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tǒng)文化作文(通用6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傳統(tǒng)文化作文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傳統(tǒng)文化作文 篇1
我家有一只花瓶,從我記事起,就在正屋的條幾上擺著,大人們用它盛茶葉。
它是民國時期的粉彩花瓶,有近百年的歷史了。也應算是不大不小的古器了。今天我又細細觀賞這只瓶,青白色的瓷,很細膩,反著亮光。形狀就如一只普通酒瓶壓縮變埃之后在底部又收了一下腰。不過整體來看很秀氣。在它的.腹部繪有精巧的仕女圖:在后花園里,小草青青,花兒爭艷,小橋幽靜,只有流水潺潺。小橋旁的石凳上,坐著一位嬌羞的小姐賞花,一個丫環(huán)手持小扇,站立一旁,在為小姐扇涼;ㄆ康牧硪幻,是墨青色的四個秀美的字:美色清華。旁邊有落款。因為用的時間長久,瓶口有些殘破,不過被瓶蓋遮掩,倒不影響美觀。圓形的蓋子上有一個如奶頭的小抓手,蓋上也有圖案,是個纏著玉帶的紫色如意。整個花瓶秀美精巧,古色古香,很有收藏價值。
中華傳統(tǒng)文化,光輝燦爛,博大精深。只要你仔細研究,就會發(fā)現(xiàn),就是一個小小的花瓶,也蘊含著一個世界,或是一段歷史,或是一個故事,或是一個傳說……
傳統(tǒng)文化作文 篇2
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的生活水準不斷提高,對生活的要求也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過去,人們的愿望是填飽肚子;現(xiàn)在,人們更嚮往精神生活的豐富多彩。因此,大量的娛樂文化出現(xiàn)在我們的面前,如電影、歌曲、電視劇……成為現(xiàn)代社會人們不可或缺的文化消費。
當然,這些文化能夠滿足人們的消費欲求,文化時尚總是與大眾傳媒緊密的粘合在一起,在利益的驅使下,商人們便製造了多種多樣的時尚文化,以吸引觀眾的眼球和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但由于文化時尚形式大于內容,文化含量有限,例如大量歌唱選秀節(jié)目的出現(xiàn),導致了社會一些負面效應,如人們盲目地追星,發(fā)明星夢,以為想要成名,會唱歌就行等。
因為娛樂文化注重新穎,與當今社會聯(lián)繫更為密切,也符合了年輕人的個性,導致年輕一代人在追求新鮮的時尚文化時把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拋在了腦后。新元素的加入,傳統(tǒng)文化便顯得乏味,必然備受冷落,許多弘揚傳統(tǒng)文化的影片一般圍繞著一個主題或者形式沒有創(chuàng)新,所以會顯得有些呆板、枯燥。并且富有創(chuàng)意的時尚文化相對于傳統(tǒng)文化來說更有利于推動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因此,人們的注意力便轉向了時尚文化,導致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漸漸被冷落,漸漸被遺忘。
然而,面對商業(yè)娛樂文化的.強勢來襲,人們也并非全然接愛,為了挽救我們的民族文化,中國政府也對一些娛樂文化進行調整或限制,如面對大量的歌唱節(jié)目也相應地實行“限唱令”,鼓勵一些弘揚漢化的節(jié)目播出,如《百家講壇》、《藝術人生》、連續(xù)劇《渴望》、《人間》等,讓人們在娛樂中瞭解中華文化,這是商業(yè)娛樂文化對社會的正面回饋。
中華傳統(tǒng)文化是幾千年來維繫中華民族共同生活的一條精神紐帶,有強大的民族凝聚力;中華文化集中了幾千年來人民的思想智慧,是領導我們抵抗外來侵略的強大精神力量。如果沒有中華文化,中華民族很快就會被外來的思想侵噬。所以,弘揚中華文化對于中國來說,是時代的要求,也是中華文明得以生生不息的重要保證。
娛樂文化的發(fā)展應以傳統(tǒng)文化為源泉和動力,把中華文化融入娛樂文化,不要讓娛樂文化僅僅局限于娛樂節(jié)目。如“漢字聽寫大會”,利用商業(yè)的手段,讓中華文化以嶄新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這樣不僅可以創(chuàng)新中華文化,推動社會的發(fā)展,也可以讓中華文化更好的傳承下去。所以,應該讓娛樂文化與傳統(tǒng)文化相輔相成,共同發(fā)展,讓娛樂文化更有價值的發(fā)展,讓中華文化深深的烙印在人們心中,讓中國更富有生機活力的蓬勃發(fā)展。
在人類發(fā)展歷史上,文化是一條長河,是每一個民族生生不息的血液,無形中影響著每一個人。我們的生活需要娛樂文化的調劑,我們的精神更需要傳統(tǒng)文化的滋養(yǎng)。
所以,讓娛樂文化與傳統(tǒng)文化齊飛吧!
