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秀]端午節(jié)作文1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端午節(jié)作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端午節(jié)作文1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時光荏苒,端午已至,又是佳節(jié)好時光,一家人相聚在一起,吃不完的粽子,道不完的情!
興沖沖的我,一早便拖著爸爸媽媽出了門,那熟悉得閉上眼都不會錯過岔口的步道,還有那扇熟悉的大門,門口張貼著喜慶的對聯(lián)和福字,這還是除夕夜我和外公一起貼上的呢。哎,武漢的這個冬天真是不堪回首,而我們一家人攜手跨過陽春三月,終于迎來了炎炎盛夏!
“外婆,外婆……”聽到我的聲音,外婆連忙放下了手上的粽葉,幫我拿出了我的專用拖鞋放到我腳邊,進門后經(jīng)過一番清洗消毒,我一下便竄到外公的根據(jù)地,“哇……”看著廚房里外公準備好的各種食材:珍珠圓子、排骨、鱖魚、鴨子、還有我最愛的小龍蝦,我忍不住口水直流,再看看其他菜,讓我眼花繚亂?粗疫@個小饞貓,汗流浹背的外公忍俊不禁地哈哈大笑起來,“這里熱,快去找外婆包粽子去。”
客廳的茶幾上擺滿了粽葉、糯米、咸蛋黃、火腿丁、蜜棗,外婆笨拙地將粽葉折了又折,終于折騰成了漏斗形,抓了一些糯米,鋪在底下,然后放入準備好的餡料,接著又鋪上一層糯米,這時她手上的兩片粽葉,似乎跟她唱反調(diào),怎么也包不住盛進去的糯米,“瞧您這架勢感覺還挺專業(yè)的,可這粽子包得就不敢恭維了,以前不都是到超市買嗎?今天怎么有興致包粽子?”站在一旁看熱鬧的老媽調(diào)侃道!斑@不是妍妍喜歡吃嘛,咱們自己包的料多、實在!”外婆頭也不抬地繼續(xù)倒騰她手上的粽葉。看著外婆那專注的模樣和她面前那一個個東倒西歪的粽子,這里面可都包著外婆滿滿的愛!
“開飯咯,小饞貓!瞧,你的最愛!”外公端著碗特意到我跟前來誘惑我,看著眼前的外公,他額頭豆大的汗水如雨水般不停滴落,濕透了他的.衣衫,坐在沙發(fā)上的我立刻彈了起來,把外公按到了板凳上,“接下來的活由我來,今天換您來做客!”我進進出出忙活了好一陣,才張羅好安排大家開飯,這主人還真不好當呀!
這個子鼠年的端午,一家人圍坐在一起,美味佳肴,歡聲笑語,小小的餐桌,卻盛滿了沉甸甸的愛,也充滿了濃濃的情,這濃情厚意伴隨著家常便飯,給予大家團圓的幸福和歡聚的滿足!
端午節(jié)作文2
今天就是農(nóng)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jié),又稱端陽節(jié)、午日節(jié)、五月節(jié)、艾節(jié)、端五、重午、午日、夏節(jié)。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jié)的習俗就是相同的。端午節(jié)就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游百病,佩香囊呢!
上午,大家家就開始包粽子,準備好喂我肚子里的“蛔蟲”了。說道端午,大家一定不知道端午節(jié)的知識,就讓我這個大博士來告訴你們有關(guān)端午節(jié)的知識吧!
說起端午,大家還得請出一位詩人讓他來幫大家先開頭說起他吧,可此人到底就是何方神圣?他就就是大名鼎鼎的愛國詩人——屈原呀!屈原就是戰(zhàn)國時期出國人,很有學問。他在楚王身邊做官,以形象就是自己的國家富強起來;杈鯀s聽信-臣的話,把屈原削職流放。在流放中,屈原聽說楚國的的都城被敵人占領(lǐng),百姓遭難,悲憤極了。五月初五這一天,他來到汨羅-邊,懷抱一塊石頭,以縱身跳入汨羅-中。出國的百姓聽到屈原投-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們含著淚劃著船趕來打撈屈原,還把粽子扔到-里喂魚,希望魚兒不要傷害屈原的身體。這就就是五月端陽包粽子的來歷。
還就是再來說說端午節(jié)賽龍舟的故事吧。當時楚人因為舍不得賢臣屈原死去,于就是有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就是為龍舟競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qū)散-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尸體。競渡之習,盛行于吳、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臺灣開始有龍舟競渡,當時臺灣知府蔣元君曾在臺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F(xiàn)在臺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
怎么樣這就就是我收集到的端午知識,現(xiàn)在大家對端午節(jié)有一定的認識了吧,現(xiàn)在大家就是不就是該為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感到惋惜?如果不就是楚王的一意孤行我想屈原還會給大家?guī)碓S多不朽的詩篇,可就是屈原的.縱身跳入洗干凈了人們的心,他留下來的不僅就是悲壯的詩歌還就是自強不息的精神!我相信偉大的愛國詩人永遠留在人們心中!
