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行路難讀后感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領悟呢?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后感了?墒亲x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行路難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行路難讀后感1
點一盞閃亮的心燈,鋪開歷史的畫卷。千年的時光悠悠,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的大江奔流。個性在歷史的長河中只不過是一朵小小的浪花,然而,你的'個性卻走出了線裝書,走進了永恒。于是我想,個性的意義何在,有何能讓你跨越千年,閃閃發(fā)光。
你是一位名垂千古的大詩人,一生中,你在不停的行路。
你說行路難,可你一直在走。
有人說,你喝酒是為了做詩,斗酒詩百篇,喝得痛快。
我要說,你喝酒是為了行路,孤蓬萬里征,醉得淋漓。
翰林遭貶,你喝酒,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篙人。
流放夜郎,你醉酒,鳳歌笑孔丘,一生好人名山游。
你走的蕩氣回腸,走的義無反顧,走著笑看紅塵,走著辭別故友。我悲泣你的人生,高頌你的氣概。就連上天也嫉妒你;嫉妒你的人,年少英才;嫉妒你的詩,出水芙蓉;嫉妒你的酒,一醉方休。
你說行路難,可你一直在走。
你堅信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一杯濁酒,游遍山河八萬里。
一葉扁舟,唯見長江天際流。
如果沒有了你,中國千百年的文化史如何得以完整。天地無窮盡,你的足跡中蘊藏著多少夢。】捎姓l能知道你這顆豪邁的心在風中落寞,又有誰能體會到舉杯消愁愁更愁的滋味。
你說行路難,可你一直在走。.
終于有一晚,不知是醉酒還是失足,你把滔滔江水中明月的倒影作為人生的句號。
你舉杯邀的是明月,舉頭望的是明月,而低頭思的是故鄉(xiāng)。沒有人敢否認你的家鄉(xiāng)在極近或極遠處。那一夜,你是這樣回家的,還是醉著酒。
你灑脫、放蕩、浪漫,但你也有一些失落。你清高、孤傲、風流,但你卻厭棄污濁的官場。你高呼安能使我摧眉折腰勢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因為有了這些個性,才塑造了你。因為有了你,當時的文學
創(chuàng)作才有了進步。你的個性被當時社會所不容,其實,你的個性卻不知不覺促進著當時社會的發(fā)展。你說行路難,可你一直在走。
行路難讀后感2
行路難(其一)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清晨。
立在小舟上,背著手,任風將襞須吹散,將衣袍向后拉拽。一株幼柳被一栽橫生惡樹逼得彎了腰,一頭秀發(fā)終日浸在水中。觸景傷情,我不禁抽搐了一下。忍不住的淚沿頰滑落,染濕了髭髯,浸潤了回憶。
被唐玄宗召去任職翰林的那天我激動無比,以為自己真的能像張良、管仲、諸葛亮等歷史才人為國家建功立業(yè),與他們以建國功臣的名號相提并論,被后人歌頌?墒牵实圪p識的是我的文學才華,我的政治能力卻不受重視。在朝上待久了,我也看到了宮中的現(xiàn)狀——奸臣無數(shù),廉官寥寥無幾。因為我當官后為了讓皇帝關注到自己,好獻身推動唐國發(fā)展,所以寫了幾篇文章,沒想到轟動一時,玄宗也頗為賞識,但是“奸臣頭頭”卻看不下去了——害怕我威脅到他們的地位,于是千方百計地排擠、“暗算”我。未等到唐王重用,我就被“賜金放還”了。我不禁仰天長嘆,為何天下世事如此?
來踐行的好友為我擺了滿滿一院桌席,上面用金杯盛著的'美酒一斗能抵十千;玉盤裝著的珍饈美味價值萬錢。放下酒杯,將筷子拋去,因為自己吃不下。抽劍亂舞,環(huán)顧四周,心中茫然。!想渡過黃河卻被早已結冰的水阻擋;想登上太行山可是山上白雪皚皚,難以前行。像子牙一樣在碧溪水上垂釣,閑待東山再起;又想像伊尹夢見自己乘船經(jīng)過太陽旁邊。世間道難走,人生路難行!這么多關,這么多口,這么多岐路,我該向南向北?但我相信,總有一天我定會乘著長風破開萬浪,高高掛起云帆勇敢的橫渡江海;也同樣相信那株小柳會挺起胸膛,將柳花灑向更遠、更廣闊的地方。
日落了,殘陽似血,將一盞酒一飲而盡,搖搖晃晃,晃向彼岸。
行路難讀后感3
在中學時,我便學習過這首詩歌,當時就曾被李白的情感描述所感染,如今再次朗讀,仍能有新的理解。
李白被稱作詩仙,“仙”本應是灑脫飄逸,懷揣不落凡塵的才華與性情云游四方,但這首詩告訴我,他也是有煩惱,仕途不順也會影響到他!缎新冯y·其一》這首詩歌為李白被逼離開京城時所作。作為一名擁有絕世才華的人,李白和其他才子一樣,擁有遠大的抱負,可小人的讒言擊碎了李白的夢想,他只能離開京城。朋友為他餞行,本應嗜酒的李白,金樽清酒卻不能引起嗜酒的李白的注意,此刻李白是憤懣的,但他拔劍四顧仍不想放棄,想到呂尚、伊尹由微賤而忽然得到君主重用,李白又充滿信心,他突破抑郁的牢籠,唱出了“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自己的志向總有一天會實現(xiàn),自己要掛起船帆繼續(xù)航行。