傳統(tǒng)文化作文 篇3
心態(tài)決定一切。這是一句流行的哲語。心態(tài)的好壞取決于心靈的好壞。美好的心靈、幸福的心靈,自然是向上的、積極的心態(tài);反之,則是向下的、消極的心態(tài)。心靈在于滋養(yǎng)。教師需要美好的心靈和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只有這樣,教育才能在良好的狀態(tài)下進行。如何使教師擁有美好的心靈?我的方法是:用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滋養(yǎng)。
一、回到教育的“道”
厭倦工作累,抱怨工資低,推托教研課,反感提創(chuàng)新,個人學習荒蕪怠惰,專業(yè)成長停滯緩慢,無視人的成長規(guī)律,不關注學生感受,總之是提不起精神來!笆码m小,勿擅為。茍擅為,子道虧!苯處煈撟袷氐摹暗馈痹诮處熑后w中已經虧損久矣!當然,這也是現(xiàn)代社會職場中人們的通病。
人,到底要怎樣才能快樂呢?《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把信送給加西亞》《你為誰而工作?》《喚醒心中的巨人》《不抱怨的世界》《你變了,世界就變了》《正能量》《遇見未知的自己》等書籍,都在改善人的心態(tài)上進行了積極的探索。
近兩年來,我開始學習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所學雖然極其有限,但是邊學邊運用,指導生活和工作,感覺卻頗受益。它能雅正人們的言行舉止禮儀,使個人形象變得莊嚴;它能提升個人氣質,使個體更謙卑更寬容更感恩;它能提起人們的羞恥心、敬畏心、規(guī)則心,洗滌團隊流弊,使團隊更和諧更進取。
大道至簡,在這個物質極其豐富、世象日益喧囂的社會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提醒人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感受人生幸福的真諦,從而享受生命的快樂。有人說,21世紀是中國的世紀,回歸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社會科技文明高速發(fā)展的必然。
二、校長要帶頭親近圣賢
在大環(huán)境一定的情況下,學校教師整體的精神風貌取決于校長。親近古圣先賢,能夠讓校長更有智慧。所以,校長要帶頭接受傳統(tǒng)文化的洗禮。
校長要勇于自我超越。子路問君子,子曰:“修己以敬!痹唬骸叭缢苟押?”曰:“修己以安人!痹唬骸叭缢苟押?”曰:“修己以安百姓!薄靶藜阂园舶傩,堯舜其猶病諸!薄墩撜Z》中的這段對話揭示了管理者修己而后安團隊的規(guī)律!读朔菜挠枴芬矊懙溃骸八脊胖ベt,與我同為丈夫,彼何以百世可師,我何以一身瓦裂?”這些話語,激勵著有志于教育事業(yè)的校長勇于自我超越。
校長要不斷提醒自己以德治校!墩撜Z》有:“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薄兜茏右(guī)》說道:“勢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無言。”“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薄靶懈哒撸愿,人所重,非貌高!毙iL時時誦習,不斷砥礪德行,在這樣的校長的領導下,教師的心態(tài)才會端正。
校長要不斷端正管理的動機。激勵教師的目的是為了方便管理還是教師幸福?是校長省事,還是長遠育人與學校發(fā)展?學習傳統(tǒng)文化,去除名利心,發(fā)乎赤誠,才會真正把教師幸福放在第一位,“誠于中,形于外”,才能形成有凝聚力的教師團隊。
校長要不斷提高管理藝術!靶杏胁坏,反求諸己”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的思想精華,校園出現(xiàn)負面行為和思想,校長便以負責任決不推諉的態(tài)度,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提高駕馭情緒的智慧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耙约s失之者,鮮矣。”小心謹慎地拿捏好“以人為本”與“制度管理”之間的分寸,不溫不火,堅定不移,以積極的心態(tài)、穩(wěn)妥的方式贏得教師的尊重,一點一點地培植校園積極向上的風氣。
校長要相信追求幸福是人生的本質。培育一所學校的文化,一年兩年不能一蹴而就,在這個過程中,會遇到許多挫折。校長要牢記“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的思想,相信人人都有向善、向上、向美的愿望,才能懷著一顆愛心工作,看到教師的差異,心平氣和地研究改進不良現(xiàn)狀的方法,相信并期待成長,寬容卻不放任,不斷弘揚人性真善美的思想精華。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校長的思想如明月朗照全校,才能打造一支陽光的教師團隊。