端午節(jié)作文3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在我的家鄉(xiāng),最具特色的要數(shù)端午節(jié)。濃濃的粽香,歡樂的加油聲從龍舟上飄來。這就是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
說起端午節(jié),最令人興奮的是包粽子。記得有一年端午節(jié),我們?nèi)叶紒戆兆,可熱鬧了!第一個出場的,便是我們家的主力骨——媽媽。只見她手拿三片棕葉,把它轉(zhuǎn)成一個圓錐形,再拿一個勺子添上生米,嘿!還別說,可真有種端午節(jié)的氣氛呢!媽媽熟練地把粽葉多余的部分折起來,再纏上粽線,瞧!一個小小的“特種兵”,多么可愛!我們也迫不及待的模仿著媽媽的樣子,包了幾個粽子。當媽媽看到我們給她包的“驚喜”時,簡直笑到直捂著肚子,可不是嘛!這哪里是粽子!有的像個方盒子,有的像個“金字塔”,有的.像小雞蛋------最好笑的是弟弟包了一個“粽子”,足足用了六片棕葉呢!里面只有一小勺米,外面包滿了棕葉,并用線密密麻麻的纏滿了,雖然看起來不大不小,剛剛好,可里面卻只有一小口粽子,真是名副其實的“外強中干”呀!
當媽媽在蒸粽子時,我和弟弟等著吃粽子,而爸爸滔滔不絕地講起了粽子的來歷。原來在戰(zhàn)國時期,有個楚國人叫屈原,他是楚王的重臣。當時楚國和秦國的關(guān)系并不和諧,不久,秦國攻占了楚國的一座城池,又派使臣去楚王議和,屈原看出了秦王的陰謀,告訴楚王真相,但楚王非但不聽,反而將屈原逐出了郢都。后來楚王因為不聽,卻死在了秦國。屈原知道楚國將要滅亡時,萬念俱灰,跳入了汨羅江。人們知道后,奮力打撈屈原的尸體,紛紛拿來了粽子投入江中,還有的把雄黃酒倒入江中,以便使屈原的尸體免遭動物的傷害。從此,每年農(nóng)歷五月初五便稱之為“端午節(jié)”。其實,端午節(jié)就是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
我們剛聽完這個故事,忽聽外面不停的“加油”聲,原來是龍門村,魏高村在舉行端午節(jié)劃龍舟比賽。只見龍舟上坐滿了人,大家頭戴官帽,身穿運動裝,手持木漿,興奮無比。只聽一陣鼓鳴,幾條龍舟齊頭并進,加油聲此起彼伏,個個眼睛瞪得溜圓,鼓起腮幫,使勁地劃。村民端著早已準備好的粽子,迎接勝利的一方。其實,賽龍舟也是一種紀念屈原的方式。
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多么有趣啊!歡迎你們來我的家鄉(xiāng)——武穴嘗嘗這美味的粽子,觀賞賽龍舟吧!
端午節(jié)作文4
端午節(jié)是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端午節(jié)又名端陽節(jié)、重五節(jié),它在農(nóng)歷五月初五舉行。端午節(jié)是個歷史悠久的節(jié)日,作為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我們應(yīng)當了解和重視它。
對于端午節(jié)的由來,最常見的是由戰(zhàn)國時期的屈原而來。屈原是楚國的愛國人士,年輕時受到楚懷王重用。但因為自身剛正,受到小人的妒忌。之后他被小人陷害,從而被流放。公元前278年,秦國攻破楚國京城郢都。屈原因面對祖國的滅亡傷痛不已,他深感絕望,最終自投汨羅江而死。
除此之外對于端午節(jié)的由來還有春秋時期的伍子胥,東漢時期的孝女曹娥等
端午節(jié)最普遍的習俗是包粽子、吃粽子。包粽子方法為用粽葉把糯米、蜜棗、花生、豆沙等餡料包成菱角狀、牛角狀,或用竹筒裝起來蒸熟。
在端午節(jié)還會一些地區(qū)還會喝雄黃酒,相傳可以驅(qū)蟲解毒。小孩子還會把酒涂到額頭、手心,用來避邪。
賽龍舟在我國南方較為流行。南方水利發(fā)達,便于進行。相傳人們是為了用龍舟驅(qū)趕江中的魚蝦,以避免傷害屈原的身體。賽龍舟逐漸形成了一種比賽—龍舟大賽,男女老少后為了喜慶報名踴躍。隨著中國文化的流行,賽龍舟活動在外國得到認可,無數(shù)外國人在五月初五的當天來中國慶祝。
