、土豆、雞蛋放在皮的上面,媽媽又買了洋蔥和胡蘿卜。
等了好久好久媽媽才把那兩樣菜燒好,然后把它們加進去,最后卷成筒狀,兩手一上一下握緊就可以吃了。我伸手拿了一個, 咬上一口,食餅筒里的卷心菜、又香又甜、又嫩有脆,特別是放到油鍋里炸一炸,就更好吃了,甚至會吃三四個。食餅筒不僅豐富、吃起來也很方便,它長長的外形代表著一家人和 睦相處 、團團圓圓 ?墒牵锩娴挠投紩鞒鰜淼,媽媽把食餅筒的皮上弄得都是油膩膩的茄子湯,太惡心了,弄得我都不想吃了。我的叔叔包得食物餅筒非常地大,差不多比我們的'食餅筒都大呢。
端午全家人圍在一起吃著香噴噴的食餅筒,欣賞著各自包的形狀,其樂融融!真幸福。
端午節(jié)作文 篇5
又是一年端午節(jié),又是一年粽葉香!
已經(jīng)好幾年家里不包粽子了,每每都是小姐妹婆婆包著燒好喊我去拿,她包的粽子小巧精致,吃在嘴里,糯糯香香……有了家的味道,渲染得淋漓盡致。
出了嫁的女兒,一般,這一天都會回娘家。自然不會空手,少不了一些禮物,美其名曰“送端午”;于是家家的廳堂里,多了歡天喜地的說話聲,孩子的哭鬧聲。這些聲音,院子里掩不住的清香,把莊戶人家的`快樂和滿足,舒展著惟妙惟肖。懸蒲掛艾,自然是少不了的事。撇開浮華,總覺得少了些以前的滋味,少了些浸泡在日子的芳香綿長。
下午陪母親看《非誠勿擾》,說實話,我有點厭惡這個節(jié)目,總覺得上面的女孩在故作姿態(tài),惹人生厭。但細細看來,我才明白,她們之所以那么尖銳,那么犀利,那么刻薄,無非是同所有的女子一樣,希望得到一個包容喜愛自己的人。
我們?nèi)菀讓ΜF(xiàn)實世界失望,久而久之會變得麻木,認為一切都是子虛烏有,認為一切都不過如此。但我們的精神世界總需要一些童話,一些幻想,我們的心才不至于失去感動,才不至于冷漠。是的,我們總有否定自己的時候,總有失敗頹唐的時候,慶幸的并不是因為別人的安慰,而是有同樣備受煎熬的同類用盡全力地為你療傷。
過節(jié),也許就是“綿延一種活著的方式”,要能夠“記得起”“喚得醒”“回得來”,說得多好。還有一種懷念的方式,那就是好好生活,不庸人自擾。
端午節(jié)作文 篇6
時間過得真快,感覺過了年沒幾天,一轉(zhuǎn)眼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了。使我不由的想起兒提時在家鄉(xiāng)過的端午節(jié)了。
那時候家里的經(jīng)濟條件不大好,尚在兒童時期的我們對于端午節(jié)沒有太多的感情,那時候的我們除了玩,印象最深的就是在端午節(jié)時可以美美的吃上一頓母親親手做的粽子了。粽子一般是用糯米,再加上幾顆大紅棗,外面再包上波蘭葉(我們這兒的人對山上一種灌木的葉子的叫法,據(jù)說用這種葉子包的粽子味道特別清香),用桑樹皮緊緊地包扎起來,一個粽子就完成了。看上去很簡單,但是包粽子的準備工作卻是很麻煩的。在端午節(jié)的前一天,母親就早早的把糯米泡在水里,把波蘭葉和桑樹皮泡在另外一個盆里,這樣泡上大概一天的功夫吧。到了下午天不早的時候,母親才開始包粽子,一個一個的粽子在母親靈巧的手中誕生了。母親把粽子們一層層的排在大鍋里,然后再倒上水,直到水浸滿粽子為止。端午節(jié)的早晨大概三點鐘吧,母親就早早的`起床了。母親把柴火點燃,爐火照亮了母親干瘦的臉頰和細細的汗珠,就這樣用文火慢慢的煮粽子,大約三四個小時吧。等到我們?nèi)嘀坌殊斓钠鸫玻赣H就把大鍋端到了屋里,打開鍋蓋,一股粽子的清香就立刻在整個屋子里彌漫開來。我們往往是來不及洗手就忙著伸手去抓粽子,即使燙得手疼也不想撒手,F(xiàn)在回想一下自己那沒出息的樣都感到好笑。母親則看著我們貪婪的吃著粽子笑了。
如今吃粽子早已不是端午節(jié)的“專利”了,大街小巷整天吆喝著賣粽子的聲音,偶爾買上幾個來吃,也感覺沒有以前母親做的好吃,味道也大不如前,不知是何緣故?
端午節(jié)作文 篇7
每年農(nóng)歷的五月初五就是我們中國民間一個古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又稱端午節(jié),相傳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春秋時期著名詩人屈原,他寫出了《離騷》、《天向》等名作。
每當端午節(jié)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在門的兩邊掛上艾草,用來辟邪,小孩子胸前還要帶上各種形狀的香囊,既可以防蚊蟲叮咬,要可以象征吉祥。
過端午節(jié)吃粽子,是我們一直以來的習俗。粽子有很多種做法,形狀各異,有的用芭蕉葉包粽子,有的用荷葉包粽子,也有的用蘆葦葉包粽子。粽子的形狀各不相同,有的`做成長方形,像個小枕頭,有的做成三角形,像個小漏斗。粽子里的餡有好多種,比如豆沙的、咸蛋黃的、肉餡的、紅豆的等等。
過端午節(jié)的那天,我國各地還有賽龍舟比賽。記得有一年的端午節(jié),媽媽帶我去觀看了賽龍舟比賽。這比賽可精彩了!每條船上坐了二十個人,船頭上放著一面大鼓,船尾上放著一面大鑼,用鑼鼓指揮隊員們行動一致,齊心協(xié)力爭當?shù)谝。河面上鑼鼓喧天,加上兩岸觀眾的吶喊聲,可真稱得上熱鬧非凡。
掛艾草、戴香囊、吃粽子、賽龍舟,這些習俗,共同編織了熱熱鬧鬧的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作文】相關(guān)文章:
端午節(jié)作文: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06-26
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作文4篇08-12
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作文六篇02-17
端午節(jié)作文07-08
端午節(jié) 作文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