三、文化需要長時“熏修”
用中華傳統(tǒng)文化滋養(yǎng)教師,運用的訣竅在于“頂層設計,長時熏修,一門深入”。但是很多學校停留于經典背誦活動,在學校管理、教師培訓、德育工作中運用得不充分、不連貫、不系統(tǒng)。
一是校本課程植入!兜茏右(guī)》是儒家思想的根,是為人子弟在家或在外做人做事應該遵守的禮儀規(guī)范。從20xx年開始,我校先在三年級開設校本課程《弟子規(guī)》,目標簡單到就是讓一部分孩子接觸學習,然后慢慢進入校園里教師的視野。本期,我們辦了一個致力于“童蒙養(yǎng)正,少年養(yǎng)性”、致力于良好德行培養(yǎng)和中華傳統(tǒng)文化經典誦讀研究的“國學班”,并開始在全校開展誦讀《弟子規(guī)》《三字經》的活動。
二是頂層設計!坝局L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行!20xx年,我校正式提出“培養(yǎng)一生有益的德行,養(yǎng)成一生有益的習慣”的辦學理念,概括為“德行文化、習慣教育”,把長養(yǎng)德行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我們的辦學目標是“儒雅岳城、健美岳城、科研岳城”。學校德育工作以《弟子規(guī)》作為突破口。我們確定的學生培養(yǎng)目標是“儒外在,雅內心”。我校將中華傳統(tǒng)文化作為提煉辦學理念、實現(xiàn)辦學目標、形成辦學特色的重要途徑,讓傳統(tǒng)文化經典不只是孤立地停留于背誦,而是學用結合,從外在內化到意識。從背誦到運用到評價,長時熏修,一門深入,師生都能從中學習到做人做事的道理。
三是教師培訓貫穿。暑假,我校派教師參加了在大連舉行的教師傳統(tǒng)文化學習班,為期15天,兩位老師收獲特別大,對教師自身德行的完善,以及培養(yǎng)學生良好習慣,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影響;開學期間,我們組織教師聽中華傳統(tǒng)文化道德論壇講座;國慶期間,組織教師赴衡山觀摩傳統(tǒng)文化師資班的培訓等。為了調動教師學習《弟子規(guī)》的興趣,我們分周次在教師例會上開展搶答競賽,分解難度,由生疏到熟悉,由排斥到接受。黨支部還將推行傳統(tǒng)文化的蔡禮旭老師主講的《幸福人生》系列講座視頻,作為師德教育的素材,在教師例會上學習。
生活的幸福要從工作的幸福中體味,培訓也好,學習也好,一次兩次是遠遠不夠的,需要我們長期“熏修”,才能真正滋養(yǎng)心靈。
傳統(tǒng)文化作文 篇4
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歷史悠久,我們的民族傳統(tǒng)文化就像一座巨大的寶庫,有:臉譜、剪紙、中國結、刺繡、人偶、武術……
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節(jié)日相當豐富,其中春節(jié)是我國的`第一大傳統(tǒng)節(jié)日,每年到了臘月二十三,也就是俗稱小年以后,年味越來越濃,人們都忙著買年貨,大街上都洋溢著熱鬧喜慶的節(jié)日氣氛。到了臘月三十日,也就是大年三十,人們都在貼對聯(lián)、門神和福字,福字都要倒著貼,意思就是幸福到了我們身邊。這一天出門在外的人們,都要趕回家和家人團聚在一起,吃團圓飯,當然飯桌上最不可少的是餃子,如果沒有了餃子,這一天都不快樂。人們在一起一邊吃著豐盛的年夜飯,一邊欣賞著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又說又笑,臉上洋溢著開心的笑容。在除夕之夜,我們要熬夜等待著新年鐘聲敲響。到了五、四、三、二、一、“當”的那一刻,人們要放鞭炮、放煙花,來慶賀新的一年來了。為什么要放鞭炮呢?這里有一個關于“年”的傳說,放鞭炮可以嚇走“年”。放煙花是每個人都希望生活像煙花一樣絢麗多彩。
第二天一大早,人們早早地起了床,吃完早飯,就回老家,要給長輩拜年,收壓歲錢,這也是小朋友最喜歡的一件事。到了大年初二,人們就要走親訪友,直到正月十五,人們要看舞獅舞龍,也就預示著年要過完了。
這就是我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和傳統(tǒng)文化。
傳統(tǒng)文化作文 篇5
上午,秋高氣爽,我們快樂牛牛小隊舉行了第二次小隊活動,跟著課本,來到了河坊街和吳山廣場,尋找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
走進河坊街不久,我們就看到一家店門口有個招牌,上面畫著一條卡通的龍,還寫著大大的“龍須糖”三個字,有個叔叔在里面忙著做著什么,一個阿姨招呼我們上去看看。我們往前湊上去看,叔叔面前的柜臺上放著一盆花生芝麻和白糖的餡料,只見他從抽屜里拿出一把像細細白白的.毛線一樣的東西,從盆里舀上一勺餡料,放在“毛線”里,然后把它們卷成四四方方的“棉被卷”,放到邊上的盒子里,很快盒子里就有了十床小“棉被”。這就是龍須糖嗎?味道不明白怎樣樣?這時候,邊上的阿姨說:“小朋友,買點龍須糖吧!”