隨著現(xiàn)代化的發(fā)展,一些新的慶祝方式也接踵而至。如在端午節(jié)發(fā)祝福語!暗杖~香,濃濃朋友情,根根絲連線,切切情意牽,好心情伴隨著粽子的香氣傳給好朋友,祝你笑口常開,好運相伴,端午節(jié)快樂!”端午節(jié)祝福語表達了人們之間的相互祝愿,是父母與子女之間或朋友與朋友之間增進情感交流的方式之一。
但隨著中外文化的密切交往,一些西方的節(jié)日在中國大地上盛行。如情人節(jié)當天的.情侶歡聚程度不亞于我國的七夕節(jié)。圣誕節(jié)不僅出現(xiàn)在我國的教徒中,一些普通人也盲目追風,過得是風風火火。相比之下就算是春節(jié)過了越來越簡單而且人數(shù)也存在下滑趨勢。對于端午節(jié)更是如此,向某人問起端午節(jié),有人連屈原的跳江時間和背景,甚至連屈原的出生年代都不知。對于一些年輕人連端午節(jié)的月份都不敢確定。這些真是可笑至極。為什么我國的部分人民對外國文化如此執(zhí)著而對我過得傳統(tǒng)節(jié)日置之不理?我們應(yīng)該重視端午節(jié),重視傳統(tǒng)文化。在端午節(jié)當天多和家人團聚,多說幾句祝福語。這就是重視端午節(jié)的具體表現(xiàn)。
了解端午節(jié),重視端午節(jié)。讓我們在粽子和家人的陪同下,載著龍舟,喝著雄黃酒,來歡度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作文5
“每逢端午獻玉身,一份真情一寸心。可口非因香味美,身有正氣譽乾坤。”又是粽香氤氳的日子,不由讓人想到了屈原投江時的悲壯與赤誠。每到這一天,奶奶的拿手好戲就會上演,而我也會格外開心。
青粽葉、白糯米、赤小豆、粉花生……一盤盤、一缽缽,站滿幾案。奶奶笑紋如花,坐于案前,似運籌帷幄的大將,即將調(diào)兵遣將。
奶奶隨手拿起三片粽葉,叉開角度,折出形狀、托于左掌;右手裝餡——三匙糯米、一匙赤豆、幾;ㄉ浑p手配合,疊粽葉、緾絲線、緊打結(jié)——一個小小的“寶塔”已現(xiàn)身在幾案上,這是我最愛吃的寶塔香粽了!澳,你真牛!我也想包粽子!蔽伊w慕不已地請求著!昂,那你來包吧!”奶奶呵呵笑著。想到前兩年學包粽子,把幾案弄得一團糟的事,我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青翠滑溜的粽葉,在我手上叉開了角度。在奶奶的指導下,開始把粽葉折成一個三角形的容器,三角是出來了,可是好像不能裝太多東西呀,哎!粽子的“蓋子”又去哪兒了?等等,我折得是個三角形,現(xiàn)在怎么變成個漏斗了呀?我剛裝的一點點糯米從漏斗下掉到盆子里。我滿臉無奈地再次向奶奶發(fā)出了求救信號。奶奶微笑著,手把手教我把粽葉給包好了。輕扶著我的'左手讓我填餡。糯米填一半時,我放入了紅豆和花生,“太滿了、太滿了!蹦棠痰脑挘页涠宦。可要再放糯米覆蓋紅豆和花生時,卻發(fā)現(xiàn)已放不下了。我去掉了一些花生和紅豆,最后一匙糯米終是蓋住了“豆寶寶”和“花生寶寶”。我在奶奶的幫助下折疊粽葉,緾絲線、打結(jié)。終于——第一個“寶塔”在我手下誕生了。在我一番艱難的努力后,我造出了第二個、第三個“寶塔”,一個比一個好看,一個比一個精致。
過了一會兒青翠的“寶塔”終于出爐了,它們躺在缽子里,“仙霧”繚繞著,真饞人。我迫不及待地取出一個,解線、剝?nèi)~,粘稠軟糯的粽餡,像玉山一般晶瑩著,濃郁的香味撲鼻而來。我把粽子翻轉(zhuǎn)倒入碗中,撒些許白砂糖,咬上一口,米香混著粽葉的清香、赤豆伴著花生的鮮香、甜甜膩膩的味道在嘴里爆開,直沖著我的神經(jīng),真是難得的美味呀!
“楚鄉(xiāng)遺俗迄今在,屈子冤魂亙古持。多少英靈悲闋頌,離騷恨賦萬人癡!逼分皩毸毕泗,我仿佛又看見了那道偉岸的身軀……
端午節(jié)作文6
我總記得小時候曾學過一篇關(guān)于粽子的課文。老師反復地糾正粽字的念法,而我的心中卻疑疑惑惑——似乎從未聽過有這樣一個詞在端午的時候出現(xiàn)。那天回到家,我便嚷著要吃粽子,然而那味道卻并不盡如人意:我完全忘記了我是一個不喜歡甜食的人。從小就不喜歡。可是卻仿佛鑄成的習慣,我會在每一個端午銘記著粽子,在母親耳畔嚷叫。之后卻只勉強吃半個就撂下碗筷,用力地搖搖頭。母親嗔怪:“你既然不愛吃,為什么總是要買呢?”我微微沖她笑:“第一口是愛吃的,可是甜得太膩了。”我只是喜歡懷著期待,將粽子從那深綠色的閃著水珠的箬殼里剝離,然后就看到晶瑩的乳白色,每一粒糯米都粘稠地聚在一起。粽子是很符合我對美食的印象,然而它終究不是我愛吃的。