李白在自己事業(yè)的巔峰突然跌落,巨大的落差對他打擊很大,同時李白的心路歷程是躊躇復雜的,他想要放棄,卻心有不甘,小人讒言阻攔著他,可前人先例激勵了他,他最終振作起來,如此反復回旋,但終究維持了自己的初心。李白是灑脫的,他樂觀自信同時又頑強。不管結果如何,他不會后悔,F(xiàn)在,作為一名醫(yī)學生的我,在這里體會甚多。當我選擇成為一名醫(yī)學生的時候,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醫(yī)學的志向便印在我心中,有人說醫(yī)學是枯燥的,學習的'過程也是有難度的,在這個過程中我也會有過惆悵,對自己的質(zhì)疑,但想到當初我為什么選擇成為一名醫(yī)學生,為了能夠為他人消除病痛,盡自己所學保護周圍的人,我就感覺現(xiàn)在努力克服困難是值得的。
在此之外,筆者還有一點感悟,在這首詩歌表達了詩人自己懷才不遇的不滿同時也展現(xiàn)了當時君主聽信小人讒言的錯誤。在平時,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是存在類似的流言蜚語,我們不能被這些遮蔽雙眼,不能人云亦云。
讀《行路難》,我們不知要理解李白的處境,理解他的心情,也應從李白身上學習到他的自信,樂觀,通過強大自己的精神力量,我們終會“乘風破浪”。
行路難讀后感4
在那個門第決定仕途的年代,鮑照懷著一腔的熱情,卻只能酌酒以自寬,面對黑暗的官場,他苦于人生不得志,卻只能吟出心非木石豈能無感,吞聲躑躅不敢言,我憐惜地看著鮑照那張抑郁的臉,鮑照啊,你為什么不能身在人叢中,活在人叢外,讓自己尋一片凈土安心呢?
誠然,能夠施展抱負是我們一生的追求,這種追求在將士們的心中是不破樓蘭終不還的豪情壯志,在老百姓口中是男兒有志在四方的期待,然而,當這種理想的追求受到外界因素的阻礙時,我們不如放一放自己的熱血,讓那顆因怨氣而浮躁的心安定下來。佛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如果心有了安放的地方,與人相交,便能達到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境界,心有了安放的地方,才能笑看窗外云卷云舒,坦然面對人生的變化莫測,心有了安放的地方,才能少些精神折磨,多點沉靜的氣味。
有人說,這種安心等價于甘于平庸,對成功人士而言,想要的',就必須不停地跋涉,去爭取,去流血,那么,請你去問問著名的形象邏輯學教授金岳霖先生吧。這個被稱為蔑視人類這種動物的人不僅以學術著稱,還因與林徽因的一段真情而打動人心。英雄難過美人關,按常理,他應該為自己無法得到林徽因而哀怨,但他沒有。金先生能夠守住道德,不做非分之想。也許他追求的只是一種美的形式,而無暇其他。而我們呢,或許也應是追求一種理想的形式,即使有再多世俗的人或物的誘惑,也撼不動心靈的根基,我自有一份從容淡定。
縱然我出身貧寒,不能考取功名,但我可以求性情之所適所安,順興趣之所近所至,何苦舉杯斷絕歌路難呢?倘若能放下名利,便也能讓自己的心越到中心越淡薄,越到邊緣越濃厚,做到這樣,即使身在人窩里,也能活在人群之外,讓自己的心安定下來。
行路難讀后感5
在所有的詩人里面,我最喜歡的當屬詩仙李白了。而李白的詩中,我最喜歡的非《行路難》莫屬。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這首詩前兩句的意思是指李白吃不下飯的情景,第一句“金樽清酒斗十千”,金樽指的是金子裝飾的杯子,而清酒則是一種十分名貴的酒,因為當時農(nóng)家釀的酒都是濁酒,清酒是提純過的,十分名貴,所以后面說了一斗酒要十千金。玉盤指的是玉做的盤子,珍饈從字面上就能看出是佳肴美食的意思,后面說“直萬錢”,可以看出李白當時吃的飯菜是多么珍貴。但是如此珍貴的飯菜,李白卻“停杯投箸不能食”,毫無食欲品嘗它,這里就能看出李白的心情是多么苦悶了。有時候我感冒或者心情不好也會不想吃飯,我總是感覺心里悶悶的,像壓了一塊大石頭,我想李白當時也是這種心情吧!
“拔劍四顧心茫然”到“將登太行雪滿山”指的'是李白想要遠行卻因為天氣原因被迫停止。但是后面幾句突然畫風一變,“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這里一般人可能以為李白是去劃船了,或者做夢夢見太陽了,其實是李白引用“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的故事”以及伊尹在被商湯提拔為宰相之前,自己夢見了太陽和月亮,這里李白把伊尹比作自己。李白這種在困難中保持樂觀的心態(tài),總是令我十分佩服。要在逆境中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那又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
最后兩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眲t有李白祝福自己一帆風順的意義,也被后人用來祝福即將遠行的親朋好友。
當我心情不好或者遇到困難時,我的心里就會浮現(xiàn)出這首詩,當我輕輕吟誦過之后,心情就會舒暢了。這就是唐詩的魅力!
【行路難讀后感】相關文章:
行路難賞析07-03
行路難 李白07-04
《行路難》教學設計03-08
行路難課堂實錄07-02
《行路難》課堂實錄07-02
《行路難》說課設計06-14
行路難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03-09
《擬行路難》課堂實錄07-02
《行路難》教學設計15篇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