看我們大家都很有興趣,媽媽就掏出錢給我們買了一盒。新出爐的龍須糖歸我們了!大家每人拿了一個就開始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我迫不及待地把一整塊龍須糖塞進嘴巴,一半的糖露在了外面,嘴里的糖一下子就化了,好粘啊,邊上的小朋友就笑話我,“看看盧知鑒,像不像長了龍須!”“你吃這么快,怎樣能嘗出味道,日記怎樣寫啊?”我趕緊把露在外面的糖咬了下來,一口一口地慢慢吃,甜絲絲的,糖里裹著的花生、芝麻香噴噴的,十分美味。我吃完一塊,舔舔嘴巴,呀,下巴上還真留著一條“胡須”呢!我讓媽媽幫我拍了一張“胡須”照,然后又伸手抓了一塊龍須糖開始吃,邊吃還邊看盒子上的介紹,原先龍須糖已經至少有500年的歷史了,龍須是從麥芽糖里抽煉出來的纖幼銀絲精制出來的,它的名字還是明朝正德皇帝給取的呢。
吃完了龍須糖,我們去了方回春堂,參觀了這家始創(chuàng)于1649年、364歲的中藥老店;然后看了神奇的吹玻璃、有意思的拉大片、捏糖人,還品嘗了糖蝴蝶和杭州有名的定勝糕,體驗了抖空竹這項民間活動,最后還去參館了朱炳仁銅雕館,見識了不可思議的銅雕藝術。
一個上午很快就過去了,我們的探尋傳統(tǒng)文化之旅結束了,大家意猶未盡地離開了吳山廣場。
傳統(tǒng)文化作文 篇6
我非常之榮幸的參加了寧海縣的首屆公民道德公益大講堂,本次大講堂的主題是“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做有道德的人”,大講堂的目的是“構建和諧社會,再現(xiàn)中華盛世”。
談起“中華文化”這四個字,使人自然而然的想起了一句話叫“中華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這是教科書中常見的用來描述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一句話,可是,要是問到什么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又有幾個人能回答上來呢?就是這樣一個問題,引起了我的反思,身為一名中國人,炎黃子孫,華夏兒女,卻不知道什么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我想這是讓我自愧的事情,更是讓我痛心的事情。
雖是短短四天的學習時間,卻是讓我受益匪淺,感悟頗深,我是沒有什么資格和能力來向大家闡述什么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因為連我也正處在認識和學習中華文傳統(tǒng)化的道路上,我知道,要想要真正的領悟幾千年前的古圣先賢傳承下來的智慧和真理,是要我的用一生時光來學習和踐行的!我能做的就是做好一個中國人的本分——弘揚傳承中華傳統(tǒng)文化和做一個有道德的.中國人!
就談談我這四天來學習的感受吧!
大講堂的整個學習過程是不收取任何費用的,除此之外還有免費的午餐和學習資料,還有免費的紀念品!這樣的公益活動已經很少見了。據我所知,參加大講堂的義工是五百多人,想必大家都知道什么是“義工”,就是除了要干最臟最累的活以外,他們的付出是沒有任何報酬的,我所要講的不僅僅是義工的概念,而是他們身上令人尊敬的品德,見人鞠躬一定達到九十度,無論對方年齡大小都稱呼為“老師”,每一次臺下觀眾鼓掌,站在一旁的義工們必是鞠躬表示感謝,四天來,我看見的加上我沒看見的,我不知道他們每一個義工鞠了多少次躬,真的是數(shù)也數(shù)不清。在這些義工當中,上至八十多歲的老人,下至十一二歲的兒童,在我看來,我們這些人哪里稱得上是“老師”。克麄,才是我要學習和尊重的老師啊!
這些義工們,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只想說一句,感恩,感謝!
【傳統(tǒng)文化作文】相關文章:
傳統(tǒng)文化的作文07-06
傳統(tǒng)文化的作文11-02
傳統(tǒng)文化的作文(精選)07-04
【經典】傳統(tǒng)文化的作文07-27
描寫傳統(tǒng)文化的作文07-06
傳統(tǒng)文化作文07-02
傳統(tǒng)文化話題作文07-01
傳統(tǒng)文化孝道作文04-11
弘揚傳統(tǒng)文化的作文04-20
寫傳統(tǒng)文化的作文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