實際上,家里是并不講究什么節(jié)日的。因為父親固執(zhí)得什么也不相信,而每日的豐盛菜肴,也終于讓節(jié)日沒有什么值得期待的。生活的日趨美好,也讓節(jié)日消去了它對孩子對人們強大的召喚力。可是我骨子里,卻希望成為許多故事里對每個節(jié)日都充滿了歡喜的孩子,喜歡這些古老的在歷史中沉淀千百回的節(jié)日。端午節(jié),多么詩情畫意的名字。它是紀念一個人的,紀念書寫了《離騷》的屈原。那樣一個文弱的書生,卻懷冀著慷慨激昂懷冀著對祖國恒久的愛,投入了汨羅江。我敬仰他,因為他敢于在一片灰暗之中活出絢爛,他懂得崇高所謂何,他在太多的流離失所中,仍堅定地執(zhí)著地走著。其靈魂所向,定是純凈而不加著染的'。于是,我總要堅持吃些粽子,也是因為我覺得它見證了一個高尚的靈魂,亙古不變的愛國情操。
忽然記得有一個端午節(jié),我在一排長長的槐花樹下走,那時的槐花正是滿樹滿樹燦白的時候,搖了我一身。而現(xiàn)在,似乎時間空空錯后,或者是短暫的遺失了那么一段子。槐花謝了,在單單的深綠葉上勉強地枯萎了。而我也無暇去看那百般美好的風光,只在房間里捧著歷史書背誦。端午節(jié)卻依舊未變,還是那么晶瑩純白的粽子,還是寫在日歷上大大的端午。它有著如此可愛的執(zhí)著,是我直到今日才發(fā)現(xiàn)的。于是這一次,我堅持吃了一個粽子。為了紀念這個在時光中并不算熠熠生輝的端午節(jié)。是怎樣的情愫,我終究也說不清楚。
端午節(jié)作文7
端午節(jié)來自于屈原的故事:屈原,一個愛國詩人,想出了一個好主意來豐富國家和加強人民,但沒有被國王采納,他被逐出了皇宮。他非常生氣,跳下了汨羅江。當?shù)氐臐O夫劃著船,把竹筒里的米順著汨羅江撒向屈原。后來,為了紀念屈原,每個人都把裝滿竹筒的米飯變成粽子,把劃艇變成了龍舟。每個人每年都慶祝端午節(jié)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我們?nèi)叶挤浅3绨萸。因此,我們家每年都慶祝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的傳統(tǒng)習俗是吃粽子。因此,我們家有一個真正的粽子制造者,我的母親。所以每年端午節(jié),我們家都會吃很多粽子。我媽媽常說用蘆葦葉包粽子是最美味的。因此,她用蘆葦葉做粽子。她在做粽子前做了準備:將蘆葦葉放入水中煮沸,將準備好的糯米和紅棗分別洗凈,準備就緒。
蘆葦葉涼了之后,她開始包粽子。首先,她拿了三片葉子,把兩片葉子放在桌子上,一片放在另一邊,夾在中間,把三片葉子卷成一只圓雉形狀,然后把糯米放在里面,中間夾幾個棗子,最后用線把葉子綁起來,包一個粽子。她又胖又大,看起來像一個正在睡覺的老佛爺。當她包好粽子后,在高壓鍋里蒸40分鐘,然后放上3到4個小時,讓粽子美味可口,可以隨時食用!雖然我媽媽包的粽子原料非常簡單,但是包的粽子很好吃。它是如此的芳香,你一聞到它就會激起你的食欲。只要你桌子前面有粽子,你就會大口大口地吃下去。因此,每當我吃粽子的`時候,我總是吃很多,可能是因為粽子太不合我的口味了!說到我的口味,我不知道我媽媽做粽子有什么秘訣。她每次做粽子,總是很美味,能激起人們的食欲,讓他們變得貪婪,并準備吃很多。
除了吃粽子,賽龍舟對于端午節(jié)的慶祝當然是不可或缺的。
我最喜歡的是龍舟比賽。幾十名水手手里拿著槳,用手在全身劃動。擊鼓的水姿勢很高,而且他們有規(guī)律地敲打?禳c,快點!體育場邊上的啦啦隊充滿激情,發(fā)出雷鳴般的歡呼聲,大喊大叫,歡呼雀躍,迫使水手們更加努力地劃船。整個龍舟競賽如此壯觀和激烈,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是端午節(jié)傳統(tǒng)的象征。
吃粽子和賽龍舟,這兩個傳統(tǒng)習俗,共同編織了一個熱鬧的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作文8
大的習俗在中國北方都是一樣的,武威當然也是一樣的。
包粽子、炸油餅,武威人還做油餅子卷糕,在門口插柳條或者沙棗花,給小孩買或者做荷包。
荷包也叫香包或香袋,是用中藥艾草、白芷、菖蒲、冰片、蒼術(shù)、雄黃、樟腦等研成細末,裝入錦囊中,利用中藥的芬芳氣味來達到驅(qū)除病菌和增加體香的作用。是一種精致美麗的工藝品,上面有繡出來的花鳥蟲魚等圖案,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油餅子卷糕是武威很有特色的小吃,也是最誘人的風味小吃。過去在武威有一句教育孩子注意節(jié)儉的常用話叫做:“有福不可重受,油餅子不可卷肉”。
油餅子卷糕的做法是,在用笈笈草編成的小笸籮里面先襯上艾葉,然后放一層用水泡軟了的糯米,再放一層紅棗,并灑上紅糖。如此反復,滿了以后,把兩邊的艾葉拉到中間蓋住,然后用粗棉線象編制魚網(wǎng)一樣把筐包住,在上面壓塊干凈的石塊,擱鍋里煮,等煮得又香又粘軟的.時候。炸出薄軟的油餅,把粘糕卷至油餅當中享用。糯米糕白中透紅,而油餅金黃金黃,那么一夾,再咬一口,那個香啊,那個甜啊,真是讓你再別說這世上還有那種好吃的味了。是日,家家戶戶還要把自己做的油餅子卷糕饋贈給親朋好友,相互品嘗。
在武威的風俗中,端午節(jié)那天家家戶戶的門頭還要插上柳枝,以為屈原招魂和躲避瘟疫。在那日,也有人喜歡在中午用水煎了艾葉擦洗全身,據(jù)說中午艾水性陽,?艘磺嘘幎,洗了不會招蟲叮咬。而小孩子的口、鼻、耳邊,則被大人們涂抹上了雄黃酒,據(jù)說雄黃性溫,味苦辛,可治蟲蛇螫咬、癬疥瘡毒等癥。相傳這樣可以躲避蛇、蝎、壁虎、蟾蜍、蜈蚣“五毒”。城鄉(xiāng)居民則成群結(jié)伴,到雷臺湖、海藏寺、文廟等處游覽,小孩子則到這些地方的攀樹折枝,用柳樹條編制柳帽,以預防暑氣。
涼州包粽子用的是葦葉、先將葦葉擱在開水鍋里煮燙一下,并把糯米、紅棗清水泡透,然后將葦葉折成三角兜裝進糯米,放幾顆紅棗,裹嚴,包實,再放進芨芨笸籮里隔水煮。兩個小時后,粽子就煮熟了。剝開來看,粽子白里透青,又綴著幾顆紅棗,像是一塊羊脂玉上嵌著紅瑪瑙。
涼州人端午節(jié)還興游大云寺、海藏寺。大云寺就是鐘鼓樓,有大云鐘,游人登鐘樓,繞鐘一周,從鐘下鉆過,據(jù)說可以祛災免祟。
端午節(jié)作文9
“粽子香,香廚房。艾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边@是奶奶在端午節(jié)時教我的歌謠。記
得爸爸常跟我說起他童年的往事,在他的故事里,端午節(jié)對他是一個充滿好奇而又充滿期待的節(jié)日:在初夏那個節(jié)日的晚上,剝開一個粽子,滿屋飄香,大家圍在一起,小孩纏著大人講那個熟悉但卻百聽不厭的故事:兩千多年以前,古老的中國戰(zhàn)火紛飛,在農(nóng)歷五月初五的那一天,有一位憂國憂民的愛國詩人看到自己的國家面臨著亡國危運。而他心中的抱負卻無法實現(xiàn),他悲痛欲絕懷抱著石頭投向波濤滾滾的汨羅江,他就是屈原;漁民劃著船,四處尋找他們愛戴的屈原,他們?yōu)榱俗屗械聂~兒不吃掉屈原的身體,就把糯米裹在散發(fā)著清香的竹葉里,投到了江里……每當故事講到這時,大人們總會指著天空說:“你看,天空中那顆最明亮的星星,就是屈原化成的。”而小孩子們便會抬起頭遙望著那深邃的天空,尋找那顆最明亮的星星。又到一年粽飄香,你是否對端午節(jié)有所期待呢?吃著粽子,是否能吃出粽子中的那段故事?遙望天空,隔著籠罩著的蒙蒙工業(yè)霧氣,是否還能望得見天上那顆閃耀的星星?高樓大廈平地而起,大片的麥田消失了,在城市的邊緣,我們已經(jīng)很難看見“出門一望麥兒黃”的.景象了。
是啊,時空的變換,端午節(jié)是否也在這鋼筋水泥的擠壓中越走越遠呢?喧鬧的城市,承載著人們太多的欲望,父輩們的歡樂,是否已淹沒在城市的閃爍的霓虹燈中了呢?我們已經(jīng)不能理解父輩們少時的期待了,只要我想,隨時都可以吃到各式各樣的粽子,而粽子的味道似乎也越來也乏味,而我們感興趣的是笑容可掬的麥當勞叔叔,那慈眉善目的肯德雞爺爺;我們也對那古老的故事也缺乏興趣了,只要我想,我隨時可以在網(wǎng)上看米老鼠和唐老鴨!對奶奶教我的歌謠,我也覺得有些老土,只要我想,我隨時可以在我的MP3播放器中錄制各類搖滾歌曲!然而,我們沒有感到缺少了一些什么嗎?我們似乎缺少了一些快樂,缺少了一些向往,缺少了一些責任。在喧鬧中,我們正在迷失方向!
端午節(jié)作文10
六月是我最喜歡的月份。
它標志著一個季節(jié)——夏天的開始,也標志著一個學期的結(jié)束。六月里的第一個節(jié)日就是端午節(jié)。
我盼星星盼月亮,終于到了六月七號——端午節(jié)。自從周一知道端午放假三天,我的心就如同一只小鳥,在四周是肋骨的“牢籠”里上躥下跳,興奮地撞擊著“籠子”。
端午節(jié)是中國的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它有著悠長的歷史,與春節(jié)、清明節(jié)、中秋節(jié)并稱為中國民間四大傳統(tǒng)節(jié)日。相傳戰(zhàn)國時期楚國的`詩人屈原在五月五日投汨羅江自盡,后來人們便將這一天作為紀念屈原的節(jié)日。為了防止江中的魚蝦糟蹋屈原的尸體,所以投粽子到江中,因此便有了包粽子的習俗。
現(xiàn)在終于迎來了心心念念的端午節(jié)。我們買好了艾葉、粽葉等端午的必備用品,為第二天的端午節(jié)做準備。
太陽緩緩地從東方升起,陽光透過窗簾的縫隙照耀到我的臉上,撫摸著我,將我喚醒。我早早地起了床,興奮地迎接端午節(jié)。爸媽起得比我還早,姐姐還是和往常一樣被“封印”在床上,不到中午不起床。我們的第一個活動便是大掃除。這是我們家一貫的習俗,一到春節(jié)等重大節(jié)日我們就會大掃除。我們在各自的地點奮斗,我在臥室里與垃圾大戰(zhàn)了兩個小時,到了九點多終于把家中收拾得有模有樣。
接著我們便開始最重要的項目——包粽子。媽媽讓我把粽葉洗一下,我去尋找了一樣工具。我把粽葉放到水龍頭下沖洗,接著拿刷子一遍一遍地刷。洗好后,我們便開始包了。首先將粽葉卷成一個小漏斗,接著在中間填上糯米,再在糯米中放上餡料,最后把粽葉覆蓋在口上,并包成一個三角體,一個粽子就包好啦。不過,包粽子雖然看起來簡單,但自己包起來還是蠻難的。我最后一步總是出錯,把三角體變成了三角形。媽媽教了我好久,我終于會包了。不過雖然那個粽子是三角體,但我后來才發(fā)現(xiàn)我沒有放餡,那個粽子里面只有糯米。午飯上我們便吃了我們自己包的粽子,能夠品嘗自己的勞動成果的感覺真不錯,雖然有個粽子沒有餡。
時間如同白駒過隙,匆匆忙忙地過去了,端午三天的小長假也就這么過去了。我們應(yīng)該保存著中國文化,保存著中國傳統(tǒng)。端午節(jié)過得是那么充實,在我記憶的長廊中,留下一幅精彩難忘的景色。
端午節(jié)作文11
今天是農(nóng)歷五月初五 端午節(jié)。是紀念屈原以身殉國,跳入汨羅江的日子。為了不讓魚蝦們把屈原身體上的肉吃掉。人們就用粽葉包裹著糯米,投放到汨羅江里。并且人們也要吃粽子、咸鴨蛋,在家門前掛菖蒲和艾草,還要喝放了一些雄黃的酒,人們還要舉行賽龍舟。這不,我們一家人帶著外婆、舅舅、舅媽、小表妹去江津中山古鎮(zhèn)觀看賽龍舟。
經(jīng)過1個多小時的長途跋涉,我們來到了舉辦賽龍舟的地方 江津中山古鎮(zhèn)。因上午下雨,原本在上午的賽龍舟改在了下午(下午是晴天)。爸爸見我對賽龍舟很感興趣,便滔滔不絕地為我介紹起來: 賽龍舟是端午節(jié)的一項重要活動,在我國南方十分流行,它是中國民間傳統(tǒng)水上體育娛樂項目,已流傳兩千多年,是多人集體劃槳競賽。賽龍舟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興起的。,船長一般為20 30米,每艘船上約30名劃手。有26個劃手,1個舵手,2個鼓手,還有1個喊號子的。 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下午,我們走出客棧,來到了河邊。河邊的吊腳樓懸在巖石上。為了遮擋強烈的太陽光,家家戶戶的陽臺頂上都掛著藍布。我們走過了石橋,繼續(xù)向前走去
哇!看到龍舟啦! 表妹叫道。 真的是! 你看,龍舟的顏色各不相同:鮮艷的紅、明亮的黃、黯淡黑和清爽的藍。原來,龍舟的顏色是跟據(jù)四海龍王的.顏色刷的漆來定的。
我們剛一來到河邊,劃手們就出場了。喝,一個個都非常強壯。并且不同的龍舟上的人都穿著不同顏色的背心。 請參賽選手入座! 裁判員用擴音器叫道。劃手們按照序號坐好位置。 1 2 3!出發(fā)!
頓時,鼓聲大作,觀眾的喊聲和運動員的呼聲匯成一遍,響徹云霄。參賽隊員們用力把木槳向后劃。緊接著,船慢慢地移動起來漸漸地,漸漸地,每條船都越來越快,好似漂浮在水面上看不出來一絲波紋。漸漸地,漸漸地紅色的龍舟慢慢地超過了其它龍舟。黑色的龍舟顯然是體力不足了,落后于其它龍舟。啊,只剩下30米了,25米,20米,紅色龍舟遙遙領(lǐng)先,藍色龍舟又追趕上來,兩條龍舟不相上下。10米,只剩5米了!呀,藍色龍舟領(lǐng)先了。最后我不說大家也知道:藍色龍舟贏了。藍色龍舟的劃手們下船后,都擁抱在一起,表示他們心中的喜悅?赐瓯荣悾夷钅畈簧岬仉x開了風景如畫的中山古鎮(zhèn)。
我覺得今年的端午節(jié)最好玩、最有趣。因為這一次的端午節(jié)讓我領(lǐng)閱到了民俗風情。
端午節(jié)作文12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酒。龍船下水喜洋洋。"大家一聽到這首童謠,一定會想到端午節(jié)。今天,我就來講一下端午節(jié)吧!
端午,又稱為端陽節(jié)、重午節(jié)、天中節(jié)、夏節(jié)、五月節(jié)、菖節(jié)等。但是,要說大家最熟悉的,還是端午節(jié)這個名字呢!有的人甚至聽都沒聽說過這些別稱。
要說能代表端午節(jié)的,當然無過于吃粽子了。端午節(jié)這天,大家有的自己做,有的上街買,在端午節(jié),幾乎沒人不吃粽子。當然了,作為吃貨,我怎能不吃呢?每到端午節(jié),我們家還舉行吃粽子比賽!買上兩袋粽子,下令開吃,我們就一起狼吞虎咽,但是最后獲勝的往往不是我。
我還聽過一個關(guān)于粽子來歷的故事:在古代,有一個人叫屈原,他向皇帝提了利國利民的建議,但是那昏庸的皇帝并沒有采納,他很憤,就投河自盡了。人們?yōu)榱思o念他,做了一個透明棺材,放進了水池里。為了能給屈原貢一些貢品,就把用糯米做的`竹筒粽子一一扔進水池里。過了幾天,人們才發(fā)現(xiàn)水池里有魚,那些粽子都被魚吃掉了。人們很生氣。這時,有一個人叫道:“大家伙,魚最怕菱角,可以用干凈的草葉去包糯米,做成菱角的!”以后,人們將包好的粽子扔進水池,魚一看到糯米粽子,以為是菱角,就不敢吃了。久而久之,人們就把它叫成“粽子”了。
再來講一講賽龍舟的來歷吧!當時,人們因為舍不得屈原死去,就都乘著小船,來打撈屈原。他們爭先恐后,但是當追到洞庭湖時,卻不見了蹤影。此后,每年的農(nóng)歷五月初五,人們都會舉行劃龍舟慶祝。借劃龍舟驅(qū)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尸體。這個風俗,吳國、越國等等都最先采納。清乾隆二十九年臺灣開始有龍舟競渡,當時,臺灣知府蔣元君也曾經(jīng)主持過友誼賽呢!一直到現(xiàn)在,臺灣也仍舊在保持著每年五月初五賽龍舟的端午節(jié)習俗。
此外,端午節(jié)還有掛艾葉的習慣:在端午節(jié),家家門前都會有許多艾葉放在門口,有些心靈手巧的人,還會做荷包哩!將一塊布剪出各種各樣的形狀,在里面塞滿艾葉,小朋友們最喜歡佩戴了!據(jù)說,佩戴荷包還可以僻邪驅(qū)瘴呢!。用菖蒲作劍,插在門楣里,還有驅(qū)魔祛鬼的神奇效果呢!
端午節(jié)的習俗可真多呀!
端午節(jié)作文13
“五月五,是端五。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币皇纵p快的兒歌,迎來了五月初五的端午節(jié),又稱“端陽節(jié)!
據(jù)歷史書記載端午節(jié)的由來:是為了紀念楚國大詩人屈原的精神而稱呼的。相傳屈原曾是楚國朝廷里的忠臣,后來卻遭到其他大臣的陷害,被楚王流放。他為了表明自己對國家是多么的忠心懇懇,跳進了汨羅江中,以死示忠!為了不讓愛國詩人的尸體被江中的重吃掉,百姓們紛紛往江中扔食,撈尸……后來逐漸形成了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
端午節(jié)的前一天,奶奶去市場買回了粽葉、蜜棗、糯米……并提議明早全家人一起包粽子吃。端午已到,我們迫不及待的從床上爬起來,刷牙洗臉什么都不做,直接跑去廚房學粽子。
我學著從網(wǎng)絡(luò)上別人包清水中的小方法:先把一個塑料瓶剪成一個小漏斗,粽葉緊貼小漏斗,并且疊放平整。放入少量糯米,再加上兩顆大棗子,蓋上粽葉翻轉(zhuǎn)過來,拿開漏斗,用細繩將粽葉纏系緊實。瞧瞧!我包的清水粽是多么的漂亮!
各式各樣的粽子熱氣騰騰的出鍋了,我們小孩的.口水不禁垂涎三尺高,干干凈凈的地板,瞬間鋪上了一層透明的地毯。哎!還真是“粽香艾香滿堂飄,人人口水成地毯”啊!
粽子吃關(guān)光了,下一步……“哈哈哈!讓我們向海邊進發(fā)吧!”“喂喂!你干嗎打破我的神秘感!”我氣憤地朝弟弟瞪了一眼,弟弟摸摸頭,雄糾糾,氣昂昂地蔑視我,我氣了,直接抓起個龍船玩具朝他砸去……
海邊人山人山,把沙地擠得水泄不通,我們不得不踮起腳尖,朝前觀望。一排排龍舟坐落在比賽的位置上,船上的人個個身強力壯,用力劃動龍船,努力爭取冠軍!鼓聲和撥水聲交匯起來,形成了一首宏偉的進行曲……
夜色已暗,弟弟牽著父親的手,道出一句:我是第一名!他怎么還沉浸在剛剛的歡樂氣氛之中……
我突然想起網(wǎng)絡(luò)上那一段詩,不經(jīng)吟誦起來:
楚國大詩人屈原,忠誠獻計反被流。
秦滅楚后投汩羅,后人紛紛把他贊。
五月初五端午到,酒掃庭院掛香艾。
吃過粽子龍舟賽,雄黃酒飲除病害!
端午節(jié)作文14
端午節(jié)是我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吃粽子,插艾葉,賽龍舟是很多地方的習俗。這一天,爸爸媽媽帶著我到外婆家去過節(jié)。
我一進門就看見外婆在包粽子。外婆先拿一片粽葉,然后在粽葉里放些米和紅豆,接著把粽葉卷起來,再用紅線把粽子扎緊!翱,多漂亮的粽子,有棱有角,快,我們?nèi)ブ篝兆影桑 眿寢岓@喜地喊到。過了一段時間,一陣陣粽香撲鼻而來,外婆告訴我,粽子已經(jīng)熟了 。我急忙打開鍋蓋從里面挑起一個粽子,“好燙”我尖叫著。剝開粽葉,看著那一顆顆紅豆就像一顆顆晶瑩剔透的紅寶石鑲嵌在雪白的糯米上,吃起來香甜軟糯,我從心里贊嘆外婆的手藝。吃完美味的粽子,外公笑瞇瞇地對我說:“今天我們這里賽龍舟,你去看嗎?”“我要去,我從沒真正的看過龍舟賽!蔽遗d奮地說。外公聽我這么說拉著我的手向河邊走去。
這時天開始下起了小雨,有些悶熱。可是,看龍舟賽的人可真多啊!有白花蒼蒼的老人,有活波可愛的孩子,還有身強力壯的青年,他們踮著腳探著頭,誰都不愿錯過這精彩比賽。這時,我看見河里四只龍舟已經(jīng)整齊的排列好了,隊員們個個精神抖擻,就等著發(fā)令了!芭尽钡.一聲槍響,龍舟就像離弦的箭一樣沖了出去。隊員們隨著鼓點聲,有節(jié)奏的揮動著船槳。“加油,加油……”岸上的觀眾使勁地喊著。四條龍舟就像四條游龍在河里你追我趕,誰都不甘落后。龍舟漸漸靠近終點,排在最前的是白隊,再近點,我們看到黃隊與藍隊不相上下。岸上的觀眾更加激動了,喊聲越來越大,我也不由自主地加入了啦啦隊。在人們的加油聲中,白隊第一個到達終點,不出所料,藍隊和黃隊同時到達終點。雖然,紅隊有些落后,但還是很高興,重在參與嘛。
回家后,我問外公為什么這里要年年賽龍舟呢?外公告訴我說:賽龍舟除了是慶祝端午節(jié),也是農(nóng)民們期盼今年能夠風調(diào)雨順,有個好收成!今年的端午節(jié),我不僅吃到了外婆親手包的粽子,還懂得了一些與端午節(jié)有關(guān)的知識,真是受益匪淺。
我也衷心得祝愿農(nóng)民伯伯們心想事成,年年豐收!
端午節(jié)作文15
“梅子熟透以后,端午款步走來。她從柳暗花明細雨如絲的江南走來,從綠陰如蓋柳樹含煙的夢中走來,從我深深的凝眸中走來了!边@是當代詞作家豐樺對端午節(jié)的贊美。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它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無論是在中國的南方和北方,都有過端午節(jié)的習俗。
端午節(jié)在我國傳承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了。每逢這一天的到來,我國各地的.習俗、慶;顒右彩歉鞣N各樣的!拔逶挛,是端午,門插艾,粽飄香。吃粽子,撒白糖,龍舟競渡喜洋洋……”這首兒歌唱的就是端午節(jié)南方北方都必過的三大習俗:插掛艾、吃粽子、賽龍舟。
到了端午節(jié),家家都要吃粽子。據(jù)說,是為了紀念屈原不堪受辱而抱石投江而形成的。粽子是中國歷史迄今發(fā)展文化積淀最深厚的傳統(tǒng)食品。家鄉(xiāng)的粽子花樣繁多,不僅是米粽,人們還會在里面放肉、紅棗等餡料,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好,放入其他餡料。
掛艾草也是端午節(jié)一種普遍的風俗了。艾草,代表招百福,又是一種氣味濃烈、可以治病的藥草,插在門口,可使身體健康。我的家鄉(xiāng)一帶,山嶺上、農(nóng)田里,多有野生的艾草、菖蒲。所以,端午那天,大人一般清早出門,折一些艾草、菖蒲回來,綁成一束插在門上,傳說這樣可以避邪。
端午節(jié)最熱鬧的當屬賽龍舟了。今年,龍舟賽更為隆重,盛況空前,政府在各方面都下了功夫。一大清早,在鼓聲的號召下,十里八鄉(xiāng)的人們?nèi)绯彼阌肯驕O水河一帶把比賽場地圍得是水泄不通。場面之盛大,真是前所未有!龍舟賽的觀看人數(shù)已經(jīng)超過15萬人,連中央電視臺的記者都出動了!河面上龍舟穿梭、彩旗飄揚。橋上人頭攢動,橋下人影綽綽。這里簡直成了人的海洋!比賽開始了,只看見船槳翻飛、浪花飛濺,龍舟像一支支離弦的箭似的沖向終點。聲聲鑼鼓錘擊著人們的心弦,人們一邊為自己的隊伍加油,心里又在琢磨著究竟哪一支隊伍能在今年的比賽上最終奪魁。還一番熱鬧的景象!
端午,我們看著精彩的龍舟賽,品嘗著清香的粽子的同時,又何嘗不是在品味著中華民族燦爛悠久的文化呢?
【端午節(jié)作文】相關(guān)文章:
端午節(jié)作文05-29
端午節(jié)的作文07-23
端午節(jié)的作文07-23
端午節(jié)作文07-17
端午節(jié)作文07-17
端午節(jié)作文07-17
端午節(jié)作文07-17
端午節(jié)作文07-17
端午節(jié)作文(精選)07-16
端午節(jié)作文07-19